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认为,地理大发现及随之而来的欧洲殖民扩张为全球化的第一次浪潮。从英国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促成了全球化的第二次浪潮。在第二次产业革命及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过渡时期掀起了全球化第三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为全球化第四次浪潮。人类社会现正处在全球化的第五次浪潮中。
因此,20世纪的全球化浪潮更加汹涌澎湃。它经历了包括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在内的“东方的反抗”,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的世界格局的重组,超级大国的兴起和冷战时代的到来,殖民主义的衰落及冷战后时代的降临。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全球文明时代”。
亚洲的觉醒
20世纪初亚洲的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一些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形成,他们提出了较为明确的民族民主要求。
正在这时,日俄战争(1904—1905年)爆发。亚洲国家的资产阶级将“同文同种之邦”的日本战胜沙俄,看作“西方被东方打败”(孙中山语),激发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印度民族主义者提拉克主办的枟狮报枠,赞扬日本的胜利“表明白种人不可战胜的神话破产了”,由此得出结论,印度人也可以打败英国殖民者。
世界上觉醒起来的被压迫民族终于从日本的先例中认识到:必须把西方的科学、工业引进自己的祖国,但必须像日本人那样摆脱欧洲人的控制,自己掌握现代化进程并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
孙中山(1866—1925年)后来总结说,自日本战胜俄国那天起,亚洲各国人民就抱有摆脱欧洲压迫的希望;这一希望在埃及、波斯、土耳其、阿富汗,最终在印度引起了一系列独立运动……如果我们要恢复自己的权利,就必须诉诸武力。
西方学者也大抵认为,日本战胜俄国,“显出了欧洲的衰落和欧洲以外的民族主义力量的崛起的预兆”,是“未来的全球时代的最初一瞥”。
亚洲觉醒的突出历史事件包括1905—1911年的伊朗资产阶级革命、1905—1908年的印度民族运动、1908—1909年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和1911—1912年的中国辛亥革命。它表明,亚洲各国的革命斗争已从过去自发的农民运动转变到自觉的有组织的民族民主运动,即资产阶级革命阶段。
它对全球化运动的意义主要有二:一是它与俄国革命一起,成为世界范围内彻底埋葬封建专制制度的最后决战;二是它庄严宣告亚洲国家已不复是被压迫被奴役的对象,表达了东方人民要用自己的战斗打破东西方不合理格局的坚强决心,为半个世纪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开辟了道路。
1907年夏,亚洲众多国家的革命者在日本成立“亚洲和亲会”,宣告该会的“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争取亚洲已经丧失主权的民族获得独立”,并相互约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世纪开始的时候,西方列强内部也是矛盾重重。终于形成了由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集团和由法、俄、英组成的协约国集团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经过4年的浴血厮杀,战争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在战争的硝烟中,4大帝国(沙皇俄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土崩瓦解,即使获胜的英、法、意诸国力量也遭到削弱。战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除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外,还有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匀的矛盾。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俄国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1922年12月30日,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简称)宣告成立。极大地改变了20世纪政治发展的方向。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战胜国由美、英、法三国操纵,在巴黎召开和会,跟德国签订了枟凡尔赛和约枠,又与德国的盟国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等国逐一签订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列强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新秩序。
为了调解列强为争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在美国策划下,1921年11月至1922年2月,美、英、法、日、意、中、荷、比、葡等9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签订条约构成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在反对苏维埃俄国、共同宰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基础上达成的暂时妥协。
