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32200000005

第5章 有关宝带桥的诗词与传奇(2)

澹台湖名字的由来,跟历史上一位传奇的孔门弟子有关——澹台灭明。澹台灭明,字子羽,比孔子小39岁,鲁国人。长相额低口窄,鼻梁低矮,不具大器形貌。澹台灭明投师孔子门下,孔子见他相貌丑陋,认为他没有大器之象,不愿收其为徒。后因有碍于自己“有教无类”的主张,遂勉强收为弟子,但依旧以貌取人,对他颇为嫌弃。澹台灭明受到冷遇后,毅然退出孔子的弟子行列,但更加发奋求学、严谨修行。

子游做武城宰时,孔子问:“你在那里遇到什么人才了吗?”子游说:“有位叫澹台灭明的,做事从不走捷径或投机取巧,如果没有公事,他从不到我屋里来。”

后来,澹台灭明往南游学到吴地(即楚国,后老死在楚国),在今天的澹台湖这片地方,结庐修学,跟从他学习的有三百多人。他有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有影响的学派。孔子听到这些消息,感慨地说:“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孔子的另一个学生);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即澹台灭明)。”意思是,“我凭语言判断人,看错了宰予;凭长相判断人,看错了子羽”。成语“以貌取人”便由此而来。

澹台灭明重义轻财。据《括地志》记载:一次,澹台灭明携带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从波涛中跃出,对渡船成夹击之势,欲夺宝玉。澹台灭明气愤地说:“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力劫。”遂挥剑斩二蛟于河中,并将宝玉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无吝啬之意。他的这种高尚品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鲁人。数千年盛行于齐鲁大地的“宁让钱,不让言”的鲁国遗风,可以从澹台灭明身上找到影子。

澹台灭明德行高尚、学识渊博,尽管遭遇不公,仍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专释春秋大义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教导学生读《三坟》(即伏羲、神农、黄帝之书)、《五典》(即少昊、颛顼、高辛、尧、舜之书)、《八索》(乃八卦之说)、《九丘》(九州之志)等古书,兼习“六艺”。在教学中提倡“学而不厌”“发奋忘食”的学风,“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教学态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的学习方法……培养了一批学有造诣、人品端正的学生,因而贤名远扬,其才干和品德传遍了各诸侯国。

澹台灭明去世后,其弟子将他安葬于武城故里(今平邑县魏庄乡土桥村西300米处)。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年)祀孔子及七十二贤,他是其中之一。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封为“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升为“金乡侯”,儒家传人将他列于曲阜孔庙大成殿前西庑内从祀孔子。明天启四年(1624年),在费县关阳司建二贤祠,主祀曾参、子游。清乾隆三年(1766年),关阳司巡检胡世祚将澹台灭明由从祀改为主祀,并将二贤祠更名为三贤祠。清嘉靖十三年(1808年),粮道孙星衍将钱泳手书墓碑一座立于澹台灭明墓前。

澹台灭明游学期间,游历到过吴国,在现在澹台湖的地方结庐修学,招收门徒,通俗地讲,就是开设学堂。由于地理的变迁,岁月荏苒,沧海桑田,当年澹台灭明结庐的地方陷落成了一个湖泊,当地人为了纪念澹台灭明,便将湖泊命名为澹台湖。

我们要感谢澹台灭明的不妄自菲薄和不自暴自弃。而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有多少本来可以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却因为师长、亲友的否定,就这么泯然众人了?又有多少像澹台灭明那样的人才,能不因他人之言动摇自己的信念和信条,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历史和传奇?

站在宝带桥上远眺公园,澹台湖波光粼粼、水气氤氲,犹如一幅美丽的千米画卷徐徐展开,满园景色尽收眼底,令人流连忘返。

千年的误会和遗憾早已灰飞烟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只有这十里平湖,百米长桥,和晚风徐来时,那耀眼的夕阳余晖。

(五)苏州好,串月有长桥

清代沈朝初做过一首词《忆江南》:“苏州好,串月看长桥。桥影重重湖面阔,月光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

苏州习俗,农历八月十八日有看串月之举,所谓“串月”就是在一座桥的数个桥洞的水中可以看到一串月亮,如同一长串塔灯倒映在水中,宝带连环,湖水淼淼,水影相接,煞是好看,是一年一度的盛事。但看串月的地点、时间,有谁真正看到了“串月”,自然景观究竟有多美等一连串问题,仔细考查起来,疑问不少。

1.何处看串月?

