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27100000079

第79章 智谋方略故事(18)

“你不读书而喜欢玩弓玩马,这是匹夫之勇,不值得一提。”曹彰说:“大丈夫应当学习卫青和霍去病,纵横天下,为国立功,怎能钻到书堆里去呢!”曹操问儿子的志向,曹彰说:“我将来要当大将。”曹操就问道:“当大将应该怎么做?”曹彰说:“当大将就应当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

螳螂搏轮

“螳螂博轮”又作“螳臂挡车”比喻自不量力。

此典出自《淮南子·人间训》。

齐庄公出外打猎的时候,看见一只昆虫举起前肢来要和车轮搏斗。于是便问他的赶车人说:

“这是什么虫子呀?”

赶车人回答说:“这就是螳螂呀。它只知道前进不知道后退,不自量力却轻视敌人。”

齐庄公说:“这虫子如果是人,必定是天下最勇猛的武士了!”就命令把车子退回去,避开了那只螳螂。

军队里的武勇兵卒们听说了这件事,都知道自己应竭尽全力为国效力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了。

铜头铁额

“铜头铁额”形容人勇猛强悍。

此典出自《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震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长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象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帮皆为弭服。”

在四千多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氏族公社时代。氏族公社不断扩大或者通过和其他公社合并,慢慢地就形成为部落,几个部落又联合起来,成为部落联盟,部落联盟也可以叫做部族。黄帝是我国古代黄河流域一个很有名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能干的君主,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据说黄帝姓公孙,也有人说他姓姬,名叫轩辕,也叫有熊氏。在黄帝部族开始种植五谷、驯养家畜、打造船车兵器、造字记事,开始过上文明生活的时候,中国的土地上还存在着许多其他部族。黄河流域的西北方有一个部族,首领是姓姜的炎帝。

炎帝部族看到黄河中游一带的土地肥沃,他们就逐渐向东南迁徙,于是就和已经住在黄河中游的九黎部族发生了冲突。两个部族斗争的结果,炎帝部族被打败了。炎帝不得不带着他的族人,逃到黄帝部族居住的地盘上来,又和黄帝部族在阪泉(在今河北省涿鹿县东南)发生激战,经过几次角逐后,黄帝打败了炎帝。炎帝服输,同意把两个部族合并,由黄帝担任合并后的部族首领,炎帝担任副首领。这个炎黄部族就是中华民族雏形。后来,中国人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

炎黄二族合并以后,炎帝要求黄帝帮他洗雪当初被九黎部族战败的耻辱。

九黎部族正向东南迁徙,从而威胁炎黄部族的安全。九黎部族的首领蚩尤因为打败过炎帝,所以十分骄傲,不把炎黄部族放在眼里。

黄帝摄政时,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都是人头兽身,铜头铁额,有8条胳膊,9个脚趾,脸上有各种颜色的花纹,能吃沙子石块。他们制造兵器、刀戟、弓箭,从而威震天下。并且多行诛杀而惨无人道,不讲仁慈。

天下万民想推举黄帝为君主,可黄帝无法以仁义道德规范蚩尤,于是黄帝仰天长叹,一点办法也没有。天神派玄女授给黄帝兵书神符,制伏了蚩尤。黄帝令蚩尤镇守八方。后来蚩尤死了,天下又混乱起来,黄帝用蚩尤的画像威镇天下,天下人都以为蚩尤没有死,这样八方的部族都臣服了。

万死不辞

“万死不辞”的意思是死一万次也不推辞,形容冒死效力的决心极大。

此典出自《三国演义》蝉曰:‘妾蒙大人恩养,训习歌舞,优礼相待,妾虽粉身碎骨,莫报万一。近见大人两眉愁锁,必有国家大事,又不敢问。今晚又见行坐不安,因此长叹。不想为大人窥见。倘有用妾之处,万死不辞!’

