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10800000008

第8章 顺应历史潮流的果断决策(1)

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背信弃义地向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一个突然地袭击;生气勃勃的中国大革命就被葬送了。从此以后,内战代替了团结,独裁代替了民主,黑暗的中国代替了光明的中国。”①中国革命由高潮转入了低潮。但是,革命的低潮是暂时的,因为引起中国革命的基本矛盾,不但一个也没有解决,相反随着国民党的日益反动更加尖锐化了。中国革命的处境虽然十分艰难,但革命基础仍然很深厚,革命的复兴和发展是不可扭转和势不可挡的。

§§§第一节共产党人的血不能白流

在反革命的大屠杀面前,中国共产党人表现出了坚不可摧的革命信念和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正如毛泽东所描述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②

为了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

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改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的指示,在鲍罗廷主持下,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了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陈独秀去莫斯科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总政策,未让他参加会议。陈独秀拒绝接受党的决定,向党中央提出辞职申请,从此脱离了中央领导机关。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成立了由张国焘、周恩来、张太雷、李维汉、李立三5人组成的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代行中央政治局职权。

7月13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政局宣言》,肯定了从国民党改组以来,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取得的胜利。指出这些胜利的取得主要在于“革命得着中国人民之极大多数的赞助,尤其是工农群众的努力,并且有各种被压迫阶级因反抗一切剥削而团结的坚固的革命联盟。”《宣言》高度评价三大政策的作用,指出“革命之进行当在此三大政策领导之下的时候,国民革命日见其巩固发展,而成为革命敌人所震骇失措的伟大力量。”《宣言》强烈谴责武汉国民党中央和武汉国民政府的反动罪行,指出由于他们不实行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拒绝公布土地问题决议案;限制工农运动;放任反动派自由地进攻革命等,致使反动军官反攻民众运动的反动恶浪陆续掀起,造成“工农的血流遍中原,民众组织备受摧残,反动潮流日益汹涌,革命的胜利全被消灭!”《宣言》严正宣布:鉴于武汉国民党中央已公开准备反革命政变,背叛孙中山的根本主义与政策,“实足以使国民革命陷于澌灭。这种政策使武汉同化于南京,变成新式军阀的结合与纷争。”③因此,中共中央决定撤回参加国民政府的共产党员,并且声明:中国共产党将不退出国民党,决不抛弃与国民党合作的政策,仍将与一切诚实的坚决的根据三民主义、三大政策而奋斗的革命分子继续合作。

7月13日以后,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从汉口迁到武昌,连续召开会议,初步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通过了挽救革命的三项决策。

第一,决定武装反抗国民党。根据周恩来对张发奎部队的分析和李立三等人的建议,通过了在张发奎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中发动军事暴动的决议和计划,决定组成由周恩来为书记,李立三、恽代英、彭湃为委员的中央前敌委员会,领导起义。

第二,决定独立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在共产党力量较强,工农运动基础较好的湘、鄂、赣、粤四省举行秋收暴动,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推动革命深入发展,并派遣中央委员和党的负责干部到湘、鄂、赣、粤等省去指导秋收起义。

第三,决定召开一次中央紧急会议。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确定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革命运动的方针和政策,并积极进行会议的筹备工作。

中国共产党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成立,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在全党的统治,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的紧急关头,实行了党的战略的伟大转变,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7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中央对于武汉反动时局之通告》,强烈抗议“七·一五”“分共”会议作出的“分共”决定,并指出,这个决定表明了国民党中央除宋庆龄、于右任、彭泽民、陈友仁、邓演达等少数人外,“余均实行反动”。根据这种形势,中共中央除重申“七·一三”宣言的立场外,还发表了《致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书》。分析了国民党中央当时的领袖叛变革命的根源,揭露了汪精卫自“中山舰事件”以来,叛变革命的真相,指出国民党中央现行的政策显然是背叛了三大政策。中共中央号召革命的国民党员应当与叛变革命的汪精卫集团决裂,实行孙中山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和三大政策。中共中央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员决心和革命的国民党员,孙中山的忠实信徒共同工作,同生共死,继续孙中山的国民革命伟业,力求革命之最后胜利。

