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7200000028

第28章 使风俗淳美的方法

以端正风俗为为政之要,在汉代发展出了上述两种形态:一是把“风俗”读为风教风化世俗,强调居上位者应实施教化,以移风易俗,化民有道;一是把“风俗”读为风土民俗,《汉书·五行志》 注“应劭曰:风,土地风俗也”,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着重讨论的乃是社会民俗风情、世俗生活。

但无论如何,辨风正俗、移风易俗仍是风俗论的目的。纠正当世之疵谬,指出向上一路,是所有风俗批评的共同特点。虽因事立言,即事言理,故论旨多歧,然理路脉络,大抵是相似的。

其特色,是主张复古。以一种古今对比的方式,指摘现世流俗之社会风气如何如何恶劣,希望能恢复以往较为淳美的生活。前文所举东方朔、董仲舒之说都是如此。

如此说复古,可能针对一些特定的政策或事例来说,例如该不该举行大赦、要不要恢复肉刑、是否重返封建体制、应不应减税之类。也可能只就其倾向或性质上说。

汉代政治,承秦之后。刑法甚峻,因此从居上位的施政角度看,到底政治是否可以严刑峻法为治,儒家一直非常怀疑;从一般社会风气看,刑戮法治所形成的民情与生活态度,是否真能达到淳美的境界,大家更多意见。因此反映在风俗批评上的,便是主张重德反刑、归本古代圣人的礼乐之教,认为如此才能移风易俗,而使“民德归厚”。如:

△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朝廷者,天下之桢干也,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则民不争;好仁乐施,则民不暴;……上义高节,则民兴行,宽柔和惠,则众相爱。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何者?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急斗之患;上有自专之士,则下有不让之人;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此其本也。今俗吏之治,皆不本礼让而尚克暴,或忮害好陷人于罪,贪财而慕势。故犯法者众,奸邪不止。(匡衡 《上疏言政治得失》)

△宜兴辟雍、设庠序、陈礼乐、隆雅颂之声,盛揖让之容,以风化天下。……夫教化之比于刑法,刑法轻。……承千岁之衰周,继暴秦之余敝,民渐渍恶俗,贪号险陂,不闲义理。不示以大化,而独欧以刑罚,终已不改。故曰: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刘向 《说成帝定礼乐》)

△臣愿陛下承天心、发大业,与公卿大臣延及儒生,述旧礼、明王制。殴一世之民,跻之仁寿之域,则俗何以不若成康?(王吉 《上宣帝疏言得失》)

这类主张尚德缓刑、重礼轻法、尊王贱霸的议论,在汉代可谓俯拾即是。以礼为本,以刑为末;以仁德为本,以法治为末,乃一代之通说。故兴礼乐、复古道、重仁德、贵恭让而成风教,乃与“返本”、“尚质”之说相关联。

所谓尚质,是说世俗太过机巧诈伪侈靡油滑,重利害、善计较、刻薄寡恩、贪财忘义,所以应返归质朴。王吉批评时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户异政、人殊服、诈伪萌生、刑罚无极、质朴日消、恩爱寖薄”,即表示他主张文化发展之时代需求是尚质的。

董仲舒论文质相救时,就表达过这种想法,其后如杜饮云“今汉家承周秦之敝,宜抑文尚质、废奢长俭、表实去伪”,严安云“政教文质,所以云救也,当时则用,过则舍之。……今天下人民,用财侈靡……”(皆见本传),都沿用了这个讲法。其说值得注意之处,一是扭转了自荀子以来以礼为文的传统,兴礼乐,跟尚质朴结合了。因为与礼乐相对的,乃是法刑,所以礼乐礼义所代表的文化倾向,是敦厚、恭让,而不再以礼文和材质相对比论。其次,则是礼所关联之德目,已包含了俭朴等,所谓“废奢长俭、表实去伪”,这也是一大变化。依早期批判礼教的思路,礼所代表的正是浮伪修饰,故老庄皆标举俭、朴、实、质以对抗之。荀子论礼,则特重其文饰修伪之义。汉人论风俗、兴礼义,皆本荀子之说而推阐之,却发展出礼即质朴俭啬的新风俗论,实在是思想史上的趣事。

至于返本,则是运用复古道、重仁德、兴礼乐、贵俭尚质诸说,而以一个“本/末”的架构,来呼吁在政治方向上应重本务、轻末作。如杜钦说:“佩玉晏鸣,关雎欢之。知好色之伐性短年,离制度之生无厌,天下将蒙化陵夷而成俗也。故咏淑女,举以配上。忠孝之笃,仁厚之作也。夫君亲寿尊、国家治安,诚臣子之至愿,所当勉之也。《易》 曰:正其本,万物理。”这是戒君王勿贪女色。但此说为何竟牵扯上“正本”呢?显然是用本末说,以君为国家之本,故应重视国君的健康与年寿,君王不好色伐性,国家才能风俗淳美。这就是本末说在风俗批评上的运用之例。

另一种也很常见的运用就是务本兴农说。如贾谊 《说积贮》云:“仓廪实而知礼义。……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重,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今殴民而归之农,皆着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业也。”经济上以农为本务,以工商浮手为末作,认为务农可使风俗敦厚,也是汉代常见的议论。

