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500000026

第26章 遗憾的诏书(1)

朱允炏的登基仪礼在朱元璋崩逝后第六天举行。

这一天,他先去南郊告祀天地。继去太庙追尊四世宝册,谥洪武帝为高皇帝,庙号太祖。尔后到社稷坛再行祭祀。回到皇宫,脱下祭服,换上衮冕,登临奉天殿。其时早有拱卫司陈卤簿,锦衣卫列旗仗,教坊司置大乐。典仪所还在文楼、武楼之南摆出了由马、犀、象驾驶的天子车辂。只听钟鼓敲,鞭鸣,大乐奏响,天地间回荡着韶乐《飞龙引之曲》的旋律。嗣后文武百官依序上贺表,行礼,舞蹈,以手加额三呼“万岁”,声浪如山呼海啸。然后,突然沉静下来了。万物生灵屏住气息,只听承制官宣读新皇帝的即位诏书。诏曰:

天降下民,启祚之君。我皇太祖高皇帝受天明命,统有万邦,宵衣旰食,弘济民艰,凡事有益于天下者,无所不用其心。政教休明,规模宏远。朕以眇躬纂承大统,恭依遗诏,于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十六日即皇帝位。夙夜思惧,思所以克相上帝,以无忝皇祖之大命,永惟宽猛之宜,诞布维新之政。其以明年为建文元年,大赦天下。于戏!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当遵先圣之言,期致雍熙之盛。百弼卿士,体朕至怀。

然后又是群臣们的山呼“万岁”。新皇帝下御座,离殿。他的前头有尚宝司官员捧着传国玉玺,由导驾官引导,走向后面的华盖殿。此时韶乐大作。乐工们演奏的是《定安之曲》:

九五飞圣龙,千邦万国敬依从。鸣鞭三下同,公卿环佩响丁冬,掌扇护御容。中和乐,音吕浓,翡翠锦绣,拥还华盖赴龙宫……

这是一个云开日朗的好天气。对这样的一个好天气,人们充满了憧憬,充满了希冀。特别是蒙受大赦的囚犯,获得了再生的机会,对新皇帝感恩戴德啊!

但是也有窃窃私议:按古礼,“天子七月而葬。”然而老皇帝的梓宫才仅仅呆了六天,连“殡”的日期都不到,便在新皇帝登基的当日,安厝于钟山孝陵了。此太平盛世,非战乱年代,何必匆遽乃尔?

又有怪者:依新天子的仁慈本性,他是不会轻易惩治人的。然而刚刚登基,便向太医院开刀,治诸医罪;而独擢戴思恭为太医院使。那些被杀或被关押的御医,是不是冤枉呢?

这也都是小事,无所谓的。但又据说,高皇帝临终前密召驸马都尉梅殷,令他“小心燕王”。一旦燕王闹反,梅驸马即辅佐新皇帝讨叛。梅殷乃宁国公主之夫,是太祖十六个驸马中最喜爱的一个。曾被太祖誉为“精通经史,堪为儒宗”。虽则喜爱,但以太祖之英明,会托一介“儒宗”去讨叛吗?……可疑。但确有人如此议论。

关于太祖密召梅殷之事,也仅是空穴来风。然而,在新皇帝刚刚登基,宝座尚未坐热之际,他便惹恼了燕王,使得叔侄间尖锐对立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这可是真的,不容置疑。国人被突如其来的变故,一下子震懵了!……

长眠于钟山的大明朝开国皇帝呀!你所构想的“周公辅成王”的太平世界,这叔侄俩能给你办到吗?

“皇上晏驾了!”

“皇太孙即皇帝位!”

中国毕竟太大。当京师的文武百官朝向朱允炆山呼“万岁”的时候,在遥远的北平,燕王刚刚得到他父亲去世的消息。

那一日,他正与燕山左护卫指挥张玉、中护卫千户丘福、蒙古人骑兵指挥观童、千户火真、王府右护卫副千户徐祥等,在存心殿饮宴。他们刚刚检阅过骑兵的训练。他们对骑兵的刀、枪、箭等兵器的使用进行了考核。根据“骑卒必善驰射枪刀,步兵必善弓弩枪”的“教练军士律”,按规定,每人给十二矢,至少有一半即六矢须达到一定距离,并在规定距离内射中。将弁的射程标准是一百六十步,军士则一百二十步。而在五十步之内则必须射中,才算及格。但这标准对有些兵校来说还显得过高。他们在马下尚能达到,而一旦上马奔驰,几乎箭箭都要射飞。燕王发急,令观童、火真等好好教习。

