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10100000016

第16章 演化三国(1)

三国故事的虚与实,自有本源。史家如陈寿、裴松之等或撰或注三国历史,一国之史实得以流传。魏晋之笔记、唐宋之说唱,宋元之平话则是三国之虚的源头。加之罗贯中的生花妙笔,毛纶、毛宗岗的精彩增补,《三国演义》终于成为不朽经典。

【一、三国时的孙坚、孙策传】

江东有著名的“二张”,孙权敬重他们,不直呼其名,一称“张公”,一称“东部”。

孙坚、孙策父子是江东创业的奠基者。但不幸的是两人都英年早逝。孙坚寿37岁,孙策寿26岁。孙权继承父兄的事业,春秋方富。他与身边的两位旧臣,关系不同一般。一是张昭,一是张纮。对其他群臣,孙权称呼其字。唯对二张,称呼特别敬重。张昭年老,孙权叫他“张公”,张纮做过会稽东部都尉,孙权因而称他“东部”(《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注引《江表传》)

就是这位张纮,最早写过孙坚、孙策的传颂文字。他和张昭一起担任孙权的重要书记官员。张纮认为,孙坚“有破走董卓,扶持汉室之勋”,孙策“平定江外,建立大业”,“宜有纪颂,以昭公义”。他将孙坚、孙策的传记及颂扬文字写成后,“呈(孙)权,权省读悲感,日:‘君真识孤家门阀阅也。’”(《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注引《吴书》)

据史料看,张纮写成两位创业人物的传颂,时间很早,就在孙权掌权不久。可以说,写三国名人传,又是当时人手笔,张纮此举,不仅让孙权感动,而且当视作最早写三国当代史的一位作者。韦昭等人编写《吴书》,虽说也是当代的,但比张纮要迟得多。

张纮活到60岁,孙权活到71岁。孙权读到张纮临死时留给儿子的家诫遗书,感动得流下眼泪。(《三国志·吴书张纮·传》)

张纮和陈琳都是广陵即今江苏人,也可能都是射阳人。两人彼此都很赞赏对方的文采。张练曾喜爱一只枘榴枕,写了一篇赋文,陈琳见了,高兴地对人说:“此吾乡里张子纲(纮字)所作也。”张纮见了陈琳的《武库赋》、《应机论》,也深表赞美。尽管各谋其事,一南一北,二人仍常通信交流。(《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注引《吴书》)

张纪不但有文学才能,还善楷篆,写得一手好字。孔融收到张纹给他亲自写的书信,就在回信中说:“前劳手笔,多篆书。每举篇见字,欣然独笑,如复睹其人也。”(《三国志吴书张纮传》裴注引《吴书》)

《三国志》说张纮著有诗赋铭诔十余篇。很可惜,这些连同他写的孙坚,孙策传颂文字,都未能流传至今。

不过,以当时人写三国人物传记,现在看来实在有些超前,完全应该特地记上一笔的。

【二、吴国史】

在陈寿《三国志》之前,吴国的一些文人、史官已经写了关于吴国的史书。

当时人写吴国史传,最早可能是张纮,但他只写了孙坚和孙策的传颂文字,他是孙权时代的人,吴国后来的史传他就无法预知了。

韦昭的《吴书》很有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人,少好学,能属文,后担任吴国的尚书郎,孙亮即位,诸葛恪辅政。韦昭为太史令。编撰《吴书》,由他主要负责。凤凰二年(273年),孙皓因对韦昭深有不满,将他投入牢狱,后又加以诛杀。韦昭死时70岁,《吴书》已具规模,但“叙赞未述”,尚未完稿。(《三国志·吴书·韦昭传》)

同时代人里面,与韦昭一起写《吴书》的,还有周昭(字恭远),颖川人,任中书郎,后因事入狱,被处死。(《三国志·吴书·步骘传》)

