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500000056

第56章 血溢白沟河(1)

建文二年的春季,燕王朱棣和朝廷曾进行了一场“笔舌交锋”。建文帝授意李景隆致书燕王,鉴于齐泰和黄子澄已被罢官,而朝廷也已决定要遵守太祖遗训,顾全家亲骨肉大义,只要他罢兵息武,将恢复他的爵位。然而燕王接书后嘿地一笑。他二月二十八日答复李景隆,劈头就指出朝廷“不见诚实之情”。他引用李景隆信中谓“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已屏徙僻荒,天理昭明,于斯见矣”。接着指斥曰:“若以我太祖公法论之,必使其(即齐、黄)身首异处,夷其九族。今屏徙僻荒,想不出千里,必召而回,为幕中之宾矣。此外示除灭小人,内实不然。诚为可笑……”

燕王说的不错——齐泰和黄子澄并没有“屏徙僻荒”。他们只是到京城外面各自找地方住了一段儿,便又奉密诏回到应天。虽不能穿着公服堂皇出入宫门,却也时常被秘密接到皇帝身边出谋划策。燕王了解这情况,一是靠他的判断,二是有人通风报信儿。他是不好糊弄的呢。

在燕王所谓的“调弄笔舌”的同时,双方也没有停止刀兵之战。正月初一燕军即抵达蔚州。城坚守不下。守城指挥李诚(号称“冲天李”)从水沟里爬出城来见到燕王,相约献城自效。然而“冲天李”回城后阴谋败露,被逮下狱。城外燕军见城内迟迟不发信号,心里发急。因见城外有旧筑的敌台起楼,楼上原架有飞桥跨接城头的,而今桥虽毁而台仍存。燕军便想利用这座旧敌台为隐蔽,向城上进攻。燕王即令军士以布袋塞满雪土,从台上推下,逐渐堆得与城头一般高。此时便用霹雳车飞石轰击城墙,使城墙震裂,燕军乘势由敌台杀入城里。城中守将王忠、李远见大势已去,遂举城投降。

燕王又麾师西进,直指大同。大同乃代王朱桂的封地。燕王的上书与檄文,动辄称朝廷戕残骨肉,这未尝不是说给诸王听的。此前燕王又袭取大宁,将宁王拉入“靖难军”内,实现了“燕宁合流”。这回他进攻大同,自然也是希望再拉代王入伙儿。代王闻听燕军西来,便欲起兵响应。不料他已受到当地守军都督陈质的控制,无法行动。燕军攻打大同未达到预期的目的。此时李景隆闻讯派援兵西出紫荆关,向大同进发。燕军见前有坚城,后有援兵,不得不取道居庸关撤回北平。蔚州重又被官军占领。

在这期间燕王派人秘密联络鞑靼军队,引诱鞑靼国公赵脱到干、司徒赵灰邻帖木儿、刘哈剌帖木儿,率众自沙漠归附。燕王俱答应赐以爵位,约其共同对付朝廷军队。此外,燕王还加紧了在北平周围地区策反朝廷的文臣武将。除蔚州指挥王忠、李远之外,保定知府雒佥也叛降。而那些在朝中犯法的或涉嫌勾通燕王而失去官职的,也纷纷投入到燕军中来了。由此燕军势力大增。

建文元年的春天不知不觉间过去了。当初夏的暖风轻拂面颊的时候,燕王将他的马鞭往南指去。中原古战场上便响起惊心动魄的战鼓声。

四月初一,李景隆调集军队,会集德州。与此同时,武定侯郭英、安陆候吴杰等进兵真定。经过几个月的整训,李景隆军势甚盛。他也很想打一个胜仗以雪郑村坝之耻。建文帝则见“屏窜遐荒”齐泰、黄子澄的办法儿对燕王不起作用,也只好把希望重新寄托在李景隆的兵马身上。为壮军威,期在必胜,建文帝特地遣中官赴德州,赐李景隆以斧钺旗旌,使其得以在军中“便宜从事”。然而。说来真也不幸,中官在离京渡江之时,恰好来了一阵大风,那一套斧钺旗旌可巧儿就给刮落水里沉入江底。

