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2000000004

第4章 佛教初传及各宗概况

一、佛教初传中国

有关佛教初传中国的时间,历史上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比如一种说法认为三皇五帝时中华古人就已经知道佛教了,另一种说法说周昭王时就知道“佛陀了”。这些说法明显出于伪造,通过佛陀的生年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当时佛陀根本就没诞生。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以室利防为首的大批僧人在秦始皇时代携大量经本到达秦都城,但始皇不愿接纳他们的学说,将其投入牢狱。此种说法多数学者不同意,梁启超先生却同意这个传说,从理论上讲当时“中印海路交通似已开通,有高僧至中国之事非不可能”,但即使这个传说是真实的,也不能将其断为佛教进入汉地之始,因为当时“始皇不从,遂禁利防”,此次传经并未产生任何影响。在诸种传说中伊存授经说(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及永平求法说(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为多数人采用。伊存口授《浮屠》说见载于《三国志》裴注所引鱼豢的《魏略·西戎传》:

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卢(一作景宪)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

据杜继文先生考证,大月氏于公元前130年左右迁入大夏地区,其时大夏已信奉佛教,至公元前1世纪末,大月氏受大夏佛教文化的影响并将其传进中国内地是有可能的。永平求法说,在中国历史上长期流传。佛教界普遍把明帝夜梦金人,遣使求法作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始。此说最早见于《四十二章经序》及《牟子理惑论》,其后在诸多攻击佛教的文献中,此说法屡屡被采纳。例如,北魏太武帝在太平真君七年(446)取缔佛教的诏令中说:“昔后汉荒君,信惑邪伪,妄假睡梦,事胡妖鬼,以乱天常,自古九州之中无此也。”唐韩愈在《论佛骨表》中则说:“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流入中国……汉明帝时始有佛法……”尤其是韩愈《谏迎佛骨表》一文一出,即为后人所传诵,故此说遂认为定论。然《四十二章经》所载事件中错位者颇多,梁启超先生认为是伪经,自然经中所载永平求法说也不甚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传说前后是有事实依据的,只是在时间上难以确定。

佛教如何传入中国已不可详知,我们估计它可能从西北慢慢渗入,经由横跨欧亚的丝绸之路上的两条支线在敦煌进入中国,并且从那里穿过河西走廊进入关中和华北平原,到达汉都城洛阳,由北而南渐次传播。有关佛教初传的具体时间我们也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永平年间甚至早于永平前佛教已在中国流布,一个有力的证据来自汉明帝永平八年给楚王英的诏书中,在这封诏书中用到了“伊蒲塞”、“桑门”;另一个同样的例子出现在张衡(78-130)的西京赋中,赋中写道:展季桑门,谁能不营?大约在公元1世纪末时佛教已经在中国流传。

二、佛教各宗概况

中国佛教至唐代蔚为大观,唐代佛教主要有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八宗。以下略述各派发展流变。

(一)禅宗

禅宗乃中国佛教重要宗派之一,是佛教中国化到极致的产物。因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禅宗的基本要义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慧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自六祖以后,禅宗发扬光大,几乎成为佛教的代名词。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分为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慧能大师禅宗一派的兴起,堪称中国佛教的革命,他简化了繁琐的教义和枯燥的打禅入定,吸引了士大夫及广大平民,也使中国文学和禅宗结下了姻缘,自唐代后所谓的佛教文学大多数与禅宗有关。

该宗所依经典,先是《楞伽经》,后为《金刚经》,《六祖坛经》是其代表作。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令其舍妄归真,修一种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荡一切差别相,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这是该宗的理论基础。“行入”即“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属于修行实践部分。慧能继承这一学说,在《六祖坛经》里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无所住而生其心”。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引申扩充而来。

(二)天台宗

中国佛教宗派。慧文禅师及再传弟子智所创,因创始人智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称法华宗。天台宗学统自称是龙树、慧文、慧思、智、灌顶、智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该宗思想,虽肇于龙树,实则启蒙于北齐慧文。他从《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关于解释《大品》“道种智”、“一切智”和“一切种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又结合《中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确立了一心中观空、观假、观中的“一心三观”理论。慧思继承此说,并结合《妙法莲华经》要义,又阐发“诸法实相”之说。慧思兼重定慧,实为以后天台宗止观双修的起缘。后慧思传智,智再发挥,终于形成以“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为中心思想的独立学派。

