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5000000112

第112章 落霞——忆外祖母冰心

陈钢

一觉醒来,窗外还是黑黑的。只有窗外巷子中的一盏灯高悬着,在远处爆发着刺眼的光线!

1999年2月28日这天,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去锻炼身体(我平常一直是6时起床晨练,这个习惯是从小和外祖母生活时就养成的,来美后也很少间断),而是半倚床头读外祖母的文章。27日早上写了一封四页长的家信,竟写了四五个小时。边写边落泪,一封信写毕,竟像写完了全部的能量,累得不行。晚上则仍辗转难眠。终于在晨3时左右睡下,5时又醒来……

大约7时10分左右,接到父亲打来的越洋长途电话告知外祖母过世的消息……我放下听筒怔了半天,外祖母和我永别了!

奇怪的是,初听完电话后,我没有像昨天写家信时那样迸出伤心的热泪,而是一种平和的心境。也正如我前不久写给父母信中所言,在这个世纪末的春天,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高度统一而结成的钢铁般的意志。我们为外祖母祝福,为她长寿而祈祷。我们坚信她生命力的顽强,我们期待着金秋十月为她百岁华诞举行盛大的生日聚会……我们衷心地祝愿她长寿!然而我们也知道自然规律无可抗拒,如果那个时刻到来,我希望我们的心情是一种平和,是贯穿于外祖母生命中的那么一种乐观与平和。她留给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乐观与平和的榜样;是那么一种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豁达;是悬挂在我们家客厅的对联所言的“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的那么一种胸怀;是神清气定的心境。

我想,如果外祖母死而有知,也许在美丽的天国中会有许多快乐的重逢;死后无知,外祖母也摆脱了躯体上的痛苦,而真正难过的是她生前的亲人和朋友们。

外祖母走了,好像一座大山倒了,只剩了苍茫的大地!我的心在瞬间仿佛成了真空一般。

外祖母没有走,她不会走,她永远与我们在一起。

1

去年10月回国给外祖母做99岁大寿时,我送给外祖母的生日礼物除了贺卡之外,还有我在美国学习了三年而得到的两张硕士学位证书。她看到我的毕业证书时,连连说好,紧接着又一次亲吻我,而我早已在她怀中泪如雨下了。外祖母对于我来讲有时则更像母亲。我出国留学的前一天,她突发高烧,我们全家在医院忙了一天。她在高烧中叮嘱我早点回家准备好行装,按时出发。不论发生任何情况(指如果她身体不好时),都不要停止学业,要抓紧时间把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回来。当然她的这一嘱咐不只对我说,80年代初我的母亲和我大姨到美国作访问交流时,外祖母和她们都谈过这样的意思。大姨和母亲都十分幸运,访问交流回来后,外祖母依然健在。外祖父1985年去世前,我正在读大学,全家人基本上是全的,除外祖母外,都在医院看护和照顾外祖父。而我也真是幸运,在美读书三年毕业,后找到一个较好的实习机会。在回国给外祖母过生日时,我给她看了毕业证书,还告诉她我找到了工作。想到她躺在医院等我三年学成毕业,整整1372个日日夜夜啊!真是感念万分。在我去美的前两年她还能亲自给我写信。等到此次再回来看她时,她已经无力写字了。那双灵巧智慧的手也有些变形了。每次我抚摸外祖母的手时,我的泪水就会滴落下来,有时竟将她的衣衫都弄湿了。她用她的手绢替我擦泪水,安慰我,讲我有出息,最爱我了。她还说她要等我回来,一定能等到。我可以从她握我手的力量中和她的永远清澈的目光中看到她的喜悦。而我那抑制不住的泪水则是向外祖母倾诉我一个人长时间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和朋友们的那种孤独和委屈。外祖母那慈祥而深邃的目光透出的是一种安慰、鼓励和理解。如她多次告诫我的,她希望她的钢钢(我的小名)要经风雨而百炼成钢。我已将她的这一希望铭记于心。

