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43600000014

第14章

下山去拍瀑布,在温泉上边的一片岩石地上,我们不幸踏进了双方的“雷区”。很可能是她眼前女儿欢乐的存在,使她产生了向我倾诉往事的渴望,使我由此知道另一个“他”已经生活在西南的红土地上了。她说,他和另一个女人过上了,但生活得并不如意。说这话儿的语气,没有幸灾乐祸的味道,还蕴藉着一种牵系的忧伤。对往事复仇,我知道这不是她这种类型人的风格。人性化的东西过多,善良的心灵只能为宽容所左右,所主宰。往事对她而言,很可能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美丽的错误!只是这种情感上的事,谁知晓呢?连上帝都很难忖度和把握。她从不限制女儿的自由,另一半的生命毕竟是那远方的父亲赐予的,她告诉我今年十月长假女儿就去他那里旅行。她以“母爱”来容纳曾经的伤害和痛苦,为了女儿能享受到另一半父爱的阳光,她对这种情感的牺牲感到值得和宽慰。这是她不同于一些狭隘的“单亲母亲”的地方,通过剥夺女儿另一半应当享受的爱,而借以完成对离异者的情感惩罚,或者心灵上的复仇。这是C女士让我敬重的地方。

似乎C女士还大致谈及了他前夫的相貌,说女儿长得像他,流淌着他蒙古族的血统。她并没有像其他受到过伤害的女人一样,将往事所有的过错都加罪在一个人的头上,稍有微辞是他的“大男子主义”。这很可能是她最不能容忍的地方,是他们俩分手的最根本原因。我不想过多地将自己生存的触须翻越别人生活的藩篱,这也是我一贯坚守的风格。只是因了她这位朋友,我才多少产生出了解他们陌生世界的一份渴望,更多的想法是想帮助她卸掉痛苦,尽管这种关爱是微不足道的,有时甚至还帮了倒忙,但拳拳心意是真诚的,不掺杂虚伪的水分。

既然彼此都是坦诚披露,我也大致跟她说到了我离婚的姐姐,我在心里一直牵挂着她,我也谈及了我痛苦中的妻子,以及我对待这种痛苦的理解和我们夫妇间坚守的情爱。我和她,就谈了这么多的内容,而且是边走边聊的,十分简洁,不久,就到了瀑布的脚下。这时,她的孩子气又显现出来,或许因了女儿的存在,多少有着些做母亲的矜持。我还是那种老气的样子,更因了这样的交谈而心头泛苦,为了我的王姨,我的姐姐和妻子,也为了她和我自己,而且,我一直难以释怀的是,为什么在最美丽的地方,我却心怀着推搡不开的忧伤?难道这是我的一个宿命吗?千年激流而下的瀑布,你能不能为我破解这潜蕴生命里的奥秘?我的存在只有数十年,为何却要经历如此之多而且沉重的苦难?我站立着的脚下的温泉水,能给我一个温暖的回答吗?

这一次美好的旅行,我们既有着真诚倾诉,也有着她拍片过程中发生小矛盾的委屈流泪,对此,我也要向他们母女表示歉意,因了我饭桌上的语言不慎,而使她的“委屈加上委屈”,好在她是一个宽容的人,事后就将不快全然忘掉了。

长白山是我们俩交往中,唯一一次触及往事的“雷区”。以后彼此见面就再没有言及她心中的“他”和我心中的“她”。触及朋友间的情感角落,需要保持合理的距离,在这一点上,我和她都掌握得恰到好处。这不是自夸,事实也是如此。

长白山归来后,我的内弟撺掇我—拍片时用过他的车,与C女士相熟—帮助C女士解决个人问题,遗憾的是中途夭折。心意虽有,或许在她的情感上帮了倒忙,总之,我们都淡化了这件事,我这个人天生就不是做月下老人的材料,从此,就更死了这份心,似乎我心存的这份真诚守望还将持续下去。我想,我这种真诚或许只有上帝才会知道。

像前章“无援的伤害”所讲到的故事一样,到此就当结束了。但问题是,她还有诸多富有情趣和个性的小片断,尚未收纳进来,弃之在我看来是很可惜的。这些片断多少从另一个侧面映衬了我前面所写及的文字,读者就权且把它看作这篇文章的补录,而且我还要谈谈从她办公室书柜里拿回家来所阅读的一本书。这本书恰巧写到了一个有家的女人和一个独身男人的故事,聪明的读者也许已经洞晓,我说的是《廊桥遗梦》。没错,就是这本书。它目前已成为我和妻子爱情之外的经典读物,过会儿我将特别写写它。

