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80100000023

第23章 抉择的智慧——得失博弈

舍得,是一种智慧

“舍”而后才能“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舍得,是一种精神;舍得,是一种领悟;舍得,更是一种智慧。

人生有得就有失,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所以人生最高的境界应该是无得无失。但人们都是患得患失,未得患得,既得患失,在得失的博弈中,明智的做法是要学会舍弃。

“舍”而后才能“得”,这就是“舍得”之义。“舍得”二字,在我国语言中有着丰富的内涵。佛学认为,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道家认为,舍就是无为,得就是有为,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儒家认为,舍恶以得仁,舍欲而得圣;在现代人眼里,“舍”就是付出、是贡献、是投入,“得”是成果、是产出、是认同。“舍得”,就是一种哲学思想,也是人生必然面对的一项选择。在“舍”与“得”的博弈中,我们要认真把握“舍得”的尺度,在“舍得”间,感悟博弈智慧。

有这么一句话:“一个人的快乐,并不是他所拥有的,而是他计较得少。多是负担,是另一种失去。少非不足,是另一种有余。舍弃也不一定是失,而是另一种更宽阔的拥有。”可见,掌握舍得的内涵,敢于舍弃,也是一种智慧。

蛇在蜕皮中长大,金从砂砾中淘出,人类更是如此。从古至今,有无以数计的著名人物,取得了流芳千古的丰功伟业。综观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握和领悟。“舍得”之间,参透人生真谛,成就智慧人生。李时珍一生行医济世,救死扶伤,历经27年艰辛,终于成就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可谓之“舍安逸,得安康”;陶渊明不满仕途,隐身山林,尽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乐,可谓之“舍名利,得自在”;司马迁博览群书,负重残奇辱,成就“史家之绝唱”,可谓之“舍痛耻,得绝唱”;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才有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辉煌,可谓之“舍荣辱,得江山”;诸葛亮为了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之“舍私利,得英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要得便须舍,有舍才有得,做人应该敢于舍弃,这是做人也是博弈中的一种智慧,只知道得而不知道舍弃,轻则一无所得,重则会引火烧身。古今中外,有太多的人,只因为不舍得放弃眼前的权与财而为此丢掉更多东西甚至性命,李斯就是一个。李斯身居丞相之职,享受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的荣耀时,也曾想起他恩师的教导,让他在权力地位达到顶峰之时,果断舍弃,退出官场是非,回到家乡过悠闲自得、无忧无虑的生活。可他因为不舍得放弃权力和富贵,一次又一次不能下决心离开官场,所以最终被奸臣陷害,殃及三族全都不能活命。李斯虽然深谙治国之道,满腹经纶,但因为不懂得舍弃,而最终一无所得,还招来了杀身之祸。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要做到果断舍弃,当然也绝非易事。因为人总是有着太多的欲望,对金钱,对名利,对情感。这没什么不好,欲望本来就是人的本性,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一种重要力量。但是,欲望又是一头难以驾驭的猛兽,它常常使我们对人生的舍与得难以把握,不是不及,便是过之,于是便产生了太多的悲剧。因此,我们只要真正把握了舍与得的机理和尺度,便等于把握了人生的钥匙、成功的门环。要知道,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舍一得的重复。

人生一世,面对无限的诱惑与磨难,往往不得不在“舍得”面前徘徊、彷徨。诱惑如同美景,如果贪多求全,终将一无所获,不如抽身而出,舍举目之求,存美景于胸,放眼天下,顿觉豁然开朗;洒脱阔步,舍方寸之惑,踏险滩于足下,行走四方,定能感觉海阔天空。如果舍不下原有的岗位,也就不会得到新的工作平台;如果做不到放弃,也许拥有的就是沉重的包袱。明辨“舍得”之变,就能领略“舍得”之奥,使得心境平和通达,把有限的生命融入无限的博弈智慧中,在有限的时间内做最有效的事情,成就一番伟业!

舍得,是一种精神;舍得,是一种领悟;舍得,是一种成熟;舍得,更是一种博弈智慧,一种人生的境界。掌握了舍得的智慧,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久。

敢于舍弃,善于抉择

人生有得必有失。在得失的关卡,要善于抉择,把一切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否则,什么都想保留,结果会什么都捞不到。

要想拥有一个精彩的人生,首先要体悟到,生命中的得失是必然的,人不可能只有得没有失,也不会只有失而没有得。有了这样的体悟,才能冲破层层心卡,开启新的人生。虽说人生有些事情可以重新再来,但我们必须了解,人生在世,总有各自的利害关系,各有情境、物欲等的牵绊。牵绊越多,得到的也许越多,但可能失去的也越多,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所以人生势必有失有得,在得失的博弈中,要善于抉择。

我们常常会对一些拥有名望、权势之人,或是那些被传媒捧红的歌手、明星心生艳羡。尤其是在年轻迷惘的岁月,常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将自己推进崇拜偶像的行列,总觉得他们好有魅力,禁不住为他们发狂。对我们来说,这些人享尽别人对他们的宠爱,拥有了不起的“得”,他们得到了所有人给予的关爱。当我们将焦点放在别人的“得”时,总会很自然地认为他们的人生词典中没有“失”这个字。其实他们失去的可能比得到的还要多,起码失去了自由,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有的甚至于失去了健康和正常的生活。

