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背景】
1940年5~6月间,希特勒在灭亡波兰之后,又疯狂地闪击了荷兰、比利时等西欧国家,仅在44天内就使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相继沦亡,英国退守本岛,这在战争史上是罕见的。
德国走上侵略扩张的道路是从1936年3月进军莱茵非军事区开始的。1936年7月,德国伙同意大利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3月,德国又占领了奥地利。9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并于1939年3月占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为了解除进攻法、英的后顾之忧并建立进攻前苏联的前进基地,德军在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后立即将侵略矛头指向波兰。
1939年9月1日,德军首先向波兰发起“闪电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由此爆发。波军在德军强大攻势下,虽经1个多月的抵抗,但最终还是失败了。5月的法兰西,春风和煦,绿草如茵。自大战爆发以来,西线英法联军和德国军队相互对峙长达8个月而相安无事,战争似乎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在这时,一场“闪电战”的风暴骤然降临:德国136个师在30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向着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猛扑过来。
德国灭亡波兰之后,为了麻痹英、法,欺骗舆论,继续制造“西线无战争”的假象,叫嚷只要英、法承认德国吞并波兰,德国就保证欧洲其余部分的现状和英、法等国的安全。在和平烟幕下,德国于1939年年末到1940年年初加紧准备在西线进攻。在此期间,德国陆军已扩充到155个师,在西部边界上德军兵力已达115个师。在进攻英、法之前,希特勒决定首先侵占北欧诸国,攻占丹麦和挪威,以保障德国的侧翼,击破英、法海上封锁,并进而直接威胁英国大西洋海上交道,在挪威领土上建立一个可以西攻英国,东侵前苏联的军事基地。
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的军事计划代号是“威塞尔演习”,由于英、法在海上占优势,德军拟制计划时十分重视进攻的突然性和利用挪威前国防部长吉斯林组成的“第五纵队”的阴谋活动。德军的入侵计划的要点是:以陆军采取欺诈、突袭的手段,越过丹、德边境占领丹麦,同时以登陆兵和空降兵夺取挪威的重要港口和机场,尔后再向内地发展进攻,占领挪威全境;以航空兵对付英、法海军,避免海上大规模的交战。德军集中7个步兵师、1个摩托化旅及若干独立坦克营、摩托化营共14万人,以1个加强步兵师和警察师占领丹麦,其余兵力用以夺占挪威。并以1300架飞机及234艘舰艇支援和保障地面部队的行动。
1940年4月9日凌晨,德国以防止英、法入侵,用武力保卫丹麦、挪威中立为幌子,发动了侵略战争。德军进攻丹麦未遇抵抗,即迅速向内地推进。丹麦国王及其政府不战而降,不到一天,德军就占领了丹麦全境。
在进攻丹麦的同时,德军登陆兵和空降兵在挪威沿岸的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松、斯塔万格、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北部空降和登陆。虽遭挪威军队的抵抗,但在9日日落前在吉斯林分子配合下,占领了首都奥斯陆。吉斯林分子的卖国行为,激起了挪威人民的无比愤怒和强烈谴责。后来,吉斯林的名字便成了卖国贼的同义语。因此,德军在入侵挪威时,均顺利地直接从港口上陆。德军占领各港口后,全线向挪威内陆发展进攻。三天中,德军占领了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松、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等地,控制了各主要机场,迫使挪威军队退出沿海地区。至4月14日,德军从奥斯陆向东推进至瑞典边境。
德国占领挪威,不仅使英、法海军丧失了其北方的有利基地,而且直接威胁英国在大西洋的海上交通。因此,英、法决定调遣军队援助挪威军。但英、法行动迟缓,至14日方开始在挪威中部纳姆索斯和翁达尔斯内斯地域登陆。与此同时,在北部纳尔维克以北地域也登陆完毕。4月19日,英、法军队向特隆赫姆发起进攻,由于没有掌握制空权,部队及交通运输线不断遭受空中袭击,进攻失败。德军尾追英、法军队,5月1日,德军夺取了挪威的重要铁路枢纽当博斯。由于英、法军统帅部害怕全军覆没,所以从5月2日起他们自原登陆点撤出。在北部的英、法军队由于此时的比利时、法国本土已遭德军进攻而惨败,也于6月8日撤退。1940年6月10月,德军占领挪威全境。丹麦和挪威的沦陷,使德国夺取了从海上进攻英国的前哨阵地,给英、法两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在挪威战事尚未完全结束之时,希特勒就已经开始积极筹划着入侵西欧的计划。