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500000084

第84章 皇家也有难念的经(3)

“什么?十七弟想哪里去了!”永乐很诧异似地摇摇头,但仍和蔼地微笑说,“当年五弟想去钱塘,皇考不允。建文无道,竟将钱塘封于其弟,却也未能就藩。唉,钱塘非善地也。十七弟再挑一挑看。”

宁王没办法,他辩不过永乐这理儿。既然杭州不行,那就苏州吧。苏州也还不错!于是他也吟诗道:“夜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不料永乐又摇摇头嘿地一笑:“十七弟呀,你是怎想的呢?苏州乃京畿之地,距京师太近,这不合适。你再挑挑看?”

既然苏州也不行,宁王更是失望。他没兴趣再挑拣了。就说,那陛下想令臣去哪里呢?

永乐便收敛笑容,向宁王伸出四根手指,一根一根扳着说:“建宁、重庆、荆州、东昌,此四郡,都是好地方儿。十七弟可任选其一。”

宁王一听,心里唰地凉了,凉透了。说实在的,这四个地方与他原先所期望的相去太远,差距太大。不要说他和永乐过去还有什么大宁之盟;即便没有什么“中分天下”之约,就是按老规矩,他作为高皇帝亲子,总也该有落脚的地方啊!全国一百四十座府城,随便摸一个,也未必比这几个差呀!朱棣呀朱棣,你竟是这般无情无义的人吗?你忘记了你当年是怎么可怜兮兮跪到我府里去的吗?你忘记了我是如何在北平辛辛苦苦为你起草一道道檄文的了吗?“贵人健忘”,真是“贵人健忘”啊!朱棣啊,阴险狡猾的朱棣呀!……

宁王忍不住哭了。他一句话也说不出,拂袖而去。回到馆驿,一头倒在床上便不省人事儿。

永乐听说宁王病了,便也觉得于心不忍似的。反复思忖,建宁、重庆、荆州、东昌既然宁王皆未看中,那就换南昌吧。于是,他亲手抄写了一份王勃的《滕王阁序》赏赐给了宁王。南昌经王勃一吹,似乎是天下最好的府郡,什么“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又什么“雄州雾列,俊彩星驰”。但宁王到那儿一看,他的王府只不过是江西布政司腾出来的个旧院儿,其房屋规制与其他亲王的府邸根本无法相比,连他在大宁的王府都不如。但他有什么办法?他只能认命。不敢拒绝,也不敢有怨言。必须小心有人到新皇帝那里告发他有什么“异谋”。

宁王自此学会了韬光养晦。购置了一处“精庐”,整日在精庐里鼓琴读书。也别说,后来还真是编写了不少书籍。

宁王到了南昌不久,郡中有人向朝廷告密,说宁王诽谤皇帝。但永乐笑道:“没有的事儿。”

永乐有他亲自掌握的密探。这些密探在永乐朝初期还不是太多,但毕竟已经有了。他们分散在各地,藩王们是重点盯防的对象。宁王在南昌倒未被发现有什么劣迹,倒是在岷王、代王、齐王、谷王那里,侦探出了大量的罪行。

岷王、代王、齐王在建文朝曾被废为庶人。永乐登基后,他们认为是拨云见日,枯木逢春。他们希望回到洪武的时代,藩王既掌握兵马,又有诸多特权,可以在封地为所欲为。但他们很快便发现这纯属痴心妄想。

永乐帝对他们虽也“优礼”,但决不容许他们骄恣放纵,更不能干任何危害皇权的事儿。否则,“大兄”对付他们,可比建文又厉害多了!

最先尝到厉害滋味儿的是岷王。当初岷王被建文削爵废为庶人,是因了西平侯沐晟告发“多行不法”。如今复爵后,仍不思悔改,又故态复萌。整日沉湎于酒色,酒醉后擅自收缴地方官的印信,无故殴戮吏民。永乐帝查得了证据,不禁十分恼怒,在岷王复爵三个月后便向他问罪,降其官属。过了不到半年,再削其护卫。岷王这才意识到,他事实上又沦落为一个平民了。

第二个被惩办的是代王朱桂。代王论起来与永乐还有一层亲戚关系——代王妃也是徐达的女儿,徐皇后的亲妹子。也许正因了这层关系,永乐对这对夫妻的性脾非常熟悉。听说代王复爵回到大同后又开始为非作歹,永乐便赐玺书告诫他说:

“朕闻弟骄纵不规,国人多怨言,告发者颇众。弟虽已复王位,却独不记建文时窘境耶?”

