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30100000034

第34章 至理名言(1)

出奇制胜是《孙子兵法》中的一种战术谋略。兵家以出奇兵而克敌,商者以出奇招而制胜。在企业管理和社会管理中,其实也有一个出奇兵、奇招的问题,那就是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我是人未思我先思,人未行我先行,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标明观点,不断深化完善。如果其中有的观点能被人借鉴或者被人记住的话,那我是十分荣幸的。

——袁勤生语

袁勤生在3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总结出丰富的经验,提炼出不少精辟的观点,许多观点成为名言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不仅为早期企业改革的推进起到“破冰”的作用,而且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做了创新实践。他的“开除职工是企业管理的失败,领导无能的表现”、“允许职工‘七进七出’”、“鼓励人人假积极”、“客观原因造成的违纪可以豁免”、“罚款是经济管理的暴政”,“实行以奖代罚,只奖不罚”等名言,被录入《中华名人格言》和《中外哲理名言》等书籍。其中也有不少论点引起争议,即使如此,也值得人们借鉴和深思。

“开除职工是厂长无能的表现”

一个厂长,说“不开除一个职工”这句话,是显得多么的自信。

你看袁勤生,刚刚上任江南仪表厂厂长,就宣布不开除一个职工,因为原定并经批准要开除6名职工,这个决定不仅已经在全厂风传,而且那6名后进职工也知道。袁勤生这样响亮地宣布这项决定,全厂职工十分惊讶,大家不由得为袁厂长的气势所震撼。尤其是那6名后进职工,内心是多么的激动,差点儿视袁厂长为救命恩人了,在工作中不积极表现才怪呢!袁厂长当然有自己的打算,他面临的是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如果不用这一狠招,恐怕很难激活这家企业,使企业起死回生。

令人不解的是,袁厂长不仅宣布现在不开除一个职工,而且许下诺言,今后也不会开除一个职工,这样的决定会不会起到副作用呀?

那些后进职工今天被你的决定所感动,但时间一长,会不会老毛病复发,恶习不改?到时候你拿他如何?这是大家的疑惑之处。你袁厂长是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口出狂言呀?然而以后的事实证明,在袁勤生任厂长的20多年中,不仅没有开除一名职工,而且还吸收了被其他单位开除和被劳教过的5名社会闲杂人员。这些人在团结、和谐、尊重人的氛围中,绝大多数成为先进生产者,有的还当上了厂级领导干部。

1987年12月19日,袁勤生与同济大学70多名师生对话时说:“开除职工是厂长拥有的权力,但我认为这是最简单、最粗暴的做法,是一个厂长无能的表现。这好比一个医生,诊断不出病因,或者拿不出良方妙药,就大笔一挥,马上转院。我不能把他们一推了事。凡社会能容纳的人,我们江南厂也能容纳。”他说得多好,说出了一个胸有大局的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厂长的气度。

1986年11月13日,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陈文章一行视察江南仪表厂。陈文章对袁勤生说:“全国的工厂都和江南仪表厂一样,不开除工人,那么社会的安定团结就有保障了。”

袁勤生说:“我不开除职工,不仅仅是为了社会的安定团结和综合治理。主要是考虑厂长自身利益和工厂的利益。如果开除了一名职工,这个职工以及他的家人都会仇视厂长,并进行歪曲事实的宣传,开除一名职工至少树立20个对立面,如果开除5名就树立了100个对立面。这样一来,厂长就安无宁日了,夜里睡觉也会不安稳。经常提心吊胆会影响身心健康,这不是损害了厂长自身利益吗?同时,那些对立面肯定会千方百计诋毁工厂名誉,以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试想,如果一个外地客户问询到其中的对立面,回答肯定是工厂的产品一塌糊涂。有那么多人在社会上说工厂的坏话,工厂的信誉不受损才怪呢!所以,开除职工对厂长和工厂都不利,开除职工,最终等于开除了我自己。”

陈文章说:“我同意你的上述说法。但是我还想问你,厂长拥有开除职工权,可你偏偏放弃这个权力,除了上述的理由外,还出于何种想法?”

