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362000000006

第6章 王者——南征北战 刀光剑影中开创千秋霸业(5)

在庞培的军队回去之前,恺撒再一次发挥他笼络人心的能力,对他们说:“我的敌人,我还是用这个称呼,因为我想使你们更加清楚地了解我的意思,虽然以前我的军队被围困的时候被你们杀害,但当你们被派来袭击我的军营的时候,我没有伤害你们那些向我投降的人;当我已经切断你们水源的时候,我也没有伤害你们其余的军队。如果你们对于这些恩惠有一点感激的话,请你们把这些事请告诉庞培的全体士兵们。”

恺撒这样的手段大大削弱了庞培军队的战斗力,取得了比厮杀更加有效的成果。恺撒正是认识到了民心的巨大力量,才想出了这样一个削弱对手战斗力的方法,为自己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注重笼络人心,不但让恺撒在战争中提高了自己的威信,削弱了敌人的战斗力,而且在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可以左右逢源,使自己有了一个稳固的政治基础,为以后同政敌的决战积蓄了力量。而恺撒最后的遇刺也正是由于他后期失去民心所致。

忍辱负重的宽阔胸怀

成大事者,必须要有容纳屈辱的宽阔胸怀,这样才可以韬光养晦,沉着冷静,面对纷繁复杂的局势作出自己正确的判断。而恺撒在面对屈辱的时候,总能够以博大的胸怀和理智的头脑作出最为正确的判断。

公元前61年,恺撒在担任西班牙总督期间战功卓著,征服了众多当地的部落,扩大了罗马的统治范围,为国家带回了巨大的财富,使他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

公元前60年当他凯旋回到罗马的时候,按照罗马的传统,恺撒本来可以得到一个盛大的凯旋仪式来展示自己的赫赫战功,提升自己在罗马的影响力,但元老院却对此事横加阻挠,利用参选执政官的条件对恺撒进行要挟。

按照罗马法律的规定,竞选执政官的人必须本人在罗马城内才有资格参加竞选。而罗马法律同时还规定,在外得胜归来的将军如果想要举行凯旋仪式,在凯旋仪式举行之前是不能够进入罗马城的,否则就是非法的行为。面对这样两难的境地,恺撒请求元老院特许他缺席参加竞选,而这样的请求他的政敌们当然是不会同意的,他们打着维护法律尊严的幌子驳回了恺撒的请求,虽然这样的事件在罗马历史上有过先例。

面对这样的要挟,恺撒泰然处之,他放弃了自己进行凯旋仪式的荣耀机会,进入罗马城,参加执政官的竞选。

公元前59年,恺撒即将卸任罗马执政官,政敌们千方百计地对他进行迫害,元老院故意给恺撒指定了人烟稀少、贫瘠荒凉的意大利南部地区作为他卸任后将要去管理的地方。到这里担任行政管理的人既不能发财致富,也不能获得为继续在政治舞台上扮演角色所必须的荣誉。面对这样的安排,恺撒一眼就看出了政敌险恶的用心,感觉到了自己面临的危险形势,他先是通过他的亲信向公民大会提出议案,更换了自己卸任后的领地,然后又将自己年仅14岁的独生女尤丽娅嫁给年近半百的庞培,以得到庞培在政治上的支持,并且扶植了一个能够代表自己利益的人做保民官,这个人的名字叫普布利乌斯·克洛迪乌斯。恺撒的第二个妻子和他私通,当众被揭露后,恺撒并没有因此与他翻脸,而是从大局考虑佯装不知,只是休了妻子。得到恩惠的普布利乌斯·克洛迪乌斯更加死心塌地地为恺撒卖命,成为恺撒在罗马城的利益代表者,使远在外省的恺撒还能够时刻掌握着罗马城的政治局势。

恺撒宽阔的胸怀使他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纷争,使他能够时刻以自己的政治生涯为中心,最终登上权力的巅峰。

克伦威尔

英吉利的“护国主”

克伦威尔是英国政治家、军事家、宗教领袖。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他是资产阶级—新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独立派的首领。在1642年—1648年两次内战中,先后统率“铁骑军”和新模范军作战。1645年6月在纳西比战役中取得对王党的决定性胜利。1648年,清洗了国会中长老派的势力。1649年,在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压力下,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1653年,建立军事独裁统治,自任“护国主”。

