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6500000008

第8章

学屠龙

“原文”

朱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

《庄子·列御寇》

“译文”

朱漫去向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本领,用尽了价值千金的全部家产,花费了三年时间,终于学会了。可是,天下哪里有龙可杀呢?因此,他走遍天下也无处可以施展他的本领。

“说明”

这则寓言说明,为屠龙而屠龙,其结果是无龙可屠,朱漫耗尽了家产,所学却是无法施展的本领。它告诫人们,钻研学问必须有的放矢,必须从社会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做到有益于社会,否则毫无价值。

学弈

“原文”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曰:非然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下棋作为一种技艺,不过是一种小技艺而已,如果不专心致志,那就学不好。弈秋是全国的下棋圣手。假如让弈秋教授两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一心只听弈秋讲;另一人虽然也听着,而心里却老想着有天鹅快飞过来了,准备拿弓箭去射它。这样,纵使和前一个人一块学习,但他的成绩一定不如前一个人。能说这是他的智慧不如人家吗?

我说:显然不是这样的。

“说明”

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相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有很大的差别,而在于是否专心致志。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专心致志是学习的惟一秘诀,不二法门。如果自恃聪明,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就是老师再好,也是学不好的。

揠苗助长

“原文”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

宋国有个人,嫌他的庄稼长得太慢了,便跑到地里将禾苗一棵一棵拔高,然后疲劳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庄稼苗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赶快跑到地里去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说明”

这个宋人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和一股极高的热情,但他只凭主观想像办事,结果把事情搞糟了。这则寓言告诫人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任何人不能违背。违背了客观规律,就必然失败。

掩 耳盗钟

“原文”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

《吕氏春秋·自知》

“译文”

范氏逃亡时,老百姓中有人捞得一口大钟。他想把钟背着回家,但钟很大背不动。他就用锤子把钟砸毁,刚砸下去,钟发出“咣”地一阵巨响,他害怕别人听见钟声而从自己手里把钟夺走,就急忙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捂祝害怕别人听到是可以的,而害怕自己听到,以为自己把耳朵捂住,别人也就听不到了,这就太荒唐了。

“说明”

这个故事告诫人们,要尊重客观事实,否则,就只能是自己欺骗自己。

晏子使楚

“原文”

晏子使楚。晏子短,楚人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至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傧者更从大门入见楚王。

王曰:“齐无人耶?”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

王曰:“然则何为使子?”

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贤主,不肖者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耳!”

西汉·刘向《说苑·奉使》

“译文”

晏子出使楚国,因为晏子身材矮小,楚国人有意嘲弄他,特地在大门旁边开个小门迎接他。晏子拒绝进去,说:“派到狗国的人,从狗洞里进去。现在我出使楚国,不应从这个门进去。”迎接的人只好改变主意,带他从大门进去见楚王。

楚王问:“齐国没有人了吗?”

晏子回答说:“齐国的都城临淄,是七千五百多户人家的大都市,张开衣袖,能围成大帷幕;挥挥汗珠像雨水飞洒。街上行人摩肩接踵,拥挤不堪,怎能说没有人了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要派你来呢?”

晏子回答说:“齐国派往各国的使者,都有所侧重:那些有才德的人派往有才德的国家;没有才德的人派往没有才德的国家。晏婴我最没有才德,因此被派往楚国。”

“说明”

这个故事颂扬了晏子的机智勇敢。它启发我们,面对强敌的挑衅,要敢于和善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燕雀相乐

“原文”

燕雀争善处于一室之下,子母相哺也,焉相乐也,自以为安矣。灶突决则火上焚栋,燕雀颜色不变。是何也?乃不知祸之将及己也。

《吕氏春秋·谕大》

“译文”

燕雀互相追逐,亲昵地聚集在一座房子下面,母鸟哺育幼鸟,互相取乐,过着欢快的日子,自以为平安无事。忽然灶上的烟囱裂开了个口子,火冒了出来,向上烧着了屋梁,可是燕雀却安然自若。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它们不知道将有大难临头。

“说明”

这个故事用以讽刺一些人只图眼前安逸不知居安思危;只图一家之欢,不顾国家安危。

杨布打狗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列子·说符》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做杨布。有一天,他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去,因为遇着了大雨,打湿了衣服,便脱下白衣,换了一套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看门狗认不出杨布了,见他进门就迎上去向他汪汪地叫了起来。杨布十分恼火,拿了棍子要去打狗。

杨朱看见了,说道:“你快不要打狗了,你自己有时也会这样行事的。倘若你的狗出去时是一身白的,回来的时候却变成了一身黑,那你难道不同样感觉得奇怪吗?”

