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19900000017

第17章 附录一(1)

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审视与救赎

——时评集《第三只眼》述评

杨锦辉

认识楚王后裔(本书作者笔名),是从槐荫论坛开始的。楚王(网友们习惯这样称呼他)特立独行的个性,睿智犀利的思想,最初是体现在对儿子的教育方面的,这是我对他的最初印象。

楚王一边思考教育的艺术,一边在时评版“指点江山,纵论天下”。“一不小心”,就成了槐荫时评的“大虾”,雪山飞狐总版称之为“意见领袖”。不久,楚王的时评《无辜逝去的宝贵生命,能换来积极的结果吗?》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省委宣传部)颁发的2008年第一季度湖北省网评“佳作奖”(季度最高奖),同时获得中国记协颁发的 2008“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网络评论类全国一等奖,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拿此类奖项如探囊取物。他的获奖作品先后有:《何处才是媒体监督司法的“楚河汉界”?》(2009年第四季度湖北省网评“优秀奖”),《从“水淹三军”到安全度汛:一个城域的进步》(2010年第二、三季度全省评论类“网络宣传好作品奖”),《道德救赎的底线,需要法律护航》(2011年第三季度“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好作品’奖”),《记者下基层,别秋凉风也凉》(2011年第四季度“全省网络新闻宣传‘好作品’奖”)。每获一奖,雪总版就在坛子里“网上传情”。捷报频传的楚王,也就被网友们戏称为“获奖专业户”,成为槐荫时评的一张“王牌”。

楚王自己,对他的时评有着明确的定位,他总是以“草根”、“独立时评人”自称。他在《让网评的“名”和“姓”更有草根特色》强调自己的“草根”立场,并不因为“草根”而自轻,因为在中国传统的读书人那里,内心的信仰始终是“位卑未敢忘忧国”,始终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他看来,“草根历来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也是官方和民间最为关注、最以之为依赖的砥柱。”故此,他力求在自己的时评里发出“草根阶层的主流声音”。在《时评人手记——巴东事件时评的体会》中,他一再强调自己的立场与追求,是“为了一份公民基本的忧患感与责任感,也为了一份独立时评人的良心”,“为了一份公民发自本能的善良和爱,也为了一份独立时评人的责任和思考。”由于立足于“草根”立场,楚王常常“为自己的言论没有太左或者太右,而感到欣慰”,也因此把自己的时评结集称作是《第三只眼》。

楚王的立场是“草根”的,但是他的时评,他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却是十分公正、很有深度的。综观他的时评,关注的领域很广、范围很宽,大到全国范围的网络“热点”事件,小到本地的一场暴雨,往往有感而发,即兴而写。他关注得最多、最为长久的,是支撑社会的两大支柱,即道德和法律。他用自己的“第三只眼”,对一件又一件的网络热点事件进行理智的、冷静的分析,思考着“德治”与“法治”的精细化问题,表达着他自己的“草根”观点。在重大的网络突发事件面前,有些狂热的网民常常是稍带盲目的“围观”和“倾泻”,有着“破坏性”的一面,而楚王则往往是带着理智的审视与思考,有着“建设性”的一面。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是很容易的,但是建设一个新的世界,是很不容易的。楚王所做的,正是这不容易做的建设性的工作。

一、道德的自律与救赎

公民的道德水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参数。而当前中国,道德的滑坡和沦丧已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程度,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事实,一个连国家领导人都直言不讳的事实。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复杂的,细究起来,既有部分“官员”的失德,也有一些“精英”的失范,还有一些“民众”的失律。

楚王的时评,往往能够从一些具体的事件中,反思重构社会道德的可操作性的细节问题。他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一些社区、街道、村镇和大型厂矿的“党员之家”变为纯粹娱乐的“麻将之家”,感到“很囧很疑惑”,于是写了《莫把“党员之家”变成“麻将之家”》一文。楚王并不是简单地反对打麻将,而是认为“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方,去打您正确的麻将,天时、地利、人和牌,皆大欢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还了‘党员之家’们的一个清净和纯洁。”这其中折射出来的,不仅是见微知著的洞见能力,也涉及到“党员”们的道德自律问题。打麻将事小,道德失范事大。作为“先进性代表”的党员干部,无论是在职还是退休,其道德水准的高低,对于普通民众的“示范”效应,是不可忽视的。

