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2400000013

第13章 一种属于土地的归去来——莫言的生平(6)

近年来,农民的负担越来越重。我父亲所在村庄,种一亩蒜薹,要缴纳农业税九元八角。要向乡政府缴纳提留税二十元,要向村委会缴纳提留三十元。要缴纳县城建设税五元(按人头计算),卖蒜薹时,还要缴纳市场管理税、计量器检查税、交通管理税、环境保护税,还有种种名目的罚款!所以有的农民说"雁过拔毛"。再加上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所需物资大幅度涨价或变相涨价,农民得到的利益已经很少。今年以来,这种种违背国家政策的现象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所以,我认为天堂“蒜薹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三中全会之后,实行了分田到户政策,农民的生产根本无需干部操心。干部们便天天大吃大喝,吃喝的费用当然不需自己掏腰包!说句过火的话,这些干部,是社会主义肌体上的封建寄生虫!……一个政党,一个政府,如果不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人民就有权推翻它;一个党的负责干部,一个政府的官员,如果由人民的公仆变成了人民的主人,变成了骑在人民头上的官老爷,人民就有权力打倒他!……我还认为,天堂县长仲为民在蒜薹事件过程中,闭门不出,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竟加高院墙,墙上插玻璃,事件发生时,虽然县政府工作人员多番电话催促,他却拒绝到场与群众见面,以致酿成大乱,造成严重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仲为民身为县长,不为群众排忧解难,置国家利益不顾,是不是玩忽职守?他的行为构没构成渎职罪?如果我们还承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话,天堂县人民检察院应该就仲为民渎职事向天堂县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这些话带着明显的时代色彩,却句句肺腑之言。

莫言透过《天堂蒜薹之歌》抒发的是作为一个农民多年来的愤怒与痛苦,对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强烈不满。倘莫言早几年出名,四叔的事件就不会这样草草收场,但因为莫言出名才有青天白日,这着实悲哀。即便是1984年的莫言,在高密东北乡也不是一个普通农民,他有着“作家”、“军官”和“大学生”三重光环,尚且被一个书记欺负,那普通农民呢?结果可想而知。

五叔,在供销社工作,困难时期,多亏了他的接济的棉籽饼,让全家人度过了难关,五婶脾气不好,五叔待莫言比五婶好,还送过莫言一只博士牌钢笔,还给莫言买过鞋子。莫言曾经跟着六叔去捉螃蟹,“神秘新奇,趣味无穷”,这段经历还被莫言写进小说《夜渔》里。捉到的螃蟹舍不得吃,都三分钱一只卖给了公社干部,换一些霉高粱、棉籽饼之类的,这些东西磨成粉,掺上野菜,“能顶大事”。

其他兄弟

在莫言爷爷十三口的大家庭里,莫言的兄弟极多,自己有两个哥哥,婶婶还生了三个儿子,这其中围绕的故事也就多了起来。

1

大哥名叫管谟贤,莫言的大哥管谟贤1943年,因为农村的孩子多有夭折,所以老四莫言和大哥谟业相差了12岁,都是肖羊。这个大哥是华东师范大学63级毕业生。按说,当年他高考的分数可以上北大,因为家里穷,最后还是选择了管吃的师范大学,他退休前为高密一中副校长,高个子,比莫言帅多了。

管谟贤第一次为莫言的才华感到吃惊,是莫言写信告诉大哥自己要当兵的事情。看到信,除了为自己那个军旅梦感到高兴之外,也感叹莫言的文笔。我常常想,人性是个奇怪的东西,哥哥管谟贤毕竟被不公平的命运捉弄,始终没有当成兵,何况,弟弟的文章写得是真好,他直言,吃惊不小。如此看来,就没有一点点小小不平吗?这不得而知,我喜欢莫言的一个原因是他把人性展示得很精彩,包括在叙述亲戚的真实事件,比如奶奶是好的,可是她偏心。

毕竟是亲兄弟,哥哥管谟贤在由衷佩服的同时,给全班同学看。他那时候当着高中老师,学生们的“文革”腔调还很严重,“碰到困难,学习语录,问题解决”,如此“三段论”,难出好文章。当同学们质疑这是一个大学生写得信的时候,管谟贤说,是他弟弟写的,真的只读了小学五年书。

