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13400000005

第5章 调整好对孩子的期望值

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这是所有家长的共同心愿。“望子成才”是普天下所有父母的眷眷之心。

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望子成才。有的家长把望子成才变成“令子成才”、“逼子成才”。按理说,望子成才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在此前提下,对孩子加以引导、劝说、帮助、鼓励、监督,这才是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可是有的家长不顾任何条件瞎指挥,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孩子,让孩子完全按照自己的指令去做,颇似皇帝下圣旨,家长说了不办不行,办不好就逼。

由于孩子在小时候没有反抗力,不管心里多么不乐意,表面上也不敢不顺从。虽然孩子会发点小脾气,但真正反抗父母的安排是不大容易做到的。于是,就造成了一种假象,好像家长的“战略部署”一条一条实现得很顺利。家长先是喜在心头,接着是头脑发热,认为自己的伟大计划一定能实现。殊不知孩子已经反感透了,而且正聚积着反抗的力量,一旦长大,到了小学高年级,就可能出现“儿大不由娘”的现象,公开与家长顶撞、冲突。所以,家长应学点心理学、教育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自己孩子的基本素质情况,不要盲目地把上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恰当地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对孩子期望值过高的危害性

现在,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成为许多家长督促孩子读书的指导思想。在某些家长看来,孩子只有考进重点中学,才有希望进入名牌大学,而只有考进大学,特别是名牌大学,才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反之,就没出息、没前途。所以孩子能否考进重点中学,就成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关键。于是,在孩子进入小学时就出现这样一种反常现象:家长宁可舍近求远,每天接送孩子,也要想办法拉关系、走后门进所谓的重点小学。在平时,有意无意以“用功学习,考上重点中学”、“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就没工作”之类的话来吓唬孩子。这些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的方法,使孩子从小就挤入这样一条狭窄的艰难之路: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如果超过了社会需要和孩子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就会

严重影响孩子的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及身心健康。在高期望值的驱使下,家长评价孩子好坏的标准会严重失衡,认为学习好就是好孩子,就什么都好。在这种心态驱使下,孩子只要学习好,要什么给什么,极端娇宠,并且,盲目给孩子加“小灶”,认为玩就是浪费时间,因而给孩子出很多题,远远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能力,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例如,某地有个五年级的小男孩,平时功课是很不错的,但在家长高期望值驱使下,心理压力过大,总认为自己不行,怕考不上重点中学,终日惶惶不安,极度紧张,后来竟悬梁自尽了。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家长,当然最后吞食这个恶果的也是家长。

◆不应按自己的意愿来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

家长愿意让孩子深造成为高级人才是好现象,但不能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对孩子确定过高的期望值,更不能匆忙地、超前地为孩子做“定向”包办,为孩子选择发展方向。过早地为孩子确定发展方向,不但是主观主义,而且说明家长对孩子缺乏信心。与其说是望子成龙心切,不如说是怕子成虫的表现。

孩子很小时就为其发展定向,很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强迫孩子超负荷地去做孩子毫无兴趣的事情,就如同牛不喝水强摁头,这样做不但效果不好,而且不利于孩子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孩子本来可能成为某个方面的人才,却因为驴唇不对马嘴的教育方式而给毁掉了,结果事与愿违。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杰出的人才是正确的,但重要的是要发现他的才能和特长并因势利导,或者成功地将自己的兴趣影响并最终转化为孩子的兴趣,在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创造条件,培养才能,避免孩子在将来一无所长。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必须承认,由于人的生活和受教育条件不同,以及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因而人们的主观努力也表现为有限性。若家长不承认客观条件的差异性,不承认主观能动性的有限性,而是一味地苛求孩子,对孩子的进步和身心健康都将是有害的。因此,家长在确定对孩子的期望值时,一定要考虑自己孩子的实际水平,决不要和别人的孩子随意攀比。如果期望值高于孩子的实际水平,不但会给孩子造成沉重的精神和学习负担,使他们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厌倦学习生活,而且还会剥夺孩子本应有的生活乐趣;使他们长期处于超负荷生活状态,影响其身心发育,损害健康。如果期望值过低,也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和进步。因此,家长应根据老师的建议,必要时征求心理专家的意见,并合理接受孩子的要求,实事求是地确定恰当的期望值。

