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078900000014

第14章 着名古城遗址揽胜(1)

1.敦煌故城

敦煌故城,又名沙州故城,位于今敦煌市城以西的党河西岸、近年新开辟的敦煌公园以东,国道215线(红柳园至格尔木)从城址北侧穿过。

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纂成的《重修肃州新志》描述其位置:“雪山为城,青海为池,鸣沙为环,党河为带,前阳关而后玉门,控伊、西而制漠北,全陕之咽喉,极边之锁钥。”雪山指敦煌之南的祁连山脉,青海指青海湖,鸣沙即鸣沙山,伊、西分别为今新疆的哈密和吐鲁番。这里将敦煌城置于祖国西北的广阔地域空间,极言其战略地位的举足轻重。

敦煌故城现存南、北、西三面零星残垣。东墙早已被党河水冲毁塌陷,今在河床西岸还可找到部分墙基。根据残垣遗迹测得,故城范围南北长1132米,东西宽718米,颇具规模。墙体就地取土,层层夯筑而成,夯层厚约12厘米。墙基残宽6米至8米,残高最高4米多。城垣四角筑角墩,西北角墩特别高大,今天仍高达16米,下部夯土筑成,上部用大土墼垒砌,巍巍耸立,仿佛是透出茫茫历史沧海中的一杆残桅,向人们昭示着故城过去的辉煌。

故城西墙正中残留门墩一座,则该城肯定开有西门,此即通往西域大道之门。城垣上有先后两次加固维修的痕迹。城内南部存佛塔一座,名白马塔,这是故城中留存至今的惟一一处较完整的建筑。塔高12米,共9层,巍峨挺拔,宏伟壮观。塔身土坯砌成,中有立柱。基座为八角相轮座,每角边长3米,底基周长24米,近代整修时周边用条砖包砌。2至4层为折角重叠形,直径7米。第五层下缘饰有一圈突出的乳钉,上缘以仰莲花瓣环绕。第六层为覆钵形塔身,第七层为法相轮形。第八层上面为六角形坡刹盘,每角挂风铎一个。最顶层为连珠形塔尖。塔身通体涂以白灰,显得庄重肃穆。

相传,白马塔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是西域着名高僧鸠摩罗什为葬他的白马而修建的。鸠摩罗什是龟兹(今新疆库车)人,佛学造诣深厚,并精通梵文和汉文,先后翻译了74部经论,被尊为我国古代三大翻译家之一。前秦建元年间,苻坚大将吕光平定西域得胜班师时将他带来。传说他们行至敦煌时,鸠摩罗什乘骑的白马突然病倒了。这匹马浑身像冰山雪峰一般洁白,无半根杂毛。它曾伴随鸠摩罗什10余年,为他在各地传经布道,涉流沙,跨戈壁,越丛山,过险滩,立下汗马功劳,还多次救过他的命呢。这一病把鸠摩罗什难受得直掉眼泪,他愁肠百结,心急如焚,干脆住到马厩里,亲手给白马煎药,日夜精心侍奉。一天深夜,白马忽然开口说话了:“法师啊,我跟随你这么多年,你可知道我的身世吗?我乃西海白龙转世,奉龙王之命专来伺候你的。未进阳关之前,沙碛茫茫,路途艰险,需要我驮你去传经,现在已经入关,前面再无险途,我已完成了使命再不陪你前行了。咱们就此分手,你好自为之吧。”说罢,白马起身要走。鸠摩罗什哪里舍得,泪流满面抱住马头,哽咽道:“你为我吃尽了苦,受够了累,咱俩形影不离,生死相依,我怎么能让你走呢!你若走了,我又如何去完成传经大业呢?”

白马也泣不成声:“哪里是我想走啊!但王命难违,不得不走。法师不必过于悲伤,离此处不远有个渥洼池,自古就是出天马的地方,那里另有一匹白马,正等着与你结伴东行呢。”说完,白马给鸠摩罗什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然后长啸三声,腾身跃起,只见一道耀眼白光飞出马厩,如闪电一般射向天际,刹那间逝去。鸠摩罗什定眼一看,眼前的白马已倒地死去。

鸠摩罗什伤心极了,他亲设祭坛做了九天道场,为白马超度。敦煌当地崇信佛教的民众得知白马的事迹后也大受感动,便纷纷捐资,将白马埋葬在城中,并在其上建造白塔,以作永久纪念。后来,鸠摩罗什果然在渥洼池找到了另一匹白马,为他驮经东行。行至凉州后他住了10来年,继续译经传经,在那里建了罗什塔。以后又用白马驮经到了洛阳,定居下来潜心译经。据说,洛阳的白马寺也是因此而建的。

