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85000000084

第84章 我的三个弟弟

我和我的弟弟们一向以弟兄相称。他们叫我“伊哥”(伊是福州方言“阿”的意思),这小名是我的父母亲给我起的,因此我的大弟弟为函小名就叫细哥(“细”是福州方言“小”的意思),我的二弟为杰小名就叫细弟,到了三弟为楫出生,他的小名就只好叫“小小”了!

说来话长,我一生下来,我的姑母就拿我的生辰八字,去请人算命,算命先生说:“这一定是个男命,因为孩子命里带着‘文曲星’,是会做文官的。”算命纸上还写着有“富贵逼人无地处,长安道上马如飞”。这张算命纸本来由我收着,几经离乱,早就找不到了。算命先生还说我命里“五行”缺“火”,于是我的二伯父就替我取了“婉莹”的大名,“婉”是我们家姐妹的排行,“瑩”字上面有两个“火”字,以补我命中之缺。但祖父总叫我“瑩官”,和我的堂兄们霖官、仪官等一样,当做男孩叫的。而且我从小就是男装,一直到1911年,我从烟台回到福州时,才改了女装。伯叔父母们叫我“四妹”,但“瑩官”和“伊哥”的称呼,在我祖父和在我们的小家庭中,一直没改。

我的三个弟弟都是在烟台出生的,“官”字都免了,只保留福州方言,如“细哥”、“细弟”等等。

我的三个弟弟中,大弟为涵是最聪明的一个,12岁就考上“唐山路矿学校”的预科(我在《离家的一年》这篇小说中就说的是这件事)。以后学校迁到北京,改称“北京交通大学”。他在学校里结交了一些爱好音乐的朋友,他自己课余又跟一位意大利音乐家学小提琴。我记得那时他从东交民巷老师家回来,就在屋里练琴,星期天他就能连续弹奏六七个小时。他的朋友们来了,我们的西厢房里就弦歌不断。他们不但拉提琴,也弹月琴,引得二弟和三弟也学会了一些中国乐器,三弟嗓子很好,就带头唱歌(他在育英小学,就被选入学校的歌咏队),至今我中午休息在枕上听收音机的时候,我还是喜欢听那高亢或雄浑的男歌音!

涵弟的音乐爱好,并没有干扰他的学习,他尤其喜欢外语。1923年秋,我在美国沙穰疗养院的时候,就常得到他用英文写的长信。病友们都奇怪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用英文写信?”我笑说:“是他要练习外文并要我改正的缘故。”其实他的英文在书写上比我流利得多。

1926年我回国来,第二年他就到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去学“公路”,回国后一直在交通部门工作。他的爱人杨建华,是我舅父杨子敬先生的女儿。他们的婚姻是我的舅舅亲口向我母亲提的,说是:“姑做婆,赛活佛”。照现在的说法,近亲结婚,生的孩子一定痴呆,可是他们生了五个女儿,却是一个赛似一个的聪明伶俐。(涵弟是长子,所以从我们都离家后,他就一直和我父亲住在一起。)至今我还藏着她们五姐妹环绕着父亲的一张相片。她们的名字都取的是花名,因为在华妹怀着第一个孩子时,我父亲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老人递给他一张条子,上面写着“文郎俯看菊陶仙”,因此我的大侄女就叫宗菊。“宗”字本来是我们大家庭里男孩子的排行,但我父亲说男女应该一样。后来我的一个堂弟得了一个儿子,就把“陶”字要走了,我的第二个侄女,只好叫宗仙。以后接着又来了宗莲和宗菱,也都是父亲给起的名字。当华妹又怀了第五胎的时候,她们四个姐妹聚在一起祷告,希望妈妈不要生个男儿,怕有了弟弟,就不疼她们了。宗梅生后,华妹倒是有点失望,父亲却特为宗梅办了一桌满月酒席,这是她姐姐们所没有的,表示他特别高兴。因此她们总是高兴地说:“爷爷特别喜欢女孩子,我们也要特别争气才行!”

