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500000003

第3章 东宫烟雨(2)

那是洪武十三年的一个春日。天气晴朗,太子陪皇上在乾清宫议事。其实胡惟庸刚刚伏诛,而李善长因与胡有戚谊关系而受牵连,皇上欲加之罪。太子对李善长虽无很深的了解,但以前母后在日,曾听她说过李善长的一些好话,便向皇上进谏。说:“父皇诛夷过滥,就不怕忠臣们寒心吗?”皇上一时默然。稍顷,令人取来一根棘杖,放到地上,对他说:“那是什么?汝且为我取来一看!”太子因惧棘针刺手,便没有拣取。不料父皇又说:“拣呀!为何不拣?是怕刺手吗?”随即意味深长地笑道:“朕令汝取棘,汝以为棘上有刺,怕伤汝手。若得棘刺除去,不就无虞了吗?朕如今所杀的大臣,便是为汝除刺,汝难道不明白朕的良苦用心吗?”……但当时太子并不感激父皇这种“拔刺”的办法,倒凭了年轻气盛,直抒胸臆。便与父皇争辩说:“父亲的用心儿臣当然知道。但儿臣愿意父皇用尧舜的办法……。”说着说着,有句话就说得太冲,太过刺激:“父皇难道就不明白,‘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吗?!”于是惹得父皇怒不可遏:“什么?汝是讥我为桀、纣吗?!”随手搬起御座向太子头上砸去……

如果说父皇处置大臣是为储君拔除棘刺,太子亦能理解;但令他痛苦的是,何止大臣,尚有自家的骨肉兄弟呢!朱梓是如何死的呢?

潭王朱梓是太子的八弟。他一直驻藩长沙,远离京都,按说不会与谋逆的奸党沾上边儿的。可谁知因为他的岳父於显及妻弟於琥坐胡惟庸党而被诛,他自己也便恐慌不安。果然有人告他“潜谋作乱”。父皇便立即召他来京受审——就跟这一回对待秦王朱樉毫无二致。偏潭王十分愤恨,索性“破罐子破摔”豁了出去,根本没有秦王朱樉的明智——于是愤怒对传旨的大臣喊道:“我不去!我宁见阎王,不见贼王!”说罢,撵走大臣,关闭宫门,与其妃於氏紧抱一起投入柴薪。顿时火光冲天,连同整座王宫化为灰烬!……

长沙的那把火已经烧过去两年了,但是那种烧焦的肉体的气味仍在。太子间或也梦见那火,烛天烛地,而人在火焰上舞蹈。有时那在火焰上舞蹈的并不是梓,而是其他人,甚至也包括了自己!

他也常在梦中请求梓的宽恕。虽则他也知道,那治梓于死地的并不是他,而是父皇。但他毕竟是太子,他应该能在父皇面前为兄弟说几句话的。可惜他没有说。为此他深怀愧疚,意识到这将会影响到他的寿夭!

也许,正因为有潭王梓的前车之鉴,他这回必须为秦王樉开脱了。

那刚好是春节的前夕。太子风尘仆仆回来,急忙去文华殿觐见皇帝。他记得那日奇冷。从东宫到文华殿并无多远,他却已手足冰凉。车子里的太子觉得寒彻骨髓,突然间有一种诸葛武侯在五丈原巡营时的滋味。

皇帝年逾六旬,但健康得令他羡慕;而他刚刚四十出头儿,已自觉行将就木了。

父皇照例说了几句慰劳的话,马上切入正题,由太子禀报赴陕的前后经过。他说,遵照皇上旨意,他在陕西“施仁布惠”,使庶民咸颂万岁恩德……但皇上听得并无兴趣。或许,此类颂词皇上听得太多而腻了吧?听着听着,皇上突然插问一句:“你是伤风了?怎地一直咳嗽?”

“哦,儿臣是有一些儿伤风,但并无大碍。”他这才意识到适才是嗽声不断的。他甚至还往小太监手捧的盂里吐过几回痰。

“那就快说说秦王的事吧!”