“说明”

这则寓言说明,凡遇是非,务必先内求诸己,切莫忙于责人。否则便要像杨布那样,衣服变了而怪狗来咬他,那就太不客观了。

养 猿于笼

“原文”

人有养猿于笼十年,怜而放之,信宿而辄归。曰:“未远乎?”

舁而舍诸大谷。猿久笼而忘其习,遂无所得食,鸣而死。

是以古人慎失业也。

明·刘基《郁离子·虞孚》

“译文”

有个人用笼子养了一只猿猴,已经十年了,心里十分怜悯它,就把它放了。过了两天,这只猿猴又回来了。这人心里想:“是放得还不够远吧!”

于是,他就派人抬着猿猴,一直送到深山大谷里。这只猿猴由于长期生活在笼子里,忘记在野外觅食的习性,终于没法获得食物,哀鸣而死。

所以,人们应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失掉自己的专长。

“说明”

它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外部的条件经久不息地变化,水滴石穿,也能促成内部的变化。它还启示人们,不能养尊处优,奢侈浪费,生活要勤劳俭朴。

叶公好龙

“原文”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西汉·刘向《新序·杂事》

“译文”

叶公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这样爱龙成癖,最后被天上的真龙知道了,便从天上降到叶公家。龙头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抱头缩脑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上青一块、白一块、黄一块、紫一块、黑一块,简直不能控制自己。

由此看来,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啊!他所喜爱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那些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

夜狸偷鸡

“原文”

郁离子居山,夜有狸取其鸡,追之弗及。

明日,从者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也。

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其犹是也。”

明·刘基《郁离子·虞孚》

“译文”

郁离子居住在山里,夜间有只野猫偷他家的鸡,起来追赶,也没有追上。

第二天,仆人在野猫钻出来的地方安置了捕兽工具,并用鸡作诱铒。就在当天晚上用绳索捆住了野猫。野猫的身子虽然被绳索捆住了,但嘴和爪子都死死地捉着鸡。仆人一边打,一边夺,野猫仍不肯把鸡放开。

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为钱财利禄而死的人们,大概也像这只野猫吧!”

“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不要舍本逐末,贪小失大,不然,后果是可悲的。这则寓言也是对要钱不要命的人的辛辣讽刺。

一钱莫救

“原文”

一人,性极鄙啬,道遇溪水新涨,吝出渡钱,乃拼命涉水。至中流,水急冲倒,漂流半里许。

其子在岸旁,觅舟救之。舟子索钱,一钱方往;子只出五分,断价良久不定。

其父垂死之际,回头顾其子大呼曰:“我儿我儿!五分便救,一钱莫救!”

明·冯梦龙《广笑府·贪吞》

“译文”

有一个人,性格极为鄙啬,在外出的路上,遇上河水忽然上涨,吝啬得不肯出摆渡钱,他自己冒着生命危险涉水。人到河中,水势汹涌,把他冲倒,在水中漂流了大概半里路。

他的儿子在岸上,寻找船只去救助。船夫出价,要一钱才肯前去救助,儿子只同意出价五分,为了争执渡船的价钱相持了好长时间,而且一直没有决断。

落水人在垂死的紧要关头还对着他的儿子大声呼喊:“我的儿子呀!我的儿子呀!如果出价五分就来救,一钱就不要来救!”

“说明”

它告诫人们不要把钱看得太重,让自己成了守财奴,甚至因此丧命。

欹 器

“原文”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荀子·宥坐》

“译文”

孔子到鲁桓公的祠里参观,看见有一个设计很巧妙的器皿。孔子问守祠的人说:“这是什么器皿?”