袁勤生半开玩笑说:“这是从中国政府对待原子弹的态度上学的呀!你看,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新华社马上发表声明:

‘中国政府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那时我还年少,曾想,原子弹是威力无比的,为什么有人反对我们,我们却不用上它呢?再三思考后,觉得这是中国政府的一个英明决策。所以,那天我上任厂长后,虽然得到了开除职工这个权力,但是我对上级批准开除的6名职工,宣布‘刀下留人’。我袁勤生不动用这个权力,而且今后也永不动用。”

陈文章听了,哈哈大笑。

袁勤生外出讲课,他的精彩语言总会博得热烈掌声,但有一次在南京演讲时,竟引起了台下极大的“哄”动。事情是这样的:袁勤生在台上津津乐道地讲述“不开除工人”的观点,台下却有不少人在交头接耳。发生什么情况了?散会后他问几位听讲者,才知道南京地区有家4000多人的老大难工厂,生产连年亏损,厂内偷赌成风,新任厂长一年内开除了70多名工人。被开除的工人不服气,大闹办公室,扬言要和厂长拼命。可是这位新任厂长态度坚决,特地理了个光头,大有孤注一掷的意思。在一次职工代表大会上,这位厂长说:“我不怕任何人报复,也不怕吃官司,该开除的还是要开除!”由于这位厂长动了真格,工厂秩序好转了,生产上去了。不久前当地政府还发了红头文件,号召大家向该厂厂长学习呢!

袁勤生的讲话不是和这位厂长以及当地政府唱反调了吗?晚饭后,袁勤生对主持会议的宣传部长说:“我今天的讲话可能不符合你们的胃口,现在有的媒体上宣传,管理工厂要有铁的手腕,开除职工被视为有效的铁手腕。我认为,铁不是最硬的,比铁硬的还有钢,比钢硬的还有合金。不是有首歌这样唱嘛: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比铁还坚比钢还强吗?对待工人,我不赞成用铁的手腕。”那位宣传部长听了只是笑笑,未置可否。

事隔几年后,南京市的那位宣传部长给袁勤生打来电话,说南京某厂的那位“光头”厂长因作风粗暴,遭到广大工人的强烈反对,前几天被主管部门免职了。并说,你袁厂长的话是正确的,对待工人应该仁慈为怀,用强硬手段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袁勤生认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企业,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创造有利企业生产经营的安定社会环境。如果都把还够不上犯罪的人推到社会上去,放弃不管,必然增加社会管理的压力,增加危害社会稳定的不利因素,被推到社会上的这些人也必然自暴自弃,对企业、对社会产生不满情绪。所以袁勤生认为,落后分子不是凭空产生的,绝大多数是领导行为和管理方法不当所致。

“允许职工‘七进七出’”

允许职工“七进七出”,这一问题的提出似乎不可思议。袁勤生在一次接待来访人员时说:“社会生产力是人和物这两个要素的结合,而人在其中占有主导地位。我们要给广大职工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让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心情舒畅地发挥聪明才干,而不是让他们带着某种受压抑的心理,被动地应付工作。我们厂早在1983年就有这样一条制度:凡是不愿意在厂工作的,不管是工人还是技术人员、干部,不要打书面报告,只要口头申请即可。如果有移交的办理移交手续,没有移交的上午提出申请,下午就可以离厂。同时还规定:如果这个职工离厂后,过一段时间,又要求回厂,工厂一概接收,之后他又要离厂,照样可以,允许其‘七进七出’,进出自由。”