◆家长应有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有的家长认为,如果我获得良好的教育,一定会成为知名学者或社会活动家。这种假设虽有一定道理,但很多的杰出人才并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在学校中门门功课都优秀的孩子不一定将来会成为杰出的人才。成才应该是以全面发展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和自愿地发挥其特长,才能使子女成才;违背孩子的兴趣,苛求其成才,孩子就很难成才。例如,有的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听到音乐时就不哭闹,家长就认为孩子有音乐天赋,将来可能成为音乐家,就不惜投巨资让孩子学电子琴、学钢琴。这种教育,不知摧残了多少儿童,造成了多少悲剧。而现在有数不清的家长认识不到这种教育是束缚了人才发展的有害教育,仍在那里重蹈覆辙,并呈现出日甚一日的趋势,这不能不令人深深忧虑。

当前,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几乎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特殊症候。这是由家长们普遍存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所致,也是家庭教育观念上的误区。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也许会这样想:你们家长都不是“龙”,为什么非要让我成“龙”?既然成“龙”光荣,你们自己为何不力争这光荣?因此,望子成龙最切实的途径是家长自己立志成才。孩子看见父母成功的英姿,自然跃跃欲试。事实上,无论家长是否是“龙”也无论家长是否真切地期望孩子成“龙”,最终成“龙”者毕竟只是人群中的一部分。正确的态度无疑应当是引导孩子、鼓励孩子,为他的发展创造尽量好的条件。只要家长尽到了养育的责任,也就问心无愧了。

同类推荐
  •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新编孕产期营养百科

    从备孕开始贴心、细致地指导夫妻营养饮食的调养、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备孕应该吃什么、应该补充哪些营养物质,为孕育优质宝宝提前做好营养储备。从知道怀孕的那一刻到幸福与艰辛相伴的10个月孕育历程,以全新、科学的角度给准爸爸妈妈提供了每月的营养饮食要点、注意事项、饮食安排、营养食谱推荐等环节,使准爸爸妈妈轻松、合理地安排孕期饮食,从而达到优质孕育的目的。
  •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爸爸去哪,孩子就会去哪

    父教缺失是中国家庭教育中较为普遍的现实问题,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淡出,导致了“亲情关系向母性群体倾斜”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对孩子自理能力、自信心理、坚强品质和骁勇精神的培养,影响了孩子自信、独立、坚韧、勇敢、果断、豪爽等性格品质的养成。实践证明,“父教”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是一部难得的家庭教育原创之作,也是一部纪实随笔集,是东子第一次全面分析孩子的成长经历与读者分享。本书在详细记述作者引领孩子快乐成长的同时,感受着 做父亲(家长)的幸福,淳朴的情感、质朴的文字让人动容。?
  • 欢乐小冤家

    欢乐小冤家

    中美混血儿汤米,来到深圳上学后,不适应中国的教育方式和生活习惯。汤米跟中国的妹妹花小朵又矛盾重重,让他很烦恼,让花小朵也很痛苦。他们战胜了在学习和家庭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和痛苦,其中还有中美文化的碰撞和中美教育方式的PK与融合,汤米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成长着。
  • 送给孩子的健康心理书

    送给孩子的健康心理书

    从学习、青春期、行为习惯、情绪等方面,向读者介绍各类心理学规律,并且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心理修炼的方法,教育孩子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正确对待生活及学习中的烦恼,化解生活和学习中的痛苦和郁闷,学会协调和家人、同学、朋友的矛盾纠纷,让自己的未来获得终极的幸福和成功。
  • 男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男孩,走好青春期的第一步

    可以说,青春期对男孩的一生有着重大深远的影响:青春期是一个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男孩无论是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和发展;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动荡多变的时期,每一个青春期男孩在面对内在和外在的种种变化时,内心总是有着不同程度的不安;青春期是面临种种挑战和难题的时期,身心发展的矛盾、个性发展的任务、性意识和性心理发展的冲突、社会性发展的课题等都给男孩带来了重重压力。
热门推荐
  • 千华佛女

