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献皇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
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袁绍、袁术亦自相离贰。术遣孙坚击董卓未返,绍以会稽周昂为豫州刺史,袭夺坚阳城。坚叹曰:“同举义兵,将救社稷,逆贼垂破而各若此,吾当谁与戮力乎!”引兵击昂,走之。
关东群雄对于谁做皇上没有共识,有遥尊刘协派(如曹操等,在这个问题上倒和董卓有共识),有立刘虞派(袁绍韩馥等),还有自立派(如袁术),对于如何对待董卓,大家口头上一致,行动上不一致,只有一件事情大家不用商量都完全一致,那就是抓地盘。
北方诸州郡,有刘虞、公孙瓒、韩馥、袁绍、曹操等,江淮及南方诸州郡有袁术、刘表、孙坚等,关中益州有张鲁、刘焉等,辽东有公孙度,西凉有马腾、韩遂……中央下放的宗室和高干子弟、原来地方的长官、本来就带兵的军头,大家都能清醒地认识到,天下已乱,不论是为了求自保还是为了求发展,都必须握紧刀把子,都必须有自己的军队,没有自家的军队,便没有自家的一切。而要拥有自己的武装,就必须有地盘,有土斯有财,有财斯有兵,有兵斯有势,这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天下纷纷拥兵自立,大小诸侯数十,根据历史经验,这种群雄并存的局面难以维持很久,兼并到只剩下若干个巨头时,力量才容易相互制衡。献帝初平初年之间,天下虽然纷乱,却有收拾山河的可能性存在,因为各个诸侯还没坐大,这个局面当时最有利于谁呢?最有利于董卓。
当时最得天时的还是董卓,董卓在洛阳,虽然有个关东联盟,但“袁绍等诸军皆畏其强,莫敢先进”。董卓部将徐荣在荥阳还胜了联军一仗。及至初平二年,这个联盟已经自己消解,正如曹操诗云: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董卓也曾经想和攻打自己最卖命的孙坚和亲,但是遭到了拒绝。此后,董卓在军事上、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任由事态自然发展,丧失了恢复中央权威的最后一个机会,董卓可以定评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除了糟蹋人民的生命财产就是糟蹋自己的机会。王允杀董卓以后,也有逆转形势的机会,可惜对董卓旧部处置不当,不及播威关东,却已祸生肘腋。
当时讨伐董卓最卖力的,一个是曹操,一个是长沙太守孙坚。正史上没有刘备什么事,但在《三国演义》里,奋勇向前的还有刘备,关羽温酒斩华雄,虎牢三英战吕布,打得很热闹,其实这都是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曹操、孙坚、刘备是讨伐董卓的模范,这种历史叙述潜伏着这样的一种传统逻辑,就是做好事有好报,凡是戮力同心讨伐董卓的,后来都割据一方,称王称帝,都有好结果。
曹操这个人气场很强,充满自信,收拾太监,他说“一狱吏足矣”;讨伐董卓,他说“一战而天下定矣”。但是他当时没有什么实力,所以当他率所部追击董卓时,在荥阳被董卓部将徐荣打得落花流水,曹操自身受伤还差点丢了小命。
孙坚也是讨伐董卓最有力者,董卓大将华雄其实是为孙坚所杀,这个功劳被《三国演义》移花接木到关羽头上。孙坚所部先进洛阳,得了一颗传国玉玺,这种事搁在谁身上谁都会有活思想。
至于众望所归的袁绍,在讨伐董卓中并无建树,他要立刘虞为帝,遭到了刘虞本人的反对,包括气场强大估计嗓门也强大的曹操的高声反对,最好玩的是他的堂弟袁术也戗声反对。毛主席他老人家一再强调做什么事都要先“统一思想”,偏偏袁家哥儿俩都是有活思想的人,小算盘都打得噼里啪啦响,哥俩儿的思想怎么也统一不起来。袁术在革命道路上走得最远,他认为汉祚失德已久,轮到俺姓袁的了。袁绍没有急匆匆地亮出底牌,一方面他确实比袁术聪明一些、政治上成熟一些;另一方面,袁绍这个人生性行动能力差,董卓在洛阳,他裹足不前;董卓到长安杀了他叔叔袁隗一家,袁绍正可以以诸侯盟主身份家仇国事一并料理,但他还是没有行动。拥立刘虞,也是不了了之,只有和自家兄弟袁术闹意见,做得善始善终。
袁术也够狠,他对外公开宣传袁绍不是袁氏子,是“吾家奴”,用今天北京话讲,就是“丫的”,袁术很八卦,袁绍很生气。
兄弟反目在政治上是家常便饭,何况那时的大家族,兄弟们往往是天敌,比路人还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