东汉末年,朝政大权落在了董卓的手中。

董卓掌管一切,骄横跋扈,出入宫廷用天子的仪仗,让弟弟、侄儿统率禁军,把董氏宗族的人不论老小一律封为列侯。他还在长安城郊郿坞,征集了二十五万民夫,为自己修筑宫殿,囤积粮食,从民间选来八百美女,纳入宫内。他处心积虑要推倒汉室,自己做皇帝。

大夫司徒王允,看到董卓如此嚣张,很为朝廷担心,又无法除掉董卓,心中十分烦恼。一天夜里,王允到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走近一看,原来是他家中的歌妓貂蝉。

王允问:“深更半夜你为什么来这里唉声叹气?!”

貂蝉回答说:“我是在替您犯愁呀,这几天我看见您双眉紧锁,我知道您一定为国事操心,所以忧心忡忡。如果大人有用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而不辞……”

王允听了貂蝉的话,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马上给貂蝉跪下,给貂蝉磕头。

貂蝉扶起王允,王允流着眼泪说:“你也看到了,现在朝廷危如累卵,贼臣董卓将欲篡位,朝廷中文武无计可施。董卓有一个义子,名叫吕布,此人骁勇异常,天下无人能敌。刚刚听了你的话,我想出一条‘连环计’来,先把你许配给吕布,再暗中献给董卓。你去离间他们父子二人,让他们因为吃你的醋而互相仇恨,最后挑拨吕布去杀死董卓。如此方能除掉大害,为国效忠。不知你意下如何?”貂蝉缓缓站起,态度十分坚决地说:“我已许下大人万死不辞,我如果不能遵计杀死董卓,以报国恩,愿意以死谢罪!”

果真王允和貂蝉共同谋划,实现了“连环计”,结果除掉了贼臣董卓。

辛毗引裾

“辛毗引裾”比喻直言敢谏。

此典出自《三国志·魏书·辛毗传》。

魏文帝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操的嫡长子曹丕(字子桓)用禅让的形式结束了汉朝的统治,自己当上了皇帝,改国号为魏。

同年十二月,曹丕开始营建洛阳宫室。

因久经战乱,洛阳地区人口十分稀少,魏文帝曹丕打算迁移冀州士兵家属十万户,来充实河南的人口。那时连年闹蝗灾,遍地饥民,国家各部门都认为这事不好办,而魏文帝的意愿极其强烈。侍中辛毗和朝廷大臣都要求召见,魏文帝知道他们打算劝谏,就满脸不高兴地召见他们,大臣们不敢说话了。辛毗说:“陛下您打算迁移士兵家属,有什么具体计划?”魏文帝说:“你认为我迁移他们到这里不对吗?”辛毗说:“我确实认为这样做是不对的。”魏文帝说:“我不跟你一起议论了。”辛毗说:“陛下您不认为我无能,而把我放在您的身边,安排在谋议的官员当中,怎么能不跟我议论问题呢!

我所讨论的一切,不是图谋个人私利,本是为国家考虑的呀,您怎么能恼恨我呢!”魏文帝也不搭理他,站起来进入内官,辛毗追随上来,拽住文帝衣服的后襟,文帝奋力摆脱,不愿意理会他。过了很长的时间,文帝才走出内宫,说:“佐治(辛毗字佐治),你逼我为什么那样急呢?”

辛毗说:“在这种情况下搞移民,既丧失民心,又没有粮食给他们吃啊!”于是,魏文帝只迁徙了原定数额一半的移民。

一身是胆

“一身是胆”亦作“一身都是胆”,形容极其胆大勇敢、无所畏惧。

此典出自《三国·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赵云是刘备手下的一员大将,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屡建奇功,为蜀国争得三分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刘备占据益州以后,想把成都的房舍和城外的园地、桑田分配给有功的将领们。

刘备与将军们商讨这件事情,有人同意,也有人反对,意见一时不能统一。赵云说:“我听说汉朝的大将霍去病说过:

‘匈奴未死,无可家为’,现在天下混战,国贼作乱,我们不能贪图一时安逸呀!等待将来天下安定,我们都回家经营土地,享受天伦之乐,那才是最恰当不过的。当前益州百姓,心神不宁,屡遭战乱,民不安生,应该尽快把田宅归还给他们,我们才能得到这里的百姓的拥戴啊!”