为维护战后新秩序,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1856—1924年)力主建立一个国际组织。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枟国际联盟盟约枠,它被列为枟凡尔赛和约枠的一部分。1920年1月10日,枟和约枠生效,标志着国际联盟(简称国联)的正式成立。
它除由联盟全体会员国代表组成大会外,还设立了一个拥有同等权力的行政院,由9国代表组成,其中,英、美、法、日、意为常任理事国,另外4个非常任理事国由大会选举国联其他会员国担任,每年更换。国联还设有常设秘书处、国际常设法庭、国际劳工局等机构。
对德国殖民地和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地,国联建立了委任统治制。委任统治权被授给了英国、英国的自治领、法国、日本和比利时。委任统治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原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地,这些地区即将达到独立的程度,故交给受委任国“暂管”;第二类是原属德国的中非殖民地(包括德属东非、多哥和喀麦隆),由于“其各方面发展程度不够”,由受委任国担负其地方行政之责;第三类是西南非洲和原属德国的太平洋领地,它们的发展程度更低,由受委任国作为自己领土的组成部分进行管理。委任统治制实际上是殖民统治的变种。
枟国际联盟盟约枠规定,任何会员国如不顾盟约规定,遽行开战,其他各会员国应立即与它断绝各种商业的、财政的关系甚至采取集体军事行动。但盟约并没有规定侵略的定义和制裁的方法,却规定要采取制裁行动需全体一致通过决议,结果使制裁侵略成为一句空话。
在枟国际联盟盟约枠上签字的有45国。国联成立后,为英、法所控制,德国集团各国不准加入,苏联也被排斥在外。1926年9月和1934年9月,德国和苏联被接纳加入国联并担任常任理事国。1933年3月27日,日本退出;1933年10月,希特勒以德国军备平等要求未获满足为借口也宣布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国联随之瓦解。1946年4月正式宣告解散。
国联对全球化历程并未起多少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作出了建立国际组织以协调国际矛盾的尝试,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组织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教训。
雅尔塔体制与冷战格局
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悍然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其间,反法西斯联盟逐渐建立。1943年9月3日,意大利投降;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联盟国家进行了频繁的外交活动,先后举行3次首脑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发布了枟开罗宣言枠、枟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枠和枟波茨坦公告枠。最终,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建立了联合国。
这些外交成果表明,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进行有效合作,因而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也为战后民主解决战败国问题和建立国际和平与合作新秩序创造了必要条件。
在3次首脑会议中,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1879—1953年)、罗斯福(1882—1945年)、丘吉尔(1874—1965年)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举行的雅尔塔会议更显重要。它讨论了战后世界的安排,决定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确定了波兰的东部边界;会议在讨论建立联合国问题时确定了安理会五大国在作出决定时必须遵循一致原则(即中美、英、苏、法5个常任理事国均享有否决权)。会议确定的原则被称为雅尔塔体制。同年4—6月召开的旧金山会议和7—8月的波茨坦会议对雅尔塔会议确定的原则加以补充和具体化。
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期讨价还价最终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建立在美苏战时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达成了共同主宰战后世界的默契。这一大国强权政治的实施,导致了德国的分裂(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欧洲的分裂(东欧与西欧)和两大阵营的对立(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雅尔塔体制的确立必然导致美苏两极格局。
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演说,声称“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亚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它的背后……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纳……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富尔顿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大国猜忌等等都是引起“冷战”的原因。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笼,其核心是对苏联进行遏制。它攻击苏联和东欧国家是“极权政体”,要求世界人民在所谓“自由”和“极权”两种生活方式中选择。从此,美国政府把“冷战”正式作为国策。