然而观童、火真他们对战马的不足甚有牢骚。因为那时候朝廷实行的是“官牧”与“民牧”相结合的办法。牧马的重点放在江北。太仆寺专在北平、辽东、山西、陕西、甘肃等地设立牧马草场,每年正月至六月上报“定驹”,岁终就要考其“马政”,看究竟产驹如何。或许措施不得力之故,这几年马驹产的少,种马死亡或得疾者倒渐渐增多。这种状况,根本无法跟北元的骑兵相抗衡。所以他们发急,皇上也发急。皇上在前不久予燕王的几道敕谕中,最担心的就是骑兵。整个国家的骑兵总数,不足北元的五分之一。皇上对此幸也知晓,故指示燕王:“方今马少,全仰步军。”对这数量极少的骑兵,则必须加强骑射训练,“养锐以观胡变。”

他们在议论骑兵的时候,自然也议论到皇上对燕王的眷爱与倚重。尤其最近的一道敕谕中,皇上对燕王称“朕之诸子,汝独才智,秦晋已薨,汝实为长,攘外安内,非汝其谁?”将燕王已视为独撑国家社稷的柱石了!作为燕王的直属将领,怎不由衷高兴,引为自豪!他们频频向燕王敬酒,大家都有了几分醉意。

而恰在此时,突然端礼门上的一名将校飞也似冲入殿内禀报:

“皇上,晏、晏驾了!……”

犹如平地一声炸雷,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一片杯盏落地破碎之声。

燕王在那一刻头脑里一片空白。他忘记了怎么出的存心殿,忘记了怎么在王府外迎接颁诏钦使。他接过诏书,先急急浏览一遍。

皇帝诏曰:朕受皇天之命,膺大命于世,定祸乱而偃兵,安民生于市野,谨抚驭以膺天命,今三十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专志有益于民。奈何起自寒微,无古人博志,好善恶恶,不及多矣。今年七十有一,筋力衰微,朝夕忧惧,惟恐不终,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念之有?皇太孙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以勤民政,中外文武臣僚同心辅佐,以福吾民,凡丧葬之仪,一如汉文(帝)勿异。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尚未读完,只觉得眼前金花乱溅。顿足捶胸喊一声:“天啊!”几乎晕厥过去。

他强使自己镇静下来,忍住眼泪,注意到遗诏上尚有几条命令:

一、天下臣民令到,出临三日,皆释服,嫁娶饮酒皆无禁。

二、无发民哭临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晡,各一十五声,举哀,礼毕。非旦晡临,毋得擅哭。

三、当给丧及哭临者,皆毋跣,身带毋过三寸,无乐车兵器。

四、诸王各于本国哭临,不必赴京,中外官军戍守官员,毋得擅离戍地,许遣人至京。

五、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护卫官军王自处分。

六、诸王不在令中者,皆以此令比类从事。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这诏令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不禁令他疑窦顿生:为何不准诸王赴京哭丧?这岂不是有违人伦之理吗?为何指示“王国所在文武衙门军士,今后一听朝廷节制”,这岂不是释去了诸王们的兵权吗?诸王们的兵权以他燕王最重,这一条分明是冲着他来的,是朝廷对他采取防范措施了!

燕王怒发冲冠,气愤填膺。他怀疑有人谋权矫诏,甚至皇帝的死因都值得怀疑呢!……

燕王急令左右:“快请道衍来!”不想背后应一声:“和尚早来也。”果然,道衍已站在了他的面前。燕王将“遗诏”扔给他。道衍遂字逐句琢磨了半天,才说:

“此可疑也!”

