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62000000002

第2章 王者——南征北战 刀光剑影中开创千秋霸业(1)

君临天下的方式有很多种,有靠先人的功业而富贵的守成之君,有靠政治斗争由权臣变身君王的权力高手,而有一种君王是让人敬仰的,他们或白手起家,或经历磨难,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征战无数、战功赫赫,凭借自己的南征北战君临天下,他们是真正的王者。

曹操

乱世之枭雄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一时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曹操自募兵勇、东征西讨,以求天下统一、人民安康。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统一了北方。随后养兵屯田,发展经济,给北方带来了近百年的稳定。

曹操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与其自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自己的性格和行为方式决定了他所取得的成就。

生性多疑 逆我者亡

“多疑”这个词的意思在特定环境下就是“谨慎”,在那个天下大乱的年代,每一个人都必须谨小慎微,稍不小心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而那时的生命贱如草芥,曹操的“多疑”在当时也可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可以说曹操的“多疑”间接上也成就了曹操的统一大业。而曹操的“多疑”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他杀害吕伯奢一家和梦中杀人这两件事。

汉灵帝驾崩以后,太子年幼,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图谋诛杀宦官,总揽大权,但太后不听他们的进言,于是何进就擅自调凉州刺史董卓进京,意图以此来胁迫太后就范,宦官看出了何进的意图,在董卓进京前先把何进杀了,这样一来董卓就无人可以控制。董卓进京后先废汉少帝为弘农王,立陈留王刘协为帝,即汉献帝,京都大乱。董卓生性残忍,激起满朝上下的愤恨。曹操以献家传宝刀为名准备诛杀董卓,但刺杀失败,连夜逃出京城。

在离京逃亡的路上,曹操路经其父好友吕伯奢家。对于这位身为朝廷通缉的要犯,吕伯奢并没有介意曹操通缉犯的身份,而是热情地接待了他,为了更好地招待曹操,家中无酒的吕伯奢不辞辛苦地骑驴去西村给曹操沽酒。

吕伯奢的好意并没有打消曹操的顾虑,身为逃犯的他神经绷到了极点,生性多疑的性格更是让他对这位父亲的老友很难放心,于是曹操就去偷听吕伯奢家人的谈话,这一听就出事了。“缚而杀之,何如?”这是曹操从窗外听到的谈话,本来就心存疑虑的他听到这句话更坚定了自己的判断,于是拔剑闯入屋内,不问男女老幼,给吕伯奢家里来了个“一锅端”。当曹操在厨下发现一头绑着的猪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误杀了好人,当时的心情可谓追悔莫及,换做一般人,也许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不能自拔,可他是曹操,也只有他能够很快从自责中醒过来,铸下大错的他现在想的不是如何赎罪或如何补偿,而是在想这一行为给自己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他像每一个平常人一样选择了逃跑,可偏偏造化弄人,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吕伯奢,这时曹操的脑中全是自己下一步的境遇,如果让吕伯奢知道自己把他们家灭了门,必然回去报官,自己也将性命难保。所以他一不做、二不休,将吕伯奢刺杀于剑下,说出了那句流传后世的狠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有人说这体现了曹操自私狠毒的性格,成为贬曹一族手中最锐利的武器,可在那万分紧急的时刻,这种做法正体现了曹操成为一个政治家的潜质,如果存有妇人之仁、心慈手软,也许曹操早就死于董卓之手了。

曹操“多疑”的另一件具有代表性的事例是他梦中杀人的故事。

有一次,他对照料、服侍自己饮食起居的侍从们说:“我有个毛病,或者说特殊功能,当我在睡梦中时,只要有人稍一接近我,我就会跟梦游似的,马上跳起身来杀死这个人,所以今后当我睡着,尤其是熟睡之际,不要靠近我,以免造成误杀。”侍从们听听也就过去了,嘴上都连称知道了,可谁都没有把曹操这句话放在心上。

