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92800000029

第29章 土楼是如何建成的

从一抔土到一段墙到一座楼,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土的魂灵在揉合、发酵中不断地飞跃。

高大、坚固的土楼就来自闽西南乡村最常见、最不起眼的土:红壤土、瓦砾土、田岬泥(耕地下层尚未翻犁的新土)。

就是这样平凡得再也不能平凡的土和它的伙伴们,竹木(杉木、杂木、竹片、竹篾)、砂石(河卵石、河砂石、花岗石)、石灰、青砖瓦、土纸桨,一起筑起了一座座让人惊叹的土楼。

建造一座土楼,最早期的工作通常就是准备木料。闽西南乡村林海茫茫,获取上好的杉木是很简单的事情,杉木从山上运回来之后,一般要放置三次伏署才会干透。如果尚未干透,就会开裂变形,是断然不可使用的。竹钉也要开始准备了,整座土楼除了门环门锁和包门的铁皮,不再使用任何金属材料,竹钉是固定门窗、楼板的小物件,在冬天用坚硬的老竹头制成,放在铁鼎里炒,炒至老干发黄,不仅异常坚硬,而且几乎是不朽的。

聘一风水先生,择一良辰吉时,选定楼址之后,主人的头等大事就是准备夯墙的土。

用量最大的红壤土,在闽西南乡村随处可见,瓦砾土和田岬泥也很容易取得。这三种土是决不能单独使用的,必须经过配制、复合、发酵。这是一道不容疏忽的工序,它事关一座土楼的百年大计。为自己建造家园的客家人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敢掉以轻心,现在的造房者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不惜偷工减料、使用伪劣产品,炮制了一个又一个的“豆腐渣”工程,而客家人建的是自己的房子,要的是子孙传承千秋永固,他们无须什么“质监站”,每个人都是最称职、最认真的质量监督员。

发酵成熟的土,在夯成墙之后才不会有大的开裂和倾斜。这一配制过程,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主人和不同的泥匠师傅,都会有不同的要求,但归根到底,只要有利于墙夯得坚固,有利于夯成的墙不缩水不开裂,有利于防震抗震,就行了。这种灵活而务实的标准,比如今政出多门的各种“标准”要管用得多。

一个好汉三个帮,土楼的土也是这样,所以夯土墙分为三合土和普通夯土。

所谓三合,即是土(当然是发酵成熟的土)、砂、石灰的“桃园三结义”。三合土又分为湿夯、干夯、特殊配方湿夯三种。

湿夯三合土以砂为领导力量,石灰为第二梯队,土为第三梯队。干夯三合土则以土为核心,砂和石灰团结在周围。

特殊配方的三合土就是广为人知的加入红糖、蛋清、糯米的三合土。中国人有想当然的习惯,以为这三样东西是直接加入的,岂知红糖、蛋清容易招引蚁虫,为土墙安全之大患,是绝对不能直接加入的。这一配制过程,客家人同样又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将糯米磨成粉,先以冷水和匀,然后加入大量热水,使糯米粉汤变得非常稀,再放进红糖,然后在温度冷却之后再打入蛋清,最后将这特殊制造的粘合剂倒进三合土之中,用锄头翻动,使之彻底和匀。

我不知道现代工业化生产的粘合剂是怎么回事,客家人数百年前配制而成的这种粘合剂,其凝聚力远胜于水泥,多少土楼历经风雨、战火和地震,至今固若金汤,就是最好的广告形象。

不过,这种三合土特别是特殊配方的三合土,价值不菲,所以客家人常说一句话:一碗猪肉换一碗三合土,而闽南人则将猪瘦肉、猪肝、猪小肠合煮称作三合土。

请来师傅,土楼就可以动工兴建了。

主人一般只要请木匠师傅、泥匠师傅各一人,他们就会带来助手和徒弟。木匠师傅大多是一个徒弟,最多两个,泥匠班子则要大一些,但也就七八个人。这样精简的组合要建造一座庞大的土楼,从“制度”层面上杜绝了人浮于事,保证每个人都是行家里手。