1937年,我和文藻刚从欧洲回来,“七七事变”就发生了。我们在燕京大学又呆了一年,就到后方云南去了。我们走的那一天,父亲在母亲遗像前烧了一炷香,保佑我们一路平安。那时杰弟在南京,楫弟在香港,只有涵弟一人到车站送我们,他仍旧是泪汪汪的,一语不发,和当年我赴美留学时一样,他没有和杰、楫一道到车站送我,只在家里窗内泪汪汪地看着我走。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对伤离惜别的悲痛的眼睛!

我们离开北京时,倒是把文藻的母亲带到上海,让她和文藻的妹妹一家住在一起。那时我们对云南生活知道得不多,更不敢也不能拖着父亲和涵弟一家人去到后方,当时也没想到抗战会抗得那么长,谁知道匆匆一别遂成永诀呢?

1940年,我在云南的呈贡山上,得到涵弟报告父亲逝世的一封信,我打开信还没有看完,一口血就涌上来了!

……大人近二年来,瘦了许多,这是我感到伤心而不敢说的……谁也想不到他走得那样快……大人说:“伊哥住址是呈贡三台山,你能记得吗?”我含泪点首……晨10时德国医陈义大夫又来打针,大人喘仍不止,稍止后即告我:“将我的病况,用快函寄上海再转香港和呈贡,他们三人都不知道我病重了……”这时大人面色苍白,汗流如雨,又说:“我要找你妈去!”……大人表示要上床睡,我知道是那两针吗啡之力,一时房中安静,窗外一滴一滴的雨声,似乎在催着正在与生命挣扎的老父,不料到了早晨8时45分,就停了气息……我的血也冷了,不知是梦境?是幻境?最后责任心压倒了一切,死的死了,活的人还得活着……

他的第二封信,就附来一张父亲灵堂的相片,以及他请人代拟的文藻吊我父亲的挽联:

分为半子,情等家人,远道那堪闻噩耗

本是生离,竟成死别,深闺何以慰哀思

信里还说“听说你身体也不好,时常吐血,我非常不安……弟近来亦常发热出汗,疲弱不堪,但不敢多请假,因请假多了,公司将取销食粮配给……华妹一定要为我订牛奶,劝我吃鸡蛋,但是耗费太大,不得不将我的提琴托人出售,因为家里已没有可卖之物……一切均亏得华妹操心,这个家真亏她维持下去……孩子们都好,都知吃苦,也都肯用功读书,堪以告慰,但愿有一天苦尽甜来……”

这是涵弟给我的末一封信了。父亲是1940年8月4日8时45分逝世的。涵弟在敌后的一个公司里又挨了四年,我也总找不到一个职业使他可以到后方来。他贫病交加,于1944年也逝世了!他最爱的也是最聪明的女儿宗莲,就改了名字和同学们逃到解放区去,其他的仍守着母亲,过着极其艰难的日子……

我的这个最聪明最尽责、性情最沉默、感情最脆弱的弟弟,就这样在敌后劳苦抑郁地了此一生!

关于能把三个弟弟写在一起的事,就是他们从小喜欢上房玩。北京中剪子巷家里,紧挨着东厢房有一棵枣树,他们就从树上爬到房上,到了北房屋脊后面的一个旮旯里,藏了许多他们自制的玩艺儿,如小铅船之类。房东祈老头儿来了,看见他们上房,就笑着嚷:“你们又上房了,将来修房的钱,就跟你们要!”

还有就是他们同一些同学,跟一位打拳的老师学武术,置办一些刀枪剑戟,一阵乱打,以及带着小狗骑车到北海泅水、划船,这些事我当然都没有参加。

其实我在《关于女人》那一本书里,虽然说的是我的三位弟妇,却已经把我的三个弟弟的性情、爱好等等都已经描写过了。不过《关于女人》是写在1943年,对于大弟只写了他恋爱、婚姻一段,对于二弟、三弟就写得多一些。