忠实的清教徒

16世纪上半叶开始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了整个欧洲大地,德国的马丁·路德、法国的加尔文成为改革后基督教新教的领袖。在当时的英国,由于英国国教的专横,宗教改革姗姗来迟,但英国教徒们还是受到了来自加尔文教义的影响。早期的清教徒希望完全按照《圣经》的原则生活,顺服圣经的教导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如廷代尔的目标就是让英国每位识字的人都拥有一本圣经。历史上,将在英国的新教徒,那些信奉加尔文教义,不满英国国教教义的人称为清教徒。

清教徒并不是一种派别,而是一种态度、一种倾向、一种价值观,它是对信徒群体的一种统称。清教徒是态度最为虔敬、生活最为圣洁的新教徒,他们认为“人人皆祭司,人人有召唤”。认为每个个体可以直接与上帝交流,反对神甫集团的专横、腐败和繁文缛节、形式主义。他们主张简单、实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信徒生活。

而克伦威尔就是一名忠实的清教徒。1599 年4月22日,克伦威尔出生在英国的一个农业小镇亨廷顿。他的父亲是小镇上的一个中等乡绅。克伦威尔的整个家庭环境完全是清教徒式的,他从小就受到清教徒的熏陶。亨廷顿小镇也同样充满了严肃的清教徒气氛,这一切在克伦威尔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626年,由于急需资金迫使查理一世国王重新召集议会,加之宠臣伯金汉的对外政策接连失败,国内气氛越来越紧张。国内形势的变化也使克伦威尔在不断探索自己的政治立场,考虑自己的使命。

当国王命令在亨廷顿选举两名代表出席他的第三届议会时,克伦威尔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议员,从此他的道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议会于1628 年3月在威斯敏斯特召开。

克伦威尔第一次走进了下院,这里成了他学习政治斗争的一所好学校。在议会中,克伦威尔看到了许多优秀的演说家和反对派领袖,了解到议会和国王的激烈斗争。

在暂时休会四个月后,议会第二次会议开幕,议会的主题也转向清教徒十分关心的宗教问题。清教徒的代表人物克伦威尔终于按捺不住了,请求发言。克伦威尔的第一次发言简短而有力,猛烈地抨击了受宫廷保护的天主教,主张保护清教徒的利益。这次发言产生了很大影响,下院多数议员拒绝服从国王命令,并且通过《三项决议》提案,反对天主教,反对国王任意征税。国王查理一世惊恐万状,迅速调集军队强行解散议会。作为议员的克伦威尔,一开始就坚决违抗国王的旨意。

在这个时候,英国的清教徒运动已经发展到了高峰,清教徒与英国国教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作为英国国教的维护者,查理一世国王越来越不得人心;而作为一名忠实的清教徒,克伦威尔必然要加入到这场政治斗争当中来,也为他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埋下了伏笔。

反对王权的激进派

1640年—1660年的英国,经历着一场新旧政治体制交替的搏斗。在这一进程中,世袭的封建君权败下阵来,古老的王权思想却顽强存在,国会自主权力增强,但与个人独裁之间的冲突贯穿始终,共和思潮有力地冲击着传统的政治体制,民主改革的要求展示着新时代的曙光。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克伦威尔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英国革命以斯图亚特王朝最初两个国王与国会之间的冲突开启其端。内战前,这种冲突在三方面展开:宗教上,国教与新教之间;经济上,国王擅自征税和出卖专利权,而国王征税须经国会同意,同时国会反对专利权出卖;政治上,国王强调“君权至尊”,国会要求拥有自主的权力。詹姆士一世提出:“没有主教,就没有国王”,宣称“议论上帝是渎神,议论君主是谋叛”。查理一世则声言:“国会的召集、持续和解散,完全依从于我的权力”,他多次未经国会同意而强行征税,实行无国会统治达十一年之久。