守祠的人回答说:“这就是置于坐右以警戒自己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座右的警器,空了就倾斜,不空不满就端正,满了就翻倒。”孔子接着回头对他的学生说:“灌水进去试试看吧!”

于是,学生便舀水往里面灌。果然,不空不满时器皿就端正,满了就翻倒,空了就倾斜。孔子很有感慨地说:“唉!哪有灌满了而不翻倒的呢!”

“说明”

这个寓言里的欹器灌满水之后就翻倒,意在说明:“满招损,谦受益”。人同欹器一般,一自满就会跌跤子,即所谓“满而覆”。它告诫人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头脑,绝不能骄傲自满,什么时候自满了,就有跌跤、翻倒的危险。

疑邻窃

“原文”

人有亡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也;颜色,窃也;言语,窃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也。俄而其谷而得其,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以似窃者。

《列子·说符》

“译文”

有一个人丢了一把斧头,心里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去了。看他走路的姿态,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看他脸上的神色,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听他讲话的神情,也像是偷了斧头的样子。总之,观察他的一举一动、面目表情,没有一处不是像偷斧头的样子。不久,这个人到山谷里去掘地,找到了自己丢失的斧头。隔了几天,再看邻居的儿子,一举一动,面目表情,都不像偷斧头的样子了。

“说明”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以猫饲雏

“原文”

雕鸟哺雏,无从得食,搂得一猫,置之巢中,将吃以饲雏。猫乃立其雏,次第俱尽。

雕不胜怒。猫曰:“你莫嗔我,我是你请将来的。”

明·江盈科《雪涛谐史》

“译文”

老雕要喂哺小雏雕,但没有地方得到食物,只抓到一只猫,就放进巢里,想吃掉它喂雏雕。猫竟然立即吃起雏雕来了,挨次地把它们一一吃掉了。

老雕十分愤怒。猫对它说:“你莫怪我,我是你请进来的呀。”

“说明”

恶人总是以害人开始,害己告终。

以屠知女

“原文”

齐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辞以疾。其友曰:“子终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为辞之?”吐应之曰:“其女丑。”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谓也?”吐曰:“吾肉善,如量而去,苦少耳;吾肉不善,虽以他附益之,尚犹贾不售。今厚送子,子丑故耳。”

其友后见之,果丑。

《韩诗外传》

“译文”

齐王为女儿准备丰厚的陪嫁财物,想将女儿嫁给名叫吐的宰牛人为妻。宰牛人吐以自己身患疾病而推辞。他的朋友说:“你难道愿意终身呆在这腥臭的屠宰铺么?为什么推辞这件婚事?”吐回答朋友说:“他的女儿长得丑。”他的朋友说:“你怎么知道他的女儿长得丑?”吐说:“凭我屠宰的经验知道的。”他的朋友说:“这话怎讲?”吐说:“我宰杀的肉质好,给足分量顾客就走了,惟恐肉少供不应求;我宰杀的肉质不好,虽然附加上别的东西,尚且担忧卖不出去。现在齐王以丰厚的财物陪嫁女儿,是女儿长得丑的缘故。”

他的朋友后来见到齐王的女儿,果然丑。

“说明”

这篇寓言是说,有些事物虽然不能直接见到,却可以用类推的方法来判断。

以叶障目

“原文”

楚人居贫,读《淮南方》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一一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乃厌倦不堪,绐云:“不见。”嘿然大喜,赍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

“译文”