二哥管谟欣生于1950年,妻子葛金芳,婚后生下一男一女。如今,只有二哥还住在平安庄,但已经不是旧居了,是1986年盖的新居,离旧居只有几分钟的路程。莫言和二哥都喜欢看书,二哥也因为看书欺负过莫言,家里的门槛上被莫言趁着灯光看书站出了两个豁口,这个豁子也有莫言二哥的功劳晚上,因为那时候家里穷,天黑了,母亲只有在做饭的时候才点一盏小油灯——

母亲在灶前忙饭,一盏小油灯挂在门框上,被腾腾的烟雾缭绕着。我个头矮,只能站在门槛上就着如豆的灯光看书。我沉浸在书里,头发被灯火烧焦也不知道。

同样爱看书的二哥可比莫言狡猾的多,自己借来的书不舍得给莫言看,莫言在旁边看几眼,二哥就故意把书翻得很快,怕莫言在自己不在的时候偷看,二哥一般会把书藏在稀奇古怪的地方,莫言则费尽心思把书找到。有一次,二哥借到一本《破晓记》,藏到猪圈的棚子里去,莫言去找书的时候,头碰上了马蜂窝,“嗡”的一声,几十只马蜂蛰到了脸上,头当即就肿了起来,莫言顾不上疼,抓紧读书,谁知没多久,眼睛就肿成了一条缝,睁都睁不开。二哥回来看到莫言这副怪样子,先把书又藏起来,然后对莫言实施管教,“一巴掌差点把我扇到猪圈去”,外加一句“活该”。但又怕母亲回来看到责骂,就跟莫言商量,莫言要是说是自己不小心碰的,就允许莫言看完《破晓记》。莫言自然应允,只是事情过了,二哥却不承认了。至此,莫言也发誓不给二哥看自己借的书。

没多久,莫言就借来一本《三家巷》,正看得着迷,二哥抢过去,说“这书有毒,我先看看,帮你批判批判!”莫言自然没办法,追不上也打不过。几天后,二哥把书扔给莫言,“赶快还了去,这书流氓极了!”莫言自然不会听他的,看完了这本甜蜜而又忧伤的书。莫言因为偷了一个红萝卜而遭受父母毒打,也是二哥无意中看到了,押他回家进行汇报的。或者因为如此,在一些莫言的小说中,二哥常常变成了反面角色。比如,在《嗅味族》里,也是二哥开口发话说:

“干脆对外宣布……与他断绝关系,免得牵连我们。”

母亲自然呵斥道:

“有你这样的兄弟吧?你们都是我养的,能断绝的了吗?”

又如《三十年前的一场长跑比赛》中,二哥是站在小霸王桑林一边,是他的忠实走狗。桑林、二哥、聂鱼头、痨病四就是村里的“四害”,偷鸡摸狗,经常说些黑话,西红柿是“牛尿子”,西瓜叫“东爪”,吃东西叫“上料”或者“保养机器”,“我”家里的两只大白鹅就被四害保养了他们的机器。还叙述道,二哥被父亲用小麻绳捆起来,用红烧的炉钩子逼供才问出大白鹅的下落。

2

堂弟是婶婶的孩子,有一次从树上摔下来诬陷是莫言推的。我想因为家里人口多,特别是小孩子的世界,常常显现出一种生存的本能,家里的兄弟姐妹看莫言挨打的时候,也许不是悲痛而是幸灾乐祸,比如小说《嗅味族》里,“我”说自己的奇遇,他们就觉着“我”傻,“我”挨打,兄弟姐妹们就觉得应该——

那四个年纪比我小的,可能怕我收拾他们,笑的还比较含蓄、那四个比我大的、丝毫也不掩饰他们的得意之心。他们甚至添油加醋地说一些让母亲更加愤怒的话……

我记得莫言在访谈中提过,他的堂弟们在酒后吐真言,说莫言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运气好而已,莫言则说,我就是运气好,没有什么了不起。兄弟之间的相处之道,就是如此吧,很难成为仇人,却也憋着一股子劲儿。

