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19000000002

第2章 评书概说(1)

(一)历史源流与发展过程

评书是我国古代广泛流传、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说唱艺术形式之一,它属于讲唱文艺的范畴。表演者通过叙述故事情节、描写景象、模拟人物、评议事理等艺术手段,演绎历史及现代故事。评书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相传评书起源于东周时期,周庄公是评书的祖师爷。

评书,也叫评词,在古代称为“说话”,流行于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北方语系通称评书;到了南方,江浙和福建一带叫做评话,而湖北、四川等地仍叫做评书。造成“评书”和“评话”在称谓上有区别的原因可能是江南和福建等地流行的各种评话,直接承袭元明以来的“平话”表演传统;而北方及西南地区流行的各种评书主要由鼓书“说唱”演变而来,或者说由书目到表演,包括曲种称谓的形成,均受鼓书影响较深。无论是评书还是评话,均以“评”为主体形式;没有“评”,这门艺术也就失去了本身的魅力。究其本质,评书和评话并无分别。

由此看来,评书也是我国方言文化的一部分。然而,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之后,一些方言的说书文化日渐式微,目前正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

评书艺术的历史可以概括为——可溯之源长,可证之史短。

“说书”一词最早见于《墨子·耕柱》篇:“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但是,这里的“说书”并不是指说唱艺术。“说书”最早以表演艺术的形式被人们记录下来是在汉代刘向所著《列女传》中。这段文字讲述了古代妇女怀孕期间,为使孩子生下后“形容端正,才德过人”,便在夜晚让失明的艺人诵诗讲故事,宣扬伦理道德。这虽与后世的评书不同,却孕育着某些相关的因素。

我国古代民间故事及寓言也与评书艺术的形成和发展有关。诸如《守株待兔》、《校人烹鱼》、《滥竽充数》等小故事,如果翻译成现代汉语白话文,都可以认为是微型评书。

隋代出现的“说话”可以看做评书从可溯之源到可证之史的过渡阶段。《太平广记》卷二四八引《启颜录》中的记载,说侯白“好为俳谐杂说,人多狎之。所在处观者如市”。侯白善于“说话”,能够触景生情,随机应变,讲出引人发笑的故事。

“说书”表演发展到唐宋两代,便有了专门独立的表演形式,叫做“说话”。这种曲艺艺术与评书的表演方式相类似,但两者似乎没有任何确实的传承关系。“说话”这种表演形式对明清小说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当时人们称说书人为搏君人。搏君人说书的目的是为了搏人一笑,他们最喜欢讲述古代故事,百说不厌。

作为评书源头的“说话”,在唐代的各种文献中频频出现,可以作为评书可证之史的发端。

“说话”艺术在唐代盛行,民间称说书为“市人小说”。此时,“说话”以一种说唱艺术的形式由民间进入宫廷。虽被人斥为“不近文律”,却因成功博得宫中权贵一笑而逐渐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说话”甚至还流传至寺庙之中,称之为“俗讲”。僧侣将经文和佛经故事编成通俗文字,用说唱形式宣传一般经义。俗讲僧先用说白散文叙述事实,然后用歌唱(韵文)加以铺陈渲染。

宋代时,百戏杂陈。“说话”艺术达到鼎盛。南宋时期(1127—1279年),由于表演者所说的内容及表演风格均有所完善,“说话”艺术开始流派纷呈,这时的说话艺人不仅人数多,而且分工细致,出现了所谓的“说话四家”。这“四家”分别指“小说”、“说经”、“讲史”和“合生”四种曲艺表演形式。他们各自以说演历史故事、神怪传奇和宗教故事见长。其中,小说家是“说话四家”中艺术技巧最成熟、最兴盛的一家。小说的题材除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外,大多取材于当代社会生活,与现实联系比较密切。讲史家的话本通常称为“平话”,讲史以讲说前代史书文传、朝代更迭、历史战争为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一般篇幅较长。“说经”主要讲说佛教经典和人物故事,也包括民间关于参禅悟道的题材。合生家是“说话四家”中势力最小的一家,“合生”大概以讲说当世故事为主,篇幅较短,一般一篇只讲说一个故事。