道衍劝燕王冷静,先弄清京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再说。怎奈北平与应天相去遥远,偏偏颁诏的使者走得又慢(或许是有意走慢),实际上使者也不可能会了解内情的。他只知道朝中“用事者”现今是兵部齐大人和翰林院的黄大人。问皇上何病而死,使者亦不甚了了。不过他倒是提供了“太医们除戴思恭无事外,其他人多被治罪”的消息。他们说这话的时候,洪武皇帝已经安葬了。但燕王觉得死因可疑,决定去京里看看先皇的遗容后再说。

燕王与道衍计议一番。一面派人分头和宁、齐、周、辽等王联系,邀约他们一起行动,都去京师哭丧;一面紧张地筹备赴京事宜。

第二天,燕王点了王府护军一千人,由屡建奇功骁勇善战的蒙古族指挥使观童统领,中护卫千户丘福为副。他和世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服了“斩衰”,匆匆上路。道衍和尚随驾从行。

风雨兼程,晓行夜宿。燕王晴时骑马,雨时坐辇。有时他也把道衍拽进辇内,两人议论着,到了京师之后将会看到些什么,以及如何应对。

车辚辚,马萧萧。辇内的燕王时而泪雨纷纷。道衍知道他这泪不全是为先皇流的,大半应是为自己流的。这两三个月,以至近几年来,燕王经受过两次痛苦的重创。先是太子薨逝后东宫之位本应属他,而先皇亦曾有过明示的,不料风云突变,让他的侄子取而代之!伤口刚刚抚平,他将烦恼置诸脑后,遵朝廷之令尽心竭力守边,先皇视他为国之柱石,且以“成周之治”来暗谕他在将来朝廷中的地位。没想到朱允炆不但不将他拿周公对待,竟然一登基便削他的兵权,还不准他进京奔丧!这回的打击比上回来得突然,也来得沉重。真叫他忍无可忍,却又手足无措呀!……

此时道衍忽然自言自语:“天象有变?天象有变?……”

燕王拭一把泪,莫明其妙:“你说什么?”

道衍作沉思状,仍自言自语:“先皇帝敕谕中曾说钦天监观天象有变,道是‘胡兵入寇’。然则胡兵未入寇,倒是皇上晏驾了……莫非钦天监报错了吗?”

燕王一愣。听出道衍话中有话。他暂时丢开伤悲和烦恼,思路也转到“天象”上来。他想,“天象”有变,乃朝廷之变,而非“胡兵入侵之变”,钦天监果然报错了。

然而道衍和尚似乎悟出点儿什么,双目灼灼地对燕王说:“钦天监看天象有变,谓寇自北方来,南侵帝座,帝座危急。钦天监报的也未必错呀!”

燕王心里一动,若有所悟。他扪心自问:南侵帝座者,倘非胡人,那又会是谁呢?……

道衍似乎已大彻大悟,颔首说道:“天象有变,势所趋也。先皇帝三番五次敕谕殿下,无非要殿下做好‘应变’的准备呢!”

燕王终于听清了道衍的“话中之话”。便沉默起来。两手紧攥,胸也挺直,身上陡然充满了力量。

此时光线忽暗下来。燕王透过辇车左门,见南面天际风起云涌,随即有大滴的凉雨飞进辇亭。道衍想闭一闭辇门,燕王却说“不必”,反把辇门开得更大了。不一会儿便降下瓢泼大雨。

燕王看到雨打在车辕上、马背上,溅起尺高的浪花。他的军队仍在风雨中继续行进。他觉得不能自己坐在辇里避雨,便将身子探出辇门,招呼护辇的军士:“把我的马拉来!”

燕王也骑上马,与他的将士们一起顶风冒雨。在这灰色的旷野里,无情的雨浇在燕王雪白的丧服上,更增添了悲壮色彩。

建文帝坐在乾清宫里。黄龙袍外罩了麻裳。

即皇帝位后,他对礼部官员说,他要为高皇帝服丧三年。礼部请“以日易月”,即服丧三十六日。建文帝说:“朕非效古人凉阴之言也。朝则麻冕裳,退则齐衰杖,食则粥。郊社宗庙如常礼。”果真如此,每餐以粥充饥,身体哪堪其负呢!但他的至孝早就朝野闻名的,大家也只好依他。

他只把自己迁入了乾清宫。他的妃子马氏仍住在东宫。他们已有了儿子。他准备等明年元月立了建文年号之后,再册封皇后、皇太子。在目前的这个时期,他的母亲吕妃,以及他的祖母们,都还住在原来的地方。

在这显得过于高阔的乾清宫,二十一岁的建文帝总觉得御座过于高,龙案过于大。祖父的灵魂应该是极亲切的,但不知为什么,他拒绝这灵魂。他怕听到他的气息,怕看到他的影子。为此他令内侍通宵都亮着灯烛。他还要求佩刀宿卫的锦衣卫时刻不离寝室。

