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9月1日,太湖中学重新开学了。
今天,是“文革”开始后第一次招生。大门口两边的泥地上,插着一排排鲜艳的彩旗,迎风飘扬。“老三届”的几个男女同学分站在大门两边,正在用力敲鼓,欢迎新同学入校。他们身背大小洋铜鼓,显得非常神气。“咚!咚!咚!咚啪咚啪咚啪? ?”鼓声喧天,震撼人心,场面热烈。太湖公社各大队的“革委会”,今天特地组织人员,敲锣打鼓、扛着红旗,兴高采烈地送贫下中农子女上中学来了。
“咚咚呛!咚咚呛!”大门口又来了一支小队伍,共有十来个人。飘扬的红旗上印有八个醒目的黄色宋体字:“东方红大队革委会。”
走在前面的是位少女,身高约1畅57米,鹅蛋脸较白,鼻梁挺直,眉毛浓而黑,眼睛较大,扎两根乌黑短辫。她上穿白色短袖衫,下着灰色长裤,脚穿黑斜纹布鞋子,大方口,搭扣式。14虚岁,名叫戚子,小名阿子,是东方红完小的大队长、五年级班长,家住东方红大队、戚家兜生产队。她手臂健壮,举着红旗,迈着有力的步伐向大门走来。贫下中农敲锣打鼓送她和同学上中学,戚子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福,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队伍后面,走着挑担的结实壮年男子,约1畅70米,不瘦不胖。慈祥圆脸,红光满面,五官端正,圆得好看的光头上已长出很短的黑发。他上穿自产的麻布衫,下穿洗得有些泛白的黑色折腰身宽松短裤,脚穿旧草蒲鞋。扁担前头,挂着一个大网格线袋,内装两只脸盆、饭盒等日常用品,还有一个绿底白花的棉绸包裹,内有薄被、枕头和换洗衣服等。扁担后头,吊着沉甸甸的白布米袋子,还有一条小卷席和一个蓝方格子布书包。他就是戚子的父亲,叫戚大毛。
戚子一行走进学校,根据小黑板提示,到六八(2)班报到。教室里一大半座位上已经有人,脸带笑容。认识的,或者来自同校的正在交头接耳,喜形于色。
班主任是位男老师,姓施,年龄三十五六,身材修长,长相斯文,圆脸上戴一副眼镜。一见戚子他们进来,笑眯眯地说:“欢迎,欢迎。”声音轻,但清晰。多数同学的家长也在,教室里已经有些拥挤。施老师叫戚大毛留下,对其他人说可以回去了,并微笑着送他们到外面,又挥了挥手。
戚子坐在靠窗那排中间,新来乍到,感到陌生、新鲜、兴奋。
“当当当!当当当!? ?”不一会儿,铃声突然敲响。
“到西面的大礼堂集合!”班主任一说完就带领全班同学向那里走去。
一个多小时后,开学典礼结束,人群如潮水一般涌了出来。当时没有电风扇,近200人集合在一起,有些学生满脸汗水,甚至衣背面都湿了。戚子脸色泛红,显得更好看了。
大家各自回到教室,刚坐下,就开始吃“忆苦饭”。包括家长在内,每人一大碗照得见人影的黄菜汤和两个又大又结实的米糠团子。班主任简单讲了几句:
各位家长、各位同学好!
今天,我们贫下中农的子女能够进中学读书,这是来之不易的,全靠毛主席、全靠共产党。学校特地为我们准备了“忆苦饭”,就是要我们翻身不忘本,牢记旧社会的苦,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读书,当好红色接班人。米糠团子不好吃,可是在旧社会里,好多像你们一样大的人连这个也吃不上,所以我们要珍惜粮食,浪费是可耻的。现在开始吃“忆苦饭”。
他话音一落,大家埋头吃了起来。虽然当时生活条件差,但家里已经不吃这样的糠团子了。没吃几口,镇上的学生就先皱眉头了,但不敢剩下,有的女生拿出手绢,偷偷地把掰下的大半个与另一个完整的包在里面,藏在裤袋里。搞小动作的人悄悄地多了起来,男同学用纸包,有的人干脆直接藏在口袋里或书包里了。
真难吃啊,粗糙、干涩、味苦,戚子用菜汤好不容易咽下了大半个,还有一个多,怎么办?
