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09300000012

第12章 秋来一龙东南飞(4)

此前,赵构倒也下了一道足可称道的命令:亲遣从事郎刘默前往湖北,迎请资政殿大学士李纲“投袂而起,以付苍生之望”。

六月一日,李纲抵达行朝(应天府南京,即今商丘),拜任右相,朝纲为之振:“宋奸”张邦昌被贬,汪伯彦、黄潜善等攀附之辈有所收敛,宗泽担当东京留守,张所任河北宣抚使,傅亮为河东经制使……行朝积极备战,以应付金军即将发动的“秋季攻势”。

两河民众蜂拥而起,护家为国乃至效忠大宋者,不乏其人。有鉴于斯,李纲主张因势利导,上书赵构,设立藩镇,将流民乃至盗贼(宣和以来,群盗蜂起,靖康年间勤王之师也溃而为盗,这一力量,大都是我们常说的“义军”)组织起来(招安),以防金人在秋高气寒之时再度犯境。另一方面,李纲还遣使向金表和。就策略而言,重整河山亟须时间;李纲向金表和,自然也没什么不好。

李纲有条不紊的治军治政举措,也曾鼓起赵构的勃勃雄心。他甚至说:如果金人再犯,“朕将亲督六师,以援京城及河北、河东诸路,与之决战”。他还下诏迎请元祐皇后,将她自东京汴梁移置东南,“朕与群臣将士,独留中原”,以为京城及天下百姓“请命于皇天”,庶几天意昭答,中国雄起,归宅东京故都,迎还老爹老娘、老哥老弟,以平他的夙夜忧愤。

此时,把元祐皇后置之东南,更多的意思,当为预防一有变故,再生张邦昌之流,挟持元祐皇后垂帘听政,另立“中央”。而以“决战”为借口,把元祐皇后遗留问题解决干净,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不引发元祐皇后反感乃至猜疑的上上之策。至于说此时的赵构已有意避居东南,为时尚早。因为从赵构不断加大东京汴梁的整治力度,乃至边防军政不断走向正规的现实来看,这时的赵构,雄心犹在。

李纲清楚:赵构这孩子要与金人展开决战,头脑多少有点儿进水;徽宗留下的摊子太烂,要收拾出个模样,尚需假以时日。

因此,李纲建议赵构驾幸南阳,避开金人可能实施的凌厉攻势:“使今冬无虞,车驾还阙(东京),天下之势遂定。”

李纲无疑在说:你赵构就是再急,那也得给我一年收拾旧山河的时间;不然,我怎么能培育出与金人决战的力量呀!

但不幸的是,把元祐皇后置之东南,被当时庙堂的某些高官趁势解读为赵构南幸的信号。这种解读,甚至逼得赵构不得不下诏颁之两京(京师汴梁与行朝应天),以正视听。

懦夫之辈,无疑在浑水摸鱼。

与此同时,一场前赴后继的扳倒李纲的行动,在行朝轰轰烈烈地展开。

汪伯彦、黄潜善之辈对赵构重用李纲,本就不满。他们以为:自己有攀附之劳,岂能居于李纲之下?

面对压力,赵构逆势而上,将李纲由右相升为左相,本想赋予李纲更大的权力,左右朝政,不料却因此激起更大的波澜。

20岁的孩子初为皇帝,毕竟锤炼尚少,难以左右朝中大局。

面对赵构任用李纲的责难,他先是罢免了一些说李纲不是的朝臣。但是,等到汪伯彦、黄潜善、张浚等朝廷重臣相率出场,事情就大为不妙了。

人心不齐,这队伍,不好带呀!

为避金人,汪伯彦、黄潜善都主张赵构驾幸东南。

李纲极力反对赵构驾幸东南,说:“自古中兴之主,起于西北,则足以据中原而有东南。盖天下精兵健马,皆出于西北,委而弃之……夫江之险不如河,而南人轻脆,遇敌则溃……陛下必以建康(今南京)为安,臣窃以为过矣。”

同时,李纲再陈驾幸南阳,说:南阳不但有山川之阻、交通之便、粮草之足、兵马之源,而且北近京师汴梁,能“系天下之人心”,“今冬驻跸”,等到来年“两河就绪,即还汴都,策无出于此者”。