后来又整理了三十二条罪状,召其入朝,准备当面训责。不料代王却不理不睬,未曾入朝。

这且不说。又听说代王妃仰仗她是徐皇后的亲妹、当今天子的小姨,故骄狂无比,竟以虐人为乐。因妒恨代王宠爱两个侍女,便用火漆漆伤了她们的面颊,使之成为癞疮。代王一看,便将王妃连同王世子一同撵到外面住宿。这些情况很快便有密探报告皇上。永乐帝一看代王太不像话,不成体统,随即革其三护卫及官属。但这朱桂已不可救药,干脆破罐子破摔,时常醉醺醺地带了他几个儿子,脏衣破帽地游行于市中,动辄从袖中掏出斧锤伤人。闹得永乐帝也只好“眼不见为净”,懒得管他了。

第三个被制裁的是齐王。齐王素性凶暴。建文时期被关押了几年,刚被救出的时候还算规矩,但一俟回到青州,便又为所欲为无法无天。永乐帝见苗头不好,将其召至京师当面教训,提醒他不要忘记“削藩”之苦。谁知齐王当面诺诺,转过身去则依然如故。

齐王暗地里畜养刺客,又招揽所谓的异人术士,对青州府的官吏根本不放在眼里。竟然命令王府的护卫据守青州城;甚至将城墙隔断,不许守吏登城夜巡。这种行为实在也太出格儿了。于是守吏李拱、曾名深等向朝廷写信,揭发齐王此举有“急变”之嫌。不料齐王得知消息,干脆将李、曾等拘押起来,企图杀人灭口。事情紧急,永乐忙下诏索要李拱等人,并责谕齐王改过。随后齐王来朝,廷臣们纷纷弹劾齐王的罪过。谁知齐王竟怒目圆睁,冲着朝臣们厉声叫骂:

“你们这班喋喋不休的奸臣贼子!又想效仿建文朝来迫害本王吗?瞧着,等有机会,本王定尽斩不饶!”边骂,一边还用手掌做了“斩首”的架式。

齐王如此狂妄桀骜,侮辱大臣,自然引起众愤。永乐帝也无法庇护他,便削其官属护卫,又诛杀齐王府有关的人员,释放了被齐王私自关押的李拱等人。随后,永乐问齐王悔不悔?齐王却只是哼地一声,竟显示了怨愤之意。永乐只好叹一声,将其废为庶人——这是永乐三年八月的事情。

“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帝王之家亦不能例外。如果说,对待徐辉祖、梅殷这类讨厌的“戚畹”,和岷王、代王、齐王这类可恶的小弟,他虽有些犯愁,但总有办法对付;那么,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们,他却大伤脑筋,一筹莫展,甚至无可奈何听天由命了。

也许,这是惟帝王才有的烦恼和悲哀。

他有三个儿子(其实是四子,但第四子朱高燨已早夭)和五个女儿。儿子即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其子女与太祖相比实在不多,但他所遇到的烦恼却并不比太祖少。

他这三个儿子,一人一个心眼儿,水火不能相容,这已是公开的秘密。说起来,过去他这一辈的几位兄弟,比如懿文太子、秦王、晋王、周王,虽说也有些疙疙瘩瘩,但还没有像他的这几个儿子,互相视若仇寇。洪武三十四年秋,方孝孺施反问计,高煦、高燧“趁火打劫”,差点儿让他误杀了世子。这件事留下的阴影至今未能消除——大概永远也不会消除的了。而且这阴影所带来的伤害,已超出了他们家庭的范围,对朝廷对国家都带来深深的影响。它像一件陶器或瓷器的炸纹儿,这炸纹儿也许是明显的,也许暂时还被一层什么东西隐蔽着,但稍不留神,不定哪霎儿它将会使这件陶器或瓷器破碎!

国家被称之为“神器”。他有时候就做这种什么陶器或瓷器突然破裂的恶梦。

他必须尽一切努力不使“神器”出现裂纹儿。

说到家吧,那便是“立储”即确立东宫皇太子的问题。

真没想到啊,当年太祖高皇帝遇到的难题儿如今又在他的面前出现了!

当年太祖实在看不中皇长子朱标。太祖看中的是他,四子朱棣。可按照立储的嫡长制,“储君”还是得选定朱标。后来太子薨逝,这道难题儿再次出现。太祖是非常明显地表示出对皇长孙的不满和准备选定他朱棣为“储君”的意向了,可到头来还是得遵奉立储嫡长制,把他老人家本不喜欢的孙子抱到了皇帝的龙椅上!……

事实证明,他老人家的确错了!