中共中央的上述三个文件,一反过去对国民党汪精卫集团一味迁就、妥协、退让的态度,转而采取了彻底与之决裂,并坚决斗争的政策,反映了广大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鼓舞和增强了革命斗争的勇气和决心,在党内和社会上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第二节再也不能贻误的时机

从“四·一二”到“七·一五”,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公开叛变革命,由于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在党内占了统治地位,一再贻误挽救革命的时机,致使湖南、湖北和江西的工农革命力量几乎丧失殆尽;党在国民革命军中的力量,也因“清党”、“分共”而受到摧残或被“礼送”出军队。唯一例外的是张发奎任总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2方面军中,党的力量和影响尚能继续存在。

张发奎早年追随孙中山,投身旧民主主义革命。

1925年7月,国民革命军组建时,他担任第4军独立旅旅长,后升任第4军第12师师长。

北伐大军出师前,张发奎率部由广东琼崖北上湖南,在攻占醴陵、浏阳、长沙、平江等战斗中,屡立战功;在参加指挥汀泗桥、贺胜桥、武昌城等攻坚战大获全胜后,声誉大震。

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张发奎任第4军代军长,率第4军攻击江西,配合北伐军中路军一举歼灭孙传芳主力,攻克江西。

1927年初回师武汉,张发奎任第4军军长。

1927年春,第11军军长陈铭枢脱离武汉政府投奔蒋介石,张发奎因积极赞成反蒋,一度兼任第11军军长。

武汉政府进军河南进行第二次北伐获胜,回师湖北后,张发奎升任第2方面军总指挥,辖第4、第11、第20军,统率近4万大军,成为武汉政府中举足轻重的风云人物。

张发奎虽为旧军人,但由于广大共产党员在其部队中充分发挥了骨干带头作用,大大加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客观上为他的迅速升迁创造了条件。因此他十分赞赏和信任共产党员,任用了一大批共产党员担任指挥军官,如叶挺、蒋先云、卢德铭、周士第、许继慎、刘鸣霞、梁秉枢、范荩、彭铭、侯镜如、周邦采、傅维钰等都先后被委以握有相当兵权的师、团级军官,至于营、连级军官及主要的政工、参谋人员,所任用的共产党员就更多了,这在其他方面军中是没有先例的。

此外,第2方面军所辖的第20军军长贺龙,虽然当时还不是共产党员,但却早已是著名的革命将领,他曾多次提出入党要求,并热忱欢迎共产党员周逸群等帮助整顿部队,大量接纳因受反动派迫害而面临危险的“红帽子”。

对于贺龙的这些所作所为,张发奎也没有予以限制。不仅如此,1927年6月间,在武汉国民政府方面的反动将领唐生智、朱培德大力“分共”、迫害共产党人之际,张发奎不仅没有采取行动,反而表示愿意继续与共产党合作,支持部将大量接纳受唐生智、朱培德迫害的革命分子。也正因为如此,在唐生智等人的眼中,享有“铁军”声誉的张发奎部无异于共产党的党军。

唐生智,在1926年上半年还只是湖南省防军的一个师长,因支持进步势力驱逐省长赵桓惕运动,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部叶开鑫师的进攻,濒临绝境,是叶挺率领第4军独立团奋力援救,才免于覆灭。

唐生智部投向国民政府后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8军。在第一次北伐中,唐生智不仅巧妙地保存了自己的实力,而且把自己的部队迅速扩充为第8、第35、第36军共3个军,一跃而成为一个方面军的总指挥,并进而取得指挥武汉政府所属全部武装力量的第4集团军总司令之职,成为武汉政府军事委员会的首脑人物,一度独霸武汉政坛。

唐生智一旦大权在握,就开始恩将仇报,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共产党暗下毒手。他利用职权,处处与共产党作对,对与共产党关系密切的部队,明里暗里克扣饷械。在国民革命军进军河南的临颍战役中,唐生智临时变更作战计划,令与共产党关系密切的部队参加正面作战,迫使其打硬仗,有意损耗其有生力量。

