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65600000020

第20章 书法与篆刻(1)

中华书法

1.朴拙之美——先秦书法

①甲骨文

中华书法的历史可以上溯到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陕西、河南、山东仰韶文化遗址里,我们可以从那些刻画于彩陶器表面的各种花纹、符号中看到其最早的表现。但是,据现有资料分析,殷商之前的这些文物上的图案符号尚不具备书法的要素。只有到了殷商的甲骨文,用笔、结字和章法这三要素全具备之际,才称得上名副其实的书法。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和人骨上,大都经过先写后刻的过程。从书法角度看,甲骨文大体分两类:一类笔画粗壮雄浑;一类笔画细瘦挺拔。因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骨甲上的,刻刀有钝有利,骨质也有坚硬松软之别,所以刻的笔画就有粗细方圆不同。再者,刀刻的笔画多为方折,交叉处往往剥落严重。这就形成了甲骨文鲜明的特点,也给后世的书法和篆刻提供了用笔、用刀的宝贵经验。甲骨文大小不一,但又均衡、对称、稳定、自然。就章法而论,尽管骨甲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但每片文字都因材而异,布局合理,显露出古朴的情趣。尤其宝贵的是,遗址中发现的殷人用墨、殊写在玉片、陶片、兽骨上的笔迹,起笔粗圆,形似点漆,自然藏锋;转折圆润,住笔尖细,如横针、悬针。这些都给后世书法的变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②金铭文

周朝初年所用的金文从笔画到结构还都跟殷甲骨文相似。昭王以后,西周金文日渐成熟。代表作有昭王《宗周钟》、恭王《墙盘》等。此时金文书法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由蝌蚪尾巴形状渐变圆润,起笔、转换、收笔也多为圆笔结体比周初金文更平正、更紧密、更稳定,也更有规律;章法方面,开始注意到纵横的字距和行距,带界格的铭文章法更为严整,而字距、行距较大的则显得十分疏朗开阔。

③“书家第一法则”

东周书法因经历了春秋和战国的社会变革及动乱,古文大篆(即金文)有不小变化。这500年间,东方鲁、杞、齐、郑等国书法,较多地继承了西周书法成熟的特点。西周大篆的最优秀作品就是秦刻《石鼓文》。这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典型的刻石文字,唐初才发现。10块鼓形石,雄浑壮健,朴茂自然;用笔圆中见方;结体已趋方正;章法恢弘雄阔;字大逾寸,但疏朗均衡;全篇体象卓然,如秋夜众星错落。因此,它很受历代的推崇和珍爱,被誉为中国“书家第一法则”。

2.六书的突破——秦汉六朝书法

①小篆的出现

小篆脱胎于金文和大篆。与大篆比较,小篆字体较为简化,其形体齐整,笔画圆润,结构统一定型,这无疑是汉字的一大进步。与小篆并行的还有大篆、古隶及其变体。现在能见到的有代表性的小篆书迹,就是一些金石刻迹。只是刻石剥落严重,真迹所剩无几,幸有摹刻和拓本存世。阳陵虎符上的文字,字字谨严宽博,骨劲肉丰。秦代书法遗迹中,最珍贵的要推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地出土的1100余枚竹简。这些都是尚未成熟的隶书,融篆阳陵铜虎符隶于一炉,拙中见巧,古中有新。秦也曾对隶书进行搜集整理和推广,使之成为小篆的辅助书体而大量使用,但远没有像对小篆那样重视。所以秦以小篆光耀史册,隶书大盛是在汉代。

②隶书的形成

汉初仍沿袭秦代书法传统。传世的西汉刻石、砖文中,有的书法之精妙可与秦刻石及虎符文字媲美,但在有的遗迹中(如上林窖藏铜器铭文)出现了方折笔道,强烈地表现出向汉篆、汉隶过渡的态势,其后,隶书不断发展,终成了官定的法度森严的标准书体。在这400余年间,隶书定型化的“隶变”是汉字书法史上的伟大革命。从构造看,隶书冲破了“六书”造字的本意,臆造偏旁,混同形体不同的字,分化形体相同的字,强异使同,强同使异,造成汉字形体的巨变。最能体现标准隶书特点的就是波、磔笔画,这种笔画出现在字的左边时是平弯,因逆向行笔不顺手故较短促,在字右边体就形成后人称作雁尾的磔。因为标准隶书写出来庄重严整,再加方圆藏露诸种笔法的妙用,使得字体劲挺生动。代表作品是《熹平石经》、《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史晨碑》、《华山碑》、《孔宙碑》等。这些碑刻代表了汉隶的最高水平。

③“天下第一行书”

