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61600000008

第8章 亲朋之忍

包括内容如下:

第一节亲戚之忍

第二节朋友之忍

第一节 亲戚之忍

1.以和为贵百忍成金

《日录》说:“人家用你一分钱,一定要他归还十厘,便是刻薄;帮人家做了一件事,说了一句话,就要回报,便是刻薄;治罪应该是十杖,定要一杖也不饶,便是刻薄;与亲属相处,在道理上定要论个是非曲直,便是刻薄。刻薄,就是一点余地也不留,再一过分,就变成恶行了。”有人问:“亲属如何不论曲直?”答道:“如果亲属间论曲直,就和过路的人没什么两样了。人们若能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在家庭中相处而使伦理周全了。”

《愿体集》说:“不要因为小的嫌隙疏远重要的亲戚。不要因为新的怨忿忘了往日的恩情。”又说:“远房和穷困的亲戚,能够收留赡养,是非常大的善举。若把他们当作奴隶看待,一点儿没有礼貌,反而伤了自己的元气。”

温节孝说:“但愿亲戚们都很富足,只有我自己贫穷生活。如果让一家富足,九族人忍受饥寒,是最大的缺陷地方。不能忍受耻辱就不能在亲戚间周旋。亲友们只看自己的能力,随缘答应他的请求;穷的亲眷给他一两便宜,才能消除讥讽谗言。”又说:“富家兄弟,各立门户,最容易产生嫌隙;经常在一起喝酒,又不经常见面,也是远离谗言嫌隙的好办法。”

皇甫谧幼年时,被婶母收养。婶母见他不学习,叹息道:“昔日孟母因三迁让儿子成名,曾子因杀猪让儿子明白道理,难道只有我住在一个不好的环境吗?你又是怎样的愚蠢啊!你修养道德、踏实学习只会对你自己带来好处,于我能有什么好处呢?”接着对他哭泣,皇甫谧因而感激。在乡里进行学习,遇到人就去请教,没有一天间断。

宋朝燕泰肃王,轻易浪费钱财,大肆铺张。提前支取材料钱财,多到几年。宋仁宗下旨给他的有多次了。御史沈邈认为不可以用常例来供应他的贪得无厌。仁宗说:“御史错了!当年太宗皇帝有八个儿子,现在只剩下燕泰肃王一人了。这是先帝的弟弟,我的叔父。我经常恨不得把全天下的东西都拿来供养他,几年的钱财,何必计较呢?”

《迪吉录》说:“公婆、伯叔、妯娌,都是别人合在一起的称呼,不是天然就形成的。所以会轻易地割舍恩情,积下怨恨。不知我既然进了别人家门,就一直和这家人生活在一起了。那么这家中的亲朋好友,就是我的亲朋好友;我对待公婆的情形,就是以后儿女对待我的情形;我对待大伯子、小叔子和妯娌们的地方,也正是我儿媳妇以后在家中处事的方法。每天和人亲厚,好恩情,好礼数,难道不快活?整天和人作对,红着脸,吵着嘴,懊恼争竞,有啥好趣味?只不过心胸开阔些,时常忍耐些,便宜出让些,就大家合好了。

我用好意对待人家,人家心里会清楚;一时不知道,过后必然知道;即使过后还不知道,旁观的亲友,感戴我的大德,也会对我亲爱恭敬。只要实心实意去相敬相爱,时间长了自然能感动他人。不能认为我有了好意,别人就得报答我;一旦见不到报答,就抱怨说我的好意没有什么作用。

以前有一姓苏的人家,最小的弟媳妇姓崔。苏家兄弟五人,已经有四个娶妻了。各人因为女仆的话而经常发生争执。少娣刚出嫁时,姻亲朋友都很担忧。少娣说:“树木石头,鸟类动物,我不能把它们怎样,世上还有不可相处的人吗?”对待四位嫂子,态度很恭敬。嫂子们有什么欠缺,少娣说:“我那儿有。”就拿来送给她。婆婆有什么让嫂子们干的活,都互相瞪眼,谁也不动,少娣说:“我是后来的应当劳动,让我干吧。”娘家有什么水果之类的东西送来,就召集儿子和侄子们一块儿分吃。嫂子们各以怨言告诉少娣,少娣总是笑而不答。少娣的女仆把嫂子们的话来学说,少娣总是不理睬。曾经穿着锦衣抱嫂子的儿子,正好小孩尿了。嫂子急忙去接孩子,少娣说:“别太急,怕惊吓了孩子。”一点儿没有爱惜衣裳的意思。一年过去了,四位嫂子在一起相互说道:“我们这位弟媳妇太贤惠了,相比之下我们就不是人了。为什么我们要做这牛马不如的事情,而让其他人耻笑呢?”于是大家更加和睦,终生没有怨言。

吕氏说:“治理天下容易而治家难,治家容易而妯娌相处难。自家多占些便宜,互相推诿不干活,喜欢造谣生事,爱好打听别人隐秘,这也是人的常情。但也是从对方的不好行为开始,到我去学她结束。如果说你有多次相争,我有多次相让,天下哪里还贪婪的人?假若你一再发怒,我始终微笑,天下哪里还有凶恶的人?只有贤惠的人才去引导别人向我学习美德,不贤惠的人就自己向别人学习恶行。我对苏小娣心里很是佩服。”

《椒山遗嘱》说:“应尾的媳妇是读书人家的闺女,应箕的媳妇是官宦人家的闺女,这最难相处了。应尾,要教导你媳妇,把兄弟媳妇当作亲妹妹一样看待,不要因为她是官宦的女儿,就气不过去妒忌她。应箕,要教导你媳妇,对嫂子要像对亲姐一样敬重。穿衣服,戴首饰,不要太华丽,你嫂子见了,口里虽然不说,心里也会有几分不耐烦,自然就会产生嫌隙了。四季的衣服,遇到出门时,妯娌两个要穿一样,兄弟两个也要穿一样。”

