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作品集中,《桃花溪》、《老磨坊》等篇什也都属于可圈可点之作,值得我们认真阅读和探讨。谈作品,似乎最不应该绕开的话题是作者的语言。作者的语言,鲜活,灵动,珠圆玉润,可触可摸。如:半斤白酒下肚,张骡子是红光满面,话就多起来:“……哎呀,这队长的三弟嘛,准确说是大队主任的小弟,是咱老张看着长大的,从小就聪明过人,不是有人说过‘这缩小了的都精明嘛’,三四岁都会搬椅子到鸡窝里拿鸡蛋,背着大人到邻居家煮着吃。花儿要是嫁给三儿,吃不愁,穿不忧,算是掉进蜜罐里啦……”(见《老水牛》)寥寥数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从小就痞性十足的人物形象。再如:鸡叫三遍。张三娃揉揉眼,欠起身,“嗤啦”一声擦着火柴,点亮了煤油灯,从窗棂子向外打探。只要能捋清十步之遥那两绺美轮美奂的蓑草,就该行动了。四周黑黝黝的,年老昏聩的打鸣鸡只要上火头黑儿没休息好,就常常报错时间,他能校对,天还早哩,往下一歪,又迷糊一会儿……(见《搭羊台》)生动精彩的文章开头,一下子抓住了读者的阅读欲望。又如:丹丹勾着头,一直用脚尖在地上来回驱,驱出了一条沟……一抬头,流光一闪……她看见了:在那窗户的破纸洞里,那窗框缝里,那门框缝里,有一只只眼睛,她可以给这每只眼睛叫出每个名字来。她流下泪来,她看清楚啦,禁不住心头一抖,在那破纸洞里那窗框缝里的或正正的或竖竖的或带角度的只只小眼睛里喷射出渴望企盼之光……(见《绿叶在清唱》)鲜活的细节描写表达了丹丹此刻复杂的心境和对孩子们不忍离弃的情感。那只只小眼睛里喷射出的渴望企盼之光,似乎洞穿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让我们为之震颤。
综观作者的十部中短篇小说,其叙事语言是“原生态”的,既增加了作品的可读性,也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特色。当然,方言俚语的大量运用也容易造成阅读障碍,处理不当会影响整篇文章的艺术感染力。这部中短篇小说集,有的篇什题材并不是很新,主旨有待开掘,在铺陈叙事上有的线条过于粗放,若能够注意工笔与写意的有机结合效果会更好一些。在创作中,我不反对任何形式的花样翻新,但我更喜欢关注现实、反映社会最底层生活的作品。当今时代,贴着大地行走是对浮躁的一种积极回应,也是写作者的一种姿态。作者李慎之、李荣德正在这样努力着,行走着。
大生态文学与作家的责任感
2008年,李慎之、李荣德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绿叶在清唱》,是由我写的序言。那部作品集把时光隧道锁定在山在欢呼水在歌唱的岁月里,共收集了10篇同类作品,如同集同类十树于一隅,折射出那片时代森林之光,收到了较好的反馈效果。时隔一年,李慎之、李荣德又推出长篇小说《山里娃》,并独辟蹊径,步入另一番新天地里去,找了一个很不好写的角度下笔成文,嘱我再次为其写序。作为朋友,我愿意絮絮叨叨谈一点个人感受,虽是与作品有关或无关的话题,但也算是由作品带给我的启发吧。
作者李慎之、李荣德是正儿八经从豫西山区走出的山里娃。他们做过农民,在机关单位上过班,开过公司……特殊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们大山一样的精神和禀赋,因此在他们的身上,总是更多地呈现出草根精神与平民情怀。他们的笔下,多是对底层人物的关注,多是对当今时代的忠实记录,多是对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现象进行有益的剖析与探索。
作为一家实业的高管,作者与我在一起,谈论更多的,多是对现实人类环境的忧虑,其言其行,可见其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作者曾数度表达他们要搞一家绿色食品公司,用纯中药防治病虫害,解决水土改良问题,培植绿色食品,从根本上切断食品污染源,以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人们一个健康的饮食链条,切实保障民族的整体素质。作者并不仅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而是以实际行动诠释、搭建他们的人生坐标。如今,作者不仅正一步步朝他们的理想靠近,而且很快拿出一部洋洋洒洒近20万言的长篇小说摆放在我们面前,张扬“大生态文学”的理想——我赞成将这部作品归之为“大生态文学”的范畴。
