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话题,我曾在一篇创作谈里论及过,现在“旧话重提”,仍觉得很有必要。我觉得一位作家,应该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我们有些小小说作家,总是把小小说写得不伦不类,胡编滥造,脱离实际,以我们的阅读经验,很难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小说与生活总是产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尴尬局面。当然,我不是提倡小小说必须照搬生活。我是说,现实主义也好,浪漫主义亦罢,但作者要必须建构有“根基”的房子。这座房子可以是五光十色,但决不能是海市蜃楼,遥不可及。古代的《诗经》,虽然短小,但都是辑录生活中老百姓身边的人和事,只有生活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经得起时间的磨砺与检验。
作家只有将自己植根于现实生活,经过艺术再加工,写出的作品才能真实可信感人。我发表的诸如《谋杀》、《做人》、《觉醒》、《制造悲剧》等一大批小小说,都是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在老家生活的那段时间,周围的父老乡亲,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找我,希望通过我手中的笔反映他们遇到的问题。其实,发生在他们生活中的事情,只具备一篇新闻的要素,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写成小说。我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以往的作品都是写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人和事,使他们感到真切自然,所以才对我产生如此的信任。
需要声明的是,我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小小说作家,都去临摹、照搬生活。我只是说,每一位小小说作家,应该多写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尽量少一些“风花雪月”的无病呻吟。作家不是做生活的拓片,虚构才是艺术的生命力。真正优秀的小说家,在根植现实的基础上,一定会给自己安上想象的翅膀。作为小说“四大家族”的小小说,同样具备小说的属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既然是小说,小小说更应该像其他文体一样,具有肩挑现实、关注生活的义务。生活有真善美,假恶丑,小小说更应该流派纷呈,百花齐放,但千万不要做无根的浮萍,游离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有小小说的繁荣与百花竞妍。
由此我还想到了另外一个更为客观实际的问题。中国一向是个诗度的文明古国。在诗歌发展走向的今天,为什么备受冷落而不被人们看好?个中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一部分诗歌作者,有意淡化诗歌主体,故意让诗歌走向“朦胧”的死胡同,其结果,写出的诗谁也看不懂,自己都写得一头雾水,怎么还企望别人“拨开云雾见晴天”呢?!有人自卑小小说的“小”,何谓小?何谓大?鲁迅的杂文小不小?小。但它的容量大。正是这个被冠为“投枪匕首”的“小”,使鲁迅从旧黑暗里杀出一条“血路”,跻身于世界十大文豪的行列。唐诗宋词小不小?同样小。但它们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一块瑰宝。
有人说,小小说是平民艺术。作为平民艺术的小小说,我的理解是:一是贴近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二是要求每一位小小说作家具有平民的文化心怀。一度以来,《微型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月发行量逾60多万份,便是贴近读者、贴近生活的一个明显佐证。我相信每一位具有平民情怀的小小说作家,都会拥有一份好收获。
今日水村飞出的“金凤凰”
认识《今日水村》是在今年上半年,有位热心文友给了该报电子邮箱,希望我有合适的作品发过去。说实话,当我获知这是一家村办报纸时,内心有些犹豫。犹豫的原因,一是自恃“成家”的我,早已过了满足发表作品的欲望,作为村办报纸,我对其办报水准多少持怀疑态度;二是这年头期刊市场不景气,很多报刊连生存都难以为继,一份村办报纸又能有多大作为呢?但转念一想,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我的骨髓里永远与农村有着割舍不掉的关联,正因为是村办报纸,我更应该支持它才对。更何况,在我数十年的创作年限里,限于孤陋寡闻,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村办报纸。因此,对于《今日水村》的主办者,我竟然有了几分肃然起敬,对这份报纸也就怀了几分好奇。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试着给《今日水村》投去了几篇小稿,并且很快发表出来,我与《今日水村》的关系就这样建立起来了。在以后的几次投稿中,《今日水村》总编陈满善先生,多次写信对我投稿支持表示感谢。从每一封信件中,我感到了他们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诚恳待人的拳拳之忱。从收到的每一期样报上,我欣喜地发现,《今日水村》的办报水准越来越高,内容愈加丰富多彩,既有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时事政治,又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小常识、小窍门,还有丰富百姓业余生活的才艺汇展。第四版是“副刊版”,但副刊不“副”,所选作品进一步增强了本报的可读性,提高了品位。由于《今日水村》秉持“立足本村,面向社会”的选稿宗旨,不拘泥于一格,其开阔的视野、高远的思路决定了其不俗的品质。据我所知,广东的郑小琼、河南的蒋珠莉、澳门的黎德义等成熟作家,均在该报发表了作品。
如今,《今日水村》迎来了她的第八个“生日”,整整出刊了200期,“八”是个颇为吉祥的数字,“200”也足以说明了跨度的概念。在纸质媒体前景黯淡的今天,《今日水村》本着“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原则,严把质量关,选出了众多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生活性等于一体的高质量稿件,稳步走到如今,实属不易。《今日水村》吸引了更多省内外读者的关注,便是其成功办报的佐证。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衷心祝愿《今日水村》越办越好,日益丰茂,未来更加光彩夺目!愿“今日水村”早日飞出一只“金凤凰”!
