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6100000036

第36章 家住书坊边 (1)

琉璃厂、厂甸、海王村公园

每看到有人写北平的琉璃厂——厂甸——海王村公园时,别提多亲切,脑中就会浮起那地方的情景,暖流透过全身,那一带的街道立刻涌向眼前。我住在这附近多年,从孩提时代到成年。不管在阳光下,在寒风中,也无论到什么地方——出门或回家,几乎都要先经过这条自有清一代到民国而续延二百年至今不衰的北平文化名街——琉璃厂。我家曾有三次住在琉璃厂这一带:椿树上二条、南柳巷和永光寺街。还有曾住过的虎坊桥和梁家园,也属大琉璃厂的范围内。

琉璃厂西头俗称厂西门,名称的由来是因为有一座铁制的牌楼,上面镶着“琉璃厂西门”几个大字,就设立在琉璃厂西头上。在铁牌楼下路北,有一家羊肉床子和一家制造毛笔的作坊,我对它们的印象特深,因为我每天早上路过羊肉床子到师大附小上学去时,门口正在大宰活羊,血淋淋的一头羊,白羊毛上染满了红血,已经断了气躺在街面的土地上,走过时不免心惊绕道而行;但下午放学回来时,却是香喷喷的烧羊肉已经煮好了。我喜欢在下午吃一套芝麻酱烧饼夹烧羊肉,再就着喝一瓶玉泉山的汽水,清晨那头被宰割的羔羊,早就忘在一边儿了,至于毛笔作坊,是在一家大门进去右手屋子里。以为我是去买毛笔吗?才不是,我是去买被截下来寸长的废笔管,很便宜,都是做小女生的买卖。手抱着一大包笔管,回家来一节节穿进一长条结实的丝绳上成了一条竹跳绳。竹跳绳打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音,增加跳绳的情趣。不过竹管被用力地甩在地上,日久会裂断,就得再补些穿上去。

放学回家,过了厂西门再向前走一小段,就到了雷万春堂阿胶鹿茸店所在地的鹿犄角胡同了;迎面的玻璃橱窗里,摆着一对极大的鹿犄角,是这家卖鹿茸阿胶的标本展示。店里常年坐着一两位穿长袍的老者,我看这对鹿犄角和老者有二十多年了。看见鹿犄角向左转(北平话应当说“往南拐’,),先看见井窝子(拙著《城南旧事》写我童年故事的主要背景),就到了我最早在北京的住家椿树上二条了。

文人爱提琉璃厂,因为它是文化之街,自明清以来,不知有多少文人的笔下都写到琉璃厂;小孩子或妇女爱提厂甸,因为“逛厂甸儿”是北平过年时类似庙会的去处。厂甸是在东西琉璃厂交界叫做“海王村公园”的那块地方;说公园,其实是一处周围有一转圈房子的院落而已。院子中有荷花池、假山石,但是平日并没有人来逛。公园有一面临南新华街,这倒是一条学校街,师范大学(早年的京师学堂,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座国立的师范大学)和师大附小面对的把着马路两边,师大附中则在厂甸后面。这条包含了新旧书籍、笔墨纸砚、碑帖字画、金石雕刻、文玩骨董的文化街,再加上大、中、小学校,更增加古城的文化气息,我有幸在北平成长的二十五年间,倒有将近二十年是住在这条全国闻名的文化街附近,我对这条街虽然非常非常的熟识,可惜不学如我,连一点古文化气息都没熏陶出来!

我的公公夏仁虎(号枝巢)先生在他的《旧京琐记》一书中开头就说“余以戊戌通籍京朝”,我也可以说我是“五岁进京”吧!先母告诉我进京经过是这样的:

1922年3月初,我随父母自台湾老家搭乘日本轮船“大洋丸”去上海。在大洋丸上遇见了连雅堂先生夫妇,母亲说他们可能是到日本去看博览会。当时的情形是这样,母亲晕船,整天躺在房舱里,我则常到甲板上跑来跑去,连雅堂先生看见我这个同乡小孩,便跟我说话,因而认识了我的父母。他知道我们要到北京去,还建议说,到北京该去琉璃厂刻个图章,那是最好的地方。这样说来,我们在大洋丸上就先知道北京有个琉璃厂了。怪有趣,也有缘。