泥匠班子通常需要一定数量的小工,运土、吊土、上料等等,这些下手活一般由本家族的人来干,别一家族的人常常也会来帮忙,这是不用付酬金的,这次你帮我下次我帮你,一工还一工,这是客家人相互帮助的优良传统。

对于一个土楼泥匠师傅来说,他的全套工具形制简单,却有着神奇般的魔力。

一副墙槌版(墙模)、两根夯杵、若干圆木横担、一把大拍板、若干小拍板、一盘绳线、一把木尺、一把三角尺、一把水准尺还有铁锤、锒头、铁铲、丁字镐各一把、泥刀、泥锄、木铲若干。

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工具,土里土气的工具,在客家人手里象是有了魔法,如神仙的魔杖一样“变”出了一座座土楼。

木匠师傅必须在泥匠师傅之前进驻现场,做好泥匠师傅夯墙时安装的木构件。对于一座土楼,主人和两路师傅只有一个大致上的构思和设想,不象现代建筑一样体现在设计图纸上面,而存在于心里,可谓“胸有成楼”。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大量的具体问题,这就需要主家和师傅三者之间协调一致、相互合作。如果一方不幸染上现代官场常见的扯皮毛病,整个工程就无法进展了。闽西南乡村数以万计的土楼,可谓都是精诚合作的产物,就这一点而言,现代的“公仆”实在有必要向土楼的子民学习一点合作的精神。其实对主人来说,他在聘请师傅之前,往往会留心两路师傅是否脾气相投,能否合得来,而泥木师傅也总是喜欢寻找合拍的对子。

一座土楼的动土奠基,这里有一套完整的仪式:

烧香化纸、杀鸡祭拜天地、安符出煞、洁净地面。

这种古老的仪式比现代建筑的奠基典礼似乎要更富有人文气息,因为后者无非就是最大的领导讲话,然后大小领导一起剪彩,象征性地铲一把土,带着官本位流弊的深深印记。而土楼的开工仪式,充满着对祖先的追思、对自然的敬畏。

土楼地基的基坑,客家人称为大脚坑。地面以下的石砌基础叫大脚,地面以上的墙脚、腰壁叫小脚。大脚坑的宽度比小脚的宽度大一倍,深度则根据楼高与地基来确定。大脚以大石头干砌,缝隙用小石块填紧,其四个边角必须用整块的巨石,以确保屋角地基的稳定,边缘还要填土夯实。小脚一般采用表面较为平坦的石块,以三合土湿砌,通常高度是50厘米,但也有更高甚至高至门楣以上,这主要是出于防备山洪的需要。

小脚砌成,师傅可以放松几天,等三合土墙面干固之后,再开始夯筑土墙,俗话叫作行墙。这是建造土楼最主要的工序,所以行墙前夜,主人要请泥木匠师傅、风水先生和小工、亲戚吃喝一顿,大块肉大碗酒,不妨豪兴一点。第二天,鞭炮震天动地地响起来,烟雾缭绕,散发着浓烈的气息,墙槌版贴着红纸,靠在小脚上,象是准备出征的满面红光的将士。村里人们都知道,这是土楼开始行墙了。

“一”是事物的起始,中国人特别注重第一次。土楼行墙也不例外,第一版墙一定要用最好的土,以最重视的态度夯得最坚固。如果没有风水上的说法,第一版墙从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开始都是可以的。行墙一周之后,就要换一个方向了,即从正反方向轮流进行。

土楼底墙一般厚达一米半到二米,一米左右便不多见,也许人们会说,这厚得有些过份了。其实就夯土技术来说,这不仅谈不上厚,而是显得太薄了。宋朝《营造法式》提到的“标准”是:“筑城之制,每高四十尺,则厚加二十尺。”“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如果按照这一标准,夯3米高的土墙,墙的厚度就要一米,你想想这工程量有多大,而且要占用多少空间?三层土楼的高度一般都在十米以上,四、五层的则高达十多米,最高的是南靖的和贵楼,高达21、5米,底墙厚度却只有1、34米。客家人的土楼超越了《营造法式》的标准,这就说明了一个事实:客家人的夯土技术得自真传,炉火纯青,始终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令人望尘莫及。