薛莹和华覈二人也都是《吴书》的编撰人。

薛莹字道言,是薛综的儿子,起初为秘府中书郎。孙休即位,为散骑中常侍,几年后因病离职。孙皓时,和韦昭等一起撰《吴书》。他“涉学既博,文章尤妙”,在同僚中被称为“冠首”。他死于晋太康三年(282年)。(《三国志·吴书·薛综传》)

华覈字永先,吴郡武进人。始为上虞尉,善于作文,担任秘府郎,迁中书丞。和韦昭、薛莹等一起撰《吴书》。陈寿《三国志·吴书·华覈传》有评语,说他“文赋之才,有过于(韦)昭,而典诰不及也”。

除了从陈寿《三国志》中可以找出上述人物,即韦昭,周昭、薛莹、华霰等人是当时代人写《吴书》的以外,还可以从裴注引书中找见别的一些人。例如,张勃的《吴录》,环氏的《吴纪》,胡冲的《吴历》,无名氏的《会稽典录》等等。

由于许多类似人物的共同努力,吴国史事得以有较好的保留和编撰。特别是韦昭等人合作撰成的《昊书》,后被陈寿写《三国志》时作为主要依据的重要典籍之一。陈寿未采纳收人到书中的《吴书》许多内容,裴松之作注时又进一步做了较全面而广泛的引用。

因此,读《三国志》时,仔细对照陈寿的正文和裴注所引有关吴国史事的史书,如《吴书》,就能够看清楚彼此差异的地方,也不难推知当时人对于同样人物或事件,为何会有差异和区别的原因了。

当然,从正史的角度看,具有代表性的还是陈寿的《三国志》。

【三、陈寿著《三国志》】

陈寿研治《尚书》、“春秋三传”,精通《史记》、《汉书》,聪明而有识见,以文章富艳而简扼著称于世。

陈寿,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东北)人。自幼好学,师从大学者谯周。蜀汉时,陈寿担任卫将军姜维主簿、东观秘书郎,散骑黄门侍郎。人晋后,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灭吴。在此前后,陈寿搜集魏、蜀、吴三国的史料,就在太康六年(285年)写成《三国志》。

在陈寿之前,魏国和吴国都己出现本朝入写的史书。王沈《魏书》48卷,鱼豢《魏略》89卷,韦昭《吴书》55卷等等,就是已有的成书。陈寿写《三国志》时,主要依据这些已有的史书,并作了汰选和抉择。

蜀国当时还没有专史出现。陈寿必须直接搜集资料。他自己曾经撰写有《益都耆旧传》十篇,还编辑有蜀相《诸葛亮集》。陈寿写蜀史眉材料不足,故而简要。《三国志》是国别断代史纪传体裁,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蜀书》篇幅少,早期人物如关羽、张飞、黄忠等的传文都很简短。

另外,《三国志》不同于《史记》、《汉书》这两部以前的正史。它只有纪、传,而没有志、表,也是因为陈寿所依据的材料有限。所以、三国时期的经济状况、地理状况、职官状况等等,许多重要领域的内容,均因《三国志》没有类似《食货志》,《舆地志》,《职官表》的专题,后人想了解就很不容易。

陈寿在宦官黄皓专权的阶段,别人都曲意附阿,陈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被谴黜”(《晋书陈寿传》)。当年,老师谯周曾对陈寿说过这样的话:“你必然会以才学成名,但要遭到别人损折,宜深慎之。”

在写成《三国志》后十二年,即元康七年(297年),陈寿因病去世,享年65岁。

那么,《三国志》体裁又有什么特点呢?

众所周知,《史记》体裁是通史式纪传体,而《汉书》等都是断代史式纪传体。版图统一的王朝各有正史记载,如《后汉书》、《晋书》、《朱史》,《元史》等,即使对峙的王朝也各有专一的正史记载。如《宋书》、《南齐书》、《粱书》、《陈书》、《魏书》、《周书》等。那么,《三国志》在“二十四史”中有什么特点呢?