    千华佛女

    三年,镇国公府惨遭灭门,孤女被皇帝迎回封为平安郡主?三年时光,冷漠渐退,棱角被佛光磨平。皇帝大寿,孤女初展风华却又锒铛入狱。行刑之际,却有人力挽狂澜,然后纳她为贱妾?以为良人,不过太子多看一眼便又被拱手相送?千华低笑,毅然甩掉那人紧握的手,转身走入太子府。
  • 师妹难当:高冷师兄霸道爱

    师妹难当:高冷师兄霸道爱

    一朝穿越居然长了一张惊天下的容颜,而她却又因为这张容颜不得不远离自己的亲人。十年学艺归来,盯着张平凡无奇的脸整日晃荡着,享受着应该平静而温馨的生活。但是为啥身边还有这么多的事情?好姐妹的男人被人控制,帮亲姐夫上位,顺便来个江山大统。这也就算了,为啥又蹦出个不是亲娘?好吧,为了姐妹刀山油锅也要去。正走着梅娘回头一看,不好,师兄追来了。快跑!
  • 执节

    执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李安哲学

    李安哲学

    本书运用东西方两种不同哲学传统评析李安导演作品。图书第一部分聚焦李安导演的华语影片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道、儒及佛教哲学主题;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其导演的英语影片中所体现的西方哲学思想主题:然而,全书的终极目标在于探索李安糅合这两种文化、架构中西文化沟通桥梁(即为表现电影主旨内容,策略性的汲取中西文化思想)的电影导演哲学。
  • 校园花心高手

    校园花心高手

    校花学姐学妹,靓丽强势御姐,清纯美女老师,纷纷投怀送抱……匪气十足的高中生,偶然获得一支神奇钢笔,自此生活变的多姿多彩了起来。
  • 重生:夫人至尊

    重生:夫人至尊

    上一世,她是尚书千金,才倾天下。父亲骄纵,庶母温厚,长姐婉约,长兄呵护。她以为自己就是那天上月,人中凤。一场论辩,她选中了他做夫君。从此吟诗作对,如胶似漆。直到她临产,最爱的他八抬大轿娶妻,眼睁睁看着她被灌堕胎药。产下足月死婴,浑身是血的她被庶母拒之门外,长兄为她请了大夫,哄她喝下毒药。临死前,长姐狞笑着踩着她残破的身体。她才明白恩爱无双不过是彻头彻尾的一场笑话,家人的宠爱不过是逢场作戏。她的死,完全是蓄谋已久的一场阴谋。一朝重生,重回十岁。小小年纪,心怀诡谲,步步为营。她发誓要那些利用她欺骗她的人,挫骨扬灰。仇恨的火焰吞噬下,一切成为焦土……
  • 傲视神皇

    傲视神皇

    辰林在辰家就是一个杂种,父亲的死,母亲的哀,成了他生存下去的动力,父亲留下的功法,将他引向逆天之路,血,让辰林从一个废材不断突破,封尊称神,傲视神皇!
  • 半分诗集

    半分诗集

    那必须是有了心情,那必须是有了文字,然后成了几个短句!
  • 栖归处

    栖归处

    这人生困境重重,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红尘乱世繁华,归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卜云部队任务中掉下悬崖穿越,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每一段人生都会有一种活法,每一段历程也都会有个归处。
  • 老婆,宠宠我吧

    老婆,宠宠我吧

    传言易家小少爷体弱多病,一出生就被断定不能活过十八岁,传言易家小少爷菩萨心肠,家里收满了流浪猫流浪狗,传言易家小少爷柔情似水,这世上只钟情于一人,宠溺之极,传言易家小少爷倾国倾城,一笑足以迷倒众生,无论男女。传言,传言是个屁啊!易莲郁体弱多病?屁!那生龙活虎,天天压榨她的人是谁?易莲郁菩萨心肠?屁!他只不过带回家,可是最后都变成了她在照顾啊!易莲郁只钟情于一个人?屁!天天拈花惹草,天天撒流氓的人就是他!易莲郁倾国倾城?屁……厄,只有这一个是对的!此等妖孽,竟然还是她的未来老公,真是天没眼了!他们的婚事是父母在她无力反抗之下定的娃娃亲,能不能不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