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19300000018

第18章 隋唐篇 (10)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9]!

安得[10]广厦千万间,大庇[11]天下寒士[12]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13]见[14]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1]秋高:秋深。

[2]三重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数。

[3]挂罥:悬挂。

[4]俄顷:不久、顷刻之间。

[5]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

[6]恶卧:睡相不好。

[7]床头屋漏:泛指整个屋子。

[8]雨脚:雨点

[9]彻:这里指彻夜、通宵的意思。

[10]安得:如何能得到。

[11]庇:遮蔽、保护。

[12]寒士:士本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处当是泛言贫寒的人们。

[13]突兀:高耸的样子

[14]见:同“现”,出现。

【赏析】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连续的韵脚变换体现了“歌”的特点,单行散句乃至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又体现“行”的动感。正因为有了现实的触动,有了内心的渴望,诗句才能这样不加修饰,从胸臆中自然涌现。全诗先叙事,后议论抒情,既写了诗人贫穷甚至恼羞成怒的窘状,也表达了诗人博大宽广的胸怀,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诗人在诗作中描写了自身的痛苦,但是我们读完全诗就不难发现,他并没有单纯而孤立地描写自身的痛苦,而是借描写他自身的痛苦来反映“天下寒士”的痛苦,以揭示社会和时代的苦难。一句“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足以让我们看出诗人不仅仅在为自身的不幸遭遇哀叹、失眠、大声疾呼,他还想到“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崇高理想,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读者的心灵,并产生过积极的作用。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1]忽传收蓟北[2],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3]妻子[4]愁何在,漫卷[5]诗书喜欲狂。

白首[6]放歌须纵酒,青春[7]作伴好还乡。

即从[8]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

[1]剑外: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落在四川。

[2]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3]却看:回头看。

[4]妻子:妻子和孩子。

[5]漫卷:胡乱卷起。

[6]白首:一作“白日”,但是,如此一来,就跟下句中的“青春”有些重复,故作“白首”较好。

[7]青春:指春天。

[8]即从:立即从巴峡出发。

【赏析】

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整首诗,除去第一句是叙事,其余各句都在抒发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一句起势迅猛,将捷报的突然降临表现得十分贴切。长期以来,诗人在“剑外”漂泊,历尽艰辛。因为“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诗人无法返回故乡。如今得知蓟北报捷,自然喜不自胜,惊喜之情犹如决堤的洪水,冲破情感的阀门,一发不可收拾。

第二联的“初闻”紧承“忽传”,以转作承,在“喜欲狂”处才收住脚。惊喜的洪水又涌现出第二个洪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两个连续性的动作之间有一定的因果联系。诗人在悲喜交加,“涕泪满衣裳”时,很自然地联想到同样受苦的妻子儿女。此刻,“却看”这个动作,犹为富有意蕴,诗人想对家人说些什么,可不知道从何说起。其实,根本不必多说,蓟北报捷已经驱散了笼罩多年的愁云,亲人们一个个笑逐颜开。亲人的喜悦更增添了诗人的喜悦,于是,心情再也无法平静,索性卷起诗书,尽情地享受胜利的快乐。

第三联进一步书写“喜欲狂”。诗人作这首诗的时候,已经到了晚年,对于老年人而言,“放歌”和“纵酒”是不大合适的,诗人此时已经不想拘泥于这些,既要“放歌”,还要“纵酒”,尽显“狂”态。下面一句抒写了诗人的“狂”想:春天已经来临,在鸟语花香中与妻子儿女们“作伴”,正好可以还乡。一想到这些美事,自然“喜欲狂”。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1]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2]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1]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中“春日迟迟”。

[2]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写于成都草堂,堪称极富诗情画意的佳作。

诗句开头从大处着眼,运用“迟日”统摄全篇,描绘出一副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诗人用笔简洁,用一个“丽”字点染“江山”,虽是粗笔勾画,但笔底却是春意盎然,展现出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之色。

第二句诗人进一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色。诗人从视觉、味觉角度将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统一起来,让读者阅读此句就仿佛身临其境,似乎能感觉到阵阵花香随着和畅的春风迎面扑来。

第三句描绘的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泥融”紧扣首句,因为春天的回归,阳光普照,才会“泥融”。春归的燕子正忙忙碌碌地衔泥筑巢,使得画面更加生机勃勃,展现出一种动态美。