1628年议会解散后,克伦威尔回到亨廷顿做起了绅士。1636年克伦威尔迁居到伊里城居住,成为该郡的最大乡绅之一。这几年里, 克伦威尔成了剑桥及邻郡最受欢迎的人物。克伦威尔赢得的声望同他确立与专制制度斗争的思想是分不开的。国王查理一世的权威不断上升,人民的反抗情绪也不断高涨,最终导致了起义,迫使查理一世再次召集议会,克伦威尔信心十足地再次走进下院。1638年苏格兰人民举行了起义。为了筹集到钱去镇压起义,查理一世不得不召集议会,这届议会中的激进派认定:公开反对王权专制的时刻到了。来自剑桥郡的克伦威尔成了这一想法的领袖人物。他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被选进18个议会委员会,并且成为一系列摧毁英国“旧制度”根基的重要法案的倡议人。1640年11月9日,克伦威尔在议会中作了发言。他在这次议会第一次会议期间最重要的活动是参加了宪法和宗教问题委员会的工作。

但是暴君查理一世拒绝采纳长期国会通过的《大抗议书》,并命令下院交出五名反对派领袖,妄图一举终止国会的活动,可是当他亲自来到下院进行逮捕时,他发现议员们都已经走了。于是,国王升起军旗,国会征募军队,1642年秋,内战开始了。

在这场对专制王权的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中,克伦威尔和战友们一起,反对国王的暴政。但这时,他反对查理一世的,首先是宗教而不是政治。1628年第一次进入国会时,他的主要活动是参与一起宗教案例的调查,要求取消主教制,禁止《公祷书》规定的教义;17世纪30年代中期,国会与国王围绕着拒交船税的“汉普敦案件”而斗争时,他正在为家乡一个清教徒讲坛布道者缺乏资助而呼吁;短期国会中,他的发言仍限于宗教宽容。直到长期国会召开后,他变得活跃起来,动议释放在押的约翰·李尔本,积极支持《根枝法》,参与为草拟《大抗议书》作准备的,有关王室暴政的调查工作,在通过《三年法规》中起到卓越的作用。

诚然,他在《大抗议书》通过以后曾说:“如果《大抗议书》被否决,我将在否决后的第二天一清早,就卖掉我所有的一切,再也不愿意见到英格兰。”然而,这是宗教感情多于政治考虑。因为《大抗议书》不像《根枝法》,前者对废除主教制问题作了让步,克伦威尔认为反对者不会太多,可结果出乎他意料,在《大抗议书》的讨论中,争辩激烈,仅以微弱多数获得通过,因而他作了如上的表述。在内战爆发前的年代里,克伦威尔从一个抨击国教主教制度知名的纯朴清教徒,开始成为长期国会中的国王反对派,但政治地位不显要,所以他不在被国王逮捕的五人之列。

战争爆发后,反对国王和王权的斗争从国会讲坛转移到战场。要不要击败国王军,在国会阵营内发生了分歧。掌握国会、控制军队的长老派不想与国王决裂,伺机妥协。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认为首先必须在战场上彻底取胜,尔后进行谈判。他所征募的一支骑兵队在埃吉山战役中(1642年10月)初露锋芒;1643年,当国会军在其他战场上丢城失地时,克伦威尔所在的“东部联盟”始终保持完整,成为国会军公认的中心;马斯顿草原一战(1644年7月),他的骑兵队痛击国王军,被称为“铁骑”。

然而,这些辉煌的胜利被长老派将领的败绩所抵销。对此,克伦威尔深为不满。1644年初,他谴责国会军军官们军事上的不称职和行为上的放荡失检。9月,他向“两王国委员会”申诉说:“这样一些成员组成的军队,对作战无所裨益,难以完成任何重大的事业。”

曼彻斯特伯爵在马斯顿草原战斗中因行动迟缓而贻误战机,对此他和伯爵发生了争辩,克伦威尔严正指出:“让国王不受攻击而逸去,他在国内外的地位将得到加强;因而,唯有现在将他击溃,他和他的事业将从此毁灭。”伯爵回答道:“如果我们打败国王九十九次,他仍然是国王,他的后裔仍然是国王,我们则仍然是臣民;但如果他打败我们那怕只是一次,我们就要被绞死,我们的后代也将完蛋。”

克伦威尔气愤地说:“如果情况是这样,那我们为什么一开始就拿起武器?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就该反对战争。如果是那样的话,让我们和国王议和吧,不管这是从未有过的多么卑鄙的和平!”