智著作主要有《法华玄义》、《法华文句》、《摩诃止观》,世称天台三大部。弟子灌顶得其真传,作《涅槃玄义》和《涅槃经疏》,很有发挥。灌顶以后,四传到湛然,以中兴天台宗为己任,对天台三大部都有翔实注解,发挥三谛圆融的义理。又针对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写了《金刚》、《法华五百问论》和《止观义例》等著作,提出了无情有性的观点,虽不免门户之见,但对天台宗以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湛然的弟子有道邃、行满等。经过会昌禁佛和五代之乱,典籍湮没殆尽,遂一蹶不振。道邃下五传弟子义寂,通过吴越王钱俶遣使到高丽、日本访求天台宗典籍,高丽派谛观送来教典等,才使该宗学说得以延续和发展。义寂的再传弟子知礼,因受同学之请,撰《释难扶宗记》,驳同门另一僧人晤恩等以《金光明经玄义》广本为伪作而引起了一场历时七年的山家、山外之争。争论的焦点是真心观还是妄心观,色法具否三千等问题。山家主张妄心观与色法共具三千;山外相反,主张真心观,色法不具三千。山外的主张有些接近华严宗的教观,被山家斥为不纯,不久即衰。此宗的主要思想是实相和止观,以实相阐明理论,用止观指导实修。

(三)华严宗

中国佛教宗派。杜顺和尚所创,贤首大师弘扬。因以《华严经》为根本典籍,故名,又因实际创始人法藏号贤首,也称贤首宗。以发挥“法界缘起”的思想为宗旨,又称法界宗。主要教理为法界缘起说。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缘起时,互相依持,相即相入,圆融无碍,如因陀罗网,重重无尽;并用四法界、六相、十玄等法门,来阐明无尽缘起的意义。

(四)其他宗派

法相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名。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唯识宗。由于创始者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常住大慈恩寺,故又称慈恩宗。

三论宗

依中论、十二门论、百论等而立的宗派,叫三论宗,又名法性宗、空宗、般若宗等。此宗破外道的邪见和迷执,说宇宙万事万物都无固定的自性,是随因缘的关系而变动,即所谓缘生的,因之说自性本空,主张理解佛理,使内心解脱流转,从而证入真空本性。在印度以文殊、马鸣、龙树等菩萨为祖,在中国则以东晋时鸠摩罗什为始祖。

净土宗

又名莲宗,或念佛宗,主张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中国以晋时慧远大师为初祖。慧远大师,雁门贾氏子,少为儒生,博览群书,深通三玄之学,师从道安,在庐山时邀刘遗民等人结白莲社于山中,取《阿弥陀》、《观无量寿》的佛教为准则,认为只要一心专念弥陀一佛名号,就能往生净土。净土法门简单易学,在民众中十分流行。

律宗

中国佛教宗派。因着重研习及传持戒律而得名。实际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五部律中的《四分律》建宗,也称四分律宗。复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密宗

又名真言宗,此宗主张身、语、意三密相应,所谓三密,就是手结印,口念咒,意作观想,靠三密的加持,可以即身成佛。中国密教宗派的形成,实始于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唐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僧人空海大师来唐学法,在长安青龙寺从惠果大师受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秘法,并受传法大阿闍黎位。三年后回国,以平安(今京都)东寺为中心弘传密教,并建高野山金刚峰寺为传教“根本道场”,创立真言宗,以传金刚界密法为主,亦称“东密”。

同类推荐
  •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基督教与西方文学

    犹太教是最古老的一神教,他的影响已不仅仅是对犹太人和犹太文化,也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领域,而是对世界文化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至今依然在发生作用。在犹太教中孕育并最终分化出来的基督教从中世纪开始成为欧洲主流意识形态,历经千年发展积淀为西方根深蒂固的宗教文化传统,形成西方文学与宗教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