在与黄潜善等的辩论中,李纲承认,沿运河顺流而下,“固甚安便”,但人心一散,“欲保一隅,恐亦非易”。

在大政方针的辩论上,李纲压倒汪伯彦、黄潜善等,赵构下诏巡幸南阳,并安排修城治宫,在南阳营建抗金行朝。

不料,当此之际,殿中侍御史张浚一本竟将李纲奏了下来。

张浚以为:李纲负才气、有声望,但他以私意杀了侍从,有伤新政。

赵构召见李纲,李纲以可能存在失误相答。他说:“方今人才以将帅为急,恐不可争细事。若以为细,臣以去就争之。”

因了一件“细事”,抗金名相李纲无奈罢相。

中兴之初,朝纲俨然。大臣有一事当理,则足以兴人心;有一事稍非,也足以遏人心。

这,大概是张浚奏李纲“细事”的道理。但,张浚与黄潜善向来友善,在此不可不说。

“以潜善而忌李纲,是以小人而忌君子也;以张浚而攻李纲,是以君子而攻君子也。其可乎?岂非张浚初年之见耶!”

不管怎么说,李纲走了,朝中几乎只有赵构驾幸东南的声音了。

李纲走后,张浚成为主战派的一面旗帜。

秋深风寒趋避扬州

建炎元年(1127年)十月一日,赵构登船并在次日船发应天府(今商丘),顺着汴河之流,漂向了东南。

赵构登船的前一天,金军害怕宋军攻击燕京(今北京)营救徽、钦二帝,将二帝迁离燕京,掳往大漠深处的中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名城),“监视居住”。

还是这一天,河北招抚司都统制王彦与金人战于新乡。金人把王彦所率七千人误作大宋主力部队,他们调集数万精兵,开始围攻新乡。王彦吃不下这么多金兵,且战且走。王彦带领七百人突围,很快,他的部队再上台阶,发展到数万人。为表誓死杀敌的决心,他们在脸的两侧,都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

这支部队,就是南宋初年让金人闻风丧胆的“八字军”。

王彦本想趁兵威甚壮之势,先收复西京(今洛阳),再赴东京与东京留守宗泽共商克复大计。他率精锐万人,自河北强渡黄河,数万金兵闻讯,本欲袭之,最后还是眼睁睁地看着“八字军”最后一人渡过黄河,不敢展开任何军事行动。

不料,刚到东京,就接到个赵构召赴。

王彦将万人付与宗泽,只带数人,赶赴扬州行都。

得知王彦决意坚持收复西京,汪伯彦、黄潜善竟然不安排王彦与赵构见面,升其为武翼郎,归范琼节制。这个范琼,在金人陷落东京时有过“宋奸”行为。王彦耻之,称病辞职。

还是这一天,在王彦与金人战于新乡时,年少气盛的岳飞因无法忍受主将王彦的守城部署,率部脱离主力部队,出城攻击金人,擒拓跋耶乌,杀黑风大王,名盛一时。

粮草消耗殆尽,岳飞单骑叩门,向王彦谢罪,请求归队。

部下劝王彦把岳飞斩了。

但是,王彦“壮其勇而惜其才”,与岳飞喝了最后一场英雄酒,留下这样一句话:“吾今舍汝。”

无奈,岳飞率部赶到东京,归依宗泽,向其领罪。

宗泽降职任用岳飞,祈望他来日戴罪立功。

之后,岳飞力战汜水关(今虎牢关)大获全胜,不但官复原职,更被宗泽任命而为东京留守司统制。

宗泽指点岳飞,云:“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

于是,宗泽决定授岳飞以阵法图。

不料,岳飞如此言于宗泽:“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宗泽称是。

防守,一直是大宋军队的“既定方针”。

而岳飞,可能是大宋唯一一位攻击型野战将领。

宗泽践行的是传统的、阵而后战的防守方针,岳飞力行的是兵无常法、无法而有法的野战路线。

岳飞同时代的其他名将,大凡也是防守型高手。

新乡一役,王彦理应慎重。七千人的性命,系于他一人之手,他能不慎重吗?

岳飞呢?他,就是一位伟大的攻击型高手!王彦,显然不能压下他的进攻野性!

