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29700000041

第41章 dù

杜甫喝水——吟诗哩。

杜甫

杜甫(711年—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省巩县。杜甫七岁就能写诗,十四五岁的时候,已经开始和洛阳一些文人交往讨论文学。和李白一样,年轻的杜甫喜欢四处游历。他到过南方的江苏、浙江和北方的山东、河北,参观、凭吊了许多名胜古迹。在泰山观日出的时候,他写下了著名的五言古诗《望岳》。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名句,抒发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天宝三年(744年),杜甫在洛阳见到了李白。李白比杜甫大11岁。这时候,李白已是大诗人,杜甫则刚刚出名。他们志趣相投,一起结伴漫游,正像杜甫诗中所写“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两位诗人虽然相处时间不长,而且以后再没见过面,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杜甫来到长安,碰上皇上想选拔人才,征召有一技之长的读书人到长安考试。杜甫满怀希望地去参加,谁知应考的举人竟然一个也没有被录取。原来这是宰相李林甫搞的鬼。皇帝下令选拔人才,他不敢不遵照命令行事,但是他怕这些读书人进了宫去揭发他的罪行,就故意一个也不录取,想蒙蔽皇上的视听。发榜的那一天,他反而向唐玄宗道贺,说“参加考试的举人,没有一个是有才能的,可见天下的人才已被陛下招揽到朝廷,为你服务了。”唐玄宗这时候已经很昏庸,听了这话,不但没有怪罪李林甫,反而十分得意,还认为李林甫很能干。杜甫没有考取功名,心情很愤懑。这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他的生活也过得越来越艰难。为了求得官职,维持生活,杜甫开始给那些当官的权贵们写信,希望得到他们的推荐。但是没有人看重他的才能,得到的是冷淡和白眼。

为了得到用武之地,施展自己的才能,杜甫作了《三大礼赋》献给唐玄宗,唐玄宗非常欣赏,让宰相对他进行考试。可是,宰相就是李林甫。考试完了,就一点消息没有了。后来,杜甫又接连向唐玄宗献了两篇赋,直到44岁那年,杜甫才得到一个地位很低的小官。

那年的十一月,杜甫回奉先(今陕西省蒲城县)探望他的妻儿。一路上,他目睹了人民的生活困苦,接触到了最下层人民的生活。尽管连年天灾不断,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仍然有增无减,老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杜甫穿着又破又单薄的衣服,往家里赶。刚进家门,就听见一片嚎啕嚎啕(táo):形容大声哭。声,原来他那不满周岁的儿子活活饿死了。杜甫心里痛苦极了。他想起一天早晨经过骊山下的情景:唐玄宗正在华清宫避寒,歌舞连绵不绝。这强烈的反差引起杜甫深深的思考。他想,我是个小官,不纳租税,不服徭役,都过得这么惨,一般百姓的境遇就更悲惨了。想到这里,他无比悲愤地写了长诗《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穷奢极欲,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社会现实,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千古名句。这一时期,杜甫还写了著名的《兵车行》、《丽人行》等诗篇。

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安禄山的军队攻占了洛阳。杜甫混在逃亡的人群里逃离了长安。一路上没有吃的,只有四处乞讨,尝尽了逃难的辛苦。他在投奔唐肃宗的途中,被安禄山的部将俘虏,押送回长安。他看到祖国山河破碎的景象,写下了感人肺腑的《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反映了他当时悲愤的心情。

至德二年(757年)夏天,杜甫逃出长安,见到了唐肃宗。唐肃宗任命他做左拾遗,负责给皇帝提意见。他尽忠职守,认真地给皇帝提意见。其实,皇帝设置谏官,不过做做样子,让别人以为自己善于纳谏,肃宗不是太宗,杜甫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当然不受欢迎。过了一年后,唐肃宗就把他调到华州(今陕西省华县)去做管理祭祀、礼乐、学校等事务的小官。

杜甫离开长安,又有机会接近下层的百姓,了解到民间的疾苦。征兵、征粮,连年不断的战争,再加上官吏们横征暴敛,强征士兵,弄得老百姓家破人亡。人民流离失所,引起了他深切的同情,他创作了“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许多著名的诗篇。

杜甫对现实生活越来越失望,他毅然辞掉了官职,来到成都,住在西郊外的浣(huàn)花溪。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开辟荒地,建起一座草堂。在这风景优美的草堂边,他种田栽花,养鸡养鸭,生活虽然过得清贫,但是能和左邻右舍的农民交朋友,心情很舒畅。

这一年的八月,秋风怒号,草堂顶上挡雨的茅草被卷走了。风刚停,又下起了瓢泼大雨,屋里漏得很厉害。在这难眠的长夜,杜甫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写道: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他想到社会上广大的和他一样受风雪侵蚀的贫民,慷慨激昂地表示,为了天下的“寒士”能够有房子住,免于饥寒,他自己即使冻死了也觉得满足,这是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啊!