党员而外,还有另外一个群体,即所谓的“精英”分子,他们的道德水准,也是普通民众道德的示范和标杆。但是有些“精英”分子、公知人物,却在大众传播平台大放厥词,挑战基本历史事实和道德规范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于是造成了“精英”和“大众”的对立与冲突。“百家讲坛”的阎崇年遭打,就是这种对立与冲突的典型事件。楚王在《百家讲坛:“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对此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学术推广和科普化,当然是可以而且应该通俗一些的。但通俗不等于低俗和媚俗,更不等于为了提高收视率可以挑战我们基本的历史道德观和文化核心价值。”

涉及“精英”群体道德问题的,还有《傲慢的上海与冷漠的大学》一文。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湖北女孩杨元元在学校宿舍卫生间内用毛巾上吊自杀,其原因是这个自幼丧父、家庭贫困的女孩多次请求学校允许其相依为命的老母亲与其同寝共住的愿望一再遭拒,并且其母亲被宿舍管理员数次责难、被校方多次驱赶。偌大的大学校园,竟容不下一个贫困研究生的母亲!杨元元的自杀,引起的道德谴责也是不绝于耳的。对此,楚王也是极力谴责校方的,他的谴责,不仅是义愤填膺,而且是有理有据。他说:“被誉为象牙塔的大学,理所当然应该成为这种美德的传播者、鼓励者、践行者。但这次研究生因贫自杀事件,却在很大程度上毁灭了民众对上海以及上海高校的希望和好感。上海,上海海大,收起你的冷漠和傲慢,你应该谦恭一点,再谦恭一点。面对道德的制高点,你应该距离道德的地平线近一点、低一点,为他做一点,再为她做一点。”

无论是“先进性代表”的党员,还是大学校园的“精英”、“公知”,都是属于古人所说的“君子”范畴。这部分人的道德水准,不仅是构成社会道德水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影响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因素。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风行草上,必偃”也好,所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也好,都是对这些“君子”、“大人”道德的约束与规范。

当然,草根网民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自律意识,尤其是在虚拟、自由的网络世界,这是毫无疑问的。楚王在《警惕“摸奶哥”事件发酵成“集体窥私门”》文中说:“其实我平素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娱乐精神,但我明白站在红线边而不越线的自律之理。”对于这起“摸奶哥”事件中反映出来的网民道德失律的问题,他不遗余力地呼吁,“当我们的窥私欲和娱乐心态泛滥到针对普通民众的普通事件的时候,是不是该‘闲人止步’、红线外稍稍驻足呢?”楚王的呼吁,并不是为“摸奶哥”开脱,而是看到了这起“围观”事件中更深层次的隐忧:“我想,警惕类似的摸奶哥事件发酵成集体窥私门的意义,不是为那些倒霉的摸奶哥们正名(他们大概也是‘名’得其所、理当被罚),而是应该警醒:当我们每个人的私人空间都有可能无意中变成大众戏台时,我们合理的私人秘密,还能满足其他人也许纯属娱乐并非恶意的窥私欲吗?”

二、法律的审视与期待

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方面依赖于公民道德的回归与提升,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法律的公平与正义。法律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应该是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是法律存在的合理性与要义所在。如果脱离了这一根本,法律就不再是社会公器,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楚王对与法律相关的网络热点事件,同样是有着他自己的审视,也有着每一个善良的人所有的期待。

在与法律相关的时评中,楚王反复强调的就是“公平正义”,无论是在“暴民”杨佳事件中,还是在“恶吏”文强事件中,都是如此。楚王既没有随波逐流地“支持”杨佳,也没有声嘶力竭地“打倒”文强,他所追求的,唯有法律程序和法律审判的公平正义。在《可能“必死”的杨佳,却为何审判得让人心生疑窦?》中,他说:“大家需要的只是一个正义的、严格的司法程序,需要的是一个可以完全还原真相的、公开的事实,需要的是对法律和司法基本精神的敬畏和尊重。只有正义、透明的司法程序,以及完整的真相和事实,带来的最终审判结果才会让公众口服心服。”在《程序更正义,“铁案”才更铁》中,他依然强调:“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浮躁,只求文强速死以谢国人。相反的,我们完全可以对我们自己的司法能力充满信心,对公众的基本判断力充满信心。我们为何不能更加坦然、更加自信一些,让程序更加正义、让过程更加合法、让民意更加理性呢?”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心灵的原色