攻击型高手岳飞,躲过王彦、宗泽之斩杀,终于蓬勃而出,这实在是大宋之大幸,中国之大幸。

但不幸的是,李纲因一件“细事”,而被张浚弹劾掉了。

如果李纲留任相位,赵构驾幸南阳,李纲巡视东京能与宗泽、岳飞来个把酒“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话,那么赵构的终极问题,也许就用不着秦桧来解决了。

这一风云际会,尚与大宋无缘。

赵构沿着汴河、淮河、大运河一路到扬州驻跸了。

2005年9月21日,河南夏邑县会亭镇丁村的天空飘下蒙蒙细雨,我们缓缓行驶在商(丘)永(城)公路(南线)上。

汽车在商永公路上行驶,一如行走在高高的河堤上。

路基比两旁的农田高出一两米。

据夏邑县文物工作队队长张帆女士讲,2004年商永公路扩路,挖出了大量唐宋瓷器,还有一只一人来高的铁锚,“这儿是汴河(大运河)遗址,夏邑史志上早有记载,今天它终于被考古证实了”。

“路基高出地面这么多,看了,就让人猜测这儿是汴河遗址。汴河引的是黄河水,它能不淤积吗?渐渐地,河底就比两边的土地要高了,汴河也与黄河一样,是悬河了。后来堤没了,堤土被附近的农民取走了,就只留下这高高的河床了。”河南大学程民生教授的这一推测,在丁村常先生、白女士那儿,很快得到了证实。

“过去那儿有个土埂子,比村里的房子都高;前些年,那儿的土,都卖给附近的砖瓦场了;有的村民盖房子打地基,也从那儿取土。”常先生说,“土埂子上的土,好得很呀!黄色的,黏性大,与这地里的土不一样,我们也不晓得是怎么一回事儿。”

他们还说:2004年,这儿出土了很多瓷器,有碗、盘子、花瓶等。开始没人要,后来有人要了,又乱挖。都叫人家收走了。听说在这儿收东西的人,还在商丘开了一家私人博物馆。开馆那天,很多领导还去剪了彩呢!

蒙蒙细雨中,姚伟下车,开始在公路上狂奔:“我的脚下,是赵构当年行船的汴河呀!隋炀帝、宋徽宗打这儿走过,白居易、刘禹锡、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宗泽、李纲、岳飞……哈哈,都从我脚下走过!”

赵构打这儿走了,自此繁华不再,汴河成了一条死河。

为阻止金兵乃至金人扶持的刘豫伪齐政权自此南下江南,托起天水一朝无量梦华的滔滔汴河,只因赵构走了,被大宋军民填堵而死……

1127年秋,赵构接受汪伯彦、黄潜善等的建议,趋避扬州。金人挥兵南下扬州,再次发起“斩首行动”。赵构闻知,披甲走马,逃出扬州。

五 靖康之耻再现扬州

1127年,一场秋风,把赵构行都从河南商丘吹到了江苏扬州。

应天府行都(今商丘)宛如一片秋叶,耐不住一场秋雨一场霜的侵凌。

行都为什么飘落在长江北岸的扬州?

应天府激辩,李纲力主赵构暂避河南南阳,汪伯彦、黄潜善抬出来的,不是虎踞龙盘的江宁府(今南京)吗?

行都为什么飘落在长江之北,不是相对安全的长江之南,也许没有谁能够说得清楚。

一条历史信息,似为一个注脚:在赵构告别应天府的前一天,“贼赵万入镇江府境……纵火杀人,莫知其数”,府兵败归,乡兵惊溃,赵万鸠居镇江,占“府”为王。镇江守臣赵子崧弃城渡江,退居长江北岸的瓜洲。

镇江府在哪儿?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的这首诗,把镇江、扬州、南京的地理位置,交代得贼清楚:京口就是镇江,位在长江南岸,拱卫南京;瓜洲是扬州的渡口,位在长江北岸,自是京口的前哨。

连接京口与瓜洲的,是贯通江南江北的大运河——以滔滔长江为天然水道的大运河。

逃?“贼据镇江”,赵构无路可逃,只好落脚扬州,权将这儿充当行都。

再说,你能逃,难道金人就不能追?