据记载,苏州能见“串月”者,实有多处。一说是石湖畔的行春桥。前文提到的沈朝初的《忆江南》,有注说:“行春桥,跨石湖之上,八月十八日月光初起,入桥洞中,其影如串。”明代卢熊《苏州府志》也有记载说:“十八日昏时,登楞伽山,遥望湖亭,士女为看串月之游。”据清代吴县顾录撰写的《清嘉录》记载:“(八月)十八日,游石湖,昏时,看行春桥下串月。”徐私、张大纯写的《百城烟水》里说:“八月十八日,群往楞伽山(即上方山)望湖亭看串月,为奇观。”

有人说,看串月必须在一定的地点。据顾录记载:“或云:‘十八夜串月,从上方山塔铁练中看出。’是夜月之分度,适当铁练之中,倒影于地,联络一串,故云。”

关于观赏串月,文人墨客,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蔡云作了一首七绝《吴歈》:“行春桥畔画桡停,十里秋光红蓼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把当时游人饮酒望串月的情景描写得生动逼真。有个叫尤西堂的人也写过一首诗:“常是携儿看串月,行春桥畔听吹箫。”由于看串月名声很高,也有乘兴而去,败兴而归的。有位叫徐士铲的诗人写了一首《吴中竹枝词》,颇有牢骚:“秋风十里绿蒲生,串月看来虚有名,十八桥环半遮没,渔村一点水边明。”估计那夜,天上没有月亮,秋风大作,天气较冷,游兴自然淡了。不过一般来讲,当时游湖吹箫,登山看串月,颇有雅趣,也确实是很热闹的。

二说的是澹台湖畔的宝带桥。据《钱牧斋轶事》载:“石湖东数里宝带桥,十八日夜,月光出土,正对环洞……桥西(澹台湖)波面一环一月,连络横流,荡漾里许。……吴梅村(吴伟业)屡欲观之,而终不果。唯牧斋与徐元叹(即徐波,明遗民)见之。”

顾氏的《清嘉录》记载:“十八日昏时,游石湖观宝带串月。”顾侠君还有一首长诗,记录宝带桥观串月的情状,即我们上文提到的《串月歌》。

再来看沈朝初有《忆江南》:“苏州好,串月看长桥,桥碎重重湖面阔,月光片片桂轮高。此夜爱吹箫。”从这些诗词中看得出,当年宝带桥看串月是热闹非凡的,大船小舟云集,箫音歌声不断,饮酒品鲜,依栏赏月。苏州人实在是很好客,也很有雅兴。

三说是从上方山顶望湖亭上远眺,可见行春桥与宝带桥下月光流泻,连成一片,共见62个圆月(行春桥9孔加上宝带桥53孔的合计数)。如清代徐菘在《八月十八日楞伽山看串月》的长诗中有过一段描述:“昔人所见更奇绝,宝带桥横作天阙,玉轮初出无纤云,六十二拱各一月。”

2.何时看串月?

一般来说,在八月十八日就可以看到串月。又说十七日和十九日前后一日,也能看到串月。当地人说,二月十八日亦见串月。具体发生的时间,从以上引文、引诗中可以看到有昏时(天黑时)、月光初起时和半夜三种说法,莫衷一是。甚至还有一说是中秋夜到宝带桥下看串月的。有首古诗中说得很清楚:“瑶台失落凤头钗,玉带卧水映碧苔,待到中秋明月夜,五十三孔照影来。”

3.有谁真正看到过“串月”奇观?

查阅了许多前人的记载和诗文,钱牧斋说自己看到过这种奇景,但他又说:若月出时云气遮闭或月已上桥,即无此景。其他人的诗文中,都是含糊其词,仅是描写月光、湖面和长桥的景色,对串月奇观并无具体确切的描述。相反,有人直率地指出,所谓看串月其实徒有虚名。

如《吴中竹枝词》:“秋风十里绿蒲生,串月看来虚有名。十八桥环半遮没,渔灯一点水边明。”其实这种串月奇观,要月光出土,正对环洞,方见一环一月。

这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才能出现的一种自然景观,转瞬即逝,故不易被人们所见。前往看串月的人虽多,而真正能看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对于前人的真真假假,我们不必太过苛刻,毕竟赏花弄月就是种感性活动,没必要一板一眼锱铢必究。否则的话,李白的“白发三千丈”,杜甫的“感时花溅泪”,统统不合常理,都要被遗弃到常人的审美范围之外了。

何地何处得见“串月”奇观、谁人真正见得已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原本平淡的生活,用诗意的心去对待。

同类推荐
  •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

    段渝主编的《巴蜀文化研究集刊7》内容介绍:伊尹是商王朝开国的辅弼良臣,一名伊挚、尹挚,单称伊,又名阿衡,辅佐成汤伐灭夏桀,建立了商王朝。汤之后,太甲不遵汤法乱德,伊尹放太甲,摄朝政,保证了早期商王朝王室政权的平稳过渡。伊尹的治国大略流芳后世,到春秋战国时期乃有伊尹学派形成。
  • 城画

