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093700000002

第2章 中华传统养生概论

清养神,静养生

古人认为,养生中,最重要的是养“精气神”。这三者当中,神是十分重要的。精神的养生,首贵静养。道家著名创始人学老子说在《道德经》中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其根曰静,静日复命。”

《道庄·九部名教要记》引老子语说:“静漠恬淡,所以养生也。”老庄学派的清静主张,虽然不消极的一面,但在摄生保健方面却不乏可取之处。因万事万物,感传于心,心神日理万机,常常处于动而难静的状态。如果心神过于躁动,神不内守,乱而不定,必然扰乱脏腑,耗伤气血,轻则招生疾病,甚则催人衰老,减短寿命。所以养神之道,贵在一个“静”字。故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强调“养静为摄生首务”。

欲使心神清静,关键就是要保持思想上的“恬淡虚无”。《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就是内无郁所积;“淡”就是外无逐物;“虚无”是虚极静笃,致真自然的意思。“恬淡虚无”实即摒除杂念,畅遂情志,神静淡泊,保持“静养”之意。

刘河涧曾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悉去。”的确,清静养神,是很好的养生方法,它有利于防病去疾,促进健康。《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清静则肌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保持思想宁静无虚,意志平和调顺,人体正气充盈,肌腠固密,即使有很强的致病因素作用,也不能侵害人体。反之,心躁烦乱而不静,则可能抬疾致祝,故《素问·痹论》说:“静则神藏,躁则消亡。”

清静养神,有利于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心神清静,之所以能起抗延年益寿的作用,是因为心神安静者,其精气日渐充实,形体随之健壮;而心神躁动者,精气日益耗损,形体必然过早衰老。古人之所以强调“静者寿,躁者天”,是因为心常静则神安,神安则五脏六腑的气机协调,精气日渐充实,自可延年益寿。

凝神敛思是保持“清静”的重要方法之一。从养生学的角度来说,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医钞类编》说:“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当然,这种凝神敛思,保持清静的养生方法,并不是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不是人为地过于压抑思想和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因而它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汉思想绝不相同。专心致志,精神静谧,不仅有利于工作和学习,而且可以排除杂念,驱逐烦恼,使机体处于正常的生理状态。反之,“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这是由于心不可乱思,神不可过用,思太乱则伤,神过用则疲。

传统中医学认为,心藏神而寓君火,具有接受和处理事物的能力。一旦心神被外物所扰,则心火易动,心火动,欲念起,则定扰动相火,而使精气损耗。如《养心肤语》中说:“心为精,主意,为气马。心驰意动,则精气随之行,故正心诚为中心柱子。”说明收心、正心是固精的前提和关键。

曾听过一个故事,说两个秀才同行赶考应试,途中遇到一队出殡的队伍,看到漆黑的棺材擦身而去,一个秀才马上大感晦气,认为兆头不好,心中闷闷不乐。另一个秀才以为这是交个好运,棺材棺材,升官又发财。结果考试下来,前一个秀才名落孙山,后一个秀才榜上有名。

这个故事给大家一个启示:境由心造。其实,快乐是自找的,烦恼也是自找的。一个人对一件事感觉是快乐还是烦恼,并不完全取决于客观环境,自己的心态往往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鲜明的主观性。世间许多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人之所以有不同的心境完全是由于其观察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同,从而直接影响人的主观情绪。如果换个角度去观察思考,也许就会拿得起放得下,就会换来愉悦的心情和快乐的人生。所以,遇事不妨多向那位豁达的秀才学学,用发现的眼光,去寻找生活中美丽的一面,平和自己的心态,随遇而安。

古人消暑有妙方

古人巧思奇趣有许多消暑妙法。这可以从一些诗文或传世的书籍中得到考证。

晋陶渊明每到夏天,高卧于北窗之下,清风徐来,自称为“羲皇上人”。此乃一。北齐有名士曰:“夏天坐板床,随逐树荫,读书不辍,顿忘溽暑。”此乃二。唐开元时宰相姚崇,盛夏穿缔,骑小马,漫游树荫,烦热全消。此乃三。唐时长安人“每至暑月,以锦结为凉棚,设坐具为避暑会”。此乃四。著名诗人白居易有消暑诗,云:“何以消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此乃五。苏洵有“一静可以制百动”之句。此乃六。南宋大诗人陆游诗云:“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明月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柳荫树下,莲池水旁,是消暑之极佳处。此乃七。明高濂《遵生人笺》曰:“霍仙别墅,一室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此乃八。清代江又诗云:“柳枝西出叶向东,此非画桑实画风。风来无质难上纸,巧借柳枝相形容”。在柳荫下乘凉,会使人有凉风拂面之感。此乃九。清曹庭栋《老老恒言》:“长夏日晒酷烈,及晚尚留热气,风即挟热而来。故卧房只宜清晨洞启窗户,以散进夜之郁闷,日出后俱必密闭,窗外更下重帏遮隔,还透微光……枕簟皆含秋意”。此乃十。