(二) 我母亲和女人们

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是“我奶奶和女人们”?我想莫言母亲在他心目中的地位诚然深刻得多。听说莫言的旧居要翻新了,我时常在很远的地方想念自己的家乡,有人说是想念一种美食,一处秀美的景色,有人说其实你是想念某个人了。那个人也许在你很长一段的生命中并不起眼,甚至熟悉到你遗忘了,但母亲,总是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脑海里,提醒你,又忘了吧,孩子。

关于女人,莫言说过。

莫言说,现代妇女又要做好家务又要做好工作,这不公道。

莫言说,现代女强人让男人有压力,这多半是男人的不自信,男人骨子里,都希望女人弱一点,这是由生理决定的心理。

莫言说,追求金钱不顾一切的女人是少数,追求爱情不顾一切的人也是少数。这不是一个现代与过去的区别,而是作为一个女人,理应既重金钱,也重实际。

莫言说,没有完美的女人,就像没有完美的男人。比较完美的女人,“一要美丽,二要有教养,至于有无学问,有无事业,都无关紧要。”

莫言说,男人喜欢美丽、善良、聪慧的女人,讨厌虚伪、欺软怕硬、欺上瞒下的人。

莫言说,自己小说里的强大女性,大概与自己的个人经验有关。因为在那些饥饿混乱的岁月,特别是“文革”的迷乱时期,他发现了男人的“中干和脆弱”以及女人的“生存能力和坚强”,莫言称,“男人是破坏者,女人是建设者”,女人比男人更能“忍受苦难”。

《檀香刑》后,莫言再次体会到女人的坚强,因为男性读者来信说看完《檀香刑》睡不着觉,女性读者说看得太过瘾了。莫言用这个证明女性的神经比男性还要坚强。但我总觉,因为女人生命中注定要经受一种生育的酷刑,即便是她自愿,即便其中有生育的幸福和喜悦,但也不能否认生育时的残酷,所以女人天生要熟悉这种残酷,或者准备迎接这种残酷,当然比男人更为坚强。我想,很多女性朋友说男人比女人怕恐怖片,说不定是真的,因为男人的坚强很多时候是社会对他们生理的要求,说到韧性,他们并不比女人强。莫言作为一个男性,能从母亲等女性那里体会到这一点,难能可贵。

山东男人,很多都是大男子主义,他们宁肯在心里哭也不会把恐惧表现出来。莫言则直视这种母性的力量,就是为了孩子不顾一切,强大到惊天动地。只是他也承认现在的女性跟过去有了很大不同,有些女性早已失去了承受苦难的能力,我想,这也许就是温水里的青蛙,或者鲁迅那句话:“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莫言认为这种安逸有科技进步的原因,就是人的能力被蚕食掉。妇女本来是大地的女儿,亦如大地一般奉献,而今,生活离开了自然,人种也就跟着失去本来的野性与生机。

我母亲

关于母亲,莫言认为:

“女人一旦成为母亲,她身上就会焕发出伟大的力量。在面对巨大困难时,女人总是表现出比男人更加强烈的生存欲望和生存能力,当然还有保护下一代的能力。”

莫言的母亲名叫高淑娟,这个名字其实一辈子没怎么用过,连公社化时记工册上都记作管高氏。她1922年出生,2岁时候就死了母亲,自小由姑姑养大,17岁嫁给父亲。在管家五十多年的岁月里,当媳妇的时间比当婆婆的时间长,受了不少苦。母亲一生生养了很多孩子,活下来的却不多,故去的岁月,乡下人像小猫小狗一样生孩子,然后看着孩子夭折,是常态。关于母亲的颂歌自然是《丰乳肥臀》,小说中莫言的母亲幻化成“上官鲁氏”,上官鲁氏有个永远戒不了奶的儿子——上官金童,莫言回忆说:

“我想起了我上小学二年级了还要吃奶的情景,我是母亲沉重的累赘,我童年时给她老人家闯了多少祸呀……”

这的确颇有上官金童恋乳的味道,当有人问莫言,《丰乳肥臀》是不是写他的母亲,他说:

“既是我的母亲,也希望是你的母亲。

1

1994年1月,母亲去世了。莫言说:

“我母亲去世后,我就想写一部书献给她,但不知该从哪里动笔。这时候,我想起了几年前在地铁站出口看到的那个母亲和她的两个孩子,我知道该从哪里写起了。先从母亲生育最后一胎写起,一直写到她去世,这个老太太活了95岁。这个小说有些经历当然有我母亲的影子,我母亲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我外婆就去世了,然后在她大姑姑的抚养下长大成人,很小的时候就包脚,一辈子也是饱经苦难,其他东西都是虚构的。”