后来,杜甫的好朋友、成都节度使严武病死了,他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只好带着妻儿老小到处流浪。他经过夔(kuí)州(今四川省奉节县),走出四川。这时候,北方到处在打仗,江南的亲朋好友又没有消息,他只好以船为家,在湘江上漂泊,吃野菜,穿着破旧的衣服。尽管身患重病,他仍然没有忘记祖国的灾难,关心着战争局势的发展。公元770年冬天,59岁的杜甫病死在湘江的小船上。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了几千首诗,用诗描绘了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的变化,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民苦难的生活,杜甫的诗,凝炼概括又生动准确,既通俗又深刻。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称为“诗史”,后世尊他为“诗圣”。

杜甫卖药斗恶吏

沙市中山路中段,有一条石板路的古老狭巷,相传唐代诗人杜甫曾在那里住过。那时的沙市叫沙头镇。

大历三年,即公元768年,年已50的杜甫在沙头镇大街上开了一个叫“百草堂”的小药铺,铺门上贴着一副别出心裁的对联:

独活灵芝草

当归何首乌

当时,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在古时楚国名流宋玉的故宅旁新盖了一座宅院,杜甫借题发挥,希望卫伯玉能像严武一样把他举荐给朝迁,于是写诗一首: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怅望千秋一洒泪,

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

云雨荒台岂梦思。

最是楚宫俱泯灭,

舟人指点到今疑。

谁知道卫伯玉听了门客的挑拨,认为杜甫自比宋玉,而把他卫伯玉说成是不识人才的楚王,从此便对杜甫怀恨在心。

一天,卫伯玉衙门里的一个书吏知道卫伯玉不喜欢杜甫,就故意对卫伯玉说:“老爷啊!你晓得有个杜老倌在镇上开药铺的事吗?这家伙可神气了,他夸口说‘百草堂’里天下药材无所不有,一心想把其他药店挤垮。”

卫伯玉疑惑地问道:“真有此事?”

书吏使劲地点点头,然后说:“还有,小人斗胆讲一句,这个杜老倌还自以为才高学深,连老爷您也没放在眼里。他说了些什么,小人就不敢重复了。”

卫伯玉被激怒了,决心要报复。他开出一副药,对书吏说:“你将这个药方拿给社老倌,要他照方发药,如有则罢,如果没有,你就带人砸了他的招牌,要他滚蛋!”

书吏奉命来到“百草堂”,将药方往柜台上一扔,粗声大气地说:“这是卫大人要的药,赶快照方抓药。”

药店伙计接过药方,看后愣了好大一会儿,只见药方上写着:

行运早行运迟

正行运不行运

伙计看不懂,便赔着笑对书吏说:“不知大人是请哪位高明郎中开的药方?我怎么没见过这几种药?”

书吏不等伙计把话说完,就破口大骂:“他娘的!你们掌柜开的是什么药铺?这种破药铺还配叫什么‘百草堂’!快快叫杜老倌出来,要是他也配不齐这副药,看我不砸了你们的招牌!”

伙计连忙将此事告知了在里屋休息的杜甫,杜甫明白这是卫伯玉故意找事。看罢药方后,杜甫微微一笑,顺手办好四味草药,来到柜台前,不紧不慢地说:“请客官息怒,卫大人要的药小店都有。”

“什么?”书吏一惊,口气稍稍有些缓和,“你先拿给我看看。”杜甫摊开纸包,拿出口味药;一片萝卜干,一块生姜芽,一粒新鲜李子外带一颗干桃僵。

杜甫见书吏傻呆呆地站着,知道他不懂,就说:“萝卜干是‘甘罗’之意,甘罗12岁就当了宰相,你说他是不是‘行运早’呢?”