刚到北京,临时住在珠市口一家叫“谦安栈”的客栈,旁边是有名的第一舞台,(第一次看京戏就在第一舞台,那是一场义务戏,包罗全北京的名伶,李万春那时是有名的童伶。)不久我们就搬到椿树上二条,开始了我在北京接受全盘中国教育。

一个大雨天,叔叔带我去考师大附小,我无论怎么淘气,还是一个很怕考试的小女孩。就在一排教室楼的楼下考到楼上。一间一间教室走进去、走出来,到每一个讲桌前停下来,等待老师问你什么(例如认颜色),要你做什么(例如把不同形状的木制模型嵌进同形的凹洞里),为了试耳音,老师紧握双手,伸开距离两耳各一尺的地方,要考生指出那一边有手表秒针走的声音,我一一通过,当然考取了,就在这北京城有名的“厂甸附小”读了六年,打下我受教育的好基础。

每天早上吃一套烧饼油条,背了书包走出椿树上二条的家门,出了胡同口,看见井窝子,看见鹿犄角,看见大宰活羊,再走过一整条的西琉璃厂,看见街两边的老书铺、新书店、南纸店、裱画铺、古玩店、笔墨店、墨盒店、刻字铺等等。我是一个接受新式小学完全教育的小孩,在这条古文化街过来过去二十多年,文人学者所写旧书铺的那种情调气氛及认识,我几乎一点儿也没有沾过。

附小的大门进来,操场左边是一、二年级教室,然后一年年教室向里升进去。学校是以大礼堂隔开前后操场和年级进度。穿过礼堂豁然开朗的是大操场,全校如有朝会、运动会都是在这大操场上举行。大操场右面大楼就是我入学考试的大楼了,它也是四年级以上的教室楼。操场顶头有一排平房,是图书室和缝纫教室。到了三年级女生就要学缝纫,男生则是在前院的工作室学锯木板、钉钉子什么的。

胖胖的郑老师教我们缝纫。开始学直针缝、倒针缝,然后是学做手绢、锁狗牙边儿,再下去是学做蒲包鞋、钉亮片、绣十字线……成绩好的作品还锁在玻璃柜里展览呢!但是我最爱的却是这间兼图书室的架上所陈列的书本。这些课外读物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商务印书馆所出版林琴南翻译的世界名著。我们今天仍沿用的西洋名著的书名,大都还用林译书名,尤其是一些名著改编电影在中国上演,皆采用林译书名为电影名,如《茶花女》、《黑奴吁天录》、《块肉余生》、《劫后英雄传》、《双城记》、《基督山恩仇记》、《侠隐记》等等,皆非原著之名,而是林琴南给起的。大家都知道林氏并不谙英文,有笑话说,他在英文“beautiful”一字旁,注谐音为“冰糖葫芦”。他也不逐字逐句译书,他依据口述者口述,再自己编写成浅显文言,所以每书皆不厚。我读小学三四年级时,林译小说还在盛行,我们那小图书室就可借阅。我囫囵吞枣,竟也似懂非懂地读了不少林译。没想到我这个尚未接触中国新文艺的小学生,竟先读了西洋小说,这也真是怪事了。

公公所著《旧京琐记》,有数处地方写到琉璃厂,他曾写说:

……琉璃厂是书画、古玩商铺萃集之所。其掌各铺者,目录之学与鉴别之精,往往有过于士夫。余卜居其间,恒谓此中市傭亦带数分书卷气。盖皆能识字,亦彬彬有礼。……

先翁所说“余卜居其间”,是因夫婿夏家数十年居于城南,两屋皆在琉璃厂一带。早年是住在南新华街师大旁边一胡同叫“安平里”的,听外子说,后墙外就是师大的后操场,他的四哥亦师大学生,常常走捷径翻过矮墙到师大去上课,就不走师大正门了。后迁厂西门下去一些的永光寺街,老太爷出出入入当然也是经过琉璃厂这条街了。

又曾读过近人所写一文,也是谈到琉璃厂旧书店的情调:

……当你踱进一家湫暗低陋的书肆门限时,穿着土布制成的长袍宽袖旧式服装,手里拿着白铜的水烟袋的老主人陪着笑容,打着呵欠迎你出来。在那种静穆的空气笼罩下,四围尽是些“满目琳琅”的画册,伸手从架上抽出一部经书翻翻,放下再找一套说部读读,看完篇论文,又寻段话诗的。真是但觉宇宙之大,也不过包综于这几万卷线装书里面而已,便不由得使你忘了一切身边的琐事,而感到一种莫可言传的趣味,这里竟想不出一个适当的名词来说明这种趣味,姑且叫它做“诗意”吧……