有一位日本当红的艺人就曾经感慨地说:“那些真正收入高的人,每天都非常忙碌,他们即使有广大庭园和豪华住宅,也没有什么时间可以好好享受。”因为想要拥有高收入,就必须拼命工作,自然就没有闲暇的时间可供自己支配。虽说赚钱的目的是为了享受,但忙于赚钱以至于没有时间去享受挣来的一切,不也是枉然。

不论是国王还是乞丐,是男还是女,上天都给了每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为了金钱而丧失了宝贵的时间,连做自己喜欢的事,或是同喜欢的人分享收获和快乐都没有空,这样的人生真的幸福吗?相比之下,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悠闲地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共度假期,或是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如艺术创作或是旅行等,珍惜人生的每分每秒,用生命去享受它、充实它,是不是更快乐、更幸福呢?

有人选择为了地球的洁净、社会的安宁、人类生存的权利,全心全意地投入与奋斗,化小爱为大爱,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社会、国家或理想,试问他们是失是得?有人虽身居高位,是所谓的政界首脑、富商巨贾,但为了自身利益,扩张自我权势,而穿梭在买官晋爵、拉帮结派、尔虞我诈的活动中,为保住自己的地位,获得更多财富而贪赃枉法或行贿受贿,这样的人生是失是得?

答案就在你自己的心中,没有人能够左右你,所以你一定要经常与自己对话,问问自己:“现在我选择的道路,真的是适合我吗?即使失掉其他的东西,也不会令我感到后悔吗?我现在追求的东西有价值吗?我现在的生活方式,会让我失去什么,或获得什么呢?”

人的一生都在得失之间博弈,要想获得最大的利益,就要善于抉择,懂得舍弃。如同把一块上等的木头雕刻成一件工艺品一样,你必须知道什么东西是必须丧失的,才可能做成一件工艺品。否则,什么都想保留,结果是什么都做不成。同理,在成就事业方面,我们只有丧失必要的部分,才能真正拥有应得的部分。

在一次茶话会上,一位神情滞重的长者站起来对大家说:“年轻时,我也像你们一样有一番雄心壮志。我想成为一个在诸多方面都有所建树的人,我也认认真真地做了。到现在,我想对你们说,面对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人的一生所学的不过是沧海一粟。毫不谦虚地说,我所涉猎的知识领域比在座的谁都要广,但可怜地说,我在任何一方面都没有独特的建树。”

为了避免失掉得失之间的准则,要特别注意以下几项原则:在追求地位、财富及他人的尊敬时,千万不要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些当做自己的终极目标,要避免现在所做的任何事都完全是为了个人利益;在乎周围人的所作所为的同时,也要了解自己所求的是什么;追求效率,但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很多事情是需要时间来酝酿的。想要拥有权利,就必须承担责任,要去除自以为是的毛病。

人生本就有得有失,我们一旦开步走,就只能朝一个方向前进,不可能同时朝东南西北方向兼走。面临人生重要关卡时,你可要看准了、想好了。否则,只能原地踏步或打圆圈。

所以,聪明人总能在得与失之间,保持理性的头脑,运用科学的博弈策略做出明智的抉择,把一切不相宜的东西都抛开。

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大千世界,得与失是形影相随的。当你得到一样东西时,你往往会失去另一样东西,同样,当你在失去的时候,也会相应地得到一些什么。

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们共同的心愿,因此,所有人都希望得到越多越好,却不懂没有失去就不会拥有,没有拥有就不会失去。生命在一点一滴凝聚的同时,也在一分一秒地逝去。当我们拥有青春时,却失去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当我们融入社会,学会了左右逢源,却失去了原有的纯真和坦荡。盼望日出之美,却失去了宝贵的晨光;享受大都市的高品位生活,却失去了田园生活的悠闲;贪图财、色、官,却失去了做人的正气、道德和平常心。如果把人一生的得失全部收集,得为正数,失为负数,那么相加以后所得结果应该为零,这正可体现得失博弈中世间万物均平衡的道理。

有一个青年乘船去另一个地方,但不幸的是,在船快到达终点时,海上突然刮起了大风。在巨大的风浪中船沉了下去,但是,幸运的是这位青年被风浪冲到了一座荒岛上。每天,他都翘首以待,希望有船来将他救出。然而,第一天过去了,船没有来,第二天过去了,船还没有来,到了第三天,还是始终没有船来。为了能活下去,他就弄来了一些柴点起了篝火。很快他就被人发现了,被救了上来。

“这么长时间了都没有人发现我,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在这里的?”他问救他上来的人员。

“我们看见了你燃放的烟火信号,就顺着烟火把船开过来了。”青年听后,简直不敢相信,竟是那堆篝火救了他。

在得失的博弈中,输赢是很难界定的,有时胜利就在一瞬间。得失是一对亦此亦彼的矛盾。它们相互依存,互为条件。有得就有失。我们得到了某种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从事其他工作的机会;我们得到了张三的爱情,就意味着李四将消失于自己的情感世界;我们得到了子女,就意味着少了一份轻松……这和取舍的遗憾是一样的,而取舍的遗憾归根结底是得失的遗憾,没有利益成分的取舍,又怎么会遗憾与困惑呢?得失还不同于取舍的是:取舍是一对此消彼长的矛盾,得失则是此长彼也长。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以当选总统为例,当上了总统便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几乎失去了整个自我:不能随心所欲说话,不能像老百姓那样猜拳喝酒,高兴了便哈哈大笑、痛苦的时候可以号啕大哭,甚至想吃点什么、到哪儿走走都由不得你。