白马塔曾多次重修。塔身第二层中有镌石两块,镌木一块,分别记载清代道光乙巳年(1845年)和。1934.年重修的字样。近年国家拨付专款再次加固了塔基,并规划了四周环境,广植草木,遍栽花卉,在绿树花丛衬托下,莹洁如玉的塔身与远处金黄色的鸣沙山相辉映,使其显得更为气宇轩峻,光彩迷人,成为敦煌的又一处游览胜景。

敦煌故城内西北一隅今被用作油库,其余均被开为农田。由于经过长期耕作,城内地面已无遗物可寻。学者们公认,该城即是西汉所置的敦煌郡、县城,十六国西凉时曾一度将其作为“国都”,唐代为沙州城暨州府所在的敦煌县城,元代为沙州路城,明代为沙州卫城,直到清代前期仍为沙州卫城。

漫步在敦煌故城中,禁不住会让人浮想连翩,脚下的这块土地饱尝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当年雄震西北的一代名城虽已成了残壁断垣,却依然从容不迫,泰然自若地展示出它古老、质朴、野拙的风貌和魅力,显现出其包容万物、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和坚韧、刚毅、不屈不挠的品格,这正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之所在,古城中凝结着我们民族永存的精魂。

偌大一座古城,是如何废弃的呢?清代学者常钧《敦煌杂抄》记载:“沙州之西,本有故城,即汉敦煌郡治,经党水北衔,圮其东西。雍正三年(1725年),故城东另筑卫城,周围三里三分,开东、西、南三门。”这就是沙州故城废弃、另在党河以东建筑新城的原因,这座新城的位置即是今天的敦煌市城。

敦煌故城始筑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敦煌建郡之时。公元400年,凉武昭王李玄盛在此城立都,号称西凉国。公元405年西凉为了同建都张掖的北凉相抗衡,遂将都城由敦煌东迁酒泉。敦煌故城作为十六国割据政权的都城凡有5年。西凉立都期间,对敦煌城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整修,在城内新建靖恭堂,作为议朝政、阅武事的场所;又建谦德堂,为其听政之处;同时建有恭德殿、嘉纳堂等大型建筑,蔚为大观,显示了一代都城的风貌。城中还有泮宫,为“高门弟子”学习的地方,其学生一度曾多达500人。

公元421年,北凉沮渠蒙逊率领两万多人的大军向敦煌杀奔而来,敦煌太守李恂自知势单力薄,不是对手,遂闭门不战。北凉军队将城池团团围定,久攻不下,于是在城外北、西、南三面筑起高三丈、阔三丈五尺的大堤,从东面党河中引水灌城,企图一举摧毁城池。李恂见势不妙,便组织壮士千余人,连板为桥,出城决堤,但未获成功,敦煌城遂落入北凉之手。所筑大堤直到唐代仍然残存。

唐代,对敦煌城做了进一步的加固和重修。敦煌所出天宝年代的一份会计牒上称,敦煌城周回3600“墙?,城周壕堑“宽45尺”,并且筑有羊马城。“墙”为当时的度量单位,今已不明其具体尺寸。另一件敦煌唐代文书《沙州都督府图经》也记载敦煌城有城壕,“阔四十五尺,深九尺,壕绕城四面”;“壕西南角有一大泉,分为两道,流绕城四面周匝,至东北隅,合流北出,去城七里,投入大河”。大河即今党河。唐代敦煌城可分为子城和罗城两部分。子城又叫作小城,位居罗城西南,为官府衙门、官员和世家大族的居地。罗城又叫大城,为商业和主要的居民区。城中还有驻军,名叫豆卢军。

由敦煌遗书中见,唐宋时期敦煌城内划为若干坊。李正宇先生考得,计有修文坊、儒风坊、大贤坊、释教坊、钦贤坊、怀安坊、定难坊、取国坊、临池坊、政教坊、永宁坊、兴善坊、修仁坊、乘安坊、信义坊、旌坊等。坊类似于今天城市中的居民小区,但筑有坊墙、坊门,坊与坊之间以大小街道界隔,坊内又有小巷。可以考见名称的街巷有子城北街、寺前大街、南街、西横街、阴家巷、杜家巷、李家巷、赵家巷、庆子禅师巷、梁神德巷、程恩子巷、临池坊掘巷子等。