邹媖,是宋朝一个人后母的女儿。这个人娶妻荆氏,后母很讨厌她,经常不给她饭吃,邹媖私下里用自己的饭周济她。后母如果让荆氏干活,邹媖一定和她一起干。荆氏有什么过失,邹媖不让荆氏知道,先把罪名揽到自己的头上。后母每次责打荆氏时,邹媖一定跪在地上哭泣道:“难道女儿他日不做人家的媳妇吗?有一个这样的婆婆,母亲心里会快活吗?为什么让嫂嫂的父母每天为女儿担忧呢?”后母大怒,要用竹板打她,邹媖说道:“我愿为嫂嫂承受,嫂嫂无罪,希望你慢慢调查。”终于规劝母亲变得慈爱。

2.远亲不如近邻

“远亲不如近邻”,这句话差不多谁都会说,但真正把“近邻”处得比“远亲”还亲,并不是件容易事,这需要邻里之间共同努力,做到相互尊重、体谅和关心。尊重,这是处好邻里关系最起码的一条。邻居的职业有不同,年龄有长幼,地位有高低,文化有深浅,不能“看人下菜碟”,应该一律以平等的态度去对待。早晚相见,要热情打招呼;唠起家常,要推心置腹。就是对待邻家的孩子,说话也要和气,如果他们做错了什么,不能随意呵斥,否则会引起家长之间的不愉快。邻里之间的尊重要出自内心,决不能当面一副面孔,背后另一副面孔。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在邻居间扯“长舌”,说闲话,以免引起无原则的纠纷,影响邻里团结。邻里间还要做到互相体谅。人们的兴趣爱好不一样,生活习惯也不尽相同。邻居中起来早的可能会惊动起来晚的,睡得晚的又可能会影响睡得早的。

但是,只要能处处为别人考虑,体谅别人的困难,就会少给别人添麻烦,也不会因别人给自己带来的一点干扰而不满。尤其是公共用地,尽量要少占用、多清扫。不要人家放个罐,你就觉得吃了亏,非得放个缸不可;也不要你扫了一次,觉得不合算,要求人家也得扫一次。俗话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体谅所得到的回报,必然也是体谅。斤斤计较的后果,必然是让人看不起,造成邻里关系紧张。邻里之间在相互尊重、体谅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做到相互关心。邻里是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人,相处时间较长,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应该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和感情。邻居家有了困难,应当积极地无私地予以帮助;邻居家有了病人,应当尽力地热情地给予关照。长辈要关怀爱护邻居家的孩子,孩子们更应当尊敬邻居家的长者。只有这样,邻里之情才能胜过“远亲”,甚至“亲如一家”。邻里关系是一种人们不可脱离的社会关系。互相尊重、体谅、关心是搞好这一关系不可缺少的“三要素”。

第二节 朋友之忍

1.朋友相处中的忍

交情有深有浅。交情深的是“深交”,交情浅的却不叫“浅交”,而叫“一面之交”。中国人讲“情面”。见了面,就有情。但毕竟“只见过一面”,交情尚浅,虽然也可以托人情,但往往不大好开口,也不能重托,除非是“一见如故”。“故”就是见面很多、交往很久的意思,又叫故人、故友、故旧、故知,如老同学、老同事、老战友、老邻居。老则深,深则入。即使不能“深入”,“老”本身也是面子,总比“一面之交”来头大。

的确,中国人的交情,一般是与交往时间的长短成正比的。因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而交情一如美酒,越陈越醇。没有经过时间考验的交情,总让人觉得不那么“靠得住”,也难以产生恋恋不舍的“恋情”。故民谚曰:“衣服是新的好,朋友是老的好”;“新婚情烈,旧友情深”。友情不同于亲情,亲情是天然的,比如自己生的孩子,自然疼爱;友情则是慢慢建立起来的,要靠“积累”。积累则厚,厚则深,叫做“深厚”;不积累则薄,薄则浅,叫做“浅薄”。浅薄的人,胸无城府。表现在交往上,一是“多言”,夸夸其谈,自我炫耀;二是“泛交”,轻诺寡信,不知自重。真正的友谊,应该是“面淡如水,心甘如饴”,就像真正的学问和艺术一样,“看似平淡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厚积而薄发。

交情虽然以“老”的好,但“故旧”并不一定就是“深交”。反倒是口口声声宣称自己与某某要人是“老交情”者,其交情往往可疑,就像时下某些“青年学人”,专好卖弄古怪涩口的新名词、新概念,把文章写得谁也看不懂,不过是以其艰深饰其浅薄而已。交情老,只不过意味着面子大。“老交情”有事来请帮忙,那么,“不看僧面看佛面”,看在“交往多年”的面子上,也不能不有所“照顾”,当然也可能只不过“面”上敷衍,这就全看交情的深浅和事情的难易了。从这个角度讲,“故交”也不一定靠得住。

真正的“深交”,是“知交”,即“知心之交”。要结知交,第一要“诚”,即以诚相待,“我无尔诈,尔无我虞”;第二要“忠”,即忠于友谊,“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第三要“信”,即恪守信义,“言必信,行必果”;第四要“权”,即通达权变,“不拘泥,不苟且”。四者之中,“权”最难。孔子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也就是说,一般人,我们可以和他“同学”,但未必“同道”。

因为道路可选择,各人选择的人生道路,未必都一样。可以和他“同道”,但未必“同志”。因为选择人生道路的动机、目的、志向并不一定相同,虽然走在同一人生道路上,说不定只是“同路人”,没准什么时候还要分手。可以和他“同志”,也未必“同权”。因为志是方向,叫“志向”;权是便宜,叫“权宜”。大彻大悟之人,为了最终地实现道与志,有时不得不略做变通,以为权宜。但这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不忠诚,或不诚信,一旦起疑,也就不再“同心”,所以,非得真正的知交,才可与之同权;而一旦同权,也就真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了。

由此可见,结交“知心朋友”,真是其难无比,故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许多人终其一生,也难得一知己。但是,有一种朋友,虽不一定知己、知心,却最可依赖,这就是“患难之交”,即“同生死,共患难”的人。或是在战场上,救过自己的命;或是在受害时,掩护或救援过自己;或是在危难时,和自己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这种经历了生死患难考验的朋友,将是最忠实的朋友,是刀架在脖子上都不会翻悔的朋友,所以又叫“刎颈之交”。

