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献皇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众闻绍在,稍复归之。或谓田丰曰:“君必见重矣。”丰曰:“公貌宽而内忌,不亮吾忠,而吾数以至言迕之,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而恚,内忌将发,吾不望生。”绍军士皆拊膺泣曰:“向令田丰在此,必不至于败。”
……
绍为人宽雅,有局度,喜怒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故至于败。
换个角度再说说袁、曹之争。
袁绍当初进兵黎阳,号称有十万人马。战后“余众降者,操尽坑之,前后所杀七万余人”。
后来曹操和袁绍部的袁谭(领青州)、袁尚(领冀州)、袁熙(领幽州)以及外甥高幹(领并州)又周旋了若干年,一直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收到公孙康送来的袁氏兄弟的脑袋才算收全功。也就是说,袁绍并没有举四州全力来攻曹操,倘若袁绍让袁谭带青州兵从东线、高幹带并州兵从西线南下,自己亲自带领冀州、幽州集团从黎阳中线突进,三军齐头并进,这样似乎才是以众击寡的势头。
袁绍只从中线带十万兵进攻曹操,一是袁绍认为十万兵马足以破曹;二是袁谭的青州部队已经并入中线,高幹没有多少机动部队,且粮草供应也跟不上。
那么曹操有多少人呢?
《三国志·太祖纪》说:“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也就是说满打满算八千人马。
曹操破青州黄巾,“得戎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青州兵”。后来陈宫叛乱,和吕布攻曹操,曹操败后有投奔袁绍的心思。荀彧劝曹操时说曹军“能战之士,不下万人”,这时是曹操的最低谷,“不下万人”,也就是说曹操人马最少的时候也有这个数。
曹操后来收吕布、降张绣、灭袁术、败刘备……屡战屡胜,战斗中虽有减员,但肯定也有补充,初时收青州三十万恐为虚数,但官渡时“兵不满万”,肯定是战史专家修改了数据。
假定《三国志》的记载是正确的,袁绍十万大军压境,“依沙塠为屯,东西数十里。操亦分营与相当”。就是说曹操是和袁绍对等地排兵布阵,这种情况下,只有八千部队的曹操如何还能抽出五千骑兵袭击乌巢?剩下的三千要在数十里的阵地上顶住袁绍近十万大军,这让我们很难想象。
袁绍占幽、并、冀、青四州,曹操占兖豫徐司隶,曹操所占地方人口原本稠密,当然兵灾也更重一些。袁绍和公孙瓒也没消停,所以两人军事辖区内(很多郡县双方都不能有效治理)人口基数应该差不多,就算袁绍多一点,但按比例出兵,也不可能是十比一。
三国末统计人口为近八百万,这里面可能有隐匿的人口。建安初年战争频繁,人口也当最低谷,最多也就七八百万,妇女减半,老幼减半,全国壮丁最多两百万。战后,曹操看到冀州户籍载人口有三十万,还相当高兴,在三十万的人口基数里,袁绍能抽出多少兵来?
二战时,德国士兵人数占到总人口的近20%,这已经是极限,斯大林说就凭这一条,德国也得完蛋。这是工业社会,德国妇女当时工作就业率也出奇地高。而汉末是农业社会,总得留下相当比例的人口从事生产吧。何况前线的一个士兵也得有数名夫子保障(记得汉武帝攻打匈奴时是一比四)。
初步的结论是:袁绍的兵力不足十万(把夫子算上),曹操也肯定不止一万(这一万肯定没算夫子),且从战事的推进上,袁军进攻的速度相当慢,说明曹操防守得很扎实,不足万人是玩不了这个活儿的。
在袁绍垒土为山射箭曹营的时候,曹操还之以霹雳石头炮,看上去双方是势均力敌。
袁绍是失败者,这是不能更改的,失败者在中国是没有话语权的,关于这场战争,当时话语权在曹魏这边,曹操“以弱胜强”遂成历史定论。
袁绍攻曹,袁为客军,军需粮秣的供应远比曹操困难,冀州子弟江河而战,既无保家的理念,也无卫国的思想,军心士气不足可能是真问题。袁绍败回黎阳,见到将军蒋义,把其手曰:“孤以首领相付矣!”足见其率冀州子弟出兵心理负担很重。袁绍本来有反思的意思,但身边的逢纪进谗言,袁绍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陡然逆转,于是杀了田丰。
“绍为人宽雅,有局度,喜怒不形于色,而性矜愎自高,短于从善,故至于败。”袁绍不是一个优秀的甚至不是一个合格的军事统帅,兵力部署上,攻击点过于集中,在攻取许都为目标,对有效消灭曹军有生力量重视不够,尤其是东、西线没有疑兵骚扰,作业面狭窄,也算是孤军深入,故让兵力处于劣势(只是稍微,比例绝不是一比十)的曹操不仅可以从容凭借工事防守以扼其喉,还能抽出机动兵力袭击后方。
袁绍自视太高,看不起曹操,轻师深入,也不愿意身边的谋士比自己聪明,凡是好主意,心服口不服,把出主意的丢在牛棚,自己没有融会贯通随意推进,回头又怨恨别人的主意不灵。这位缺乏自省能力的贵族老哥,已经习惯一贯正确了,出了问题迁怒他人。袁绍在官渡虽然战败,但河北地盘并未丢失,还有翻本的机会,但不能反省,如何能从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
战后,“余众降者,操尽坑之,前后所杀七万余人”。这够曹操仅有的几千兵士忙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