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93300000036

第36章 岁月微痕(8)

随后是复课闹革命,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开展清理阶级队伍和斗批改。历史系“乘风破浪”的李华兴、吴维国和包括我的年级政治指导员刘其奎在内的6位党员教师,因对朱永嘉等罗思鼎成员提过意见而被打成邹吴李反党集团,惨遭迫害。我是1965年进校当年入党的,预备期一年,1970年6月历史系作为复旦整党试点单位,通过了我的入党转正报告,同意按期从1966年12月18日起转为正式党员。6月的毕业鉴定上,“造反派”都写有令人羡慕的“对毛主席有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和“路线斗争觉悟高”等评语,我属于“保守派”中出身“红五类”的人,只能写“有朴素的感情”、“要提高路线斗争觉悟”等,至于出身“黑五类”的同学尚无缘这样的评价。

40多年过去了,往事并未如烟消散。在“文革”这场内乱中,几乎没有中国人能够逃脱或遭迫害或被利用或被愚弄的厄运,大学生也不例外。如今,中华民族的这一页疯狂、沉重、荒唐的历史早已翻过去了,但历史不会被遗忘也不能遗忘,包括风行全国的“大串联”在内。

2009年2月

出差途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出差既是行路,也是读书,读无字之书,读社会之书。我供职省直机关三十几年,出差是常事,走遍了江西110个市、县和全国除西藏以外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也到过欧美等一些国家。不算公务活动,仅出差途中的所见所闻,就让我学习、观察了许多,思考、感悟了许多。

出差原本是一件乐事,但有时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难在哪?难在行。改革开放前,江西交通不便,境内基本上是沙土路,少有水泥、沥青等硬化路面,更没有高速公路。出差乘坐的长途班车没有空调,冬天冻得手脚发麻,夏天热得浑身冒汗。1984年11月16日,我乘波罗尼斯轿车去赣州主持全省高校招生工作总结会,上午动身,走抚州,过南丰,天黑才到赣州。因为车上没有装空调,密封性能又差,车外沙尘滚滚,车内灰雾缭绕,抵达赣南宾馆时,已是土头灰脸满身泥,害得主人只好等我洗完澡才共进晚餐。

江西雨水多,公路常被冲刷得坑坑洼洼,人称“搓板路”、“排骨路”,雨季一过,又要忙不迭地维修,路况之差远近闻名。有外省朋友说,坐上车,闭着眼,一进江西就知道。有人编成谜语,说可以用两个县名来形容江西路况:一曰上饶,上车就摇;一曰永修,永不停歇地修。后来铺水泥、沥青了,但路面很快就被碾成碎块,一下雨就积水,汽车一过水花四溅,因此我说江西的路况,须在“上饶”、永修之外,再加一个“吉水”。

那时,乘汽车从南昌到庐山,途中要在德安吃顿午饭才上山,昌九高速公路修通后,一个半小时就够了。从南昌到九江,原先乘火车也要四五个小时,逢年过节一票难求,赶路时不得不坐闷罐车,车上没有厕所,全程不能大小便。如今火车提速了,城际列车开通,只需48分钟。进入新世纪,江西高速公路迅猛发展,2006年已突破2000公里,总里程占全国第9位,通往邻省的公路全部高速化,从南昌到上海只需七八个小时。早年出国,对发达国家的高速公路羡慕不已,只十几年工夫,就轮到江西人扬眉吐气了。江西生态环境好,昌景、昌赣等高速公路两旁皆为景观带,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无异。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每到一地,公务活动之余,常常逛商店跑集市,热衷于购买当地的土特产,诸如进贤、高安的肉禽蛋,靖安、铅山的竹木制品,吉安的樟木箱,抚州、宁都的西瓜等,就颇受南昌人的青睐。那时,一般干部到外省出差机会不多,一旦去北京,买布鞋是江西人的最爱;到上海,则忙于采购衣服、肥皂、糖果、饼干等日用品。回到机关,每每大袋小包,活像个二道贩子。至于借出差之机,找关系、走门子买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紧俏商品,也不乏其人。改革开放后,物资日渐丰富,出差采购任务渐少,卡拉OK、洗脚、麻将等慢慢热起来。不过,我却一仍旧贯,我行我素,晚间,常常找地方史志来翻阅,早起散步成为嗜好。