无一例外,二十四史的体裁都是纪传体。不论通史式,还是断代史式,都是主要记载帝王(“本纪”,“纪”)和其余人物(“世家”、“列传”、“传”,以传为主)的一生业绩。《三国志》和别的正史在体裁上都不一样,称为“断代+国别+纪传”体。

陈寿《三国志》总共65卷,其中,《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这种将三国分成三大块再合成为一书的体裁,在断代史中是别创一格的。

其实,从《三国志》的成书来由看,在陈寿写成之前,已经有别人的《魏书》和《吴书》等三国的国别史了。陈寿写魏、吴二国史书时,就用当时官修的王沈《魏书》、韦昭《吴书》,以及私修的鱼豢《魏略》,作为基本材料。蜀国史书当时还没有,陈寿自行采集有关材料,撰成蜀史。这样,也就使得《三国志》跟别的正史都有所区别。

从《旧唐书经籍志》分类来看,《魏书》作为正史,《蜀书》、《吴书》有不同类别,即说明两宋以前,这三大块曾经独立传世。后来,这三大块才合刻成为《三国志》。

【四、后人如何评价陈寿《三国志》】

陈寿《三国志》除了典雅、质直等优点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大的缺憾呢?

陈寿生于公元233@,死于公元297年,享寿65岁。他在世时。主要担任晋武帝时期的著作郎。时人评论《三国志》,说是“品藻典雅”、词章粲丽”(《华阳国志·陈寿传》),当时人还称陈寿“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辞多劝诫,明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司马)相如,而质直过之。”(《晋书·陈寿传》)

然而,陈寿《三国志》过于简单,若无裴松之后来作注引用大量史料,那么三国这段重要历史就不可能像如今这样足堪品味,这样影响深远。

陈寿还有一些写作态度方面的问题,引起后人对他不满。例如:

魏国时有丁仪、丁虞,和曹植关系很好,担任过曹魏要职。陈寿写书时,曾对丁氏子辈说道:“可觅千斛米见与,当为尊公作佳传。”对方没有给他索要的米,他就不为丁仪、丁虞立传。

陈寿的父亲因罪被诸葛亮加刑。陈寿写《诸葛亮传》,评语说是,“识治之良才,管(仲)、萧(何)之亚匹矣。”最后又加上19字的评语:“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当年陈寿曾在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手下做过事,受过处分。陈寿写诸葛瞻传时,说他只懂写字,名过其实。

以上这些例子,都是《晋书陈寿传》中有记载的。其实,也正是对陈寿的一种批评。

有趣的是,《晋书·陈寿传》中还提到另一件事:有个叫夏侯湛的人,正在写着他的《魏书》,见到陈寿的书以后,他就将自己的书稿舍弃而不再继续写了。

在陈寿死后,过了130多年,裴松之评价陈寿;“铨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裴松之《上<三国志>汪表》)

后来,到了宋代,司马光在编年体的《资治通鉴》中,将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两者合成,纳入三国编年叙事之中。陈寿关于诸葛亮的最后那几句字评语,就是连年动众,未能成功,应变将略,非其所长。这话被司马光删去不用。由此也可得知,司马光对陈寿的一种看法。

如果说,陈寿写《三国志》,从正吏角度看,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部三国史书,那么,裴松之所作的大量注文以及所引用的大量史料,就给后人打开了真正了解三国史实的全新的天地。

裴松之将自己比作画师作画、蜜蜂采蜜。确实,有了裴注,三国历史的色彩和味道显然醇厚得多了。

【五、裴松之注《三国志》】

裴松之补缺漏,备异闻,正其妄,加论辩,丰富和张大了《三国志》。

陈寿当年写《三国志》,所见史料有限,加上选用的框架结构的条件限制,使全书的内容显得不够充实。在以前的两部正史《史记》和《汉书》中,都有纪传以外的志和表,《三国志》没有志表,就是由于材料不足。

到了南朝宋时的元嘉年间,裴松之受命为《三国志》作注。此时距离陈寿死去已有130多年,东晋以后,有关三国的史料发现已经渐渐增多。裴松之于是“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利用广泛搜辑的史料,充实丰富陈寿的原著。