袁勤生提出允许职工七进七出,是在中国改革初期这一时代背景下。那时是计划经济时期,一些旧观念还根深蒂固,各级领导都普遍要求职工干一行爱一行,在一个单位扎根一辈子,擅离本职被视为大逆不道,不安心本职都会受到谴责,跳槽可耻成了社会共识。在好马不吃回头草的旧思想、旧意识的长期紧箍下,袁勤生宣布职工可以“七进七出”,在社会上引起轰动,几乎从新华社、《人民日报》,到全国各地方绝大多数媒体都做了大量报道,其中有褒有贬,褒多贬少,可以说是领导怀疑,专家好奇,群众称好。

这条制度在工厂大会上宣布时,在场职工议论纷纷。袁勤生解释说:“现在社会上经济收入有高低,工作岗位有差别,企业的前景也有好坏,每个人的爱好专长不同,人往高处走,这是人之常情,我们为什么要把他们禁锢在一个企业,让他欲离不能,感到怀才不遇呢?

有人说,允许职工跳槽离厂已够大度的了,为什么还允许回厂,而且可以多次进出?我认为,历史上曾有‘七擒孟获’的故事,说的是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最后使孟获心悦诚服。古人有这种胸怀,难道我们不能有?事实上,如果一个职工有离异的思想,用行政手段、组织措施限制他不准离去,就等于把他捆绑了起来。一个被捆绑的人哪里还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岂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他是一个技术员,就有可能会泄露工厂的技术机密,作出不利于企业的事情,还不如让他早些离去。如果这个人离厂后干得不愉快,仍然想回厂,我们如果接纳他,那他回厂后一定会带来前所未有的积极性。”

实行这一制度后,只要有职工提出离厂,江南仪表厂都按照允许“七进七出”的政策妥善处理。

一位泥瓦匠出身的工人,受社会上高消费、致富热的诱惑,提出申请外出干个体,袁勤生马上批条放行。这个工人随一个建筑队来到上海嘉定做了一年多时间的泥工,慢慢地感到建筑队人际关系复杂,工资拖欠严重,觉得不是久留之地。当他利用空闲时间回家,看到江南仪表厂有了发展,职工收入也有所增加,便要求回厂。袁勤生当然同意。但这个工人回来干了半年多后,似乎不甘心,不辞而别去一家砖瓦厂开手扶拖拉机。未料到不久便发生了一起翻车事故,差点车毁人亡,他吓坏了,在家待了一段时间。后来这个工人觉得这么待下去也不是件事,知道厂里有“允许七进七出”的规定,便想回厂工作,然而又觉得太难为情,便托了他的爱人和岳父到袁勤生家中说情。袁勤生对他们说:“你们叫他大胆回厂工作好了,他仅是三进三出嘛!”

第二天一早,这个工人来到袁勤生的办公室,耷拉着脑袋对袁勤生说:“袁厂长,我真对不起你,干着这样的好企业还不安心工作,你好好地批评我吧,今后在大会上可以把我作为不安心工作的反面典型点名批评。”

袁勤生说:“你还不到‘七进七出’,我怎么可以批评你呢?”

“我这次回来一定安心工作。我是得到教训的,想富裕也不能急于求成。我也深深体会到,还是依靠集体保险,干个体风险太大了。”他说。

这个工人回厂上班后,好多职工都责备他:“都像你这样进进出出,工厂如何办得成?还有发展吗?”他深感内疚,红着脸说:“我今后不论遇到什么情况都决不离去,如果全厂职工都走,我也最后一个为工厂锁大门。”

事实也真像他说的那样,从此以后,这个工人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生产上。全车间30多个工人,他经常第一个到厂,最后一个离去,工作踏踏实实,干得相当出色。后来,袁勤生根据工作需要和他本人的爱好,调他到动力车间工作,他十分感动,对袁厂长说:“以前我对工厂没有真心,现在领导调我到工厂的心脏——动力车间工作,将心比心,感到痛心,以后一定要为工厂出力。”