我说过,C女士是位事业心很强,生活不太拘泥小节的人。除了性情,这很可能与她从事的电视职业有关。我接待过不少电视台来我县拍片的人,一位女编导和一位男摄像,配合相当默契,而且住宿就在对门或隔壁,这样工作和照顾起来方便。C女士和他的两位男助手,都曾向我讲述他们在大兴安岭拍摄《在山顶的日子》的经历。由于远离城镇,他们不得不睡在同一间木屋里,像姐弟一样自然而亲切,没有那么多婆婆妈妈的复杂想法。这需要坦诚,我和他们三人都接触过,而且还曾有一次敞开门分居两间屋里的事,睡在农家土炕上,夏夜的小南风透窗而吹,虫鸣枕畔而歌,寥落犬声时入梦中,觉睡得甜,心跳得静,由此我也感受到“影视人”,并不都像外界传说的那样“糟糕”。这都是些局外人的复杂心境或者妄加揣度,我们应当为此改变生活的视角,矫正丑陋的心态。亚当与夏娃有偷吃禁果的经历,但那不是人类生存的全部历史。我是鉴于我父亲跟我王姨48年的“友情”以及我和C女士18年的交往而说的。

C女士的粗心和马虎也算得上可以。一次,我们拍片夜宿长春一家宾馆,分住在隔壁。三位同行者去街上消遣,我躺在床上读带来的一本书。这时C女士洗漱完毕,也没有看房间号,就兀自闯了进来,待发现走错门,自己也不禁大笑起来。生活就是这样,给粗心者带来诸多苦恼、麻烦,也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快乐。C女士能战胜爱情的失败与痛苦,在我看来,就在于她天性里存在的这种快乐。

当然,C女士也有她心存不满的时候。譬如有一次,乘车外出拍片,我的作家朋友习惯称呼结了婚的女人为娘们,我有时也好这样说,她听了,觉得不舒服,就直言不讳地说,我不喜欢听这个词。有一次,我忘了这码事,当着她的面脱口而出,便感到心里很不好意思。或许,她的女权意识觉醒得比较早,因而在与前夫大男子主义的抗衡中,她最终选择了“独身”。我没有和她探讨过这个问题,我想是吧。电视台挑选她主持女性频道工作,算是选对了,还有比她更合适的“女权”者吗?

最后,我要讲讲那本书的故事了,简单而复杂,像涌出的泉水一样,看似游离大地的母体,而又无时无处不萦系其中。我做出这个比喻,是想说这本《廊桥遗梦》,在我与C女士的交往中,绝不要仅仅把它看作是我从她书柜里抽取的一本书,或者说是她允诺相赠的纪念品。生活中很多无意识里发生的事件,随着时光的向前移步,而走到了它凸现出意义的精神家园。那是两年前的一个夏日,天气晴好,我到电视台大楼里找她办事。从她北向的办公室,可以看到窗外洒在楼顶上的阳光。在她忙碌业务的时候不便打扰,于是我很随意地走到她身后的书柜前,在紧密挨靠的书脊间,眼光偏偏就捕捉到了这本小薄册子。其实,《廊桥遗梦》在中国已经流行十年之久,我知道这本书的存在,也在书店和书摊看见它的面目,但我懒得翻动它,没有产生阅读它的渴望。我从许多推介的文章里,大致了解这是一本适宜于中年人的读物。我不想读它,是怕它也写成琼瑶式的爱情故事,浪漫而不实际。当我回到家来,读及这本书时,我还没有想到在两年后我会写出“我生命中的女人”,而且C女士成了我笔下的一个“真诚的守望”。这或许是巧合,但这巧合里却躲藏着宿命的身影,就像自然界里存在着的那根生物链一样,破坏其中的一节,就断了很多生命的进程。譬如没有那次笔会上沉重而深刻的黑色背影,没有十五年后的重逢,那么就不可能存有我心中的这份真诚守望,而这本《廊桥遗梦》或许我终生都不会读它,即使读及了,那也是另一番不同的情境。这就如同那个哲学的命题一样:“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我想,这个“命运链”中,还有着它的不同层面的扩展,譬如我的父母和我王姨,我与我的妻子,而一部优秀的作品,它所净化的灵魂绝不止成千上万!当我深夜读罢发生在太平洋彼岸的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时,我的心湖层起波澜,望着身旁睡熟中的痛苦妻子,我深刻理解了“责任大于爱情”的人生道理,也恍然悟出我对C女士的一份真诚守望,来自我对妻子陷入痛苦之中的真诚守护。静夜里,我用双手捂着脸,像受到伤害的蚌壳紧闭柔软的灵肉,灯光下的指缝间有晶莹的珍珠,在闪耀着美丽而忧伤的光泽。在生命与爱情之外的浩宇之间,人类居住的星球在静寂无声地旋转,有着多少如《廊桥遗梦》一样的凄美故事在发生,在继续着。过了许久,我重新打开双手的“蚌壳”,看到泪滴孕生于118页—119页间的文字珠玑,于是把它在心灵深处珍藏起来,以作生命里的一份纪念:

