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幸福就在心中
上帝本想把幸福放在高山上,但担心登山者采摘到,于是上帝就想把幸福放在深海中,但又担心潜水者得到,后来,上帝决定把幸福埋藏于每个人的心中,让人们自己去感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空气,围绕在我们身旁,随时都可以感受得到;幸福是小鸟,欢快的叫声我们总能听到,但却无法轻易地抓到;幸福是一杯水,虽然平淡却真切;幸福就是心灵深处那一抹香,清淡而充实。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心中,当我们因为某件事情感到满足和快乐的时候,在我们脸上或心中浮现出的就是幸福的痕迹。青少年朋友,你感受到存在于心中的幸福了吗?
知足者才常乐
幸福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体验,它与一个人的生活状况无关,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感受。我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学会自我满足才能感受到幸福。幸福是自己给自己的礼物,也许别人不觉得我们幸福,但只要我们能自得其乐,便会从中找到幸福的理由。
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幸福就是实现自己的愿望。一个人在烈日炎炎的田里劳作,累得满头大汗,别人觉得他为了生计实在太辛苦,但只要他自己觉得是幸福的,那别人的感觉根本不重要;而一个人在花园里悠闲地散着步,别人是多么羡慕他的悠闲,但他自己却感受不到一点幸福,那就算别人再羡慕他也感觉不到幸福所在。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同样的情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心境,结果自然也是不同的。当你觉得你是幸福的那你就是幸福的,幸福与不幸福其实都在自己的心中。
幸福虽然平淡但却真实,不必怀疑平淡的幸福,不必产生这样的疑问:“这就是幸福吗?这就是我花了那么多精力得来的幸福吗?”是的,这就是幸福,幸福无需金钱来填充,幸福无需官位来衬托,幸福无需美言来相随。对于盲人来说,幸福就是能看到太阳升起时的辉煌;对于聋人来说,幸福就是能聆听到乐曲的悠扬;对于哑巴来说,幸福就是能与他人进行心灵的交流。而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幸福就是清晨推开窗迎进的第一缕清新的空气;就是暴雨过后天边的那一道彩虹;就是熬夜后得出的那个完美的答案;就是当老师验证实力后的那一句赞美;就是每天妈妈精心准备的那道可口的饭菜,就是天凉时爸爸那一句关怀的叮咛……这所有的所有,都是我们值得珍藏的幸福。
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创造者,用一颗纯净的心去敏锐的洞察世界,发现幸福,将之收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匣中。迟早有一天,我们内心深处每一个角落都会成为幸福流淌的地方,不时开启我们的心门,我们会永远获得幸福。在漫长而短暂的人生路上,携着希望一路播撒幸福的种子,默默地为他人付出,勤勤恳恳地做有益于社会的事,收获的将是沿途美丽的风景,是感动各方后获得的幸福感。人生路上有幸福相伴,我们不会再孤单,心灵的土地永远不会再贫瘠,心中幸福的花儿也会开的分外艳丽。
用心才能感受到幸福
的确,幸福是一个最具有主观色彩的概念。一个人是否幸福,完全在于他内心的感受,在于他定义幸福的标尺和他对于人生的体味,幸福从来就没有绝对的标准,可谓见仁见智。也许,一个人所遗弃的他所谓的不幸,正是另一个人努力找寻的幸福。很多时候,当我们正体恤某个人孤单寂寞时,却不知他正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和研究,幸福到了陶醉的地步;而有时,让我们羡慕不已的“幸福者”,却往往会做出“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事。幸福就是这样一种东西,幸福掌握在我们每个人的手中。我们常说要追求幸福,就是要努力达到心中界定的那个幸福的标准,这个过程也许会有艰难险阻,也许会山高路远,甚至需要付出生命。但只要认定那就是心中的幸福所在,我们就不会怨天尤人,就不会在意旁人的冷嘲热讽,因为追求幸福的路上我们活得快乐、舒心而充实!