2

北京医院的大夫和护士又来替她试体温,测血压和搭脉搏。我自觉地闪到一边,悄悄地走到卫生间,轻轻掩上门。当我的眼光落到外祖母佩戴了几十年的那副假牙时,我的泪水又一次滴落下来。没有人在旁,关上了门,我失声痛哭。外祖母十分勤俭,她时常对我讲她的母亲曾告诉她“勤能补拙,俭以养廉”的道理。外祖母的假牙按医院大夫的意见早就该重新配一副了,因为她所戴的这副假牙由于她的牙床的变化吃饭时常常会脱落下来。而她则讲,她现在不能写文章不能工作了,只是一个“废人”(她常常讲她手不能写,腿不能走),就不再浪费钱财了。事实上她直到今年年初还在接待客人。她仍然为萧乾爷爷的生日撰文。萧乾爷爷可以说是外祖母的小弟弟,是我的三舅爷爷谢为辑的同学。外祖母是看着萧乾爷爷长大的。萧乾爷爷曾给我讲过许多事,其中说到有一次北京刚有有轨电车时,他和我三舅爷爷那时还在上小学他们放学回家,想去试试这新的玩意儿。他们上了车,车开动时他们透过窗子看到了电线发出的电弧光。他俩吓坏了,怕给过了电。下一站一到,赶紧就下车跑回了家。外祖母听说后哈哈大笑,安慰他们不要怕。萧乾爷爷从小失去了父母,外祖母就像待亲弟弟一样爱护地。前些年,萧乾爷爷来家里看外祖母时,他的礼数很特别。在众多的作家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中,唯一一个亲吻外祖母面颊的就是萧乾爷爷了。萧乾爷爷于1999年2月17日先外祖母而走了。我父母没有告诉外祖母这件事,因为他们知道外祖母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怕她承受不了。我在此将外祖母在1987年7月8日写的《我的三个弟弟》的文章中的最末一句略加改动。我想外祖母在天有灵,会同意我的改动的。“我自己的三个弟弟和萧乾老弟,从小到大我尽力看护了你们,最后也还是我用眼泪来为你们送别。我总算对得起你们了。”

3

讲到外祖母,不能不讲她的整洁。她在《我的择偶条件》一文中曾讲“因为我颇有洁癖,所以希望对方也相当整齐清洁。至少不会翻乱我的书籍,弄脏我的衣冠”;她还讲“因为我喜欢淡雅,所以希望对方不穿浓艳及颜色不调和的衣服,我总忘不了黄莘田先生的两句诗‘颜色上伊身便好,带些黯淡大家风’”。

外祖母晚年几乎不出门参加社会活动,可数的几次出门我都伴随左右。外祖母带我去看过叶圣陶爷爷,也去过夏衍爷爷家。我们曾和邓颖超奶奶一起去北方月季花公司赏花。好几次外祖母都想去她住宅附近的紫竹院公园,但她自己不愿意特殊化,总是选择公园闭园时去看看。车到了公园门口,由于游人认出了她,围观的和向她问候的人太多,只好赶快回家。她去北京图书馆参加几位老朋友的创作展,每次都是被众人用轮椅抬上几十级台阶去看的。回来后,她总对我讲她对众人的感激之情。她出门的衣着总是整整齐齐,一尘不染。80年代初那次她和巴金爷爷一起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日本(这也是她最后一次出访日本),穿的皮鞋,还是我替她擦的。回来后看到照片上她锃亮的皮鞋时,我还有几分得意。访日归来不久,她要赶文章,同时家里又要刷房,劳累过度的她患了脑血栓住院了。不久又跌伤了股骨。我印象中,她此后就不穿皮鞋了,但即便穿布鞋,她也总叫我们在她出门前将鞋刷干净。她自己的衣服,颜色都是自己想好,请晚年一直照顾她的我的姑姑去买来,由我姑姑自己裁剪缝制给她穿。姑姑一开始替外祖母做衣服时还有点担心,因为姑姑看到外祖母的衣服大多是北京著名的“红都服装公司”定做的。可是外祖母对我姑姑给她做的衣服穿得十分满意和感激,所以外祖母晚年所穿的衣服都是出自我姑姑的手。外祖母既整洁又勤俭,她的漱口用的搪瓷杯子还是“文革”中下干校劳动时用的。她洗脸用的香皂总是将未用尽的部分粘在新的香皂上接着用。