第四句是勾勒静态景物。这也和首句紧相照应,因为“迟日”沙子才暖和,沙暖引来成双成对的鸳鸯出水,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显得如此悠扬自适。第三、第四两句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绝句四首(其三)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1],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积雪。

【赏析】

这首诗一句一景,每一句诗都勾勒出一幅独立的图景,而这四幅图景被作者的内在情感贯穿起来,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

诗的上联用一组对仗句来表现出草堂的春色。“两个黄鹏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色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

诗的下联也是对仗句。上句一个“含”字,让人觉得这幅场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咫尺。下句描写的是门外的一瞥。“万里船”三个字意味深长,因为它来自遥远的东吴。船只的出现触动了诗人的乡情。四句景语连在一起,细致地表现了诗人由陶醉其中到忧愁的内心思想活动。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1]独夜舟。

星垂[2]平野[3]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4]。

飘飘[5]何所似[6]?天地一沙鸥。

【注释】

[1]危樯:船上的高桅竿。

[2]星垂:星辰低垂。

[3]平野:天空和原野。

[4]老病休:因年老衰病而离职。

[5]飘飘:不定的样子。

[6]何所似:所像的是什么。

【赏析】

很明显,这首诗是写诗人暮年漂泊的凄苦景况的。

诗作的前半部分描写的是“旅夜”的情景。第一、第二两句写近景,第三、第四两句写远景,诗人之所以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这些乐景,是为了跟自己的孤苦无依和颠沛流离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借乐景来写哀情。

诗的后半部分是“书怀”。第五、第六两句正话反说,立意至为含蓄。但凡对诗人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诗人向来抱负远大,只因为长期不得志,才使得诗人因文章而著称,可是并非诗人的本意。诗中如此一反常态的叙述,不仅表达诗人内心的不满,也揭示出漂泊的根本原因是政治失意。诗作的第七、第八两句借景抒情,作者把自己比喻为广阔天地之间的一只沙鸥,尽显漂泊无依的感伤,真可谓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1]尚有村。

一去[2]紫台[3]连[4]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5]。

【注释】

[1]明妃:即王嫱,字昭君,汉元帝时宫女。西晋时避司马昭讳而改称明妃。

[2]去:离开。

[3]紫台:紫宫,皇帝所居的宫殿,这里指汉宫。

[4]连:这里是联姻的意思。

[5]曲中论:乐曲中抒发感情。

【赏析】

清人李子德是这样评价此诗的:“只叙明妃,始终无一语涉议论,而意无不包。后来诸家,总不能及。”这个评语无疑是贴切的,因为它点出了此诗最重要的艺术特色——自始至终,全从形象落笔,不着半句抽象的议论。尽管如此,“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昭君悲剧形象,还是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这首诗表面看来是抒写昭君的怨恨之情的,实际上寄托了诗人的家国之情。当时,诗人正背井离乡,在西南地区漂泊,处境和昭君相似。由于“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他虽身处在夔州,故乡洛阳对他而言,也是可望不可即的地方。现在,他又寓居在昭君的故乡,就自然地联想起昭君当年想念故土的情形,并借助于昭君的夜月魂归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1]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2]萧萧[3]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4]多病独登台。

艰难[5]苦恨[6]繁霜鬓[7],潦倒新停[8]浊酒杯。

【注释】

[1]渚:水中小块陆地。

[2]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3]萧萧:模拟草木摇落的声音。

[4]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5]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6]苦恨:极其遗憾。

[7]繁霜鬓:像厚重白霜似的鬓发。

[8]新停:刚刚停止。

【赏析】

杜甫号称诗圣,其七律多为精品,明代的胡应麟很推崇此诗,将它誉为“古今七言律诗第一”。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每句三折,一折一景,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使形、声、色、态都得到表现。颔联也是每句三折,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缠身。其中,“悲秋”二字,乃是这画面的“龙睛”。肃杀、凄凉的秋景,正是作者心境的写照。尾联对结,分别承接第五、第六两句,诗人颠沛流离,饱尝人世艰辛,白发也日渐增多,又加上病患不能饮酒,悲愁的情绪更排解无门。本来登高望远应该兴致盎然的,但是诗人却“平白无故”地满腹惆怅,将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表。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1],乾坤[2]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3]关山北,凭轩[4]涕泗[5]流。