真正幸福的感觉来自于心灵深处,它美好、快乐而又充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幸福,而且每个人的机会都均等!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心中,只要用心去感受,去体会,我们会发现,幸福离我们如此之近,它唾手可得。幸福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原本很平常的生活细节,如果我们用心去感受,也能体会到其中的幸福滋味。
幸福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关怀。是我们每天上学出门前,母亲那不厌其烦地叮嘱:上学路上注意安全,小心车,在学校听话,别惹祸。当我们捂着耳朵跑下楼时,细细体味一下,这简短的一句话包含了母亲多少牵挂在里面,是母亲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我们会感到心中响起了幸福的乐曲。
幸福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的体验。考试前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复习中,早出晚归,废寝忘食。上课时不再调皮捣蛋,而是认认真真听讲;下课后不再贪玩疯跑,而是安安静静复习;周末不再疯狂玩耍,而是仔仔细细地做作业。当我们脑中充满习题解析,吃饭也不忘听英语时,我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当我们取得理想的成绩时,内心充满了收获后的幸福感。
幸福就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当新的一年到来时,我们会收到许许多多同学送来的五颜六色的卡片,当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张张打开时,各种各样的祝福随之而来,“开心每一天”、“保持好心情”、甚至还有“越吃越胖,做个健康宝宝!”拥有这么多的祝福,拥有这么多的感动,我们怎么会不幸福呢?
是的,幸福并不遥远,幸福就在身边。幸福是当妈妈亲吻额头时,我们脸上绽放出的开心而满足的表情;幸福是当我们因优异的成绩而获得别人夸奖时,脸上绽放出骄傲而欣慰的笑容;幸福是当我们因为帮助他人而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时,心里涌出的喜滋滋的味道……甚至当我们因吃了一顿丰富的饭菜而感到满足时,我们其实也已经品尝到了幸福的味道。
幸福是每个人努力后都可以得到的珍贵感觉。即使我们因为做错事而受到斥责,幸福也不会因此而离我们远去,它会静静地守候在我们身旁,抚慰我们受伤的心,让我们重新变得坚强。善待好自己吧,让我们一起去唤醒心中沉睡的幸福,再也不要让它睡去,让我们用幸福的心态去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让这个美丽的世界因为我们再多一些幸福吧!
2.拥有自尊自爱的心灵
屠格涅夫说:“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青少年在青少年时期,应该是一段充满着活力与自信的时期。可是,在生活中却常常可以看到很多青少年的脸上写满了痛苦与无奈。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形成很好的自尊自爱的人格观念,这个时候的他们确实不易,一方面他们的人格毕竟不成熟,还有幼稚的一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往往这些青年企图摆脱在他们看来无需成年人保护和关心的地方,他们犯的错误也就最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的矛盾纠葛,使正在寻求独立自主的青少年产生从未有过的烦恼、苦闷、惆怅和忧愁。因此,要求得解脱,顺利地完成独立性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必须学会自尊、自爱。
自尊,体现价值
所谓自尊,是指要求周围群体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所谓自重,是指注意自己的言论和行为,不在周围群体中产生不良影响。自尊、自重是富有积极意义的心理品质。青少年在生活的道路上,难免会碰到各种困难和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不应该灰心丧气、自暴自弃,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勇往直前,做生活的强者。青少年的自尊、自爱、自强品格不是由先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后天的关键时期培育,逐步形成的。
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随着自身生理方面的成长发育和心理方面的逐渐成熟,对自我的关注就越来越强烈,使自我意识得到高度发展。当感到能够胜任某件事时,会感觉到恰恰,当受到别人的尊重时,会给自己积极的评价,然后就会形成相应的态度体验。这种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和重要性所作的评价就是自尊。当青少年有自尊感受的时候,就说明他已经进入了一个开始成熟的人生阶段。
自尊感的形成也是多方面的,自尊不仅和社会评价有关,同时也和个人对荣辱的关心,即自尊需要有关。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自尊=成功/抱负水平,意思就时说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感受,取决于真实的获得成就和内心深处对潜在自己的期望。但自尊需要的水平高低,却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同学对自己没有什么抱负,因此,获得一点点成功就感到沾沾自喜;还有一些同学对自己要求非常高,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和取得的成绩总感到不满意。抱负水平过高或过低都对个体的健康发展不利,过低容易使人缺乏前进的动力,过高又容易使人缺乏自信。