根据裴松之的《进书表》上所说,他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补缺漏。裴的原文是:“(陈)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这里的“毕取”二字,值得关注。裴注中引书时,有些都是较完整的取用的,不像别的人作注时往往零散切割。

第二,备异闻。裴指出:“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奉异,疑不能判,并皆抄纳以备异闻。”不同的传事,不同的说法,让它们并存。

第三,正其妄。即所谓“纰缪显然,言不附理,则随违矫正以惩其妄”。也就是说,陈寿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不合理的说法,对于这些都作了纠正。

第四,加论辩。裴指出:“时事当否及(陈)寿之小失,颇以愚意有所论辩。”读《三国志》的裴注,可以按裴松之如何加论辩这样一条线进行。单看凡有“臣松之以为”,“臣松之案”等起首的注文,可以得知裴松之的史识如何,对待史实的考辨功夫如何,等等。

例如,《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写曹操如何对待关羽的去留,裴松之有注,加以论辩,说道:“曹公知(关)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

类似这种加以论辩的拄文有很多,值得读者仔细看阅并思考一番。由此可见,裴松之做《三国志》注时,除了增加大量重要史料,加以补缺,并存异闻之外,还在一些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上,用案语的方法表述自己的见解和态度。这些思辨性的注文,正是裴松之对三国史事和三国人物的独特考察的结晶。

裴注所引的几百种史料,值得重视。

裴松之拄《三国志》问世后,当时就被称誉为“不朽”之作。三国史研究中,裴松之是一大功臣。

【六、裴注《三国志》印书有哪些?】

打开《三国志》第一篇的《武帝纪》,裴松之注所引的书,就有《曹瞒传》:“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还有王沈所撰的《魏书》等。无名氏的《曹瞒传》,王沈的《魏书》,还有许多别的书,都有着丰富而详细的材料。

裴松之引用众多书籍中的材料,文字总量要超过陈寿的《三国志》,这就给后人留下了比较全面而且富有细节的宝贵资料。可以说,要没有裴注引用这么多材料的话,后人无从了解三国史事的那么多原原本本的生动故事,那么有益有趣的活灵活现的精彩细节。

裴松之堪称三国史的一大功臣。他作注时所引用的材料,其中很多后来被宋代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时,用编年形式,将陈寿原书和裴注所引史书,合并到了一起,作为较完整的史书传之后世。

那么,裴注引书有哪些呢?可以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第一,陈寿写《三国志》时,已经问世的三国史书。例如:韦昭的《吴书》、王沈的《魏书》、谯周的《蜀本纪》等。

曹操、曹丕、曹植、王粲、陈琳等人的文章,还有钟会为其母所作传文,何劭为王弼所作传文,傅玄为马钧所作传文等等,这些都是当时人写的东西。陈寿应也看到过。但他可能因为写书的整体格局和文字简扼的需要。对许多材料未加选用。同时。也可能有些材料原本陈寿就未曾顾及。

第二,陈寿死后,直到裴拄的时候,其间相隔130多年。这期间,裴松之所见而陈寿无法得知的材料,如张瑶的《后汉纪》、虞溥的《江表传》、郭颁的《魏晋世语》等,加上魏晋以来的轶闻逸事,众多的人物别传和人物文集,裴往时都加以精心的钩沉。就是因为裴松之“鸠集传记,增广异闻”,给《三国志》增加了血肉。他的注才被后世重视。鲁迅曾称裴注与后来的平话,都为《三国演义》的加大推演力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小说史略》)

裴注引书究竟有多少种?清代考据家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十五中称,其引书共有140多种。现今流传广泛的《三国志》中华书局排印本,前有出版说明,称裴注引书多达210种。这种差异,可能因计算同一作者的不同书名所致。裴注引书,后来有许多均未能流传下来。裴注是唯一载体。