关乎生态,应该是一个老生常谈、但又不得不谈的话题。因为人类活动无法遵循应有的规律,我们的生活环境出现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由于人们过度地放牧、耕作、滥垦滥伐等人为因素和一系列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全球土地面积的15%已因人类活动而遭到不同程度的退化,70%的农用干旱地和半干旱地已沙漠化;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由于人类的大量砍伐和毁坏,已使全世界约800万平方千米的森林面积锐减为现在的280万平方千米,而且目前仍在以每年20万平方千米的数量消失;生物多样性的存在对进化和保护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生态环境的丧失、对资源的过分开发、环境污染等原因,据专家估计,全世界每天将有40~140个物种消失……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会带来一系列恶果:物种的濒临灭绝、南北极冰川融化、海啸、飓风、地震、基因突变、癌症、SARS等,还有现在全球呈现蔓延趋势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以及随时莫名袭来的各类疾病和自然灾害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威胁、吞噬着我们的生命与健康。
现在读李慎之、李荣德的长篇小说《山里娃》,就又多给了我一份启示与警醒的意义,使我们本就脆弱敏感的神经,又一次真实地体验到现有的生态环境带给我们的震颤与震撼。《山里娃》的作者没有像其他故事高手那样,为我们设置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展示激烈的矛盾冲突,演绎大起大落的人物命运,而是采用传统的单线条式的结构方式,在平静而略显舒缓的叙述中,通过一群“山里娃”向病魔的抗争,展现了他们对命运的不屈精神,表达了作者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焦虑与呼唤。小说前面用了较大篇幅去极致化地展现凄惨萧条景象,看似铺垫偏重,恰恰却收到了曲径通幽、“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效果。作者力求以最简约的笔触和穿缀,让小人物、小细节、小逻辑来推动完成一个大概念、大行囊的运行轨迹。故事从一群知青插队写起,知青杨眉与当地的返乡青年林青有了情感上的联系,通过缠绵悱恻的爱情,组建了在世俗眼中存在城乡差别而不般配的幸福家庭。不幸的是,后来的林青竟然患上了癌症,使这个家庭结构倾斜复倾斜。而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这个村子竟然有很多人都患上了癌症。为了切断饮食污染链条,林青大胆地做了个决定:带领“癌症村”的患者上山到菊花洞治病。林青与这群癌症患者,在山上亲手培育种植各类中草药,通过中医及“无公害”、“有机”等手段治病养病,在原生态的净化环境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尝试,终于战胜病魔,并从中得到启发,最终拥有了为人类健康谋福祉的“生态农业集团”。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社会为主的国家,已经走了20多年的化学农业之路,土地日趋板结,化学残留物正以不可阻挡之势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角角落落。我们吃的蔬菜里残留有杀虫剂,馒头里掺有硫磺、滑石粉、增白粉,猪肉里含有瘦肉精,辣椒油里含有苏丹红……8岁男孩长胡须、7岁女孩来月经等,已成为见怪不怪的事情。正如时下所言,如果说“一杯葡萄酒救了一个多病的法国民族”,“一杯牛奶挽救了一个低个子的日本民族”,如果说先进的国家已经在研究“屁的污染和狗屎的污染”问题,那么我们当务之急应该研究解决的是“化学农业初级阶段的严重污染”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水与土壤的严重污染,生物与食物链条的肆意改变等,各种稀奇古怪的疾病接踵而至,癌症的发病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当下不可回避的问题。
引用文中的下列数字,可以使我们对癌症有一个更为清晰、清醒的认识:“……根据1996年全世界人口统计数字为60亿来预测现在数字为65亿,根据目前肿瘤病人的统计,若按高端区2%来计算那将是1.3亿人,若按低端区1‰来计算那将是650万人,保守地取其中间数来计算那将是6825万人。在人类近代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消亡人数是2300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消亡人数是8000万人(其中中国战场上是3000万人),其中纳粹的赫尔辛基集中营被称为最厉害的人类屠宰场(杀人如麻),希特勒政策杀死犹太人的数字是1000万人。从以上两组数据比较来看,我们说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杀手,它远比战争来得更恐怖更可怕更厉害……”