在青少年时期,他们一方面要求独立、自由、自信、有成就和有名誉,同时也要求在自己所处的团体中有一定的地位、威信、被人认可和受人尊敬。也就是说,他既想要自己尊重自己,也需要别人尊重自己。这种自尊如果可以得到满足,他就会充满信心地去生活,并能够在生活中体现自己的生存价值。
自尊是青少年如何感知自己,你的行为清晰的暴露了你对自己的感受。比如,有着高度自尊的青少年会有如下的表现:能够独立行动;有责任感;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能够忍受挫折;勇于接受新挑战;能够处理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能为他人提供帮助。
反之,自尊水平低的孩子就会有如下表现:害怕尝试新东西;感觉不到被爱;用自己的错误去惩罚他人;对他人漠不关心;不能够忍受挫折;压抑自己的天赋和能力;很容易被其他人或事影响。
自尊所产生的自信、自觉、主动,积极求知的驱动力将锐不可当。当知识得以扩展,眼界得以开阔,观念得以更新,能力得以超群时,便会产生发生内心的自爱、自主、自立心理。到这种思想境界的青少年,他们的学与做,求与索,逐渐会远离依赖性、被动性和胆怯性,代之以独立、自信自强的理念,去顽强拼搏,孜孜不倦,开拓进取,大胆创新。
自爱,体现价值
随着一次次的花开花落,随着青春脚步的来临,青少年不仅身体发育迅速,心理也发生骤变,其中突出的是独立意识的觉醒。在生活中,在很多事情上,他们俨然以大人自居,不愿再像以往那样依附于父母和师长,受到细致入微、爱护备至的照顾。有一种前所未有的独立意识在他们内心产生,强烈地驱使他们要求摆脱这种“保护”,渴求自行安排生活、自由支配时间、随意地与人交往。他们想要打破以往的生活方式,对曾经依恋过的父母的关爱,渐渐变得不以为然了,他们有了新的需要。作为处在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可能有时也会感觉到自己和以前有了变化,不要着急,不要害怕,这是一种很正常的成长过程。
在这个成长过程中,青少年最应该懂得的就是如何学会自爱。大量事实证明,并非人人都会自爱,尤其是青少年,人类之爱是最真挚、最纯洁、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人若缺乏爱,则他的成长及潜力的发展就会受到抑制。人类之爱的基础是自爱。只有懂得自爱,才会理解父母之爱、师生之爱、亲友之爱,才会体验到爱心的可贵和高尚。热爱自己的人,才会热爱生活、热爱社会。自爱,是人格成熟的标志。而青少年尽管人已长高,但是对自爱这个概念却缺乏根本性的理解。
在这样一个年代,有太多人内心中充满了烦躁。你不曾见在校园门口有各种各样的衣着打扮,有五彩斑斓的色彩在发间飞舞,有美丽的花朵在指间缩放,有名贵的手机在胸前晃动,有优美的音乐在耳边回荡……这种景象,有很多个人爱好在里面,但是也不乏有一些不懂得自尊自爱的情绪在里面。
在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一定要懂得如何自爱。做到远离不良嗜好和各种危险行为,注意交友,不贪小便宜,不随便接受别人的财物。让自己成为一个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称职的青少年,给自己的未来打下一个最坚实根基,给自己的梦营造一个最美丽的场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最好的答卷。
3.勇敢地面对自己
常言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再聪明,也总有失败犯错误的时候。人在面对错误时,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拒不认错,找借口辩解推脱;另一种是坦诚承认错误,勇于改正,并找到解决的途径。
古训云:“见善则迁,有过则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代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知识和生活经验不足,犯一些错误是难免的。要记住,有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却没有勇气承认,没有改正错误的决心!只要能诚恳地承认错误,及时地改正错误,在承认错误的基础上,在改正错误的主观愿望下,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点和长处,错误才会升格为锤炼品格、提升境界的契机。
犯错后,不要为自己找借口
很多青少年在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时,往往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失,还会寻找各式各样的借口,试图逃避自己应承担的责任,试图安慰自己内心中的愧疚。如果你如愿地做到了,那么你很可能会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并能够再次找到“更好的”借口。所以,青少年应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将寻求借口的路堵死,勇敢地面对错误,承担责任。这样才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学习和成长。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聪明好动,对什么事情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次,他为了试试自己的小斧头是否锋利,竟把父亲心爱的一棵樱桃树砍倒了。父亲发现后非常生气,厉声问道:“这是谁干的?”