    心灵的原色

    这是90后作家许书熠第一部文集,体裁涵盖古诗词、诗歌、散文、剧本、小说,其中既有古诗词,又有现代诗歌、剧本,展现出极其全面的文学才华,从多角度展现出当代90后一代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学追求。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毛泽东读《水浒传》

    毛泽东读《水浒传》

    本书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毛泽东对《水浒传》文本的阅读,对小说作者和点评者的评论,以及对《水浒传》版本的关注;第二单元是毛泽东对梁山好汉革命精神、斗争艺术、经验教训的提炼、阐扬和运用;第三单元是毛泽东对小说人物的漫议、分析和引证;第四单元是毛泽东解读和运用《水浒传》在政治生活中受到误解的辩驳以及晚年他发表谈话引起“评《水浒》”运动的评析。总之,本书把一位革命家解读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的整个情况和新鲜见解全部展示在读者面前。
  • 音乐短章

    音乐短章

    音乐好似诗歌绘画,表达人的不同状态,描绘心中的掠影,阐述灵性的幻象,把意念中巡游的东西铸制成形,对肉体最美好的愿望加以说明。
热门推荐
  • 都市冥婚录

    都市冥婚录

    摇晃着手中的高脚杯,看了一眼身边把玩着手中幽蓝色鬼火的小女儿,不由得一阵感慨,当初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这个答案,应该要用一辈子的时间来问询,而现在,我只想好好地回忆那些年的事情,写出来留作后人参详,毕竟我的时间,不多了……
  • 睡睡平安

    睡睡平安

    睡睡是专门降妖除魔的峨山弟子,搞错自己性别的她一直认为自己是大老爷们,某一天,她在天上骑着扫把飞时蹩脚的技术失灵,从天上掉下来骑在一男人身上,无意中吸走了该男人八万年功力,想要归还功力据说有一个办法----阴、阳、调、和,……妖兽簇离只知道,他的目标就是吃掉这个看起来很可口的女人,取回他的功力。
  • 崩溃边缘

    崩溃边缘

    本书探讨了精神病的性质及其中隐含的生物学机制,精神病与创造性天才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发疯和创造性的想象力正是人类的进化之处。
  • 界王

    界王

    一名来自地球的少年,体内流淌着天系血脉,选为界王候选人,在宇宙间拼杀,封印魔帝,最终成为界王,拥有无上力量。
  • 最后的布克

    最后的布克

    每个人都是有故事的,大故事就是由这些个小故事串连起来许多人都选择将他们的故事隐藏起来人们往往只关注伟人的故事,却不知你自己的故事同样很精彩
  • 我用青丝换你衣袖飘飘

    我用青丝换你衣袖飘飘

    一夜间她青丝变成了白发,她却笑的比谁都灿烂,他要回来了。“姑娘,请问你找谁?”他用陌生的眼神看着她。“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也罢只要你能回来就好,其它的都不重要。只要他还活着。”从此墨府就多了一道风景线,无论墨情少爷到哪,总会有一个白衣女子跟在他身后。“姑娘为什么你每天都跟着我?”他很不奈烦地说道。“因为我答应过你,只要你能够回来我就一直将侍在你身边。”“什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佛说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别闹,这里是末世

    别闹,这里是末世

    一朝颠复,人生一切重头开始。从云雾缭绕的修仙界,穿越来到了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没有灵根没有灵气没有道的传承,只有平凡的躯体。却没想到,天摇地动之后,末日来临。晴暖表示,说好的平凡人的日子呢!?肿么熊熊变成了遍地砍丧尸的生存记?
  •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一日一谈

    孟子用儒家“仁”与“智”的大手笔,为后世勾勒了整套的道德理念与人生规范,这种终极的人文关怀,对于我们现代人修身、处世、施政、生存等诸多方面,都极具有精神意义的指引作用。本书以原文、注释、译文、述评解读孟子的言行的形式,让读者感悟这位智者的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以祓除我们自身的人性弱点。孟子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一座高山,他充满思辨的语言为我们廓清了人性中混沌的迷雾,他睿智的思想为我们洞开了和谐的生存之门。走进孟子的世界里,体悟生活中的真谛和乐趣。
  • 文坛巨星身世之谜

    文坛巨星身世之谜

    我的笔名有两个,第一个是文坛巨星,第二个是人间卧底。所以,我也是文坛巨星,我也是人间卧底。本书介绍王中先生,也就是我的身世之谜!!!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