楚国有个人非常贫苦,读了《淮南方》,知道螳螂捕捉知了时用一片树叶把自己遮蔽起来,就可以隐形,使知了看不到自己。于是,他便站在树下仰面朝上,摘取树叶。当他看见螳螂攀着树叶侦候知了的时候,他便把这片树叶摘了下来,结果树叶掉落在地下,而树下原先有许多树叶,再也分不清哪一片树叶是他想用来隐形的。于是他扫了好几斗树叶回去,一片一片地拿来遮蔽自己,还不时地问老婆:“你看得见我吗?”老婆开头总是说:“看得见。”被他打扰了一整天,已经厌烦极了,丈夫仍然纠缠不休,老婆就干脆哄骗他说:“看不见了。”这个人嘿嘿地笑了起来,显得异常高兴。他带着这片树叶跑到街上去,当着别人的面偷东西,给官吏抓着送到县衙门去了。县官审问他,他便把此事的始末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县官听了大笑不止,没治罪就把他放了。

“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书呆子,同时也讽刺那些干坏事的人——他们总以为有什么高明手法可以把不光彩的事遮挡起来,其实,纸是包不住火的。

引婴投江

“原文”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吕氏春秋·察今》

“译文”

有个人从江边经过,看见一个人正抱着一个婴儿要往江中扔,婴儿大声啼哭。这个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这孩子的父亲非常善于游泳。”父亲虽然善于游泳,儿子难道也很快就善于游泳吗?

用这种方法来处理事物,也一定是荒谬的。

“说明”

这篇寓言嘲笑了那些头脑僵化、不问实际情况的人。

郢书燕说

“原文”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举学者多似此类。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

楚国的都城有人给燕国的相国写了一封信,他是在夜里写的,写时光线不够亮,便吩咐捧蜡烛的人说:“举烛!”说着,便顺手在信上写上了“举烛”两个字。其实,“举烛”这两个字并不是信里要说的旨意。燕国的相国收到他的信后,却解释说:“举烛的意思,是崇尚光明呵!崇尚光明,这就要选拔贤德的人来加以任用。”燕国的相国便对自己的国君说了这个意思,国君听了十分高兴地照着去办,国家因此得到了治理。国家固然是治理好了,但是“举烛”毕竟不是信中的旨意。如今的学者也多有类似的情况。

“说明”

寓言尖锐地讽刺了一些人随意穿凿附会的治学态度。它告诫人们,做学问不能断章取义,胡乱解释前人的片言只语,从中寻求什么微言大义。

有钱者生

“原文”

园翁种茄不活,每以为患。因问计于老圃,老圃曰:“每茄苗一株,旁埋铜钱一文,则活矣!”

园翁问何故?

答曰:“汝不闻有钱者生,无钱者死?”

明·冯梦龙《广笑府·贪吞》

“译文”

有个园圃的老汉种茄子种不活,常常为此而苦恼。于是,他去讨教管理园圃的老汉,管理园圃的老汉告诉他:“每种一株茄苗,在旁边埋下铜钱一文,这样,茄子就可以种活了。”

园圃老汉问:“为什么要这样做?”

管理园圃的老汉回答说:“‘有钱者生,无钱者死’。你不是也听过这样的话吗?”

“说明”

这里是对“钱能通天”的有力控诉:富人有钱,可以买官做,可以杀人不偿命;穷人无钱,只能被压榨、杀害。

有天没日

“原文”

夏天炎热,有几位官长同在一处商议公事,偶然闲谈天气酷暑,何处乘凉?有云:“某花园水阁上甚凉。”有云:“某寺院大殿上甚凉。”

旁边许多百姓齐声曰:“诸位老爷要凉快,总不如某衙门公堂上甚凉。”众官惊问何以知之?答曰:“此是有天没日头的所在,怎么不凉!”

清·石成金《笑得好》

“译文”

夏天非常炎热,有几位官长在一起商讨公事,偶然间闲谈天气酷热,可在什么地方乘凉?有的说:“某花园水中的阁楼很凉快。”有的说:“某寺院的大殿上很凉快。”

旁边许多百姓听到他们在争论到什么地方乘凉,异口同声地说:“诸位老爷,要说凉快,总不如某衙门公堂上凉快。”众官惊异地问道:“怎么知道衙门公堂上很凉快?”百姓回答说:“那儿是有天没日头的所在地,怎么会不凉呢!”