蒋介石叛变革命之后,一面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一面在南京另立政府,与武汉的汪精卫政府分庭抗礼。南京的蒋介石和武汉的汪精卫各掌管着一个“国民党中央”和一个“国民政府”,各统辖着一部分“国民革命军”,互相争权夺利,剑拔弩张。唐生智为继续扩张势力,争霸天下,急于打败蒋介石,以取而代之。他力主东征讨蒋,以驱使武汉政府统辖的全部军力为实现其个人野心冲锋陷阵,并趁东征之际打击继续与共产党合作而战斗力又较强的张发奎的第2方面军。

老谋深算的唐生智在东征讨蒋的部署上用心十分险恶。他将自己嫡系第1方面军的第35、36两军部署在长江北岸;将程潜、张发奎部部署在长江南岸,夹江而下,以两翼的力量压迫张部去打硬仗。并以朱培德部向广东方向警戒,既防止广东的宁方军队北进,又防张发奎的第2方面军南归。唐生智企图置第2方面军于死地:如果在讨蒋作战中失败,则正好借蒋介石之刀消灭之;如果胜利,则令其开赴江北,断其饷械供应,使其自然消灭。无论东征胜负,都要把第2方面军置于生无容身之地,死无葬身之所的境地。

张发奎也不是傻瓜,他对唐生智的歹毒用心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因此,他决计不再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是积极准备趁东征之机,离开武汉地区,相机回师广东老家,借助共产党发展自己的势力,寻机再一次把汪精卫抬出来,以汪立党立政,以己立军,争霸一方,组织起既反对蒋介石又制约共产党的政权。他第一步计划是沿江东进,占据江西南浔一带,待机而动。郭沫若曾回忆说:“所假借口名义倒是很堂皇的,东下讨伐南京蒋介石。但在实际上,政府要人在和南京方面勾结,企图宁汉合作;军事方面的人,特别以‘保护阿斗’自居的张发奎,则是存心观望。他之占据着南浔铁路沿线,连他自己都直率地对我说过,是‘进可以谈,退可以走’——还要向什么地方走呢?退回广东去,由北伐而南旋了。”④

在中国共产党方面,到6月底7月初,各地工农运动已经转入低潮,共产党所能借重的力量只有张发奎的第2方面军和散处湖南、湖北的一些革命武装。但是,共产党既不能直接掌握这些军队的指挥权,仓促之间也难以在武汉地区与反动派展开决战。同时,张发奎表示仍然要“保护”共产党,甚至痛哭流涕地向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周恩来、恽代英、高语罕等表白:第2方面军无论如何不反对共产党,不与共产党分家。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便如叶挺所说:“此时武汉政府的策略是‘分共’、‘讨蒋’,分共已实现了,遂去进行讨蒋,当时我们党的意思是主张集合我们的武力,依张发奎回粤徐图发展。”“当时我们军队的武装势力:张发奎所部内共九团;湖北警卫团一团;程潜所部二团;公安局的四百枪;政治军事学校约一团;工人纠察队约一千支(枪);襄阳方振武所部一师长是我们的同志,亦有一部分力量;陈嘉祐所部约两营;农民训练所学生约五百人,有枪;其他各处工人、农民的武装未计。”⑤所以,当武汉政府提出东征讨蒋时,鲍罗廷和党中央决定派出共产党员和干部,在“东征讨蒋”的号召之下,或转地工作,或随张发奎行动。同时通知两湖各地的正规军和少数仍在坚持斗争的工农武装,逐步向第2方面军靠拢。

于是,武汉国民政府统治下的各支军队,抱着各自不同的政治目的,在“东征讨蒋”的旗帜之下,于汪精卫集团正式“分共”前夕的7月上旬,沿长江两岸夹江而下,开始了“东征”。

7月15日,汪精卫集团正式“分共”,标志着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彻底破裂。至此,合作东征讨蒋不仅在实际上已完全没有可能,就是作为一个宣传口号也失去了任何意义。在这种形势下,张发奎何去何从,还能不能作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和依靠的对象?这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所掌握的一部分武装力量的生死存亡。