斧钺旗旌落水,这被时人认为不祥之兆。若搁在洪武朝,皇上早将宦官给砍了脑壳。可建文竟不以为然,未拿中官治罪,倒是令其重新弄了一套斧钺旗旌,二番渡江。中官将这套玩意儿好生抱在怀里,眼儿都不敢眯一眯。还好,没再出差错儿。当李大将军接过这套玩意儿时,他没有想到这已是不祥之物,他的神色倒是愈加骄横了。

燕王闻知官军有北进态势,决定主动出击,将战场推向中原。四月初五,他带领诸将举行“杩祭”。祀祭军牙六纛之神。第二天大军离开北平城,向武清方向进发。四月十六日,据派赴德州、真定侦察敌情的谍报说,李景隆军六十万(号称百万)已过河间,前锋到达了白沟河。郭英军也已越过保定,拟于白沟河与李景隆会师北上。燕王遂下令继续南进,全军进驻固安。

四月二十日,燕军西渡白马河,驻营于苏家桥。大战一触即发。

在燕王的记忆中,四月中旬“谷雨”刚过,天气还不应该如此闷热。平畴旷野,竟无一丝儿风。云在头顶上沉重地堆积,湿漉漉的,似乎攥一把就能攥出水来。所以刚刚扎营完毕,他望着军帐外纹丝不动的中军大纛,再抹一把汗水,就估计着今夜会有一阵雷雨的。

下午申时燕王升帐。将领们在三通鼓毕依秩级次序进辕门谒礼毕,分坐于燕王座下两侧。他便与将领们分析军情。针对敌军几位主要将领,一一指出他们的短处。他说:“李九江志大而无谋,自专而违众”;郭英已六十五岁“老迈退缩”;“平安刚愎自用”;“胡观骄纵不轨”;“吴杰懦而无断”……他说这几个人都非将才,匹夫也,无能为也,惟恃其权尔。然则人众则乱。我击其前则彼后不知,击其左则右不应。敌前后不能相顾,左右不能呼应,徒多而无益呢!况且,贼军将帅不合,政令不一,纪律松弛,赏罚不明,岂能不败?郑村坝之战,便是其人多而未必胜之一例呢!

那时候有一群蚂蚁从他的腿下爬过去。他用脚碾了碾蚁群,便又评论李景隆说:“将军者,三军之司命也。将志衰则三军不奋,而败迹昭著。李九江甲兵虽多,则蚂蚁一般,不足为惧。恰正如兵法所云:“敌虽众可使无功。”又日“识众寡之用者胜”。尔等勿忧其众,但秣马厉兵,听我指挥,贼军必败无疑呢!

他这番话说得极其轻松,其意在于大敌当前要安定军心,鼓舞将士的斗志而已。其实他自己也知道,敌军六十余万,几乎是燕军两倍,而战场又是在自己并不熟悉的地域(不是在北平城的周围了),估计这肯定是一场硬仗、恶战呢!说实话,他心里还真有点不太踏实。

入夜时分,忽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天地之间金龙狂舞,而原本安静的沟沟壑壑此时突然水声喧哗。燕王立即感受到了金戈铁马激烈厮杀的气氛。

他的脚下是一片古战场。白沟河、雄县及其东北的霸州,犹如一套连环铁索,将中原大地拦腰截断,因此它也便成为古往今来的兵家必争之地。这就是北宋大将杨延朗所镇守的著名三关。这儿不知流淌了多少兵士的鲜血。等这场暴雨停止,等太阳出来时,没准儿便会有一堆堆的白骨和生锈的箭镞被冲洗出土呢!