我想莫言永远不会忘记,那个17岁就嫁进他家,身材矮小,因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很快衰老的母亲;作为最后一个孩子,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一生“生育过八个子女,其中四个夭折”的母亲;永远不会忘记因为反复生养和生活所累,那个病痛缠身的母亲。

譬如入夏必头痛,入冬必哮喘;譬如犯胃病,没钱买药只有苦挨着;譬如腰上生毒疮痛到只能扶墙走路,还要忍受公婆的白眼,操持家务,喂牛喂猪;譬如生命垂危之际,家人也不舍得给看医生,一帮儿女,只能哭泣,幸好有下乡的医疗队救了她,脓血一盆一盆端出,手术完毕,才渐渐好起来。好起来又要面对永远做不完的家务,腰上的伤口也落下了病根,每逢阴天,必痒无疑。

一个女人在身份认同始终处于弱势的乡村会有怎样的遭遇呢?莫言的母亲跟上官鲁氏一样也怀过双胞胎,那对双胞胎后来死掉了,母亲记得那肚子大得自己都望不到自己的脚。莫言有一段回忆母亲苦难的文字:

同类推荐
  •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走出化学迷宫:门捷列夫的故事

    本书介绍门捷列夫——俄国著名科学家、“元素周期表”发明者的故事,记述其“坎坷不平的求学之路”、及他在化学领域的突出贡献。
  •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中国古代宰相传(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宰相在历史政治舞台上一直扮演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他们几乎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相权的大小,无不直接影响政治局势能否稳定,天下能否长治久安,从历史发展的大体形势看,相权重,国势强;相权轻,则国势弱,因而了解了宰相的历史,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那个时代的历史;也就关注了历史。为此,编撰了《中国古代宰相传》一书。本书汇集了先秦至清朝的著名的宰相。在这些被选的宰相中,有的直言敢谏,有的阿谀逢迎;有的胆识非凡,有的才识平庸;有的清廉刚正,有的卖官鬻爵;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世遗臭。
  • 原来雍正

    原来雍正

    他人到中年才登上皇帝宝座,却一直背负着弑父杀弟的骂名;他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却少被后世史家赞誉;他处事果断凌厉,却痴迷于佛道的修身养性……在雍正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神秘。雍正是不是篡位登基?改诏说?弑父说?一段历史,几多疑问。勤政爱民的是他,杀戮功臣的也是他。昏君乎?暴君乎?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 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兼具史识和才情,以丰厚的学养、通俗的笔触,从历史大背景、人性层次以及权力斗争的微妙细节着手,通过对雍正身心、雍正信仰、雍正功过乃至雍正之死的分析,向读者娓娓讲述一个原来的、真实的雍正。在历史的天空中,还原一个被妖魔化的帝王。
  • 盛世囚徒李世民

    盛世囚徒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稍逊风骚”的开国皇帝,也是公认的英明君主。他当上皇帝,并非名正言顺,“玄武门之变”是他人生中最大污点。从弑兄夺位,到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如何成为明君的?他是如何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从而名垂千古的?本书深入挖掘史料,描述大唐从玄武门之变到去世这一时期的历史,着力刻画了李世民以及诸位贞观名臣,反映了他们治理天下之道。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3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老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详尽描述了苏东坡的生平。在文学上,苏东坡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其中许多成为千古绝唱,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政治上,苏东坡虽然多次被贬,但始终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情感上,苏东坡的两位妻子均早早离开人世。在本卷中主要讲他的第三位知己王朝云,王朝云在苏东坡最困难的时候对他不离不弃。但是在苏东坡被贬“天涯”之际,也不幸染病早逝。
热门推荐
  •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自传

    陈一坚是我国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飞豹”战斗机重大技术方案和关键技术的决策者和总设计师。《陈一坚自传》通过陈一坚本人及其50多位同事、亲朋的回忆,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种报刊、杂志、电视和网络媒体的宣传报道,生动、真实地再现了一位矢志航空报国,命运坎坷、成就卓著的飞机设计师的成长历程和多彩人生。 本书对于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历史沿革、关注中国造“冲天飞豹”前世今生的航空从业者以及广大军事爱好者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Penrod and Sam