得到一样东西,我们往往会失去了一样东西,同样,我们在失去的时候,也会相应地得到一些什么。失去了权力,会多一分轻松;拥有一次失败,会得到教训;丢掉了一次冠军,就卸下了一个包袱。所以说,得和失是相互依存的,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曾有人说:“如果你不懂得悲伤,你就不曾真正懂得快乐。”得失就是这样的关系。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有得必有失。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面对种种得失,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就要权衡轻重,得其所重,失其所轻,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权衡利弊,舍小取大

见小利,不能立大功。理智的放弃是一种智慧。权衡利弊,放弃眼前的利益,获取丰厚的成果是成大事者绝妙的“杀手锏”。

成功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非常时刻,这时候就需要权衡利弊,果断放弃某些利益,以求得长远发展。比如:为了工作,我们可以放弃娱乐;为了孩子,我们可以牺牲睡眠;为了保全生命,我们可以抛弃身外之物。如果不懂得这一道理,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传说东南地区的珍品,当数荆山的鹿脐最为贵重,而且人人欲得。荆地有个追捕鹿的人,紧紧追逐一只鹿不放,鹿被追得急了,只好把身上的脐挤出来,扔到树林里。追捕的人在那里得到鹿脐,也就不再追了,鹿因此得到机会逃脱了危险。鹿因为敢于舍弃自身的小利,从而保住了性命。

其实暂时的舍弃是为了更好地选择,一个成大事的人,往往能权衡利弊,敢于舍弃。而目光短浅的人,总是固守着所有的一切,什么都不想放下,结果让自己受累不说,还把自己困在了无形的牢笼之中。

有一行人在前往加州的路上被大雪阻隔,他们被困在多纳尔关口里。40天后,有一半的人陆续死于饥饿和疾病。

最后,终于有两个人决定出去求援。他们在徒步可以到达的范围之内,很快就到达了一个村庄,并带回一个救援队,使其他幸存者得以获救。

你是否觉得好奇,在面临饥饿和死亡的状态下,他们为什么等待了40天,才决定放弃那个地方?为什么没有人愿意冒险出去求援?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懂得权衡利弊,不舍得放弃,在关系到生命的关键时刻,他们还抱着身边的财产不放。

他们曾试图把马车和财物拖走,结果搞得筋疲力尽却徒劳无功,只好作罢。就这样任由大雪围困在关口,直到耗尽所有的食物和供给。

想想看,我们是否也经常陷入这种“关卡”呢?由于害怕失去既有的社会地位、丰厚的收入、漂亮的办公室以及握在手中的权力,多少人放弃了新工作的挑战,宁可守着一份并不喜欢的工作,虚度数年的光阴。你的生命越是往前走,你就聚积越多的包袱和负担——财产、名位、习惯、人际关系、应该做的、必须做的……不断地增加,于是更加依恋这熟悉的一切,舍不得放下。由于害怕失去拥有的一切,多少人不愿意冒险、恐惧突破,不敢离开那种一成不变的生活,以致平凡无趣地走完一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宁可留在熟悉的地狱,也不愿走进陌生的天堂。为何有那么多人把自己困在无形的牢笼内,而无法走出生命中的“多纳尔关口”的原因。

一个人在成功的道路上要能走远,就得放弃眼前利益,要权衡利弊,舍小取大。眼光长远的人往往不容易被眼前的得失所迷惑,有很多成功人士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他们有的面临着金钱的诱惑,有的经历了困境的阻挠,但他们往往能够执著于自己的梦想,权衡利弊,善于取舍,从而摆脱眼前利益的诱惑,冲破困境的束缚。

眼光长远的人往往能走在时代的前沿。他能看见别人所不能看见的东西,掌握事物发展的未来趋势,因而能先行一步。在我们这个竞争日趋激烈、创业变得很艰难的时代里,这是成功不可或缺的元素。

短视者只能迎接失败,即使他们曾经拥有过很优越的条件。他们往往被眼前的利益所迷惑,在透支享受今天的同时,忘记或忽略了给明天播种,最后只能被明天抛弃。

眼前的利益或许更具诱惑力,但你必须知道什么东西更值得你去期待。不要被微小的成就所诱惑,因为那样会使你安于现状。

该得则得,该放则放

凡事都有一个度和量,过分追求自己的所得,往往会适得其反,失去更多。该得则得,该放就放,一张一弛乃人生一大智慧。

人生即哲学,要有所得有所失。有时,人生需要加法,追求名利、追求知识、追求成功、追求富贵;但有时也需要用减法,远离名利、看淡成败、安于淡泊。

宋代林逋在《省心录》中说:“饱肥甘、不知节者损福;广积聚、骄富贵不知止者杀身。”在我看来,老子和林逋这两位智者劝导人们要知足、节制、知止,其实质上就是说人生要学会选择,要懂得放弃,要该得则得,该放就放。