古人养生延寿十六法

我国古代有许多很好的养生方法,在今日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忘记了是哪位古人,他有一段很好的关于养生的论述,说:“水潮除后患,起火得长安。梦失封金柜,形衰守玉关。鼓呵消积滞,兜礼治伤寒。叩齿牙无病,观升鬓不斑。运睛除眼害,掩耳去头旋。托踏应无病,搓涂自驻颜。闭摩通滞气,凝抱固丹田。淡食能多补,无心得大还。”这段话总结了健身延寿的许多有效方法,具体解释如下:

水潮除后患法

“水潮”,是指口生津液。自平时睡醒时,即起端坐,凝神息虑,舌舔上腭,闭口调息,津液自生,分作三次,以意送下,此水潮可除许多病患。

起火得长安法

“起火”,是指肾中生火。自每日子、午二时,盘腿平坐,微微呼吸,双目垂帘,返观内照,则丹田温暖,肾中之火自生,体内自然百脉融融。

梦失封金柜法

“梦失”,是指精关不固,梦中自遗。欲动则神疲,神疲则精易滑而梦失,可于睡前安息定气,以左右手搓脐14次,再用手搓胁区和腹部35次,左右各摇肩3回,然后慢慢将津液咽下,用意注于丹田,两手抱拳握固良久,然后屈足向左侧卧,再向右侧卧,则精关自固。

形衰守玉关法

“形衰”,形体虚衰者。形体虚衰者切须凝神守好丹田,行住坐卧,一意固守勿怠,且运用丹田之火生气、生津、生神,则有望变衰颜如童子。

鼓呵消积滞法

“积滞”,指气滞食积。气滞食积者拖延日久,则脾胃受损,医药难治。患此病者,应当盘腿平坐,直身微微闭息,做腹肌伸缩锻炼,缓缓呵气,连续做35次,当时就会积消聚散,轻松舒适。

兜礼治伤寒法

“兜礼”,两手兜起肾囊,屈腰如礼拜。体虚感冒的患者,须平坐调息,两手兜起肾囊,屈腰下弯;头如礼拜,弯曲至地,起身时则用丹田真气驱除风寒。连做42次,则汗出而愈。此法无病行之,则头目清爽,容颜润泽。

叩齿牙无病法

牙好胃口好,健康自来。每日清晨,或不拘时,每次叩齿36下,则牙齿坚固。如能配合茶水含嗽,则虫蛀不生,风邪不生。如因牙病,难以叩齿者,可用舌舐于牙龈间,真气透骨,亦有效。

观升鬓不斑法

“观升”,指凝神观丹田气升。忧思太过,气血亏损而鬓斑。于子、午二时,端坐抱拳握固,排除杂念,凝神丹田,微露眼光,全神凝照丹田,待脐下丹田发热,阳气旺盛时,微用意念领此,阳气由尾闾过夹脊升上泥丸,缓缓降下重楼(气管),又返回丹田。稍息,依法再行,自然形神俱妙,两鬓不斑。