    Penrod and S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皇城恨:复仇小宫女

    皇城恨:复仇小宫女

    她,钟无燕,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拥有异能的麻痹儿童患者。在妈妈冤死以后,重生于西门皇家‘小姐’西门燕的身上。西门燕,那日,血腥味弥漫的雨下,七岁的她目睹亲人被杀。一命归西,死前起誓:如果她能再活,他日必复灭门之仇。当两者灵魂融合,那被屠杀的没落家族必将强势崛起,无人可挡!在皇城里再次掀起一场惊涛骇浪!在这波谲诡异的后宫,修身养性,笑对仇人,一个一个她都不会放过。这一场盛世浮华下的宫闱倾轧。谁迷了眼,谁倾了心,谁动了情?
  • 太阳的芳香:巴尔蒙特诗选

    太阳的芳香:巴尔蒙特诗选

    本书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诗人巴尔蒙特的诗歌精选。在诗歌创作中,巴尔蒙特不懈地追求音乐感,在诗句结构、音韵节奏、语言锤炼等方面锐意创新,从而为推动俄罗斯诗歌的进展作出了贡献。巴尔蒙特的许多诗篇,抒发了两个世纪之交社会动荡时期知识分子的彷徨与苦闷,他们有理想,有抱负,有良知,但是无力改变社会现实,只能发出孤独的哀叹。译者根据巴尔蒙特的诗歌主题编选这本诗选,共分为八辑。本书是“诗歌俄罗斯”系列的第四本。
  • 越战妖谈

    越战妖谈

    一段尘封了四十几年的记忆,一封战友独子带来的神秘家书。我再一次的踏上了几十年前的那片土地。早已死去的战友,无法遗忘的记忆,故人留下的嘱托,我们一行四人踏上了一条不归路。遥远的山村是不是真的存在?灵魂的传说是不是都是谣言?时隔了四十年后我带着战友的独子再次踏上了我和他父亲走过的那跳路程,希望再次找到早已经消失在人们记忆里的诡秘山村,找寻当年那天晚上发生的秘密事件。
  • 绝色倾城:很魅很狐狸

    绝色倾城:很魅很狐狸

    她原是一只九尾雪狐,为逃避女娲娘娘与雷神的追杀,元神出窍穿越异世大陆。怎奈魂魄附体之时,选人不当,三天后,就沦为了亡国公主,开始了生死一线的逃难。天,这人类的世界怎么也得修炼?无奈小狐狸只好发挥魅力,攀升魔法巅峰。
  • 绝色特工:王妃太狂野

    绝色特工:王妃太狂野

    她是异世之魂,花痴废物,爹不疼,娘下落不明,还有一个八岁大的弟弟,没事先给弟弟找个魔君做师父,再让它们知道什么是天才什么是鬼才,他是她异世的爱人,只为寻找伊人,魂穿异世,伊人找到了,什么伊人身边有一个恋姐情节严重的小舅子,这个就算了小舅子还蛮可爱的,可是这个魔君又是怎么一回事,什么等待千年,这是来抢他上官宇老婆的杰作啊,看我不灭了你,老公住手,让我来放乌鸦
  •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哲理故事

    老师推荐给学生的哲理故事

    本书选取的故事通俗易懂,便于记忆,以独特的视角,零距离地进入学生朋友的内心,成为滋养学生朋友的一道精神食粮。将乐观、信念、热情、正直、勇气、决心等以一种鲜活的方式植入心田。
  • 再一步我爱你

    再一步我爱你

    爱我你怕了吗?是谁一直走向我,又是谁无法直视自己的心?我就在这里,你爱抑或不爱。害怕你发现我对你的爱,我一直小心翼翼,最后还是被发现了,我并无意掰弯你,更无意让你们分手,只是一切太突然.........如果说我们能一直是好哥们,我不会反对,其实,我更不愿意让你为难。
  • 格里芬的面具

    格里芬的面具

    他是一个堕落的80后青年,他在爱的人面前是天使,在恨的人面前是魔鬼,在平常人面前是凡人。他有三面的复杂人格,他凭借自己的学识,变成了一个高智商犯罪的冷血杀手,他最后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