道理也很简单,真正的友谊是超功利的。生死患难,功名利禄,最能鉴定友谊的真假和交情的深浅。司马迁在《史记·汲郑列传》的赞语中说,有个下邽(guī)人姓翟的,起先当廷尉(最高司法官)时,宾客来往极盛,把大门都塞住了,罢官以后,则大门外可以张设捕捉鸟雀的网罗(“门可罗雀”一词即出于此)。后来,翟公又当了廷尉,宾客们又准备前往翟府交结,翟老先生便在门上用大字写下一句话:“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说得真是再透彻也没有了。

有人说:“与朋友交往,后来才知道他不好。如果和他绝交,怕伤害了恩情;不绝交,又好像背地里埋怨朋友。”朱子说:“这不叫背地里埋怨。如果原来跟人有怨恨,再在表面上和他交往,就是背地里埋怨了。如果朋友不好,则情义就应当疏远,但疏远要有个过程。没有特别的原因,不能一下子断绝。这样亲近的人不失掉亲情,有交往的人不失去友谊。”

《世范》说:“在人的性格行为中,虽然有短处,也必然有长处。与人交往时,如果经常看到他的短处,不看他的长处,时间虽短,难以相处。如果只看到他的长处,把短处放在一边,就能够交往一辈子。”

《愿体集》说:“道德高尚的人,心地和善,他看每个人都可交往;道德浅薄的人,心胸刻薄,见到哪个人都感到可恶。”

王阳明说:“交朋友以互相自谦为贵。所以在聚会时,必须虚心谦让,与对方亲善敬重。讨论问题时,意见不合,应当从容涵养,用诚心来感动对方;不可动气指责,长傲气,生是非。”又说:“和朋友交往,应当劝戒指责的地方少,鼓励奖赏的地方多。”又说:“与朋友交谈,最好谦虚卑下,以宽容相处。”

《椒山遗嘱》说:“与人相处的法门,第一是谦下诚实。一块做事,就不辞劳苦;一块吃饭,不要贪享甘甜美味;一块走路,不要拣好路走;一块休息,要把床席让出去。只有让人家,不要人家让我;只有容忍别人,不要人家容忍我;只有吃人家亏,不叫人家吃我的亏;只有受人家的气,不叫人家受我的气。人家对我有恩,那么就终身不忘;人家对我有怨,我要随时忘掉。见到别人的好事,就一直对外宣扬;见到别人的坏事,就一直闭口不说。人家比你强,就敬重人家,不要有妒忌的心态;人家不如你,要谦虚对待他,不能轻贱的意思。再者与人交往,时间长了关系更密切,这样在一家一国中处事也不会落人埋怨。”

《日录·与伯兄论朋友》说:“既然了解这人真是个君子,与他确定了朋友关系,无论怎样都不可因为小事的嫌隙,而生疏远之心。即使他的行为有真不是的地方,对你有真不符合礼义的地方,也只应该指责他这一方面的过错,而珍惜他生平的好处。就象人的脚上生了一个恶疮,只该治疮,不该嫌弃整个脚。现在世风不正,正象穷人爱惜钱财,不得不爱护保全它。至于说毒蛇咬了手指,壮士用刀割断手腕,自然有别的说法。”

性情凶狠的人,能让至亲的骨肉关系疏远,何况对不亲的人呢?和气善良的人,能使仇人化解恨怨,何况对一般的人呢?可见人的亲近疏远,全在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要一味责备别人。

《愿体集》说:“朋友即使关系很好,也不能事事能合心意。一句话一件事不称心,也应暂时忍耐,不要立即轻易发出恶言,也不要逢人就告诉,恐怕愤怒过后,心情回转,没脸再见朋友的面。而且怕其他朋友听说了,每个人都会寒心。”

温节孝教导儿子说:“与朋友相交,应该只看他的长处,不要计较他的短处。遇到性格刚强的人,需要忍受他的激烈;遇到性格飘逸的人,需要忍受他的狂傲;遇到朴实的人,需要忍受他的迟钝;遇到佻达的人,需要忍受他的轻浮。这样不仅可以得到许多好处,也是让交往完善的诀窍。”

自己有过错,不该避讳;朋友有过错,一定要给他避讳。避讳过错,正是要叫他改掉过错。所以说:“君子成就别人的美名,不造就别人的恶名。”如有人以规劝为名,急忙地造就一个人的恶名,真是个卑鄙的小人。因此子贡说:“最可恶的是那些揭发别人的隐私又以为有理的人。

徐霞客交友笃于交谊,湛然不乱。策杖孤征是他的主观能动作用,是走上成功之路的首要因素,但是如果没有众多热心师友的帮助,单靠个人挣扎也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游记》中记述的,不仅有他和黄道周割肝相示,以及唐大来等对他极缱绻情深的感人事例,而且有许多在深山杳蔼中疑无人迹,而有此知己,如遇仙矣的奇遇。他一生坚持择善交友,上自朝廷大臣、学士名流,下至农渔樵夫、旅人寺僧,凡是情笃正直者,他总是念念不忘,而且只要有机会,知恩必报。如在湘江遇盗时,旅人戴明凡等赠送衣裤给他和他的顾仆蔽体,他后来路过昔时遇难处,便想方设法找到旅人家,谢其解衣救难之恩。在旅途中,常是灶无宿火,囊乏黄粱,只好在山上倚筇卧石,看下界云来云去。为了不耽误旅程和计划,他也曾向友人和地方当局借助,但不是不分青红皂白、不论轻重地照收不误,常常只收下可以收纳的部分,谢绝不宜收受的部分。