运睛除眼害法

老年人一般都有眼疾。护眼养生,十分重要。盘膝静坐,微息直身。双目运睛12下,运完闭目,然后睁大眼睛,可驱逐体内邪气。每夜运行35下,则目翳渐消,光明倍常。

掩耳去头旋法

头痛目眩,或中风不语、半身不遂。治之须盘腿静坐,直身调息,分别用手紧掩两耳,缓缓摇头35次,存想元气逆上泥丸,以逐其邪。无病行之,添精补髓。

托踏应无病法

“托踏”,非拖拉之意,是指“双手上托,如举大石。两脚前踏,如履平地。”此法以意内顾,神气自生,筋骨强壮,积食消融,皮肤固密,亦可预防寒暑等病。

搓涂自驻颜法

“搓涂”,口水涂面、搓摩。每日清晨漱口后静坐片刻,气息安定后,两手快速对搓35次,趁手心发热,马上用口水涂面,搓摩十数下,依法行之半月,则皮肤光润,容貌细泽。

闭摩通滞气法

“闭摩”闭息自我搓摩。此法可滞聚处以消胀气,须先调气,然后闭息,用左右两手快速搓摩滞聚处49次,每天做一二次,多不过六七次,积聚可渐次消散。

凝抱固丹田法

“凝抱”,凝神抱腹。凝神调息,两手搓热,掌心紧捂肚脐,日夜各做一次,旬日之间,丹田温热,真气充足,容颜转少。

淡食能多补法

多吃素食,不仅容易消化吸收,还可使血液清新,可预防血栓。

无心得大还法

“无心”,不刻意,不强求。不要用意领气妄行,要蓄精养气,自然而行,真气自能从督、任(前后两主脉),返还丹田。

节情养生

我国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学家张子和的《儒门事亲》中说:“悲可以制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虚浪戏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制思,以污辱欺罔之事融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奇之。凡此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听视。”上述养生原则,是根据情志及五脏间存在的阴阳五行生克原理,用互相制约、互相克制的情志来转移和干扰原来对机体有害的情志,借以达到协调情志的目的。

喜伤心者,以恐胜之。以恐胜之,又称“惊恐疗法”,适用于神情兴奋,狂躁的病症。喜伤心者可以恐解之,原因何在呢?《吴医汇讲》解释说:“心有所乐谓之喜,何反谓喜伤心哉?凡人之气,以平为期,不及者病,过者亦病。经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试即以不休二字味之,乃乐之过而失其正也。当此乐以忘忧之际,有放心而不知求其心,所藏之神不亦因之而涣散乎?至于恐能胜喜,其义为何?盖喜为心志,恐为肾志,水能制火,既济之道也。抑更有显而易见者,人当极喜之时,适有恐惧之事,猝然遇之,莫不反喜为忧者,惟喜之情缓于恐,而恐之情急于喜也。是以水火克制之理言之,或近传会,而不知胜复之道本乎人情,实有深相印合者。”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以怒胜之,是利用发怒时肝气升发的作用来解除体内气机之郁滞的一种疗法。适用于长期思虑不解,气结成疾或情绪异常低沉的病症。思之甚可使人的行为和活动调节发生障碍,致正气不行而气结,或阴阳不调,阳亢不与阴交而不寐。当怒而激之时,逆上之气冲开了结聚之气,兴奋之阳因汗而泄,致阴阳平调而愈。

悲伤心者,以喜胜之——以喜胜之,又称笑疗。因神伤而表现的抑郁、低沉的种种病症皆可使用。金元名医朱丹溪曾遇到一青年秀才,婚后不久突然亡妻,终日哭泣悲伤,终成疾病。求尽名医,用尽名药,久治无效。朱丹溪为其诊脉后说:“你有喜脉,看样子恐怕已有数月了。”秀才捧腹大笑,并说:“什么名医,男女都不分,庸医也!”此后,每想起此事,就会自然发笑。亦常常将此事作为奇谈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日移月转,秀才食欲增加,性格开朗,心情舒畅,病态消除。这时,朱丹溪才告诉他这是以喜乐胜悲忧的治法。在《医苑典故趣拾》中有这样一则笑语:清代有位巡按大人,抑郁寡欢,成天愁眉苦脸,家人特请名医诊治。当名医问完其病由后,按脉许久,竟诊断为:月经不调。那位巡按大人听罢,嗤之以鼻,大笑不止,连连说道:“我堂堂男子,焉能月经不调?真是荒唐到了极点。”从此,每回忆及此事,就笑一番,乐而不止。这是名医故意以常识性错误引起发笑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恐伤肾者,以思胜之——以思胜之主要是通过“思则气结”,以收敛涣散的神气,使病人主动地排除某些不良情绪,达到康复之目的。杯弓蛇影这一成语所讲的故事说明因恐惧引起的疾病可以用“深思”的方法来解除其恐惧、紧张的心理状态,从而使疾病消除,恢复健康。

怒伤肝者,以悲胜之——以悲胜之是根据《黄帝内经》“悲则气消”和“悲胜喜”的论述,设法使病人悲哀,达到康复身心目的的一种疗法。对于消散内郁的结气和抑制兴奋的情绪有较好作用,最适于病人自觉以痛苦为快的病症。

在运用“以情胜情”疗法治疗情志因素所导致的病变时,要注意刺激的强度,即治疗的情志刺激要超过致病的情志刺激,或是采用突然强大的刺激,或是采用持续不断的强化性刺激。总之,后者要超过前者,才能达到以情胜情的治疗目的。