即使是夯得最结实的土墙,它的墙面也不免会有隙孔,所以必须在风干之前进行修补,风干之后就来不及了。先用长板拍打墙面,这得是认真的“严打”,不能走过场的;接着用嫩泥抹墙,把版层缝一一抹平,用小板拍实;最后再用长板拍打一遍,以巩固“严打”成果,这样,墙面也就发生了巨变,平整而光洁。

夯墙夯到第二层,要上棚枕了,主人又要请师傅和小工吃喝一顿,这叫作“食棚枕酒”。杀鸡宰鸭打糍粑,十分丰盛,这一方面是庆祝工程进展顺利,一方面也有给工匠补充营养和体力的美意,毕竟棚枕以上的施工,越来越辛苦了。楼墙在增高,工匠是关键,土楼主人很明了这个道理。

楼墙高高耸起,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泥匠师傅可以歇一口气了,木匠师傅要开始盖顶了——在屋架椽木上铺钉杉板,这种宽10厘米、厚3厘米、长2米多的杉板俗称角子板,三片对接或者五片对接成一瓦路,然后盖上瓦片,客家土楼一律用青瓦,闽南区域的土楼则普遍用红瓦。

盖瓦之后,这也就意味着屋面的工序已经完成,俗话叫作“出水”,主人自然高兴,还要设宴款待师傅小工和亲朋好友,以示庆贺。

“出水”之后,余下的工程千头万绪,还有许多活要干。木匠师傅要装楼梯、建楼板、做楼栏与隔扇、装天屏、安门窗、钉天花板,以及室内木质装饰等等,泥匠师傅要挖门窗洞、砌水沟、铺天井、铺廊道、铺禾坪、砌池塘、垒灶,以及粉刷墙内外等等。这些活需要比夯墙更多的时间,一些内部装饰精美的土楼,象是承启楼、绳武楼、二宜楼,花费时间都在数十年以上。土楼主人和工匠没有抢时间赶工期、向某一节日“献礼”的习惯,即使对待一个简单的工序,他们也是一丝不苟,力争做得最好。

一座土楼就这样建成了。

无数座土楼建成在闽西南乡村,没有一块碑记留下一个建筑师的名字,那些乡间土生土长的木匠与泥匠也从没想到要留下什么名,在他们看来,夯建土楼不过是一门谋生的手艺,一只可靠的饭碗。农忙时下田,农闲时建楼,他们的身影奔走在闽西南乡村。他们是一些历史册页上没有名字的人,他们让人记住的多是一些土里土气的绰号。

在时下的社会,我们看到了不少建筑商手里还在算着钱,房子却已经裂缝、倾斜,甚至轰然倒塌。但是在闽西南土楼乡村,无名工匠们早已不在人间,他们建造的土楼却还是那么坚固,依然在岁月的磨蚀中巍峨屹立,并且还将永远地屹立下去。

让我们向那些无名的土楼建筑师致敬!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研究

    古典园林是中国艺术园地中的一朵奇葩,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方面的著作已有多部,角度不一,成果各异。本书则选择了中国古代园林人物的角度,以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园林人物为纲,对其园林实践、园林理论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察、研究与理论提升。
  • 趣谈老北京古建筑

    趣谈老北京古建筑

    京城“内九”、“外七”等十六座城门、雄伟的天安门、精美壮观的紫禁城、皇家园林颐和园……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北京城,其建城装景,归纳概括说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套城,并且形成了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北京城,其建城装景,归纳概括说来最突出的特点是城套城,并且形成了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至钟鼓楼,在这条中轴线上,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这就是所谓的左右对称。因此,就出现了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
  • 天水古民居