魏晋是完成汉字书体演变的承上启下的时代,虽然隶书,甚至篆书还在使用,但更重要的是真、草、行书此时迅速发展。魏甘露元年(公元256年)的《譬喻经》、西晋元康六年(公元296年)的《诸佛要集经》、新疆出土的晋人写本《三国志》残卷中的隶书成分,已仅剩最能体现标准隶书的“磔”笔了。而左弯笔画已变成楷书的“撇”,“磔”笔也显出渐为楷书“斜钩”取代之势。三国魏时的书法家钟繇,正是从民间汲取营养,把那些冲破隶书规矩的方正平直的和简省易写的写法集中起来,以真书的横和捺取代隶书的蚕头磔尾,并参照篆、草的圆转笔画,改革原有运笔方法,才使真书成熟、定型,达到完美的程度。他的楷书被当成后世的典范,其作《贺捷表》得到“备尽法度,为正书之祖”的盛赞。东晋的王羲之也是集前代和同代群众创造之大成,才将行书、草书提高到最高阶段。他的行、草书被历代奉为楷模,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后,虽然真书出现了变体(如“魏碑”),行、草也出现了各种流派,但基本上仍然未超出魏晋的法则。

④魏体的形成

南北朝时代,书法家灿若群星,但南朝书法自东晋以来几乎全笼罩在“二王”的书风影响之下。影响最大是僧智永,他是王羲之的七世孙,精勤书艺,因临写《真草千字文》多年不下楼,其墨迹笔藏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受到历代好评。北朝书法因重视石窟造像,所以涌现出大量书写和镌刻造像碑记的书法家,他们的楷书继承了“钟王”又有发展,最突出的就是运用方笔,写出用笔斩截痛快的“魏体”,形成独特风貌,深受后世推崇。

3.盛世书坛——唐宋书法

唐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唐代又突破六朝书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太宗李世民以下,高宗、睿宗、玄宗、肃宗,宣宗及窦后、武后和诸王皆重书法,就连日本的圣德太子、圣武天皇、光明皇后的书法都深受唐书风貌的影响。唐初有世称“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的四大书法家,其中虞世南亲承僧智永传授,继承“二王”传统,用笔外柔内剐,笔致圆润遒丽;欧阳询也学“二王”,笔法劲险刻厉,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对后世影响很大;褚遂良的书法继“二王”、欧、虞以后别开生面,晚年正书丰艳流畅、变化多姿;薛稷学虞、褚书法,精勤临仿,时有“买褚得薛,不失其节”之说,可见,其书法得褚法较多。另外还有张旭,精通楷法,其草书最知名,逸势奇状,连绵回绕,具有新风格。怀素,以善“狂草”出名,好饮酒,兴到运笔,飞动圆转,如骤雨旋风,他继承了张旭的风格;颜真卿,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阔,行书道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

宋代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能文能诗能画能书,填词开豪放一派,气势雄浑,豪迈不羁,擅长行、楷书,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自在之趣,他的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帖》、《前赤壁赋》、《洞庭春色赋》、《桤木诗》等。黄庭坚能诗词,擅行、草,以侧险取势,纵横奇崛,自成风格。米芾能诗文,擅书画,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劲迈。他的作品有《蜀素帖》、《元日帖》、《苕溪诗》、《多景楼诗》等。蔡襄学虞、颜,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亦有特色。宋徽宗赵佶也擅书法,其真书学褚遂良和薛曜,写得更瘦劲,结体笔势取黄庭坚大字楷书,舒展劲挺,自称“瘦金书”。

4.继承与创新——元明清书坛

元代书家公认赵孟頫为主坛者,他所写碑版甚多,圆转遒丽,人称“赵体”;工正、行、草书,尤以草书知名。其善悬腕作书,笔力劲健,正书圆润浑朴,行、草圆劲流畅。耶律楚材的书法气魄宏大,笔法苍老,率直自然又奇崛挺拔,泼辣豪放而点画不谬。明代的书法家以继承元人和上追晋唐笔意而著名的有:祝允明,其书风骨烂漫,天真纵逸;董其昌,自谓学古人书干率易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疏宕秀逸。较富创造性的是徐渭、黄道周、倪元璐等人,他们法古开新,自抒胸臆,创造了“怪伟跌宕”,“新理异态”、“独标气骨”的书法珍品,尤为宝贵。

同类推荐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美术精粹

    阅读的广度改变生命历程的长短,阅读的深度决定思想境界的高低。大师经典带来的影响,不只是停留在某个时代,而是会穿越时空渗透到我们的灵魂中去。英国著名诗人拜伦曾经说过:“一滴墨水可以引发千万人的思考,一本好书可以改变无数人的命运。”的确,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文化水平高低、知识多少、志向大小、修养好坏、品行优劣、情趣雅俗,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编写的这套丛书品位高雅,内容丰富,设计、装帧精美、时尚,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欣赏价值,还可以收藏,或作为礼物馈赠亲朋好友,是一套能让读者从中获益良多的读物。
  •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