多年来,我养成一种老农的生活习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早睡早起。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宜春地区率先建一县一园,这很对我的路,每到一县,早餐前必先去公园散步。靖安县人民公园不仅风景优美,还把况钟墓移入园中;宜丰县把各地古钟集中于公园内,颇有文化内涵,均给我留下美好的历史记忆。那时,我在省社联工作,宜春地区社联工作活跃,我也因此多了出差机会,很快走遍宜春各县。上世纪末,在市、县普建公园之后,一江两岸建设、各种主题公园和广场大举入市,成为城区市民休闲、娱乐、锻炼和外来人蹓跶的绝佳去处。上周我到抚州,住地旁就有体育公园,散步其中,但见晨练、晚乐的市民络绎不绝,轻歌曼舞,史无前例,一幅和谐生活图景。

改革开放,红雨随心,青山着意,城乡巨变。“文革”结束时,教育既是重灾区,又是清水衙门,那时我在省教育厅工作,每次出差,目睹各地拨乱反正,教育复兴,危房改造,崭新校舍拔地而起,俨然当地一景,满心喜悦。人们常说,哪栋房子新,哪儿就是学校,哪里就有希望。90年代以来,银行、税务、公安、商务等大楼相继崛起,让人惊叹市场经济的魔力。世纪之交高校扩招,一批新校区惊现于南昌、赣州、景德镇等地,规模之宏大,设计之新颖,让人惊喜、振奋。当然,一些豪华衙门的横空出世,与周边破旧民宅形成强烈反差,甚为刺目。但愿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当下,特别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地方,不要再冒出新的豪华衙门。

到国外出差,则印证了祖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体验了中国人的自立、自信、自尊和自强。想当年,国门初开,出国尚是稀罕事,不少人带方便面出境,省吃俭用,买回让人称羡的彩电、冰箱等家用电器。曾几何时,这些洋货便涌进国内市场,国产电器则漂洋过海畅销国外了。中国人出国再也不用自带干粮,吃不惯西餐也不要紧,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中餐馆。不会外语也不必发愁了,国外华人随处可见,而且不管是大陆来的还是港澳台来的,都是炎黄子孙,见面就亲。美国世贸大楼遭袭击前,我去参观过,那里的许多工作人员会讲汉语。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图书馆等重要名胜处,都备有中文说明牌和文字资料。学汉语成了西方人一大时尚。中国游客的购买力和审美能力,让许多老外惊羡不已。在从圣彼得堡到芬兰的火车上,我看到边检人员对中国人热情友好,而在芬兰和瑞典等一些商店内,明显流露出厚中国客人而薄俄罗斯客人的情绪。中国人走向世界了,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了。

出差即上课。离开南昌看南昌,离开江西看江西,离开中国看中国,身在出差途中目光更犀利,思想更敏锐,判断更客观,感受更真切。

2009年元旦

警示教育札记

9月2日至17日,随省政府学习考察团赴闽,途中从新闻媒体上得知,中纪委、中组部、中宣部发文,要利用胡长清等重大典型案件对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在厦门,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成克杰腐败案,在漳州时厦门海关案开始在莆田等5个法院同时开庭审理,一时成为汽车上、餐桌中议论的热点。

回省上班,我处理的第一件事,便是根据省三家的“实施方案”,签发省科技厅进行警示教育的实施方案,并与相关处室商研落实。19日上午向全厅干部及厅属单位处级干部报告《赴闽考察及增强江西科技新优势》之后,下午集中中层干部进行警示教育,看电视片《胡长清案》,学习《邓小平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以案施教警钟长鸣》。

当晚,看完《新闻联播》后,我和美霞、李筠就警示教育话题展开议论。我简单说了警示教育的缘始,因胡长清案都清楚,便介绍了成克杰案情况。正要说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时,李筠说:“老爸,这两个王八蛋杀得好!有多少杀多少。你也不要说教了,谅你不会贪、不敢贪,你要是贪了,我跟你没完,直到脱离关系!拜拜,我要去做功课了。”