做人该得则得,该放则放,就能更清醒科学地悟透得失博弈的智慧,合理安排人生的进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使人生不至于走向极端,从而使人生更充满活力、更健康、更有利于社会,进而使人更有意义。

人生当中最难把握的就是得和放的分寸。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做事做到恰到好处,是人生的最大学问。

在科学上有一个关于分寸的定论叫黄金分割,德国的科学家刻上勒则称之为神圣分割,就是最具有美学价值的比例,也就是我们人类的视觉感到最舒服的造型。其实在生活当中,黄金定律几乎无处不在。旗帜的长宽,人体上下部的长短,窗子的大小,一天当中气温冷暖的比差,甚至阳光的强弱,都有一个科学的定律在发挥作用,这也就是人生的分寸。掌握好了进退的分寸,我们才知道什么该得什么该放。什么都不肯放下,什么都不想失去,不但会劳损自己的筋骨,还会惹祸上身。

范蠡、文种帮越王勾践复国雪耻灭了吴国,范蠡功成身退,做买卖去了。他曾劝文种离开,可文种还是迷恋于功名,不听范蠡之言,不懂得放下,最后被勾践所杀。

可见,做人还是掌握好得和放的分寸较好。实际上,懂得放下而使人生免灾的例子也实在不少。

清末,曾国藩回湖南组建湘军,先后攻克太平军几个重要城市,最后攻陷金陵,曾国藩因此受封一等侯爵。可是也就在这时,曾国藩发现他的湘军总数已经达到30万众,是一支谁也调不动,只听命于他的私人武装。

曾国藩感觉到了顾命大臣功高震主的问题,他开始自削兵权,从而解除了清廷的顾虑,使自己依然得到信任和重用。历史上,有不可尽数的立下绝世功勋的人都没能逃脱“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曾国藩与他们的区别在于他及时地把握好了得和放的分寸。

看看我们所处的世界,因为有一个完美的尺度,我们的世界才端庄和谐。看看我们周围的人们,因为有一个人生的分寸,才使我们的人生既有失败的懊恼,也有成功的欢欣。把握好了得和放的分寸,悟透得失的博弈智慧,就等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

要想成大事就要正确地分析自己、分析形势,做到该得则得,该放则放。“有所得”是主动选择,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有所放”是有所失去。一个人的生存能力再强,精力再多,也不可能无所不为,将所有的东西全部收为己用。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做,只会什么都得不到,什么都做不好。选择好属于自己的,做自己该做的才是最关键的。要想成就大事就必须有所扬弃。有哲人忠告:人一生只能做好一件事,我们只有一双手,每只手只有五个手指头。有时候我们两只手不能都伸出去,一只手的五个指头不能什么都抓住,所以我们应该去抓该抓的、值得抓的东西。

当然,该得则得,该放则放,并不是要人们简单地放弃,而是需要智慧的辅助,需要胸有全局、高瞻远瞩。胸有全局就能分清轻重缓急,做出正确取舍,科学规划,科学设计。高瞻远瞩是考虑得长远,并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选择。

该得则得,该放就放,一张一弛乃人生一大智慧,也是一种科学的博弈策略。

做人不可患得患失

乔夫曾说过:“不急功近利,不患得患失,坚定不移地奠定基础、创造条件,自会有妙手偶得的乐趣。”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常会有得有失,但不可患得患失。”是的,得与失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但如果你不能以淡然的心态去应对得与失的博弈,你就会得不偿失。

患得患失在词典中的意思是: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它是一种消极的博弈心态。

生活中,总是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再三思量、反复考虑,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得十分周全,做完之后又放心不下,如有不妥,就担心把事情办砸,还担心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极其重视个人的得与失,心里得不到片刻安宁。这种人的心态其实就是典型的患得患失。

患得患失会让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一己之利,打击和排斥异己,甚至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而且患得患失的人自己也不会好受,他们活得并不轻松,心里往往承受着比别人大几十倍的压力,弄不好还会落个顾此失彼、前功尽弃的结果。所以,当我们在得与失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做锱铢必较、追名逐利之徒。在得与失的博弈中,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去看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只有那些目光短浅的人,才会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见利益背后的隐患,更看不见紧跟在“失去”后面的“得到”,因为他们唯恐避之不及,早就逃之夭夭了。

患得患失是人生的精神枷锁,是附在人身上的挥之不去的阴影,但是现代社会竞争的急速加剧,让患得患失的人越来越多,能够从容不迫的人越来越少了。患得患失的人总是怕会失去什么,但其实他什么都得不到,因为什么都不想丢下,就什么都得不到。正如哲学家叔本华说的一句话:患得患失是在痛苦与无聊,欲望与失望之间摇晃的钟摆,永远没有真正满足,真正幸福的一天。

患得患失的人往往做不成大事,顶多也只是做成了一个小掌柜而已,躲在半人高的柜台后面,用漆黑的台面挡住自以为十分高明的算计,为了些许蝇头小利不停地拨弄算盘,可笑的是,他自以为天衣无缝的手段早在一转身之间就把来龙去脉昭告了天下。

一个人考虑得越多,就越容易陷入患得患失的圈套里。正如一个人创业一样,刚开始的时候虽然艰难,但下决心的时候却很痛快,因为他不会考虑那么多问题。但是一旦他取得了一些成就,就容易变得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了。因为他以前白手起家,也就无所谓得与失,现在有了一些基础,当然会害怕失去这个失去那个,在害怕的同时,又期望什么都能得到,到最后落个得不偿失的结局,叫人如何不痛苦呢?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不知为什么,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她都要痛哭流涕,别人见了都十分不理解,就问她原因。她说:“我的儿子是卖雪糕的,所以一到阴天我就担心儿子的雪糕卖不出去,于是就伤心地哭个不停,而我的女儿是卖伞的,所以一到晴天我就担心她的伞卖不出去,也会很悲伤。”人们听了都哭笑不得,对她说:“你怎么不这样想:晴天的时候人们都去买你儿子的雪糕了,而阴天的时候人们都去买你女儿的伞了。不就可以了吗?”