建炎三年(1129年),在琼花盛开的春天,而不再是深秋隆冬,金人直下扬州。

烟花二月,颠鸾倒凤的赵构HIGH在兴头,小太监一嗓子“金兵来了”,他披上铠甲爬上战马飞出行宫掠过瘦西湖蹚过地摊,在满街臣民高呼尖叫中,一骑绝尘独闯瓜洲渡——赵构骤然受惊,自此,面对千娇百媚,赵构再也不能HIGH起来了。

比靖康之败更为耻辱的,是扬州之逃……

赵构鼠窜南逃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005年9月24日,站在号称“天下第一江山”的镇江北固山山巅,俯瞰滚滚长江水、萋萋瓜洲渡、渺渺扬州城,把茶临风,想起南渡诗人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无觅”的往事骤然间一如毛虫,在心窝里乱爬胡滚,只闹得翻江倒海。

扬州城,除却南有长江之险,实乃三战之地。其城,不如东京、南京(商丘)坚固;其民,不如东京、南阳剽悍。选择扬州作为行朝,不是政治、军事之无知,就是脑袋里灌满了臭水。

赵构刚到扬州之时,乱贼赵万据有镇江,挡住了他前行的道路。

刘光世、张俊很快扫除了赵万这只行朝南下的拦路虎。

但是,赵构滞留扬州,既不北上,也不南下,一停,就是一年又半。

不是金人兵临城下,赵构策马就跑,黄潜善、汪伯彦等还就此赖在扬州,舍不得挪窝哩!

这等宰执大臣把持朝政,靖康之败再现扬州,也就不足为奇。

1128年上半年,李纲的“遗产”与宗泽的抗争,已经在中原燃起抗金烈火,加之金人不耐高温酷暑,退兵北国,李纲策划中的“两河就绪,即还汴都”景象,已然出现。但此时,赵构政府远避扬州,脱离主战场,对宗泽的北伐计划,不热衷,冷处理。

同类推荐
  •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散文全集

    鲁迅先生一生创作了两部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这是公认的。从情感和诗性的意义上说,还应该算上《两地书》。这是一册特殊的文本,它记录了鲁迅先生和他的女学生许广平从相敬到相知的心灵历程。
  • 暗香

    暗香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四十年代出生的铁路技术高级工程师周桂欣的一生。小说从他考上江南理工大学讲起,以他与失散多年的初恋情人夏丹的重逢作为结尾,讲到了他与孙教授的师生情、与夏丹的恋情、与家人的亲情,以及与童养媳即后来的妻子张翠翠的情感纠葛。
  • 元曲之美

    元曲之美

    本书作者选取了二十位具有代表性的元曲作家,用充满爱和美的笔触,如诉衷肠般通过品评曲人们的作品、思想生平,让我们了解元曲、欣赏元曲,最终爱上元曲,并附有原作欣赏及曲人小传。
  •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愿你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

    此刻的你正在做什么?在情感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还是被亲朋好友催婚,焦头烂额?或者被工作折磨得痛不欲生,恨不得对着老板说fuck?信用卡过期却忘记还款,电视机终于在被敲了N次之后彻底罢工,好不容易从超市买回来的榴莲回家发现烂了一半,连平时3分钟一趟的地铁也等了半个小时才来……的确,生活很多时候并不总是如人所愿。可难道因为这些就要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狼狈不堪吗?真正懂得生活的女人,脸上始终会带着柔和的微笑。将世俗中种种不堪与险阻,在微笑中稀释、溶解。她知道如何在独自一人时享受一杯红酒,也知道如何为爱人下厨做一碗羹汤,越是懂得生活的女人,越接近朴素的生活真理。
  • 难忘家乡的红叶

    难忘家乡的红叶

    今天是清明节,窗外下着毛毛细雨。苏凤叶已备了两束花,和一些冥纸准备偕丈夫林春旺及儿女们前往银华峰下的幽谷去奠祭亡人:她的结拜妹妹李月琴,还有她的前夫陈甘雨。话说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和李月琴,他们尽是同伞不同柄,同人不同命。苏凤叶、林春旺、陈甘雨三个人从小就经常喜欢在一起,自然地组合。老师、家长、同学无不知道他们之间的情谊和爱情。从少小无猜,随着时间推移发展到爱情。他们之间形成了三角恋情。他们历经意乱情迷,孽海情天。李月琴后来揳入了他们之间的情迷,拨乱反正。
热门推荐
  • 鬼道执法者