出门访友,她总是自己选配好服装,而且还选戴不同的围巾。衣服颜色大多以黑、白、灰、蓝为主。她除了晚年过生日,朋友们送红毛衣给她,她偶尔穿一穿外,平日还是喜欢淡雅的蓝色。我猜度这可能因为她爱大海的缘故吧。她盖的被面都是她喜爱的素雅之色。因为我们住在二层楼上,每次我抱她出门下楼之前,她自己都已把衣服穿戴好,皮包拿好。特别是秋冬季时,头巾手套都已戴好。我抱她上车后,她总叫我将她衣服拉好,坐正。我想给她开过车的司机都会记得这些细节。她上车后,总要问司机家庭和小孩的情况,还常常讲笑话。

1998年10月24日。我回国参加外祖母99岁寿庆后返美前一天,去医院看她。她还是那样慈祥地和我说话,而这次是我最后一次和外祖母说话了。值得一提的是,以前的几次回国看她,我在回美前,总是跟她说再见的,告诉她我下次大略的归期。而这次,不知为什么,我没有向她道别。

我的记忆中,外祖母从来没有“疾言厉色”,对家里的保姆她总是和颜悦色。外祖母自己亲自记账,因此虽然她足不出户,也能体会大多数人的生活与物价指数的涨落。她呼吁重视教育,提高教师的工资,这和她自己记账,计算家中花销不无关系。她晚年所用的保姆都是她自己开销,从每月千余元的工资和她自己的不多积蓄、稿费中支用一部分。许多药还要自费。说起来,她的日子还是蛮紧的,即使如此,她仍然将《冰心全集》的稿费,统统捐给了农村妇女。每次遇上国家有灾她总是捐钱。她的稿费只有千字30~40元钱。她一辈子写短文,可想而知,她捐出来的都是她的辛苦钱。我想那些得过她捐助的孩子和大人们在知道这一切时,都会铭念在心的。

4

写到这里。我想一提外祖母的另一个特点——她是一个最无“我”的人。她常常告诉我的一句话是“施者比受者更有福”。去年10月她生日时人们送来几十个大大小小的花篮。她在人走后,叫我们把花篮分送给了医院的大夫护士;送给了赵朴初爷爷;送给了来看望她的教师们和朋友们。江泽民主席送给她的花篮,她叫我转送给了北京医院北楼三层的护士和大夫们。这里还要提一句的是夏衍爷爷,只比外祖母小26天的他,早已于1995年2月6日逝世了。这个消息包括我在内都没有对外祖母“讲真话”。去年她过生日时,她曾专门嘱我将一个插有100朵红玫瑰的花篮送到夏爷爷的病房去。在此我向外祖母认错,我讲了假话。但我想,外祖母如果在天有灵,她会理解我的。我还记得80年代初有一段时间外祖母几乎天天去八宝山参加死于“文革”中的朋友们的追悼会。她写了一篇又一篇的悼念文章。她曾告诉我,她写悼念文章手都写软了。对于夏衍和萧乾爷爷的去世,如果她知道的话,她一定会写文章纪念他们的。

我曾多次听到外祖母和朋友讲过安乐死。她和来家里看望她的邓颖超奶奶就谈过这个话题。她俩都讲一旦她们瘫痪了,大脑无法工作了,就请北京医院的大夫给打一针“安乐死”。外祖母是一个非常在意生活质量的人。以我对她的了解,她在这四年多住院的时间里,该有多少难言之苦。像她这么一个干净利落,一辈子都是眼到手到,做事又快又好的人,一旦不能写作,躺在床上不能动弹,她的喷涌的精力和洋溢的热情,都被拘困在委顿的躯体里,这种“力不从心”的状态,在她生命最后住院的1252个日子里,她怎么能受得了?昏睡时还好,当她清醒过来举目四顾,也许看到窗帘拉得不整,写字台上的物件摆放得不够整齐,她一定认为这些事太繁琐,太细小了,不值得也不应当麻烦人,自己能动一动该有多好!如今她永远从这种“力不从心”的矛盾煎熬中解脱了出来,我为她感到释然。

