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55800000002

第2章 义利之辩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1)。王曰:“叟(2)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3)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4)?’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5)利而国危矣。万乘(6)之国,弑(7)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8)。未有仁而遗(9)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梁惠王章句上》(10)

【注释】

(1)梁惠王:即战国时魏国国君魏惠王,名罃,公元前369~公元前319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惠”。魏国都城原来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公元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

(2)叟:老人家,老丈,古时对长者的尊称。

(3)仁义:“仁”是儒家道德观念的核心,为各种美德行为和谐的基础。“义”,儒家学说中思想行为的范式标准。仁义的观念是孟子学说中的核心概念,为《孟子》言说的枢纽观念,是人行于世的最高理想。

(4)大夫:先秦时期等级名称,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不是指家庭。封邑是由诸侯分封给所属卿、大夫的田邑,其土地收入作为卿、大夫的俸禄,是古时分封制的基本形态。

(5)交征:相互追逐。

(6)乘:一车四马为一乘,专指兵车。

(7)弑:以卑杀尊,以下杀上,古时称为“弑”。

(8)餍:满足。

(9)遗:遗弃。

(10)梁惠王章句上:《梁惠王》是《孟子》首篇篇名。《孟子》共七篇,原无篇名,后人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东汉学者赵岐注释《孟子》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两部分,共计十四篇。赵岐还采用汉代经学中的“章句”二字,并为《孟子》划分了章节,后人多从之。

【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惠王说:“老人家,您不远千里而来,可有什么对我的国家有利的高见吗?”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为什么一定要提到利益呢?只要有仁义就够了。大王口口声声地说‘怎样才能有利于我的国家?’士大夫口口声声地说‘怎样有利于我的领地?’士人百姓则说‘怎样有利于我自己?’这样一来,上上下下互相争夺权益,攫取私利,那国家可就危险了。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中,以下犯上,杀掉国君的,必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中,犯上杀死国君的,必定是国内拥有百辆兵车的贵族。在万乘之国里,这些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千乘之国里,这些大夫拥有百辆兵车,不能说他们所获的利益不多了。如果轻义而重利,他们不夺取更多的利益是绝对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的人会做出遗弃自己父母的事,也从来没有行“义”的人会做出背叛自己君主的事。大王您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为什么要把利益放在嘴边呢?”

【述评】

义利之间的抉择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国家:它西临强大的秦国,东面富饶的齐国,南向凶悍的楚蛮,北靠叵测的韩、赵,与秦、楚、齐三战而北,连国君的太子都做了俘虏。这就是当时的魏国。在弱肉强食、狼烟四起的战国时代,它的生存面临着何等巨大的危机。

没有哪个国家会伸出无私的援手,没有哪个臣子会力挽狂澜。作为魏国国君的惠王已经意识到处境的窘困和艰难。他希望“卑礼厚币以召贤者”引领他看到光明的前程,回归曾经的光荣和梦想。这时候,一位老者姗姗而来,他就是孟子。

也许惠王急于摆脱国家的困境,而这位雍容的老者却过于迂执,所以他们的谈话并不十分投机,但却击中了人性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基本概念,即“义”和“利”。义利之辩从而也成了道德伦理领域的一个基本论题。

“急功近利”,还是“急公近义”?这是一个问题。曾几何时,功名利禄、富贵权势,这些世间轻浮的幻影,消弥了人生丰盈的道德底色;弄虚作假、形象工程,这些社会虚张的泡沫,遮蔽了国家进步的宽阔坦途。

虽然,功利可以满足个体不竭的心灵欲望,功利可以给国家带来期望的物质繁荣,但是缺乏道德基础的个体与群体的发展却如同聚沙而成之塔,势必难以久长,如同空中始建之楼,贻害不可限量。“急功近利”,“重利轻义”甚至“见利忘义”,必将让这个社会陷入欲望追逐的恶性循环之中。这些人性的弱点也必将成为西西弗斯的巨石,折磨着人类追求文明的灵魂。

人性的进化是缓慢的。虽然时间置换了时代与社会的格局,但这些人类之于伦理道德的深沉叩问应该说对于今天的我们依然显得如此沉重。两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欲望是纷争的开始,当然也是和谐的终结。孔子告诉我们:“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禀承着孔子的言说,语重心长地告诉惠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些声音穿过时空的烟尘,警醒着迷茫的人们。