养心重德,仁德养神

传统养生理论历来重视身心兼养。中医养生学家认为,修养道德与脏腑阴阳协调具有内在联系,如《黄帝内经太素》中说:“修身为德,则阴阳气和。”《黄帝内经》中也说:“所以能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以其德全而不危也。”养心之中,又首重养德,认为品德高尚的人,可以长生高寿,这是很有道理的。

相传孔子活到73岁,孟子活到84岁,这在当时,都是了不起的寿星了。孔子在他的长寿思想中有一个核心,即在《礼记·中庸》中提出的“大德心得其寿”,亦即《论语·雍也》所说的“知者动,仁者静;动者乐,仁者寿”。孟子说过:“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重视道德修养、乐于助人的人,能得到美好的回报,能永远保持最佳精神状态,因而有益于健康长寿。正如唐代名医孙思邈所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

现代心理学认为,注意友谊,助人为乐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正如费尔巴哈所说:“友谊本身就是美德,是共同的美德。”培根也曾经说:“得不到友谊的人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法国莫洛亚还对友谊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他说:“友谊永远不能成为一种交易,相反,它需要最彻底的无利害观念。”据美国科研人员对2700多人进行为期14年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关系处理得好,随时为他人做好事有益于延年益寿,而孤独寂寞的人死亡率比前者高出25倍。另据巴西医生阿尼塞托马丁斯的调查也可看出同样的结果,马丁斯耗时10年对580名贪污受贿官员和同样数目的廉洁官员的追踪调查,结果是前者中有60%生病或死亡而后者生病及死亡的比例只有16%。我国1985年首次评选出的286名健康老人(80岁以上),他们的保健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乐于奉献,情绪乐观,永思进取。

一个人有高尚的道德,就会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以奉献为荣,以助人为乐,他就不会去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整天愁肠百结。孔子云:“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道德修养的人,不干那些损人利己的事,不贪不义之财,不做伤天害理的勾当,这种人心神安宁,心安理得。常言说:“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他们吃饭香甜,睡觉安稳,胸怀坦荡,多言多利。生活在舒心如意的气氛中,其乐融融,对内心环境是一个良好刺激,有利于健康长寿。

在祖国医学的历代医学之中,最重视道德修养与养生紧密结合者,要首推唐代活了一百多岁的药王孙思邈。他在《千金要方》中专门写了一篇《养性序》,认为养性就是以“善”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夫养性者,所以可以成性,性自为善。”

他强调说:“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不恶生,祸乱实害亦后由作,此养生之大经也。”就是说,养德为养生首务,既能防病,又能避祸。他进而指出,善于养性者,注重道德修养,即使不服药饵,也能长寿,所谓“虽绝药饵,足以遐年。”

孙思邈不仅倡导养德与养生结合的主张,而且身体力行。他不受名利之诱,多次拒绝高官厚禄,献身医道,为大众解除疾苦。凡病家请求出行,不瞻前顾后,不先考虑自己的吉凶安危,也不惧怕路远艰险,无论昼夜寒暑,饥渴疲劳,都要“一心赴救”。即使是面对“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的病人,也不产生半点厌恶的心理,仍然以十分同情的态度,认真负责地去治疗。孙思邈由于重视养德,所以活了一百多岁。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尽管自幼体弱多病,中年亲人零落,仕途险恶,但他“性海澄淳五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豁达大度,以“枕上愁烦多发病,腑上欢笑胜导医”自勉,自号“乐天”,享年七十有四,诗多寿高。要知道白居易所处之时代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帝王无道、政治混乱、形势十分严峻,但白居易从朝廷的清廉之士到民间歌女,广为结交,寓自己达于豁达无愁境界,自然心宽寿高。而同时代的李贺则不然,孤芳自赏,自我封闭,自寻烦恼,心胸狭窄而寿夭!仅活了二十六岁便拂袖西归。

现代医学认为,人既是一个受生物学规律制约的生物有机体,更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活动的社会成员,而心理活动的变化,又可导致一系列生理活动的相应改变。有人分析,有道德修养的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相对稳定,体内的酶和乙酰胆碱等活性物质分泌正常,还能使脑中的胲激素的释放增多,强化神经活动,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健康长寿。

由此可见,养生贵在养心,而心理健康又应首重养德,所以说:“养德、养生无二术也”。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地球有公转,世界就分春夏秋冬;地球有自转,所以分昼夜。人的一切生活活动都深受有四季交替变化的影响,因此四季养生应讲季节性。这就要说到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很重要的作用,对养生、睡眠也十分有用。

二十四节气具有鲜明的季节性、时令性,现如今不少中国人在用它,外国人也愈来愈多地在用它。它们与公历和农历都有较固定的时间相关性,每月总在7、8日左右,以及22、23日左右有一个节气。作为中国人更要熟悉它和运用它。早就有这样一个顺口溜,你或许还会背诵吧: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天;(立)夏(小)满芒(种)夏(至)暑相连(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人们都知道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可是,你知道四季到底是如何划分的吗?