经常到他这儿来的是齐泰和黄子澄。齐已升兵部尚书,黄则以翰林院修撰为太常卿。二人为新皇帝左膀右臂,同参军国事。关于齐泰。过去朱允炆对他虽不如对黄子澄更熟悉,但此人颇为高皇帝赏识。他原名齐德,有一年因雷震谨身殿,高皇帝准备去郊庙祈祷,选择历官九年无过错者陪祀,选来选去就选到了齐德,皇上当即赐名为泰。改名的意思,无非是希望以其人之德,换取国家之泰,足见高皇帝对此人的器重与期望。为此,建文帝对他格外存了敬意。高皇帝遗诏中关于不得诸王临国奔丧,以及王国军队一听朝廷调遣这两条,即出自齐泰之意。

建文帝受此二位文士的影响,登基后想马上表现出与洪武朝的区别。针对老皇帝刑法过严等弊端,极为突出其“仁政”特色。刚刚安葬了老皇帝,泪渍尚未洗去,君臣三人便在乾清宫商讨以下方案:一,广求人才。下令文臣五品以上及州县官各举所知;二,下令省并州县,革除冗员;三,下令赦死罪、宽刑狱、蠲逋租(即免拖欠租税)、赈灾荒……忙得不亦乐乎。

这已是六月之初。早朝之后,齐、黄二人又被召进乾清宫。今日要商议的还是选用人才的事。建文帝将吏部送来的一本花名册先递给黄子澄。黄子澄便与齐泰一起翻阅。名册极厚,人才济济,二人看得头晕眼花。忽然黄子澄“啊”一声,手指往名册上一戳。齐泰一看,是汉中府教授方孝孺的名字,便说道:“啊,希古先生,听说过,这可是旷世之才呢!”

建文帝便问:“这位希古先生何许人也?”

黄子澄便介绍说:“希古先生名方孝孺,字希直,一名希古。此人学问深厚,出自景濂宋公门下,一代大儒也。但说来也有意思——这位希古先生曾两番被荐进京,两番蒙高皇帝召见,知是人才,却未重用……”

建文帝说:“这又怪了。既是人才,为何未重用呢?”

同类推荐
  • 风雨张居正

    风雨张居正

    张居正(1525-1582),与商鞅、王安石齐名的一代改革家。他主政10余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清查匿亩,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 使明朝政府的财政状况大为改善;重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消除边患 ,加强北部边防,整饬边镇防务;任用潘季驯主持浚治黄淮水事亦颇有成 效。通过一系列改革,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
  •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

    《居里夫人自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华人十大科学家:吴健雄

    吴健雄(1912.5.31-1997.2.16)江苏苏州太仓人,核物理学家,素有“东方居里夫人”之称。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1934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受聘到浙江大学任物理系助教,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1936 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40 年获博士学位,1944 年参加了“曼哈顿计划”,1952 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同年,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她名誉科学博士称号,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第一任女性会长,同年获得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授予她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吴健雄》由西溪编著,是“华人十大科学家”系列丛书之一。
  •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百位世界杰出的发明家(上)

    人类的未来充满了希望,明天的世界令我们无比期待。从历史中汲取知识,感悟人生,追求真理,是每个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在无比灿烂的历史星空中,众多世界杰出人物犹如明烁夺目的明星,让历史的时空如此地浩瀚,并给后人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与智慧结晶。期望本书能让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朋友们,从世界杰出的人物身上,学习与借鉴人生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
热门推荐
  • 温泉

    温泉

    诗是什么?这个问题最好摆着,不要轻易试图解答它。因为综观古今中外,诗的原料和配方、用途和销路实在太多了,任何答案再怎样差不离,都无不利少而弊多,无不推重了一部分诗而抹煞了更多的另一部分诗。那些从概念到概念、不以任何创作经验为依据的陈腐见解且不说了;一些饱学之士曾经对中外古诗人的佳作进行过深广的研究,并据此下过各种定义,这些定义大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至少能够帮助我们读懂过去读不懂的作品。但是,你总不能说,古人已经把诗写绝了,作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诗已经到此为止了。而且,老实说,诗归根到底哪里只是为了让人懂得就够了?看来,那些比较科学的定义也未必多么有助于诗的进一步开拓。
  • 秋夜喜友人宿