通常认为,评书的创始人为明末清初时期的江南说书艺人柳敬亭。评书的南北两支派,都是柳敬亭传下来的。

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评书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相传柳敬亭在清康熙元年(1662年)随漕运总都蔡士英北上,曾在北京说评书。后来,清代北京鼓曲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拜柳敬亭为师,回京后改说评书,并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掌仪司立案授徒。王鸿兴先后收何良臣、安良臣、邓光臣三人为徒,他们成为后来的评书权威,且自立门户。之后北京的评书演员皆是这三个流派传下来的。

评书艺人的来源多为“唱曲”的转行。相传形成于北京的评书艺术,其第一代艺人王鸿兴原来就是表演“弦子书”的“说唱”艺人。20世纪初,许多在北方乡村表演“西河大鼓”和“东北大鼓”的“说唱”艺人进入城市后,纷纷改说评书。这是中国曲艺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北方评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也可称之为四次高潮。

第一阶段为明末清初的开创时期。据传,明末清初王鸿兴拜柳敬亭为师。柳敬亭技艺卓著,堪称一代宗师。但是他所擅长的并不是北方评书。他的徒弟王鸿兴在学艺之后,迅速成长为引领北方评书风骚的大曲艺家。这一时期,北京评书除王鸿兴外还有其他支派,如姜振名所传吴辅庭、哈辅源以及单长德、张智兰等。

第二阶段为明末清初的奠基时期。主要代表人物有双厚坪、石玉昆等。

严格地讲,石玉昆并不是评书家而是讲唱艺术家。他的表演形式是又说又唱,而且自弹自唱。石玉昆在曲艺界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他所整理并创作的《三侠五义》是后来评书的重要书目,在评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评书艺术同时发展起来的还有评书演出场所——书茶馆。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北京城内著名的八大茶馆为评书的演出提供了较好的条件和环境。清末民初,北京内外城已有六七十个书茶馆。此外,还有设在各处甬道两侧和庙会的几十个书棚。书茶馆说书一般每日两场(下午三时至六时称“白天”,晚上八时至十一时称“灯晚”),有的书茶馆还加中场(下午一时至三时)。

民国五年(1916年),北京评书研究会成立,先后推选双厚坪、潘诚立为会长,名誉会长由当时教育部学务局的刘葆初兼任。

第三阶段为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的兴盛时期。这一时期剑侠书盛行,评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名家辈出,代表人物有王杰奎、连阔如等,杰作荟萃、声名远播。广播和收音机的普及,给评书极大的生存空间。

第四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拓新时期。传统评书在此时期进入了新的时代,产生了质的飞跃。

北京评书界认真贯彻“双百”方针,积极编演新评书,对传统评书边演边改,在演出中尽量剔除书中的封建糟粕。评书新秀逐渐崭露头角,继承并发扬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评书的题材也有所突破。评书从书场、茶馆等艺术环境中走出来,大踏步地迈向了电视屏幕,它的表演体系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北方的评书传统书目十分丰富,其中一部分是历代评书艺人传下来的,一部分是近代艺人自行编演的,还有一部分是由鼓书改造而成的。常见书目有《列国》、《西汉》、《东汉》、《隋唐》、《龙潭鲍骆》、《五代残唐》、《飞龙传》、《杨家将》、《呼家将》、《精忠传》、《包公案》(《七侠五义》)、《小五义》、《水浒传》、《明英烈》、《施公案》、《三侠剑》、《永庆升平》、《雍正剑侠图》、《儿女英雄传》、《清宫外史》、《封神榜》、《西游记》等。

