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盆效应来自于生态学,是指花盆里的花,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它们脆弱娇嫩,禁不起风吹雨打,离不开人的精心照料。一旦离开人的精心栽培,它们就会枯萎死去。人们常用花盆效应来比喻现今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这种教育体制不单指学校教育,还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娇生惯养的家庭教育、僵化的学校教育都可能使人形成花盆效应。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性格是一个人的个性中起核心作用的心理特点。人的性格并不是天生的,它是通过一定的生活环境、教育影响和本人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社会是由一个个家庭组成的,家庭就是社会的细胞和缩影,社会的要求、意识、道德规范等都会通过家庭来对孩子施加教育和影响。孩子自出生落地,首先接触的就是家庭环境,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而儿童时期又是孩子最易接受影响,性格迅速形成的时期。每个家庭成员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文化水平、道德修养,父母的教育方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都对孩子的性格形成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可以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庭为孩子性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影响而形成的性格特征,不仅在家庭中表现,还将带到学校和社会中,甚至影响他的一生。
儿童性格的形成,不仅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动机,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即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毋庸置疑,良好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因为家中只有一个小孩,所以家长对其的疼爱可谓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无条件满足孩子所提出的任何要求,哪怕是不合理的要求。这类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过于关心,其特征是对孩子过分监护和关注,一味满足,一味迁就,百依百顺。这种父母把孩子放到特殊的地位,一切服从、服务于孩子,不适当地满足孩子生活的要求和欲望,处处迁就,事事代劳。心理学上把这种教养方式称为溺爱型的教养。
溺爱型的教养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的后果,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放纵的坏习惯和蛮不讲理、霸道的坏脾气。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侵蚀,情绪不稳定,狭隘,过度自傲或自卑,意志薄弱,缺乏自信,交际困难且软弱无能,容易形成骄横、任性、执拗的性格或者依赖、懦弱、自卑的性格。当孩子长大成人,面临与其家庭提供给他的环境迥然不同的社会竞争时,则会无力承受任何心理上的挫折而缺乏信心,灰心、失望而导致失败。
关于上述的观点,阿德勒认为,在这种教育方式下,“温情的价值由于错误的经验而得到强调,以至于儿童得出结论,他的爱可以迫使成人为他的成长承担某种绝对的责任……毫无疑问,儿童的未来将受到这种温情的有害影响,通过正当或不正当的手段,他将忙于为获取别人的温情而奋斗。为达到他的目的,他敢于使用一切现成的方法,他可以试图征服他的对手……从而使别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这些儿童从没获得克服困难的机会,一旦离开家庭这个小小王国像温室一样的氛围,几乎注定要遭受失败。”“这些被娇惯的儿童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更多考虑自己,而非考虑别人。这一特征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他们正朝着一种悲观主义世界观发展的全过程。”
溺爱型的教养是一种需要否定的教育方式,虽然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孩子也需要爱,但这类父母首先应当认识爱与溺爱之间的区别,父母对子女的爱应是高尚、理智的爱,而不是溺爱。持这种教育方式的父母要注意,对孩子应当严格要求,要把孩子放在恰当的位置,不要过分关心孩子,也不要轻易给孩子他想要的东西,要使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唯有如此,孩子才可能健康地成长。
我们的学校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乃至研究生教育,基本上都是封闭或半封闭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除了书本还是书本,严重脱离社会生活,因此我们的教育从整体上说,是个大花盆,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往往忽略了实际应用。
在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学校教育已经慢慢开始融于社会,学生的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有限知识,而是开始转向社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逐步获得提高。但重理论的教育模式还是未得到本质性改变,这种模式容易导致学生机械化的应对方式。
家庭、学校出于善意给学生提供无私的保护,呵护着他们的成长,不希望他们被风吹、被雨打。学生们在这个温暖的小屋获得了珍贵的友情。这里没有任何社会的现实压力,没有任何丑陋现象的发生,他们生活得快快乐乐、简简单单,成长得阳光灿烂。可是父母、老师不可能一生相伴他们左右,当他们走入社会,走入良莠丛生的大森林中,他们将会遇到的不仅是风雨的袭击,还会有很多的艰难险阻在等待他们,这个时候,已经习惯被照顾的他们将会如何放手拼搏,或者他们是否懂得将如何放手应对困难,我想这个问题交由读者自己来解答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