还有一位离厂的技术员。这名技术员在建厂初期参加过新产品的会战,技术上有一手。1984年下半年,他申请离厂,去无锡一个渔村办厂,生产与江南仪表厂相同的产品。但这位技术员不知道,即使产品质量过关,企业的兴衰和它的经营道德、本身的声誉都有关联。结果干了一年,产品销不出去,被当初招聘他的那个渔村领导解雇。

这名技术员回来后,又到王庄乡砖瓦厂办仪表厂,结果由于人心不齐等多种原因而散伙。他情绪十分低落,一直赋闲在家。袁勤生了解到这位技术员的处境后,对他十分同情,便叫一位副厂长去透风,说工厂是不记仇的,虽然他的行为有损江南仪表厂的利益,不同于一般的离厂,但工厂的“七进七出”政策对他同样适用。

这位技术员听了十分感动,来厂找袁勤生,说:“我的教训够深刻的了,3年工资基本未拿到,如果在厂,按照他这样的技术员,收入不会少。”袁勤生立即纠正他的说法,说:“我们厂不是缺少你这样的技术员,我们是在落实‘七进七出’的政策,三年前你离厂时够得上厂里的技术员,现在技工学校为工厂培养了大批人才,像你这样的技术员比比皆是。”

这位技术员说:“是的,工厂发展得很快,我离开后真的落后了。”他回厂后,乐于在普通岗位上工作,后来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作出了一定贡献。

有位工人,在钣金、车加工、钳工和安装管道等方面有一手好技术,有一家乡镇企业曾“三顾茅庐”请他去工作,答应付月工资250元(这数额超出正常工资的4倍),还加600元责任田助耕费,但他一再谢绝。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死板”?他回答说:“在有货币的社会里,金钱对每个人来说固然重要;但对一个有事业心的人来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这就是所处的环境。江南厂需要我,我更需要江南厂。”

允许“自由进出”带来了“屡请不动心”的效果。

允许“自由进出”也给部分有市场意识的职工外出做生意壮了胆,撑了腰。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后代初,是江南仪表厂最兴盛的时期,那时一般企业都不允许职工跳槽,但江南仪表厂在允许职工自由来去的政策鼓励下,先后有20多名职工深知改革开放的时机已经到来,又看到当时常熟个体经商十分繁荣,纷纷提出离厂做生意,在没有风险的“七进七出”宽松环境中,解除了做生意失败不能回厂的顾虑,捷足先登去闯荡江湖,抓住了改革初期不可多得的机遇。这部分人绝大部分成功了,跻入了先富起来的行列。如今,已有4名职工成为亿万富翁,10多名职工资产超千万元。也有几个女工,离厂后去常熟招商城做羊毛衫生意,由于经营不善,亏了老本,回厂后对人家说:“我不是做生意的料,还是安心打工度日,人家赚钱我不眼红了,敲锣卖糖,各干一行。”

有一件事让袁勤生感触颇深。1997年,江南仪表厂临时急用800万元资金,在向银行贷款之前,袁勤生首先想到了离厂后富起来的职工。他在半天内分别打电话给6名职工,就一下落实了全部资金。

令人感动的是,一位原江南厂职工,在借给江南厂300万元资金中,仅有100万元是短期存款,另外200万元是尚未到期的银行存单。这位职工为了不忘母厂培养了他,不忘袁厂长当年的恩情,提前支取银行存款损失利息1.9万元。袁勤生当时不好意思接受,可他对袁勤生说:“接到你电话后,我和爱人商量,一致认为,你袁厂长开口借钱,我们一定要尽力给,损失近2万元利息是小事,如果当初没有你‘七进七出’的政策,我也没有离厂的勇气,而且允许我们在市场上失败后再回厂当职工,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我们才抓住了赚钱的好机会。现在有了钱不能忘恩,你永远是我的领导。”

一番话,说得袁勤生热泪盈眶。真是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华民族的道德可贵呀!