这个老太太的想法虽然让人觉得可笑,但现实生活中,像老太太一样患得患失的人有很多,他们对得与失极其敏感,并且为这些终日烦恼着,长此下去,不仅对实际的状况毫无帮助,还有损身心的健康。与其担忧会失去,倒不如让它失去好了,如果能换来心情轻松和愉快,不是更好吗?

其实,不管是哪一种生活,都有它的得与失,人生也许是因为有了得失无常才会变得更加美丽。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得与失,要知道世间万物本来就来去无常,得到的时候要懂得珍惜,失去的时候也不必无所适从。会生活的人失去的多,但得到的更多,如果始终在患得患失的漩涡里打转,最后只能白白耗费自己的人生。

放弃享乐,才能收获幸福

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畏惧辛劳的人,必定会碌碌无为,一生平淡无奇;敢于放弃享乐,执著奔波、千锤百炼的人,必定能成就大事,收获幸福的人生。

《左传》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现代医学又早已证明,吃太饱、喝太足会让人萎靡不振。至于那些整日贪图享受的人剩下的只有死路一条,因为他们的血管已经被堵满,身体已经被掏空。这也应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常理,可见,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就要懂得放弃享乐。

选择享受、不懂得放弃眼前利益的人必然会碌碌无为,而敢于放弃、执著奔波、千锤百炼的人必然能成为“人上人”。

深山里有两块石头,第一块石头对第二块石头说:

“去经一经路途的艰险坎坷和世事的磕磕碰碰吧,能够搏一搏,不枉来此世一遭。”

“不,何苦呢,”第二块石头嗤之以鼻,“安坐高处一览众山小,周围花团锦簇,谁会那么愚蠢地在享乐和磨难之间选择后者,再说那路途的艰险磨难会让我粉身碎骨的!”

于是,第一块石头随山溪滚涌而下,历尽了风雨和大自然的磨难,它依然义无反顾执著地在自己的路途上奔波。第二块石头讥讽地笑了,它在高山上享受着安逸和幸福,享受着周围花草簇拥的畅意舒怀,享受着盘古开天辟地时留下的那些美好的景观。

许多年以后,饱经风霜历尽尘世之千锤百炼的第一块石头和它的家族已经成了世间的珍品、石艺的奇葩,被千万人赞美称颂,享尽了人间的富贵荣华。第二块石头知道后,有些后悔当初,现在它想投入到世间风尘的洗礼中,然后得到像第一块石头拥有的成功和高贵,可是一想到要经历那么多的坎坷和磨难,甚至疮痍满目、伤痕累累,还有粉身碎骨的危险,便又退缩了。

一天,人们为了更好地珍存那石艺的奇葩,准备为它修建一座精美别致、气势雄伟的博物馆,建造材料全部用石头。于是,他们来到高山上,把第二块石头粉了身碎了骨,给第一块石头盖起了房子。

第一块石头,选择了艰难坎坷,放弃了享乐,所以它成了珍品,成了石艺的奇葩,只可惜第二块石头,不仅最后落得粉身碎骨的下场,而且成了废物。

虽然放弃需要背水一战,让人感到痛苦,感到难以割舍,但是,生命对我们人来说只有一次,我们不能让太多的东西来消耗我们的光阴和智慧,我们要用放弃来保护自己,来成就自己,来磨砺自己。放弃,尤其需要调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进行周密无悔的判断,下定勇往向前的决心,然后破釜沉舟,果敢行事。

在人生的博弈中,如果我们能果断地放弃人生土地上那些蒙住自己眼睛的花花草草,我们才有机会同真正有益于自己的人和事亲近,才会获得适合自己的东西,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土地上播下良种,致力于有价值的耕种,最终收获丰硕的粮食,在人生的花园里采摘到幸福的果实。

名利如包袱,该放下时且放下

爱名利之心人皆有之,但把名利看得太重,则无异于自掘坟墓,所以应该理智地对待名与利,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切莫为名利遮住了双眼。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谁也不想默默无闻地活一辈子。自古以来胸怀大志者多把求名、求官、求利当做终生奋斗的三大目标。三者能有其一,对一般人来说终生无憾;若能尽遂人愿,更是幸运之至。然而,从辩证法角度看,有取必有舍,有进必有退,就是说有一得必有一失,任何获取都需要付出代价,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得失之间,采取科学的博弈策略,以实现最大的利益。