(二)评书的种类

北京评书,按照评书的内容可以划分为“长枪袍带书”、“短打公案书”、“神怪书”和“狐鬼书”四类。不同种类的评书各有特色,每一类评书中又包含着大量的书目。

长枪袍带书多为长篇评书。书中描写的主要人物是帝王将相、达官贵人。因为这些人物大都身着蟒袍,腰缠玉带,故得名袍带书。《西汉演义》、《东汉演义》、《三国演义》、《列国演义》、《隋唐传》、《薛家将》、《五代残唐》、《杨家将》、《十粒金丹》、《精忠说岳》、《明英烈》、《明清演义》等,都是袍带书。

长枪书讲究盔甲赞和马上战法。

盔甲赞是对人物的“开脸”——跳下马来身高几尺;脸什么颜色;戴什么盔,穿什么甲;挂不挂狐裘;座下骑什么马……于是又给马开一遍体格单——头至尾多长,蹄至背多高,什么颜色……如关公骑红马名“赤兔”,以外凡骑红马的都称“胭脂兽”。最后说手使什么兵器,也和颜色有关。少年白净子,必使“烂银枪”、“亮银锤”、“亮银戟”;红紫脸使“赤缨枪”、“红铜锤”……

说长枪书还要清楚马战步数。马上战法,打一回合,二马一错镫;放出马去,往回拢马时,一错方向,便越走越远;或一错镫时,没分清左右,必两马并行,或二马接吻。

此外,说长枪袍带书要讲气度、格局。君王将相讲话自然要气度非凡才行。评书艺人中,潘诚立的长枪袍带书讲得最妙。

短打公案书专门讲江湖义士行侠仗义、杀富济贫这一类故事,像《粉妆楼》、《大宋八义》、《宏碧缘》、《明清八义》、《永庆升平》、《三侠剑》、《彭公案》、《施公案》、《于公案》、《包公案》、《小五义》、《续小五义》、《三侠五义》、《水浒传》、《儿女英雄传》、《雍正剑侠图》、《龙潭鲍骆》等均属此类。

短打公案书以刀枪架为主,也有使熏香、下蒙汗药、开天窗、挖地镟、做元宝坑等偷盗窃取、小巧之能,和官方的登坑办案、设法拿贼。最要紧也是最有趣味的部分是小段的插叙和审办公案。如《包公案》蒋平盗簪、智化盗冠;《施公案》的赵璧盗锥、罗圈会、三探莲花观;《于公案》的鬼灯笼棉花猫……都是极有趣味的小段子。

说公案书的,过去有名的有张致兰、王致廉、袁杰亭、群福庆、海文泉、广杰明、杨云清、文岚吉、陈胜芳,以及徐坪玉、蒋坪芳、高福山、张霈然、李豫鸣、李豫林、刘荣安、刘荣魁;现在说公案书好一点的有王杰魁、袁杰英、阎伯涛、廷正川、刘杰谦(汉卿)。

神怪书说的是神灵魔怪斗智斗勇、混战厮杀的故事,内容大多荒诞离奇。如《西游记》、《济公传》、《封神演义》、《白蛇传》等。

神怪书的书目没有袍带书和公案书多,只有《西游记》、《济公传》、《封神演义》等几部书。其中,《西游记》、《封神演义》属于纯神怪小说,《济公传》为半人事半神怪书。

《西游记》原为渔鼓道情书目,清朝末年安太和将其改为评书,以说为主,表演时于诗赞处歌唱,击驴皮渔鼓伴和。安太和为评书界说《西游记》的长门,传有“永、有、道、义”四辈。门内自立规则,专说《西游记》,其弟子不可改学他书。徒中“永”字辈最享名者为恒永通,说表形容猪八戒最佳,当时的观众有“见者如观真猪八戒”的评价。其后有李有缘、庆有轩(老云里飞)也说此书。民国时期,传至奎道顺、田道兴等。以上各辈艺人说书时兼卖一种名为“沉香佛手饼”的药糖,一回书说毕,便手持药糖巡行于书座之间求售。后传至邢义如、什义江时,只开场打渔鼓,通场说表,不再唱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评书界说《西游记》的演员,只有宣武说唱团朱祯富一人。