当时的政治局势三足鼎立,各个国家内部都隐藏着敌国的奸细卧底、杀手刺客,曹操从个人安全考虑,不相信身边的任何一个人,所以他就要对侍从们说这番话。

曹操为使众人相信自己的话,于是在一天夜晚睡觉时,故意蹬开被子,装做受冻而不知的酣睡状态。一个平日深受曹操喜爱,对曹操的照料也十分精细入微的小侍从,见主人在寒夜受冻,出于职责,更出于对曹操的爱戴,便小心翼翼、轻手轻脚地走到曹操卧床前,刚要伸手捡起地上的被子给主人盖好,曹操突然翻身跳起,抽出床头宝剑,狠命一挥,侍从即刻身亡。曹操杀人之后,一言不发,重新躺倒,呼呼大睡起来。其他侍从吓得面无人色,都呆傻般一动不动。很长时间才清醒过来,但谁也不敢再靠近曹操。那个被杀的小侍从也就一直横卧在曹操床下。第二天清晨,曹操醒来,一见床头溅满鲜血,床下又横卧着已死的小侍从,大惊之后便大怒:“谁敢杀我爱侍?”众侍从一直战战兢兢地远避在旁边,见曹操怒问,才一齐跪下,说出事情经过。曹操听后,表现出惊愕又悔伤的神态,还流下了几滴眼泪。抱起那小侍从的尸身,难过地说:“我跟你说过,我会梦中杀人而不自知。你怎么还在我睡觉时靠近我呢!”

于是,曹操下令,厚葬这个被自己误杀之人。整个葬礼中,曹操表情十分沉痛。军中众人终于相信:曹公睡梦中确有神秘的自我保护能力。并互相告诫:当曹操睡觉时,万万不可靠上前去。

可以说曹操的做法是残忍的,那个侍从至死都不知道自己做了曹操“杀鸡儆猴”游戏里面的那只鸡,可谁又能保证如果曹操不演这场戏,不这么多疑谨慎,他的寝宫里不会出现一个豫让,不会出现一个聂政呢?

思才心切 求贤若渴

作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曹操对人才格外看重,他曾借诗歌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他的《短歌行》中有这样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皎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首诗重点表达了曹操对人才的渴求与渴望。曹操不止一次地发布求贤令,希望能网罗天下人才共同治理国家。他对人才的渴求从陈琳和许攸的两件事上就可见一斑。

陈琳因董卓之乱避难至冀州时,入袁绍幕下。袁绍让他掌管文件,军中文书大多由他来撰写。最著名的是《为袁绍檄豫州文》,这是在官渡之战前夕他为袁绍写的出征檄文。文中写到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义子,借助曹腾的地位,乘坐金车玉辇、勾结权势、篡夺皇位、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更是遭世人唾弃。袁绍统领豪杰,铲除奸佞,又遇到了董卓的专权,欺凌百官、残害百姓,于是袁绍拔剑击鼓、发动诸侯、召集英雄,不追究他们从前的过错,都予以任用,和曹操共同商讨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重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丧失了许多兵力,袁绍又分给他兵力,休整队伍,上表让他担任东郡太守;又让他担任兖州刺史,让他披着虎纹将袍,交给他军队,给他奖罚的权力,希望他能够立功赎罪。但是曹操趁机飞扬跋扈,更加变本加厉地剥削人民,残害贤能善良的人。

后面的文章中陈琳又在政治上对曹操进行了攻击,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随意杀害政见不同的大臣,汉献帝在许昌只是一个傀儡,朝廷在曹操一个人的掌控之中,终有一天曹操会谋朝篡位。

陈琳的这篇文章写得可谓刀刀见血、句句致命,在那个至礼至孝的年代,这样辱骂一个人的先人是谁都难以接受的,其中对曹操的为人大加诋毁,而且还进行政治上的中伤,如果换做心胸狭窄且鼠目寸光的人,估计陈琳死十回都不够,可幸运的是他遇到了曹操。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袁绍大败,陈琳为曹军俘获。也正是看到了那篇檄文,曹操记住了陈琳,认为这是一个可以为国家出力的人才。曹操爱其才而没有追究他对自己的诋毁和辱骂,让他做了司空军师祭酒,使其与阮瑀共同管记室,收为己用。