什么是四季呢?它有有5个划分标准:

(1)按历法划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四季之始。但因各地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四季的长短(天数)便有所不同。

(2)按天文学划分:二至(夏至、冬至)及二分(春分、秋分)分别为四季之始,也有地区差别的问题。

(3)按月份划分:农历上通常认为:1、2、3月为春;4、5、6月为夏;7、8、9月为秋;10、11、12月为冬。但各地的具体情况有很大差别。

(4)按气象学、气候学划分:阳历3、4、5月为春;6、7、8月为夏;9、10、11月为秋;12、1、2月为冬。

由于地球的南北两半球的同一半球的温带寒带热带等气候气温差异,以上4种划分法都不能确切地反映出各地的实际气候状况。

(5)按气温划分:采用以候(5天为一候、全年分为73候)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即以各地实际气温和物候作为划分四季的依据;凡候平均温度在22℃或以上的为夏季;下降到10℃或以下的为冬季;介于10~22℃之间的为春、秋季。这样的划分,都与各地的自然物候现象相吻合,对我们本书所说的养生及睡眠具有实际意义。这样不利的地方是,如此划分,各低的四季开始时间及四季时间长短就不一了。

天人相应理论

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的经典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在天地之间,生活在自然环境当中,必然受自然规律的制约和影响,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体的变化,人体的变化也必然反映与之相应的生理、心理、疾病变化。

天人相应论用“气”法来阐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气”就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大气”,在天称之为“天气”;在地称之为“地气”;在人称之为人气。人气就是人体脏腑之气的总称。天地之气又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太过称为“六淫”。天地阴阳之气有规律地升降沉浮运动,便称为“岁气”(所谓“岁气”,即每年的气候变迁)、“时令”(所谓“时令”,即一年之中的气候变化,有春夏秋冬的“四时之序”。)气候变迁的周期性、节律性。人生活在六气相交之中,当然受到各种气交变化而形成的岁气、时令气候的影响。人气顺应“气交”法则而生、长、壮、老、死;万物顺应“气交”法则而生、长、化、收、藏。顺应气交法则可养生、防治疾病、健康长寿,这便是天人相应的实质所在。

天人相应与新兴的生物钟学说不谋而合。养生要养在根本上,就要使人体生物钟与四季变化的节拍和谐、顺应,即实现“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的最高养生境界。

同类推荐
  • 饮食宜忌全书(求医不如求己系列)

    饮食宜忌全书(求医不如求己系列)

    许多人在日常饮食方面长期存在着某些偏见和误区,更有一些人,由于纯从个人的口味和爱好出发,缺少必要的指导,已经养成了很多不良的饮食习惯,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侵害了自己的健康。因此,对于现代家庭来说,学习一些饮食知识十分必要。特别是日常饮食中的宜忌,应该成为老百姓人人了解熟悉的常识。这对于提高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无疑十分有益。
  • 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

    《中药大辞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大型中药专业工具书,共收载中药5767味,其中包括植物药4773味,动物药740味,矿物药82味,以及传统作为单位药使用的加工制成品等172味。第二版于2006年出版,共收载药物6008味,增补了初版后近30年来有关栽培(饲养)技术、药材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现代临床研究等方面的中药研究成果。
  • 药膳食疗治百病

    药膳食疗治百病

    药膳,中国特有的营养调理膳食。膳意为饭食,即中药与食物相配伍而成的膳食,是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本书以调理身体为目的,将内容分为两部分。前面将药膳的概念、功效向读者娓娓道来;然后以中医的“气”、“血”、“阴”、“阳”为划分依据,从辨证施治、补养脏腑的角度出发,精选出我国传统医籍中近千种养生治病名药,并根据各药材的功效、适应证等罗列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的方剂。此外,本书在每一节的最后还罗列了许多各大药房常见的滋补养生成品,让读者在面对市面上的各种补品时不再迷茫、盲目。
  •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寿比南山:为什么如皋有那么多百岁以上老人

