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日凌晨1时,希特勒宣布与等了他12年的爱娃·布劳恩举行婚礼。婚礼之后,希特勒口述了他的遗嘱,指定海军元帅邓尼茨为他的接班人,他决定自杀并希望他们夫妇的遗体在总理府进行火化。30日下午3时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并且,希特勒在服毒的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接着,戈培尔等人将希特勒和爱娃的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夺取帝国国会大厦的激烈战斗,使攻占柏林的战斗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国会大厦是柏林中心防区配置体系最重要的支撑点。大厦位于蒂尔加滕中央的东北角,紧靠斯普雷河的南岸。国会大厦是一块很难啃的“骨头”。在它的东侧,有高大的政府大楼和勃兰登堡大门做屏障。北面的斯普雷河恰好成为它的天然屏障。西面则被一排石质建筑物隔断了。在这些建筑物中,有高大的内务部大楼和帝国剧院。到国会大厦的接近路,无一不受到集中在克尼格斯广场上的大量高射炮火力以及安装在两个防空工事上高炮火力的封锁。国会大厦由各部队的1000名军官和士兵组成的守备队防守。德军装备了大量的机枪、手榴弹、长柄火箭弹和火炮。守备队的军官们得到希特勒的指示:要不惜任何代价守住国会大厦。
啃这块“硬骨头”的任务,落在苏军的步兵第七十九集团军身上。午夜前,部队作好了强攻的准备。大口径火炮被调来进行直接瞄准射击。近卫军火箭炮运到了阵地,用来对克尼格斯广场和整个国会大厦区实施火力急袭。
4月29日,零时30分,苏军的步兵第七六五团第一营和步兵第二八○团第一营,在大炮的掩护下,一举夺得莫尔特克桥。这是攻占国会大厦的必由之路。在此之前,苏军的步兵曾企图攻占此桥,但在付出惨重代价后,终于如愿以偿。
现在,通向国会大厦的大门,已被两个无畏的第一营打开了。紧接着,苏军对防守坚固的支撑点内务部大楼进行了强攻。被称之为“吉姆勒宫”的内务部大楼,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建筑物。大楼下层和半地下室的墙有2米多厚,并有土堤加固;门窗都用砖紧紧堵死,并筑有防栅。一部分窗户设置的射击孔和观察孔,把斯普雷河置于严密的火力控制之下。
29日清晨,苏军对“吉姆勒宫”实施了10分钟的炮火急袭。猛烈的炮火,一时把德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特别是“M-31”火箭炮,给“吉姆勒宫”造成了特别大的破坏。炮手们把火箭炮沿着古马奥里特街和克龙普林岑沿河街运到街角大楼的二楼上,从那里直接向“吉姆勒宫”射击。在炮火的掩护下,步兵第一五○师第七五六团从莫尔特克过河到对岸,开始了夺取“吉姆勒宫”的战斗。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鏖战。到下午1时,第七五六团才占领了面向施利芬沿河大街的一角,然后艰难地突入院内。
这一天,第七五六团、第六七四团和第三八○团的各分队,为攻占这座建筑物进行了殊死战斗。“吉姆勒宫”内的法西斯分子,进行着绝望却又是最顽固的抵抗。战斗一直持续到30日凌晨,这座“堡垒”才被苏军攻克。帝国剧院,同样是一座坚固的堡垒。苏军同样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战斗,才好不容易从希特勒分子手中夺取了这座剧院。
4月30日下午1时30分,强攻国会大厦的战斗正式开始了。国会大厦确实是一个固若金汤的堡垒。尽管苏军调集了近百门火炮,进行强攻前的火力准备,可是当苏军士兵冲上前的时候,德军从国会大厦用机枪和冲锋枪向他们猛烈扫射,重炮、高炮也从蒂尔加滕向苏军射来。强攻的部队被德军的火力压倒在地上。第一次强攻以失败告终。无奈,苏军只得重新进行准备。
4月30日下午6时,强攻国会大厦的战斗又开始了。这一次,苏军首先用大炮进行了猛烈的火力准备。一时间,国会大厦的上空及其周围烟雾弥漫,尘土飞扬。借助猛烈的炮火,苏军又一次发起了冲击。堡垒里的德军,似乎永远也消灭不尽。苏军士兵一跃出壕沟,盘踞在大厦里的法西斯分子,马上又射出密集的火网。苏军士兵高声呐喊着,向着大厦,从一个壕沟跃进另一个壕沟。这简直是在火海上前进。
德军的炮弹在苏军士兵中爆炸,一名士兵举起枪,刚要进行射击,呼啸而至的一枚炮弹,将他的右胳膊齐刷刷地炸飞了。冲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名叫夏诺夫的连长,在炮火中,他高唱着《国际歌》,毫不畏惧。弹片横飞,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就在夏诺夫带着几个士兵接近大厦台阶的一瞬间,突然,一发炮弹在他们身边爆炸了。一块罪恶的弹片,穿进紧随夏诺夫身后战士的胸膛,小战士牺牲了。
就在夏诺夫带领几个战友踏上宽大的大厦台阶时,子弹像冰雹似的向他们砸来。幸好,他们已紧贴墙壁,虽然德军从各个窗口集中火力向他们扫射,但已无可奈何。夏诺夫迅速指挥战友用集束手雷把横在面前的大门炸开了一个缺口。然后夏诺夫一挥手,几名士兵立即从炸开的缺口钻了进去。