【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笔记小说】

三国故事自西晋时起就是热门话题。

同类推荐
  • 蒙古秘藏1:发现成吉思汗陵

    蒙古秘藏1:发现成吉思汗陵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究竟秘葬何处?神秘的蒙古秘术是否会在失传数百年后再度重现?成吉思汗陵究竟埋藏了多少价值连城的宝藏?作者殷谦曾亲赴蒙古国考察,不但细心查阅并研究了大量文献史料,而且还秘密采访了数10位蒙古珠腊沁部落的后裔——他们的祖先是忠诚的守墓人。经过详实的采访和交流,获得了大量不曾公诸于世的珍贵材料。解开八百年来最神秘的成吉思汗陵墓之谜。国内首部全面解读蒙古帝国的文化悬疑小说。一部全景式展现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兴衰历程的文化悬疑巨制。一切真相,尽在本书!
  • 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魂牵梦圆:老兵笔下的新中国故事

    本书就是一部紧密围绕着“实事求是”这一党的灵魂、以小说的文学形式、通过故事化的手段,讲述自抗战胜利后至今的八十多年的党史历程、军史历程与国史历程的作品;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的完美诠释。
  • 山的那一头

    山的那一头

    现实,就是一座座“山”,围困着我,压迫着我,写作的高峰,则是我的“那一头”。对“山的那一头“的希冀和追寻,承载着我全部的欢乐和憧憬,维持我的信心和尊严:在现实中失去的欢笑和幸福,在这里我一一拾取,得到补偿。“山”再大,“那一头”依旧对我充满了诱惑。和写作中的“山”相比,现实生活中的“山”更加沉重和不堪。13岁的那场重病,给我和我贫困的家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我不得不从此面对病痛的折磨和死亡的威胁。那场变故,抹去了一个农村少年所有的欢乐和憧憬,也就是那一年,我开始了我的写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写作是对生活和命运的反抗,是在绝望中挣扎的青春之歌。
  • 毒咒

    毒咒

    主人公吴耀祖厄运连连,他的两个不到十岁的儿子都在后花园自缢而亡。听从缅甸高僧的指点,他到中国秘密祭祖,在深山中遇一古刹,却意外发现了先祖的许多秘密。经过许多波折,他才发现让他噩梦连连的罪魁祸首竟然是自己身上佩戴的祖传玉佩。这块从明末传到现在的玉佩竟然是先祖吴三桂和大明王朝血泪恩怨的起点和终结。在经历了九死一生的波折后,玉佩终于回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
  • 百叶窗

    百叶窗

    母亲每到父亲周末即将回家时禁不住内心的渴望,于是家庭洋溢一种欢快、宽容的气氛。父亲后来与孤零的街坊四婶发生了婚外情,母亲很悲伤,他似乎很歉疚。但作者将这一切处理的怨而不怒。在那个禁锢的时期,这些即使错误,或许也是美的……
热门推荐
  •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餐桌上的生活智慧

    “衣”、“食”、“住”、“行”这是生活的全部。其中“民以食为天”,这个“食”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作为22世纪的新新人类,聚餐、请客成为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在吃餐的时候的礼仪你都知道吗?你有没有引起别人的不屑,或者别人的夸赞呢?什么是餐桌上的智慧?如何做个成功的人士?就请进来看看吧。
  • 浅夏,饮殇

    浅夏,饮殇

    我们长大了,却失去了当初的勇气。年少的爱一定是真的,只是又能维持多久呢?我们那么用心去爱。你说,那些不是分手的理由。那么我想问你,什么才是我们分手的理由?
  • 宠妻3650次:老婆大人万万岁

    宠妻3650次:老婆大人万万岁

    某言情天后在家里欣赏岛国片子到最精彩部分,分手多年的前男友突然破门而入,说要重温旧梦。她勇猛无敌,直接把人就地正法,完事后无情地把人赶走。爱了那么多年的女人,他又岂会让她吃完不认账。某女问:“我是你的什么?”某男含情脉脉:“你是我的优乐美,捧在手心里的挚爱!”“我和节操同时掉到水里,你救哪个?”她眨着无辜的大眼问道。“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节操!”他信誓旦旦的道。“亲爱的,他们说我欺负你,说我配不上你!”她伤心地说。“他们都是法海的师弟,不懂爱,我们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某男温柔的说。他的理想就是把她宠坏......
  • 妖妃有毒