“是是”

“生姜芽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83岁遇文王,是不是‘行运迟’呢了”你看这红皮李子,正是目前市场上的悄货,是不是“正行运”呢?

“不错,不错!”

“再看这个,这是隔年的桃子,经过雪冻霜打的,算不得鲜果,只能入药,所以说是‘不行运’!”

杜甫见书吏无话可说,就接着说;“这红皮李子好比你家老爷‘正行运’,这桃僵好比我已‘不行运’了。”

书文碰了一鼻子灰,没精打采地回到卫府,交上这回味药,又将杜甫的一番话—一禀明了卫伯玉。卫伯玉直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再也想不出整治杜甫的办法了。

杜十娘的百宝箱——全在此。肚里藏生铁——心情沉重。

肚里吃了萤火虫——心里明白。

肚里点灯——心眼上明着。

肚里行船——量大。

肚里装公章——心心相印。

肚脐放屁——妖(腰)气。

肚皮横门闩——不开窍。

肚脐上挂钥匙——开味(胃)。

肚疼点眼——胡治。

肚痛怨灶神——错怪。

灶神督察人间是非善恶

那是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在大自然中发现了火,并学会用火来做熟食物。后来,人们用石头砌成了生火做饭的灶来煮饭,同时,人们把对火神的崇拜发展成对灶神的崇拜。拜祭灶神也就成为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最初,人们把灶神看作是专管饮食的神来供奉。到了秦代以后,灶神被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神。人们把灶神看作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的官。

灶神除了掌管人们的饮食,赐予生活上的便利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责是监督一家老小的善事、恶事、功劳、过失,定期上报天庭。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个捧着“善罐”、一个捧着“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

因此,灶神得到了老百姓的顶礼膜拜,希望他能“上天言好事”。而关于“灶王爷”的故事,在民间也流传得丰富多彩。

古时候,有一户姓张的人家,有兄弟俩人,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垒灶台,街坊四邻无所不知他的手艺,有需要垒灶台的都找他帮忙,并且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日久天长,方圆百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

张灶王的性格和气善良,还爱劝架,不管到谁家垒灶,遇有人家有纠纷,他就去劝和。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张灶王活到70岁,在那年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去世了。

由于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原来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他离开人间,家里变得一团糟。弟弟只会吟诗绘画,从未管过家务。儿媳妇们都吵着要分家,弟弟被搅得无可奈何,整天愁眉苦脸。

有一天,张灶王的弟弟终于想出个好办法。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去世一周年的祭日的深夜,他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并把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带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

弟弟说:“我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你们平时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全都知道,你们闹分家,他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

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然后赶紧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大哥饶恕。从此以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闹事了,全家和平相处,老少安宁度日。

没过多久,这件事就传到大街小巷,闹得沸沸扬扬,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之后便让张灶王的弟弟为大家画灶王像,然后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这样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贴上了灶王像。

在民间传说中,灶神上天向玉帝告什么状,天帝就会给人定下什么惩罚。在东晋道教学者葛洪写的《抱朴子》中说:

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大者夺纪。纪者,三百日也。小者夺算。算者,一百日也。

也就是说,谁要是做坏事被灶神知道,严重的要少活300天,轻微的也要少活100天。人们认为平白无故地丢掉几百天的寿命,这种惩罚实在是让人害怕。所以,人们祈福禳灾的时候,对灶王爷都是恭恭敬敬。

随着岁月流逝,腊月二十三贴灶王爷像,摆供品祭祀,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习俗,人们以此祈求合家平安。自周代开始,皇宫就将祭灶风俗列入祭典当中,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人们还为此规定了许多行为规矩:不能用灶火烧香,不能击灶,不能把刀斧放在灶上,不能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能将污脏的东西放进灶内燃烧等等。而且在十二月二十三日,就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禀报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也叫“谢灶”。

谢灶的日期也分阶层,按民间习俗,官绅权贵在腊月二十三谢灶,一般平民百姓在腊月二十四谢灶,水上人家会在年腊月二十五举行谢灶仪式。但是老百姓大部分会选择腊月二十三谢灶,希望有贵气。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即甜而又黏的东西,如糖瓜、汤圆、麦芽糖等,意思是用这些又黏又甜的东西,塞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俗话说的“吃甜甜,说好话”,“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