作为“华戎都会”的敦煌,唐宋时城内店铺林立,酒肆遍街。见于记载的有杂货铺、新货铺、齐周酒店、安家酒店、汜家酒店、曹家酒店、罗家酒店、石家酒店、赵家酒店、丑子酒店、盐子酒店、盈子酒店、郭庆进酒店、寒苦酒店、员昌木料店以及木匠、石匠、塑匠、铁匠、毡匠、泥匠、灰匠、弓匠、箭匠、皮匠、鞋匠、帽子匠、金银匠、造鞍匠、染布匠、罗底匠、胡禄匠、索匠、瓮匠、褐袋匠、皱文匠、桑匠、玉匠、塔匠、画匠、纸匠、笔匠、雕印匠等匠人的店铺。可谓应有尽有,数不胜数。

看着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店铺的名称,不由地会使人们想到,当年沙州街市上一准是人声鼎沸,马嘶驼鸣,车铃叮响,热闹非凡。黑头发的、黄皮肤的、蓝眼睛的、高鼻梁的,来自四方的人们熙来攘往,川流不绝,肩摩毂击,项背相望。店铺里各色货物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叫卖声、喧闹声沸反盈天,震耳欲聋。内地的商人一定是在夸赞自己的丝绸如何华丽轻柔,西域的胡商准是在鼓说自己的玉器、皮货如何珍稀名贵,波斯的贾客则在操着别扭的汉语极力推销自己的香料、玛瑙,还应有来自天竺的、大食的、拜占庭的等地客商或使者、僧侣。街市上卖小吃的、玩杂耍的、钉马掌的、说唱的、算卦的……也绝不会在少数。好一座繁华的国际都会!

敦煌老辈人相传,当年的敦煌故城街衢纵横,道路宽阔,大街上能并排走三辆马车,街道两旁各种店铺鳞次栉比,城内庙宇星罗棋布。古城不是被战火烧毁的,也没有毁于风沙,而是被洪水淹没的,这全怪那个贪生怕死的“白发财”。

传说党河下游有一处黑水潭,潭里住着一头水精怪,它平时不出头露面,蛰伏潭中,一遇洪水暴发,便趁机兴风作浪,推波助澜,专门吞食那些随洪波漂流的牲畜。那年夏天,祁连山里瓢泼大雨整整下了七天七夜,党河水也猛涨了七尺七寸,水精怪一看机会来了,高兴得手舞足蹈,心想这下可以大饱口福了。谁知沿河百姓早有防范,高筑堤坝,严防死守,任凭水急浪高,精怪兴风,但是大堤安然无恙,人畜、农田都未受到祸害。水精怪没有占上什么便宜,气极败坏,它便把洪水引进护城壕里,发誓要淹没沙州城,以泄心头之恨。

沙州城也早已森严壁垒,像小山一样高的沙袋堵死了城门,城头加高了雉堞,州官彭大人亲自日夜巡查,与军民同甘共苦,水涨一寸,城高一尺,城垣始终坚如盘石,岿然不动。水精怪的图谋又失败了,只得败下阵来,灰溜溜地溜走了,沙州城保住了。

后来,沙州新调来一位州官白大人。这是一个见钱眼开,贪得无厌的家伙,一到任便像吸血鬼一样地大肆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百姓敢怒不敢言,便给他送了一个绰号——白发财。

一天,白发财见城门边上堆放着大量沙袋,觉得有碍观瞻,便不问何用,下令立即搬走。有人劝他说这是防洪用的,万万不可搬动。他哪里听得进去,大声斥责道:“沙州哪有什么洪水,十年也下不了三寸雨。沙袋一个也不留,立即搬光。”人们只好照办。

或许是老天报应,这年夏天洪水偏偏又来了。水精怪心想这下可以报仇雪耻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驱赶着洪峰,又气势汹汹地来到了沙州城下。一时间浊浪排空,巨涛雷鸣,白发财吓坏了,赶紧打点搜刮来的金银财宝,带着家眷弃城而逃。百姓和士兵想堵水护城,怎奈没有沙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洪水涌入城中。水精怪趁机吞噬了无数的性命,沙州城也就从此荒芜了。

2.锁阳城

锁阳城位于安西县桥子乡南8公里,坐落在废弃的古冥水(疏勒河支流)绿洲的风蚀荒滩上。这是迄今河西走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也是我国少有的巨型古城遗址。