说《封神演义》的评书艺人中,数双厚坪为第一,他出语滑稽,叙述所有神仙皆另加外号,令人发笑,成为一绝。邹腾宵所说《封神榜》多改原文,擅长点评,又能阐发炼养,与医学要旨相通,独具一格。王文和说此书台风稳健。李致清、李杰恩所说《封神榜》,也很受听众欢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封神榜》在北京书坛绝迹。

《济公传》又名《醒世金针》。该书目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普救世人的济公形象,在书坛久演不衰。在演说《济公传》的诸多艺人中,数陈胜芳技艺最精,人送绰号“一声雷”;伊胜麟“书道儿”老成,一时无人匹敌。清末民初擅说此书的还有双厚坪及其师弟海文泉和世殿成、李致清等。双厚坪擅长当场抓哏,诙谐百出,令满堂听者大笑不止;李致清以模拟济公形象见长,人称“济公李”。

民国十八年(1929年),说《济公传》的艺人开始分派,其情节于“八魔炼济颠”后,有说“小西天薰香会”的,有不说的。20世纪30年代,刘继业及其弟子段兴云说《济公传》颇享盛名。

狐鬼书讲的是人与狐仙鬼怪之间发生的以爱恨情仇为线索的故事,比如《聊斋》。

传统评书以讲述英雄侠士的战斗故事为主,除《聊斋》外,很少有讲爱情故事的。无“淑女才子之相逢,春花秋月之柔情”,也是传统评书的一大特色。

《聊斋》演为评书,始于宗室德月川。他在光绪年中,闲居后门外某庙内,演述子弟评书《聊斋》,包袱很多,因为宗室德月川是帝胄而不得意,所以常以满文满语编为荤素包袱,当时人很觉可笑。

《聊斋》由多种短篇组成,讲鬼狐成精的故事。每段能讲三五天至二十天不等。其中《小谢》、《葛巾》、《崂山道士》、《西湖主》、《画皮》、《梦狼》、《胭脂》、《王者》、《辛十四娘》、《锦瑟》等五十余篇为经常上演书目,相比原小说有很大发展。

说《聊斋》的代表艺人有刘警先、金桐纯。

(三)艺术特色

评书艺术发展百年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至20世纪20年代,评书表演已逐渐成熟并自成体系。一般认为,评书表演有三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1.刚劲派

刚劲派艺人表演时善于运用“贯口”、诗赋,喜欢用典。这派艺人讲话时吐字轻巧、俏丽,语调沉重而不呆滞。描绘战斗场面时感情充沛,讲求声势,听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模拟人物时常用大动作,火爆有力,反差鲜明。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常穿插妙趣横生的点评。这派评书的代表作有潘诚立的《岳飞传》、连阔如的《东汉演义》等。

2.洒脱派

洒脱派又叫“活口”。评书艺人根据说书的提纲(提纲一般写得比较简明扼要),运用说书的技巧加以敷衍,这样说书叫做“活口”。掌握“活口”是评书艺人的基本功。

这派艺人大多具有渊博的知识、洞察世态的经验,以及明快敏捷的反应,即兴发挥、剖情释理、针砭时弊,讽刺丑恶,言语幽默、含蓄、冷隽,灵活多变,包袱多,贯口不火,方口不整。他们通常以“书外书”和“现挂”取胜。擅长“现挂”的艺人,“临场兴之所至,信口拈来,嬉笑怒骂,尽情发挥,大受听众的欢迎”。在评书表演的过程中,时有听众的叫好、欷歔,甚至有的听众当场问话,评书艺人就可以根据观众的这种现场反应来随时调整自己的表演计划,或增减内容,或加入夸张的表情动作来现场抓哏。

这派评书的代表作有双厚坪、杨云清的《水浒》,张智兰、陈士和的《聊斋》,袁杰英的《五女七贞》等。他们以出神入化的艺术造诣,巧妙地把“贯口”、“方口”结合在一起,形成独具特色的“活口”。

