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特别是3~7岁的儿童,大都喜欢涂涂画画,心理学把这一年龄段称为“绘画期”。这个时期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强,文字表达能力几乎是零,他们难以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情感。这个时期的孩子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画画。在语言文字不健全的远古时代,人们就以画来抒情、记事。从内心需要来讲,古人绘画与当今儿童绘画有相似之处。可以说儿童们喜欢画画,是因为绘画是满足、表达他们内心世界的最佳方式。
当前,对儿童画画的认识和指导存在着两个错误的认识。一是一些人认为只有表达儿童欢乐、愉快的内心世界,画出祖国大好河山、世界和平等以歌颂为主题的作品,才算是好的儿童画作品。二是很多家长认为与名人名画画得很相似或者与真实的东西很相似的画才是好的儿童画。
儿童的内心世界是丰富的,孩子的高兴、悲伤、惊恐、郁闷等情绪都想表达出来,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儿童画画不一定是为给别人看的,只要他能准确地表达内心情感,就可以说是成功的画。那些孩子画的以“噩梦”、“受罚”等为主题,表现孩子受惊、愤怒的心情的画,就很有味道。一些绘画比赛评出获奖的儿童画,皆是表现儿童喜悦的心情和歌颂性的主题,限制了孩子情感的发挥,使家长们认为只有具有赞美性,符合时代精神的儿童画才是好的画,并以此为准绳,对孩子画儿童画进行误导。
儿童的观察能力较差,他们还不善于用透视、比例来绘画,甚至不善于以同一视角来描绘。如果以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儿童画的比例关系,那就太苛刻了。比如,孩子画一头牛,需看他画出了几处外部特征,看角、脚、头、尾等特征是否明显。特征画出得越多,表明儿童观察越细致、越好。至于器官之间的比例、透视关系,可以不加考虑。临摹成人的作品、名家名画,对于儿童来讲,没有太大的意义。
引导儿童画画的最重要意义就是利用儿童对绘画感兴趣的契机,开阔儿童视野,提高观察能力。儿童拿起画笔,就是为观察事物、认识世界注入了“兴奋剂”,使他们对要画的东西非看个清楚、明白不可,否则,他就画不出来。因此,儿童画画的能力强弱,也是观察力、认识世界能力强弱的体现。儿童画的内容丰富,视野开阔,感性知识丰富,学习起书本知识来,就比较容易。可以说引导儿童画画,是促使儿童认识周围世界的重要手段。此外可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审美能力、造型技能及巩固绘画兴趣。
指导儿童画画不必是受过专业绘画训练的人,每一位父母都可以成为指导儿童画画的老师。一是要注意少让孩子照书上或家长画好的画去临摹,应多带孩子对照真实的东西去画。例如,画汽车,就到汽车旁边照着画,或者让孩子想一想真正的汽车是什么样子。要引导孩子注意画出东西的本质特征。二是引导孩子正确观察。例如,一幢房子要看由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特点是什么,有几层,几个单元,要进行高低、大小、左右、长短、色彩的比较。三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如画人物对于孩子来讲较难,可以引导孩子先画上衣,再画下衣,再画头部,最后画一个人。四是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事物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也就是发现知识。例如,动物的各种特征决定了它适合在什么环境下生活和它的食物范围;由于生存环境的需要,很多动物的颜色都起到保护自己,不易被天敌发现的作用。五是内容反映儿童身边的世界,主题表达儿童心理。选取反映儿童身边的事物,儿童容易接受;也对儿童正确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有帮助、主题反映儿童心理才符合孩子的认识特点,孩子才能够顺利地去表现。可以多带孩子参观、旅游、直接参加劳动等,让孩子了解、感受生活,之后,让孩子画出最有感触的事情来。
总之,儿童绘画主要的意义不在于绘画作品本身,而是孩子参与绘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