锁阳城残垣尚存,全城分为东、西、北三部分。东西二城墙垣保存较好,南北宽约487米,东西通长565米,总面积27.5万平方米。东城较小,应为子城,系衙署驻地;西城较大,当为罗城,为商业区和居民区的集中分布之所。虽经千百年来的风雨剥蚀,但墙基仍厚达7.5米,顶宽4.6米,墙顶上足可容得下两匹马并排驰骋。墙垣残高10米许,威势不减当年。

四面城垣皆筑马面,计有24座。马面是我国古代城池建筑中的一种创造,约兴起于北朝,而一直沿至近代,敦煌莫高窟北魏洞窟的壁画上就有城垣所筑马面的形象。马面实际上是在主体墙垣上加设的若干墩台,与墙等高,一般突出墙体之外数米。它不仅可起到支撑墙段的作用,使墙垣更为坚实稳固,更重要的是凭借此可从正面、侧面几个不同的方向上迎击攻城敌军,大大增强了城垣的抵御、防守能力。

该城四角筑有角墩,角墩可视之为城角上的马面,筑得格外宽厚。西北角墩特别高大,高约18米,成为锁阳城最显着的标志。北垣开设两座城门,西、南二垣各开一门。门前皆置有瓮城,瓮城即护卫城门的小城,它将城门包围起来,以免使其受到直接攻击,瓮城向侧方亦开有门。残破的锁阳城东垣。

东西二城南垣、东城东垣之外,羊马城遗迹明显,断断续续,已不很连贯,距离主垣约10余米,残高1.2米至1.5米,远低于主垣高度。尽管残破。但它却是我国仅存的少数几处羊马城遗址之一,弥足珍贵。

锁阳城的北城位于东西二城北部,较东西二城残破得多,东西长约870米,南北宽150米至300米,残高仅约1.5米至2米,许多地段已成颓基。这应是一处较东西二城时代更早的古墙垣,东西二城的北垣就是利用北城南垣的部分墙段修筑的。北城西北部存两座小土堡,土堡方形,每边长约25米,堡墙高大厚实,高14米,两堡东西排列,相距约20米。令人奇怪的是,两堡均无堡门,四壁严严实实,不知从何处进出。有人推测,这两座土堡可能是关押战俘或要犯的土牢,将战俘或要犯从堡的顶部吊进去,他们无门可逃,又不可能挖开厚实的堡墙,甚为安全。

锁阳城中及城周围,随地散落灰陶片、红陶片、白陶片、陶纺轮、铁箭头、碎砖块、石块、石磨残块、残铁片、各色瓷片等遗物,还曾拣到“五铢”、“开元通宝”、“熙宁通宝”、“皇宋通宝”等钱币,墙垣夯土中亦发现灰陶片、石磨等物。漫步城内,遍地的陶片、瓷片和各种古物,在阳光的映照下犹如繁星闪烁,斑驳陆离,珠光宝气,琳琅满目,似乎进入了童话世界一般。城墙上至今仍堆放着许许多多的擂石,其表面粗糙,形如鹅卵,仿佛仍然散发着当年鏖战的硝烟气味。西城内还残留直径约10余米的圆形土台21座,土台周围见倒塌的土筑围墙,显系房宅基址。

锁阳城处四路汉唐烽燧的辐合之地。四路烽燧为:一路由锁阳城趋向东北,经半个城、长沙岭、肖家地古城、四道沟古城一线直抵酒泉;一路由锁阳城向北,经兔葫芦村、双塔堡村,跨越疏勒河干流折而西北,直趋哈密(唐伊州);一路由锁阳城向南,沿榆林河谷,经蘑菇台、榆林窟,趋石包城(唐五代雍归镇)以远;一路由锁阳城向西,沿截山子直趋敦煌。由此可以推知,锁阳城当时为一处十分重要的政治、军事中心。居于枢细地位。

同类推荐
  • 罗婺历史与文化

    罗婺历史与文化

    本书阐述了云南武定地区古代罗婺部的兴起和发展,探寻罗婺文化的源头、探讨武定地区土司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后提出了武定地区彝族文化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罗婺文化的界定。
  •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京西锁钥:卢沟桥(文化之美)

    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桥身结构坚固,造型美观,具有极高的桥梁工程技术和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桥梁建造的辉煌成就。
  • 善文化宝典