    妖妃有毒

    受人污蔑,将军府满门含冤而亡!她亲眼看见了,斩台,被族亲的血,染成了刺目的鲜红色。十二年后,她,强势回归,势要那些人,夜夜梦靥,父债子偿,誓做妖妃,让那帝君,成为昏君,背负千古骂名!甘愿倾尽所有,只为亡灵安息,却不想,百毒不侵的心,染上了情毒,情丝破茧,再也抽不出。
  • 海贼王之吊炸天

    海贼王之吊炸天

    穿越成为一个猥琐的家伙,鼻屎男Mr5,胖爷我表示很是无语。别人从小就穿越过来,而爷穿越之前,就被绿发肚兜男给秒杀了。别人都不想进入推进城,而胖爷我想方设法进去逛逛。胖子大喝一声:我是屌丝,我怕谁?既然是屌丝,那么就要将屌丝进行到底。看屌丝如何屌炸天!一切尽在海贼王之屌炸天!!!!
  • 汇神学院

    汇神学院

    一场别致的穿越,使得主角冷秋遥来到现代,获得不可估量的异能:九龙玄冰,冰凌镜,技能有木有?冰属性,雷属性,要不要?面对未知的旅途,主角立志要拯救世界“毁我家园者,死;亏我善战者,亡!”......
  • 高冷男神的无赖妻

    高冷男神的无赖妻

    “不好意思你认错人了,我不叫宋倾晨”“噢,是吗?那这是什么?”“额?你怎么会有我的照片?”“小偷,抓小偷了啊啊啊”蒋傲轩被宋紫曦当成小偷,瞬间愤怒的一掌拍晕了宋紫曦,黑着脸抱着她上了车,回了自己的别墅。———蒋傲轩语气淡淡的说“一年一百万做我的助理,明天早上八点半去蒋氏集团人事部,会有人带你去你工作的地方”他怕宋紫曦拒绝接着又补了一句“你那最爱哥哥在我这,要不要做我的助理,你看着办”宋紫曦刚要说些什么,便听到电话那边嘟嘟嘟的挂断声.......
  • 微云一抹遥峰

    微云一抹遥峰

    黄昏时候,在渐渐浓厚的苍然暮色里,夕阳将如同羽毛般柔软的光芒落满海面。缓缓起伏的波涛,折射出炫目绮丽像是彩虹一样的霞光。微波摇荡间,层层叠叠迷离变幻。煞是绚烂。海浪拍打的海滩,细软的沙子浅埋着贝壳,有大大小小的脚印交叠覆盖。从天际遥遥而来的橙色光芒,漫天席地的蓬勃,铺满海面与沙滩的淡淡温暖,如同此刻涌动着的情愫般的安静。逆光的方向,正依偎着的少年少女,看海鸥回旋。视线的尽头是模糊的唯美的暧昧剪影。在静好的岁月里慢慢地老天荒,在那些对望微笑,牵手的余晖里,是这样美好干净纯粹的爱。水晶一样的剔透莹彻。
  • 健美

    健美

    健美健身锻炼是修塑体格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科学健美健身锻炼,可获得理想体格。本书用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来阐述健美健身运动知识方法,使锻炼者易于了解掌握健美健身运动发展过程、项目特点、运动技术、训练理论、裁判方法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本书主要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编写,引导科学健身理念,注重通过健美健身运动锻炼,达到健身的效果。同时,收集了最新的健美健身资料信息和重要的生理解剖等理论知识,使得具有较高文化水准的群体,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具体锻炼,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名士风流: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指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成七位名士,他们常在竹林中聚会,因此得了这个雅号。在混乱黑暗的时代,竹林七贤把老庄哲学的无为、尚真与返归自然的精神发展到了极致,形成了一种自由解放的新气象和不伪饰、不矫情、顺其自然的新的道德风尚。东晋之后,竹林七贤的影响逐渐传播开来。随着时光的推移,他们已成为魏晋时期文人精神理想的一种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