华盛顿心里有些害怕,站在一边紧张地盯着父亲。过了一会儿,他鼓起勇气走到父亲身旁,满脸羞愧地说:“对不起,爸爸,樱桃树是被我砍断的,我只是想试试自己的斧子是否锋利。”
父亲看着他,问道:“难道你不怕我知道后打你吗?”
华盛顿勇敢地抬起头,说道:“可是,无论如何我也应该告诉您真相。”
父亲听了华盛顿的话后怒气全消,语气温和地对他说:“亲爱的,我很高兴你对我讲了真话,我宁愿不要1000棵樱桃树,也不愿听到你撒谎。”乔治·华盛顿从父亲的眼神里看到了原谅和期望,受到了莫大的鼓舞和鞭策。本着父亲的教导,华盛顿一生都把勇于承担责任作为人生的基本信条。
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实践证明这是一条真理。试想,世上每个人谁能保证自己一生不会犯错误?所以,作为一名青少年,你没有必要害怕犯错误,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错误。一个敢于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是值得信赖和重用的。
做一个诚实的人远比做一个优秀的人更重要。英国哲理诗人塞缪尔·科尔里奇曾教导自己的儿子:“当你做错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应该像个男子汉似的立刻去承认错误。你的抱歉也许体现出你的愚拙,但是,他们却能够猜测得到你是一个非常诚实的人。一粒诚实,要远比一磅智慧强得多。我们可能因某人的聪明和智慧而羡慕他,但我们更因他所具有的美好品质而尊敬他、爱戴他。”德国著名作家歌德说过:“最大的幸福在于我们的缺点得到纠正和我们的错误得到补救。”英国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也说过:“任何改正都是进步。”青少年朋友应以这些伟人们总结出的经验和教训共勉——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承担责任,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人!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
一次,丹麦物理学家雅各布·博尔不小心打碎了一个花瓶,但他没有一味地悲伤叹惋,而是俯身精心地收集起了满地的碎片。他把这些碎片按大小分类称出重量,结果发现:10~100克的最少,1~10克的稍多,0.1~1克和0.1克以下的最多;同时,这些碎片的重量之间表现为统一的倍数关系,即较大块的重量是次大块重量的16倍,次大块的重量是小块重量的16倍,小块的重量又是小碎片重量的16倍……于是,他开始利用这个“碎花瓶理论”来恢复文物、陨石等不知其原貌的物体。雅各布·博尔的这一行为给考古学和天体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率。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哪个人不曾犯过错误呢?面对错误,有人跺足捶胸,悔恨自己浪费时光与精力错失大好时机;有人像扔掉一张废纸一样,将错误顺手一“扔”,看都不看一眼;只有那些独具慧眼的人,才能透过错误的表象,发现蕴藏其中的经验、教训乃至智慧,并因此而受益终身。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是经验的总结,是智慧的积累,是跌倒后爬起来的人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错误和挫折教训了人们,使人变得聪明起来了。善于吸取教训,是自我总结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人们在不断地总结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他人的失败教训的同时,使自己的思想境界不断地得到升华,能力不断地提高,人生不断地走向成功。
那么,青少年该如何从错误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来,使个人得到成长和进步呢?