有时遇到众多友人盛情款待,他也婉言谢绝,百杯之招,不若一斗之粟,能借到聊可充饥的食粮就行了。他和旅伴静闻和尚的交谊。在《游记》中记载得也十分真切。为了追赶友人,路滑难行,他和静闻屡仆屡起,跌跌撞撞,大家心情着急,未免也要更相诟也(争吵几句)。有时静闻到佛寺听经耽搁较久,霞客返寓见静闻迟迟未归,怕延误第二天行程,对静闻不免征色发声(发点脾气)。这些记载,真实可信。我觉得,即使是知心好友,有时难免也有矛盾。霞客没有掩盖自己对静闻态度不好的一面。但是当静闻在途中伤势复发,病情日趋严重时,受到个别僧侣的挑唆,对霞客曾有过苛求,霞客既能加以谅解,并且一再留下顾仆在南宁照料静闻,独自继续前进考察。当他听说静闻已回首(去世)时,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折回南宁,亲自拣取静闻的骨殖,背着静闻的骨殖,翻越层峦叠嶂到达云南鸡足山,征得悉檀寺方丈的同意,埋下静闻的余烬,了却挚友的遗愿。西望有山生死共,东瞻无侣去来难,别君已许携君骨,夜夜空山泣杜鹃。死生之痛,情见乎词。

那么如何才能广结善缘呢?拉近距离消除相互间陌生感的最佳方法是共同进餐或喝酒。但在不同的圈子里,吃饭、喝酒表示的亲近程度不尽相同。人类学家研究发现,在英国中产阶级的礼仪中,邀请你和帮主人修阳台的工人同喝下午茶或出席只有密友参加的宴会,并不意味着你被小圈子接纳了;而在工人阶级的圈子里情况刚好相反,午餐是个正式场合,可以邀请重要客人出席,大家同饮一杯后,距离就拉近了。前苏联传统的家庭冷餐会能迅速让刚结识的人变成亲密朋友,这省去了约见、交换名片、共同进餐等繁文缛节,节约了不少时间。前苏联时期,在餐馆就餐主要是为了庆祝婚礼、退休等重要事件,主题并不是交友。

人分两类结交新友时,除了必不可少的礼节和约定俗成的习惯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些喜好和特点。通常来说,人可分为两类:善交际、亲切的外向型和难以捉摸、封闭的内向型。外向人很容易结交新朋友,轻松赢得旁人好感,从而建立友谊;内向人在很多场合显得拘谨、不灵活,他们不会讲笑话,不会向女孩子献殷勤,不知出席交友场合该如何穿着,也不希望别人过多地注意自己。每一次相识新朋友都好比一次召唤,我们有时回应、有时拒绝,这完全是下意识的,不受对方的外貌和交往能力的影响,起关键作用的是,在同对方交往时,我们将扮演什么角色。

人们在交往时主要扮演两种角色:演员/观众,请求者/赏赐者。如果双方都选择了同一角色,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将发生冲突或竞争,交往就会似过眼烟云般短暂。如果两人刚好配成一对角色,他们之间的友情自然坚如磐石。演员角色有扮“演员”倾向的人在与新朋友见面时,很快就能给旁人留下良好印象。比如,他会不客气地层示自己的种种才华,也介绍自己的优点。

尽管置身于陌生人当中,他们依然能大方地谈论自己的成就、曾经历过的事件或一些可笑的往事,这样一来,他们就等于在向该团体的领导人和“幽默中”公然挑战。如果现场有人应战,晚会立时会变成唇枪舌剑的“赛场”:比谁反应快、看谁学识渊博。在交往场合表现得像局外者的人们,日后容易和他人形成竞争伙伴关系。这种朋友不会时常见面,也不会互相帮助。只有当他们想炫耀自身成就的时候,才会想起朋友,比如他买了新车,娶了新妇,在旅游时拍了精彩的照片或是男友送了昂贵的貂皮大衣。别指望他们去医院探望朋友或参力晚会,但在新书首发式或宴会上,往往活跃着他们的身影。

观众角色对喜欢表现自我的人来说,忠实的听众是最好的朋友。在合适的地方,他附和得恰到好处,还兴致盎然地打听一下细节,这使得讲述者的情绪越发饱满。而且,在这种关系当中,并不总是演员唱主角,观众反而经常是中心,因为他要评价演员的表演,还能控制演员。爱扮演赏赐者、保护人、救援者的人认为自己独立、强大、重要、能给弱者以帮助。当需要把生病的母亲送进医院时、当急需买机票时、当你和上司发生争执心情郁闷时,他总能出现在你的身边。

若这种人认为自己新交的朋友是需要帮助的人,他会珍视这朋友,不过他不希望身边的人有独立性。在确实需要支持和帮助的困难时刻,遇上这样一个朋友是幸运的。在商务、事业交往中;愿意帮助别人的人也显得非常重要。西方人在建立自己的业务联系网时通常遵循下列原则:同人交往时弄清楚对方对什么事情感兴趣,试着在这方面帮助对方。如果得知对方喜好观赏鱼类,不妨提议下次在水族馆见面;如果他爱亲自下厨烹制美味,就把祖传秘制菜谱透露给他。

这种相互帮助能使大家都心情愉快,因而成为未来牢固友谊和充分合作的坚实基础。但形成这种格局的前提是几个朋友的社会地位基本平等,因为人们好比站在社会的不同台阶上,如果站在下层台阶的人向他人效劳,旁人可能会理解为他打算臣服于人,而不是殷勤、好客。这时,旁人对他的反应更多的是蔑视。这种交往显然对居于下层台阶的人不公平,但只要大家心理上都能够接受,认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类似关系也能“天长地久”。

2.君子之交淡如水

《庄子·山木》有云:“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这经典之句,对于我们交友,很有教益。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中,没有人不需要友情,大家都需要朋友的关心。这种友情,来自真诚,来自无私,虽然没有卿卿我我、甜言蜜语,却会让人感到像阳光那样温和,像雨露一样滋润。前几天,一位朋友对我说:“这几天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家里人一切都好,单位的事也没有什么变化,自己网照样上文照样写,不知为什么心里空落落的?”