自罗伯特·金凯上星期五从她身边离去后,她才意识到,不管她原来自以为对他多么一往情深,她还是大大低估了自己的感情。这看来似乎不可能,但是真的。她开始理解他早已理解的事情。

但是,她还是端坐不动,她的责任把她冻结在那里,眼睛死死盯着那扇后窗,她一生中从来没有这样死盯着任何东西看过。他的左车灯亮了,再一瞬间他就一去不复返了……

“哦,基督—哦,耶稣基督,全能的上帝……别!”这些话都是在她肚里说的,“我错了,罗伯特,我不该留下……可是我不能走……让我再告诉你一遍……为什么我不能走……你再告诉我一遍,为什么我应该走。”

她听见他的声音从大路上传来,“在一个充满混沌不清的宇宙中,这样明确的事只出现一次,不论你活几生几世,以后永不会再现。”

§§§第七章 与天使沉沦

这是一群漫漶在我记忆深处的女人,她们就像旷野上空的流星一样,只在我生命的视野里短暂地闪现过后,就永久地消失了,今生今世永不会再现。下雪的日子里,我伏案寻觅,如同渴望在窗外的枯枝上找到绿叶,这并非完全的荒唐,起码我是想到了对往事夏天的寻找。也尽管这种寻找仿佛地层考古一般支离破碎,瓦片与颈圈或缶底,已很难复原成美丽的形体了,但它会使我们想象出创造它和使用过它的那些粗糙或柔骨如肌的双手。还可以想象出它曾经装载过清凉的泉水,甘醇的美酒,或者脱去皮壳的粟谷。我如此譬喻,就是想告知读者,这些印象模糊的女人,她们都曾经在某些方面,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是留在我情感与生活树干间的刻痕,尽管没有伤及爱情的命根,但划过的地方无疑还残存着印迹,我把它写出来,是想彻底解脱沉重的肉身,让忏悔后的心灵得以更轻盈地飞翔起来。

我将这些生存在社会底层的女人—按摩女、夜总会的歌舞女,说成是天使在沉沦,很多人—淑女、雅士,是会将嘴角撇咧到腮帮上去的,而且还要流露出不屑一顾的眼神儿。其实,这些人都浑然忘记了“丑小鸭何以变成天鹅”的历史,当上帝用母胎造出人类的那一刻,我们都是以天使的身份降临于世的,没有什么淑女和妓女、雅士和无赖之分,而且我们用嘴吮汲着的都是纯洁的母乳,从侧埋在胸乳间的一只眼睛看到了蓝天飘浮着的奶汁般云朵。后来,不同的生存环境改变了已经长出翅膀的天使们的命运,优雅的条件,良好的教育以及相反的生活走向,使得天使或翔集于上层社会,或沉沦在社会的底层。面对现实,我只想说出一个事实:按摩房和夜总会,大多数的按摩女、歌女、舞女身份标签多填写着两个字:贫困。这些女孩子多半来自山区、乡村和小城镇(当然也有一部分城市里的女孩儿),她们为城市的迷人灯光、富裕生活所诱惑,走进这里来吃几年的青春饭。于是,她们就毁掉了曾经的天使身份,让纯洁的心灵成为污染社会的一个根源。这难道都是她们的过错吗?社会以及参与者,不排除我自己在内,难道就只凭着一张嘴指斥她们的堕落,而自身就无清洗原罪和忏悔的地方吗?夏娃沉沦的另一半,是亚当的罪过,上帝也将会说出这样公正的话。

