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17500000094

第94章 魂断榆木川(2)

“夏元吉,你说说看,军储究竟怎样?”

夏元吉最清楚国库的空虚情况,便说:“频年用兵,途路迢迢,军马及粮秣储蓄,今已十丧八九。况灾荒连连,赋收困难……”此时他看到皇上正由宫女给捶腿、揉腰,便又说,“且圣躬欠安,尚须调养。臣乞晚些时日,遣将出征,勿劳圣驾!”

永乐一听,不惟失望,甚至有点气愤——“圣躬欠安”,唉,朕何曾欠安呢!他便挥手让两个宫女停止了捶腿、揉腰。立命夏元吉赴开平清理粮储,看看到底有多少,尚缺多少。

夏元吉走后,永乐又将吴中传来,也是征询他对北征的意见。不想吴中的意见跟夏元吉如出一辙,也以“军储匮乏”和“圣躬欠安”两条理由反对出师。永乐霎那间恍然大悟:原来这几个东西是早就商量好了,一起来反对我呢!遂命锦衣卫将吴中逮捕下狱。一想,还有夏元吉呢!忙又吩咐锦衣卫:“快把夏元吉也抓回来,不要他去开平了!”再一想经理过户部事务的大理寺丞邹师颜对粮储的事也有责任,岂能让他逃过罪责?又吩咐:“连邹师颜也一起关了!”

锦衣卫抓捕这几位大臣的时候,永乐身心俱痛,也躺到了榻上。

此时方宾正受命提调灵济宫。奉命向灵济官进香且乞药方的中使,向方宾透露了“皇上正在发怒”如何如何。方宾不知所措,极度惶惧,他担心皇上如今喜怒无常,性脾乘戾,没准儿派“东厂的人把他抓去,还不知动什么刑罚,倒不如自杀的好!遂自缢于灵济宫中。

消息传进宫里,永乐更是生气。他本无意杀方宾的,今见方宾自杀,认为这位兵部尚书是以死抗旨,盛怒之下竟下令从坟中掘出方宾尸体,再行杀戮。仍不解恨。想想所谓“军储匮乏”,全是户部的责任,罪魁祸首应当是夏元吉。于是,也不管夏元吉一向有多大的功劳,颁旨籍没其家产。然而,锦衣卫到这位户部尚书宅邸一看,除了皇帝过去赏赐的一点绸帛、银币,再便是布衣瓦器,家具粗糙简陋得令人惊叹。锦衣卫的人回宫将抄家情况向皇上汇报,永乐不太相信,经询问大学士杨荣,杨荣力保夏元吉的确是清廉忠贞之臣,这才免其一死,但仍关在狱里。

永乐又怕礼部尚书吕震也步方宾后尘而自杀,便派了十名锦衣卫校尉日夜监视。并警告锦衣卫们说:“若吕震自尽,尔十人皆不得活!”

自此无人敢再反对北征。

于是永乐二十年三月三十一日,六十三岁的皇帝仓仓促促离京北进,开始了第三次亲征。

因征途的遥远,决定了这支远征军辎重队伍之多;二十万军队之后,尾随着三十四万匹驴马、十七万辆粮车和二十三万民夫运送的三十七万石军饷。这支队伍不可能快速行进。但永乐的心情明显地好起来。他沿途射猎、阅兵、演武,又变得神采奕奕,病痛大大减轻。

明军进至阔滦海子附近,前锋俘获到阿鲁台部属。永乐亲自询问。得悉鞑靼人已尽弃辎重马畜北徙。阿鲁台之所以不战而走,据说一是自知不敌,二是内部不和。连阿鲁台的母亲和妻子都反对与明廷为敌。永乐觉得未经交锋,不太过瘾,却也实在无力、无理由继续北进,只好下令班师。

但就在决定班师的这天晚上,永乐又召诸将入帐议事。他说,阿鲁台之所以忤逆不附,与兀良哈有很大关系。说起来,兀良哈三卫原本属于大宁都司所辖,当年燕王发动“靖难”战争,拉其三卫入伙,其即位后践约将兀良哈三卫分割出去,没想到如今竟成了“敌寇”——正如永乐说的,“兀良哈为阿鲁台羽翼。”所以他决定顺便儿讨伐兀良哈之寇,也免得此次北征空手而归。