女儿钻进书房,我与美霞继续议。在闽考察期间听到几句话:“家中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一等丈夫国外有家,二等丈夫身边有花,三等丈夫街上乱抓,四等丈夫下班回家。”美霞一听,哈哈大笑,肯定我是“四等丈夫”。我俩都是共产党员,共同语言很多。

首先是要做人,人要有点精神。古人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封建社会尚有许多官员能做到“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我们都是共产党员,“修身”都不行,何以当领导、当教授?胡长清、成克杰包括倪献策等,不能说都是草包,但共同伤在“修身”不过关,人没做好。要做君子,莫做小人。

做人特别是领导一定要过好权、钱、色三关。成、胡搞权钱交易、钱色交易,十分典型、恶劣。他们的共同点是恋权、贪钱、好色,对这些关口就是要严防死守,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物必自腐,而后虫生”。

人都有弱点、有惰性,权力不受监督必然腐败,故除了主观自律、清廉自恃外,要有监督,外有组织监督,内有家人监督,内助要贤、枕风要清。美霞表示将终生恪守。

组织部门要慎用干部。吏治的腐败是最可怕的腐败。江西固然出了胡长清、倪献策这样恶名远播的坏领导,但更多的是方志敏、邵式平、方志纯、刘俊秀等好领导,素质好的干部多的是,为什么近年常用些坏蛋?成、胡、倪连入党都晚得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先天不足,后天何以调教?有了权力,更会蜕变,教训是极为惨痛的。我们的选拔任用干部制度不改不行。用人失察者要追究责任。老实人正派人不跑官,跑官的人必无好人!中国的问题,江西的问题,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领导干部的问题,关键在亲贤良、远小人,谨选左右。

同类推荐
  • 17·少女症

    17·少女症

    《17·少女症》是由饶雪漫主编,11位畅销书作者共同创作的主题书。 收录了饶雪漫最新短篇小说《吃猫粮的少女》。豆瓣最会八前任作者张躲躲带来的《最好的时光》纯美动人。畅销书《你好,有故事的人》作者丛平平讲述《青春期兵荒马乱》。暖心作家冷莹的《爱你是段独行路》教人直面失恋。冰心文学奖得主王璐琪写给闺蜜的《一封信》戳人泪点。凤凰雪漫签约作家王宇坤《粉红至上》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还依次收录有薇拉、为安、张秋寒、春十三少、辜妤洁、刘小念的最新短篇小说。
  • 草根吉庄

    草根吉庄

    本书记录了山西省朔州市吉庄村十五户普通人家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的命运浮沉、生存状况及精神追求,见证了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底层众生面临的冲击与抉择。
  •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感悟故乡:那山那水那人和我

    故乡的一轮明月正在异乡的土地上冉冉升起,我像童年时那样想问那月亮:你不是从头到尾都看见了、听见了吗?每当我想起故乡,浮现在我眼前的总是故乡的一轮明月,和月光下我母亲的身影。
  •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收入宋烈毅近年来创作发表的62篇散文,精短的散文笼罩着诗意的光芒,同时这些文字浸透了一个诗人对生存的观察、沉思和内省。沉郁冷静、思辩而不失热烈的叙述风格使得这些散文更像是漫长岁月深处的一支深沉的歌。
  • 相约六盘

    相约六盘

    本书是一部记录泾源县开展闽宁对口帮扶协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全书内容包括闽宁对口帮扶中福建对宁夏泾源县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及经济产业等的帮扶事迹,讲述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而是一个贯穿于“闽宁对口帮扶”主线上的群体故事。
热门推荐
  • 塔罗古铭

    塔罗古铭

    论地位,我能让你满门抄斩;论修为,老夫我从穿越就比你高;论天赋,你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输了;论财富,我能用金币砸死你。反正你比不过我,别吵吵,站一边。老夫要去继续装逼了
  • 傲骨剑洲

    傲骨剑洲

    穿越男萧绝夜,眼看着自己的妹妹死去而无能为力,两世为人,都失去了最爱的妹妹,萧绝夜怒了。发誓要手刃真凶,但是修炼天赋却是让人不敢恭维。经历了无数打击,萧绝夜的转折点来了,看草根如何逆袭。
  • 原来真爱在隔壁