在名利的博弈中,我们要有清醒的头脑,该放下时要适时放下,否则会引火烧身,失去更多。奉劝诸君阔达地看待名与利,得到坦然,失去淡然,莫为名利遮住了双眼。

客观地说,求名并非坏事。一个人有名誉感就有了进取的动力;有名誉感的人同时也有羞耻感,不想玷污自己的名声。但是,什么事都不能过于追求,只要过分追求,又不能一时获取,求名心太切,有时就容易生邪念,走歪门。结果名誉没求来,反倒臭名远扬,遗臭万年。君子求善名,走善道,行善事。小人求虚名,弃君子之道,做小人勾当。占今中外,为求虚名不择手段,最终身败名裂的例子很多,确实发人深思;有的人已小有名气,还想名声大振,于是邪念膨胀,连原有的名气也遭人怀疑,其更可悲。

唐朝诗人宋之问,有一外甥叫刘希夷,很有才华,是一年轻有为的诗人。一日,希夷写了一首诗,曰《代白头吟》,到宋之问家中请舅舅指点。当希夷诵到“古人无复洛阳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时,宋之问情不自禁连连称好,忙问此诗可曾给他人看过,希夷告诉他刚刚写完,还不曾与人看。宋之问遂道:“你这诗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二句,着实令人喜爱,若他人不曾看过,让与我吧。”希夷言道:“此二句乃我诗中之眼,若去之,全诗无味,万万不可。”晚上,宋之问睡不着觉,翻来覆去只是念这两句诗。

他心中暗想,此诗一面世,便是千古绝唱,名扬天下,一定要想法据为己有。于是起了歹意,命手下人将希夷活活害死。后来,宋之问获罪,先被流放到钦州,又被皇上勒令自杀,天下文人闻之,无不称快!刘禹锡说:“宋之问该死,这是天之报应。”

宋之问其实也并非无能之辈,纵不夺刘希夷之诗,也已然名扬天下。糟的是,人心不足,欲无止境!俗话说,钱迷心窍,岂不知名也能迷住心窍。一旦被迷,就会使原来还有些才华的“聪明人”变得糊里糊涂,使原来还很清高的文化人变得既不“清”也不“高”,做起连老百姓都不齿的肮脏事情,以致弄巧成拙,美名变成恶名。

求名并无过错,关键是不要死死盯住不放,盯花了眼。那样,必然要走到沽名钓誉,欺世盗名之路。“君子求财,取之有道”,对于名利也一样,应当正当取之,而且应该名副其实,这样才能得来坦然,受之无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与日军在依洛吉岛展开了激战,最后将日军打败,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岛上的主峰,心情激动的陆战队员们,在欢呼声中把那面胜利的旗帜撕成碎片分给大家,以做终生的纪念。这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场面,后赶来的记者打算把它拍照下来,就找来六名战士重新演出这一幕。其中有一个战士叫海斯,是一个在战斗中表现极为一般的人,可是由于这张照片的作用,使他成了英雄,在国内得到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他的形象也开始印在邮票、香皂等上面,家乡也为他塑了雕像。这时他的心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陶醉在赞扬声中,一方面又怕真相被揭露;同时,由于自己名不副实,又总是处在一种内疚、自愧之中。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每天只好用酒来麻醉自己,终于,在一天夜里,他穿好军装,悄悄地离开了对他充满赞歌的人世。

苏东坡先生说得好:“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美名美则美矣!只是对于那些还有一点正义感,有一点良知的人,面对不该属于他的美名,受之可以,坦然却未必办得到!这样势必会让名利像一座沉重的大山一样压得自己喘不上气来。为了一时的名利,让自己终生背着沉重的包裹,这是得还是失呢?

做人要知道什么该得什么该舍,这就是说无论是在人人切齿的恶名前,还是在不属于自己的美名前,都要止住脚步,忍住诱惑。一是为了保持自己人格的清洁,不使自己的灵魂被污染;二是为了免遭世人、后人的白眼,留下终身骂名。为人放得下名和利,自会留清白在人间!

名和利是人生存的法宝,没有名没有利无以养身无以立业。但是把名利看得太重,则无异于自掘坟墓,所以应该理智地对待名与利,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一时的小失,换来的是一个快乐的人生,何乐而不为呢?

用理性度量得失

我们的生活有时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点轻微的晃动就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崩溃。所以,在得失之间一定要保持理性的头脑,切不可贪图小得,让自己失去更多。

在我们所熟知的哲理寓言故事中,“捡芝麻丢西瓜”的典故和“猴子掰包谷”的故事,是为大家最津津乐道的。但是,在说完一笑之后,体味出来的哲理是什么,又有多少人遵循了其中的规律呢?这里面隐含着的博弈智慧却是发人深省的。

耶稣说过:“人纵然赚得了全世界,如果赔上了自己的灵魂,又有什么益处?”是的,人生的际遇有轻有重,人们若拿捏不当,就容易因小失大、顾此失彼。

得失有轻重之别,我们首先要掂量掂量它的分量,然后才知道哪些该举轻若重,哪些该举重若轻。就某一具体的得失而言,很难说“得”有多大,“失”有多小。得失的分量是称不出来的,必须在得失之间保持理智和清醒的头脑,凡事三思而后行,这样,我们才能看清楚得失的本来面目。