1948年的第一次柏林危机及随后德国的分裂,标志着冷战的加剧。1949年4月4日,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加拿大、意大利、挪威、冰岛、葡萄牙和丹麦组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各缔约国将在任何成员国遭到威胁和侵略时,对其进行军事上的援助,共同承担防御任务。
时隔6年之后,1955年5月14日,苏联为与北约相抗衡,联合阿尔巴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等东欧7国,组建华沙条约组织。
北约和华约两个军事政治集团的相继建立,标志着东西方关系进入了公开的政治对抗和军事对峙的冷战时代。这个时代一直持续了40年之久,直至苏联解体。
根据雅尔塔体制建立起来的联合国,在美苏争霸的两极体系下,成就不大。1960年,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1905—1961年)提出作为维和行动理论新思路的“预防外交”概念。其中心思想就是,在大国间严重分裂、东西方冷战加剧的情况下,“对那些明白的、确切的属于大国集团当前冲突范围以内的问题,联合国绝难发挥影响作用”。但在大国斗争的边缘地区及冷战尚未波及的“无人地带”却是设法防止冲突或解决争端的用武之地。
殖民体系的崩溃
从4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中期约30年的时间中,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不断高涨,导致殖民体系的崩溃和民族独立国家体系的建立。
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首先出现在亚洲。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亚爆发八月革命,宣告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诞生。在经历两次抗荷战争后,1949年12月19日成立联邦,结束了荷兰对它长达340年之久的殖民统治。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成立,次日印度独立,结束了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次大陆长达200年之久的直接统治。
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相继获得独立的还有老挝(1945 年 10 月12日)、菲律宾(1946年7月4日)、缅甸(1948年1月4日)、锡兰(后改名斯里兰卡,1948年2月4日)、柬埔寨(1953年11月9日)和马来亚(1957年8月31日)等。尼泊尔王国也从1951年开始宪制改革,加入民族主义国家行列。60年代后独立的有马尔代夫(1965年7月26日)、新加坡(1965年8月9日)及文莱(1971年完全自治,1984年元旦成为完全独立的君主国)。
在西亚地区,1946年4月17日,英法从叙利亚撤走最后一批殖民军,12月31日又最后撤出黎巴嫩。1946年3月25日,约旦独立,国名为约旦哈希姆王国;1957年7月,英军被迫撤出。1948年5月14 日,以色列国诞生。
在海湾和阿拉伯半岛获得独立的有科威特(1961年6月19日)、阿拉伯也门共和国(1962年9月26日)、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南也门,1967年11月30日;1990年5月22日两国统一为也门共和国)、阿曼苏丹国(1970年8月9日)、巴林(1971年8月14日)、卡塔尔(1971年9月1日)、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71年12月2日)等。
50年代起,民族独立运动高潮转向非洲。1951年12月21日,联合国托管地利比亚成为战后非洲头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1952年埃及发生七月革命,次年宣布废除君主制;1956年,取得收复苏伊士运河主权斗争的胜利。
在埃及七月革命及其反殖斗争影响下,北非普遍掀起民族解放运动。1954年11月1日,阿尔及利亚开始了长达7年半的解放战争,1962年7月3日正式独立。1956年,英埃共管的苏丹、法国保护国突尼斯及摩洛哥相继获得独立。
在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独立运动以英属加纳(1957年3月6日)和法属几内亚(1958年10月2日)为前驱。在它们鼓舞下,广大法属西非与赤道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1959年,塞内加尔和马里组成马里联邦,要求独立。法国修改宪法,同意在1960年让法属非洲各国及法属托管地喀麦隆、多哥独立。同年获独立的英国殖民地有索马里和尼日利亚,比利时殖民地有刚果(利)。这样,这年宣布独立的非洲国家达17个之多,被称为“非洲年”。之后,又有15国相继独立。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总数已达41个。1990年3月21日,长期受南非种族主义政权统治的纳米比亚正式宣布独立。非洲的非殖民化使命完成。
拉美与大洋洲的民族解放斗争也风起云涌。1956年古巴革命战争爆发,1959年元旦取得胜利,美国对古巴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告终。紧接着,巴拿马开展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美国被迫同意在1999年12月31日后交还运河区的主权和管辖权。长期处于英、荷、法、美殖民统治下的加勒比地区各国也纷纷独立;在大洋洲上诞生了一系列新国家。