二弟为杰从小是和我在一床睡的。那时父亲带着大弟,母亲带着小弟,我就带着他。弟弟们比我们睡得早,在里床每人一个被窝筒,晚饭后不久,就钻进去睡了。为杰和一般的第二个孩子一样,总是很“乖”的。他在三个弟兄里,又是比较“笨”的。我记得在他上小学时,每天早起我一边梳头,一边听他背《孟子》,什么“泄泄犹沓沓也”,我不知道这是《孟子》中的哪一章,哪一节,也许还是“注释”,但他呜咽着反复背诵的这一句书,至今还在我耳边震响着。

他的功课总是不太好,到了开初中毕业式那天,照例是要穿一件新的蓝布大褂的,母亲还不敢先给他做,结果他还是毕业了。可是到了高中,他一下子就窜上来了,成了个高材生。1926年秋他考上了燕京大学,正巧我也回国在那里教课,因为他参加了许多课外活动,我们接触的机会很多。有一次男生们演话剧《咖啡店之一夜》,那时男女生还没有合演,为杰就担任了女服务员这一角色。他穿的是我的一套黑绸衣裙,头上扎个带褶的白纱巾,系上白围裙,台下同学们都笑说他像我。那年冬天男女同学在未名湖上化装溜冰,他仍是穿那一套衣裳,手里托着纸做的杯盘,在冰上旋舞。

1929年我同文藻结婚后,我们有了家了,他就常到家里吃饭,他很能吃,也不挑食。1930年秋我怀上了吴平,害口,差不多有七个月吃不下东西。父亲从城里送来的新鲜的蔬菜水果,几乎都是他吃了。甚至在1931年2月我生吴平那一天,我从产房出来,看见他在病房等着我,房里桌上有一杯给产妇吃的冰淇淋,我实在太累了,吃不下,冲他一努嘴,他就捧起杯来,脸朝着墙,一口气吃下了!

他在燕大念的是化学,他的学士和硕士的论文,都是跟天津碱厂的总工程师侯德榜博士写的。侯先生很赏识他,又介绍他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读化学博士,毕业时还得了金钥匙奖。回国后就在永利制碱公司工作。解放后又跟侯先生到了化工部。1951年我们从日本回到北京,见面的时候就多了。

我是农历闰八月十日生的,他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初十,因此每到每年的农历的八月十一日,他们就买一个大蛋糕来,我们两家人一起庆祝,我现在还存着我们两人一同切蛋糕的相片。

1985年9月文藻逝世后,他得到消息,一进门还没来得及说话,就伏在书桌上,大哭不止,我倒含着泪去劝他。他晚年身体不好,常犯气喘病,家里暖气不够热时,就往往在堂屋里生上火炉。1986年初,他病重进了医院,他的爱人李文玲还瞒着我,直到他1月12日逝世几天以后,我才得到这不幸的消息。化工部他的同事们为他准备了一个纪念册,要我题字,我写:

为杰逝世了,我在深深的自恸自怜之后,终于为有他这么一个对祖国的化工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的弟弟,又感到无限的自慰与自豪。

他的爱人李文玲是金陵女子大学音乐系毕业的,专修钢琴。他的儿子谢宗英和儿媳张薇都承继了他的事业,现在都在化工部的附属工程机关工作。

我的三弟谢为楫的一切,我在《关于女人》写我的三弟妇那一段已经把他描写过了:

……是我们四个兄弟中最神经质的一个。善怀、多感、急躁、好动。因为他最小,便养得很任性,很娇惯。虽然如此,他对于父母和兄姐的话总是听从的,对我更是无话不说。

……

他很爱好文艺,也爱交些文艺界的年轻朋友。丁玲、胡也频、沈从文等,都是他介绍给我的,我记得那是1927年我的父亲在上海工作的时候。他还出过一本短篇小说集,名字我忘了,那时他也不过十七八岁。