站在客观的角度认知与接纳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犯过错误,有趣的是,当人们越是不能客观地认识、接纳错误时,它就会越是牢固地附在你身上,与你作对。而如果你允许自己犯错误,并真诚地承认它、接纳它,它就会逐渐远离你。
善于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错误面前,有些人常常感受到负面的情绪体验。殊不知,这恰恰是情绪带给人的意义:它提醒人们要注意这个问题,要采取行动去解决它。情绪具有推动力,这也是错误具有推动人们前进的原因。
直接学习。在生活中,人们通过身体力行体会到的第一手经验,可为今后的生活提供极为有益的借鉴。
在错误面前,青少年朋友要保持良好的精神与心理状态。要明白,无论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关键是你在看到不好的一面时,找到和提炼出一些具体的改进方法,从而总结经验一步步向前迈进,最终摆脱自己心灵的枷锁。
4.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人因为有梦想而伟大,一个没有目标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目标是人生航行中的灯塔,有了目标,人就可以容易地排除阻碍、勇往直前地向着成功前进。或许有人会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但要知道只有明确目标的引导才能使你一生的奔忙不至于失去方向。
在美国著名的哈佛大学里,一些科学家对该校应届毕业生做了有关“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条件等方面都差不多的年轻人。25年之后,统计结果出来了:3%的人有清晰且有长期的目标,25年都没改变,一直在不懈努力着,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10%的人有清晰的短期目标,他们大多生活在社会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点是,不断按照短期目标前进,成了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如主管、工程师、律师、医生等;60%的人目标模糊,他们能安稳的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的人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常常不如意或失业。
由此可见,目标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目标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一个人的生命;目标是一个路牌,在迷路时为你指明方向;目标是一方罗盘,给你导引人生的航向。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一定要为自己确定一个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
带着目标上路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活了一辈子,到晚年依然碌碌无为,没有得到人生真正的乐趣,这是因为他们缺乏一个使自己前进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人没有奋斗目标,那么他的人生一定是以挫败结局的;如果有了一个目标,那么他的人生就会变得充满意义,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为什么要做,应该怎样做,这一切都会清晰,明朗地摆在面前。
在现代的社会中,一个有目标的人,毫无疑问会比一个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可能所设定的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但成功的概率要大大高于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人。所以,确定自己的目标很重要,可以说目的决定了人生的走向。
在英国的北部,有一个叫约旦的小男孩,他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由于经常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初中时,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500平方英尺的巨宅。
两天后他拿回了作文,上面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找老师不解地问:“为什么给我不及格?”老师回答道:“你小小年纪,就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就想盖农场啊?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无论是买地、买纯种马匹都是需要花大钱的,甚至还要花钱照顾它们。”他接着又说:“如果你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给你打你想要的分数。”约旦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几次,然后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自己拿定主意。”再三考虑几天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20多年以后,这位老师带领他的30个学生来到那个曾被他指责的男孩的农场露营一星期。离开之前,他对如今已是农场主的男孩说:“说来有些惭愧。你读初中时,我曾泼过你冷水。但我很高兴也很庆幸你有这个毅力坚持自己的目标。”
拿破仑曾说过:“一个不想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人的一生不能没有一个目标,目标对于成功,犹如空气对于生命一样重要,没有目标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机遇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青少年生无论是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生活当中,都需要有一个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去拼搏的动力,才能使自己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去克服困难,去挑战困难,从而赢得成功。
目标让你勇往直前
“我一定要考上北京大学”,一个农村的小女孩,朝着这个人生目标奋斗,几年之后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北大的校园。“我要让每一个家庭的办公桌上都有台小型电脑”这一目标让比尔·盖茨成为世界首富。目标可以使穷人产生积极性,无论你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想到自己的目标,你都能勇往直前。
有一艘三桅帆船正在大海航行,突然来了一阵狂风暴雨。船长为了减少风雨对船身的威胁,就命令水手们卸下了两面船帆,当他们正要卸下第三面船帆时,却发现齿轮出现了毛病,根本无法操作船帆升降。为了解开系住船帆的缆绳,船长只好选派一名年轻的水手爬到桅杆的顶端。在风雨摇晃船身的情况下,这位水手即将要爬到桅杆的顶端时,却胆怯起来,他紧紧抱住桅杆,不敢再移动一点。虽然甲板上的人们都为这个年轻水手加油打气,但年轻水手却手脚颤抖地大叫:“没办法,这儿太高,太摇晃……”
这时,一位老水手对年轻水手说:“全船人的生命都操在你手中,现在听我的话,千万不要往下看,集中你的注意力在桅杆的顶端,只看着那条你要解开的缆绳就可以了!”