3.细腻派

细腻派又叫“方口”。“方口”指评书艺人在表演时完全按照师傅教的一字一句说书。这派艺人口齿清晰,说表细腻,沉稳老道,外松内紧,娓娓道来,慢而不断,含蓄、洗练、突出静功,动作幅度较小。描摹人物形象准确、传神,铺排情节自然流畅。

这派评书的代表作有李存源的《张良卖剑》,李鑫荃的《赠绨袍》,王杰魁的《包公案》等。

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三种评书派别之间的交流十分有限。直到20世纪50年代,刚劲派、洒脱派与细腻派之间才开始取长补短。由此开始,评书艺术呈现出新的风貌。评书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细腻、逼真、传神、幽默。

同类推荐
  • 失落的优雅

    失落的优雅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摄影家阮义忠在台湾各处行脚,拍下了无数百姓日常生活的动人瞬间。《失落的优雅》收录其中八十一幅照片,并首次讲述每一帧照片背后的故事,真实呈现了从乡村社会向工商社会转变时,一个变动中的台湾。阮义忠从小在台湾乡村长大,少时并不能理解父辈的艰辛,一心想逃离乡村,去往城市。长成后回顾,却正是这些最贴近土地的人事与乡情支撑着他,在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迈出每一步。《失落的优雅》中所记录的台湾乡野风景与人情,在如今已成为渺不可寻的古风,正是在这些淳朴的影像和文字背后,我们发现久已失落的朴素和优雅。
  •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

    《美的沉思》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在美学领域的经典代表之作,被誉为“台湾版《美的历程》”,自1986年在台湾第一版发行以来,至今经过几度再版印刷。此次,应读者迫切需求,大陆引进全新修订彩色珍藏版,增录图片、年表、索引,为读者提供更赏心的视觉体验,更悦目的美的探索!玉石、陶器、青铜、竹简、帛画、石雕、敦煌壁画、山水画……蒋勋在这些被“美”层层包裹着的艺术作品中,开始逐渐思考起它们形式的意义。经过一次一次时间的回流,将历史的渣滓去尽,蒋勋看到了它们透露出的真正的时空价值和所承载的历史意义。
  • 兵器和乐器的收藏艺术

    兵器和乐器的收藏艺术

    早期的时候,没有发现古人佩剑的实物资料,但从剑鞘的形制大约能看出古人是如何佩剑的。甘肃灵台西周墓中出土了一件带鞘的短剑,鞘是镂空的,上面装饰牛、蛇等动物花纹,在鞘的前端两侧有两个对称的小穿孔,这两个小孔应是穿绳系剑用的。在洛阳中州路春秋墓小山土的一件牛象牙剑鞘的一侧,凸出一块来,上面有三个小孔,这些小孔也是用来穿绳系剑的。看来,早期的剑多是先用小绳系住剑鞘,然后再以小绳的另一端系在腰间。最早的王彘,发现于春秋晚期,剑鞘上有了王彘,就不必再用小绳系挂了,可以将腰带穿过王彘彘的孔眼,直接挂于腰间。这种佩剑法在战国直至秦汉时期都非常流行,现在还能见到许多以王彘佩剑的实物图像。
  •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中国民族音乐欣赏》主要内容包括:泠泠七弦 悠悠古韵——古琴、渔舟唱晚 流水高山——筝、千重钩锁撼金铃 万颗真珠泻玉瓶——箜篌、猿鸣雪岫来三峡 鹤唳晴空闻九霄——琵琶、落盘珠历历 摇佩玉铮铮——阮、玉指双钩承弦鼗 却从绝塞识风流——三弦、形似柳叶 声如筝琶——柳琴、或在剧院 或在歌场——月琴、烽火耀长城 秋月照汉宫——二胡、两岸风光好 曲奏迷胡调——板胡等。
  • 音乐知识100问