我帮他分析了老半天,才发现他是因为网上有个好朋友几天没有和他联系了。他说:“我的QQ多是隐身挂着,见到这位朋友也曾上来过,可是,他为什么对我发给他看的文章,既不跟帖也不留言呢?我知道,他一贯不喜欢跟帖,也没有指望他跟帖,但是,总该在QQ里给我留个言吧!”他还说:“也许,是我们最近对散文讨论持有不同的看法,我想,学术上的不同的观点,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友谊。所以,我不希望他是因为这个而不理我。”我不知道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看着他一副失落的样子,只好猜着说:“也许,是你们平时来往较多,无形之中走得太近,相互之间形成了一种关心和依赖的习惯,一旦有事或一时大意疏忽,就容易产生猜疑。”朋友对我点点头,似乎认可了我的说法。

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先是要主动地去关心一下,也许朋友很忙,或者遇到了困难,是不是自己能帮上忙;如果不是,接下来是要耐心地等待,也许朋友有一时不便明言的事,过几天解决了他会主动地找你的;如果还不行的话,就要好好地检讨一下,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有什么误会?有人说,因为在乎,所以疼痛;因为疼痛,所以逃避;因为逃避,所以寂寞;因为寂寞,使人思考。我们是要经常静静地思考一下分析一下。虽然,你自以为一贯对人对事看得很淡,是用真诚对待网事和网上的朋友,所以,出现了现在这种失落感,也还是要反省自己的。

与朋友相处,太远了当然不好,人家会认为你不合群、孤僻、不易交往,太近了也不好,“爱之深痛之切”一旦发生误会或矛盾,就容易“反目成仇”。所以说,不即不离、不远不近的朋友关系,才是最难得的和最理想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对待网事和网上的朋友,依然要真诚,但是不要走得太近,不能太过于认真。上网读帖写文都是为了自娱自乐,陶冶性情,在其中以文会友,多学习多交流,也是为了更好地陶冶性情,不要在意别人的态度,要多体谅别人,要有宽容豁达的心怀。曾经几何时,我也为朋友离别而伤感、为朋友的离去黯然伤神、为那段友谊的消逝而叹息心恸。

后来见得多了,才知道朋友就是这样,他也许不会陪你走过一生,只能陪你一段路。有的朋友近了,有的朋友远了,尤其是在网上,总有新朋友加入了进来,也有刚认识不久的朋友甚至是老朋友离去。这都是缘分的事,由不得你一厢情愿。无论朋友是去是留,都要有一颗平和之心,必竞一段路有一段路的风景,一个朋友有一个朋友带来的乐趣。远去了的,要将那相识的故事珍藏于心底,祝福他一路好走,一路同行的,要珍惜这份友谊。现在很难看到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了。现代人的寂寞病导致另外一种并发症,有人称它为“友情失控症”。现在很多人交朋友易走极端,“我选择绝对或者零”,要么朝夕相处,要么横眉冷对,不是孤傲得不行,就是依赖得要命。要么好得不得了,要么就是糟得不行,而且好得最后都变成了糟得了,朋友间不懂得控制和平衡,非冷即热,很难体会到温和清淡的境界。也许是自己落伍了,不“现代”了,在现有的文友中,有几位朋友与我的交往是淡而又淡的,在QQ里,或三、五日,或十天半月才能碰见一次,每次相见,相互打声招呼问个好就散,即使聊天也不过只有几句话而已,但是,他(她)每次上来,都要去我的文集里看一看,见有新发的文章便跟个帖。我也是这样对待他们。

几个月来,我们在这淡淡的交往中建立了信任和友谊。我想,这种友谊会更长久,因为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淡然处之,就会悠然视之。有时候,只有保持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自己就不会老受伤害了,也不会一次次的尝试热情的付出冷情或是无情的回报了。朋友中还是有这样一种相交如水的淡淡情谊,不似莫逆之交,不抵金兰之友,却涓涓长流,平和中足见真切,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真诚和得体,我在他们那里感觉不到那咄咄逼人的热情,也不会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压力,一切刚刚好,不甜不腻,不松不紧,充分感到他们的自尊和对我的尊重,正体现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涵义。

“淡中知其味、常里识英奇”。我们爱水的清纯,水的淡泊,水的自然,水的平常,而不屑浓的茶、甘的蜜、醇的酒。我认为,友情,还是淡如水的好。网上的朋友,虽然也许不知道他(她)的真实姓名,职业和年龄,但是,我感觉真诚的人还是大多数。而且,在上万人的文学网站里,能与之相遇相识,的确是一种缘分,所以要格外珍惜。

相识系于缘,相交系于诚。缘贵在相惜,情贵于相知。当然,缘分是一种求之不得、避之不及、来而不可拒,去而不可追的东西。朋友也一样,缘也有尽了的时候,一时的朋友易,一生的朋友难,别人要怎么样,不必太在乎了,就一切随缘吧!我与网上朋友交往的原则如同现实生活中一样:坦诚相见,真诚相处,君子之交,一切随缘。但愿我的朋友也和我一起,记住前人总结朋友关系最高境界的这句至理名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就让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如水的清澈,如水的柔和,如水的强大,如水一样有情吧!

节假日的时候,找几个熟识的哥们儿撞几杯,随着酒兴大家尽情的聊,不知咋的,酒越香浓,心里就有几分不塌实,“君子之交淡如水”,总无形把人的兴致往边缘拉,甚至会怀疑这种情境是不是完全是小人之间的“酒肉”情谊,这句话真是让人扫兴的东西。

君子之交淡如水,一种说法是感情要像水一样清淡,还有一种说法说感情就要像水一样绵绵不绝,我更赞同后者。相传唐贞观年间,因薛仁贵平辽功劳特别大,被封为“平辽王”。前来王府送礼祝贺的文武大臣络绎不绝,可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一打开酒坛,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因为坛中装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薛仁贵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贵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人家这个就说的好,君子之交不是象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而是象水一样绵延不断,以此来表达真挚的情谊,咱们不是经常有句话叫——以水代酒,以茶代酒嘛,它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人们向来乐于把“君子之交淡如水”来衡量感情的深浅,甚至生怕热情付出太多了会受人责备,就算别人不知道,自己心里也会责备自己:君子之交淡如水嘛,干嘛这么情意粘粘?所以,现代人很喜欢装酷,多情总被无情伤,哎,这句话,倒是一副绝酷的面具,把人的内心罩得严严的。