他老人家为这错误的抉择,付出了多少生命、多少财帑啊!……

永乐元年正月,许多大臣就上表,请立皇太子了。说来这也是规矩,皇帝登基便应立储(太祖就是在其即帝位时立朱标为太子的),但他犹豫不决,敷衍群臣说:“皇长子年纪不大,正当进学读书之时。俟其知识丰富,道德益进,立储之事议之未晚呢。”两个月后,文武百官再次上奏请立太子。他仍是辩了一通“皇长子还是先丰富其学识吧”,把这事儿又搁置起来。于是人们便增添了疑忌。人们觉得这是大事儿,皇帝以“丰富学识”为由不册封太子,这难以令人信服。这事儿若不早确定下来,必会影响国家政局稳定的。再又说了,人们也窥测到了皇上的心理——皇上是不喜欢朱高炽,却又捉不住朱高炽什么坏的把柄儿,故尔犹豫不决。皇上喜欢的,首先是朱高煦,因为他随王征战,屡立殊功;其次是朱高燧,他机灵乖滑,颇能揣摸老人家的心思,极孝顺的。但是众多官僚还是拥戴高炽而讨厌(或者惧怕)高煦。高煦不说别的,只那暴戾的性脾和不端的品行(譬如当年偷了徐辉祖的良马逃亡,在路上怒鞭驿丞,差点儿要了人家性命,这事儿人们还记忆犹新),就不够君主的料儿。相比之下,朱高炽温文尔稚,沉稳谦逊,让他做皇帝至少不会胡来,而人们围拢在这样的皇帝身边心情也会舒畅些的。所以人们都发急。但话又说回来,立储是皇帝的事儿,别人急也没用。急得过了火儿,没准儿还会惹出麻烦。

于是人们便去找周王。想请周王出面,劝皇帝尽快立储。周王是皇上的同母弟,他的话皇上肯定能信得过,也有足够的份量呢。

在永乐登基后,因对诸亲王实行了“优礼”政策,允许亲王们随时来朝(而不是如洪武、建文时代,没有诏令不准进京),所以周王来趟应天还是极方便的。说到周王,经过了七灾八难,人变得老诚了。也不是当年玩世不恭的模样了。故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人们知道周王支持朱高炽,就觉得这事儿很有把握。

却想不到连周王也不行。只要一提到“立储”,皇上马上就把话题转开,“王顾左右而言他”。周王知道皇上有难言之隐,就不好再张口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周王心里叹道。他自己的“经”不就很难念吗?那个向建文出告发他有“异谋”的不肖子朱有火动,至今提起来都恨得他牙根儿疼。周王的家庭也很难调理(跟永乐家颇有点相似):二子和三子联合起来对付周世子,闹腾得没有个安生的时候!唉!……

周王走后,永乐倒是烦躁起来了。他被迫又将这个不愿接触,却又难以回避的难题再翻腾出来。

他知道朱高炽并不是坏孩子。高炽端庄沉静,做事循规蹈矩,内心很是仁慈。当年他的祖父高皇帝曾令他与秦、晋二王的世子分别阅军,结果每天都是他回来最晚。太祖问他回来晚的缘由,他说:“早晨天甚寒冷,我待军士们吃过早饭后才阅军,故尔迟归。”又有一回,太祖让他与秦、晋二世子一起分阅诸臣奏章。太祖发现他所阅处的大臣奏章中,有几个错字他未曾修改,以为他疏忽大意。其实,他是重视奏章中关于国计民生的大端,而不太注意无足轻重的细枝末节。他对太祖说:“孙儿未敢忽略。但念其小过,不必计较呢。”太祖又问他:“舜、汤时水旱,百姓何以为恃?”他说:“有恃于圣人恤民之政。”太祖听了,颔首赞道:“唔,我孙儿有君子之识。”

然而说也怪,太祖所欣赏的朱高炽的长处,恰恰永乐最是讨厌。在永乐看来,高炽的这所谓长处,颇似建文,以及建文的父亲懿文太子。而其症结所在,便是永乐皇帝内心深处,与儒家的理念有格格不入的地方。说得再明白一点,便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当建文那样的“仁柔”的皇帝。

同类推荐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毕达格拉斯、希波克拉特斯、希帕克斯、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祖冲之、郭守敬。
  • 惊鸿一瞥,生死白头:徐志摩的倾世浪漫

    惊鸿一瞥,生死白头:徐志摩的倾世浪漫

    一个优雅的诗人,一个多情的才子。如一颗光华四射的明珠,沉沦碧海,永难再见。他留下那一闪光亮,却永世照耀人心。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瓦特

    瓦特

    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把功率的单位定为“瓦特”。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热门推荐
  • 迷失战争