“是!臣遵旨……”太子知道这才是“正题”的开始。他字斟句酌,把早已默念过的奏稿再念一遍。一面念,一面察颜观色。

他当然先从无关紧要的事上说起。的确不错,秦王对自己太过放纵,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做了些不该做的事。但多系身边的人

误导教唆。儿臣已将所关涉之人带来,候皇上查明后交有司发落……他看了看皇上,见皇上眯着眼睛,神色平静,知道他的所供与秦王之所供比较契合,没出什么纰漏。他又看了看在龙案另一侧侍立的几位大臣——刑部的尚书和侍郎,大理寺卿和左、右少卿,还有一位御使。大家只知道面对皇上诚惶诚恐,而对他的陈奏,看似听得仔仔细细,但也许什么都没有听到。太子擦了把汗。他估计秦王的命运会比潭王的好。

太子继续陈奏。终于接触到最为重要的亦即有无“异谋”的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太子在心里准备了几套奏稿,他可以随时根据皇上的态度变换说法儿。当然,他已打定主意要为秦王开脱、转圜。但绝对不会如洪武十三年的那回,因言语不当而差点让父皇的椅子砸到头上。

他说道:“秦王极其关心军事,时常带领王府护卫练兵习武”……此时皇上的眼睛一亮,眉毛一耸。“然则经臣一查,他这是谨遵圣训:不要以为天下既定便丢弃了弓箭刀枪。皇上不是亦时常考核文臣们的箭法吗?”……此时皇上微微颔首。旁边的大臣们也互相觎上一眼。

太子又说:“秦王的确与当地驻防的将军们过从甚密,常一起围猎、饮宴……”此时皇上将原先偏坐的身子调整过来,眼睛也直直地盯向他。皇上说:“他不在王府里好好呆着,整日里钻军营,与那些都督、指挥、千户们喝得烂醉,都闹腾些什么?”

太子对此早有防备。他并不急于回答。他又咳嗽了几声。他用袍袖拭了拭额上的汗。其实,冷汗早将内衣溻透了,凉冰冰贴在了身上。他不由地打个寒噤。

“嗡?!”皇帝站起来,目光凶凶。

几位大臣也都盯着他。殿里静静地。在他又咳嗽的时候,某位侍郎竟也喉头发痒随着咳了一声——却不敢真咳,忙用袖头堵住嘴巴。

这一刻,被囚的秦王是否也会咳嗽呢?

秦王的颈项是否会因这咳嗽而突然发凉呢?

是啊,秦王樉的命运须臾间便会有结果了!

后来,当皇太子标又回到那记忆中的须臾间时,他都后怕得要命。他想象着秦王校在被押赴刑场的时候,朝他声嘶力竭地大骂:“你这狗东西!竟还是我的亲哥吗?是你把我送上了断头台呀!”……而正因为有这种想象,太子标从记忆中回到现实之后,便会有莫大的自豪与骄傲!

是他把秦王樉的性命保住了!

就是在那可怕的须臾间里,他忽然发现父皇的眼神凶则凶矣,但却有着一丝丝悲哀,一丝丝怯惧,一丝丝祈求,一丝丝鼓励……总之是复杂而奇怪的眼神。

他恍然大悟。也许,恰是在这一刻,太子标才完全理会了,父皇在他离京之后,为什么遣中官飞速撵上,传达那条圣谕!

是的,也许是那声震撼殿宇的炸雷,震聋而发聩,使父皇终于明白了,必须提防看不见的“阴谋”。卦上的“阴谋”寓意丰富,未必指的是某个人,或某几个人(胡惟庸党),在明目张胆地挑拨他们父子之间自相残杀。这“阴谋”的制造者,只能是看不见的鬼魅啊!

是的,父皇其实最希望看到的,是借太子的手,堵住别人的嘴巴,而将他的亲兄弟救下。

既明白了父皇的本意,后面的话不就好说了吗?于是,太子便解释说:“陛下您把他派在那儿,令他节制陕西兵马,为的就是防备蒙古人。他与将士们过从甚密,那不是好事情吗?至于酒醉说几句浑话,或做几件浑事——比如于军帐中拉民女来劝酒等种种劣行,陛下可加深责。但切勿重办!”