刘备和将军们都佩服他的见解,于是按他的意见办了。

不久,曹操领兵来争夺汉中,搬运几千万袋的粮米囤积在汉水北山脚下。刘备的老将黄忠和赵云奉命去烧劫曹兵的粮草。

两军交战,黄忠被困,赵云举枪来救,刺死曹操手下部将,曹兵大败。曹操亲率大军来攻打赵云,赵云让弓箭手埋伏在营外的战壕里,然后打开营门,独自一人横枪立马守候曹兵。曹操追到营下,见赵云镇定自若,营内鸦雀无声,深恐中了他的埋伏,于是下令撤退。这时赵云命令击鼓反击,曹兵惊恐万状,拼命逃跑,死伤惨重。

赵云获胜的消息很快传到刘备帐内,他兴奋得一宿没有合眼,第二天清早亲自来到军营向赵云祝贺。他看到赵云大破曹兵的情景,惊讶的称赞他说:“赵将军真是一身都是胆呀!”从那以后人们都称赵云是虎威将军。

以一当十

“以一当十”亦作“一以当十”,比喻一个人可抵过十个人,形容斗志极盛。

此典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继位(史称秦二世),他派兵攻打赵国。赵国请求楚国援助,楚怀王即派宋义(人称卿子冠军)做上将军,项羽做副将,领兵援救赵国。宋义不敢同秦军决战,领兵迟迟不往前线靠近,贻误战机。项羽假借楚王密令,杀了宋义,楚怀王即委任项羽做上将军,领兵救赵。

项羽杀了宋义之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他立即派遣黥布和蒲将军率领两万人马,横渡漳河,救援赵国的巨鹿。然而,并没有取得令人可喜的战功。赵王手下的大将陈余再次请求楚军援助。于是,项羽亲自率领军队渡过漳河,命令凿沉全部渡船,砸破所有做饭的大锅,烧掉营房,限定每人只带三天的干粮,以此向全军将士表示誓同秦军决一死战,不打胜仗绝不生还的坚强决心。这样,楚军一到就迅速包围了秦将王离的军队,多次向秦军发起攻击,截断了秦军运粮的通道,把秦军打得落花流水,杀死秦将苏角,活捉了王离。秦将涉间不肯向楚军投降,自焚而死。

楚军的威势已压倒所有的诸侯军队。参加救援巨鹿的诸侯军队数量很多,布满了十几个营垒。当楚军向秦军发起猛烈攻击的时候,各诸侯军将领都躲在自己的营垒边,袖手旁观,不敢迎战。楚军战士却一当十用,冲锋陷阵,喊杀声惊天动地。诸侯军将士见此情景,无不胆战心惊。大破秦军之后,项羽召见诸侯军将领。他们进入楚军营门的时候,全部都跪着向前爬行,都不敢抬头看一眼。从此项羽成为诸侯军的上将军,各路诸侯军队都归他管辖听他指挥。

义不反顾

“义不反顾”也作“义无反顾”,比喻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能徘徊后退。

此典出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仇。彼岂乐死恶生,非编列之民,而与巴蜀异主哉?计深虑远,急国家之难,而乐尽人臣之道也。”

西汉时期,我国西南部地区居住着一些少数民族,被称作西南夷。有的还生活在氏族部落状态中,有的已进入到奴隶社会,形成一个个小的国家。

汉武帝为了与西南夷的部族沟通,派郎中唐蒙(曾任鄱阳令)修治通往夜郎(贵州西部一带)西(bó)中(四川宜宾一带)的道路。唐蒙在巴、蜀二郡征用民工过多,又杀了他们的首领,并在西南一带大肆骚扰,这引起了巴、蜀百姓的惊恐和不安,于是那里就发生了骚乱。汉武帝听到这个消息,就命文人司马相如责备唐蒙,又命他写《谕巴蜀檄》,解释唐蒙的骚扰不是汉武帝的旨意,又威胁巴蜀人服从汉朝的命令,司马相如在檄文中写道:“边境郡县的士卒们,听说要打仗,他们人人都挽弓冲锋,执戈向前,汗流浃背,紧紧相随。个个争先,唯恐落后。