同类推荐
  •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感人故事

    杰出孩子最喜欢读的感人故事

    本书收录了来自师友亲朋以及陌生人的感人故事,彰显人世间的真情感。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走进格林童话

    走进格林童话

    本书对格林童话在德国的诞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国的特殊读者群--译者的不同接受与传播历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创建的“童话范式”,并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胡适说:读书与做人

    大半个世纪,胡适一直饱受争议,但不妨碍他大师的地位。他是中国现代思想史承前启后的第一人,是倡导文学改良的第一人,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真正的自由主义者。本书精心编选了胡适在当时即引起很大反响的散文随笔精要,也最易于大家把握的篇章,阅读本书。不但能让您能窥见胡适先生思想宝库中闪烁的数不清的珍宝,也彰显其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
  •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世界散文经典:东方卷4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唯一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
热门推荐
  • 爆萌宠妻:夫君药别停

    爆萌宠妻:夫君药别停

    皇帝要驾崩,皇子们蠢蠢欲动,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名满天下的太子爷被迫迎娶了赫赫有名的神医。当晚洞房,他蓄意刁难,她强势反击!最毒最猛的药,毫不吝啬地在他身上用!什么,他自带抗毒功能?就让人春心荡漾的药能用?望着渐行渐近的他,她连忙摆手:“别,别过来,我给你解药还不行吗?”
  • 两世微凉

    两世微凉

    她------冷墨妍,有着极致的容颜,显赫的家世,年金17岁的她就掌管了令人闻风丧胆的世界第一大宫‘魔魂’。可又有谁曾想到,一个看似高贵的公主,小时候因为上天不公,本来可以成为世界七大家族中萧氏的继承人。可一出生下来脸上就长有一个蝴蝶胎记,家里人都以为这是厄运的象征,不承认她。在学校,她饱受同学们的嘲笑和欺负。连唯一的妹妹都和自己的继母联合起来算计自己。冷墨妍被妹妹推入海里,妈妈正好发生了车祸。还好,上天垂怜,冷墨妍死里逃生。误打误撞的成为世界七大家族之首冷氏的接班人,与此同时,小墨妍心里只有一个意念:萧美静,你们所以萧家的人,等我回来之时,你们就离死期不远了······
  • 北苑别录

    北苑别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惹上霸道竹马

    惹上霸道竹马

    从我喊你‘哥哥’的那一天开始,也许就注定了要纠缠一辈子,你不愿意,其实我也不愿意,好不好?!本来我们可以井水不犯河水地各自生活,为什么你要多管闲事?如果一开始你不惹我,也许,我们之间什么也不会有……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总裁哥哥你要负全责!
  • 颐养补益门

    颐养补益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千年轮回之情关难闯

    千年轮回之情关难闯

    千年轮回之情关难闯:痴心换回的,厮守爱着的,却是满心的恨。可拿什么幸福给她?
  • 白话夜雨秋灯录4

    白话夜雨秋灯录4

    本书是《夜雨秋灯录》与《夜雨秋灯续录》的合集本。本书展示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古代世界,充满了想象力。本书中的故事情节曲折,文笔丽而不绮。
  • 豪门绝恋:幸福在身边

    豪门绝恋:幸福在身边

    一个阳光活泼的少女,一个帅气邪恶的少年,不知是上天的作弄,还是命中的注定。不知是上辈子的缘分,还是上辈子的诺言!本该是亲情,却内心萌动,让两个人受尽折磨,却抹不掉心里最深处那心动的感觉!就在两个人下定决心封闭时,一个天大的秘密就此浮出水面。这个秘密会带来怎么样的改变呢!最后两人又会怎么样呢!
  • 虚拟武侠

    虚拟武侠

    这是一个与现实无二的游戏世界。在这里无论什么都可能发生,想过跳崖遇上传承么?想过普通戒指里藏着老爷爷么?武功再高,也怕脖子之上被砍一刀。这是一个江湖世界,带着一颗做风景党的心,苏晨进入了这个游戏……
  • 绝命辞

    绝命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