3.交友之度

朋友——友好的关系、友谊的象征。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有人还以交上高尚真诚的朋友而自豪。有些人也许会把狗、猫、鸟等动物当作自己的朋友,是因为它们给了你些许精神上的慰籍。有些人也许会把诸如电脑、玩具、汽车等物品当作自己的朋友,那也是因为它们给你带来了物质上的享受。朋友关系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关系。简单的,仅见过一面,甚至没有见过面,就可以成为朋友。

复杂的,甚至是夫妻,还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一个国家有国际朋友。在国际关系中,我们有过许多好朋友。一江之隔的朝鲜,我们最可爱的人曾经为他们流过血。同饮一江水的越南,我们曾经帮助他们打击入侵者。天涯若比邻的阿尔巴尼亚,我们在自己还不发达的时候,无私的支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兄弟。这些亲密无间的朋友关系,是靠我们无私的付出,换来的。不知是谁说过:在国际关系中,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的内涵,在后来的发展中,还真是一语中的。社会上我们结交知心朋友,当然也不乏酒肉朋友。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会有意无意的结交很多朋友。有的真诚憨厚,有的华而不实,也有的相互欺骗。有人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的概念是模糊的。

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当中,类聚的不一定就是一类,群分的也不一定就是一群。朋友在交往中,友谊期限的长短和相互之间的互惠关系是对等的。如果,双方在某些方面长短不一,肯定就会在另一个方面找齐。如果不是这样,朋友之间所产生的友谊,就会是短暂的。比较实际的说法,就是投桃报李,有人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诺言而信誓旦旦。在家族中相互之间都是亲戚朋友。亲戚朋友是有血缘关系的,血是浓于水的。

但是,亲朋好友之间的关系,最牢固的粘合剂还是物质,只是,还需要加上亲情。走亲访友,婚丧嫁娶,都要按市情送上礼品、红包。相互之间有什么事情要冲到前面,不计得失,还要有吃亏的精神。这样的亲戚,才能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如果你还是大权在握的人,更要利用手中的权利给家人办些大事。如孩子升学、就业、升迁、调动,分房、等等,不一而足,多多益善,不然,有权不使,过期作废,等你下野的时候,家里的人没理你。不过,这样的事情,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更不能大张旗鼓的宣传。

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不说大家心里也都明白,有些事情只要适可而止,大家是会谅解的。在学校的同学中有同学朋友。相比较而言,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是比较真诚的,因为,都是从两小无猜的时候积累下来的友谊。所以说:小学同学的友谊比中学同学的友谊要深厚,中学同学的友谊比高中同学的友谊牢固,高中同学的友谊比大学同学的友谊纯情,大学同学的友谊比社会大学同学的友谊真诚。同学之间的友谊是纯真牢固的。

之所以寒窗十年,同学之间能结下深厚的感情,真诚的友谊,主要原因是少了些经济往来,少了些功利色彩,才使的同学间的友谊之树常青。在部队上的朋友叫战友。在战争年代一起从戎,金戈铁马,南征北战,是在一起流过鲜血的战友。在一起生死与共、形影不离,所产生的友谊是终生难忘的,是不可磨灭的。

在和平时期,一起入伍,同睡一间屋,同吃一锅饭,虽然没有流过血,但是,一起流过汗。大家在一起,不记得失,需求的是友情乡情。所以,战友之情是单纯朴素的。也正是这种单纯朴素的友谊,为以后友谊的不断加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单位上的朋友叫同事。是一种缘分把这种同事朋友关系确定。说起来这种关系,甚至比夫妻关系都要近,因为人生的大好时光,大部分时间都要和同事们在一起度过。可是,这种同事朋友关系,虽然有个好的环境,却很难把关系搞好。因为,这里是斗争最为激烈的地方。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因为这里是人的一生的利益的集散地,大家会在这个舞台上,把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展现的淋漓至尽。大有你方唱罢我登台的气氛。

当然,也会产生莫逆之交,忘年之交,至爱亲朋。但是,只要你还没有退出这个舞台,你就要在这个舞台上,根据角色的需要来表演。表演的好,也许你就成了明星,要是演砸了,听说有的人还搭上了小小性命,这绝不是危言怂听。男女之间的朋友关系最为复杂。人一出生就有了男女之别,一直到驾鹤西游都不会改变。现在科技发达了,也有改变的,无论什么原因,来的都不是那么自然,虽然,当今社会的包容度越来越宽。男女之间,在青梅竹马、举案齐眉的时候,没有太多的男女意识,因此,才有了两小无猜之说。

孔子曾经提出过“益友”的三个条件。首先是直。直不但是心里不拐弯(正直),而且是嘴上也不拐弯(直率)。一般人,做到“正派”并不难,做到“正直”就难一些了。而要能够看到别人的缺点、错误就说出来,尤其是敢于对自己亲近的人(如朋友)直统统地说出来,做到“直率”,就非常之难。难之一在于碍于情面,很难说出口;难之二在于顾忌功利,很难下决心。于人有损(伤了对方的面子),于己无利(自己并无好处),便很难会有人去做这种“蠢事”。然而直言虽然难听,却是出于“真爱”。故如能得一“直友”,实乃人生之大幸。

其次是谅。朋友犯了错误,自己能够“谅解”;或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自己能够“原谅”,这并不算很难。但是,要真正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予以“体谅”,就不容易了。尤其是他干了公认“不仁不义”的事,直接损害了自己又没有道歉,还能不顾自己背上黑锅而予以“曲谅”,那就真是其难无比!一个看重名誉的人,为了名声而“直”,还不难;一个追求实利的人,要他不顾名声而“曲”,也不难;而要一个人既不顾名声又不顾实利地去“曲谅”朋友,就几乎难得“不合情理”。但只有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朋友。