他说到这里,皇上意愈加恼怒了。皇上离开御座,咚咚咚走到他的面前叱道:“汝竟敢替他开脱!他身为亲王,其行迹却如市井之徒!不要说在军中胡闹,即使在王府之内,又该当何罪?……”然而,虽声色俱厉,却与洪武十三年的声色俱厉迥然不同。他明白父皇是在同他演一出戏。

接下去太子又解释说,秦王并非反对迁都。他实在是对秦地爱之太深,生怕因迁都而失去那块封地。他在那儿已有多年,与关中父老是有了水乳交融的深情。他不似有的亲王,本有王国,却恋着帝都的繁华而迟迟不肯就藩。秦王在关中苦心经营,恨不能三年五载便将陕西变得如江、浙相似。“陛下请看,这便是由他亲手绘制的陕西地图!”

太子在这节骨眼儿呈上陕西地图,而且能大胆地欺骗皇上说这是秦王所绘,这太出人意料。不要说在场的大臣,就是皇上也颇受感动。皇上将地图在御案上展开,手指轻按着,脸几乎是贴在了图上。那斑白的长髯在图上拖来拖去。他是要亲吻这片大地。大地给了他柔情。所以,当他抬起头的时候,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动了。

于是后来皇上在太子和大臣们的恳求下,决定宽宥秦王。不仅没有杀头,没有废为庶人,没有削其王位,甚至连俸禄也只是减其三年二载。但是皇上要秦王好好研习洪武六年颁布的训诫诸王的《诏鉴录》,一条一条,一字一字,对照自身,好生反省。如有重犯,严惩不贷!

太子忍不住潸然泪下。这眼泪是为秦王流的,也是为皇上流的,更是为他自己流的。

“秦王驾到!”

随着太监尖细的一嗓儿,门帘闪处,一个高大身影扑进来。踉跄两步,喊一声:“大哥!……”便在太子的榻前跪倒,泣不成声。

“唉,二弟,你这是做什么?快请坐!”

但是秦王并不坐。他把宫人摆好的座椅搬开,抹着泪水说道:“大哥,无论如何,你得受我三拜!”说罢,行拜礼。太子原想他一拜三叩首也就罢了,不料连续三拜九叩首。

秦王的座位靠得太子极近,两个人面对面,彼此可以端详得清楚。太子看到的是一条高大硕壮的汉子。跟眸虎虎的,里面存了粗蛮与率直。皮肤粗糙些,显然是西北的气候所致。那儿风多而雨少,太子受不了,就常咳嗽,有时也吐粘粘的痰,所以他就多少替秦王抱点儿委屈。

秦王泪眼模糊地打量太子一眼,不禁吃了一惊。他那么疲弱,那么憔悴,鬓发已显斑白,瞧上去倒比父皇还老。他知道那白发里就有自己的一份儿;至少眼前的疾病就与自己有关!……他顾不得自己泪脸如洗,倒要去擦太子腮上的几滴。哥儿俩便抱头痛哭起来。

同类推荐
  • 戴笠传

    戴笠传

    本书以专题研究论述的形式,从横剖面入手来写戴笠,通过对戴氏的家庭、成长、求学、创业、交友、特务经历、性格爱好及其与蒋介石及各方面的关系、对美合作乃至于暴死原因等的具体研究分析,来描述展现这位“一代枭雄”。
  •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光武大帝刘秀(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6~公元57),中国东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字文叔,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南)人。汉高祖刘邦九世孙,长沙王刘发的直系后代,父亲曾任南顿令。公元25~57年在位。刘秀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皇帝之一。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又大度。他擅长用兵,善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
  • 吴佩孚

    吴佩孚

    本书用新角度、新观点全面讲述了这位独特的旧式军人和爱国民族将领,叱咤风云而又艰难曲折,颇具传奇色彩的一生。他以其独具个性的政治表演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颇具影响和受中外瞩目的历史人物。
  • 原来袁世凯