1994年10月1日,联合国最后一处托管地帕劳正式独立,枟联合国宪章枠规定的国际托管制度最终完成了历史革命。
1945年殖民地人口约8亿,到1985年减少到不足300万,到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时又减少了140万。从1945年到1960年,大约有30块托管领土和非自治领土获得独立或自治。从1960年到1984年,又有59块殖民地获得独立。新生的主权国家纷纷申请加入联合国,1960—1961年出现了联合国接纳会员国的第二次高峰期。联合国会员国从创始时的51国发展到1999年的188国。
第三世界的崛起和壮大,给联合国注入了新鲜血液。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国际关系中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缓解国际冲突、反对种族歧视和压迫、推进非殖民化进程,以及在协调解决世界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上开展了大量有益而颇有效的工作,为推动全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努力。
为了从经济上摆脱资本主义的控制和剥削,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互助与合作,建立起许多区域性或专业性的国际经济组织,用集体的力量与资本主义强国抗争。
冷战后时代
80年代,东欧发生剧变。1980年7月14日,波兰格但斯克造船厂发生罢工风潮。9月22日,成立与政府对立的“团结工会”。1989年6月14日,执政40多年的波兰统一工人党在议会选举中惨败,团结工会上台执政。
同年10月23日,匈牙利宣布由“人民共和国”改名为“共和国”,并从1990年起实行多党制国会选举。
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宣布开放跟联邦德国间的边界,屹立28年之久,被视为德国分裂象征的柏林墙终被推倒。
同年11月29日,捷克斯洛伐克联邦议会取消宪法中有关捷共领导地位的规定,捷共在议会中成为少数。
同年12月22日,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陷入极度混乱,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发生激战。“罗马尼亚救国阵线委员会”成立。25日,总统齐奥塞斯库被枪决。
1990年1月30日,保加利亚共产党举行14大,决定实行市场经济和多党制,党名改为社会党。
同年2月7日,苏共中央决定放弃一党制。
10月3日,两德和美、英、法、苏四大国外长签署联合宣言,宣布东西德实现和平统一,标志着以德国分裂为特征的欧洲战后历史结束。
1991年6月28日,苏联和东欧国家以及一些亚洲、拉丁美洲国家进行“经济合作”的区域性组织“经济互助委员会”(1949年1月成立),在布达佩斯会议上宣布正式解散。7月1日,华沙条约组织6国领导人在布拉格签署议定书,宣告华沙条约有效期结束。至此,形成战后东西方对峙两大集团之一的东欧集团不复存在。
1990年,波罗的海3国(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宣布脱离苏联独立。1991年12月,苏联的11个加盟共和国(阿塞拜疆、亚美尼亚、白俄罗斯、哈萨克、吉尔吉斯、摩尔多瓦、俄罗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和乌克兰)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12月25日,存在了将近69个年头的苏联正式宣告解体。
从此,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世界走向多极化。国际形势总体趋向缓和。
但是,天下仍不太平。在全球化进程的新阶段,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还有新的发展。美国妄图独霸世界,做起“单极世界”的美梦。
1994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提出东扩计划。虽遭俄罗斯坚决反对,后来仍强行将匈牙利、捷克和波兰吸收为自己的成员国,将战略前沿地带向俄罗斯边界推进了750公里。北约不仅极力在维护欧洲地区安全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实际上通过干预波黑和科索沃问题(1999年)已将其防区扩展到中、东欧地区。同时,北约还力图在世界其他地区发挥更大作用,想对防区以外“涉及共同利益的危机和冲突”进行集体军事干涉。
美国确实具有超强实力。然而并不具备主导全球事务的能力。更何况,在世界大同的社会到来之前,世界多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在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家,约2500个民族,无论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发展程度,还是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都存在着差异。每个国家都希望保持自身特点,并在稳定中得到发展,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极不可能推广到整个世界。各国人民有权根据本国国情和自己的意愿,选择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而不应受到任何外来势力干涉。全球化并不排斥世界多样化。