年轻水手听了老水手的话,抬头只看着桅杆顶端的缆绳。他三两下就爬了上去,顺利地解开系住的缆绳,巨大的船帆很快就落了下来。
老水手的话表面上是提醒年轻水手怎么解开缆绳,其实也说出了准确的目标定位的重要性。有了准确的目标定位,人的精力就能凝聚到一个焦点上,避免那些不相干的事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时你就会不断地朝目标前进。
一个人只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产生前进的动力。因为目标不仅仅是奋斗的方向,更是一种鞭策动力。有了目标,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更有前进的动力。罗曼·罗兰说过:“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上进心的人,一定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因为他们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活着。
一个心志不高、没有远大目标的人,甚至连一张蓝图都没有的人,是不能够创造出什么奇迹的。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你选择做明亮的不锈钢,还是要做角落里生锈的破铜烂铁?是选择做勇敢无畏的白杨,还是要做顺风而倒的墙头草?是选择做刚强明亮的金刚石,还是要做那乌黑软弱的石墨。人生的道路难以一帆风顺,也固然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但只要有明确的目标,你就会看到曙光,看到希望。没有目标就不会有对未来美好的憧憬。
5.让自己乐观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事,而且每个人都会遇到。聪明的人会一笑置之,因为有些事实在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是无力改变的,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测的;如果是能补救的,则要尽力补救;无法改变的也就坦然受之,然后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但有些人,每当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把它们长久地堆积在心里、挂在嘴上,搞得自己的心情很糟,其实,这又何必呢?
烦恼的人往往是庸人自扰
既然我们想要追求幸福,那么,我们就应该选择乐观的生活态度。心态好了看着什么都顺眼,做起什么事都顺心。如果每天都能保持乐观的心态,那么,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快乐和充实的。
卡尔的朋友曾经问他:“卡尔,你为什么事情发愁呢?”
他的忧虑实在太让人不可思议了,他觉得自己太瘦了;他觉得自己在掉头发;他怕永远没办法赚够钱来娶个太太;他认为自己永远没办法做一个好父亲;他怕失去他想要娶的那个女孩子;他觉得自己现在过的生活不够好;他很担忧他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总之,太多太多担忧了。最后,他忧虑地得了胃溃疡,无法再工作了。
于是,他就辞去了自己曾经所干的工作。可是,在他辞去工作之后,他的内心愈来愈紧张了,最后像是一个没有安全阀的锅炉,里面的压力终于到了令人难以忍受的地步。事后,在他回忆起当时的感觉时说:“如果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精神崩溃的话,祈祷上帝让你永远也不要有这种经验吧,因为再也没有任何一种身体上的痛苦,能够超越他自己精神上的那种极度的痛苦了。”
“我精神崩溃的情况,甚至已经严重到了没有心情与我的家人交谈。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思想,充满了恐惧,只要有一点点声音,就会使我吓得跳起来。我躲开每一个人,常常无缘无故地哭。”
“我每天都感到痛苦不堪。觉得自己已被所有的人抛弃了——甚至上帝也抛弃了我。我真想跳到河里自杀。”这也是他在当时内心的一种感受。