亲爱的外祖母您走好!在天上有相隔了14年的外祖父在张开双臂欢迎您,有您的父母、弟弟,有众多期待和您见面的老朋友们。而在人间则有千千万万不同年龄的人们在深深地怀念和追随您。您百岁辞世称得上是人瑞,只是对我们家人骨肉之间的感情来说,对于您的突然离开,我们是永远抱憾的。

今天是3月7日,您辞世的第七天。一场暴风雪过后,芝加哥的天是湛蓝的。此时已是午后5时30分,天空中满是云彩。西斜的太阳从云霭中露出霞光,我想起了您的《霞》中所述:“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快乐是一抹微云,痛苦是压城的乌云,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边重叠着,在‘夕阳无限好’的时候,就给您造成了一个美丽的黄昏。”

“一个生命如果到了‘只是近黄昏’的时节,落霞也许会使人留恋,惆怅,但人类的生命是永不止息的。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自转,东方不亮西方亮……”

外祖母,我窗前的落霞正向着祖国的北京走去……您生命中的云是最多彩的,您的霞光是美丽的。您桃李遍天下,敬佩您的人更是不少。您崇高的人格将永远留在我心中,我要努力向您学习。

我的眼泪是流得尽的,而我对您的忆念却绵绵无尽!

您永远和我们在一起!

1999年3月7日写于落霞满天之时

同类推荐
  •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元曲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是一部全面细致介绍中国古文化的书籍,它综合了中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种类繁多的各类型文化,就其历史起源、发展走向、文化特色、重大影响,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人文风俗、语言特点、宗教信仰等方面进行描写。《元曲精品鉴赏》是此丛书中的一本。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本文搜集大量元曲,并且针对每一首元曲进行赏析。包括《元好问——卜居外家东园》、《王和卿——咏大蝴蝶》、《〔南吕〕金字经——卢挚》等。
  • 怀揣月光上路

    怀揣月光上路

    评论集《怀揣月光上路》近20万字,蕴含了蔡先进近十年的心血,分散文评论、小说评论和艺术评论三个类别,评论对象既包括像莫言、刘醒龙这样的名家,也包括文坛新锐势力。从写法上既有学理性强的长篇论文,也有随心见性的短评文字。
  •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

    中国留守儿童日记的内容提要如下:贵州省安龙县万峰湖镇毛草坪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送走了自己去远方打工的父母,独自或者是在爷爷奶奶叔伯亲戚的扶持下照顾家中的田地,牲畜。2009年秋天,贵州大旱,饮水都成问题,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他们坦然接受,偶尔抱怨,但是依然热爱自己的生活。26个留守的孩子,平均年龄9岁,220篇日记,21幅象征梦想的画,21个发自心底的愿望,12封写给爸爸妈妈的信。这些站在穷山之顶,恶水之上的孩子们,用稚嫩甚至娇弱的身躯撑起了那一片土地,还有他们的孤独生长。又爱又累,他们依然微笑。又爱又痛,我们只能流泪?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什么

    日益富起来的中国人应当积极探索和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关系到全社会幸福指数的全面提高。什么是科学的幸福观?其一,科学的幸福观对幸福的定义必须符合定义的逻辑规则,即外延要包含幸福概念所指的所有对象的范围,内涵要抽象出幸福概念的本质属性;其二,要深刻揭示人类幸福的客观规律,使人们明确人生的终极目的和意义;其三,要有实践指导意义,容易付诸行动,并切实增进个人和社会幸福指数的提高;其四,能够促进善的互动循环,完善人格,提高道德水平,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保持和谐。一句话,科学的幸福观应当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健康的、和谐的、理性的、积极进取的幸福观。
热门推荐
  • 秘境古尸