【注释】

[1]坼:分开,裂开。此指洞庭湖分开吴、楚两地,极言湖之开阔。

[2]乾坤:此指日月。

[3]戎马:战争。这年秋冬,吐蕃又侵扰陇右、关中一带。

[4]凭轩:倚着楼窗。

[5]涕泗:眼泪和鼻涕,偏义复词,即眼泪。

【赏析】

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伟,风格雄浑渊深,前人称它为盛唐五律第一。全诗将眼前雄伟壮阔的景色与诗人个人的身世悲凉之感及对国事边事的忧心结合起来,具有极为深广的内涵。表现上擒纵自如,卷舒随意,折转巧妙,充分表现了沉郁顿挫的杜诗本色。

首联扣住“登”字,着眼洞庭风光的特色“水”,写出了年轻有抱负时向往洞庭湖,而今年老多病时才得以一观的感叹。为下文的写景、抒情拉开了序幕。颔联极写洞庭湖水的浩瀚无际,创造了一个无限广阔、气魄宏大的境界,并暗含着对国家时局的担忧。颈联借湖上孤舟,写出了自身遭遇和处境的孤苦,寄托着诗人对不能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不平。尾联写诗人的博大襟怀。诗人凭轩老泪横流,不仅是有感于自己凄苦的身世,更重要的是纵目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这才是诗人悲痛的真正原因。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1]宅里寻常[2]见,崔九[3]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4]又逢君。

【注释】

[1]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唐代著名的音乐家李龟年就很受他的赏识。

[2]寻常:经常。

[3]崔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崔涤。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4]落花时节:春末。落花的寓意甚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敝丧乱都在其中。【赏析】

在杜甫的绝句中,最有情韵、最富含蕴的当属这一篇了。全诗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包含的时代内容却很丰富。诗人用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一直写到落花江南的重“逢”。仅用一个“闻”和一个“逢”之间,将四十年的沧桑岁月和人生巨变连接起来。在诗中,诗人尽管从未正面提及时世、身世,但是诗人已经把世事变迁的全都赋予在追忆感喟中。

同类推荐
  • 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政府新闻发言人教程

    本书共分三篇:观念篇、技巧篇与专题篇,每篇包含三章。每章之前均有对该章重点内容的概括,根据不同篇章的内容将配有不同形式的案例,有的案例附在一章之后,有的融进正文之中。
  •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演绎综合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
  • 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中小学素质教育概述

    素质教育是对人发展的理想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应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使受教育者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得到发展与锻炼,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发达的智力和能力;其次,要通过掌握知识和实践活动与世界发生各种对象性关系,也就是说把人能动改造世界的潜力发挥到极限。最后,能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进行正常而丰富的人际交往,为此需要理解社会生活的种种规范、礼仪,具有良好的道德、高尚的人格。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爱因斯坦传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世界经典名著导读(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经典名著导读》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热门推荐
  • 安龙纪事

    安龙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夜火车

    夜火车

    《微阅读1+1工程:夜火车》作者常聪慧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Hans Brinker

    Hans Brink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修气大陆

    修气大陆

    在这个大陆上,修为就是一切,修为高就被尊敬,修为低就被歧视,天门城的林家族长有着三个儿子,其中最小的那个天赋出众,修炼速度比平常人快很多,可是一个变故,让他失去了一切.......
  • 女相,母仪天下

    女相,母仪天下

    异界魂皇逆蝶,穿越异界,惊奇、奇葩、搞怪样样到齐,原本是废物的凌家六小姐凌幽惜逆天变成天下无敌之人,呵呵,人不害我我不必伤人,你若害我我必杀之,你必定生不如死,惹上我魂皇逆蝶现凌幽惜,你,呵呵呵呵..........回眸发现我逆蝶懂得了爱是什么,爱便将心交与一生爱自己的人,一世一双人。
  • 爱是寂寞撒的谎

    爱是寂寞撒的谎

    这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整本书都是围绕爱情展开,书中的每一个人,不管心里相不相信爱情,始终都围绕着爱情打转。
  • 从渤海到纳木错

    从渤海到纳木错

    真实的学生骑行青藏线一路上发生的点点滴滴的故事
  • 职业刺客

    职业刺客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剑侣仙缘之仙凡恋

    剑侣仙缘之仙凡恋

    蓝梦汐,可爱的九尾雪狐,遇上令她魂牵梦萦的神仙。上达仙界盗取仙鼎,下至魔界夺取业火,一位柔弱的女子为了救回丈夫即将散去的魂魄而闯尽六界,置生死于不顾,一段旷世绝恋重磅来袭!
  • 天国的那边是什么

    天国的那边是什么

    青春像一朵不知名的花,悄悄地绽放,她不需要别人的认可,自己默默地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