早在1939年,德国征服波兰之后,希特勒曾提出和平建议,但为英法所拒绝,于是希特勒便决心用武力来压迫英法求和。10月9日,他在给德国陆军将领的一个指令中阐明了他之所以坚信进攻西欧是德国惟一出路的理由。他担心和前苏联签订的条约,只有在符合前苏联的目的时才会使前苏联保持中立。因此一旦英法向德国进攻,前苏联很可能从背后给予致命的一击。所以他要提早在前苏联准备好之前进攻法国。他还相信一旦法国失败,英国也会就范。但以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为首的德国陆军将领们坚决反对,理由是德国陆军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可以击败西欧军队,一旦开战,德国必亡。希特勒严厉斥责勃劳希契等人胆小怕事,并命令他们无条件遵从他的主张。
德国陆军参谋总部在希特勒的一再催促下,制定出了一个代号为“黄色方案”的西线作战计划。此计划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进攻法国的“史里芬计划”相类似,即把德军主力放在右翼,通过比利时去进攻法国。但是A集团军群参谋长曼施泰因却讨厌这个方案,认为不过是老调重弹。希特勒本人也不喜欢这个计划。曼施泰因提出了他的战略构想:德军进攻的主要矛头应放在中央,而不是在右翼。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对具有战略决定性的突破口——阿登森林地带实施主要突击。这是攻其不备、出奇制胜攻入法国的一条捷径,可切断南北盟军之间的联系,分割合围英法联军,迅速灭亡法国。但是德国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拒绝将曼施泰因的计划转呈希特勒。
1940年1月10日,一名携带“黄色方案”的德空军军官因座机迷航在比利时迫降,由于无法把这一重要文件全部烧毁,致使一部分落入英、法军队手中。
于是曼施泰因再次向陆军总部提出他的观念,这使勃劳希契非常厌恶,把他调任第三十八步兵军军长。但曼施泰因乘希特勒接见各新任军长之机,将他的见解直接向希特勒作了陈述。希特勒表示他个人完全同意曼施泰因的见解。
第二天,希特勒便召见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和总参谋长哈尔德,命令他们以曼施泰因的建议为基础,立即制定出一个新的作战计划来。虽然勃劳希契和哈尔德强烈反对曼施泰因的建议,认为其所谓的“秘密通过”,实在是一种疯狂的假设,它将使德国装甲部队的精华面临法军侧翼攻击,并可能导致全军覆没。但在希特勒的压力下,两位陆军首脑屈服了。于是,陆军总参谋长哈尔德奉命根据曼施泰因的建议重新制定作战计划。
1940年2月22日,希特勒批准了与“曼施泰因设想”大致相同的新作战计划。德军参谋部将这一计划命名为“挥镰行动”。据当时任第十九装甲军军长的古德里安说,除了希特勒、曼施泰因和他本人以外,几乎再没有任何人对这个计划是具有信心的。
为实施“挥镰行动”,德军统帅部进行了周密的部署。投入西线作战的总兵力为136个师(其中包括10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师)、2439辆坦克、3700架飞机,另有运输机600架。兵力配置上分为A、B、C三个集团军群:中路的A集团军群64个师(其中包括7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由伦德施泰特上将指挥,担任中间突破阿登山区直冲英吉利海峡的任务;右翼的B集团军群28个师(其中包括3个装甲师、1个摩托化师),由包克上将指挥,担任助攻任务,目的是进攻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以吸引英法联军的主力;左翼的C集团军群17个师,由勒布上将指挥,其任务是佯攻马其诺防线,以牵制法军使其不能北上增援;以另外的27个师做战略预备队。
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其中法军和英军共有103个师,编成3个集团军群)、3469辆坦克、2000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在兵力上与德军相当。然而,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备战不力。联军最高统帅部制定的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保守失算,该计划重点是防御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把比利时作为双方厮杀的主战场。根据“D计划”,联军把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端和法国北部各省,如果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五国联军协同作战挡住德军进攻;其他部队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马其诺防线上,如德军向马其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抵御;而在中段则自恃有阿登山区天险和马斯河,只留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