永乐率军赶至屈烈儿河畔,恰遇兀良哈三卫人马。经过几个回合厮杀,本无心恋战的兀良哈人即溃不成军。永乐在河谷间追了一段路,但看看军中粮饷将尽,不得不下诏班师。

永乐虽贵为皇帝,但在军中,却是尽量做到与将士同甘共苦。比如军士不吃肉,他也不吃肉。一旦军士乏食,即令中官将“御粮”分散给士卒。中官备膳时,他又说:“看军士进食也未?军士未食,朕何忍先饱!”——就是这么个皇帝!有这样的大明朝皇帝,鞑靼、瓦剌、兀良哈人,望风而遁是最明智的选择。

九月八日永乐回到北京。群臣照例上表朝贺,他却兴味索然。因为他渴望的是激战,甚至是生死难卜的激战。他多么向往“靖难”战争中,他脸上满布战尘,将士们只有听声音才能辨认出他来的那种动人情景;多么向往再次出现箭矢如猬毛般插在战旗上的激烈场面……但那只能成为美好的记忆了。

回到北京不久,东宫又出事了——这似乎已成了规律,总是在“太子监国”期间出事儿。

事情是因礼部尚书吕震的女婿张鹤引起的。张鹤“朝参失仪”,太子朱高识以吕震之故,未予究罪。待永乐回来,便有好事者将此事上奏。永乐立即又发肝火儿,将阁臣杨士奇下狱。几天后,又将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尚书吕震一并关押。关押他们的理由,是身为大臣“辅导有阙”,不能匡正。不过,这回的案子没有闹大。因为如今永乐已没了更换“储君”的念头。不久又把杨士奇等人从狱中放出来了。

这时候,永乐帝又病了。他不得不躺上病榻,而将一般的国务委托太子处理。

不料此时祸起萧墙。赵王朱高燧居然欲弑君夺嫡。阴谋虽未得逞,但永乐帝的身心却是越来越坏了。

永乐虽也知道高燧不是东西——早在永乐七年,就曾因与高煦合谋谮害太子,而被“褫夺冠服”、“诛其长史”;但却不曾料到,高燧会趁他生病,多日不上朝理事期间,唆使常山护卫指挥孟贤等人发动宫廷政变。

先是孟贤极力散布太子的流言蜚语,造谣说皇上有意于赵王,欲废太子。继之钦天监的王射成对孟贤说,“天象当易主”。后来,这帮人又联络兴州屯军高以正,制造伪诏,阴谋令宦官杨庆,在皇上的药碗里下毒。一俟毒死皇上,即收起宫中符宝,逮捕诸大臣,矫诏废太子,而拥立赵王为帝。高以正把内情透露给外甥、总旗官王瑜,拉他为助。幸而王瑜忠君,听后大惊,劝高以正不要冒此杀身灭族之险;见高以正不听劝,便将此事密报了皇上……

孟贤、王射成、高以正等立即被捕。他们所造的伪诏也到了永乐手里。永乐亲御右顺门,他盯着朱高燧讯问:

“此事。尔知之否?”

高燧面如土色,小便失禁,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如果赵王承认参与了政变阴谋,则不仅要被削爵,且会被杀头。永乐想起了那幅《虎彪图》,想起解缙的诗:“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他实不忍心杀子。这时还是太子高炽出面,极力为赵王辩解,说“此乃下人所为,高燧哪里知道?”又说,“此事可追究黄俨。”

太监黄俨虽曾尽心竭力地伺候过永乐帝,比如到朝鲜选美,也真有汗马功劳。但此人的确屡屡在赵王与太子之间搬弄是非,用心险恶。那年方孝孺施离间计,寄密书于高炽,黄俨就曾从中进谗,差点儿让燕王误杀了高炽。而今高炽提及黄俨,永乐便如梦初醒,立命将黄俨寸磔。

赵王因太子竭力遮护,未受惩处,仅被逐出京城,迁往彰德。

政变未遂,谢天谢地。皇上想淡化这件事。他不想在这件事上做什么文章。事情就像乌云那样被风吹散了。但是,皇上内心的乌云未散。他的伤口难以抚平。他病情越来越重了。他不能躺在病榻上等待死亡。索性“以毒攻毒”,再到战场上去!还是让大漠的风沙和敌虏的鲜血来荡涤他有病的身心吧!