这场雨不应该是初夏的雨,倒像是伏季的雨。在这种季节通常是听不到雷声也看不到闪电的。所以,这提前到来的雷暴雨便给燕王一种异乎寻常的感受。他从来没有如现在这样,心里有一种莫明的躁动不安。

雨是越来越大了,雷电也一直不肯停歇。置身于雷雨的包围之中,人是如此地渺小,而他的军帐则是飘飘摇摇的孤舟。

雨水溢出沟濠,再无法渲泄,便到处漫流。黄黄的泥汤挟带着麦苗、草叶冲到了他的军帐里。积水迅速上升,已经漫过了脚,漫过了脚踝,漫过了膝盖。积水淹没他的卧榻。卫士只好将卧榻上再加一张胡床。他在胡床上躺下去了。但是衾被被挤进来的雨丝打得湿漉漉的,而灯光也照出一些可怜的虫豸在他的床腿上爬来爬去……燕王知道他是不可能人睡的了。

这一夜,燕王只好在胡床上坐以待旦。

半夜里他稍有些迷糊。似睡未睡之际,突然听得身边劈劈叭叭作响。睁眼看时,原来架上的刀枪被风吹得互相撞击,枪尖和刀刃不断地放出淡蓝色的火球,那劈劈叭叭的声响很像是燃放的鞭炮。他大为惊异,因为这种情况他是从未遇到的。

他连忙从胡床上跳下来。受好奇心的驱使,想凑近那闪落火球的地方。此时却又听得身后有异响。扭头一看,原来挂在帐篷上的雕弓悠来悠去,而弓弦鬼使神差地发出铮铮的声音……

“怪哉!”燕王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

听到他的喊声,在帐篷门口的一个卫兵将水淋淋的脑袋伸进来问:“大王何事?”

燕王说:“火球!……你可曾看到刀枪上的火球了吗?”

那卫兵擦擦眼睛,刚要摇头,恰这工夫儿突然帐外又亮起一道闪电,这时便有银蛇样的蓝光在刀刃和枪尖间绕了一下,并结成了火球,发出啪的一响。但瞬间即逝。卫兵忙惊喊:“看到了!我看到刀枪上的火球了!……”

于是,燕王高兴地朝着刀枪喊道:“此胜兆也!明日上阵,我军必胜无疑!”……

第二天,天气放晴了,地上的积水也已退去。燕王将夜间他所见到的“异象”告诉了诸将,并决定在这儿祭告天地。却又怪焉!正当他虔诚地燃了香施了礼,就要以爵往地上酹酒时,忽听得执事官情不自禁“哇”的一声。他忙抬起头随着执事官的目光向空中望去。但见有五彩的云朵,呈酒爵状,飘然而来,飞驻于中军坐纛的旗杆顶上。许久才向西北飘去。

祭仪刚刚结束,诸将纷纷向燕王禀告“神爵五色现于旗前”的“异象。”燕王随即也讲述了昨日夜间他所发现的“异象。”便向大家说:“此神主显灵,告我所向也。我军当随神爵而去,必有大捷呢!”

诸将们向“神爵五彩云”所指示的方向望去,那儿正是白沟河的上游——它是由西北流向东南的。毫无疑问,燕军应该溯流而向西北方向前进。

燕王命令房宽统领的后军向河的对岸发炮,并擂响战鼓,摇动旌旗,企图迷惑隔河结营的敌军,造成燕军主力将在下游渡河的假相。但他却亲率大军循河滩向西北进发。日正午时,到达预定位置,燕军开始渡河。

燕军在渡河时是燕王常用的雁行阵。最前面的战锋队是步军。第一行七人,第二行八人,第三行九人,第四行十人,第五行十一人。这四十五人为一小队的作战单位,由队头带领,副队头殿后。若干支这样的队伍,往后往左右排列组合着。而马军是在步军之后的,以五骑为列,前后相距二十步,左右四步,队间五十步;如入险境,则前后相距十步,左右二步,队间二十五步。马军之后,则是根据战场上随时的需要,灵活机动出击的跳荡兵和奇兵。

燕军的战锋队在踏进河边的水草时,周围是特殊的静谧。没有水鸟的鸣叫,也还不到有蛙声的季节,所以只能听到哗哗啦啦的流水和兵士们脚下呱呱唧唧的脚步声。太阳和水草、河面之间朦胧着雾气;透过雾气往河的对面望去,那是一片旷野,有纵横着的几道沟堑,灌木和苇草在阳光下的雾气里有一种颤抖着蒸腾着的感觉。