很多时候,我们把握不住得失,是因为有的得失过于深刻,我们缺乏洞察它的远见卓识;有的得失似是而非、亦真亦假,我们少了一些辨析与思考;有的得失虽然一目了然,我们却又因一时冲动,而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得失不会顾及我们的感觉,它需要与理性为伍。

得中有失,失中有得,我们每做一件事情,实际上都在播撒着得失的种子,但我们又常常处于无意识的漫不经心之中,直到它开了花甚至结出果来,才大吃一惊。比如,有的人爱发牢骚,发牢骚的时候并没有影响到自己什么,但到了关键的时候,发牢骚便成了罪状,现实中吃这个亏的人已经很多了;有的人做好事,仅仅出于良心、道义,压根儿就没想过得到回报,可喜出望外的事情偏偏就发生了。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人的不理智就在于:只有心栽花,而无心插柳。想到有利可图的事便去做,而做事情的时候从不考虑会失去什么。如果我们换一种态度去做事又将会怎样?

有的得失又像是迷魂汤,在你乐呵呵以为得到了许多的时候,实际上你却失去了更宝贵的东西。

春秋时期,晋国南面有两个姬姓小国,一个叫虢,一个叫虞。这两个小国关系很好,在政治上也是互相支持。但虢国国君常派兵在晋国边界闹事,晋献公一直想讨伐虢国,由于虢国国君很警惕,在两国边境陈设重兵,晋献公一时没有办法。

一天,晋献公与大臣谈论此事。众人都说:“虢国军队正面难以攻击,只有从背后偷袭才能奏效。”但是如此非要经过虞国,而虞国与虢国同姓相亲,关系很好,如何肯放晋国兵马过境?

这时一个大臣献策说:“臣听说虞国国君贪宝,请大王将国宝、千里马和玉璧交给臣下,臣下出使虞国,一定能向虞国借道。”晋献公一听就急了:“祖宗传下的国宝,如何能轻易送给他人。”这位大臣就告诉晋献公:“国宝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国,灭掉了虢国,虞国还能独存吗?到时候,国宝还不是照样回归晋国国库吗!”

晋献公听了大喜过望,立即派遣他出访虞国。晋献公赠给虞国国王很多宝物与骏马,要求虞王让晋国军队通过虞国,顺利攻打虢国。虞国有一位大臣极力反对借路给晋国。他说:“我国与虢国关系十分密切,如果借路给晋国,那么虢国灭亡的同时也将是我国灭亡之日。请陛下绝对不要接受晋国的礼物。”

但是受到耀眼的宝石和美丽的骏马所蒙蔽的国王却不听大臣的忠告,借道给了晋国。结果正如同大臣所猜测的,晋军在灭了虢国之后,回程便攻破虞国,宝物和骏马当然又物归原主。

虞国国王受到眼前利益的诱惑而不顾无穷的后患,终致亡国。

对于这种“丢西瓜捡芝麻”的举动,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常见的。难道人类在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与洗礼之后,还尚处在猴的世界吗?人是利益动物,在本质上都会趋利避害,这个无可厚非。然而,为什么上当受骗的事屡屡发生?并不是骗子有多高明,只是人们在欲望和得失之间失去了理智。为了贪求财富、名声、美色……往往蒙蔽了自己的智慧和理性的头脑,为了一时的得,最终不免承受更多的失。有许多人都会因为贪图近利而得不偿失;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大都是从一开始的吃一点、喝一点、拿一点,而到最后的腐化堕落、走上严重的违纪违法之路的。其实,我们的生活有时候就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一点轻微的晃动就会导致整体系统的崩溃。所以,在得失之间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切不可贪图小得,让自己失去更多。

眼前的利益容易让人动心。人之所以目光短浅,并不见得都是“视力”太差,而是因为我们太现实了:眼前的“得”,我们不能放弃;眼前的“失”,我们又不能忍受。其实,我们面对的种种得失绝大多数不需要用远见卓识来判别,有的明知是不可为的,只是因为我们对眼前的诱惑或失落过于冲动,才不计后果。只要我们理智一些,少一些冲动与侥幸,是能够冷静对待眼前的得与失的。

同类推荐
  • 《坛经》的人生智慧

    《坛经》的人生智慧

    《坛经》是中国人的心灵书。六祖慧能是草根人生通过学习和奋斗获得大成就,成大事的经典榜样。《坛经》的本质在于解决人生的最大问题,即解决心灵的迷雾,让身心返回幸福的本源。《坛经的人生智慧》除对原文的精注精译外。每一篇解读,事例生动,行文优美,实为一篇篇美文,有独特的启发价值和实用性。《坛经的人生智慧》由张绍民编著。
  • 读《茶经》学生活

    读《茶经》学生活

    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也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和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
  • 正能量口才

    正能量口才

    口才就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场,而好口才就是那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有趣事例和精炼的要点通俗易懂地向你介绍各种语言表达技巧及注意事项,理论与故事相结合,让你在轻松快乐的阅读中就能掌握说话的技巧。本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广大读者掌握及提高说话水平和能力的重要工具。通过阅读本书,让你在在短时间内成为生活、交际、职场、情感、演讲等方面的说话高手。
  • 提高工作效率有技巧

    提高工作效率有技巧

    本书共分八章,分别从利用好时间、加强执行力、提升自身能力、分清工作的轻重缓急等八个方面,全方位地为职场人士怎样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一个立体式的可行方案。
  • 人生要走过的路(心灵瑜伽)