很难想象,一个唯利是图的人,以金钱为自己的华美佩饰,他的未来将是何等的空虚;一个见利忘义的群体,以欲望为自己的终极目的,其下场将是何等的可悲。当仁不让,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因为它使一切竞争变得有序;当利不让,却无法让我们敬仰,因为它使一切陷入了疯狂。

利见于欲,义得于理。孔子曰:“食色,性也。”可见“欲”为人的本性,同样“利”也是人的立身生存的凭靠,常言说得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同样,孟子反对的是“上下交征利”的唯利是图的社会状况,并没有完全否定“利”的存在。问题在于,什么是第一位的东西?之所以世间众生倾向于“利”而忽视了“仁义”,是因为他们混淆了道德伦理的因果律。

利行于义,义是因,利是果,这才是最完美的一种功利博弈。传统的医药界有一副这样的对联:“但愿世间人少病,何惧架上药蒙尘。”这其实也是义利取舍时的一个小小的写照。为“利”伤“义”、为“利”失“信”、为“利”丧“德”者更是比比皆是,甚至触目惊心。

当然,孟子并不是绝对反对“利”的观念,他所反对的是“上下交征利”的道德状态。利国利民,“计利当计天下利”,这才是计利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的达成,需要道德的支撑,需要以普遍的利益作为衡量的标准。

1938年,侵华日军的铁蹄长驱直入,大半个中国沦陷,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向不肯做官的中国民族资本家,号称中国船王的卢作孚挺身受命,担任了国民政府的交通部次长,负责战时运输任务。

卢作孚的民生公司是当时中国内河航运最大的民营企业,拥有轮船46艘,总吨位18718吨,它凝聚着卢作孚13年苦心经营的心血,也是他实业救国理想的凭借。在抗日战争之初,许多人都为民生公司的出路担忧,但卢作孚却说:“国家对外战争开始了,民生公司的任务也就开始了。”

1938年10月上旬,卢作孚接到国民政府军政部的命令,要求他将民生公司所有船只一律开到武汉长江下游田家镇凿沉,用以封锁江面,以延缓日军军舰沿长江进犯武汉。这个命令遭到了卢作孚的拒绝,他知道自己的航运公司应该有更大的用处,而不仅仅是成为长江里的暗礁。

10月25日,武汉沦陷,近在咫尺的宜昌也危在旦夕。此时的宜昌成了一个战时的大仓库,从上海、南京、武汉撤退的9万余吨重要工业物资堆积在宜昌的长江两岸,并有数万人在此等待入川。如果按照普通的航运操作规程,要将如此规模的人员物资运到重庆,时间大概需要一年。当时川江已经接近枯水期,中水位航运时间也只有40天。而此时敌军飞机已经飞临宜昌,日军也在日益迫近,形势十分危急。

卢作孚临危不乱,到宜昌的当天晚上,他就召集各轮船公司负责人、船长、技术人员彻夜开会,并于次日凌晨制订出了“三段航行”的运输方案。这个抢运方案是:从宜昌至三峡为第一段,从三峡至万县为第二段,从万县至重庆为第三段,以分段运输缩短航程,多运快运。这样,运力便会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40天后,拥塞在宜昌的待运人员早已运完,器材运走了三分之二。又过了20天,所有器材全部运完。当日寇侵入宜昌时,留给他们的只是一座空城。

在这次震惊世界的大撤退中,诸多的军工企业、航空工业、煤炭、钢铁企业和轻工业的设备、军事器材和人员撤退到当时的陪都重庆,成为持久抗战的坚强后盾。卢作孚后来在回忆这段艰难岁月时曾写道,那些器材是当时整个中华民族工业的精华,是国家仅存的一点元气。在整个抗日战争中,民生公司有16艘船舶被炸沉,69艘船舶被炸伤,117名员工牺牲,76名员工伤残,运力比战前减少一半。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那里面的悲壮可以让我们扼腕,但卢作孚的气度胸襟是不是也让我们汗颜呢?国难当头,我们看到的是义利取舍的崇高选择。卢作孚没有见利忘义,没有发国难财,而是用自己十多年的心血来作了一次赌博,目的就是为这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谋求一次重要的机会。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历史就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传承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再现古代中国社会的生活景观,让现代的生活状态找到它的每个历史渊源。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山东大鼓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山东大鼓》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仁者无敌(从关键词读经典)

    仁者无敌(从关键词读经典)

    写出了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从关键词读经典:仁者无敌》,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中国人的里子与面子