“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以幽默的笔触,犀利的语言,揭露了衙门公堂残害人民的本质。

同类推荐
  • 绝不裸婚

    绝不裸婚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里,裸婚俨然被推向风口浪尖。金钱、权力,地位,在裸婚横行的社会里分文不值。他们为追求爱情从而有了裸婚,时过境迁,他们又因为追求裸婚而有了爱情,在这场颠倒的游戏里,命运让人平凡,又让人挣扎。爱与恨的边缘,黑与白、善与恶,当伤痛化作利剑刺穿那一纸婚书,被扭曲的爱情还能坚持多久?都市白领莫小言站在剩女的边缘,无视多金帅气的钻石王老五,与相亲会上认识的男人闪电结婚,无关爱情,只因在她眼里,她的老公必须是:没钱、没房、没车、没权!谁料整个婚姻来了个大反转,她的老公竟是大财团的少爷,一边是爱情,一边是裸婚主义,两难的莫小言最终向爱情低了头……看励志少女怎么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
  • 那些事,密不可宣

    那些事,密不可宣

    其实付流年不止两个女人。零零碎碎算起来,有过身体关系的,近阶段联络着的,绝不止三两。但是,他含混着,暧昧着肯对自己承认的,也只就有两个这样多。丛小琮和连小元。丛姓和崔姓两女子。互不相干,毫无瓜葛,却可以在一样的春光里,陪伴付流年。其它的,都是过眼烟,如同甜品,在饱食之后偶贪一些谗嘴,小孩子一样地放肆和任性,醒来不记前尘的那种。惟有这两个人,他牵挂始终,不得轻心。时间积累了一些感情在里面,他游刃有余。
  • 马海春短篇小说选

    马海春短篇小说选

    本书收录了马海春发表的作品不过二十多篇,题材不算广,篇幅不长,情节也不复杂,但表现的却是一个关于人类生存境遇的大主题,有一种不怕交代不清结果不明的洒脱,一种让人思考、让人远望的大气。
  •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为她准备的好躯壳

    民国三十五年盛夏,上海市郊发生了一起卧轨自杀事件。第二天的上海小姐选美大赛,热门女选手陈海默神秘失踪。与陈海默有一面之缘的上海黄浦警官王克飞顶住名门旺族的压力,私下一探究竟。不曾想,却掀起了一个完美年轻女子背后叵测黑暗的一生……
  • 紫诏天音

    紫诏天音

    她柔弱的双翼,已经无法承载起这样的瑰玮的梦想。这个宏大的江湖中,精灵一般的她,注定了只能隔着遥远的时空,仰望神祇一般出入风云的他。她薄如蝉翼的未来,已经无法负荷尘世的纷扰。江湖风云,孰是孰非,她在这场梦境中,如此寂寞,如此忧伤,挣扎着要醒来。上天应允她最后的愿望,让她回到自己的故乡,让她在山林中自由吟唱。不再仰望。不再为他,费思量。
热门推荐
  • 农村吃人怪谈

    农村吃人怪谈

    遥远的小山村,某天傍晚在场院玩耍的女孩忽然失踪,好多孩子看到独居怪人赵老头在附近出现过。深夜去赵老头家寻找,一无所获。而我却在地窖旁边发现了女孩的发卡。地窖里竟然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吃人怪谈》书友QQ群号302096912!希望大家多投推荐票,多收藏。
  • 嘘,别惊扰了那年华

    嘘,别惊扰了那年华

    他是她的邻家哥哥,他是她的青梅竹马。父逝母离,她住进了他家,却和他打得火热,一场病魔,他选择守护,等她醒来;他选择远离,为她赚钱;却不曾想,卷入一场车祸中,他变作他人,他无辜受责;青春离乱,是谁的劫难,又是谁的际遇?经年已过,曾经沧海是否抵得过青梅竹马?
  • 普法泛言录

    普法泛言录

    社会主义中国意气风发地走过了六十多个春秋。人们不会忘记,早在新中国如旭日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欲出之时,伟人毛泽东便向世界庄严宣布新中国废除伪法统,摈弃包括《六法全书》在内的国民党政府的一切法律,新中国建国后步入了创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艰巨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真正地步入了法治的春天,众多法律相继问世。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五大第一次郑重地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提了出来,这是对邓小平同志民主法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从此,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纷纷问世,为我国的经济在快车道上迅速前进而保驾护航,从而使我国经济发展步入了当今世界的前列。
  • 妖孽老公的圈宠