大厦竟像迷宫一样。加冕厅内圆柱林立,套间无数,还有数不清的楼梯、壁龛、雕像和阳台。在大厦的任何一角,都可能出现法西斯分子,出现子弹、手榴弹和其他死神的阴影。
夏诺夫率领士兵一冲进大厅,就看到交叉射击的火舌,在昏暗的烟雾中构成了一幅奇妙的图画:数不清的武器从各个高度、各个角落狂嚎着,不时从空中掉下的手榴弹、手雷,更使本来就危机四伏的大厅,充满了死亡。战斗已经从广场移到这座巨大陌生的建筑,先是在前厅,后又转移到加冕厅。
苏军的另一支队伍从南面冲向大厦。在途中,苏军遇到了一个会讲俄语的德军上校,这位上校的俄语讲得很棒,他要向苏军提供一条通向国会大厦的地下通道。忽然,苏军士兵发现屋子中间的桌子微微动了一下,一个又高又瘦的德军将军从桌下钻了出来。苏军士兵立即把将军押到后方,且回绝了德军上校的“好意”。随后,苏军的这支队伍从南面国会议员专用入口处,冲进了大厦。
在大厦中,苏德双方展开了最为惊心动魄的战斗。盘踞在这里的近2000名德军,不愧是第三帝国的“御林军”,他们的顽强抵抗,使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血战中,即使苏军占领了大厦下面的楼层,在上面楼层守备的德军也不肯投降,苏军只好一层楼一层楼地与守敌搏斗,在大厦的任何一角,都在进行激战。苏军靠着源源不断涌进大厦内的强大兵力,才逐一粉碎了守敌的抵抗。21时50分,苏军将胜利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法西斯统治者集团惊慌失措,德军指挥瘫痪,柏林的德军集团陷入了绝境。
30日深夜,德军通过广播请求临时停火,要求与苏军进行谈判。5月1日凌晨3时55分,德国陆军总参谋长克莱勃斯将军打着白旗钻出帝国办公厅的地下掩蔽部,前往苏近卫第八集团军的前线指挥所谈判。克莱勃斯首先要求苏军先停战,然后等到德国组成新的政府后再进行谈判。苏近卫第八集团军司令员崔可夫立即用电话将情况向朱可夫作了报告。十几分钟后,斯大林从莫斯科发来了最高指令:“德军只能无条件投降,不进行任何谈判,不同克莱勃斯谈,也不同任何其他法西斯分子谈。”9时45分,朱可夫根据斯大林的指示精神,代表苏军向柏林德军发出最后通牒:德军必须彻底投降,否则苏军将在10时40分对德军实施最后强攻。崔可夫让克莱勃斯把这份通牒带回给戈培尔等人,戈培尔见到通牒后,知道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了,傍晚便与妻子及6个孩子自杀了。
此时的柏林已面目全非。城中心变成了一片废墟,在许多地方大火还未熄灭。仅有几条街道可以行驶车辆。打坏和烧坏的坦克、装甲汽车、半履带式装甲运输车、四轮朝天的汽车、打坏了的大炮、迫击炮比比皆是。德军的尸体一片狼藉。柏林地下铁道中,留下了许多激战的痕迹。城市中央公园中的奇尔格尔钦是终结柏林战斗的地区,它的四周都是堑壕、交通壕和掩壕,以及由炮弹、炸弹所炸开的弹坑。
5月2日15时,德军抵抗完全停止。法西斯德军就像雪崩一样彻底溃败。仅在这一天苏军就俘虏了德军官兵13.5万名,企图向西突围的个别独立集群到5月5日被歼灭于城郊。5月3日至8日,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开始解放捷克斯洛伐克。至5月2日日落前,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已前出到波罗的海沿岸。5月3日,在维斯瓦、易北河一线与英军第二集团军建立了联系。在战役结束阶段,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与红旗波罗的海舰队协同,在舰队航空兵的支援下沿海岸进攻。在攻占斯维涅缪德海军基地的作战中,舰队与突击第二集团军保持了密切的协同,并顺利完成了丹麦波恩荷尔姆岛登陆的任务,俘虏守军1.2万人。
1945年5月8日深夜,德国最高统帅部代表在柏林卡尔斯霍斯特苏军司令部举行了一次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前苏联元帅朱可夫主持仪式,盟国最高统帅部的代表英国空军上将泰德、美国战略空军司令斯巴兹、法军总司令塔西尼参加了仪式。受希特勒继承人邓尼茨的委托,德军代表凯特尔元帅、什图姆普弗上将、弗雷德堡海军上将等人向前苏联及其盟国正式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投降书从1945年5月9日零时生效。至此,苏德战争最后一次决战——柏林会战结束了,同时欧洲战争也到此结束。3个月后,随着日本的战败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以同盟国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
柏林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战略性战役之一。在柏林战役中,苏军共歼德军100多个师,其中包括70个步兵师、12个坦克师、11个摩托化师以及大部分航空兵;共俘敌官兵约48万人;缴获坦克和强击火炮1500多辆、火炮和迫击炮近1.1万门,飞机4500架。而苏军也付出了30万人牺牲的代价。苏军打败了德军主力,占领了德国腹地及其首都,迫敌投降。德军妄图与美英领导集团勾结以保存法西斯国家的计划破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