1940年5月10日,天刚破晓,成群的德军“施图卡”轰炸机突然对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的机场、铁路枢纽、重兵集结地区和城市进行猛烈的轰炸。5时30分,在北海到马其诺防线之间的300多公里的战线上,德军地面部队向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揭开了入侵法国的序幕。
担任助攻和吸引英法军队主力的德军B集团军群,首先以空降部队对荷兰和比利时境内的重要桥梁及要塞设施实施了袭击。这突如其来的打击立即造成了荷、比军队的慌乱,紧接着,B集团军群的装甲部队趁乱发起了猛攻。由于伞兵部队已经占领了各要道,B集团军群的进展颇为顺利。德军B集团军群对荷兰和比利时边境的突破,致使集结在法国北部的英法主力立即越过法比边境火速增援。包克的B集团军群吸引了英法主力时,勒布的C集团军群也摆开架势。他们正在对马其诺防线进行的佯攻表演得非常成功,使得法国从南部撤回部队时犹豫不决。
5月10日凌晨,德军担任中路主攻的伦德施泰特A集团军群向卢森堡和比利时的阿登山区实施主要突击。仅30万人口的小国卢森堡当天不战而降。给伦德施泰特上将打头阵的是克莱斯特将军指挥的装甲兵团,该兵团下辖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霍特的第十五装甲军和莱因哈特的第四十一装甲军。其中以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战斗力最强,它作为克莱斯特装甲兵团的主力和先锋部队编有3个装甲师。而第十五和第四十一装甲军仅各辖2个装甲师。
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轻易突破比军的松散抵抗,只用了两天时间便穿越阿登山脉110公里长的峡谷深入法境。5月12日下午,古德里安的3个装甲师已经到达马斯河北岸,并攻下了法国著名要塞城市——色当。当天夜里他们便开始了紧张的渡河准备。德国人强渡马斯河是法国之战的关键。为此,古德里安把他的3个装甲师全部投入进去了。
5月13日上午11时,德军出动近400架轰炸机分批次对马斯河南岸的法军阵地和炮兵群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狂轰滥炸,并使法军的精神发生了瘫痪现象。下午4时,德军分乘数百艘橡皮艇,开始强渡马斯河。下午5时30分,德军终于在马斯河南岸上获得了一个立足点,接着德军工兵立即开始架设浮桥。到了下午8时,古德里安属下的第一装甲师已经穿透法军阵地,突入相当纵深。第二装甲师和第十装甲师也在午夜全部渡过了马斯河。同一天,霍特的第十五装甲军属下的隆美尔第七装甲师也在西面64公里远的南特附近渡过了马斯河。
马斯河防线一失,通往巴黎和英吉利海峡的道路敞开了,在比利时境内作战的英法部队面临被包抄的危险,陈兵马其诺防线的法国大军也将腹背受敌,英法这才感到形势严重。英国迅速增派10个战斗机中队与驻法英空军和法国空军一起实施反击。
14日下午,马斯河上空爆发了开战以来最激烈的空战,英军“布雷汉姆”轰炸机和法军最新式的“布雷盖”轰炸机在战斗机的掩护下,直扑马斯河而来,德军约5个联队的战斗机升空拦截,双方投入的飞机各有500余架。从中午到天黑,登陆场上枪炮声连绵不绝,双方战斗机上下翻飞,相互追逐,不时有飞机中弹起火,拖着黑烟下坠,英法飞机胡乱投下的炸弹在河面上炸起一道道冲天的水柱。德军高射炮也不甘示弱,不断以猛烈火力射杀低空潜入的英法飞机。密集的地空火力网令英法飞机成了扑火飞蛾,一批批闯来,又一批批被吞噬。
大混战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损失惨重的英法飞机悻悻败走,德军渡河浮桥大都完好无损。此战德军击落英法飞机数百架,其中仅德第二高炮团就包办了112架。英军派出的飞机损失了60%。这一天被德国人称为“战斗机日”。在这以后,英法空军只敢在夜间升空活动,战区制空权被德国人牢牢控制住了。
德军装甲集群长驱直入,其威力与速度是战争史上闻所未闻的。法国陷入惊慌失措之中。古德里安的第十九装甲军的推进速度不但令联军措手不及,而且也令德军统帅部不安,克莱斯特曾两度下令古德里安暂停前进,但他不惜以辞职抗争。禁令解出后,他的速度比以前还快,以至于在路上遇到一股股溃散的法军士兵,都不愿耽搁时间下车去俘虏,仅通过扩音器喊话,要求俘虏们放下武器,然后快速离开道路,免得挡路。
5月16日,古德里安督促手下的3个装甲师向西转进,目标是直抵英吉利海峡东岸的敦克尔克地区。5月20日,古德里安扫过亚眠,在阿贝维尔附近抵达英吉利海峡。这时的德军统帅部也没有料想到,在法国境内的战斗会进行得如此顺利,因此一时不知怎样部署兵力才好。等到次日,他们才给坦克部队下令:由阿贝维尔向北推进,以占领海峡诸港为目标。
古德里安一接到命令,便立即决定:第十坦克师向敦克尔克前进;第一坦克师向加来前进;第二坦克师向布洛涅前进。古德里安深知,他所在的A集团军群构成的从色当到法国西海岸的进攻线,已经切断了法军从北部南逃的退路。而北面包克的B集团军群已攻占了荷兰及比利时东部,70万余英法联军主力的左翼实际上已处在德军的深远包围之中。眼下对方得以逃脱的惟一希望就在包括敦克尔克在内的法国北部的几个海港了。因此,他一定要迅速占领这几个海港,以彻底切断对方的海上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