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献皇帝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
操之西征也,河间民田银、苏伯反,扇动幽、冀。五官将丕欲自讨之,功曹常林曰:“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银、伯犬羊相聚,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轻动远举,虽克不武。”乃遣将军贾信讨之,应时克灭。余贼千余人请降,议者皆曰:“公有旧法,围而后降者不赦。”程昱曰:“此乃扰攘之际,权时之宜。今天下略定,不可诛之;纵诛之,宜先启闻。”议者皆曰:“军事有专无请。”昱曰:“凡专命者,谓有临时之急耳。今此贼制在贾信之手,故老臣不愿将军行之也。”丕曰:“善。”即白操,操果不诛。既而闻昱之谋,甚悦,曰:“君非徒明于军计,又善处人父子之间。”
曹操西征马超的时候,大本营大后方出了点事。河间有老百姓造反,成规模叫农民起义,小规模叫群体事件。在世界最乖老百姓排名表上,中国排名第一,但是中国老百姓闹事造反的频率也最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政治黑暗指数腐败指数老百姓负担指数中国也是排名世界第一。当然,我这里指的是1949年以前并由此上溯至1840年以前。
从各种迹象判定,曹操政权下的老百姓负担是很重的,包括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三国政权相对稳定以后,没有出现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增长,也就没有所谓盛世,也就没有可供子孙们作践糟蹋的物质基础,所以就国祚不长很快完蛋。
听说河间的老百姓造反,二丞相曹丕很兴奋,曹二代和不少帝王后代一样,没有机会参加战争体会激情燃烧的岁月,就特别希望有这种机会,让自己凑成文治武功的双料王。
曹丕兴冲冲地要带兵讨剿叛乱,有位叫常林的给曹丕泼了一下冷水:“老百姓是求稳定求发展的,这次只是个别人闹事,成不了气候,派城管就行了,根本用不着派军队,更用不着您亲征。”曹丕只好作罢。
于是派将军贾信讨之,乱民很快平定,最后,被围的一千多人请降。当时,曹操有个政策,就是“围而后降者不赦”,这个政策的导向是投降要趁早,不要让我死气白赖打到最后你才说投降,这不是消费我吗?按既定的政策,这一千多人是不能算投降的。
这事摆在了留守的二丞相面前,留下来辅佐曹丕的程昱说:“这个政策是在过去的历史条件下制定的,现在天下略定,形势发生了变化,这些人严格地讲不是敌我矛盾,应该允许他们投降。即使不赦要杀掉他们,最好也要请示一下丞相大人。”这不仅是处置这批俘虏的问题,更涉及修改政策的问题,调整、修改政策无疑是应该由曹操拍板。
这时有人朗声反对:“我们曹二丞相可以临机处置,不需要请示!”有些人在这类场合对顶头上司猛表忠心,奋不顾身地维护其权威,这是因为他们深知自己不在更高领导的视线之内,自己的利益也不在更高的领导那里,而是在自己的顶头上司这里。
程昱淡淡地说:“曹丞相确实授予曹将军临机处置便宜行事的权力,但这只能在紧急情况下才可以,现在这些人在贾信的控制下,完全来得及请示丞相,所以我希望将军您不要随便使用这个权力。”曹丕何等聪明,马上说:对对对。
请示曹操,曹操果然决定允许投降,不予诛杀。曹操回来以后,听人汇报了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对程昱称赞有加:“君非徒明于军计,又善处人父子之间。”
“善处人父子之间”不是说程昱会做人,会做官,善于在父子之间巧妙周旋游刃有余,而是表扬他善于维护官场伦理,让他们父子不受挑拨不生间隙,保持父子之间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皇帝和太子之间,领袖和接班人之间,正职和副职之间,上级和下级之间,其职权范围一般都有界定,但是后者行使职权时不能公事公办,这里有官场潜规则或者官场伦理,核心就是要照顾前者的切身感受,不能让老大有“受蒙蔽”的感觉,不能让老大觉得你“专权”,即使在你的职权范围内,也不能让老大认为你“立山头”。
太子不好当啊,不做事不用权会被认为没本事,一做事一用权就会吸附一帮人形成自己的势力,就会有闲言碎语。要解这个扣,目前没有什么好办法,通用的办法只有六个字:多请示勤汇报。
来得及请示一定要请示,等得及指示一定要等指示;来不及请示、等不及指示要一边请示一边等一边做,做完马上汇报,而且一定要抢在闲言碎语之前,落在别人的通风报信之后,不管人家说什么,老大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不好!受蒙蔽了。”
“文革”中有句口号:“受蒙蔽无罪,反戈一击有功。”这是对群众说的,群众受蒙蔽无罪,领导受蒙蔽就有罪了,不是领导有罪,是你丫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