    鬼道执法者

    一身鬼术纵横人、妖、鬼、三界,天生雷体与妖肉搏与鬼死磕。
  • 有朝一日

    有朝一日

    旁人对顾旭白的评价只有一个字:冷。只有薛宁知道,他血管里流淌的血,有多热。
  • 花都大牛人

    花都大牛人

    他是成天泡妞的大少爷,被卷入正邪两派的纷争后,两派的人居然都想搞他。火力这么猛,根本不怕搞。当他一脚踩死邪派,拍着正派的脸说——去你的!
  • 上古征途

    上古征途

    探险,财富,荣耀,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这一切的追求...(此处省略三百字。)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因为上错了船,从此走上了海盗的不归路。比如说,抽空杀条龙啦,有事没事找海里的怪兽聊聊人生,聊聊理想啦,碰到商船就顺手带走啦。人生是如此的惬意和美好。什么?让我去原大陆建造城堡?小事,反正我有钱,没钱了去抢就是。什么?要封我作你们国家的公爵?算了吧,我这个人放浪不羁爱自由...什么?要把公主许配给我?这个行,你把公主丢到大魔王那里去,我马上就去拯救她!
  • 奇迹左道

    奇迹左道

    地球21世纪。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神秘’或者‘奇迹’力量的世纪,只有冰冷的‘唯物科学’,只有寻常的‘生老病死’。十年前,地球惊动,奇闻出现。那之后,出现了左道者,这种能操纵‘奇迹’甚至‘奇迹科学’的左道力量,慢慢在人群中不固定的觉醒着。某‘不是孤儿’的十九岁青年(少年?),目睹了一场凶杀。左道‘请’觉醒了,这第一次,他请来了……某金闪闪的能力。“杂种,人只需要愉悦。”空想与现实,碰撞起来。架空地球,请勿代入。
  • 一别锦年

    一别锦年

    慕容恪,自四岁起便做着同一个梦,梦中深陷大火,却有一女子救下自己。他自始至终难辨其眉目,只记得她襟上层迭莲华,其色魅惑,似血着泪,再无其他国家破败,她宇文樱被迫嫁他,只因嫁他能保住娘亲和幼弟。洞房花烛夜,那人客气而疏离,她却毫不在意,只记得守住自己的心即可。只是那心却终归守不住了。她敬他为英雄,仰慕他济世之才,他却只对着别的女子展露欢颜,只因女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锦漓。她终归成了自己眼中最愚蠢至极的女子,明明爱而不得,却甘愿动情。次年,慕容部出兵攻宇文部,攻下宇文部都城紫蒙川,宇文部散亡。慕容恪你认定她就是救你的那条锦鲤?前世今生,两世强求缘分而不得,若有来生愿你我相知于心,不负斯土。
  • 和应昕语画

    和应昕语画

    天才画家谢长昕是个哑巴,七岁那年一场病,让她失去了声音。韦和应做了谢长昕大学时光短暂的老师,然后在自家办的画展上再度见到她,得知她用笔说话的真正原因。“一个哑巴,真是浪费时间!”“谁都可以嘲笑她是哑巴,只有你不行。”(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漫天桃花静妖娆

    漫天桃花静妖娆

    异世孤魂入住,古林桃树成精,晴天雷声哄鸣响,化娃收养成佳人,开店敛财奔大康,蜂蝶环绕扰清宁,妖魔横生鬼有道,断了红尘修仙人,为保情字闹凡尘,闯天宫,打地府,入西天~~~
  • 法爷的学术生活

    法爷的学术生活

    一个没有工业文明的魔法世界知识只被少数的法爷和神官老爷垄断一个没能触碰魔网的异世界来客用自己的知识搅动了这个世界
  • 我的夫君是古人

    我的夫君是古人

    谁能想到,她的天定姻缘竟然如此蹊跷;谁又能想到她的真命天子竟然是个“有妇之夫”!终于下定决心嫁给命定的夫君作了他的“救命娘子”,可为何一觉醒来,枕边人确实那位朝思暮想的神秘英雄?!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啊?[这本是渣。。。请忽略。。。新书《深度罪恶》请继续支持!]小莫的群:114962225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