有道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权势钱财没有一样不是身外之物,因为这些东西既可以得到,也可以失去。跟人一样只有赤条条地来,赤条条地去。这样说来,哪怕你权势通天、腰缠万贯,说到底你也是普通人一个。那么,永远把自己当成普通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人生在世,生来平等。造物主并没有让谁光彩照人、名气压人,也没有让谁低三下四、可怜巴巴。成功了,做出了大事业,有了大名声,人还是那个人;没有做出大事业,默默无闻,也依然是人类社会的一分子。这样看来,追求名声常常使有些人失去人的天然美好的本性,将纯洁变成芜杂,把天然扭曲为造作,名声的坏处因此就显而易见了。而品格修养极好的人能不把名当一回事,恢复人生来那种自然、单纯的状态。这就是圣人无名。
能做到无己、无功、无名,心灵无所困扰,行为悠然自在,人活着也就真正实现自由逍遥了。
丹麦的政治平民化和公民平等化即使在欧洲也是突出的。这里的官员没有我们一些官员常见的特权和优越感。当地华人介绍,无论多高的官员家中也无佣人,包括削土豆皮、做饭这样的活都是自己干。哥本哈根是欧洲有名的自行车城,大街的专用自行车道上,骑车的人们络绎不绝。令人吃惊的是,政府的部长们也是骑自行车上下班。他们头上戴着针织帽,手上戴着厚手套,车筐里放着文件包。国会大厦、最高法院和中央政府的门外都停放着一大片自行车,不怎么像森严的国家机关,倒像我们国内的一所中学。据丹麦人介绍,在国家机关,不管是一般公务员还是高级领导,都没有公车坐。丹麦官员的平民化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何以如此?首先,在这里的各级官员都是选举产生的,谁当镇长,本镇的百姓选举,依此类推。你如果摆谱做老爷,马上就得下台。好摆官架子的人不妨学学丹麦的官员。
不要自己看高自己,别拿自己不当普通人。
1958年7月12日,刘少奇同志结束了在天津的视察,准备乘车去济南。按照规定,国家领导人出行都要组织专列,至少要加挂包车。可刘少奇坚决不同意保卫人员和铁路部门的安排,他说:“我不坐专列,也不要挂包车,买一个硬席座位就行了,和群众坐在一起还可以顺便了解情况。”同志们只好为他买了普通列车的硬席客票。
当天傍晚,随着一声汽笛长鸣,通往济南的客车缓缓开出了天津站。夏日的车厢像个大蒸笼,又闷又热,还夹杂着刺鼻的汗味。旅客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在这炎炎夏夜,在这普通的硬席车厢里,会坐着党和国家的领导人。
这时,一位女列车员提着水壶为旅客送水来了,她走到车厢的中间,发现一位穿着白衬衣和灰布裤子、头发花白的旅客正忙着从旅行包里取杯子,女列车员忙接过杯子,热情地说:“同志,我这儿有开水。”说着,她倒了一杯水,小心地递给了那位年长的旅客。突然,她的目光停在了刘少奇的脸上,这是一张多么熟悉而又亲切的面庞啊!她惊喜地喊了起来:“您,您不是刘委员长吗?”刘少奇笑着同列车员握手说:“你好!你辛苦了!我搭你们的车,到济南去。”这一下,整个车厢都沸腾了。兴奋万分的旅客们“忽”地围了上来,纷纷向刘少奇握手问候。一群中学生围上来,刘少奇十分高兴地与他们谈了起来;问他们家在哪儿?学习怎样?毕业后打算干什么?听了同学们五花八门的理想,刘少奇笑着说:“你们正当年轻,要做一个好学生,好青年。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经常参加劳动,比如,农忙时到农村帮助社员收割、插秧。你们会不会插秧?喏,就这样……”说着,他站起身来,弯下腰给同学们做起了插秧的示范动作。车厢里充满了欢笑声。
夜深了,刘少奇忘记了疲劳,又和江西省都昌县农业考察团的同志们愉快地谈了起来。团员们见刘少奇那么平易近人,就敞开胸怀,表示要把学习到的好经验带回去,克服困难,大搞技术革新,改造旧的农机具。刘少奇鼓励大家说:“对,你们不要怕困难,有了困难就要克服,不会就学。”“农业就不能单独搞一门,要多种多样地全面发展。”
列车过村越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驰,欢声笑语也一路飞扬,洒向静静的夜空。夜里1点30分,列车缓缓驶进了济南车站。刘少奇站起身来,笑着对大家说:“好吧,我到站了,你们可以休息了。再见!”
旅客们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把刘少奇送下了车。
列车再次开动了,旅客们久久地回味着幸福的时刻,也永远地怀念着平易近人、勤政为民的少奇同志。
先贤已逝,风范长存。从先贤、伟人的身上,我们可以学习他们严于律己、克勤克俭、心系民众、平易随和的品格,更应学习他们崇高的做人境界。不能因顾及面子而掩饰错误。谁都难免会在前进的途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过错,对一个想要达到既定目标、追求成功的人来说,正确对待自己过错的态度应当是:知过能改。
人们都有一种本能意识,喜欢为自己辩护、为自己开脱。其实这是人性的一大弱点。真正地达到知过能改并不容易,其首要原因是虚荣心在作祟。一向认为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不错,很少有失误发生,久而久之,自然养成了“一贯正确”的意识,一旦真的出现过错,则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出于对面子的维护,人们会找理由开脱,或者干脆将过错掩盖起来。
另外的原因是怕影响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威信及信任。其实,如果是作为下级,敢于正视自己的过错,可能更会得到领导的赏识与信任;如果作为上级,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过错也会使下属对自己更加敬重,从而提高自己的威信。
知过能改是一种积极向上、积极进娶谦虚、好学的人生态度。只有当你真正认识到它的积极作用的时候,才可能身体力行地去闻听别人的善意劝解,才可能真正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不致为了一点面子去嫉恨和打击指出过自己过错的人。另外,知过能改还是使一个人在激烈的竞争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关键。
格里·克洛纳里斯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的一个货物经纪人。他在给西尔公司做采购员时,发现自己犯下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有一条对零售采购商至关重要的规则是不可以超支账户上的存款数额。如果你的账户上不再有钱,你就不能购进新的商品,直到你重新把账户填满——而这通常要等到下一个采购季节。
那次正常的采购完毕之后,一位日本商贩向格里展示了一款极其漂亮的新式手提包。可这时格里的账户已经告急。他知道他应该在早些时候就备下一笔应急款,好抓住这种叫人始料未及的机会。此时他知道自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弃这笔交易,而这笔交易对西尔公司来说肯定有利可图;要么向公司主管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并请求追加拨款。正当格里坐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的时候,公司主管碰巧顺路来访。格里当即对他说:“我遇到麻烦了,我犯了个大错误。”他接着解释了所发生的一切。尽管主管不是个喜欢大手大脚花钱的人,但他深为格里的坦诚所感动,很快设法给格里拨来了所需款项。手提包一上市,果然深受顾客欢迎,卖得十分火爆。而格里也从超支账户存款一事汲取了教训。
工作中,当你不小心犯了某种错误时,最好的办法是积极、坦率地承认和检讨,并尽可能快地对事情进行补救。只要处理得当,这既能为挽救事态的恶性发展争取时间,同时也可以取得更多人的理解和尊敬。
反过来,认为自己承认了错误便是承认自己无能、很丢面子,从而隐瞒事实真相,这样做不但会贻误对错误的补救时机,而且还会引起上司或他人的反感、嫉恨和不满,甚至因此而影响自己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