民族国家仍然是现实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力量。中国和俄罗斯在众多国际问题上公开向美国叫板,欧洲和日本等西方列强在政治、经济甚至军事领域也频频跟美国离心离德。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越来越难以为美国所操纵。非政府组织(NGO)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经济全球化的新阶段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在市场化、信息化方面有突出表现,超国界的、全球性的力量在加速行动。
经济全球化意味着国际上分散的经济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运作的整合,具体包括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
经济学家彼得·狄肯形象地举例说明经济全球化:商品标签所注明的产地,实际上只不过是产品最终装配的地点。对由许多个别零件组装起来的产品来说,比如一部“英国”汽车、一台“美国”计算机、一台“荷兰”电视机、一架“德国”照相机,你既可以说它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又可以说它不是那个地方的产品,因为它们已经是全球各地生产的零件的集合。
经济全球化也是贸易的全球化和金融的全球化。后者因许多国家对自己金融市场的开放及金融交易的电子化而来势更猛。它加速了资本的全球流动,降低了交易成本,但也容易引发全球的金融灾难。
在全世界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的主要是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时代重要矛盾之一是跨国公司行为的有计划性、高效性和全球资本无序流动之间的矛盾。此外,经济全球化跟国家之间的关系复杂。一方面,跨国公司要实行全球扩张,必须以母国为依托,其母国使用各种手段为其发展创造条件,为其进入别国排除各种障碍。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隐含着市场与国家的根本矛盾,主权国家的民族利益同跨国企业存在着经济上的控制与反控制斗争。
全球化过程中,世界范围的企业兼并风此起彼伏。尤其是许多欧美大企业,越过大西洋进行兼并和联合。欧美两大陆企业兼并的资产从1995年的694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的2565亿美元,年增长率为54畅6%。兼并确可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受益,优势互补,降低成本,在世界市场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但它并非有百利而无一弊。1998年,美国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就没有得到理想效果。两家公司宣布合并时,股值合计1640亿美元,到该年底,却跌至1080亿美元,兼并伊始就下跌了34畅1%。
不同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存在着“不平等地位”。这种不平等既指发展中国家国内体制、政策、知识等问题对国际竞争的制约,也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并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总体看,由于历史等原因,较发达国家占据着更有利的位置。西方大垄断资本通过直接投资、国际信贷、国际贸易、技术转让等各种途径,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剥削和支配,在国际范围内进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再分配。
亨廷顿在枟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枠一书中,引用一位学者的观点来概括西方霸权的原因:
(1)拥有和操纵着国际金融系统;
(2)控制着所有的硬通货;
(3)为世界上主要的消费品主顾;
(4)提供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制成品;
(5)主宰着国际资本市场;
(6)对许多社会发挥着相当大的道义领导作用;
(7)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干预;
(8)控制着海上航运线;
(9)进行着最先进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0)控制着尖端技术教育;
(11)控制着宇航技术;
(12)控制着航天工业;
(13)控制着国际通信系统;
(14)控制着高科技武器工业。
因此,从经济的角度看,全球化扩大了资本中心与资本外围的对立。资本中心国力图打破外围地区的封闭性,以获取高额利润。外围地区的国家则在利用外来资本发展自身的同时,又力图保护本国的民族特性。
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占全球人口90%以上的发展中国家参加,全球繁荣便无法实现。发展中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开发了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却遭到发达国家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阻挠,原有的贸易优惠条件也日益受到威胁,而发达国家却在保护自己市场的同时,以自由贸易为借口,逼迫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所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尤显突出。
1998年9月,第53届联大召开国际经济合作问题专题会议,50多国代表达成共识:全球化是无法避免的趋势;全球化不是罪恶,但有时是一股盲目的力量,因此需要国际合作;旧有的国际金融体制无法适应全球化的需要,必须制定新的规则。
本书主要参考书目