    迷失战争

    飞鹰军事社区的一次军友聚会,却让几个骨干会员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一个神的游戏世界中。在这个游戏中,他们只不过是几个毫不起眼的数据而已,而他们,却被强迫在这场游戏中浴血奋战,直到完成神的任务回到现实社会为止。从此之后,几个人不断穿梭在各个场景中,《珍珠港》、《兄弟连》、《拯救大兵瑞恩》……一个个血与火的世界正在等着他们,一场场生死攸关的战斗正在进行当中!没有奖励点数,没有支线剧情,更没有千奇百怪的高科技装备。这里有的不是吓死人不偿命的无限恐怖,这里有的只是充满枪林弹雨的迷失战争!喜欢本书的朋友可以加群:41476400。
  • 36计成功

    36计成功

    本书就是一本一步到位的成功指南,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成功人士的研究,总结出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谋略、规律和理论,并具体地从36个方面告诉读者如何采取切实可行的成功技巧来获得成功。本书收集了大量的成功实践指南和技巧,以及未成功者需要了解的成功规律和理论,读了本书相信我们这些未成功者也会成功,因为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
  • 世界100种自然奇观

    世界100种自然奇观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奥秘的世界,各种自然奇观无时不刻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本书以通俗的手法,向广大读者介绍了看似平淡,实则奇妙的100种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自然奇观,是广大读者了解自然,增长知识的良师益友。
  • 有时候,姓虞的会成为多数

    有时候,姓虞的会成为多数

    像我们这样的寄居者,在兰城的雁滩比比皆是。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可目标却未必是同一个,当然你要笼统地概括一下,五湖四海的目标也能够被你在理论上总结成一条定律什么的。我们的房间在雁滩一栋四层小楼的顶层,四壁连带房顶都没有经过粉刷,预制板直接裸露着,楼面的外墙也没有任何装饰,倒是表里如一,那种水泥特有的灰白格调,让这一带的楼体呈现出一种堪称肃穆的气氛。
  • 本草美容

    本草美容

    本书介绍了天然美容材料的功效和作用机制,并提供了疗效确切、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的方法和措施,内容实用,适于广大爱美人士阅读。
  • 异界之最强剑魂

    异界之最强剑魂

    仓拧火焚剑乃上古十大神兵,剑中之霸,因不满屈居于混沌之灵开天神斧之下,兴之约战万无虚空界,结果惹怒天道,被打入空间乱流之中。剑身被毁,剑魂却意外穿越至一名静脉疏通的剑童身上,为剑者锋芒毕露,且看最强剑魂,如何令异界刮目相看。
  • 穿越之爱若随风

    穿越之爱若随风

    本是独立宣言的毕业之旅,却变成了乌龙俗套的穿越。好吧,既然来的是她最喜欢的杭州,那且让她将这个玄明朝当成明朝了玩转吧。可为啥她美好的人生还没开始,就因为一次烂好心莫名失了身?还一送一,凭空跳出个小石头?不就是玄明朝嘛,跟明朝应该差不多吧。那些穿越女都怎么来着?一代药师?不行不行,累死人。入朝拜相?不行不行,阴谋重重会死人的。当个皇后王妃?不行不行,和一群女人闲着没事整天做就盯着一个男人看,太可悲了。而当一个似成相识的大帅哥带着联姻遗诏出现时,阴谋得以重重揭开,矛盾也达到了最深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首席蜜宠刁蛮妻

    首席蜜宠刁蛮妻

    秦妙妙感觉自己的人生真的是糟到透顶。大学毕业那天,相恋三年的男友突然提出分手,第二天在酒吧外面随便拖了一个男人去民政局登记。好不容易找个工作,上班第一天发现,自己的部门总监居然是甩了自己的前男友,这算什么?孽缘?NO!还有更可笑的,自己亲妹居然也在这个公司,她竟是前男友的未婚妻。这就完了?NO!上班一月后,秦妙妙才发现,自己一直畏惧的威武霸气大boss居然是对自己百般恩宠的现任老公!中秋佳节,秦妙妙随老公回家团聚才发现,老公是前男友的小叔!这是什么?当然是报复的大好机会咯!搞得顾家小侄女天天找到自己说:“小婶婶,你又把妈妈的心头肉虐哭了,你不怕妈妈骂你麽?”某人邪肆一笑:“有人宠,任性啊!”
  •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在此刻

    在此刻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此刻》(寻真问道的不二法门)身在此刻,心不能定,皆为想要得太多。物质的丰裕并不能带来身心的安顿,需要向内在去寻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立足于当下,讲生命轮回,讲日常生活,通过寻常人生的悲欢喜乐来阐释禅机妙义,知道人们理解生命真相。如一盏明灯,点亮蒙尘的心灵,踏实淡定活在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