在官渡之战过程中,曹操久守官渡,军力渐乏,军粮告竭,急发使者往许昌求救措办粮草。使者被许攸截获,曹操催粮书信俱露。于是许攸献计袁绍,分析了曹操军队屯官渡,与袁军相持日久,许昌必定空虚,若分一军星夜袭击,则许昌可一举拿下,曹操也可擒拿。如若袁绍用许攸之计袭许昌、攻官渡,曹操必定全军覆没。而在另一方的曹操已是热锅上的蚂蚁,正如许攸分析的,现在的曹操处在极大的困难之中。当许攸离开袁绍投奔曹操的时候,曹操正准备就寝,听到许攸来投,他连鞋子都没有穿就出帐迎接许攸。可见曹操对人才谋士的渴求与周公的“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行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正是因为许攸的到来,曹操才一把火烧了乌巢,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为统一北方打下坚实的基础。

正直勇敢 问心无愧

曹操生性正直,不苟全于权贵,做事但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自己肩上的使命,这也是他成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的基本素质。

曹操刚刚进入仕途的时候担任洛阳北部尉的职务,这一职务主要负责京师的治安工作。曹操在衙门里造五色棒,在大堂的左右各摆十多支,对不法之人以威慑,有犯禁者,不避豪强,即击杀之。

当时官府下令夜间的时候不许随便走动,可当朝得宠的宦官蹇硕的叔父却不把这条命令放在眼里,仗着自己是蹇硕的叔父深夜在街上溜达,正赶上曹操巡夜,曹操不惧蹇硕的淫威,将其叔依法治罪,就地正法。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使京师治安大为好转,没有再敢犯禁之人。

董卓进京乱政之后,天下诸侯纷纷起兵并推袁绍为盟主,结成讨董同盟,讨伐董卓的篡逆行为。曹操自己也散尽家财,拉起义军,加入到了这次讨董战斗当中。可这些诸侯都是各怀心思,打着为朝廷效力的名义纷纷为自己谋取私利,这让曹操很是不齿和愤怒。他在他的诗作《蒿里行》中这样写这次战争: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首诗真实地写出了当时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写出了各路诸侯各怀鬼胎的丑恶嘴脸,更反映了曹操对百姓受难的心痛和对诸侯争权夺利的鄙视。

面对各路诸侯的这种自私的心态,曹操很是着急,他对各路诸侯说:“我们兴起义军来诛灭董卓的暴乱,现在各路大军都已会合到了一处,气势正盛,应该奋力进军,击溃董贼,你们还有什么犹豫的呢?如果说董卓原来倚重朝廷的威严,凭借京师坚固的防御,以朝廷的名义发号施令,虽然他的举动很是无道,但毕竟他手里握着朝廷,我们还有所顾虑的话。现在他焚烧了洛阳宫室,劫持天子迁都长安,已是海内震动、天下共愤,我们出师名正言顺,这样的时机正是讨伐董卓的良机啊,一战而定天下,不可错过这样的好机会啊!”这是一位以国家安危、百姓疾苦为重的将军发出的肺腑之言,足以表现曹操的正直。可那些以自己个人利益为重、钩心斗角的军阀们哪里肯听曹操的劝言,哪里会顾及百姓的死活呢?面对这种军合力不齐的让人失望的局面,曹操不顾自己利益的得失,依然率军前行,在成皋与董卓部将徐荣的军队相遇,终寡不敌众、败下阵来,自己被乱箭射中,坐骑也被杀死,险些丢掉了性命。

这一仗曹操败得很惨,全军覆没,自己差点丢了性命,可相对于那些蝇营狗苟的军阀来说曹操是可敬的,他急于救朝廷、救万民于水火,不计个人得失、勇敢进兵,光凭这一点曹操就问心无愧,没有白食汉朝俸禄,没有辜负百姓对他的期望。

坦白率真 磊落坦荡

曹操有一篇文章《让县自明本志令》,是反映曹操思想和经历的一篇带有自传性质的重要文献。这篇文章写于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时年五十六岁。当时,他完成统一北方大业后,政权逐渐巩固,继而想统一全国;但是孙权、刘备两大军事集团仍然是他巨大的威胁。他们除在军事上联盟抗曹外,在政治上则抨击曹操“托名汉相,实为汉贼”,“欲废汉自立”。在这种政治形势下,曹操发布了这篇令文,借退还皇帝加封三县之名,表明自己的本志,反击了朝野谤议。文中概述了曹操统一中国北部的过程,表达了他以平定天下、恢复统一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写得坦白直率、气势磅礴、充满豪气,表现出政治家的气度和见识。