大毛坐在女儿边上,已完成了任务,他平时食量大,还没有吃饱,看到女儿正在发愁,就说:“阿子,在旧社会里,好多人家有时连糠团子也吃勿到的,经常饿肚皮,这是真的,我小时候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苦惯了,一点也不觉得难吃。”说着就拿起女儿的糠团子吃了起来。
戚子心里感激阿爸帮她解决了问题,更佩服他不怕吃苦的精神,心想一定要向阿爸好好学习,做一个不怕吃苦的人,将来当好革命接班人。
第二天开始,正式上课。早自修时,班主任发给每人一本小书,是枟毛主席语录枠。外面套着红得发亮的塑料封皮,所以当时人叫它“红宝书”。“毛主席语录”这五个字,是烫金仿宋体。大家捧在手里,喜滋滋的。从此,每次上课前,在老师的带领下,全体起立,大家要手拿“红宝书”,对着黑板上面贴着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主席的彩色画像,从胸口向上斜举,三呼“敬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然后开始上课。
这个仪式,这些中学生还不会,需要先训练一下。“起立”的口令要班长发出的,所以发好“红宝书”后,班主任口头临时任命:
我看过你们的档案了,戚子在小学里一直是班、校干部,表现优秀,所以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戚子是我班的临时班长,一星期后我们再正式选举。戚子,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戚子感到光荣和幸福,迅速起立,朝大家笑了一笑,但显得有些难为情。在施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规定动作进行演练。“起立”这光荣的一喊,戚子喊到了初中毕业,光荣了两年。
虽然是“文革”早期,但太湖中学在乡下,远离政治中心,影响小得多,学校能正常上课。当时语文、数学有课本,理化合在一起,是学校印发的讲义,纸又黄又薄,一不小心就会弄破。学校除体育外,还根据农村的需要,增设劳动课和珠算课,又规定中午休息时,要求学生每天要写一张毛笔字。
戚子勤奋学习,就是练毛笔字也不放松,坚持每天写两张,而且字写得好,每张纸上被老师画满了红圈圈(注:老师认为字写得好,就用红毛笔在字外画上个圈),令同学羡慕不已,几乎每天有同学要翻看她的大字簿,欣赏一番。再因她天资也不错,所以样样功课名列前茅,就是课堂上打珠算比赛,也是数一数二,基本上不排在第三名。劳动课更不用说了,她力气大、技能好,表现非常积极。为此,戚子深受老师、同学好评,不久就在学校红得发紫。
父亲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使戚子从小热爱劳动,还会老家的多种手工艺,纳鞋底做布鞋、纺麻线织麻布,也会织蚕网和鱼网等,所以不仅是生产队,而且大队里的人都称她为“乖丫(wō)婷”(聪明的女孩、懂事的女孩)。当时学生没有课外作业和夜自修,也没有什么课外书可以读,住校生有较多的空余时间。戚子勤劳惯了,不愿浪费时间,开学两星期后,就把织网活带到了学校。她利用中、晚饭前以及晚上的时间,在寝室里织蚕网和鱼网。她出手快、技术熟练,一星期可织好一小堆网。星期六把它带回家,到生产队里去换“工分”,多得“工分”可以多分到粮食,年终还可多分到钱。为此,戚子是“乖丫婷”的名声在学校里也传开了,甚至传到了镇上,引出了一段小插曲。
那年初冬,一天中午休息时,女寝室里的学生坐在各自的床边上,织毛衣、纳鞋底、钩袜子,也有几人在闲聊,戚子低着头在“接络麻线”(注:用钉子梳,把一条厚实的络麻皮,梳成韭菜叶宽度的条状线,然后用手搓捏、连接起来,形成数千米、数万米不等的长线,用作织麻袋布的经纬线)。寝室南面的大门口已走进四五个女青年,那是留在镇上工作的“老三届”。寝室很大,有两间大屋,大家低头做事、闲聊,所以无人注意到门口已有人悄悄进来。
“谁叫戚子?”突然,有一大嗓门硬梆梆地高声问话。
大家不约而同,抬头一看,心里一惊,站在前面说话的人长得健壮高大,脸形大而厚重,给人的感觉严肃、凶相,整个人就像一扇大门竖在那里。看到这副尊容,小师妹们一下子都惊呆了,谁也不敢答话。戚子也感到害怕,不敢答话。瞬间,大家僵住了,寝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戚子的脑子转得飞快:“她们是来找我的。这个人怎么这样凶啊,我做错了什么事,她们寻上门来找我算账了?我不说不行了,怕什么啊?”想到这里,戚子“嗦”一下站了起来,盯着那人轻轻地说:“我就是戚子。”
