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来是高分数考入初中的,但没想到第一个“2分”竟很快降临到我的头上。那是上第一堂音乐课,教我们的老师口音明显是外地的,但不是外省的,只是听起来太土气。他要求严,进音乐教室前先排队,入场后要笔直坐好。他先弹上一曲钢琴曲(第一次听到钢琴声),然后提出要求,“第一堂音乐课上什么呢?”他接着说,“先检查一下你们小学的基础。听我弹曲子,我叫到谁,谁就跟着唱!”
“纠命绳”——唉,叫谁呐,像我的名,但不是呀。新生之间名字还没记熟。“纠命绳”——老师又叫一遍,旁边有个同学捅了我一下,我迟疑地站了起来。“怎么,自己的名字都忘了。上课精神不能溜号……”教室里似乎有压抑的笑声。“站好了,听我弹曲子随着唱”。这阵势我在小学从来没练过,也没见过。05·1·11·1-56 7···11,我知道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按理说小学毕业了,难道连国歌都不会唱吗?你别说,我会哼哼,可歌词记不住。小学时开大会集体唱过几次,但那时没有广播,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小孩子家从哪儿去学国歌呢?我好像只会头几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再往下我就记不准了。记不住词你敢大声唱么?我跟着往下溜,也是战战兢兢,不知哪地方唱出“自编”的词了,同学们在下面就不自觉地笑了。同学们越笑我就越不敢唱,特别是唱到最后三个“前进、前进、前进进”时,应一声比一声高,但我记不住是几个“前进”,反倒一声比一声小,同学和老师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我也窘得满脸通红。老师随声送我一个“2分”,算是结束了我入学以来第一次真正的“败绩”,真正的“走麦城”。那节课是不是还有其他同学得“2分”我记不得了,我估计还有,因为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不少“副科”老师为了引起同学们重视这一学科,先来个“下马威”的惯用手段。
感悟
现在各行各业都提倡“人文管理”、“以人为本”,老师教学也应以学生为本,不能不考虑学生的感受,而以自己、以自己教的学科为本。从第一堂音乐课后,我对音乐课再也不感兴趣了,我甚至有些讨厌这位音乐老师。其实,我的音域、音质都是不错的,我工作后愿意唱李双江的歌曲,愿意唱《敖包相会》、《闪闪的红星》、《红梅赞》等音域广、抒情的歌曲,如果你是内行并且听过我唱歌,就应当知道我的音域、音色、音质都是相当不错的。我讲话底气很足,直到今天,大病一场后,我给别人打电话,对方仍然会不时地有这个评价。那些平时没听过我唱歌的,忽然听我唱,都出乎意料。每当这时,我就感慨万分,如果没有初中第一节音乐课这个“2分”,说不定在音乐方面我可能还是个“小天才”呢。我当教委主任后,在讲到教师如何树立以学生为本,如何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时,常说:“作为一名医生,他可能治愈了许多患者,但也可能治死了一些患者;作为教师,你可能发现、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学生,但不要忘记,你也可能扼杀了一批有出息的青少年……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谨言而慎行,教育无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