同类推荐
  •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女性,通过作者姜光丽个人工作生活的经历和体验,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一路花开》从女性视角反映普通人的生活状态。折射社会前进的脚步,聆听时代敲响的足音。
  • 十字坡

    十字坡

    诗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过程在各种专业的渗透中积累,并娴熟的升华,注定记录历史也成就历史。
  • 中国寓言

    中国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采取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集说理、劝诫、嘲讽、讽刺、诙谐于一体,给人以启示。同时还用短小精悍的话把十分深奥的道理讲得通俗易懂,使得读者喜闻乐见,容易接受。
  •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

    《心中的大佛》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翻译家、钱币收藏家傅惟慈的随笔集。傅惟慈在书中追忆过往,回顾他年轻时代在抗战时期的求学生涯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翻译工作和故人;记叙了他在翻译中的体会,和对翻译作品和原作者的理解;并对自己游历世界遇到的景色和各色人等进行了怀念。他用温润精致的笔触回望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可谓是傅惟慈的人生思考录:拿放自如,进退得体,强弱有秩,行止成禅。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
热门推荐
  • 逆袭之璀璨星途

    逆袭之璀璨星途

    校园刚毕业菜鸟小助理,搭配十八线开外的小男星,要如何在娱乐圈里混?惨遭雪藏、对手抢角、诋毁抹黑、负面缠身……倒霉事件接踵而来,想要在这圈里混出人样来,一个字难,两个字很难,三个字非常难!可困难像弹簧,它强则要比它更强!且看“弱弱”组合如何混迹娱乐圈,霸气玩转逆袭。
  • 枫棠杜梨

    枫棠杜梨

    这是一个关于深秋的故事,小巷,灯火,校园。四处辗转回折的我们,是否在哪相遇又终将散去。
  • 都是闷骚惹的祸

    都是闷骚惹的祸

    离婚需要勇气,离婚后好好生活更需要勇气。几经浮沉后,夏子媛和倪晓萱从自己的伤口处找到了勇气。结婚难,离婚难,再婚更难。爱谁谁,离婚的女人们,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要准备好两本存折:一本存钱,保证生活;一本存友,可以倾诉。男人,就当做是锦上添花吧。因为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男人大多成为两类,不正常的和不正经的,当然,既正常又正经的,早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过日子去了。一部堪比《中国式离婚》的失婚女子的情感大戏正在上演!
  • 花醉霜寒

    花醉霜寒

    身在凡间的顽劣皇子肖齐,本无心染指江山社稷,但随着时代洪流滚滚,他开始觉醒!无上荣光若隐若现,新的时代已经降临!证道成仙、奇遇连连,少不了的珍禽异兽、稀世之宝,躲不过的美人情仇、家国社稷。一起和肖齐皇子成仙任侠,直到满堂花醉三千界,一剑霜寒十方州!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首席经纪人

    首席经纪人

    父母离异,前男友背叛,毕业论文被指抄袭。白瑜在最逆境的时候遇见了萧亦然。从一个小小的被打压的经纪人,摇身一变人人抢夺的金牌经纪人。创立自己的工作室,升级为公司,创建基金会,这就是白瑜的蜕变之路,看她如何走的风生水起,步步高升!
  • 君王宠妻无度:江山为聘

    君王宠妻无度:江山为聘

    错入后宫,她喝下了帝王给她的绝孕药,随之而来的孩子未成型便已经流产……姑姑看到血淋漓的她,在她的身体中中下了忘记尘世的蛊毒。她忘记了这一切最终成为了南诏的大祭司。她早已不知眼前的帝王就是自己爱过并恨着的人,在他身旁一心相帮,帮他娶心爱的女子,帮他挡着明枪暗箭,他却软禁了她家所有人,当雨夜她亲眼看到整个家族的人惨死,所有的过往全部袭来,她生无可恋……
  • 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万氏家传养生四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要就爱永远

    王俊凯要就爱永远

    3年前,他伤害了她,3年后,她变成黑道杀手再度归来复仇。当他知道真相时,还能挽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