    善文化宝典

    张刚忍编著的《善文化宝典》是善文化系列丛书之一,本书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

    《渗渗泉的故事》是作者的一部散文随笔。 作者王惠凤久居回汉杂居之地,深受回汉文化的双重影响,以自然的和科学的方式对山川、人物、自然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并对其所隐含的文化进行了回族式的解读。 《渗渗泉的故事》中还收录了作者工作之余所创做的歌曲十五篇。
  •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中华传统文化常识

    本书为一册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进行普及的工具书读本。全书分“思想文化”、“古典文学”、“汉语汉字”、“姓名与称谓”、“礼制与职官”、“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地理与交通”、“居住与建筑”、“教育与科举”、“书法与绘画”、“音乐与戏剧”、“科技与体育”、“历史与文化传播”十四部分。每一部分先扼要简述内容,然后以辞条的形式对该类中的重要概念进行阐释。
热门推荐
  • 烈血变

    烈血变

    烈血十三变,乾坤倒翻转。苍山血河现,狂染九重天。这是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万族林立,群雄并起。天才辈出,各显峥嵘。这也是一个百花凋零的时期,霸血复出,染指乾坤,日月失色,天地难宁。祸起地狱,异界纵横。我被无端带进了地狱,天灾人祸,纷纷降临,邪魔仇视,正道不容。从此我拿起死亡残剑,血染江山。一切从这里开始,讲述一个除邪恶,灭正道,疯狂杀戮的故事。
  • 红尘旧

    红尘旧

    她不过是浮世里想要逍遥的人罢了奈何浮世放不过她这般七窍玲珑心看透俗世,却穿不过红尘
  • 爱的神矢(百花小说)

    爱的神矢(百花小说)

    小李子年过三十,却是官运亨通,高中一毕业就在镇上当了一个小小的干事。小李子是聪明人,在镇上干了不到一年,就摸到了官场上的一些门道,学会了投机钻营的伎俩,上上下下为自己广开了官场之路,不久他就荣升镇团委书记。镇团委在他的带动下,工作业绩突出,破例在县上捧回了一等奖的奖状和奖杯,很快被县报社、县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捧为县内政界知名人士,深得领导的喜欢和信赖。镇党委书记颇为赏识他,认为他是一个有才气和魄力的青年,于是第二年就提拔小李子为镇党委副书记。
  • 透视医经

    透视医经

    陆风被队友背叛,后背中枪后推下山崖,阴差阳错的得到透视医经,小成之后,陆风从山崖爬出,寻找自己被背叛的真相同时,又与一群各色各样的美人纠缠在一起,渐渐发现,原来自己死亡背后的,竟然牵扯无数……
  • 王俊凯我的心你知道吗

    王俊凯我的心你知道吗

    第一次写可能不太好请见谅嘻嘻不嘻嘻不喜无喷啊
  • 随风心动

    随风心动

    他是瑞王府的未来继承人,睿智果敢,英俊潇洒,从十几岁开就跟在皇上身边,奉命保护他最讨厌的她;她是相府的大小姐,生下来就注定是上天的宠儿,有两个最疼爱她的爹,无忧无虑的生活了十八年;她从小最怕他,却最听他的话,只因对他心存歉疚;他从小最讨厌她,控制自己的心对她冷言相向,却只因她身上不为人知的秘密;当一切已成习惯,他习惯保护她,她亦习惯被他保护;当谜团解开的那一刻,到底谁才是谁的棋子?
  • 水经注疏

    水经注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帝医

    帝医

    叶秋,方氏集团医务室一名新进的小小医务人员,却有着不为人知的身份——华夏神龙特种部队退役军医,更是天医门首席大弟子。方篱,方氏集团总裁助理兼任人事部部长,有名的冰山女神铁血娘子,却被叶秋这个小小的职员气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最后,竟然……亿万家财,无上权力,美女环绕?叶秋通通都拿在手中,但这只是他理想的一部分,他,这个传奇人物,最终想要的是什么?敬请期待《帝医》PS:如果觉得不够肥,请先收藏养着,然后左转去看已经完本的三百五十万字《特种军医!
  • 涵风印记

    涵风印记

    印记承载,开启命格之门,期待着您与我们同行!
  • 涅磐之魔域森林

    涅磐之魔域森林

    一场大火,连接了三个世界的恩怨情仇,五百年一次的凤凰涅槃缘何没有消除恶念;一双普通的石子,却造成了雪国及冰川之国的毁灭与冰封一个至亲至信的她,却成了他灭族的主因一个善良简单的她,却成了救世的牺牲品一对苦苦相爱的他们,却只能相忘于江湖跨越三百年的爱恋,王子与人鱼公主的魔幻传说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