战争进行了两年,国会军在战场上越来越糟,为了挽救面临的危机,克伦威尔在1644年12月9日发言中,撇开对个人的指摘说:“现在的重要问题在于拯救国家,因为连绵不断的战争带给国家以致命的流血,或者说几乎是奄奄一息。

因此,不进行一场更迅速、强力和有效的战争……我们将使全国人民厌弃我们,痛恨国会这个名字……不把军队置于另一种格局之中,战争不更强有力地进行,人民将不再忍受战争的重负,迫使你们顺从一项可耻的和平。”

在克伦威尔等独立派分子的坚持下,国会通过“新模范军法案”(1645年1月),组织起一支在费尔法克斯统率下,以“铁骑”为核心的新模范军,克伦威尔担任副统帅。从此,克伦威尔在国会中代表着军队,在军队中代表着国会,他带领新军驰骋疆场,在纳西比和兰伯两次战役中(1645年6月—7月)取得了对国王军的决定性胜利。

1646年夏第一次内战结束,国王成了阶下囚,封建君权统治的光环黯然消逝。1649年查理一世死后两个月内,王政废止、上院取消,行政权交由下院选举产生的国务会议。克伦威尔为国务会议第一任主席,成员中的半数来自下院。一个“没有国王和上院”的一院制共和国诞生了。

铁骑军的首领

在英国内战中,西北的省份大致拥护国王,而东南方商业和制造业发达的省份则站在国会一边。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北方的一些大城市也在国会的控制下,而南部的贵族大多支持国王。总之,全国绝大多数民众向着国会,包括几乎所有的中产商人,这些人担负着主要的财政税收。于是国会军占有财力、物力上的优势,可以轻易地招募军队。

在埃吉山战役失利后,克伦威尔这样告诉汉普顿上校:“你的部队都是些残兵败卒,所以你首先应使部队具有精神,否则失败是毫无疑问的。”

同类推荐
  • 二战史·内幕真相

    二战史·内幕真相

    法国战备不足,部队严重缺员。1940年5月10日,绥靖主义者、英国首相张伯伦面对德国的西线攻势束手无策,不得已只好于下午6点向国王递交了辞呈。半小时后,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被召到王宫授权组阁。5月13日,英国下院在怀特举行特别会议,要求对新政府进行信任投票。会上,年满65岁的丘吉尔宣布了新政府的施政纲领,并要求获得下院的赞同。他在下院向全体与会人员和英国保证:“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大家。”
  • 我们曾经是战士

    我们曾经是战士

    曾经风光无限的“兵王”们退役后带着无数的遗憾和叹息回归社会。
  • 无限之军神系统

    无限之军神系统

    惆怅会打造一本不一样的无限流小说,军事无限流。喜欢军事和无限流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保证精彩。
  • 龙在天涯

    龙在天涯

    一个未来军人,在战争中不小心被吸入黑洞,转世来到现代变成一个婴儿,一切要从头开始。犯我者,诛之。
  • 忠诚使命

    忠诚使命

    记录一个少年入伍之后的点滴生活,体现一段真实普通平凡的军旅生涯。记录新兵入伍成长的过程。
热门推荐
  • 庄主的嚣张御音妻

    庄主的嚣张御音妻

    江清雪,华夏的天才钢琴家兼某组织杀手,在家族迫害与各种危险任务的夹缝求生的悍妹子。一朝搭机回国,被身边人出卖,机坠人亡。再睁眼,穿异世,各种暧昧激情滚滚来。江清雪仰天怒吼:喂,老天!要不要这么火爆啊?!身体原主身中奇毒,筋脉堵塞,各种鄙视、嘲笑,是废材!哼!神奇手镯,惊人蜕变,十年卧薪尝胆,一朝崛起,报家仇。任尔是皇亲国戚,还是势力滔天,或者实力强劲。我匕首一握杀四方,玉箫一鸣震九寰。辱我,欺我者!让你自食恶果,身败名裂!害我,伤我者!必拿汝鲜血谱写绝世笙歌!带神兽,炼宝丹,携夫君,闯难关;她,江清雪,总有一日立于巅峰,傲世苍穹。(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傲视狂歌