他们迎着敌人的刀刃,冒着如蝗的飞箭,为了正义,决不徘徊退缩;宁可战死,也不愿做逃兵,他们满怀义愤,如同自己有深仇大恨。难道他们愿意死、厌恶生吗?难道他们不是在编的大汉国民、与你们巴蜀百姓不属同一个帝王管辖吗?

他们深谋远虑,从长计议,急国家之所急,替国家排忧解难,心甘情愿尽到自己的责任。”司马相如的檄文,是为了说服巴蜀老百姓能够顾全大局,听从汉朝的命令的。他的文章果然奏了效。巴蜀一带暂时安定下来,修路的工程又开始进行了。

隐若敌国

“隐若敌国”的本意是,威武持重,俨然可与国家相匹敌。后用以比喻国家举足轻重的杰出人才。

此典出自《后汉书·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东汉初年,有一个人叫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王莽新朝末年,吴汉由于自己的门客犯法而受到牵连,于是他不得不逃命到渔阳,后来盘缠用光了,他就以贩马为业。往来于燕、蓟之间,结交天下豪杰。光武帝刘秀起兵之后,拜吴汉为偏将军,又拜他为大将军,乃至大司马。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蜀郡的守将史歆在成都造反,自称大司马,率兵攻打太守张穆。刘秀派吴汉率兵前去讨伐。

吴汉到了成都,经过一百多天的战斗,攻破了成都,杀了史歆等叛变之人。吴汉为人刚强能干,每次跟随光武帝刘秀出征,每次遇到战争刘秀感到忐忑不安,总是紧张得不能站立。将领们见到战阵形势不利,很多人都十分惶恐,非常失态。而吴汉神态自若,整治器械,激励官兵。光武帝刘秀不时地派人观看大司马吴汉在做什么,使者回报说,大司马正在整修作战器械呢。光武帝刘秀听后,很感叹地说:“大司马吴汉的所作所为,还算能激励人的意志。他威武持重,真像一个可以对等匹敌的国家啊!”

余勇可贾

原形容勇士的豪迈气概,后亦指力未使尽。

此典出自《左传·成公二年》:“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余勇!’”

公元前589年,齐国和晋国在齐国的鞍地打了一场硬仗,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齐晋鞍地之战。

在齐、晋双方交战的前一天,齐国大夫高固只身闯进晋军的营地,举起一块大石头逢人就砸,并且抓住了一个晋兵。

然后登上从晋军手里夺过来的兵车,又拔下一棵桑树系在车子的后面。回到齐军大本营之后,又骑着马绕着营地兜了一大圈儿,并且还得意地向将士们夸耀说:“谁需要勇气,就来向我买!我还剩下不少勇气没有用完,可以卖此给你们!”

同类推荐
  • 中华典故(中)

    中华典故(中)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中华文化渊源流传,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
  •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中华农耕文化漫谈

    本书作者在毕生研究农史的基础上以文化漫谈的形式写成了此书,内容包括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稻作、丝绸、茶叶、水产等诸方面的发展历史。作者以写实又诗意的笔触表达了对传统农业的回顾,同时以学者的人文情怀对现代科技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现状表现出怀疑与忧患。
  • 诗与思的交响

    诗与思的交响

    在中国当代文学中,鲜有人将笔触及几十万戎马半生的军人在新中国成立后被一道军令骤然就定格在边疆垦荒种地的历史。这闻名中外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殊经历即便在韩天航的中篇小说《母亲和我们》中也只是通过一群女性侧面表现出它的历史背景。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 烟台大观