这篇文章中最让后人称道的一句话就是:“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刘备孙权之流对曹操的政治攻击只不过是一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发泄罢了。

曹操在文章中说自己年轻时被荐举为孝廉,自认为不是那种隐居深山而有名望的隐逸之士,如果这样恐怕被天下人看做是平庸无能之辈,所以想当一个郡的太守,把政治和教化搞好,来建立自己的名誉,让世上的人都清楚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才干。在济南任国相的时侯,开始革除弊政,公正地选拔、推荐官吏,这就触犯了朝廷的那些权贵。因而被豪强权贵所恨,曹操恐怕自己的这些行为会给家族招来灾祸,所以托病还乡了。

返回家乡后,曹操整年不出,在谯县东面五十里的地方建了一栋精致的书房,打算在夏秋读书、冬春打猎,希望得到一点瘠薄的土地,老于荒野,不被人知,断绝和宾客交往的念头,但是这个愿望没能实现。

曹操又讲到自己后来被征召做了都尉,又调任典军校尉,心里就又想为国家讨贼立功了。希望得到封侯,当个征西将军,死后在墓碑上题字说:“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曹操说这是他在那个时候的志向。待到遇上董卓犯上叛乱,各地纷纷起兵讨伐。但各路军阀却以平乱为名,大肆招兵,扩充自己的实力。曹操却每次只招募几千人,因为他并没有割据一方,犯上作乱的野心,所以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军队。

曹操所说的这些都是事实。在外人看来,他是在给自己脸上贴金,为自己辩护,可换个角度来说,中国人从骨子里就有一种谦虚的思想,甘于当无名英雄,做好事不留名,可曹操面对政敌的指责把这些都说出来,这正是他率真的表现。他敢于对天下说这番话,正是他磊落坦荡,无愧于心的表现。

同类推荐
  • 混乱序曲

    混乱序曲

    人生不过选择,似简单似复杂。人,不是没得选,只是不好选,选不好。可一旦抉择了,就不畏人言,勇于追逐自己所喜爱的事物,不去计较别人的目光或者评论,心有坚定,一往无前当一场恐怖活动席卷全球的时候,看那背弃少年如何做出自己的选择。
  • 马踏天下

    马踏天下

    他,只不过是一个想发点小财的青年,命运,竟然让他成为了大将军。他,只不过想在乱世中活下去,命运,却让他成为鞭挞天下的大英雄。传言中,他有三头六臂,勇不可挡,但是,他其实只是个平凡人,有爱,有恨,还有凡人的小贪婪。为了自己想守护的,让这个平凡人以一人之躯,挡万夫之阻,杀人无算,呵斥王侯,鞭挞天下。这是一条孤独的路,多年以后,他不光没有了敌人,也没有了朋友,只是孤独的守护着这片天地,执着的维护着他心中所认为的公平正义。
  • 我当特种兵的岁月

    我当特种兵的岁月

    雷啸天出身贫寒,年幼失去母亲,考上大学后父亲又中风倒下,他退学回乡照顾父亲,这期间因为见义勇为受到表彰,被镇政府聘请为保卫干事,不过是临时工。父亲去世后,镇政府鼓励他参军,以便退伍回来可以安排工作。那一年在云岭征兵的是海军某部,他报名参军后,来到位于北方的海军某新兵训练团……开始了他成为优秀特种兵之路。
  •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战史篇(二)

    本书内容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背景、序幕爆发、全面展开、相持转折、最后结局等。
  • 戏中戏

    戏中戏

    唐天朋和方小豹自外回来,突然瞧见戏班台柱横死屋内,身旁掉下的一把匕首正是唐天朋日前所失。两人被警方抓住,方小豹主动揽下一切罪名,唯盼唐天朋顺利到济南向山猫王森求助!唐天朋一路智斗杀手,总算见到王森,得允前往调查。王森来到戏班,总觉得有哪里不大对劲,想不到台上的花旦竟然是个太监。王森悚然一惊,明白他是碰上了一件酝酿之中的异族政治阴谋……
热门推荐
  • 东北灵异诡谈