“你就是戚子啊!”那个问话的女青年突然笑了,脸色变得温和,她身后的女青年也都笑了。戚子松了口气。
“你这只细丫婷(小女孩、少女),学校的老师、同学,街上的茶馆店里都在讲你,说你读书聪明、人懂事乖巧、样子又好看,这样好、那样好,简直传神了。我们今天特地来找你,就是想看看你到底长什么样子。”说完,她们就回去了。
小师妹们明白了她们的来意,悬着的心都放了下来。
戚子在校内、校外迅速红了起来,开始她并不知道。知道后感到光荣和幸福,但一下子就过去了。她承认自己思想的确比其他同学好,但学习方面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学校里成绩好的又不只她一个,所以毫无骄傲之感,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学习、做事,德智体全面发展。
第二学期开学不久,留在学校里的几个“老三届”都去支边了,学校“红代会”需要“六八”届学生接替。戚子被任命为“红代会”副主任,这是她根本没有想到的,同学们十分羡慕,戚子感到光荣又担心,怕自己做不好工作,到时出洋相丢脸。
宣布任命的第三天放学后,校革委会副主任(戚子的班主任施老师)召集“红代会”全体委员开会。施老师先进行分工,戚子负责全校的宣传工作,具体负责校黑板报、大批判专栏的组稿以及组织人员抄写工作。而后,施老师教育大家不要辜负学校领导和同学们的信任,要带头努力学习,干好本职工作。其他两名学生脸露笑容,但戚子比较严肃。施老师似乎明白她的心思,散会后叫她留下,笑着说:“戚子,不要担心,万事开头难,你大胆工作好了,我相信你会干好的。今后碰到什么困难,你来找我。”她终于笑了。
戚子不负众望,勤奋学习,踏实工作,每次都能按时完成任务,受到大家好评,再添光荣。
这学期农忙假里,她享受了更大的光荣。那时,飞英市“红代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参加对象主要是各中学的“红代会”干部。那天中午,学校派出师生代表,送戚子他们登上轮船,赴市里参加会议。戚子他们感到真光荣啊,一脸的灿烂和幸福。
下午3点多,轮船停靠在市里北门的码头上,将近4点时他们才走到飞英市政府招待所报到、住宿。
戚子第一次看到如此干净、宽敞、明亮的房间,又看到床上雪白的被和床单,这个乡下来的学生顿时感到幸福极了!
晚餐开始了,大厅里灯火辉煌,气氛热烈,摆满了一张、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大圆桌,全市的学生干部分别围坐在一起吃桌头。由于灯光的映衬和心情的快乐,每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彩。菜肴真丰富啊,一大盆、一大盆端上来,摆满了桌子,色彩鲜丽,味道真好,香喷喷、甜咪咪、咸兮兮、辣拌拌、酸溜溜? ?应有尽有。
戚子第一次享受了如此高规格的就餐待遇,兴奋啊,激动啊,沉浸在幸福之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第二天上午,在市政府大礼堂里召开大会。
台上靠屋顶处,拉着一条大红布长横幅,上面贴着用白纸剪的字:“热烈祝贺飞英市‘红代会’第二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讲台的后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的彩色大幅照片。下面两边,各放着较长的低矮木架,分别向外侧斜插着一面面鲜艳的红旗,排成红色的特大倒八字。台中央,摆着好几排长桌,上面铺着雪白的桌布。红白相映,十分耀眼。
礼堂东西两侧的墙壁上,贴着一张张红、黄、绿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宣传标语,营造气氛,鼓舞人心。
台下的大礼堂里,坐满了臂戴红卫兵袖章的“红代会”干部,每人兴高采烈。喇叭里正在播放激越的革命歌曲,振奋人心,整个会场气氛相当热烈。
市“革委会”领导、市“红代会”全体人员一一上台就坐。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到来。
大会开始了,嘹亮、雄壮的音乐响起,全体起立,放声歌唱国歌? ?
戚子第一次置身在这么热烈而隆重的大会场里,让她大开眼界,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