他没有读大学就到英国利物浦的海上学校,当了航海学生,在五洲的海上飘荡了五年,居然还得了一张荣誉证书回来。从那时起他就在海关的缉私船上工作。抗战时期,上海失守后,他到了香港,香港又失守了,他就到重庆,不久由港务司派他到美国进修了一年,回来后就在上海港务局工作。他的爱人刘纪华,是我的表兄刘放园先生的女儿,燕大的社会学系优秀的硕士研究生,那时也在上海的“善后救济总署”工作。他们是青梅竹马的恩爱夫妻,工作和生活都很愉快。他们有五个儿女。为楫说,为了纪念我,他们孩子的名字里都要带一个“心”字。长女宗慈,十一二岁就到东北上学,我记得是长春大学,学的是农业机械。他们的二女儿宗爱、三女儿宗恩,学的是音乐,是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上千人中考上的五十人中之二。我听见了很高兴,给她们寄去800元买了一架钢琴,作为奖励。他们的两个儿子宗惠和宗慤那时还小。

1957年,为楫响应“向党进言”的号召,写了几张大字报,被划成了右派,遣送到甘肃的武威劳动改造,从此丢弃了他的专业,如同失水的枯鱼一般,全家迁到了大西北。那时我的老伴吴文藻、我的儿子吴平也都是右派分子,我的头上响起了晴天的霹雳,心中的天地也一下子旋转了起来!但我还是镇定地给为楫写了一封封的长信,鼓励他好好改造,重新做人,求得重有报效祖国的机会,其实那几年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过的!只记得为楫夫妇都在武威一所中学教书,度过了相当艰苦的日子。孩子们在逆境中反而加倍奋发自强,宗恩和宗爱都在西安音乐学院毕了业。两个男孩子都学的是理工,在矿学事业自动化研究所里工作,这都是后话了!

劳瘁交加的纪华得了癌症,1976年去世了,为楫就到窑街和小儿子住了些日子,1978年又到四川的北碚,同大女儿住了些日子,1979年应兰州大学之聘,在兰大教授英语,1984年的1月12日就因病在兰州逝世了!他的儿女们都没有告诉我们。我和为杰只奇怪楫弟为什么这样懒得动笔,每逢农历九月十九,我们还是寄些钱去(他比纪华大一岁,两人是同一天生日,往常我们总是祝他们“双寿”),让他的孩子们给他买块蛋糕。孩子们也总是回信说:“爹爹吃了蛋糕,很喜欢,说是谢谢您们!”杰弟一直到死,还不知道“小小”已经比他先走了!

在写这一篇的时候,我流尽了最后的眼泪!王羲之在《兰亭序》里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我倒觉得“死”真是个“解脱”,“痛”的是后死的人!

我的三个弟弟,从小到大,我尽力地爱护了你们,最后也还是我用眼泪来给你们送别,我总算对得起你们了!

1987年7月8日风雨欲来的黄昏

(《中国作家》1987年第6期)

同类推荐
  •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毛泽东品国学(超值金版)

    在毛泽东的笔下和口中,古老的国学被赋予了全新的灵魂:它能为现实的革命斗争提供方针政策的指导,它能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贡献力量,更奇妙的是,它能与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水乳交融,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原理呈现出大中华气派!对于国学典籍中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甚至神话传说,毛泽东能信手拈来,随意驱驰。他能以古典小说中的一个情节来说明一个革命道理,令听者拨云见日:他能从初见者的姓名中寻找到楚辞唐诗,让对办惊叹不已……
  •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品味无处不在的美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人生中不同时期的70篇作品。作者用质朴的语言、形象的思维、流畅的描述,向人们展示了作者童年、少年、青年以及成年时期的所见、所闻、所感,生动、细腻、通俗。作品主要包括了:童年的纸炮、背书的小女孩、让生命重生的实验等。
  •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

    《话本小说》主要内容分为话本小说概述、宋代话本小说、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章节。“话”在古代有一层含义是“故事”,这种释意在隋代就已经通行了,唐、宋、元、明都沿用这一意义。
  • 国家荣誉

    国家荣誉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揭开东突恐怖主义组织神秘面纱,再现新疆公安民警反恐斗争的长篇小说。
  •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凭心而言(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公子难追