    东北灵异诡谈

    在中华大地上,有南茅北马一说。南茅,指的自然是茅山道教,北马,说的是咱书中写的出马仙家。有人说跳大神儿的就是骗人,我想说,骗人的有,但是不全是。这行当水深且浑,浑水摸鱼的大有人在,可我不是。有人会问,你是谁啊?其实我就是一个小小弟马,祖上传的香根。大堂兵马在深山修真养性,出古洞就要四海扬名。我不过是记录一些他们的趣事,满足一下他们渴望扬名的迫切心理。
  • 一见成婚

    一见成婚

    28岁的张鸣筝在经历过各种惨不忍睹的歪瓜裂枣轮番轰炸后已经对相亲不抱任何期望了,可当她第九九八十一次推开相亲大门并看清桌对面的男人后,当时的心情几乎和中了头彩一般,那绝对是:喜大普奔!这是一个关于大龄恨嫁女如何拐到秀色小帅哥将自己脱单的逆袭秘史!
  • 花落奈何恨流水

    花落奈何恨流水

    铁血汉子战沙场,玩家沉默征战四方,远赴西域,战西凉,吞幽州,与曹操刘备争天下!重新谱写三国剧本,收猛将关羽张飞,得谋士卧龙凤雏!网游的骑兵时代,凭手下无数大将,极品智囊,沉默能否统一网游天下?
  •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毛泽东瞩目的文臣武将

    这五部著作同属“毛泽东瞩目的风云人物”丛书的姊妹篇,共计约两百余万字,可谓洋洋大观。值得一提的是,出版这套丛书的主旨,在于研究、探索毛泽东思想发展的轨迹,研究、探索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历史观、革命观、世界观,透过青年毛泽东、中年毛泽东、老年毛泽东对中国乃至世界若干著名风云人物的评价,力图抒发领袖胸怀,展现巨人风采,并从中窥视毛泽东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的历程,以供广大读者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说,长江文艺出版社确定这个重大选题,出版这套丛书是有魄力和远见的,显而易见,这套书颇具可读性,也是极富收藏和研究价值的。
  • 星河战场

    星河战场

    一股神秘的力量使得32世纪的人类不得不停止在宇宙中扩张的脚步,于此同时人类星域中出现了一款以战争、冒险、争霸为主题星际游戏使得其他所有此类的游戏全部停止了运行,热爱星际冒险的杨云再次踏上旅途,不过随着对游戏的深入了解杨云发现,这款游戏却关乎着整个人族的未来的命运。
  • 百鬼画卷

    百鬼画卷

    你被恶鬼缠身,需要我的帮忙吗?我只要五百万。。什么?你没有!好吧四百万也可以。。。什么,还是没有?滚吧!!!!!百鬼们,我带你们闯天地
  • 人道剑帝

    人道剑帝

    剑道末法,他道盛行。人族末世,妖魔横行。混沌剑火,劈裂箴禁。天人五衰,三花聚顶,五气朝元。妖可破,魔可破,人可破,天地亦可破!我自一剑在手,扶摇天地而上,是为剑帝!
  • 天外玄机

    天外玄机

    脚踏四方大路!手掌八方绝地!身临宇内乾坤,号令群雄并武!破入苍穹之外!天外天,人外人,遥遥无期修练路,极尽成神不归途!
  • 凤临山河

    凤临山河

    父母离开人世留下巨额的财产,结果无知被骗;偶然与帅哥老板相遇有机会轮回前世,岂想成为一代女君王,男女分配有悖伦理,在辗转于宫中诸多美男之中,无影虽始终相伴,却没有清秋的细腻柔情,多少次的纠结徘徊,却依旧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爱人。
  • 橡皮爱情:商品经济下非常态的两性关系

    橡皮爱情:商品经济下非常态的两性关系

    当12点钟声响起,爱情褪去浪漫的外衣,剩下的又是什么呢?让御姐为你揭露伪善爱情和男人的那点心思,给你的爱情打下一针镇定剂,免遭物欲滥情毒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