后来,卡尔经过一番深入的思考之后便决定到佛罗里达州去旅行,希望换个环境能够对他有所帮助。他上了火车之后,父亲交给他一封信并告诉他,等到了佛罗里达之后再打开看。卡尔到佛罗里达的时候,正好是旅游的旺季,因为旅馆里订不到房间,他就在一家汽车旅馆里租一个房间住了下来。他想找一份差事,可是没有成功,所以,他把时间都消磨在海滩上。卡尔在佛罗里达时的心情比当初在家里的时候更难过。后来,他想起了父亲给他的那封信,于是决定拆开,看看父亲到底写了些什么。父亲在信上写道:“儿子,你现在离家1500公里,但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对不对?我知道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因为你还带着你的有麻烦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无论你的身体或是你的精神,都没有什么毛病,因为并不是你所遇到的环境使你受到挫折,而是由于你自身对眼前的各种情况的想象造成了你这种状况。总之,一个人心里想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在你了解了这一切之后,就回家来吧,因为你已经医好了自己。”
让我们拥有一颗乐观的心
人生最难得的就是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渴望人生的愉悦,追求人生的快乐,是人的天性,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是快乐的,充满欢声笑语的。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处世态度,是以宽容、接纳、愉悦的心态去看待周边的世界。可是现实生活并不如真空状态般简单纯一,不如意的事是在所难免的。英国思想家伯特兰·罗素认为,人类的各种不快乐,一部分是根源于外在社会环境,一部分则根源于内在的个人心理。一个人也许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但绝对可以通过自己的精神力量去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尽量地将其调适到最佳的状态,也就是让自己乐观起来。
乐观的人都有一双神奇的眼睛,他们能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威廉·华兹华斯曾有一首诗道出了这份独特的心境:“我曾孤独地徘徊/像一缕云/独自飘荡在峡谷小山之间/忽然一片花丛映入眼帘/一大片金黄色的水仙/我凝视着——凝视着——但从未去想/这景象给我带来了什么财富/我的心从此充满了喜悦/随那黄水仙起舞翩跹。”生活中不乏欢乐,欢乐更要你去用心去体会。有智者说:“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便越少。”所以,一个快乐而乐观的人,往往也是一个能够主宰自己命运的人。
“万事如意”这个成语是人们对于朋友的一个美好的祝愿,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不能保证事事顺意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坦然面对,该放则放,不要总把一些垃圾堆在心里、把乌云布在脸上、把牢骚挂在嘴上,否则你周围的朋友都会烦你,甚至不再与你交往了。人活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花草、阳光,还是自己周围的人或事物,大家和平相处,互相共进退,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不是美好的呢?当自己遇到困难挫折时,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努力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一种方法行不同,那么换一种方式,换一个心情,再大的问题都是会解决的,又有什么好叹息的呢?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不能改变天气,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笑脸,请展开你紧皱的眉头吧,不要陷入生活中不如意的一面而心烦意乱、情绪消沉,让我们天天开心,改变我们的心情气氛。这种阳光就能够给我们带来好运气,也会使自己成为一个快乐的发源地!