    《中国音乐简史》讲述了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爱美的民族。所以,从远古开始,礼和乐就被提到很高的地位。孔子教学生的六种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中,有《礼》和《乐》;孔子教学生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礼和乐居于前两位。目中的重要性。古人说“礼别异,乐和同”,意思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秩序。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过于礼。”
  • 西方音乐简史

    西方音乐简史

    该书概括地介绍了西方音乐的发展过程,力求简明阐述了各个时期的风格特点和重要作曲家及著名作品。全书分为六卷,如第一卷古代音乐这一阶段的西方音乐的主要事情及整体状况进行了横向的飞类叙述,最后一卷为现代音乐,介绍了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及其多分化发展态势。
  •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手之舞之:中国古典舞手舞研究

    本书是国内外舞蹈学研究领域首次对“手舞”进行的研究,作者提出了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的概念,试图通过确立中国古典舞三个流派中的基本样式性质的手形,并以此来剖析中国古典舞手舞的一般性规律,进而对中国古典舞的文化脉络进行深入的研究。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热门推荐
  • 逆天不朽

    逆天不朽

    肉体九重,逆命,破命,羽化成仙,逆天五重境界且看一个平庸凡人如何在重重危机之下,突破极限,逆磐重生,逆这天,破这天,成就永生不朽。无穷无尽的奇异法宝,崭新世界,仙派魔门,三千世界。爱恨情仇,恩怨纠葛。
  • 天荒风华录

    天荒风华录

    杨坤在雪莲的帮助下,找到天风道人,终于寻到灭门背后的一丝线索。夏君复等人拼死抵御雪域大军,在凌锋扬和天外天四人的帮助之下终于击退敌军,守住玄月关。众人合力,击败梦残生,不仅解了海盗之祸,也报了杨家兄弟的满门血仇。
  • 血蔷薇与勇者

    血蔷薇与勇者

    “抱歉,普通的武器杀不死我,因为我是恶魔。”黑发红眸的炎魔少女缓缓地拔出插进胸口的长剑,如是说道。承载灵魂的冥河发生了一次变动,平凡的高中生死后莫名奇妙的被卷入了残酷的深渊之中。乌黑的秀发垂落在脖颈间,头上长着一对精致而小巧的角。迷离的血瞳中似乎蕴含着不为人知的哀伤。她是何存在?是人类?还是恶魔?她的宿命又是什么?『只要一次就好,让我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内心彷徨的少女楠楠自语道。。
  • 抗世之尊

    抗世之尊

    乱世逢生,当为雄。一棍在手,我即天。傲视苍穹,震红尘。铁骨铮铮,世间路。来路漫漫,然奈何。今世极尽,尊延续。
  •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基于重庆实证的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机制研究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新农村建设理论研究;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背景与理论研究;重庆新农村建设现状与问题;重庆市农村土地流转研究等。
  • 打不死的高手

    打不死的高手

    当敌人打不死的时候,就是你绝望的梦魇!
  •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阿毗达磨界身足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尖兵教头

    尖兵教头

    罗天,曾经的兵中之王,今日的尖兵教练,不,不,他不仅仅是教练,还是教练中的教练,手段残忍,态度坚决,纨绔子弟通通镇压,俊男美女辣手摧花…人称阎罗王。麾下十万……额,十个精兵,各有本领,军中称霸,无人制衡……然谁人知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阎罗王竟年仅三十岁,正直壮年,英俊潇洒?军中绿花,红花,黄花……通通不受控制了……阎罗王面对这一切心里默默念叨:来吧,来吧,让你们尝尝本教头的厉害……
  • 突变同盟

    突变同盟

    学生陆潜抵挡不住巨大的诱惑,接受了一次夏令营邀请。但随即面临的,是生死绝杀,和各种诡境。他被卷入城市中隐秘的另一面——突变者世界。昆虫类型的基因突变大规模地出现在人类身上。散落的突变者组成了全球性组织,并逐渐渗透掌握了世界经济科技命脉。未来诡谲难测,陆潜只有努力应对,无论他是多么地缺乏准备。Q群:295892481。
  •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

    慰冰湖著的《别给想法设限(活出无限人生的思维法)》共分三辑十二章,从讲述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或是作者好友经历的故事入手,揭示生活中一些为人忽视的生活哲理。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抱怨生活上,不如改变自己的想法,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美满。一个想法的改变,将带来态度的转变。而态度的转变则会导致生活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