    公子难追

    当节操无下限PK腹黑无上限时,谁能笑到最后?极北群妖之地,地封四王。作为一个出了名的废柴巫女,莫小奈十分不怕死的看上了青丘已承爵位近百年的年轻四王之一。敢赤裸裸的把择偶的主意打到青丘这位腹黑冷淡兼之反复无常的贵公子身上,对于目睹过他杀伤力的众人来说,也真是醉了。他那么冷漠无心,高高在上。她用了九世的痴缠和飞蛾扑火不得善终的勇气才将他打动。九生九死都是为了同一个男人,第十世,她终于收获了爱情。同僚护法PS“你并不是用了十世圆满了你的爱情,你只是用你十世的人生给巫族的复兴找了一个好帮手!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傍大款!”另一护法同PS“没错!作为一个只挂空职的废柴护法来说,这才是你最大的贡献”某女:……
  • 性格决定命运

    性格决定命运

    成功只属于坚韧不拔的人。激发斗志,汲取智慧,获得人生的成功,这是我们精心编排《励志人生》丛书的主旨。丛书制作精美,内容精彩,涵盖古今中外的励志经典,多层面、多角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让每一个有梦想的人不言放弃,坚持到底,最终到达人生的胜利之巅!
  • 宠妻无度:坏坏老公太霸道

    宠妻无度:坏坏老公太霸道

    八岁,他拉着她的手,霸气宣示主权,“以后,你就是我的新娘!”十八岁,他将她揽在怀中,温柔承诺,“菁菁,我一定会让你成为最幸福的女人。”二十八岁,他将穿着婚纱的她按在梳妆台上,凶狠低吼,“白灵菁,你就那么缺男人,嗯?”他当着她的面与别的女人出双入对,她被逼无奈,为别的男人穿上嫁衣。肃穆的教堂,看着他冷若冰霜的脸,她心如死灰。可转眼间,他高调抢婚,直接将她拖到民政局。白灵菁一脸无奈,“慕少,真爱请克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

    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学习的好状态,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幸福的未来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寓言集,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
  • 噩梦:寂静岭

    噩梦:寂静岭

    一个人噩梦的故事,故事开始于一位普通的母亲Rose崩溃的选择。Rose疼爱的女儿Sharon患了原因未明的致命疾病,出于女性的母爱本能,她不想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为了解除女儿的疾病,她不顾丈夫的反对,决定去为女儿找寻更好的医生。于是她就带着Sharon离家出走,不知是命中注定,还是机缘巧合,当她穿过一个入口的时候,她瞬间踏入了一个毫无人气的阴暗小镇——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寂静岭。
  • 卿有几重阙

    卿有几重阙

    重生不是她的本意,当她睁开眼时,已经回到自己十四岁。她本是巩固皇权的工具,却在异国冷宫中死去。她不怨也不恨,只怪自己任命运摆布,她要改变,让天下为之颤抖。
  • 搞什么鬼

    搞什么鬼

    楚飞,被突然苏醒的巫女所拜托,希望他能够携手走上收回流散在人间的鬼魅,并超渡他们,投胎转世。他,同意了。不仅仅是因为巫女真的很漂亮,还因为,她把楚飞的灵魂……使用过了。
  • 网游之暗影刺客

    网游之暗影刺客

    这里叫做“梦幻世界”,这其中存在着九大唯一的隐藏职业,而圣堂刺客可以说是九大唯一职业最强的职业,但也是最弱的职业,他并没有什么华丽的招试,也没有什么瞬间秒杀敌人的技能,但是只要你的操作强悍的话,它绝对可以称霸梦幻世界。GOOD,我就是这唯一的圣堂刺客,唯一的真正强者!
  • 品味天下

    品味天下

    一枚异果带给他神秘的力量,并把他带到异界,什么?这里竟然没有咱们中华的烹饪!作为一名吃货的他表示不能忍!来来来,看一下了,吃了增加力量的食物,包您勇猛无双,什么!你竟然问能增加哪方面不,纯洁的陈洛同学表示不知道······
  • 媳妇儿,我在你隔壁

    媳妇儿,我在你隔壁

    卢小鹿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能跟暗恋很久的男人有了关联。她没想到是第二天,他出国深造。她怀孕,家变,流产,养家。上帝就是这样的不公平。只是她没想到有一天会在隔壁看到蒋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