    人生要走过的路(心灵瑜伽)

    《人生要走过的路》不仅是一本讲授人生经验和智慧的书,又是一本注重哲理富含知识的书。 人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没有时间的积累和岁月的沉淀,人生便不可能发生质的飞跃。许多人是在历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磨砺后,才取的人生的成功。而有的人摸爬滚打了一辈子,身心疲惫、异常艰辛,却还是找不到自己人生的坐标。人生经验就是前人走过的路,顺着这样的路走下去,就可以更加明确成功的目标,在人生前行的征途中就不会迷失方向。
热门推荐
  • Connect嗳,不曾寻觅

    Connect嗳,不曾寻觅

    靖海:一个小疯癫,活泼而又有点傻的女孩子,很健忘,刚刚放进抽屉的东西一下子就忘的一干二净。
  • 倪凤华之倾世女贼偷心计

    倪凤华之倾世女贼偷心计

    珲蠛大陆——别人的穿越都是被逼无奈的,而本小姐却是被美男诱惑到穿越的,这什么道理?!不过……虽然穿越到一个根本不认识的世界,但是美男众多,让某腐女两眼直冒桃心,同时眼界大开。片段一:某女欲哭无泪的看着紧跟在她身后的男子,泪眼汪汪道:“大哥,因为你我都破产了,你看我现在都没钱养你了。所以,我不要你了行吗……”某男闻之邪笑,狭长的眸子眯起,“你不要我,我要你;你没钱养我,我养你。”话音刚落,他作势就要扑倒。
  • 无限嚣张:我的男人我做主

    无限嚣张:我的男人我做主

    绯雪群:236344102一场樱花雨见证两个娃娃的小小誓言,一场人为车祸,造成青梅竹马的两人分开,从此从玩伴变为陌生人。面对杀父仇人的女儿,厉寒枫为了报复,成功收养了她,势必要折磨家破人亡的她。但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他又该何去何从?因失忆而忘记从小一心要嫁的南宫夜,没想到竟会和她上同一所学院,偶遇的两人也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面对一位神秘学长的挑衅,她不怒反愧,总觉得自己对不起此人,谁料此人身份尊贵,跟她又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当真相浮出水面,钟离紫月在旧爱、内疚、仇恨的面前,又该如何选择?
  • 媚妖娆

    媚妖娆

    她是他的主子,是抚养他成大的人,在强迫他娶妻成亲后,将他狠狠的压在了床帏间,“你越是不喜欢我做什么,我便偏要逼你做什么!!”素手撕毁了他衣裳,美目布满了恨意。是的,她恨他呢。他爹爹辜负她最爱的姐姐,他娘亲害死了姐姐未出生的孩子。她怎么能够不恨呢?她满腔恨意只有发泄在他的身上。从江湖到高堂,她步步为营,从复仇到爱情,她如魔如狂。...
  • 夜黑下的魔鬼

    夜黑下的魔鬼

    阴森的鬼雾,凄迷了多少人的眼?只有那幽蓝的灯光,指引着亡灵的方向,在这里没有谁可以停留,至少是理论上,但是偏偏有人徘徊于此,徘徊在生死之间……他率领魔界兵马杀人十几,毁一世界;他被神封印,觉醒之时为列强欺凌,率领大军沐浴敌人的鲜血;他的世界被恶魔入侵了,复仇追杀毁灭星球与天地宣战!他就是黑魔煞星,他的存在让三界不容。命运的轮回,让他来到一个原始社会的星球,投胎转世,龙血珠与之混体。他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呢?
  • 重生花期已至

    重生花期已至

    冯止妤短暂的一生可以用三部曲来阐释:前八年是幸福交响曲,中间八年是叛逆交响曲,后五年是自作自受交响曲。重活一世,她不求富贵不求真爱,只求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 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从生活各个方面介绍各种各样的现代人智慧,包括读书术、防骗术、教子术、修身术、做人术等。
  • 三生有幸,遇见你

    三生有幸,遇见你

    他是大律师,她是小助理,也是小徒弟。这是萌萌的还有探案推理的师徒文哦!
  • 魔画师

    魔画师

    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地球女孩;一个意想不到的机缘;唉,又是穿越时空;来到一个武技、魔法、科学并重的世界;“她”变成了“他”;同时具备了奇异的能力;她/他怎样面对……异世界的生活呢?异世界又怎样面对这位……奇特的魔画师呢?女神的眼睛新作《魔画师》带你进入诙谐幽默、情节跌宕的新时空,和主角一起享受异世界多彩的生活。
  • 网游之最强三国

    网游之最强三国

    被兄弟武侯出卖,隐秘的行军路线暴露,遭遇埋伏全军覆没。真实身份曝光,从而遭到五百强的年木财团派出的,足足一百名转基因战士疯狂追杀,为了他身上的一本A级心法,玄天罡气。濒临死亡,神秘玉佩的力量下,一切都开始倒退。回到十年前,《天下》开服的前一天。联邦秘密研制的人类进化的希望,而非那种劣质的人工转基因人类。将神秘的主脑移植进入网络游戏中,在不知不觉中完美进化人类基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董江发现这一切并不像表面上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