永乐二十一年七月,处理了赵王高燧的事情仅一个月,重病缠身的皇帝又带领三十万大军,踏上了漫无目标的征途。

人们搀扶着他下床,搀扶着他走出宫殿。他头晕目眩,天和地都在旋转。然而,当他被扶上战马的那一刻(人们本来是哭劝他坐车辇的,但没用,他才不坐车呢!),他竟挺直了腰身,头也不晕目也不眩了,而且手也有了力气,能紧抓住马缰。不是奇迹吗?

出师的第三天,各路应诏出征的将士齐集土木堡。按计划皇上将在这里检阅军队。可那天很不巧,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将士们肃立雨中,戈甲更显鲜亮。此时永乐皇帝骑着马走过来了。他中等偏上的身材,唇髭往上卷曲,下髯修长,很珍重地套在了绸袋里。将士们高呼“吾皇万岁”。这喊声立时激活了他的心脏、血脉。他立时让左右内侍撤去伞盖,一任雨水淋身。雨丝拂在脸上,那么舒服。龙袍被浸透了,雨水涔涔地沿着脊沟流淌,他觉得疾病真的被冲走了。

大军一面北进,一面侦察鞑靼阿鲁台部的动向。九月中旬进驻西阳河。此时鞑靼知院阿夫贴木儿、古讷台等人率妻子部属降附。他们带来阿鲁台的最准确的消息。原来,阿鲁台四月间为瓦剌顺宁王脱欢战败后,人口、马驼、牛羊皆被掠去,部族溃散,境况颇为困窘。得知永乐率军北征,已疾走远避,唯恐躲之不及,根本不可能再萌南向之意了。

这消息使人遗憾——御驾亲征又将无所获吗?真是进退维谷。恰这时,先行出塞的先锋将军宁阳侯陈懋带来一个出乎意料的好消息:鞑靼王子也先土干率部前来归附。

也先土干素与阿鲁台不合,自从与瓦剌作战失败后,退避漠北,居无定所。他的外甥把台劝他降明,于是率众南来。先锋陈懋率军北进时,得知鞑靼在饮马河北为瓦剌所败,乘机率部追击,追至宿嵬山口,不见敌踪,却遇到前来归附的也先土干,于是连忙派人向皇上奏报。

见到奏报,永乐大喜过望。这至少证明他的北征没有白跑一趟。他前往开城,等待陈懋和也先土干的到来。也先土干到达开城时,已是深秋季节。也先土干表现得十分谦卑,而永乐却热忱而又随和。永乐决定给也先土干等人以超常的旌表,特封他为忠勇王,赐汉名为金忠,与那位善卜者、如今官至兵部尚书的金忠姓名相同。盛宴之上,他命金忠的位子坐到侯之下、诸伯之上,并不断命侍者将御前的珍馐赐以金忠。宴后,又将御用金杯也一并赏赐给了金忠等人。

这对永乐来说是特别美好的夜晚。之所以美好,不仅是鞑靼王子的归附,更重要的是胡从内地风尘仆仆奔来,给他带来了有关建文的准确消息……

礼部侍郎胡来到开城“行在”时已是深夜。皇上在宴请也先土干一行之后已经就寝。胡本不想打搅皇上酣梦的,却又怕违抗圣旨。因为早在永乐五年,皇上令他寻访张三丰时,就曾有过特旨:一、凡胡在外所了解的情况,一律书写成密报,即便夜间报至,内侍亦应迅即报送皇上披阅。二、凡胡还朝或到“行在”奏事,随至随谒,不得延宕。所以,胡就只好请侍寝的内官禀报皇上。

永乐刚艨胧人梦,听到“胡”两个字,立即清醒了。侍寝的妃嫔和宫女就忙为皇上更衣。

胡是那种长相平庸,性格也无明显特点的人。不多言多语。在任何情况下都没有表现自己的欲望。静悄悄来了,又静悄悄走了,不显山不露水,不吸引人的注意。皇室成员和大臣们都弄不清他与皇上的关系。永乐帝令他遍处寻觅建文的踪迹;捎带着也稽查太子及各地重要官吏,看有无“异谋”。永乐十六年,他出巡江浙,路过南京时多住了些时日。杨士奇见他滞留京师,颇为疑惑,直截了当地促他快走。他却以“冬衣未完”为借口掩饰过去。后来,他行至安庆,才将太子的情况写成密报(内中说了不少好话)发送北京行在。他十几年来一直在寻访张三丰。然而张三丰这种异人哪是他能见得到的!尽管未能访到,但朝廷还是令隆平侯张信等,役夫三十万,在张三丰的隐居地武当山,大兴土木,耗资数百万,历时十二年,建起了巍峨壮观气势磅礴的宫观,永乐帝赐名为“太和太岳山”。凡到过武当山的人,都说真武大帝的塑像颇似当今圣上。永乐帝听到此类传闻,总是会心一笑。的确,塑真武大帝神像之前,工匠还真是细瞻了圣颜呢!