在祭灶君的时候,要摆齐供品,焚香祭拜,然后第一次进酒,这时要向灶君诚心祷告,完了以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进第三次酒之后,把旧的灶君像撕下,连同甲马及财帛一起焚烧,代表送灶君上天。这样“送灶神”仪式便完成了。

送走神明后,在第二年的正月初四,有的说是除夕夜把灶神接回来,叫“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仪式很简单,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贴一张新的灶神。

对灶神的崇拜,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警戒人们要遵守世间罚恶赏善的道德规律。这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

肚子里打架——饿了。

肚子里的寄生虫——知内情。

肚子里订亲——前世姻缘。

肚子里划船——度(肚)量大。

肚子里怀了个地球——知晓天下事。

肚子里生肿瘤——心腹之患。

心腹之患

“心腹之患”原指体内的疾病,后用来比喻严重的隐患。出自《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又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居二年,吴王伐齐。子胥谏曰:‘未可。臣闻勾践食不重味,与百姓同苦乐。此人不死,必为国患。吴有越,腹心之疾,齐与吴,疥癣也。愿王释齐,先越。’”

秦秋时代,有一次,吴、越两国正在交战时,越王勾践伤了吴王阖闾的手指,而且伤得很厉害,吴王将要死的时候,便吩咐他的儿子夫差不要忘记这次的仇恨,夫差便点头答应了。

吴王阖闾死后,夫差当了国王,用伯嚭做太宰,他天天训练军队,打算复仇。过了二年,吴王出兵伐越,把越国打败了。越王勾践,带残兵躲避到会稽去,一面派大夫文种,带了许多东西,送给吴国宰相伯嚭,他请求讲和,情愿用臣子的礼节服侍吴国,伍子胥劝吴王应该乘胜消灭越国,免除后患,可是吴王不听,却听信伯嚭的话,和越国讲和了。

过了五年,齐景公死了,因新立的国君昏庸懦弱,夫差便派兵去伐齐,伍子胥又向他说:“越国的勾践,刻苦砺,慰生死,很得百姓的拥护,将来必然是吴国的心腹之患;你不先去讨伐越,却去攻打齐国,不是大错特错了吧!”

肚子里头长牙——心狠。

肚子里玩杂戏——怪主意多。

肚子里有半斤,嘴上倒八两——有啥说啥。

肚子里长笋——胸有成竹。

肚子疼埋怨灶王爷——瞎怪。

肚子痛上眼药——点不到痛处。渡口的路——此道不通。镀金的佛像——华而不实。

华而不实

比喻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内容。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五年》。

春秋时,晋国大夫阳处父出使卫国,回来路过宁邑,住在一家客店里。店主姓赢,看见阳处父相貌堂堂,举止不凡,十分钦佩,悄悄对妻子说:“我早想投奔一位品德高尚的人,可是多少年来,一直都没有找到。今天我看阳处父这个人不错,我决心跟随他。”

店主得到阳处父的同意,离别妻子,跟着他走了。一路上,阳处父同店主东拉西扯,口若悬河,无话不谈,店主一边走,一边听。刚刚走出宁邑县境,店主改变了主意,和阳处父分手了。

店主的妻子见丈夫突然折回,很是纳闷,问道:

“你好不容易遇到这么个人,怎么不跟他去呢?你不是决心很大吗?家里的事你尽管放心好了。”

“我看到他长得一表人才,以为他可以信赖,谁知听了他的言论却感到非常讨厌。我怕跟随他没有好日子过,所以就回来了。”店主说。

在店主的眼里,阳处父是一个“华而不实”的人。

同类推荐
  •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

    《致一百年以后的你:茨维塔耶娃诗选》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诗人茨维塔耶娃的诗歌选集。译者苏杭先生精选了一百来首茨维塔耶娃脍炙人口的短诗,并首次译出长诗《山之诗》。作为主要以诗歌创作名世的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创作手法上有相当的创新,她披露感情时更热烈、更大胆、更横放杰出。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感动中国的名家散文:江山多娇

    收录了当代名家的散文佳作,从钓鱼台的春昼写到江南的冬景,再到济南的秋天;从黄昏的观前街写到英国的康桥,再到北戴河海滨的幻想;从阳关雪写到柳侯祠、道士塔..我们跟随作者的笔尖游历各方美景,感受别样风情,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