    原来袁世凯

    他推崇西方文明,却拥有十房妻妾;他倡导教育改革,却相信儒学在控制民众方面的道德力量;他力行维新立宪,却出卖戊戌维新派;他掌握大总统权柄,却又迷恋皇帝宝座;他签订“二十一条”,却提倡国货,实行“国有主义”;他背叛共和,却推行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教育制度……袁世凯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激变与冲突,中与西、新与旧、强与弱、保守与进步、封建与民主……功与过,是与非,本书以详尽、充实的史料,一分为二,冷静客观的视点,抽丝剥茧,剔抉真伪,为你呈现袁世凯的历史真容。
  •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
热门推荐
  • 妃常薄情之王爷追妻难

    妃常薄情之王爷追妻难

    她孤傲薄情;他风流成性;而他却爱上了她,为她上刀山下火海,只为融入她那颗薄凉的心。但她却是一无所知,直到……
  • 穿越之传说

    穿越之传说

    这是一本不写郁闷情节的小说!这是一本披着科幻小说的皮的神话科幻类的小说!这也是一本带着···作者无言可说了···冒险:越来越深入了····
  • 《腹黑太子宠妖妃》

    《腹黑太子宠妖妃》

    娘的,穿越就穿越了,但。。。。但穿越到肚子里去了。好吧,就这样吧。但居然还遇上了一个,一个身份高贵的无赖。她认栽了·····
  • 菊与刀

    菊与刀

    本书是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为美国政府提供对日决策而作的研究报告,但出版后,却引起轰动,被译成30多种语言,行销100多个国家,成为现代日本学的开山鼻祖。是了解日本人的最佳读本,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全球人销量超过3000万册,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菊与刀》 解析日本民族根性的权威著作,历任美国总统的必读之书。
  • 逆世女特工

    逆世女特工

    她是国际第一王牌特工编号007,代号“风”,十五年的训练,终究是将性命奉献给国家,她只是需要自由,或许,死也算是自由了吧!或许是上天怜悯,她又在异世重生,她发誓:这一世再也不做被掌控的那一个强者为尊,实力至上,她喜欢没有灵力,她苦笑,但这不代表她会放弃,她会在异世舞出她的风华女主非善类,性格需要发掘亡灵之森,她当后花园逛呢!死亡之谷,不好意思,她契约了!冰蓝之海,迷迷糊糊就全体臣服于她了?!冰雪之界,……【简介无能,自己看看吧】群号:230064681本群有绝对的读者作者间的互动
  • 冥界悬疑录

    冥界悬疑录

    突然苏醒的恐怖操场,源头究竟是什么?如果你请来的笔仙继续请笔仙会发生什么后果?不断被杀害并被啃食的老师和狱警,他们招惹了谁?随着时间的推移冥界的封印逐渐减弱,命中注定的结果能否被打破……
  • 重生之文娱时代

    重生之文娱时代

    睡梦之间,方晨来到了一个平行空间的地球。他带来了引人入胜的小说。他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影视剧。他带来了风靡全球的歌曲。就是他,开创了一个文娱时代。
  • 回忆往昔

    回忆往昔

    校园里不再是勾心斗角的生活,大学四年。齐心协力把这个被大家称为不可救药的班级改变了,期间经历的辛苦非常人所能感受到的。校园大作,敬请期待。
  • 神魔诸界

    神魔诸界

    这是一个神鬼妖魔纷乱的年代,混沌裂变、祸起不朽,恐怖的八荒神魔降临百万诸天,血染亘古时空。至高无上、号称无双圣地的“九大罗天神域”!令人胆寒欲裂、闻者色变的“十八层地狱”!荒凉万千纪元、生灵的禁忌之地“天疆荒境”!凶险无比、残酷至极的“十万里海域”!极端诡异、无数天纵奇才都血染荒土的“天邪战场”!无数闻所未闻的奇异景象、光怪陆离神魔遗迹、谜云重重的太古死境、神秘浩瀚的大千世界。敢于反天的魔武者、手段诡异的修真者,两大阵营的激烈碰撞,在这个残酷的令人发指的世界,情寄何处?!爱怎留痕?!
  • 终极高手闯花都

    终极高手闯花都

    纵横杀手界的萧云接到老爹紧急召唤,因家族遗传问题,他必须找到一名属于至阴之体的女人。而萧云刚刚来到江浙,便被卷入了一场银行抢劫案之中。随后迎来了警花卧底,纷争,暧昧,不断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