永乐帝接见胡时,因见其面庞黑瘦,知是风吹日晒之故,便嘉勉了几句。胡叩问圣安。永乐说:“朕极好,你远路而来,又在深夜,有何要事,快快奏来。张三丰你找到了吧?”

胡晓得这“张三丰”指的是建文帝。这个名字折磨了皇上二十多年,也使他胡不知跑碎了多少鞋袜!提起这名字就百感交集!

“启奏陛下,臣,总算找到他了!”

“啊,真的?!”永乐一惊,下意识地想站起来。但两条腿有病,差点摔倒。他用手扶案子时,又把茶碗碰倒了。茶水洒到了龙袍上。

胡忙用袍袖去揩皇帝身上的茶水,然后又去拣茶碗——这种场合是不容许第三人在场的,所以没有官人侍候。但是永乐急不可待地说,“唉呀,不要忙乱了……你确是见到他了?”

“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呢!”

胡开始叙述。

他说他估计建文会逃往川滇一带,即取道湖广及贵州边线,蜿蜒而往西南。又想,建文既化作僧人,必往来寺院;怕被人认出,必避开车马喧闹之地,而住深山敝庵。于是他便也改装,脱下官服,换上百衲衣,扮作乞讨的头陀。

在重庆西南某山上,他遇到了一位自称“玉华山樵”的隐者。樵者或许也能辨出“头陀”亦是假的,却并不探问究竟,两人只是坐于松下用了酒葫芦对饮闲谈。胡有意谈及建文朝时江南旧风物,竞勾起那“樵者”无限感慨。樵者遂吟出一诗:

十年艰辛走闽越,日夜思亲鬓成雪。

回头往事付空花,形影相随衣百结。

当时恨不早见机,扁舟一棹江南归。

西风尘土障天起,秋水鲈鱼空白肥。

胡汝似乎受了樵者情绪的感染,也要用诗来化解胸中的块垒,便也吟道:

即今乞食荒山里,佳士出迎常倒履。

当歌对酒忍暂饮,握手论人愧知己。

同类推荐
  • 徐向前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徐向前兵法(一代名帅名将兵法)

    徐向前是著名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一位和他并肩战斗了半个世纪的老人这样评价他:一个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找、战斗不息的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材料许多取自元帅回忆录《历史的回顾》。这不仅是因为材料的可靠性和权威性,而且,这本回忆录写得生动活泼,栩栩如生,极富个性,许多议论也相当深刻和精辟。在老帅的这些回忆和论述面前,似乎一切其它的论述都是多余的。作者所做的工作,只是将这些材料(包括红四方面军战史等其它史学著作、资料)加以梳理,并尝试着进行了一些分析一评论。严格地说,《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徐向前兵法》属于编著。
  • 汉武帝传

    汉武帝传

    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是一部兼具史料性与趣味性的历史小说,用幽默的语言描述了刘彻的一生。
  •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与外交部长们

    周恩来是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事业长达26年之久,是中国外交事业的奠基者。当代一些著名政治领导人,如斯大林、尼克松、艾登、尼赫鲁、西哈努克、尼雷尔、基辛格等,都赞颂周恩来是一个非凡的外交家。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热门推荐
  • 邪王盛宠:倾城小毒妃

    邪王盛宠:倾城小毒妃

    她堂堂将军府嫡出三小姐,处事不惊,步步为营。下得一盘好棋,用得一手好毒,斗得过心机女,装得了白莲花。却失算爱上了他。他昌梧四皇子,心思缜密,城府深不可测。谋略赛诸葛,身手胜赵云,做事果决,淡泊名利。却栽在了她身上。战事终,梨树下。他一脸期待深情望着她,“你当初拒了一切亲事,却为何愿嫁与我?”她专注于草药书,头都不抬一下,“他们看着不顺眼罢,你还勉强。”
  • 破天一梦