就我目前有限的阅读范围,李慎之、李荣德的长篇小说《山里娃》,是第一部集中反映因饮食、环境污染而导致大量癌症并发的长篇小说。可以这么说,这应该算是一部融文学性、科普性于一体的长篇小说。小说中大量运用了中医学、医药学、植物学、建筑学、地质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显示了作者宽广的知识面和丰厚的艺术素养。在这部作品中,我比较喜欢林青这一人物形象。林青果敢、坚毅、睿智,是一位有知识、有思想、有见地、有魄力、富于开拓进取精神的人。为了同病魔作斗争,使不幸患上癌症的人们早日得到康复,他不惜冒险,甚至在某些方面做出了必要的牺牲,并最终取得伟大的胜利。作品讴歌了身居陋室、肩膀不宽而主动担当起道义与责任的普通农民本质。林青是一群山里娃的代表人物,也是作者通过作品着力塑造并寄予理想追求的精神物像。长期以来,作者一直关注人们的生活健康,对当今生态环境的破坏始终忧心忡忡。如今,他们适时推出长篇小说《山里娃》,旨在唤醒更多的人积极投入到绿色的环保事业中来。我很钦佩作者的这种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意识。
我向来认为,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作家,理应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样的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才能更有生命力。这是作家的创作态度问题。这里,我不想对作品本身做过多的探究与评判。文章千解。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会以独有的生活体验和解读方式,获得与之相应的阅读效果。我想说的是,作为大生态文学,《山里娃》这部作品已显现出文学的力量。起码,它会呼唤更多的人投身于这场轰轰烈烈的“绿色革命”风暴中来。
米兰·昆德拉在与克里斯蒂安·萨尔蒙的谈话中说:“……地球上发生的任何一件事都不再是区域性的了,所有的灾难都会涉及到全世界,而作为结果,我们越来越受到外界的制约,受到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处境的制约,而且这些处境使我们越来越变得人人相似。”(见《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第34页)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多关注环保,希望更多有责任感的作家倾力于大生态文学创作。为了地球,为了人类,为了我们的绿色家园,为了大家共同的健康,我们需要堂吉诃德式的人物——拯救绿色,其实就是拯救我们人类!由此,文学的意义足矣。
一份诗意的力量
我是一口气读完康丽的叙事长诗《午后的玫瑰》。这多年,我很少写诗,读的也相对少了,但真正像《午后的玫瑰》这样紧紧揪住我一口气读完的,并不多。我读罢康丽的《午后的玫瑰》后记,才读叙事长诗《午后的玫瑰》,在题记中,我这才知道康丽不幸患了恶性肿瘤,1998年11月2日,在长达6个半小时的手术之后,康丽经受了凤凰涅槃一样的洗礼,终于又一次于烈火中诞生,于是产生了这首叙事长诗《午后的玫瑰》。我是带着一种凝重的心绪去读《午后的玫瑰》的,读着读着,禁不住热泪盈眶,掩卷之后,长久沉浸在无言的状态中……
一首诗,能够如此打动读者,这恐怕就是《午后的玫瑰》,所千锤百炼出的一份诗意的力量吧?
我认为《午后的玫瑰》是生命在生命旅程中一次燃烧后的凝结和升华,是对生命死亡的又一次提炼吟唱!没有和死神拥抱的人,是决不会写出如此大彻大悟、真切感人的诗章来。
“我的妹妹为了吉祥/用五彩的丝线/将我纷乱的长发扎成6条小辫子/这五彩的线条戴在我的头上/像彩虹一样在我和亲人们心中升起/这深深的祝福流遍了我的全身”可以说,这是人世至纯至美的祝福!“无影灯下手术台上/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在一把刀间游刃”没有徘徊在死亡门槛边缘的人,决不会把生死之间、成与败,感悟得如此透彻!“我感到我像一片无奈的落叶/被众人小心翼翼地托着”“……守候在门外的亲人/坐在连椅上或者站在拥挤的走廊里/他们心中装着更沉重的疼痛/和我一样在时光中沉浮”“很多天后我看到儿子房间的香火/灰烬中弥漫着一缕缕的忧伤/我想象不出一个19岁的青年/该怎样向上苍祈祷……”只有康丽这样“接近死亡又逃出死神之手”的人,才能把人世间的亲情捕捉、咏唱得酣畅淋漓,血浓于水。读这样的诗句,我们承载情感的生命枝头,不得不沉甸甸的。请看:“……这一次大难不死的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我目睹了死亡的面貌/在死亡面前保持了清醒/我会在高处善待芸芸众生……”够了,一首诗,又一次警醒人们如何善待生命,关怀人生,还不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