    秘境古尸

    多年前,一场文化的浩劫波及酒文化,数不清的老酒古酿被酿酒师傅藏到十分隐秘的地方,为了保护那些祖先留下的珍宝,他们卷入了一起谜海翻腾的事件中。1997年,酿酒后人李狂药在机缘之下,重走酒商祖先的道路,经历了一连串的惊险之旅。在冒险中,李狂药去了东海孤岛、酒池古镇、西洋遗堡、海南深林等四个秘境,秘境里隐藏着惊人的秘密,遇到了许多奇人奇事,更发掘出被遗忘在历史角落里的中华酒文化,还有那些正在消失的古酿酒馆,它们蕴涵的精髓也将在《秘境古尸》里一个个展现。
  • 男孩女孩之情牵我心

    男孩女孩之情牵我心

    岁月如歌,年华如水,曾经一起走过的青春,你可曾还依稀记得那个曾经的恋人,记得那一段魂牵梦绕的岁月。那时的爱情,就像一根线,牵着恋人彼此的心,它看不到,摸不着,却时时的能感觉得到,那是一个温柔电话,一句轻轻的问候,牵着一颗爱着的心……
  • 混在春秋当鲁班
  • 鬼龄珠

    鬼龄珠

    一个现代社会的都市青年,身体莫名异动,在试图查明原委的过程中,毛骨悚然、匪夷所思的事情接撞而来,镜面人、舍利尔病毒、超自然力量……闻所未闻、悬念重生的故事轮番上演……。
  • 解忧事务所

    解忧事务所

    疑难杂症风水命理企业策划乌衣巷里的解忧事务所以为人排忧解难为宗旨绝不违法乱纪为原则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三个女人接受秘密委托帮助房东大人拜托痛苦生活与黑暗势力的较量为朋友生死相拼爆炸飞车阴谋灵异时时伴随着她们在一次次的危险过后她们收获着友谊爱情与幸福敬请各位多收藏多推荐本书隔日更新QQ群:92269380
  • 引琅入室:腹黑总裁请放行

    引琅入室:腹黑总裁请放行

    为了查清楚母亲的死因真相,她一纸契约变成了他的新娘。“总裁大人,为了让你睡得安心,咱们来学梁祝吧。”某女一脸讨好的把棉被放到大床中间。“既然爱妻喜欢制服诱惑,那就去找身男装来吧,我不介意跟爱妻搞基。”某男一脸愉悦的看着摆弄被子的小女人,说出来的话却是气死人不偿命。“总裁大人,我还是个孩子,麻烦你说话的时候不要这么带色好不好?”她不爽了,非常不爽,她哪里是在跟他说制服诱惑?你是应该长大。”他将视线放在她胸前。看见他不纯良的视线,以及他的话语,她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你才要长大呢。”“不用,我已经够大了,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他面无表情。说完某女被狠狠压在身下。
  • 村经济发展

    村经济发展

    20世纪80年代,村级经济在全国出现了萎缩。怎样看待这一萎缩?自从那时起,村级经济在全国各地尽管发展不平衡,但总的说来已经重新起步,有的地区还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什么村级经济会得到重新起步并获得较快发展呢?在新的形势下,它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特点呢?研究这些问题,不仅对村级经济发展自身,而且对家庭经营乃至整个农村改革,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萌妻拒嫁:老公晚安

    萌妻拒嫁:老公晚安

    对只想睡她却不喜欢她的男人,为了保住最后这点尊严,她决定滚离他的世界。大街上碰到,她昂头看云。商场里碰到,她低头看物。宴会上碰到,她色眯眯的只顾盯着别家美男笑。终有一天,某男怒了,“谭晓曦,你到底想怎样?”是她想怎样,还是他想怎样。城市这么大,他们又是生活在两个阶层的人,她就不信日理万机的他会这闲。
  • 莫言评传

    莫言评传

    莫言说自己小时候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就是想取石匠女儿当老婆。这种理想,现在看来比较“低级”,在当时那个连过年都吃不上饺子的年代,却无疑已经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想象力了。一个安分守己的、对自己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逆来顺受的普通青年农民,谁会像他这么狂妄呢?
  • 逆女成凰:阴毒五小姐

    逆女成凰:阴毒五小姐

    青州商家的嫡出大小姐凄惨死去。重生后的她,只有三天的时间,来改变命运——先拯救即将被人暗害的嫡母,和被人抛落水塘溺死的亲弟,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