    秋夜喜友人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味楼

    五味楼

    自古只知寒山寺,谁人又识五味楼,以美食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重振五味楼的故事,
  • 乾坤力士

    乾坤力士

    一个猎人世家,竟然生出个人妖混血的小子,有关自己母亲的传闻使得自己不知所措之时,父亲却为了给自己庆祝生日而葬送了性命,万般痛苦之后毅然走上了修仙寻母的道路。他以这样的身份将如何在人妖两界立足,又怎么样去寻找生身之母……
  • 当爱之记得忘记

    当爱之记得忘记

    如果有一天一无所有,连记忆都抛弃你,还会有谁,一如既往地深情对你?
  • 闪耀的伤逝

    闪耀的伤逝

    我只是一个平凡年的人,带着一无所有的背囊来到了xxx大学,混混沌沌的去接触着,爱情。从一次的邂垢,熊(林小惜),懵懂的那颗种子便开始了生长,再也不从忘记她的模样。爱河初度,另一个身边的女生却走进了我们的世界。将这份爱悄悄的打乱!夏晨晨,死心塌地的追随着内心的脚步苦苦的挣扎在三角恋中。付出生死的眼泪,却改变了所有的一切,我似乎赢得了晚来的爱情!可是—无情的现实将这一切摧毁有点痛痛的!我又会怎样完成许下的诺言?★★新书★★《孽生缘》http://novel.hongxiu.com/a/619562/简介:步步惊心的在酒场里疯狂的买醉自己,在所有人的眼里她是个彻头彻尾的不干净的女人。她是一个生活在爸妈的离婚阴影下,从小备受着指槐骂桑的歧视与侮辱。她的性格随着时间一点点的流逝,愈加变的孤僻冷漠。静静的坐在一边是她最温顺的特点,高中就是她一辈子的错误,如果不去高中,也许这辈子她会安安静静的做一个人的小女人,给他生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她和他都会喜欢,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直到那一抹带着甜笑容(琳)的闯入她的世界,从一次的诱骗生日聚会酒中下药。处.女之身才被卖了几百块。她摇晃着身体带着下体撕裂的疼痛,灰暗的人生再次变得黑暗,晶莹的泪花让她找不到了爱的影子。一步步的走向了堕落的道路,唯美的面容下时时的微露着报复的诡异笑。深座长椅,孤独为乐。第一个男人(秦朗)的承诺只是虚伪的骗钱工具,第二个男人(吴昊)的兢兢业业的优秀却让她处处躲闪,不起眼的出租车司机(李炜)确是她最后的归宿。一生饱受三生的情感与折磨,她是怎样的煎熬挺过。爱情的定义对于她有着多少次的变革。报复的她是否真的快乐。女主角:古桔子好朋友(女):琳男主角(1):秦朗男主角(2):吴昊男主角(3):李炜
  • 多情总裁乖巧妻(全本)

    多情总裁乖巧妻(全本)

    林以晴,一个初谙社会的纯情少女,却在无意中撞破了顶头上司的好事。无意中又发现和自己相恋多年的男友背叛了自己,在自己的感情道路上她败的一塌糊涂,伤心之余,她被多情上司缠住。
  • 偷星九月天之再战八方

    偷星九月天之再战八方

    看了偷星九月天总感觉沧月少了点什么,于是我又按照自己的想法写了下去,希望大家喜欢。谢谢
  • 术之无极

    术之无极

    一腔男儿血,踏遍红尘;满腹激情志;洒然投身。喻世:风烟俱起难前途,逆流而上不服输。胸中豪情,油然而盛:诸天星辰,璀璨如昔;穹宇之下,舍我其谁。。
  • 契约萌妻:总裁大人慢点宠

    契约萌妻:总裁大人慢点宠

    棺材里逃出来的她,捞到一个宠她上天的男人。从此她由地狱回到天堂。他完美无缺,尤其是呼风唤雨的能力,更是让女人趋之若鹜。可这样的男人,眼里只有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人郝良辰。可她做的就是不停逃离逃离,却一次次被抓回来,重复着生猴子要做的事。直到她实在受不了,逼问他到底为什么非自己不可。天神般的男人压住她的手脚,邪魅霸道:“你,郝良辰,生是我的人,死是我的鬼。”--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