读书人拥有《十才子集》
读《小小说十才子集》,有如携十才子之手,闲庭信步,把盏话东风,那份亲近,扑面而来,拂过荷叶田田的心间,不亦乐乎?读好书如饮佳酿。与十才子交朋友,如沐春风。立在春风里,我们迎着十才子的才情逼视,不得不微眯上沉醉的眼睛……
这多年里,《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不断推出形式多样的增刊,可谓争妍斗艳,异彩纷呈。花3元钱买一本《小小说十才子集》,我们在品尝艺术果实之甘甜的同时,痛痛快快一睹才子的风采。十才子都是小小说队伍的中坚力量,异军突起中,过五关,斩六将,尽显英雄本色。棱角分明的王海群,写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才情涌现,尽流笔端;目光辽远的一冰,尺幅之内,演绎江湖风云和玄理;儒雅自信的程习武,写意梅花,篇篇覆盖优美的诗意,传奇之风猎猎劲吹……十才子联袂登台,醉读华章,细端近照,详览简介,无语交流,岂不快哉!
常言道,骏马配好鞍,才子配佳人,红花还须绿叶扶。读书人拥有十才子集,那份惬意,又怎能为局外人所道明呢?
小小说八大家丰富了我的“集邮”生活
多年来,小小说创作队伍的这支轻骑兵,南征北战,纵横捭阖,拓疆展土,渐成阵容。为读者叫得响名字的小小说作家,不胜枚举。如何在万军丛中一眼摽住这些小小说的五虎上将,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小小说数据库中打捞优秀的小小说珍品,实非一件易事。《百花园》适时推出2001年增刊《小小说八大家》,可谓为我们的阅读,捕捉了便捷。
小小说八大家,都是我早已景仰的文化名人,有的已发表几百篇、上千篇小小说。读《小小说八大家》,犹如找到一把打开潘多拉的钥匙,能让我轻而易举撷取小小说的七彩珠贝。尹全生的《海葬》,司玉笙的《“书法家”》,修祥明的《小站歌声》,袁炳发的《身后的人》,陈永林的《塑造男人》……都为小小说的经典名作,或获全国小小说大奖,或被各种选刊转载。我坚信,这些作品宛若唐宋八大家的璀璨遗珠,长盛不衰,久久闪烁着耀眼光芒。
世人皆因兴趣爱好不同而迥异。有人喜欢打牌,有人喜欢垂钓,有人喜欢收藏……我独迷恋上了“集邮”。但我的“集邮”与别人有所不同。我主要“集邮”《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出版的各种各样的增刊。
近年来,《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这两种驰名全国的名品牌刊物,不断抛出金梭银梭,为我们编织出一匹匹锦绣华缎一样的增刊,其形式的新颖,变化的多样,为当今文坛又添异彩。
《小小说八大家》,一枚增值的“邮票”,丰富了我的“集邮”生活。
有趣的封号
《小小说十大高手》是《小小说选刊》2002年最新增刊。翻看手头的《小小说十大高手》,我的思绪颇是飘动、感慨了几番。陆颖墨的《礁盘》是对守岛官兵的礼赞,也是对祖国充满着希望;相裕亭的《威风》在长城内外出尽了风头;滕刚的《预感》寓意了人生的莫测,尽藏玄机;牧毫的《雨中的祖父》那份诗意,让人久久难以忘怀杏花春雨的江南三月……在小小说文坛强手如林的今天,陶纯、蔡楠、韩英、郑洪杰、杨小凡、邢可等人能够闪亮登场,荣耀“小小说十大高手”排行榜,其意义深远大焉。
由《小小说十大高手》,我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这就是给每一本增刊的取名:《小小说五人行》、《小小说五星连环》、《小小说五朵金花》、《小小说八大家》、《小小说十才子》、《小小说九龙壁》……可以说每一本增刊名都是那么到位,恰如其分,琅琅上口,易懂易记,大家气魄,令人过目不忘。许多朋友对入选增刊要比对自己出版一本书集或获一个什大奖还要引以为豪。有的朋友入选了增刊,在作者简介中从未忘记郑重写上一笔。有的朋友甚至还在自己名片的显要位置上印着“小小说八大家之一”或“小小说十才子之一”等字样,由此可见“封号”的含金量。
两千五百年前的孔老夫子,周游列国,弟子三千。我常常也想,若干年后,经百花园杂志社培养的“弟子”,绝对也不会低于三千这个数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