记得,四年前的一次外出考察,由“黄龙府”的农安乘车去德惠,在中途上来两个女孩儿,一身当时流行的“小姐”打扮,其中的一个还是一脸孩子气,看样子不会超过十六岁。她的眼神儿还一半天真纯洁,一半淫秽放荡。我的座位挨靠着她们。她们彼此咬着耳朵,交流最近的“猎客”收获。我感到难以言说的悲哀,如我女儿一样的上学年龄,应当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而她们却像重油污染过海面上的水鸟,一半遭浸的翅膀沉重地耷拉着,另一半干净的羽翼扑闪着,渴念飞向天空。“救救孩子!”—下车后,看见她们勾肩搭背,还一边不忘向行人顾盼生姿的背影,我知道鲁迅在八十年前喊出来的这句话有必要再呼喊一遍。

我一面痛心疾首地在心底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一面又身不由己地向诱惑的渊薮滑落,这是我的悲哀。尽管,我适时地止住了“原罪”的脚步,但我不能就此伪装起来,扮成高贵的绅士模样,这同样是我所摒弃的做法。天使不应当掩饰,她曾经闪现过的“魔鬼”念头。亚当也必得承认他偷吃禁果的历史。我们每个人在产生强大涡流的诱惑面前,都曾主动或身不由己地卷入“利海色涛”之中,像一节草棍或破船的碎片,浮荡在世俗的波峰浪谷间。无论你藏掖心底,将其带进死地,还是坦诚地说出来,写出来,公之于世,上帝都将会宽宥你从前的罪过,以及忏悔。

我愿意努力,像一名虔诚的基督徒一样,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前,领取心灵“忏悔”的洗礼。奥古斯丁与卢梭的《忏悔录》是“心路历程”上的两座里程碑,至今尚无人能摘取戴在他们流血头颅上的荆棘花冠。曾经有人指斥他们是用“记忆文学”的泡沫来欺世盗名,我不想参加论战,惹火烧身。我只想喝问,指斥者你为何自己不曾戴上“忏悔”的荆冠?莫非你是无罪的圣贤?历史长河里总会有沉渣泛起,但有一点无须怀疑,嘲笑卢梭者,无从取代卢梭;讽骂鲁迅者,也不可能成为鲁迅。忏悔是需要一种真正的贵族精神,而斗士则要具备不畏生死的气概,连自己的一块原罪的死皮都下不得手旋去者,我们有权利质疑他的嘴上功夫。忏悔,还是不忏悔?断然发问容易,但真的拿起用思想消过毒的手术刀来解剖自己复杂多变、充满各种矛盾斗争的灵魂,无疑是十分艰难的,而且痛苦难当。它不仅仅是你自身的痛,还要牵连你的挚爱者。这也就是我国至今尚无一部真正的心灵忏悔录的缘故。巴金老人真诚地“忏悔”了一半,韦君宜坦荡地“思痛”了一半,至于“用身体来写作”的美女作家们,实在不敢恭维,因为她们不是用心灵来忏悔,而是在用肉体来露丑。我读过这类美女们的作品,我感受到她们的肉身在沉落,而灵魂却轻飘得像一根从天使翅膀上掉落下来的羽毛。

同类推荐
  •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世间最浪漫的事都是免费的

    两个人在一起,相爱容易相处难,当激情褪去,怎样留住爱情与浪漫?长久的爱情,要的不是惊天动地、海誓山盟,而是柴米油盐点滴生活里的用心。用创意把两个人的平淡生活点石成金,让生活处处有惊喜:一起收集自然,收藏生活的点滴的美好;一起制作手工:首饰、瓷器、布偶、爱的礼物;一起养宠物,照顾它,给它爱;一起做个吃货,吃遍天下美食;一起去旅行,手牵手走遍各个角落;一起拍照,发现生活中不易被察觉的美丽......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西方小说与文化帝国

    本书是资深教授蹇昌槐的最新力作,也是我国第一部用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系统研究西方小说的理论专著。作者基于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视野,对弥散在西方小说艺术巨川之中的帝国文化镜像萌生、发展和形成了原创性的理论阐释,对塞万提斯、笛福、夏绿蒂·勃朗特、狄更斯、康拉德、海勒、沃克等数十位精英作家的创作了深刻的重解。全书视角新颖,立论清奇,文情并茂,可读性强。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童年论

