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0400000027

第27章 亢奋情绪蔓延

孝桓皇帝延熹二年(公元159年)

诏赏诛梁冀之功,封单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皆为县侯, 超食二万户,璜等各万余户,世谓之五侯。仍以悺、衡为中常侍。又封尚书令尹勋等七人皆为亭侯。

以大司农黄琼为太尉,光禄大夫中山祝恬为司徒, 大鸿胪梁国盛允为司空。

是时,新诛梁冀,天下想望异政,黄琼首居公位,乃举奏州郡素行暴污,至死徙者十余人,海内翕然称之。

琼辟汝南范滂。滂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尝为清诏使,案察冀州,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梁冀被诛,天下悉望新政,这种渴望帝国中兴的情绪在除掉阎氏外戚、顺帝登基的时候就曾经有过,在后汉帝国末年,最高权力在皇帝和外戚之间转换,士大夫(包括正在做官和在野的知识分子)认为只有皇帝亲持国柄的时候,才有真正的天下大治。皇帝亲政是必需的,而大将军秉政更像现代的内阁,内阁要倒台是必然的,只有皇帝亲政,才是帝国体制名正言顺的状态。桓帝英明果断,一举粉碎了梁冀外戚集团,极大地振奋了士大夫的精神,也挑起了他们对这位英明君主的无限遐想。

其实,不论顺帝刘保(公元125年11岁即位,在位20年)还是桓帝刘志(公元146年14岁即位,在位22年),都是中常之主,尽管他们都在少年时代就经历了残酷的政治斗争洗礼,顺帝刘保是嫡亲太子,在谗言中被废,结果由太监策划政变而上台;桓帝刘志本是藩王世子,自己的爵位只是一个侯,盖十八层被子也梦不到会登上大宝,结果被梁冀当砝码选中,最后,也是在太监的帮助下真正掌握了君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经历,就是在少年成长的时候,被无情地否定过,顺帝被父亲否定,桓帝被外戚否定,这种否定会不会造成一种自卑的心理?他们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权位来路不甚正当而心存遗憾,进而让他们和士大夫打交道时不够从容自如?这也是不是让他们和太监这样更自卑的人交流起来更轻松一些?

顺帝、桓帝不是英气逼人,也不是愚不可及,应该说他们都有一定的可塑性,士大夫对他们抱有期待也都没错。好家伙,好多年出现一个不垫尿布、不拖鼻涕的成年皇帝,把汉室中兴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当然是没错的。可其实却恰恰相反,君臣共济的中兴局面没有出现,出现的士风越来越亢,他们和宦官集团的对抗越来越剧烈,最后竟是成批的士大夫遭到屠戮。

在“文化大革命”中间,在全国各地,都出现过两派,在我的印象里,“派性”斗争远比官方说“党和人民群众与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的斗争” 更广泛、更持久、更激烈,“文革”前期的武斗,没有两派是斗不起来的。“九大”以后,干部“下放”、学生“下乡”,“一打三反”,武斗基本上停止了,但在各地,不论基层的党政组织还是群众之间,派性斗争并没有停止,以派划线、以派分敌我的气氛一直存在,起码在我生活过的山西小县城里一直存在到粉碎“四人帮”以后、改革开放前。

现在所有的“文革”研究者,都把派性斗争归咎于林彪、“四人帮”,说他们“挑动群众斗群众”,问题是为什么一旦挑动起来以后,群众竟然津津有味地斗争了十年之久?台湾社会有“只分蓝绿不分是非”之说,在“文革”中,只分派性不问是非也同样存在。一个国家或社会长期处于非理性的情绪对立中,其形成机制、运行机制、惯性放大功效……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种情绪对立中,自由主义最崇尚的、也认为是可以影响社会运行的利益调节机制,要么不起作用,要么在表面上退出了调节社会的角色,狂热、理想主义、不计较个人得失……等等,看似崇高的东西在这样的环境中比比皆是,为什么?