当时,张发奎没有与汪精卫决裂的表示,不仅仍然滞留武汉,而且与汪精卫过往甚密。第2方面军中参加东征讨蒋的部队已渐次抵达九江一带,其他散处各地的革命武装尚未及集中。

中共中央及时地调整了原定的“依张回粤”的策略。

一方面,放弃“东征讨蒋”的政策,公开宣传与张发奎合作回广东,在部队驻地和所到之处张贴标语,提出“反对武汉政府!”“打回广东老家去!”“欢迎张总指挥领导革命!”“反对无意义的讨蒋战争”等口号,指示一些有影响的共产党员如第2方面军秘书长高语罕等在九江的进步报纸上发表文章,揭露汪精卫的叛变行径,表示欢迎张发奎,以敦促张发奎继续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合作关系,打回广东。

另一方面,中共中央根据张发奎仍然表示拥护汪精卫为“领袖”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与张发奎的武装分离已在所难免。因而进一步明确“决定对张发奎的态度,如张不与汪精卫联络则到东江之后始解决之。否则在浔便解决他。”⑥同时对在张发奎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叶挺等也训示说:“如果张发奎能够不拥护汪精卫,则我们可以与他合作回粤,否则实行脱离关系。”⑦

“七·一五”之后,形势急剧变化,共产党在第2方面军中的力量面临更加险恶的环境。

汪精卫在武汉“分共”之际,正是第2方面军渐次到达九江之时。汪精卫集团鉴于第2方面军仍未实行“清共”,便将原打算用来进攻蒋介石南京政府的唐生智的第1方面军、朱培德的第5方面军用于对付第2方面军。将朱培德第3军的大部调往南昌西南方向的重镇樟树一带;令第6军经湘、赣边界分途向南昌急进;第9军驻扎南昌东南方向的重镇抚州。同时下令破坏了九江至南昌间山下渡大桥上的铁路,以断张发奎部南进之路;令唐生智所部第35、36军进抵九江对岸,与张发奎部形成隔江对峙之势。

同类推荐
  • 二战史·叱咤英豪

    二战史·叱咤英豪

    本套书系时空纵横,气势磅礴,非常具有历史性、资料性、权威性和真实性,史事详尽,图文并茂,非常具有阅读和收藏价值,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很好总结和隆重纪念!
  • 逆血:苍狼录

    逆血:苍狼录

    所谓王,就是要踩着战死者的白骨,伴着妇孺的哀嚎,在众生的血河中逆流而上。
  • 不朽兵魂

    不朽兵魂

    前世,林天歌亲眼目睹好友爱人的离世,直到那天他获得秘法重新回到21岁那年,那个战火四起,烽烟不断的战争年代,且看他如何逆转命运......
  • 铁与血

    铁与血

    作者李幺傻十年来通过寻找并采访参加过这些战役的抗战老兵和幸存者,真实地还原了这些战争的场景,了解到很多不为人知的真相:张自忠背负汉奸骂名,回到部队,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带着你们要去奔赴死亡。”然后马不停蹄,奔赴抗日前线,最终喋血沙场。百团大战中,八路军用一门缴获的大炮和仅有的6发炮弹,连续摧毁十几座碉堡;为了抢夺一杆三八大盖,要牺牲几条人命。上高会战中,如果不是共产党领导的后勤保障工作得力,就没有这场战役的完胜……此书,是第一部从老兵视觉描述抗日战争的书籍。
  • 战争之王

    战争之王

    一个中国人因一场意外事故流落他乡。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块珍贵的血色钻石;拥有神奇力量的血钻到底是邪恶的化身,还是魔鬼的宿主。饥饿、疾病和死亡,时刻威胁着人们,怎样才能生存下去?食人野兽、人与动物的契约、祖龙洞秘密、毒贩、军火商、钻石、石油……欲望无底、利益纠葛、血腥战乱、无情掠夺……当战争和暴力成为这片大陆的主角,哪里去寻找和平与安宁。
热门推荐
  • 长乐未央

    长乐未央

    卫国国破,自城楼陨落的不仅是一国公主的非如此不可,更带走了两代君王的痴狂权谋与利用,女色与复国,诱惑与仇恨她游走于两代君王之间,却不知情归何处。
  • 妃常特工:王爷请负责