5.摆脱自卑的纠缠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自卑是对青少年有害的心理因素中比较突出的一种心理特征,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
甩掉自卑,才能超越自我
自卑感是人类天生的一种属性。自卑是人类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不同的是智者能克服这种自卑感,使自己活得坦然自在;愚者盲目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陷入深深的自卑之中,于是只是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从不敢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任人驱使。愚者的一生,除了做苦力,没有任何建树。
自卑是一种低劣的心理。自卑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实现理想或某种愿望的巨大心理障碍。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极不自信,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会交往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孤独、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尤其是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更是会大大加强,甚至以畸形的形式,如嫉妒、暴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严重的自卑心理能导致一个人颓废、落伍、心灵扭曲。
自卑的人总是无中生有。自卑的人常常情不自禁地过分夸大自己的缺陷,甚至毫无根据地臆造出许多弱点,还总爱拿自己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不能冷静地分析自己所受的挫折,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的过失,不能认真地思考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也不能客观地理解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致把自己看得一无是处,对那些稍加努力完全能够完成的任务也轻易放弃。
引起自卑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生理素质方面的,如五官不够端正、过胖、过瘦、过矮、口吃、身体有残疾、缺陷等等,这称为真自卑。而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社会环境方面的,如出身农村,经济条件差,学历低,工作环境不好,家庭或单位的影响等等;有的人自卑心理的诱因是性格气质方面的,如内向,孤僻等;有的人自卑心理是由于生活经历造成的,如情场失意,当众出丑被人嘲弄等等。
著名的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信心和勇气能够导致激扬奋发的情绪,会使整个人像是突然被“充电”一样地带劲,立即会产生一种解决困难的欲望,并要求自己把事情处理得非常完美。当我们一旦下定决心,以无比的信心和勇气去面对困难的时候,马上又会变得神采飞扬、头脑清晰了。但是,当我们的思想被自卑困住的时候,往往会变得懒散,反应迟钝。
青少年一旦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的人生非常不利的,因为自卑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当前的生活,甚至在以后的人生中也会留下烙印。因此,克服自卑心理,刻不容缓。
青少年的修炼
小晓因为在初中时行为习惯极差,所以原学校拒绝吸收她读高中,后来转进了别的学校读高中。但在入学考试成绩居全班之末,因此,她整天有愁容无笑脸,思想负担很重。班主任多次找她谈话,才得知小晓认为自己成绩差,而且“名声”又不好,总担心在班上受孤立,还担心将来别人都考上大学而自己考不上,那么被淘汰的就是她。为此,她整天抬不起头,挺不起腰,上课听讲也不专心,发言不积极,整天沉默寡言,跟同学相处也很被动。甚至想辍学,干脆放弃高中阶段的学习,经常跟家长说“不读了!好烦了!”“读书没意思!”家长对此也大伤脑筋。
小晓就是一个典型的自卑青少年,其实她应该把事情想开一些。因为人不可能在各方面都非常优秀,都或多或少在某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是那些伟人也毫不例外,甚至他们的缺陷可怕得很呢?拿破仑的矮小、林肯的丑陋、罗斯福的小儿麻痹、丘吉尔的臃肿,哪一样不同样令人痛不欲生?可他们却拥有辉煌的一生!
长期被自卑感笼罩的人,不仅自己的心理活动会失去平衡,而且生理上也会引起变化。最敏感的就是心血管系统,将会受到损害。生理上的变化反过来又影响心理变化,加重人的自卑心理。那么,该怎样才能克服自卑心理呢?
第一,正确认识自己,重建自信。自卑的人往往注重接受别人对他的低估评价,而不愿接受别人的高估评价。在与他人比较时,也多半喜欢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相比。越比越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越比越泄气,自然产生自卑感。
第二,坦然面对挫折,加强心理平衡。要认识到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有长处,必有短处;有优点,必有缺点;有成功,也必有失败。遭受挫折与失败的时候,不怨天尤人,也不轻视自我,要客观地分析环境与自身条件,这样才可以找到心理平衡,才可以发现人生处处是机会。
第三,广泛社会交往,增强生活勇气。自卑的人多数比较孤僻、内向,不合群,常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少与周围人群交往,由于缺少心理沟通,易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自卑者如能多参与社会交往,可以感受他人的喜、怒、哀、乐,丰富生活体验;通过交往,可以抒发被压抑的情感,增强生活勇气,走出自卑的泥潭;通过交往,可以增进相互间的友谊、情感,使自己的心情变得开朗,自信心得到恢复。
人不应该自卑,而应当有信心战胜自卑。一旦你突破了自卑的羁绊,就会对自身的内在潜能有全新的评价,而你在不久的将来,定会成就一番伟业。克服自卑,可以使你有效的摆脱心灵上的枷锁,从而真正使自己的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