1畅 伯恩斯等:枟世界文明史枠,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2畅 佩里:枟西方文明史枠,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3畅 拉尔夫等:枟世界文明史枠,商务印书馆1998—1999年版。
4畅 汤因比:枟历史研究枠,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5畅 基佐:枟法国文明史枠,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6畅 基佐:枟欧洲文明史枠,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7畅 施本格勒:枟西方的没落枠,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畅 布罗代尔:枟资本主义论丛枠,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年版。
9畅 S畅 亨廷顿:枟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枠,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10畅 埃利亚斯:枟文明的进程枠,三联书店1998年版。
11畅 朱维之:枟希伯来文化枠,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畅 阿巴·埃班:枟犹太史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畅 弗洛伊德:枟摩西与一神教枠,三联书店1988年版。
14畅 杨真:枟基督教史纲枠上册,三联书店1979年版。
15畅 布罗克尔曼:枟伊斯兰教各民族与国家史枠,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6畅 艾哈迈德·爱敏:枟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枠,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7畅 S畅F畅 马茂德:枟伊斯兰教简史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8畅 汤普逊:枟中世纪经济社会史枠,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9畅 于可:枟当代基督新教枠,东方出版社1993年版。
20畅 布罗代尔:枟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枠,三联书店1993年版。
21畅 R畅 塔帕尔:枟印度古代文明枠,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2畅 A畅A畅 麦唐纳:枟印度文化史枠,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
23畅 C畅 埃利奥特:枟印度教与佛教史纲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4畅 黄心川:枟印度哲学史枠,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25畅 王晓秋、大庭修:枟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历史卷枠,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畅 王勇、王宝平:枟日本文化的历史踪迹枠,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7畅 赵建民、刘予苇:枟日本通史枠,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8畅 井上清:枟日本历史枠,天津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29畅 E畅 赖肖尔:枟日本人枠,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后记
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说:“人类的历史是文明的历史。”人类的发展从古代苏美尔文明、埃及文明、印度文明、中国文明和美洲文明,到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通过互相交流、冲突、吸收与融合,进入现代文明阶段,已经有四五千年历史了。本书已对各大文明及一些有特色的文明形成发展作了概括性的介绍与论述,鉴于篇幅局限,有些内容(如美洲文明等)我们只有忍痛割舍。人类文明进入20世纪之后,以高科技为动力的现代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世界性市场和全球性金融体制产生,这些现代化的进程影响、牵动着全世界的发展步伐和真正世界文明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质量有了极大的提高,衣、食、住、行均有很大改善,激光用于医学和利用基因改造人的生命质量等,都有利于医疗水平的改进和人类寿命的增长。自从1945年第一台电脑问世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更有突飞猛进的发展。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升到太空;1962年,美国发射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围绕地球的轨道;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登月飞船第一次在月球上行走;现在,人类正开展对火星的探索。人类对自己生存的地球的南北极探索与地震等的研究也在深入展开。羊、牛等动物的“克隆”,引起世界各地的科学家研究与仿效热潮。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文明将以更高速、更高效的态势向前发展。