    傲视狂歌

    在灵天大陆上,盛世年代各种妖孽辈出,争锋独霸天下,一场前所未有动乱也是将要来临,且看一个小小少年从洛城走出,从此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世界,看他战天骄,风云四方,与动乱中成就无上地位。
  • 豪门欢:BOSS,你够狠

    豪门欢:BOSS,你够狠

    那一年,他带着阴谋娶了她。他,方骁斐,是自己最好朋友的男人,她还是嫁了。本以为她付出了足够多的爱和耐性,最终他的心里会有一点点她的席位。但是......即使没有那个他深爱着的女人,她依然不会是他身边唯一的女人。更何况,现在那个女人回来了!他深沉的眼神饱含着的怀疑和防备,深深的刺伤了她。这种建立在怀疑和欺骗上的婚姻,她还要继续吗?婚姻的承诺来得那么脆弱,当承诺变成一种无心的敷衍,她在心底苦笑,这样难堪的下场是老天对她贪心的惩罚吗?七年前,那时候还是她丈夫的男人,和另一个女人那样厌恶地指着她的鼻子骂——杀人凶手!再遇见,他目光阴沉,声音从牙缝中迸出:“女人,你休想再逃了!”
  •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窃听风云:美国中央情报局(绝密行动)

    它的名字经常出现在好莱坞大片里,颠覆、暗杀是它的拿手好戏,通缉伊拉克总统,追杀卡斯特罗,影响世界政坛的重大事件中它都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美国最能花钱的部门之一,但往往是无功而返;击毙本·拉登一雪前耻,但反恐行动远未画上句号。这就是它—美国中央情报局。为读者揭秘世界上最公开、实力最雄厚的情报组织。
  • 一年应该用心去做的365件事

    一年应该用心去做的365件事

    本书围绕爱自己、微笑、选择与放弃、真诚、美德、付出、妤心态、求实与创新、放松心情、放开怀抱等生活主题,引导你每一天尝试去做一件新的事情,在轻松愉快、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自己的人生状态,变得乐观积极起来,对他人、对世界充满爱心,对生活充满热情,从而走向幸福和成功。
  • 血染明末

    血染明末

    崇祯年,黑暗时代的开端。崇祯年,一个民族的脊梁被压弯。崇祯年,曾今让世界各国抱着自卑心态为之向往的国度,让他们仰望的天堂世界,变成了随意割取,侮辱的下等民族。崇祯年,有太多的遗憾。
  • 三生三世:君卿春水映梨花

    三生三世:君卿春水映梨花

    那一世,她是开在九重天上的一朵小小梨花,他是天君之子,在她化成人形的那一刻带着九尺云霞降生,注定了这一世的相遇,只是有缘无分。那一世,她是蓬莱圣女,他是琅琊左氏嫡长子,天定的姻缘,那段不可言说的青梅与竹马岁月,最终还是输给了命运。那一世,她是飞升成仙的梨花仙子,他是战神后裔尊为帝君,瑶池的不期而遇,那一场陌路擦肩,又是谁惊扰了一池春水。这一世,她是蓬莱遗孤,不再向往那繁华似梦的九重天上,守着满园梨花,现世安稳。凡人欲问修仙处,蓬莱岛屿琅琊路。君若许卿三生画,何以春水映梨花。
  • 南来北往

    南来北往

    “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宋?叶适《修路疏》我上辈子一定是个天使,我才能遇见这样完美的你。可后来你却带着风离开,转眼消失在远方。南来北往,再见再见。再后来我们的相遇,千言万语却只化成一句“最近好吗?”
  • 神护川

    神护川

    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都会藏着一个关着秘密的匣子,这个匣子一旦被打开,里面的秘密也会阻挡不住逃离出来。你想知道我的秘密吗?一个关于我跟他的秘密!
  • 唢呐

    唢呐

    苏三,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他从小就喜欢吹唢呐,但不是真的吹唢呐,而是模拟吹唢呐的样子而已。他受恶霸的欺负,决定外出打工。三个月后,他回来了,变成了一个有钱人,他的钱到底是哪来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