    中国人的里子与面子

    本书主要围绕中国人的面子和里子问题进行论述,从国人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弊端、文化的前身后事、公务员的潜伏、以及国人的自身的劣根性来构架,淋漓剖析了中国人的性情和心理。阅读此书,能够让你全面的了解中国人的根性,洞悉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大明女商贾

    大明女商贾

    死了?没死。没死?死了。答案是,她重生了。一场车祸让她从一个三流大学经管系的女大学生,成了正德年间京城首富徐家的小女儿。可是……不会吧?重生之后,她还是个没有老爹的孩子,而且还有个智障的哥哥和弱智的嫂嫂?再来一个二娘生的赌鬼+色鬼的二哥?据说老爹还留了遗言由她当家?难道真的要她用那学得半桶水的商业知识继承这庞大的家业?也罢也罢,就看小女子如何用现代商学颠覆整个朝代……
  • 掌天握地

    掌天握地

    一个少年修炼了绝迹8000年的云魔法以及土系魔法,天地魔法的修炼开始了。它能够修炼到掌天握地的地步吗?
  • 带着宝宝玩转后宫

    带着宝宝玩转后宫

    苏琳卡,亲眼撞见自己未婚夫与某富婆男上女下,从此她魑魅邪笑,妩媚众生。夜店里,她疯狂魅惑,犹如黑夜里的精灵,每个男人都爱她,宠她,一日,她收到未婚夫的一个邮包,打开瞬间,白光夺目,一阵眩晕,她竟然穿越了,肚子里还有个不知是谁的小baby……
  • 听说每颗星星都会寂寞

    听说每颗星星都会寂寞

    他为她而伤心,她却和他走了,他和她相遇,他却把她当成了她,她为爱不顾一切,可她却突然回来,我许她淡薄为她关闭所有琐之事的窗,在人心中所有恋人要求永远,她孤独的灵魂,灵魂的孤独要求他留下,这正是我所爱的。
  • 蜗居之争

    蜗居之争

    也许是漂泊的疲惫,也许是对家的渴望,房子成了人们最安全的归宿,买房也成了无数人最迫切的渴求。有人买房,就有人卖房;要想建新房,就必须拆旧房。在这一买一卖,一拆一建中,不知牵动了多少人的得与失、爱与恨,甚至生与死。房子让无数的人为之疯狂,房子成了财富的象征、成功的标尺、欲望的满足。它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瞬间一无所有。为了得到那渴望中的一砖一瓦,青春、美貌、爱情、梦想都有可能成为最廉价的筹码。主人公李文化为了“家”而选择离开“家”,离开家就意味着同时失去了家的载体——房子。于是,买房成了他们一家奢侈而迫切的愿望,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房战,他却发现,房子已不再只是曾经温暖的家!
  • 穿越来袭:无泪人生

    穿越来袭:无泪人生

    这是一个拥有小强精神、励志变强的小萝莉扳倒高冷又毒舌之男神的故事片一:“没死就自己爬出来。”他开口,声音却比这冰天雪地还要冷上三分。“站住,不许走,告诉我你的名字!”她不服娇喝。“你不配。”声至人无影。“修为高了不起?哼,迟早有一天本姑娘会超过你的!”她面对空气不服发誓。“不自量力!”声音从虚空传来。“啊,该死的——”后话被积雪淹没。片二:“不自量力!”他终于施舍了一角余光给她。她身上所剩无几的血液再次沸腾:“毒舌男,你这么清冷你老婆造吗?”“只会逞口舌之能的人永远死得最早。”这次他赐予了某人一个正面的眼神,却是完全一副看死人的样子看她。“……”
  • 不该发生的恋爱

    不该发生的恋爱

    他是一只高傲而美丽的孔雀,她是一只卑微而丑陋的小鸭,他是她心中神坛的王子,她只是他视角中的路人。两人的人生点应该没有任何的交集。没有任何相关二人因何相恋?故事开始到结束,平行线能否找到交点……
  • 都市修仙传奇

    都市修仙传奇

    仙是什么?神又是什么?他们高高在上,无欲无求?返璞归真,清静无为?可又真的是这样吗?由人成仙,他们摆脱本性了?进化了吗?这个叫方陌的少年又会经历怎样的旅程!!
  • 水经注

    水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世二少

    傲世二少

    “天欲灭我,我必逆天”一个走火入魔将死之人,竟重生在异界大陆,前世天生废材的他,今生还会一样吗?不甘心的他能够在异界崛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