在人类现代化的过程中,即文明发展的本身,在其取得伟大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这些问题已引起文明史的研究者和诸多学者的注意。核能的利用于和平目的,已经取得极大的进步,但核电站时有泄漏发生,引起人们的恐慌。由于现代化所造成的土壤、大气、水源等的污染,产生对未来地球生态的担心。拉尔夫说:“对生态方面的侵害行动不仅包括毒化大气层以及通过倾倒废弃物而污染海洋、河流和湖泊,而且包括任何一种对环境的袭击而使环境对人类生存的价值越来越小。”生态的破坏还体现在大气层臭氧层的稀薄甚至出现空洞;以及所谓的“温室效应”,促使地球气候逐渐变暖、海平面升高;进而造成台风、海啸、暴雨、干旱等自然灾害相继产生。因为,生态学问题伴随着人口的增长率高速上升(由于死亡率的降低,出生率的增加),到1990年,全球人口总数达到50亿,而今年(即1999年10月12日)人口总数已达60亿;据统计,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非洲和亚洲的一些贫穷地区,可见,人口繁殖的有无节制是与文明程度的高低相关的。
当然,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加,人们的道德水准如果不相应提高;那么,继之而来的社会弊病——如毒品、犯罪、暴力、恐怖活动、种族谋杀以及跨国犯罪和贩毒集团猖獗等将困扰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当今世界的军备竞赛、核战争的威胁、贫富差异的悬殊、霸权主义和政治腐败等更会阻碍文明的步伐。
对文明的现实和未来,许多著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悲天悯人,如日本的五岛勉所著枟诺查丹玛斯大预言枠,将社会上各种疾病、污染和道德败坏:同性恋、卖淫、近亲通婚等种种现象,结合自然气候的灾变、地震和哈雷慧星的周期到来、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运行轨道与地球的极跳跃(南北两极的轴向发生错位)等均列为世界末日到来的预兆。最后他的结论是:太阳系九大行星在1999年8月18日将成“大十字”,地球将覆灭。也有以比较客观和历史的态度来分析的,如亨廷顿在其著作枟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枠中最后说:“已经在宗教、艺术、文学、哲学、科学、技术、道德和情感上取得了丰硕成果的世界各伟大文明,也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证。”他给文明留下一条出路,即建立多文明基础的世界秩序。
但是,文明代表着进步,它曾战胜野蛮而使人类达到现代化,它同样会克服自身造成的一切弊病而健康发展。在当今学术界出现一种后现代主义思潮,特别是以美国“后现代世界中心”主任格里芬等人倡导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主张更多地关注“人与人、人类与自然界及整个宇宙之间的关系”。“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从哲学、宗教、物理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个层面,对他们所说的“现代性”加以否定、批判与超越。格里芬说:“超越现代世界将意味着超越现代主义社会存在的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父权制、机械化、经济主义、消费主义、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为我们时代的生态、和平、女权及其他解放运动提供了依据,它同时强调,范围广泛的解放必须来自现代性本身。”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推崇一种整体性有机论,认为人类应该把自己包含在自然之中,而不应超越于自然之外:“人类就其本质来说优于其他物种这一观点是毫无根据的”,应该“予以摒弃”。他们提出:“后现代科学必须消除真理与德行的分离、价值与事实的分离、伦理与实际的分离。”他们志在发动一场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变革来消除这些分离。诚然,一种理论的提出必须经过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与合理性。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学者们孜孜不倦地探求解决现代化带来的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努力为人类的未来寻求出路,这种务实的、积极的进取精神无疑是十分可贵的;他们提出的许多思想也是极其富有启迪性的,值得诸多学者思考和借鉴。
本书由我们三人独立进行,并且也不设主编;三人按各自的风格撰写,正如我们所教的文明史一样具有多样性;希望能为读者所接受和对其有所帮助。
经作者与浙江大学出版社协商后,对本书进行了一些修改,目前是第三版。即由陈钦庄增写古代印度文明一章,并改写印度中古文明一章,增写古代美洲文明一章,拜占庭与俄罗斯文明一章;在产业革命一章中加写“原工业化”一节,在政治变革一章加写四、五、六节。
修订后的分工如下:
詹天祥 导论,第一、二、三、五、六章;
陈钦庄 第四、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章、十五章第一节、十六章第四、五、六节,后记;
计翔翔 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章。
在撰写本书过程中,我们感谢浙江大学历史系的世界史、法国史专家楼均信教授,他为本书作序,并给我们以热情的指导。
我们感谢浙江大学教务处教材建设科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它们给本书的出版以资助和大力支持,并赞成与帮助出第四版。
我们还感谢浙江大学历史系范展、教务处毛水生,西溪校区教材科祝源东诸先生为本书的出版发行所作的帮助。
2012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