    原来真爱在隔壁

    走进校园,她遇到了自己第一个喜欢的人,为了能够和自己喜欢的人,她用尽了各种办法,却不想,丘比特的箭,却偏偏射在了她和他的身上。妈妈说女追男隔层纱,到底是不是真的?
  • 给你的世界

    给你的世界

    明朝末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封建政权摇摇欲坠下的时代王爷,长史,逆贼,少女。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故事。我奋不顾身来到你的世界,你却在别人的世界里笑靥如花。那就把我的世界全部给你,成全你的。哪怕城破焚身。你以为这是个爱情故事?你错了。你以为这是个历史故事?你也错了。男人和男人,男人和女人。世界不过如此。
  • 歌神传说

    歌神传说

    这是一个音乐至上的世界,人们对音乐无比痴狂。这里有各种级别层次的音乐联赛,还有最引人瞩目的音乐世界杯。一曲成名,鸡犬升天。万般皆下品,惟有歌唱高。家财万贯,不如好歌一句。宁可不吃不喝,不可一日无歌。在这里音乐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人人都希望自己能踏入乐坛,席卷各大赛事,乃至夺取世界杯,踏上世界巅峰……一个默默无闻的人重生在此,带着地球上灿烂的音乐文化,开始成神之路……
  • 超级抽奖系统

    超级抽奖系统

    无意间得到一台老虎机,第一次抽奖,竟然就抽中了一个妹子,却没想到……
  • 树妖末桠:寻夫进行时

    树妖末桠:寻夫进行时

    银末桠这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推倒美男!冰山暖男小正太肌肉男……只要颜值高,她都完全不挑的!弱受强攻,有颜就好。型男正太,能推就好。抓周时,她无视掉所有零食玩具,抱着一幅美人图不放手。四岁时,她扬言非哥哥不嫁,非哥哥不娶。七岁时,她差点强吻了隔壁族的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妖,还好被及时赶来的哥哥拦住。九岁时,她诱拐小美男私奔……终于有一天,未及笄的她偷溜出山庄,准备到人界来个“万花丛中过,沾回满身叶”。“嘿,帅哥你好哇!”“……”“帅哥你皮肤这么好,有用什么护肤品吗?”“……”“帅哥约吗?”“……”
  • 繁花无香

    繁花无香

    生活在人间的神域公主轻浅晗用她的眼睛看过千千万万的人的情爱,她总是不解:为什么人要爱?她从来没有体验过爱。幼时,父亲挑断她的情丝,告诉她:这种东西不需要,你只要好好的做好你的天后就好;少时,母亲被父亲逼出家门,孤身一人住在姚仙池;及笄后,来到人间冷漠的注视万千人们的离合悲欢,心中却不动如铁。直到遇到他们---爱得疯狂的妖精们;还有,她生命中唯一的他。用血肉换取只为看到他的人鱼;为爱宁愿舍弃生命的骨女;千年修为换取与书生厮守一生的蛇女王……
  • 爱他忧伤年华

    爱他忧伤年华

    温雅雅,上官牧扬。这两个名字的并列,曾经是温雅雅梦寐以求的事,那个时候的她,任性的、高傲,但是内心里又是一股止不住的自卑感。所以,她错过了青春年少时的爱恋。但是现在,她觉得她已经有那一份自信去拾回来。无论怎么样,尽管温雅雅知道,以后的路肯定会艰苦万分,并不如自己梦幻般的那种想象,但是知道有个人是在等着自己的,这一点,温雅雅很肯定,也很为此付出努力,更加高兴自己可以幸运到拥有这一份幸运。
  • 父与子

    父与子

    《父与子》描写的是父辈与子辈冲突的主题。这一冲突在屠格涅夫笔下着上了时代的色彩。巴扎罗夫代表了19世纪60年代的年轻一代——激进的平民知识分子。而帕维尔和尼古拉则代表了保守的自由主义贵族的老一代人。当然,在对待年轻人的态度上,父辈中的人们态度各有不同,尼古拉比较温和,希望理解子辈,想跟上时代,只是不太成功。帕维尔则固执已见,信奉贵族自由主义,对年轻人的反叛耿耿于怀。父与子的冲突在广义上表现为帕维尔和巴扎罗夫之间的对立,由此,在巴扎罗夫身上塑造了时代“新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