燕王早派斥候到这儿探察过了。这儿河床较窄,水也不深,对岸的地形并不复杂,看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所以他令战锋队大胆前进。然而,偏偏这一回他估计错了(也或许是他的运气儿不如以前的几回战斗好)。正当战锋队大部过了河,在河滩上整队,等待后面的部队续进时,突然不远处的柳丛里一声炮响,升起一股白烟儿。随即便有一支队伍,如从地里冒出来似的,挡在了燕军前面。

燕王那工夫儿恰走到河的中心。他急忙发令,中军的旗手立刻将黄旗前压,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立时急速过河,并尽快地整好队形进入战斗状态。

燕王看到对方将旗下有个熟悉的身影。那人黑红脸膛,没有唇髭,髯却又长又密。他认出了这是曾经跟随他出塞北征蒙元的旧将平安,那时是指挥,如今已升为都督了。对于平安的出现,他多少有点意外,也有点轻蔑。他说:

“平安竖子,你从我出师塞北,多见我用兵,此番李九江遣你作先锋,也真是用对了人呢!”

平安将手中的矛往马鞍上一搭,叉手说道:

“平安盔甲在身,行礼不太方便,望殿下担待些。臣实不愿在战场上见到殿下,然既已相见,也只好请殿下莫怪平安无礼呢!”

说罢,长矛一挥,吼一声:“杀!”顿时鼙鼓声起,平安的兵马朝向燕军冲杀过来。此时燕军中也擂响战鼓,指挥使郑宁挥军迎着平安杀去。他们刚刚交锋,西南方向又传来一声枪响,烟尘中竖起了“瞿”字大旗,原来是瞿能、瞿良材父子的军马,旋风似地刮过来,冲击燕军左掖。燕将朱荣、李浚便带领左军迎击瞿军。鼓声和嘈杂声顿时使这片沉寂了若干年的古战场苏醒过来,且兴奋地颤抖着它的肌腹……

平安虽是燕王旧部,但却是最难缠的将军。他忠于朝廷,且又熟悉燕王指挥作战的路数儿,李景隆以他为先锋,在这场白沟河战役的开始阶段的确占据了上风。而瞿能父子也是南军中罕有的骁将,他们不顾生死的拼杀,必会大大激发部下的斗志。所以,燕军渐渐不支,死伤甚众,开始显出颓势,被迫往河的东岸退却。河水渗进了血浆,于是这古老的河流又注入了活力,也兴奋起来,掀起一簇簇红色浪花……

燕王此时有点儿发急。他的阵脚开始变乱。他发现前锋已经顶不住平安军的冲击了。恰此时,随侍左右的内官狗儿喊道:“唉,大王啊,就让俺狗儿杀一阵过过瘾吧!”燕王见狗儿双手持凤头斧,脸色青紫,而两眼呼呼冒着杀气。他说:“好!就让你过瘾!”随即拨出作为跳荡兵的千余人,是千户华聚的部队,交给狗儿指挥。狗儿挥臂一扬:“跟俺来呀!”这支队伍便朝着渡过河来的官军杀去。

同类推荐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唐太宗李世民(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他年轻始就与父、兄、弟等人登上隋末群雄逐鹿中原的乱战的舞台上,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又以无比的气魄与军事才能,统率部曲,平定国内多次割据势力,使得李唐政权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于武德九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兄长建成及弟弟元吉,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同年,李渊让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年号“贞观”。
  • 大国诸侯

    大国诸侯

    客观地说,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段历史,再也不会像先秦那样充满智慧的火花,一个可以追忆但却不可以超越的时代,那是一个“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却绕不开的时代。
  • 龙行天下:忽必烈

    龙行天下:忽必烈

    《历朝开国皇帝大传丛书·龙行天下:忽必烈》为您讲述忽必烈这位来自大草原的真命天子是怎样一步步地龙行天下的,他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调整统治政策,指导农业生产,统一多民族国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徙,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渠和通惠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具有消极影响。
  •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名人传记丛书)

    杜甫——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本书客观叙述了杜甫的一生,他天资聪颖的童年、他漂泊半生的羁旅生涯、他流传后世堪称“诗史”的著作,都一一展现出来,希望青少年读者能更好地学习这位诗人的可贵之处。
热门推荐
  • 狐仙神缘