    音乐知识100问

    这是一本通俗的音乐读物,它面对广大的少年和青年音乐爱好者,因此我们尽量写得浅显和易懂,希望通过上面这100个问题,能够对中、外音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世界和中国著名的音乐家、音乐作品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由此引起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世间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各行有各行的学问,而且非常专业,所谓隔行如隔山也。有的行业看来简单,就凭自己的小聪明去做,结果必然要闹笑话。足见知识是要认真学习的。但是艺术又是相通的,例如京剧本身就是一门综合性艺术,我们从京剧演员的表演中就可以认识中国的音乐、美术、诗歌、舞蹈、杂技和历史;懂得京剧的写意性表演,对中国的写意画认识也会有益处的。
热门推荐
  • 相公:娘子罩你

    相公:娘子罩你

    曾经,分不出彼此的两人,再次面对时,却成为了陌生人。而目空一切的他,却千算万算都没有算到,自己会陷入自己织的甜蜜网中。为了她,他的三千青丝一夜之间,化为银丝。当真相大白之时,她到底该不该恨。
  • 古帝

    古帝

    马特鲁攻防战是齐天在战场上崭露头角,那时的他还被笼罩在周清风的光环之下,那么西奈城攻防战,则是齐天真正大放异彩的成名之战。就在沙漠帝国的战斗告一段落,全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气氛之中时,南火帝国的战事在周清风的指挥下,也逐渐稳定住了局势,形势一片大好。
  • 一棵树的生长方式

    一棵树的生长方式

    这是姚洞洞近乎一生的抗争。他从童年时就受到民兵连长孙贵的欺压和侮辱,孙贵和他的母亲有私情,孙贵的儿子孙关水娶了他的心上人慧慧,他们还一直看不起他,此后姚洞洞半生所有的努力……
  • 《无赖圣尊》

    《无赖圣尊》

    一代天尊含恨转世,重生华夏世家。从此眼扫诸天万界,剑指寰宇八荒,携带高歌猛进之势,战人界、修真界、仙界、神界,最终登上圣尊之位。
  • 千金公子

    千金公子

    磊落青衣少年行,诡谲新世乱未平。濯濯菁华本绝色,无端一去入浮汀。玄明高庭张智策,宇清四海展雄心。卫国拓疆约百战,古来公子只千金?··············《千金公子》题诗************************************************
  • 这个问题有点冷:课堂上学不到的冷门知识大集合

    这个问题有点冷:课堂上学不到的冷门知识大集合

    左眼皮跳跳,真的是好事要来到吗?眼镜蛇咬到自己的舌头会被毒死吗?人的屁能用火点着吗?古代人也有*吗?……这些看似冷门且天马行空的问题背后都蕴含着有趣的科学知识。本书作为一本冷门知识的合集,收录了生活、健康、动物、吃喝、人体、娱乐、文化、科学、世界、历史等十个方面有趣的冷门知识,解答了青少年最好奇的各种科学问题。本书集科学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不仅能锻炼和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还能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带领青少年在轻松阅读中走进科学的殿堂。
  • 网文纪元

    网文纪元

    宇宙轮回,纪元更替,周而复始,没有尽头。天武大道统治下的天武纪元,已经走过了无数的岁月,终于要到了它的尽头,可是天武大道不甘心自己的纪元就这样消失,新的大道还在盘古世界孕育之中,于是天武大道直接毁灭了盘古世界,可是新天道因祸得福,提前诞生了,这就是天网大道,它选中了穷小子杨森成为它的代言人,开始了新纪元的篇章,进入了网文作者称霸宇宙的天网纪元。
  • 弑天神冥

    弑天神冥

    今日的再见,明日的重逢。而你就是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奇迹!
  • 大小姐惹不起

    大小姐惹不起

    我去城里找未过门的老婆,在路上一位大小姐把我手给看了,看就看了,她还说我流氓,还要找人揍我,我要哭了。等到后来我更哭了,这个大小姐竟然是我的老婆...……天哪,从此我果断开始了被大小姐折磨的悲催人生!!!
  • 在迷失中寻找

    在迷失中寻找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非凡的背景和离奇的境遇,但是我们都是有情、有灵魂的人,夜幕下会静静地聆听自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