    破天一梦

    人生只不过是我们死之前的一点回忆。能否改变人生,不是从回忆里去改,而是从现在去改变。决定你未来命运的不是过去做过什么,而是你现在正在做什么。摆脱宿命的安排,挣脱命运的枷锁,打破这一切的双手长在我们自己身上。天尊轮回,一个懵懂少年入踏入修仙路,不求长生,只为真我,寻找前世爱妻,解开前世之谜,打破今世枷锁,成就今世威名,改变天地法则,重塑未来。一步步成长为天地至尊回归真我。当站在修炼之巅,蓦然回首,才懂得,上天注定的是一个结果而不是过程,由你做主的那部分是上天赋予你的权力,但最终谁也改变不了那个结果,人生只是一个自我认识,追求真我的过程,一场我们自己主宰的梦而已…………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本书。
  • 霸唱洪荒

    霸唱洪荒

    自盘古开天,创以力证道之法。世间一切生灵皆难逃天道算计之下,道祖鸿钧以斩三尸之法成圣,以身合道,为众生寻觅出一线生机。功德证道、斩三尸即便成圣也是摆脱不了天道。末法时代的夏凡,以信仰证道最终却是功亏一篑,止步在半步圣人境。无穷信仰之力,是众生希望所在,给予夏凡逃离因果的遁去的一。冥冥中夏凡重生到洪荒,盘古开天不久,看夏凡如何汇聚众生之力,以人道无量,逆战天道。新人作者群:26305836.敲门砖:作者的书名。本群是作者进入的,立志于新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与相互鼓励,O(∩_∩)O哈哈~。
  • 亿万特奖

    亿万特奖

    霉运接霉运的官二代杨通逸,因为霉运,上司厌恶同事挤压,人见人嫌。公司一次大单运作中,他又撞霉运,路上遭小车祸误了期。上司恶毒谩骂,让他忍无可忍,愤然反击,准备离职重新开始。因为想重新开始,买一单彩票,五点八亿的特奖砸中他。从此,世界变了,变得精彩。中大奖,这是一个亿万掏钱买彩票者的梦。杨通逸实现了,便有不同的人生!
  • 太后的传奇故事

    太后的传奇故事

    唐朝,选秀女的时候到了。一个叫玥陌的女子是出自玥家的千金大小姐,被皇上看中。因此,后宫又翻起了争宠的日子。最后,玥陌顺利从一个秀女到小仪再到姬再到后宫四妃之首。最后,把皇后扳倒,自己顺利的当上了皇后,为皇上生了一男一女。皇上死后,玥陌又当上了女皇,因此,母仪天下。无人不尊,无人不晓。
  • 末世之任务系统

    末世之任务系统

    你想知道为何雄霸一方的恐龙会消失么?你想知道为何地球曾有冰河世纪么?你想知道为何后羿会进行射日么?地球再一次进行毁灭性的末世时代,一个被神选中的人类将带你破解这一系列的问题,拯救世界不是说说而已。
  • 沙漠女孩

    沙漠女孩

    “夏草,我喜欢你!”“但我不能喜欢你!“夏草!”一句又一句话,夏草这个坚强的女孩还可以坚持吗。
  • 狼君快到怀里来

    狼君快到怀里来

    说穿越咋就穿越,穿越为啥,当然是泡帅哥泡美女了!哇哈哈某女得意的笑道“人有魅力,还用苦逼穷追?狼狼狼快来姐姐怀里可温暖了。”某狼邪魅一笑:“那本王就不客气”一个扑倒。某女冷汗一身这尼玛太可怕了说来就来。某渣男“你个贱货,怎么配的上皇叔!”某女“难道你配的上?啊呸,你个龙阳爱好者!”
  • 韶华碎

    韶华碎

    迷糊少女洛紫苏,一跟头摔进万恶的旧社会,成为了一个爹不疼娘不爱姥姥急的用脚踹的庶女,被家里的姨娘算计,送入了宫中成为了太医院的一名医女……原以为进了宫会好过一点,没想到却意外地卷入了皇室的纷争之中,天性善良而又迷糊的她,在这滚滚的洪流之中该何去何从?面对英俊帅气的皇子,骄傲冷酷的剑客,她的芳心,又该对谁暗许?
  • 守护是专属

    守护是专属

    想就点开看看吧,不会让你失望的。她是出生在贵族的女孩,她有一个明星哥哥,她说服了爷爷来到韩国,却不曾想会遇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