第三就是“多闻”了。博学多闻的人,当然也是“益友”。相反则是“损友”。“损友”也有三个特点。第一,外表堂堂正正,但说的都是官话、套话、场面上的应酬话,表面上无可挑剔,内心却并不正义,所以是“不直”;第二,只知逢迎讨好对方,甚至不惜附和错误,“指鹿为马”,表面体贴谅解,内心却并无真诚,所以是“不谅”;第三,夸夸其谈,言不及义,表面上能言善辩,内心却胸无点墨,当然不能算作“多闻”。这三种人,颇具迷惑性,其实最害人,所以是“损友”。

因此,君子的交友之道,就有以下几项原则:

第一是“尚自然”。不强交(不强迫别人交朋友),不苟交(不随便和别人交朋友)。真正的朋友总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可以去寻找机遇(寻师访友),但不能制造机遇。轻率就更不好。“生死之交一碗酒”,爽则爽矣,其实靠不住。

第二是“超功利”。因“利”而勾结者,不能叫“朋友”,只能叫“朋党”(狐朋狗党)。这种人,因为唯利是图,所以利相一致时,便狼狈为奸;无利可图时,便作鸟兽散;一旦利害冲突,便反目为仇,互相厮咬,哪里还有“情谊”可言?只有因“义”而结交者,才既可为正义而并肩战斗,也才可能在一方有过时,敢于直言而成为“直友”,或因大义而曲谅其小过,成为“谅友”。

第三是“去嫌疑”。朋友之交,贵在忠信,一有狐疑,便生嫌隙。故曰“识人不可不真,疑心不可不去,小嫌不可不略”。这里最难做到的是“小嫌不可不略”。因为正派人都难免清高甚至孤高,常自诩为“眼里容不得一粒砂子”。对自己固然要求严格,对他人(尤其是那些被认为“有资格”和自己交朋友的人)要求也不会低,而且往往认为那不过是“起码”的要求。于是,小有不满,便课以大罪名,一心只想关系正了又正,友谊纯了又纯。结果,“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最后只能孤立自己。真正的“君子之交”,诚应“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着眼大处,不拘小节,求同存异,才是长久之计。

第四是“多宽容”。宽容是双向的。既要对朋友宽容,也要对自己宽容。不能因为自己做得到,就指责他人有过失;也不能因为自己做不到,就觉得没脸见人。金无足赤,人非圣贤。每个人,都有力所能及者,有力所不能及者,总有做得到和做不到的事。所以,既不必苛求于人,亦不必苛求于己,以免失去了朋友之间的平等。

第五是“有肝胆”。能不能“去嫌疑”而“多宽容”,全在于有无“肝胆”;而有没有“肝胆”,又全在于“超功利”。实际上,君子因为重义轻利,个人的进退荣辱成败得失都无所萦怀,自然胸怀坦荡;小人因为重利轻义,或害怕所求不可得,或害怕所得不能保,或害怕所保不能全,自然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这就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与人交往时,君子襟怀坦白,安详舒泰,从不以强凌弱,仗势欺人;小人则衿己傲物,惟恐失尊,难免盛气凌人,不依不饶。这就叫“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同理,君子求义,只须反躬自省;小人逐利,势必趋炎附势。这就叫“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求诸己者,相互之间没有利害关系,衿而不争,群而不党,自然淡泊宁静;求诸人者,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少不了吃吃喝喝,拉拉扯扯,说些甜言蜜语,给些蝇头小利。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益友与损友,岂非正是君子与小人之别?

下篇忍与事业

我们的祖先既有因为忍让而成就大事的成功经验,也有不知忍让而败事的惨痛教训。比如,蜀主刘备,他可算是三国时期的一代英豪,但他在关羽大意失荆州被东吴杀害之后,一时感情用事,失去理智,不知忍让,不听诸葛亮等人的劝阻和东吴的赔礼求和,而亲率大军600万进攻东吴,被东吴年轻将领陆逊火烧连营六百里,蜀军全军覆没,元气大伤,虽有诸葛亮等忠臣鞠躬尽瘁拯救蜀国,但也未能挽救蜀国灭亡的命运。由此看来,蜀国的过早灭亡与刘备的不知忍让是分不开的。

忍让是做人的一种大智慧。我们提倡忍让,但不是软弱。我们并不提倡丧失人格的无原则的忍让,该斗争时要斗争,但要注意有理有利有节。

昔舜诫禹曰:“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译成现代文就是:从前舜帝告诫禹说:“你只要不夸耀自己的贤能,那么天下就没有人与你争能;你只要不夸耀自己的功绩,那么天下就没有人与你争功。”说明只有谦让才能留有余地,才能诚服众人。

老子的《道德经》曰:“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委曲便可求全,屈就反能伸展,低洼反而充盈,敝旧反能更新,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反倒迷惑。所以圣人总是执着地追求一个方面,为天下人思考最普遍的理论准则。不老是光顾自己,因而明智,不自以为是,因而开明,不妄自菲薄,因而能取得成功,不骄傲自大,因而有长进。只要你不同别人争权夺利,天下人自然不会同你较劲。古训所谓委曲求全,难道是一句虚托之语吗?正是这种诚意的委曲,才获得了求全的效果。

同类推荐
  • 偏要和陌生人说话

    偏要和陌生人说话

    《偏要和陌生人说话》全面、系统地总结出了和陌生人沟通对每个人发展的好处,分析和阐述了人们难于与陌生人结交的根本原因。它是您扩大社交圈子,获得更多好人缘不可或缺的社交利器。在每个人的人生际遇当中,可能都与陌生人有着或多或少的机缘。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这种机缘呢?
  • 世界管理大师沟通创新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世界管理大师沟通创新学(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21世纪才刚刚开始,但我们可以预见这个新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随着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人的改革开放开始,这个泱泱大国,就开始了自己的又一次复兴。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正是基于此,我们想到了要出一套世界大师的学术名著思想丛书。
  •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禅机:生活中的禅道小哲理

    本书阐述了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阻碍我们成功的诸多因素,并提供了一系列战胜自我、摆脱困境、成就大业的方法。
  • 在心灵的空地上播种芳香

    在心灵的空地上播种芳香

    成长的花瓣在天空中轻盈地飞舞,装扮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成长的过程中,你可曾跌倒?可曾失意与彷徨?学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的方法,会让你获得启发,为你的人生锦上添花,使你收获生活的真谛。
  • 财道