    童年论

    近年来,学界对童年社会学研究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旨在介绍这一研究领域中的主要发展情况。在当代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建立了童年研究与社会学理论之间的联系,呈现了它的历史、政治和文化维度,并通过对童年的社会结构性特征及其日常生活背景的深入分析揭示了童年的社会建构特征。本书并不是根据家庭、学校和玩耍这样的传统类别,而是围绕空间、时间、文化、身体和工作这样的主体来组织内容的。通过这种方式,本书分析了近年来童年研究中新的研究方法的差异,以此为童年研究领域提供有价值的启示。
热门推荐
  • 狂神武尊

    狂神武尊

    少年风烨,重获新生。称霸龙溟,无上玄皇。天才?娇女?王者?仙子?魔王?圣女?在他眼中,也不过是一世的蝼蚁……
  • 修神路之九转通天

    修神路之九转通天

    一个大学高材生在宿舍玩游戏时因电脑爆炸昏迷,再次醒来时却发现自己在异界之中,在这个陌生的世界,自己的前世注定今生不会平凡。
  • 奸妃不是黑莲花

    奸妃不是黑莲花

    生来被预言为祸水命,就意味着总有几个渣想要灭了她。前行的路上,她为了权倾天下,再也不敢奢求良人白首。她怎么也没想到,与皇宫中最狡诈的大狐狸斗智斗勇几个回合下来,竟然还斗出了别样情愫?“喂,你抱我这么紧干嘛?”她一脸厌倦地想推开那张狗皮膏药。“怕你被风吹跑了,被别人捡了去,不肯还。”
  • 阳光男神

    阳光男神

    当黑暗已经离我们远去,当上个文明的战士不再变成光,当那句人类绝对不会输给黑暗的话已经成为了黑暗的谢幕词,当最后那一刻成为无人知道的永恒,这个时代的人类文明不知道这颗星球曾经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战争,远古文明的继承者无意之间创造出惊天动地的故事。“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信念变成光的。”
  • 复仇三公主vs南家二少

    复仇三公主vs南家二少

    这绝不是单纯的言情,她不可以有感情,今时今日她绝对不会让自己爱的人再受到伤害他必须伪装,他不是纸醉金迷,却为何看着自己爱的人死在面前.
  • 魔君驸马:公主跟我回家

    魔君驸马:公主跟我回家

    一袭白衣的冷漠少年,身负着血与灵的封印,锁下的血魔是暴戾无情的存在。然,谁又知,血魔承载的并非毁灭,化身为人类模样的血魔的灵魂原是世人无可避免的劫。冰冷的俊容上永远是漠然。救赎?没有人会救他,被世界、世人放弃的恶魔,滚回地狱去吧!
  • 通天武神

    通天武神

    破落家族废柴弟子江南,不甘为人后,逆天崛起!身怀宝塔,独尊十二力,披荆斩棘,终成通天之道。手握金石,帝尊十二诀,乾坤苍穹,妖魔仙道,我通天武神之怒,谁人敢接!
  •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敦煌古代体育文化

    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敦煌古代体育文化只不过是一条小溪。但是,月印百川,这溪流 照样映射着中华文明之光。千余年来,它以灿 烂的形式,被认为是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 品种之一。
  • 投降吧芒丫头

    投降吧芒丫头

    一个与爱人阴阳相隔的富家公主,穿梭在梦境的爱人和现实的男仆中,可她的爱人在现实生活中暗暗的在保护她,公主应如何应对?冥谨慧第八部小说强势登陆!此部小说是《校草为校花的华丽蜕变》续集,第二部名称《校花和校草的恋爱未央》!重要通知:不好意思各位,更新时间改变了!从4月份的第二周开始更改为每周六,周日中午12点更新!!每周更新的三章改为两章,这样我才能勉强保证不断更,敬请各位读者理解!(定时发布,望各位读者仍不离不弃,我便死更到底!)
  • 女人赢在28岁前

    女人赢在28岁前

    《女人赢在28岁前》是针对28岁前女性独有的特征,从社会现实出发.立足于规划女人一生幸福的宏伟蓝图。全书共分为魅力、品位、心态、爱情、品性、商数、习惯、交际、智慧、成功、事业、定律、幸福等十二大篇,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赢在28岁以前”的理由与内涵,紧扣女性成功的主旨,从不同侧面详尽地为女性展现成功的要素。 捧读此书,它将为你拨去心中的疑团,点亮智慧之灯,指引你扣开隐秘的成功之门,引导你通往幸福的康庄大道。本书以慧眼独具的视角,对古今中外数以千计的女性成功案例进行发掘和淘先,最终提炼出女性成功的不二秘诀,将其呈现在大家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