    天水古民居

    古城是古民居的载体。天水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历史久远、独具特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距今约3800。年前的旧石器晚期,天水先民已经开始了原始居住活动。约在公元前1100年前,天水地域即出现了先秦西垂邑。西垂即后来的西犬丘,汉西县故址,今秦州区东南一带。西晋太康三年(282年)置秦州,七年复置,并将秦州州治及天水郡治俱由冀城(今甘肃甘谷县)迁至今天水城区的上郵城,从此开始,上郵城即今天水城区一直作为州、郡治所而成为陇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我是砌筑工能手

    我是砌筑工能手

    以砌筑工常用技术介绍为主体,突出砌筑的操作方法与技巧。主要介绍建筑工程常用砌筑材料,如各类黏土砖、混凝土砌块、石材等,以及瓦类材料的性能、砌筑要求、砌筑方法、操作要点与步骤等内容。
  • 山西老宅院

    山西老宅院

    本书详细介绍了明清时期山西老宅院的崛起、发展历程,反映了当时宅院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取向及风俗民情和时代特征。山西老宅院凝聚着人类的智慧和情感。本书让我们对大院文化有了更深入、完整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天的暝

    天的暝

    冥界,上界人唾弃,下界人恐惧。我,站在这儿。摘掉善良的面具,我的獠牙……我很期待,上界的猪神们看到我站到其面前的大骇。天?!可否一战!天的暝,天之暝,天的死!!!!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做个出类拔萃的男孩

    做个出类拔萃的男孩

    本书介绍了男孩应有的各种品格,包括勇敢果断,自信、自强,宽容大度、诚实守信等。
  • 尸家重地

    尸家重地

    世上便宜贪不得。通过朋友介绍,我当起了收尸人,却没想到却险些收了自己的命。停尸房下的老尸,红色棺椁中的旗袍,所有接触他们的人都死了,最后只剩下我一个……
  • 我是坏人我怕谁

    我是坏人我怕谁

    “沐峰,你觉得我美吗?”说着女子摆了个性感的姿势。面前的男子似乎对于女子的诱惑早已习以为常,一脸严肃的点了点头没半点多余的表情女子似乎也习惯了男子那冷漠的反应,但又接着问道:“你说像我这样一个美人,随便拆散一对情侣,或者是一个家庭,应该是很容易的事。”“先生,你难道不怕做了这事之后的后果吗?”男子有些担心女子的安危。女子伸出一只手来,像是在欣赏昨天在美甲店做指甲后的效果,突然那双魅惑的大眼睛冰冷的看着面前的男子,薄唇间不紧不慢的吐出几个字:“我是坏人,我怕谁!”(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明通鉴

    明通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尸神决

    尸神决

    在一个神秘的小村庄中,一具神秘的尸体是怎么样突破桎梏?神秘老人又是谁?频频出现。神秘玉壁又是何物?它的主人又将是谁?少年,不拼血劲,何为少年。尸神决,斗天?斗地?
  • 神禁

    神禁

    白虎星下凡,天绝命,这种命相的人,克天克地克父母,是标标准准实实在在货真价实的灾星。地府的勾魂使者,专门来阳间勾取活人生魂。很不幸,肖鹏飞就是这样的人。克死所有亲人的他来到城市,处处碰壁,最后却因为一次奇缘,得到七彩莲座,从此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踏入光怪陆离的修真世界……
  • 江山如画:执子之手

    江山如画:执子之手

    欧阳澈的逼近,令雨兮不断地后退,在看到眼前的女人已经退到了床榻,欧阳澈毫不犹豫的迈出一大步,一个不慎,神色紧张的雨兮跌入被中。“女人,上了本王的床榻,你觉得你还逃得了吗?”欧阳澈带着玩味的笑意注视着眼前的女人。雨兮紧咬着下唇弱弱的开口,“额,我可不可以说,我只是碰巧路过?”
  • 渣夫的百惠媳

    渣夫的百惠媳

    男主各种渣,阿谀献媚、逢迎拍马、小肚鸡肠、睚眦必报,阴险、狡诈,不憨厚、不老实、不斯文、不可救药。古代最底层小人物的苦苦挣扎,为了生存各种不入流的手段。但是这样的男主,却有一位百般好的妻子。古代小人物的恋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