    城画

    《城画:世界名城的经典面孔》包括:遇见无与伦比的美丽、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等内容。这里有繁华的大都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使城市散发着致命的诱惑,纽约、巴黎、东京……就是代表;这里有别致的小城市,婉约动人、灵秀质朴、浪漫唯美,这样的城市让我们对其一见钟情,斯德哥尔摩、维也纳、布拉格……就是它们中的佼佼者;这里还有一些别致的城市,热闹却不嘈杂、繁华却不失浪漫,如西雅图、温哥华……为了能够展现这些城市生动的、独特的、最具风情的一面,编者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些城市,在了解的基础上,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奉献给读者。
  • 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文化传播产业建设

    先进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荟萃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而且是高尚道德的凝聚和时代精神的升华。对于国家、民族和社会、政党,先进文化就是灵魂,就是导向,就是旗帜。它在特定的经济、政治、社会基础上产生,同时又以其特殊的方式给予经济、政治、社会以巨大的影响和有力的促进。先进文化的这种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它必须具有不断探求和不断创新的时代品格,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书院的卖点即重点是推广传统文化。5月28日陕西省隆重举行的纪念司马迁诞辰2000周年大型的电视直播活动“风追司马”,我来了,这次白鹿书院成立我也来参加,为什么两次都来呢?因为考虑文化问题。但究竟什么是文化?可以说我们的兵马俑、秦陵是,从羊肉泡摸到葫芦头也都是文化。现在文化特别泛滥,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酒文化、食文化、茶文化等等。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文化对我们有多么重要?我不是学者类型的人,是个在实践中摸索、自我思考的人,学习、看书只是作为我的一个参考。我得出的文化是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
  • 名城胜地对联(下)

    名城胜地对联(下)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关于名城、胜地的对联,如“太白楼(歙县)”、“西湖桂斋(福州)”、“白居易墓(洛阳)”等等。
热门推荐
  • 黄河鬼棺之谜

    黄河鬼棺之谜

    这34个故事,恰似一桌丰盛的酒席,至力满足于众多读者的不同口味。笔者在这本自选的民间故事集中,不仅兼顾了社会各个阶层的阅读群体,更是照顾了不同文化程度读者的阅读习惯。相信只要您打开了这本书,您就能在此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伴随着故事中的人物,一起悲伤,一起欢乐,真正体会到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学之旅。
  • 东北灵异先生

    东北灵异先生

    自古东北就多奇人异士,像什么阴阳术士,出马仙,驱魔人,这些虽然名气很大,但是本领却都是有限的。有种职业大隐于市,他们凌驾于一切职业之上,知晓的人,亲切的称他们为——灵异先生。我叫霍劫,九岁那年,因为我贪玩,害死了我的小伙伴,为了活命,我……
  • 大乘起信论义记

    大乘起信论义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第五名著之平天下

    第五名著之平天下

    千年玄冰,终会消融。万分天下,与谁何干?吾生在世,只相恋漫长瞬间。人生在世一场梦,只求逍遥恋千年。
  • 都市之天修世界

    都市之天修世界

    一个古代修真界的少年叶天,偶得一部传奇的仙法,本该走上已然既定的一生。然而所有的故事发展,却超乎了神秘势力的预料,叶天经历了传说中的幽冥隧道,来到千年之后的世界,开启了一段超乎寻常的都市修真之路......伴随着叶天的再次出现,所有的秘辛也渐渐拨开,命运之舟再度扬帆......(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太空奇观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太空奇观百科(奥秘世界百科)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奥秘现象及其科学探索,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学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奥秘现象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掌握开启人类和自然的金钥匙,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和自然的主人,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改造自然,不断推进人类文明向前发展。
  • exo之夕颜雨

    exo之夕颜雨

    冷夕颜是一个外表冷酷的杀手,因为一次任务,以外邂逅了exo三名主角。吴亦凡:“不会有事的。”吴世勋:“你给我好好的,女人。”朴灿烈:“我来了。”
  • 论奸妃的一百种死法

    论奸妃的一百种死法

    皇后重生拉渣男下水,无限除奸妃最后虐死渣皇的故事——贤德仁慧?贤惠大度?深明大义?身为一国之后,位于高位,到最后还不是被一干奸妃活活于冷宫逼死!既而重生,胆敢觊觎她后位之人通通都要死!她且要让她的好姐妹们看看何为贤德仁慧贤惠大度!
  • 天使和exotfboys的奇缘

    天使和exotfboys的奇缘

    这本书讲了exo,tfboys遇见了一位长相甜美可爱的天使。有三个人写,作者:颜辰曦,冒泡:作者男票苏默晨,副作者:作者闺蜜艾语晨。
  • 神裔录

    神裔录

    从碧罗雪山的云阶空墓而始,北走始皇帝陵,南寻古蜀三星堆,东之黄海葬青龙,西有罗布埋白虎。是谁埋葬了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又葬于何方?始皇帝为何建了金字塔,云昊是谁,为何抹去了玛雅,亚特?一切诡谲谜绕,纷繁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