    狐仙神缘

    因爱生恨,因无法信任而互相伤害。一次次的犹豫是他的懦弱伤害了她的心,还是她真的不适合他?用爱创造出的杀戮,用血创造出的恨,到底是谁先伤害了谁?“我不在乎,再也不会在乎!”那雪山之巅是的胜雪华服还是那么的洁白纯净,那人呢?还是一如既往吗?时过境迁,一切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物是人非。
  • 岁月漫忆

    岁月漫忆

    整本书,那样亲切自然,一桩桩往事,一幕幕情景,娓娓道来,像一阵阵和风,一阵阵细雨,那样自然、那样真诚。《生活中的数学》让我学会了礼节;《机敏的丁玲》让我再一次感知“水滴石穿”的力量……
  • 人间高手

    人间高手

    在这个扑朔迷离,遍布谜云的世界中究竟隐藏了多少高手。异能人士、基因战士、古武功法那种能够独领风骚?当一个风骚而又沉稳的脚步踏入世界后......
  • 神级农夫

    神级农夫

    许谭,出身农民世家,农大毕业后,不在城里当白领,却要回家种桑田。他的行为,饱受非议。。然而.他种的萝卜,万金难求,营养价值更甚人参。他种的大米,远销海外,吃了能预防癌症。他种的水果,据说能美颜,女孩结婚丈母娘不要房,不要车,只要两颗美颜果。他的成就,震惊了世界!记者:许先生,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农学家,您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许谭眼带笑意:秘诀?和植物谈恋爱算吗?
  • 恋爱有点涩

    恋爱有点涩

    年前的相遇,她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姐妹,可是在爱情来的时候,一切是那么突然,她们会得到什么吗?纯纯的爱恋,等着你来欣赏。
  • 纨绔医女

    纨绔医女

    她本是侯府明珠,高门嫡女,睁眼却要面对幼弟难产,母亲惨死,父亲抛弃的人生。继母狠毒夺命?忘了告诉你,姐出来带了九条命,咱们慢慢玩。庶姐顶替身份?不好意思,姐刚被封了个县主,啥身份都不稀罕。父亲拿婚事博弈?嗨不就是结个婚嘛,我……某人敛目拧眉,你怎样?除了我你还想嫁谁?
  • 听这年雨下

    听这年雨下

    这一年,雨终于下了好美丽的景色,却沾染了忧伤曾把相爱描写得太浓后来才明白不过是一份朦胧的感觉.......爱情不是海枯石烂,山盟海誓的诺言,最真情的告白也不是,我会给你全世界,最暖人心的浪漫更不会是摘星星、月亮,或是献上九百九十九朵玫瑰.....那是什么?是相守,也是陪伴,更是简单的一句话:我陪你听雨下,你陪我看落阳。
  • 另类痞女:下一世你会幸福

    另类痞女:下一世你会幸福

    我性格内向,淡漠。这是与洛依完全相反的。她胆大,随性,是个十足的痞女。她是我的姐姐,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大一那年洛依恋爱了,对方是大二一位优秀的学长。我经常装作不经意间问她和学长的事,她也总是一句“挺好的”回答我,我总觉得她心里有事,我却也没主动问过她。只到一年后……我站在墓碑前,沙哑着声音:“洛依,下一世你会幸福。”
  • 一雪一封寒

    一雪一封寒

    “大道无形安知福祸,仙枝挡道亦会落桃。”
  • 柳宗元(中国十大文豪)

    柳宗元(中国十大文豪)

    柳宗元,字子厚。其祖先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故人称“柳河东”;又曾官贬柳州刺史,亦被称为“柳柳州”。其父柳镇(739-793),唐肃宗时入仕。不媚权贵,号称刚直,德宗时官终侍御史。宗元生于代宗大历八年(773),自幼聪颖过人。四岁时,其母卢氏即教以古赋十四篇;十三岁时已以能文名世。德宗贞元九年(793)第进士,十四年(798)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后调蓝田尉。十九年(803),回朝任监察御史里行。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了主张革新的王叔文政治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