诸葛亮在他有名的奏章《出师表》中谓:“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桓帝的政治遗产,就是史上闻名的“党锢”,身处黄巾战乱、军阀割据时代的刘备和诸葛亮,肯定把眼前的战乱和桓帝进行了链接。他们也在反思。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回到读桓帝亲政以后的时空……

一方面,桓帝不吝重赏,对参与策划的五位宦官予以封侯,封的是万户侯。同时被封侯的还有尚书令尹勋等内朝官员,没有尚书令这个环节,政变不可能执行。尚书令是一个极重要的岗位,霍光曾任大将军兼领尚书令,这是地方官奏章和皇帝诏书交换的中枢神经,维持中央的日常行政,尚书令还管理着朝廷的各种印符,调兵遣将没有这玩意儿可不行。

另一方面,就是士大夫集体性地处于亢奋状态,被压抑的革命积极性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

新升任太尉的黄琼“举奏州郡素行暴污,至死徙者十余人”,黄琼推荐的范滂,“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他下去巡察,以致很多官员望风解印而逃。当有尚书怀疑他弹劾举奏审查的官员有点多,有斗争扩大化的倾向时,范滂慨然道:“我所检举送审的贪官污吏,如果不是十足坏蛋,我能让他们的名字玷污我的奏章吗?我这还是因为时间紧迫,先收拾那些罪大恶极的,更多的家伙还在后头呢。农夫除草,禾苗长得更旺,我作为国家的忠臣,铲除奸臣,才能让王道畅行,天下清平。如果我的弹劾有差错,我愿意被公开处决。”

这位范滂名列《后汉书·党锢传》,而且是党锢案的核心人物,我不怀疑他在做对的事情,但是那种慨然赴死的状态,那种过激的情绪,却让人担心和害怕。

同类推荐
  • 青衿歌

    青衿歌

    铅色的乌云疯狂的翻卷、汇聚。转眼间,草原如同被泼墨了一般陷入无边的黑暗。一道道闪电划破漆黑的铁幕,照亮被狂风压倒的荒草,以及在草原上飞驰的骏马。骏马迅如疾风,但骑士还是觉得速度太慢,手中的马鞭一鞭快过一鞭地抽在马屁股上,骏马吃痛,速度又快了一成。骑士抬头看了一眼风云激荡的天空,绷紧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些:这场雨来的太及时了,自己留下的痕迹会被雨水冲刷的干干净净。“唳!”一声尖锐的鹰鸣,穿过狂风的呼啸,钻进了骑士的耳朵。骑士身子一晃,抬头一望,只见一只雄鹰在乌云的间隙里穿梭着:竟然在这样的天气出动……骑士伸手压了压胸口,接着手中的马鞭挥的更急。“嘶!”骏马吃痛,四蹄奋扬,跑的更加的迅疾。
  • 解读王朝 帝王卷

    解读王朝 帝王卷

    当皇帝的对他统治下的臣民动不动就“开刀问斩”。杀人者人恒杀之,反过来被杀的皇帝也特别多。 从西周武王到清朝溥仪,共882个在位帝王,有288个不得善终(被杀死、缢死、饿死、毒死),占在位帝王的32.6%;84个王朝,在位帝王被杀50%以上的,有27个;6个王朝的在位帝王100%;死于非命;未成年即毙命的帝王有16个;有的帝王登基当天即被杀死。 为了那张天下至尊的龙椅,他们对别人狠,对自己人更狠。 阎德荣创作的《解读王朝(帝王卷)》讲述了帝王们的故事。 《解读王朝(帝王卷)》包括了死前尝尽了死的滋味——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三次逃离京城的皇帝——唐昭宗李哗等内容。
  • 重生在水浒

    重生在水浒

    小公务员穿越到了水浒这个草莽世界,还成了那位无大量大才,容不得人的可怜寨主王伦。此时林冲还未上山,好汉尚未聚义,一切都还有机会改变。不通兵法,不谙武艺的王伦同志靠着思想工作,建立梁山根据地,领导了一场史上最为轰动人心的农民起义。(求收藏,推荐,点击:-D,想养肥的兄弟可以先收藏了,等肥了再宰。)
  •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