    妖孽老公的圈宠

    第一次见面六岁的她叫他姐姐,只要他出现的地方,她永远让自己默默无闻。可是狡猾的狐狸又怎么会放弃到手的食物!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手段,就为了得到在他心中最为美味可口的食物!看着那张一场冷漠的面孔。多年的守候,到最后换来的只是一句不轻不重的不稀罕。像是在心口上狠狠割下一刀,血流不止,疼痛一下盖过了所有的感官,叶曦莲不再看她一眼走的决绝!她知道这次他们是彻底的说再见了!再见永不再见,转身同样桀骜的迈动脚步,离开这里!一切真的要回归平静!
  • 天才至尊废材五小姐

    天才至尊废材五小姐

    她,穿越了。穿越到废材身上。可她好强,她成天才了。她有强大的武功。他,只爱她一人。。。
  • 魔翼修罗

    魔翼修罗

    火焰包围着他的全身,火焰不会熄灭,因为他就是燃料。珠穆朗玛峰上他赤裸着身体,任狂风暴雨,寒冰冷雪将其刺激!他不会感到疲倦,因为他要追求的是无尽的力量!新人混奉上!《魔翼修罗》!
  • 腹黑总裁惯妻成瘾

    腹黑总裁惯妻成瘾

    “说,为什么接近我?”他气息冷冷的靠近,眼眸凌冽,捉住她手腕的力度猝然收紧。她却笑颜如花,晶亮的目光迎上他的视线,淡然回答,“怎么,你一个大男人,玩不起吗?”被亲生姐姐陷害入狱一年的她,被保释出狱之后,为了不再次被利用而选择了放纵,却不想,某男最后竟是摇身一变,成了姐姐的未婚夫……有了第一次的无知,第二次的不知,再有第三次就是她的不对了,她紧咬牙关,死死推拒着男人的胸膛,冷着眼道,“滚开,别忘了,你是我姐夫!”男人却笑得狡诈,“姐夫?我可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将若琳当成你姐姐了,再说,我可还没和你姐姐结婚呢,想叫,也未免早了点……”靠,这个男人,对别人都是优雅如王子,对她却是各种阴招阳招损招烂招都用上了,她玩不起,她不玩了还不成么?“要怪,只能怪你自己那么不小心的……遇上了我!”他笑意很深,深到让人心颤。没错,她是他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可是只有她,用她自己的方式,走进了他的心里……推荐语:她被亲生姐姐陷害入狱,保释出狱后为了不再次被利用而入店放纵,却不想,某男竟摇身变成了姐夫……
  • EXO我与你的距离

    EXO我与你的距离

    女主角颜诺和EXO成员鹿晗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17岁时鹿晗去了韩国,颜诺非常伤心。在颜诺21岁时在上海与鹿晗相遇,没想到那时鹿晗已经是EXO的成员之一了。颜诺和EXO一起到韩国生活,他们之间发生了许多精彩、感人的故事。
  • 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佛说金毗罗童子威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男人那点坏,女人那点爱

    男人那点坏,女人那点爱

    80后创业新贵茅侃侃辣口直言:我相信,我在书中写的这些,都是你想做却迫于某些条件不敢做,抑或敢做却不敢说或承认的事。两性情感是一个难以量化的问题,两性情感问题更是一个令人难以琢磨并难下结论的话题,更不要指望有什么定论或模版可以套用。我不是什么情感专家,但我敢于直面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并拿出来分享。冒死往外抖搂,正是因为我身边那些自认不会发生书中某些情节的他们和她们还是发生了某些类似情况,自认为不会选择和理解某些观念的他们或她们最终成了某些观念忠实的信徒。留着这本书,当你变了的时候,或者当你遇到某些情况的时候,再翻开读读,至少,会有一个人与你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