    妃常特工:王爷请负责

    盛大的婚礼,鲜艳的盖头,那盖头下的人,是谁?他是冷漠残暴的亲王,她是一缕不知情爱的幽魂。她一朝穿越,成为他的部下,他教她读书写字,武功心法,却教她,不要爱上任何一个人。可是她却飞蛾扑火般爱上他,甘愿为他所用。她为他打下半壁江山,无数的忍让,却始终不敌他心爱女子的一滴眼泪。当尘埃落定,他手一挥,她成了他的弃妃……再次相见,她在邻国国君的婚礼上,一曲清歌倾尽天下,他狠厉的握住她的手,阴冷的眸子闪烁着骇人的光泽,“你竟然敢,嫁给别人?”她微微一笑,绝美无双,“请问,你是谁?”他被打击的踉跄不稳,后退几步,忽而凛然上前抓住她的肩膀疯狂摇晃,“不准忘记我,不准,我曾经那么伤害你,报复我啊,报复我!”女子依旧微笑,星眸中平静无波,其实他不知道,真正的报复,已经开始……
  • 傲神九天

    傲神九天

    张云乃是一名特种兵,结果在和毒贩子激战的时候,被击毙,本以为会到阴曹地府报道,结果无意穿越到了傲天大陆,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旅途!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医丑妃狠彪悍

    神医丑妃狠彪悍

    奇耻大辱!向来只有她欺负别人!什么时候轮到她被欺负了?凭什么庶出的妹妹就可以风光大嫁挂着伪善的嘴脸恶毒到底?而她这个嫡出的女儿就要被谩骂殴打百般羞辱?夺她嫁妆,霸她房间,夺走她心?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
  • 朕的皇后太爱钱
  • 魔星圣帝

    魔星圣帝

    一个身负高绝武功的年轻少年,一个由于自爆而不完整的前世灵魂,五个与他关系密切的绝美少女,几个与他生死与共的热血兄弟!人与人的爱恨情仇,国与国的阴谋诡诈。在这里,炎龙皇朝的高绝武技,隆西帝国的魔法科技,自由联盟上的异能杀手……都将一一为您演绎!
  • 风华无双:一舞弄倾城

    风华无双:一舞弄倾城

    剑指天下,风流无暇长歌无话,纵马天涯片段一:“我齐子陌愿倾尽江山之力,护你一世安好无恙。”“我顾如歌再也不能陪着你了,颜颜,要答应我永远开心。”纠缠一生的爱恨情仇,到最后不过空如云烟,只剩下过往如昨。片段二:“万里河山尽在你的手中,我也是时候该离开了。”白衣女子轻笑,眉宇间依稀风华无双,隐约中又透着无可奈何。“不是说好与我并肩繁华同揽天下吗?”男子一急,伸手扯住女子的手腕,力气大的仿佛要将她的指骨捏碎。白衣女子不知用了什么方法挣脱了他的禁锢,转身离开,未留下只言片语。男子淡然一笑“你若是喜欢,我苏誉宸便是为你弃了这江山又如何?”一场以爱之名的厮杀一曲血染江山的倾尽天下一段仗剑天涯的荡气回肠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百日盛宠:总裁的绝色小妻

    百日盛宠:总裁的绝色小妻

    她是国际顶尖杀手,失忆后无人问津,阴差阳错撞上了他,他以温柔为诱饵,让她一步一步的跳进他的陷阱,引出惊人秘密,她亲眼看到自己的亲人被炸得粉身碎骨,冰冷的雨夜里,她看着自己的孩子化成流血冷笑。“顾天遥,爱上你,花光了我所有的运气。”她手中的一纸离婚书摔在冰冷的地板上。“叶采薇,如今你就个瞎子,除了我要你,谁敢要你。”当黑乎乎的枪口对准了他,俊美无双的脸上浮现的笑容让她心脏撕裂,他冷笑接近崩溃,“原来是你。”
  • 皇子别赖账

    皇子别赖账

    某女非常不忿地:“明明我是女主诶,凭啥作者后妈把金手指全开了你?!”某男抿嘴:“因为我是男主啊。”某女:“呜呜,女主光环都不给我,好坏好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