    烟台大观

    烟台的百科全书,其一为“锦绣山河”,记烟台的自然地理,从名山大川到自然景观,兼及独特的自然现象。其二为“历史精英”。这部分对曾经发生在烟台这块热土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分门别类地进行了评述。其三是“风土人情”。这部分从烟台现存的民间娱乐、民间艺术到流传的民间故事、笑话俚语,兼及特有的风俗习惯,都进行了寻求。其四“社会发展”也为历史保留了大量的即将消亡的珍贵资料,特别是从人类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一些卓而不群的见解。
热门推荐
  • 见习女判官

    见习女判官

    这是关于我的故事。一个勾魂索命女鬼差的故事。故事得从我第一次勾魂说起。全文分十二卷,分别讲述了十二个魂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重逢:今非昔

    异世重逢:今非昔

    同桌冤家,一朝穿越,一帝一妃,花园偶遇,从此后,帝王独宠,成为了后宫女人的众矢之的,毒计,陷害,一个个只在小说里出现的事物,出现在了林月冰的身上……最恐怖的是,她居然发现,自己居然穿到了另一个重生的灵魂所占据的肉身上,三个人的记忆,两个人的怨念,一个不算强大的国家,她又该如何化解?一觉醒来,全班同学居然都穿越了,连原主的仇人也变成了曾经的同学,她又该怎样?同学聚会,又该如何举行?
  •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

    玄精碧匣灵宝聚玄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日常节能环保并不难》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很大篇幅来阐述环保对生态、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等的影响,突出了主题,阐明了立场。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与环保相关的环保组织的建立、结构、功能等问题,对主题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 都市王者传

    都市王者传

    拳在手,谁与争锋。剑在手,不死不休。困今日独尊武极皇位,谁愿与我君临天下。
  • 纹刻师

    纹刻师

    陈东,极有天赋的纹刻师,却从小渴望成为一名修者。无奈觉醒的是血之纹印,根本无法修行。一次意外的运用血纹眼,陈东偶然发现一种修行的办法,多年的夙愿能否达成?奇异的纹卡世界,一段精彩纷呈的路途。
  • 幻湜

    幻湜

    《幻湜》是由各国连合研制的一款大型虚拟网游,集合一众顶尖人士的智慧,版图辽阔,仿真度极高,妇孺皆知。可以说,以后即使淘汰了《幻湜》也会有人记得这个开创了新虚拟网游时代的游戏。此文为女主文,游戏系统很BT,女主身份很大……另注:1)大家自己看吧,简介写太多又插选文就木有意思了2)持续填坑,填坑时间不定,也不会隔太久,大家记得我就好蓝雪qq2927994851加q者记得在评论区留言,敲门砖就是亲的创世昵称
  • 洛克菲勒家书

    洛克菲勒家书

    本书是约翰·D·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小约翰·D.洛克菲勒的私人信札的汇编,这些信札是洛克菲勒不愿意公开的,以遗嘱形式珍藏的贵重物品。信札“透露了太多洛克菲勒家族的商业秘密与经营智慧,绝对是一本培养伟大企业家的无可比拟的教材……”洛克菲勒这些信札的价值正如艾伦·格林斯潘所说:“比洛克菲勒家族富可敌国的全部财富还要宝贵。”
  • 寻魄

    寻魄

    在这异界大陆里,藏着一群有着深厚魄力的人。他们,就是仅次于各大长老的术师......
  • 穿越之福来孕转

    穿越之福来孕转

    身经百战的林青梅穿越到一个六岁嫡女身上,发现这具身子是个煞名在外的病秧子,从小就被送到别庄休养。青梅默默锻炼好身体,以为自己能在别庄逍遥快活一辈子时,家里寄来一封信说闺女大了,可以卖了;哦不,可以嫁了……与其嫁后任人宰割,不如看她福来运转!这是一个腹黑与闷骚的攻防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