同类推荐
  • 云阳风情录

    云阳风情录

    云阳被列入国家、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化遗迹有40多处,在三峡库区乃至全国都不多见。张飞庙、磐石城、彭氏宗祠、千年盐业古镇……遍布全县的文化遗存宛如历史前行中镌刻在岁月间的印痕,成为今天云阳人的骄傲和财富。
  • 异域风情

    异域风情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神秘异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藏、神农架、新疆、楼兰。让读者畅游在这异域风情之中。
  • 文化创意策划学

    文化创意策划学

    本书对文化创意策划的基本原理、思维方式、运作程序及技术路径等,进行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阐述。
  • 天下第一村

    天下第一村

    当我每每看到场凌城南那高大的炎帝雕像时,不尽会想起宝鸡常羊山来,因为,那里是炎帝长眠的地方,那里的清姜流域,有着炎帝生息并倡导稼樯的记忆,所以,我对常羊山的向往也就随之产生。
  •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地宫绝响:曾侯乙墓与编钟(文化之美)

    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古老的乐器正为我们演奏着穿越时空的最强者。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热门推荐
  • 随身空间种种田:重回12岁

    随身空间种种田:重回12岁

    张小寒重生回到12岁。母亲暴躁、脾气坏,父亲偏心、愚孝。弟弟娇纵、贪婪。奶奶嫌贫爱富,心机深沉;爷爷软弱,无主见。还有出嫁的三个姑姑,一个比一个难缠。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家里,张小寒感觉不到丝毫的幸福。唯一庆幸的是,读书的权利未被侵夺。不过,姐弟俩的待遇,天差地别。长辈不着调,家庭不和,弟弟被娇纵坏了,走上不归路,这一切,到底是谁的错?前世,她因为这样的家庭,被人瞧不起,被人嘲笑,和相恋四年的男友分开,甚至最后被害了性命。这一世,有过往的记忆,有随身的空间,她绝对不会再让旧事重演,绝对不会再让别人摆布她的人生!十二岁,卖空间山货,挣钱藏私房;十二岁,努力读书,为谋好前程。十二岁,是在沉默中积累,是在勤奋中创造未来!!
  • 自我发现的开端

    自我发现的开端

    “速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研究方式,是感受生活和记录生活,记录艺术灵感的一种方法。速写的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和正确的艺术观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速写组画课程”教学是综合性教学在绘画基础教学中的一次尝试,是初步尝试课程教学的课题化与课题教学的课程化,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探究以创造力培养为核心的综合化教学模式。 本书是“速写组画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总结,从教学理念、课程思路、实践过程中的方法论、教学过程、作品品评等五个方面将这一课程展示出来,对于促进和加强师生沟通,调整学生学习状态,将起到很好的作用。
  • 轩辕伏魔录

    轩辕伏魔录

    十年前灭门惨案,十年后盗圣独子誓要复仇。轩辕黄帝遗留神器再次现世,必定再次掀起江湖中的一场腥风血雨!十大神兵,五大神器。紫陵为你带来一场江湖儿女的痴怨情仇。QQ群:317160132。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进来一起聊天。
  • 至此倾心

    至此倾心

    她是暗黑国际首席杀手,他是蔷薇魅主上,她奉命取他性命,可为什么昏迷后醒来却躺在他的床上?为什么还生了一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祸水?五年后相遇,他带走了孩子,她无奈之下,女扮男装做他保镖,但是!那家的保镖要给主人洗澡?按摩?到最后还要暖床!
  • 弃妻谋略

    弃妻谋略

    爱情是什么?沐寒漪,江南富户之女,于及笄之年大婚。新婚翌日却被休下堂,身无分文。绝望重生,爱恨纠缠。伤太重,心太恨,她还可以再爱么?
  • 灭徒

    灭徒

    一扇在手,人鬼皆惧。一刀在手,灭尽神魔。一刀一扇问尽天下,有可敌者乎?他人笑我痴,我笑他人癫。纵是万丈深渊,又何惧?世家皆浮云,众神不给力。谈笑灭尽天下,又何妨?
  • 似血残阳

    似血残阳

    在挫折中前进,在苦难中成长。心怀家国天下,却屡遭误解,朋友背叛,兄弟弃他而去,就在他毫无希望时……一个被埋藏千古的惊世秘密,一个穿越古今的永恒话题!人类究竟该如何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一个神秘的古老宗教,另一边是繁华的现代化社会;在祖国遭到异族入侵的为难关头,他该怎样选择?
  • 代宋者

    代宋者

    这是一个寻常的故事,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大事。北宋末年,天子失德,六贼当道,内忧外患,看柴氏后人如何在这英雄辈出的年代完成复国大业!这也是一个不寻常的故事,讲述一个普通人,受环境的影响,在命运的推动下,慢慢成长,变得成熟,一步步改变历史走向。这是时势造英雄,更是英雄铸就时势!(有人认为宋朝是华夏文明最巅峰的时代,同时也是最憋屈的年代。书会尽量符合宋末的时代背景,希望能带领大家走近宋末,去感受那个时代)
  • 锦县志

    锦县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朱碧潭诗序

    朱碧潭诗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