    《民间俗语精粹》这本书精选民间俗语近3000条、条目按首字的音序排列,并解释了每条俗语的含义。
热门推荐
  • 小狐仙

    小狐仙

    人和妖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生来就是一副臭皮囊。而妖,却要经过成百乃至数千年的修炼,才可以幻化成人形。但是,妖和人一样。有爱、有恨,会哭、会笑。既能用爱心助人摆脱危机,也可以用仇恨毁灭一切……。
  • 绝色狂妃:魅惑帝王爱

    绝色狂妃:魅惑帝王爱

    绝对爽文,宠文。她是21世纪神秘家族的唯一传人,穿越异世,成为不受宠的知府嫡女,兄姐欺凌?那就一一还回去!“太子爷不好了,太子妃把皇后给气晕过去了”某小厮前来禀报“无妨!她高兴就好”“爷不好了,太子妃把邻国几个公主都给打发了”“无妨,有她补偿本太子就好”“爷,太子妃被三王爷堵在街市上了!”说时迟那时快,某男脚下似是踩了风火轮,身影瞬间消失,拳头如雷点般…
  • 抗日烽火:美丽的青春

    抗日烽火:美丽的青春

    一个因战乱从北平逃到上海,并在上海寻梦的青年钢琴手,放弃自己的梦想,走上一条血腥之路,最后将自己的鲜血洒在这片沃土。一个文弱书生在战火中锤炼成一位智勇双全的我党地下工作者。他短暂的一生有鲜花簇拥,有优雅的钢琴,也有战火纷飞,还有淋漓的鲜血,有铁窗铁镣,这些让他的青春与生命之花更加绚烂。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抗战背景下的大上海,风雨飘摇的岁月,民族危亡深重的时代,一群花样年华的青年男女的人生与成长,亲情友情与爱情,他们的人生选择,一群为民族解放而战斗的志士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的人生历程。
  •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红杏出墙记7:风波背后

    讲的是一个20世纪30年代发生在江南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语言流畅自如,灵动传神,体现了作家高超的技巧和天赋。
  • 翼龙季

    翼龙季

    世间生命不仅有生物,还有灵物,物质和精神相辅相成。只是人类,因对灵力的无知而恐惧,因恐惧而憎恨,因憎恨而企图压制灵力。他们造出谣言,将灵力描绘成险恶而虚幻的魔法,欺骗着大众,正如同他们用宗教统治人类。事实上统治者私下拥有常人所惧怕的,最强劲的灵物,象征着完美的神灵。然而一个预言迅速在人群中蔓延:灵物中的佼佼者,翼龙,将会从不同的六方聚集,与他们选中的契约者,要破灭长久以来伫立在人们顶上的神灵。统治者试图再掌控翼龙,契约者起而反抗。无中生有的恩怨,在这个季节里必须作个了结。
  • 你若成雨我亦成风

    你若成雨我亦成风

    额,笔名有误,请谅解一下,谢谢。她,21世纪绝顶杀手,死后灵魂穿越到了王妃的身上,这王妃还不受宠!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军事家

    世界名人成才故事:军事家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仙侠奇缘之佳人依依

    仙侠奇缘之佳人依依

    以前你为了保护我不被人欺负,而自己被人欺凌。以前我想要星星,你虽然找不到但会抓一大堆萤火虫给我。你说他不是星星,但依旧可以点亮漆黑的夜。谢谢你在我冷的时候,给的温暖拥抱,你知道吗?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要嫁给你。可惜,现在我现在只有杀了你。沐长风,你可以放弃权利,放弃武功,放弃亲人,放弃朋友,放弃同门,你有何理由不能放弃我?
  • 不抱怨的人生

    不抱怨的人生

    当今世界,很多人都在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出身的寒微,抱怨人际关系难处,抱怨自己赚钱少,怨天怨地、怨社会,抱怨冷,抱怨热,怨刮风,怨下雨,怨……如果把我们一天到晚的抱怨整理出来的话。那恐怕要有一火车了。爱抱怨是影响人生的通病之一,抱怨的人并不是不善良,但是绝对不受欢迎。偶尔抱怨一次,还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是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这就不是聪明的人了。人活于世,挫折失败不可避免,抱怨只会磨灭你的斗志,所以。积极地直面人生,迎接挑战,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