    历来闻名世界的长寿之乡都地处高寒地带或远离尘嚣、无污染的偏僻地区。然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的江苏如皋却是一个例外。作为世界唯一地处平原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如皋的长寿文化源远流长,长寿现象独具魅力,当地百岁老人在人口总数中所占比例,名列世界前茅。环境稀松平常,却养育了众多百岁人瑞,这一长寿现象背后到底蕴藏什么奥秘?世界长寿之乡的人们在饮食、生活起居、运动以及日常养生、养性方面有着怎样的智慧?长寿神话真的是可以复制的吗?
  • 高血压食疗谱

    高血压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压病群体的食疗菜谱:一是高血压食疗素菜谱;二是高血压食疗荤菜谱;三是高血压食疗粥菜谱;四是高血压食疗汤菜谱;五是高血压食疗主食谱;六是高血压食疗素药茶;七是高血压食疗素药酒
热门推荐
  • 极品校草之入赘男校

    极品校草之入赘男校

    她是安氏风云千金,为寻找最初的恋人,不惜易容来到圣雅。她费尽心机来到他身边,一场车祸夺取了她的记忆。龅牙妹空降圣雅,于他是阴谋还是巧合?安氏千金,龅牙小妹。苏讨厌,夜哥哥,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不知道?没关系。她再次易容,重回圣雅,掀起一阵校草风波。校花你不喜欢,那校草呢?
  • 魔灵录

    魔灵录

    一个出身在魔界的小卒,亲眼目睹被粉身碎骨的凡人,体内嗜血的魔性激发着他的原始欲望。黑暗、背叛、残忍、狂躁,对于他而已,只要是能使自己强大的手段,即便众叛亲离,也在所不惜。本书一反传统情节,各位看官请勿模仿,后果自负。
  • 魔道仙尊之玉面修罗

    魔道仙尊之玉面修罗

    上下千年中,不乏通天晓地者,此类人才可谓人中龙凤,万物之首,更有神通修行之人,一掌天下,独领乾坤!他,狂傲不羁宛若九天之神,纵有逆天之能,却终究拗不过命运,成为这独领乾坤之人。她一丝不染似谪仙下世,深注他的心,可他与她之间,却有着永远难以冲破的隔墙。难道,他当真如此认命,把他们的情缘寄托下世?
  • 大始祖

    大始祖

    天生二魂七魄,资质逆天,却是个克星。十年屈辱,终得阴阳双魂,如妖孽一般横空出世。从此超脱天地间,笑傲寰宇内。在这世间,美女如云我自万花从中过片叶不沾身,兄弟无数我自肝胆相照两肋插刀。这是一个关于原始七界如何诞生的故事,我,是七界始祖。
  • 雷帝逍遥游

    雷帝逍遥游

    十尊镇守苍穹的皇家骑士、十种亘古流传的古代神器,看不念咒语的瞬发魔法师,痞子魔法师如何笑傲花丛,“别说我猥琐,我那叫和美女探讨幸福人生!”
  • 黑鞑事略

    黑鞑事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达凡尼的遗嘱

    达凡尼的遗嘱

    伤感,是人生挥之不去的器官,问题是,我们该留着伤感观看,还是带着伤感生存。孩子的伤感能够随着哭泣离开,大人的伤感随着哭泣蔓延,但终有一天可以变淡,然后随着生命的时间线变成生命中独有的记忆。
  • 重生之花开花落

    重生之花开花落

    一个平凡女孩重生在90年代的故事你想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当你莫名醒来发现除了你都是无知觉的灵魂,再次醒来变成了刚出生的小女孩,是激动?高兴?还是恐惧?决定重组自己的人生,是要帅绝人寰的老公,还是足够压得死人的财富,或者你是想做前世所有做不到的一切?这些通通从这里开始,特别强调本书绝对不是悲剧
  • 弑者无罪

    弑者无罪

    异能者:肉体异变。魂行者:灵魂醒觉。生化铁血:无限毒素。重装武力:半机械强兵这是一个疯子妄图统治天下的故事,这是一个弱者屠戮人间的传说。万恶之下,弑杀无罪。黑暗流异能小说开山之作。
  • 我的世界之时空大穿越1

    我的世界之时空大穿越1

    我的世界大穿越,时空的穿越,主角的命运,还有那精彩的的剧情,一切都由你来揭开,这本书绝对值得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