    财道

    中国首部财道小说,《新京报》、《金陵晚报》、《莽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11家媒体同时推出。本书演绎人生命数奇情,平视当代富豪巨贾,探究中国财道智慧。这是一部关于金融奇人、奇事、奇情的奇书。它演绎了一出出财运和命数的故事,写尽了男女之情在财运和命数之间的彷徨纠葛。作者葛红兵在小说中引进了真实案例,有很强的社会写真、客观纪实的倾向。同时小说中崔钧毅以“义”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老范以“舍”为中心的财道思想,武琼斯以“取”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贯穿书中,读者或许从中能得到深刻的启发。
热门推荐
  • 宠妻无敌:妖孽老公从天降

    宠妻无敌:妖孽老公从天降

    她豪华婚礼上,一个酷似她的小女孩扑倒她脚下,大声呼唤她“妈妈”。一个俊美如神祗的男子忽然降临,嘴唇噙着邪魅笑容:“老婆,别闹了,我们回家吧……”她惊呆了!眼前的“女儿”和“丈夫”,她全然陌生。“我不是你老婆!我根本不认识你!”她惊慌否认。他掏出结婚证:“你看看这上面是不是你和我?”看着结婚证上的自己,她“石化”了……
  • 首领万岁

    首领万岁

    下载安装个手游居然穿越了,而且还穿越到一个臭名昭彰的恶少身上?刚穿越就要挂?不会那么悲催吧?不怕,咱有变异版的部落冲突,不仅能当单机游戏耍,还能召唤!法术工厂在手,雷电、疗伤、狂暴、弹跳、冰冻、毒药、地震、加速等法术信手捏来。小黄人、MM、胖子、绿皮、骷髅头、气球、法师、天使、飞龙、皮卡、苍蝇、野猪、女武神、石头人、女巫、天狗、蛮王、女皇等兵种都是咱的手下。咱不怕单挑,也不怕群殴,咱只想摘掉头上的“恶少”光环,以正我名!PS:本书以生活流为主,喜欢的还请收藏和投票,谢谢!
  • 心血管生活宜忌与调治

    心血管生活宜忌与调治

    本书以自我调理为目的,分为生活宜忌篇和调治篇。其中,生活宜忌篇包括思想认识、运动锻炼、生活习惯、用药以及诊疗宜忌;调治篇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疾病入手,具体介绍了疾病的症状成因、饮食调养和生活保养治疗等方面内容。
  • 名门千金:下堂逍遥妃

    名门千金:下堂逍遥妃

    “本王娶你,全是因为皇上那个荒唐至极的梦!”在喜庆的洞房中,她的挣扎,只换来高高在上的男人更加凶猛羞辱的对待。她,一朝穿越成将门千金,却被皇上为保江山社稷许配给了狠辣霸道的祈亲王。新婚第二天,她被丢进了荒凉的角落里,成了令天下人笑柄的下堂王妃。但是有谁知道无数个夜里,那个将她弃之如敝履的男人却夜夜索情,还高傲的宣称:“贱人,你不配得到本王的爱,你永远只是本王的肉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当下堂王妃一跃成为逍遥王妃时,她微微一笑,也能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彼时,她面对那个男人嫣然一笑,倾倒众生。“赫连祈风,凭你称霸天下,位尊九五,也配不上我的爱!”而男人却笑的自信而邪魅,“那本王就用整个天下来换你的爱,可好?”
  • 风筝

    风筝

    金开诚编著的《风筝》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风筝相关知识。《风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生来沸腾

    生来沸腾

    我们的青春,一段如此自以为是、又如此狼狈不堪的青春岁月,有朝气,也有颓废;有甜蜜,也有荒唐;有自信,也有迷茫。我们顽固到底地故作坚强;我们轻易的伤害别人,也轻易的被别人所伤,我们追逐于颓废的快乐,陶醉于寂寞的美丽;我们坚信自己与众不同,坚信世界会因我而改变。直到我们已经不再年轻,觉察到前途或许也不再是无限的,其实它又何曾是无限的?我们仍然只是那个美好的小孩子,只是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长大的含义除了欲望,还有勇气、坚强、责任、爱与被爱。
  • 凤落梧桐:弃女不愁嫁

    凤落梧桐:弃女不愁嫁

    常言道:有凤栖梧桐,好事则近。她出生时,有凤来栖于院内梧桐树。算命术士说此乃吉兆,定是金凤成祥之命。可结果,全家一夜灭门。流落街头,被卖到青楼楚馆,受尽折磨伤害。难道就要就此放弃吗?不!绝无可能!开青楼,养杀手。她变身夜魅修罗。杀高官,胁皇子。她一夜权倾朝野。报家仇,了国恨。她却被万人唾骂。爱她?不过床上情话。若她丑如夜叉,满身疾病疮疤,身无半点长处,毫无利用价值。那,还爱吗?
  • 推棺

    推棺

    更漏为何倾斜,掩盖罪恶的黑夜。是谁子时把琉璃盏打灭,带红泥的绣花鞋,牡丹又染了谁的血,在滂沱的雨夜,有人亡命,有人喋血。而我推开沉沉棺盖,写下尸格的第八页。
  •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最奇妙的事件比电视剧都精彩……通过这本《奇才奇事》可以了解到,我们所身处的,是一个远远超出你我想象的神秘世界。可怕的“夺命琴音”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一个吻也会置人于死地吗?蜜月旅行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呢?在这个世界上,奇才奇事层出不穷,可以说“每一刻都存在不一样的精彩”。
  • 战猫传奇

    战猫传奇

    魔族,这个似乎不可战胜的种族,却不依不饶的追杀。人类,这个似乎主宰世界的生物,却无以反抗。他们,为了生存,为了家园,徘徊于人魔之间,面对着种种险境,挣扎在鲜为人知的世界。魔族出笼之际,伟诺,只是一个高中学生,被素不相识的青妍强灌了一种液体后,与魔族奋战。群魔的围杀,末世的尘埃,求生之路,反攻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