    佛法与人生是在博大精深的佛学中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和通俗的文笔向读者介绍了佛教的创建,佛教的信仰,佛教的发展等多方面的情况。本书的另一特色是介绍了佛家的修炼,其中有面壁参禅、四禅八定、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藏密功法、观音咒、和超自然的功能——神通等。还有佛家的剃度、受戒、佛事等等各方面的情况。
  • 禅的智慧

    禅的智慧

    本书以参透世理人情的智慧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禅的入世智慧,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禅在心中心中有禅,处处即禅心不妄动,超脱化外原本无物,何染尘埃等六部分内容。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本书讲述了犹太人的智慧结晶《羊皮卷》,由此深入解析了他们的财富秘密,是一本引导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目标、完善自我的优秀图书。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逆天神妻

    穿越之逆天神妻

    “你是谁?”“你的神……”“我不要”“那你要谁?”“要……要谁也不要你”“……”且看腹黑男神追妻记~追妻路漫漫其修远兮~大神,您老走好~
  • 奇迹修仙

    奇迹修仙

    奇迹在手,天下我有,奇迹修仙,我愿为天。一次神界的召唤,让两位九天虚空的掌管者创造传承,他们将会与传承对弈搏棋,与自己的运道对弈。他是一个无名小辈,为了吃饱饭进入了玄天正宗。然而他却是百年难遇的灵杂之体,修炼艰苦,他却从未放弃,因为他相信奇迹会出现。一次意外的坑害,注定让他看到了奇迹,从这一刻,他,将要一路向仙。
  • 洪荒使者

    洪荒使者

    一个没有几万载岁月前世的青年天宇,一生与劫数灾难相伴,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冥冥之中,却巧遇一步古老的穴位神技,独自磨炼,不仅创立了自己的绝学神通,也开始透彻到古老的神秘面纱。
  • 网游之混沌时代

    网游之混沌时代

    一名屌丝宅男凌风,意外开启了家传之宝——神秘的龙形玉佩,并且在游戏之中获得了无敌的幸运值。并且幸运值还能够随着角色的等级,不断的升级哦!且看凌风拥有了幸运值之后,如何开启一段传奇而又多彩的人生。并且本书还包含有策略、国战、竞技、修真等等元素,因此,本书绝对算得上是网游历史上的一个大杂烩!请喜欢本书的朋友们,投上你们手中宝贵的一票吧!本人将不胜感激。而正在更新之中的《超级大中华》,也请大家支持一下,谢谢,亲!
  • 学院风暴:美男来袭请注意

    学院风暴:美男来袭请注意

    一所贵族学院,一所百年名校;汇聚了性情各异的帅哥美女。表面风平浪静,暗里波涛汹涌,相爱相杀。如帝王般的苏慕,占卜师安言,我行我素的乔予墨。他们心里都住着一个人。为爱为情,此生只一次的爱或者守护。她开车必撞,诡异的是从不出事。金发红裙,妙曼的身影,一步一步踩到了谁的心上,又将谁放进了心里。谁说平行线最可怕?明明相交线才最让人难过,有过交集,最后却只能渐行渐远。
  • 银河默示录

    银河默示录

    没有危险,就不会有奇迹。没有梦魇,则不会产生希望。在以星际为蓝图的争霸,帝国的剑,又该何去何从?
  • 应龙帝国

    应龙帝国

    每一个末世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未来,面对未来强大敌人的威胁面对整个世界满满的恶意主角能不能杀出一条光明之路呢,就看看主角光环不怎么好使的主角能谱写出怎样的故事吧。
  • 锦心计

    锦心计

    十岁那天,一抬轿将她接回了京城沈家。说她是狐狸精?说她顽劣不堪?说她不服管教?无数次把她往死路上逼?那她就让所有人领教领教她的“顽劣”吧:五妹笑里藏刀,她一步步送她入大火;二姐跋扈,她不小心帮二姐成了哑巴;父亲害死她的母亲,她让沈家不得安宁!
  • 不灭封天功

    不灭封天功

    一百万年前,帝尊出手,挑战万族,奠定人族王座基础。一百万年后,少年林沐从大荒中走出来,缔造了一个传说。
  • 斩赤红之瞳:灭国篇

    斩赤红之瞳:灭国篇

    凡人皆有一死=============依旧是漫画同人,这次或许换换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