    《你该知道的中国历史(中)》主要内容包括:混乱中的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盛世时代——隋唐;经济高度繁荣和民族政权并立——辽宋夏金元;空前集权与走向没落的帝国——明清四部分内容,从中能了解到历史中的重大事件、经典典故、著名人物乃至文化内涵。本书中源远流长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永远的骄傲,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热门推荐
  • 罪之花

    罪之花

    幸福是什么?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曾经,她以为幸福离她很远。现在她觉得幸福离她很近。曾经,她以为眼泪对她是奢求,现在她知道即使流泪也能如此温暖。但是,为什么却总是有人要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她的幸福?她,绝不容许任何人毁灭她的幸福,伤害她的家人,任何伤害她家人的人,她都将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因为她是——蓝雨薇。【PS:关于安德鲁与蓝雨薇的前半段故事,可阅读深沉另一本小说《二战悲歌:梦断莱茵河》】
  • 复仇之血之花

    复仇之血之花

    三个女孩,同被一人陷害。去魔法学院,变身富家大小姐,与仇人斗争!
  • 龙与女武神

    龙与女武神

    人类,一个诞生于地球的生命群体。在过去的历史中他们没有强大的身体,没有悠长的生命,更没有神奇的特殊能力。直到“星空访客”们的来到。。。特纳·李,泛地球圈统一政府曾经“阿瑞斯计划”的研究人员,在研究小组因某一事件被解散后的第七年又一次出现了。。。文明不会停止发展进化,生命也是一样。
  • 奶奶的傻瓜相机

    奶奶的傻瓜相机

    林海音所著的《奶奶的傻瓜相机》讲述历史在镜头里,岁月在镜头里, 欢乐的人生,也在镜头里。林海音奶奶以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才情给我们带 来了她镜头里的世界。《奶奶的傻瓜相机》用平平实实、朴朴素素的散文, 配以其亲自挑选的各类照片,不说教,没有戏剧性的铺排,温馨而亲切。
  •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天真毒峰善禅师要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九石刻仙

    九石刻仙

    在无尽的大千世界中流传着这样一则传说:天地初开之时,曾有九石协定乾坤,万界初定,九石破空而去。后被九石天帝所得,得证长生。九石天帝失踪后,九石重现,在大千世界掀起一场腥风血雨,最终玄天至尊集齐九石,并成功斩道成仙。至此,“九石合,长生现”就成了修行界共识。然而,玄天至尊消失后的无尽岁月,九石再未齐聚,直到数十万年前祸乱苍生的幽冥邪尊身陨,九石从此销声匿迹,再无踪迹。废柴少年叶枫心怀飞天之梦,一朝天赋归来,从此寻九石,诛强敌,登上步步争仙路。万年神教,千年帝国?当心,惹到我,可就没了。一段热血的崛起之路由此开始···
  • 中国骑兵

    中国骑兵

    在冀鲁豫漫无边际的青纱帐间,曾经穿梭着一支被命名为“中国哥萨克”的骑兵,他们是八路军一二九骑兵团。在1952年的国庆阅兵大典上,他们跨着骏马,亮出军刀,骄傲地向世人宣布,中国骑兵不输哥萨克!
  • 超凡男神在花都

    超凡男神在花都

    我被一个坑爹系统上身了。
  • 花心太子,请从良吧

    花心太子,请从良吧

    他,原是庶出的皇子,被皇后迫害,从小流落在外,在沐阳城隐姓埋名,为了保全性命,便整日流连花街柳巷,做出不成气的样子,谁知竟然爱上一个妓院的打杂丫头。她和她,原是情深姐妹,妓院里携手度日,却为了他反目成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涉及碑刻中表现的民间文化、信仰、美学意味、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如何将这些内容在书中形成内在联系,作者颇费心思。由于全书涉及到几大块各自独立的内容,其“散点式”的结构,显得内在逻辑不是十分紧密。而六章的关系,在文化视野的统摄下,总体能见出其内在理路,即归结到白族古代碑刻的文学价值与文化意味。苦心经营,殊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