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0600000022

第22章 文言文(5)

“若此”如此,这样。例:①何以自绘败状,令人丧气若此?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例: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例:指挥若定。

“若何”怎么样。例:以闲敝邑,若何?

(七) 所

(1) 处所,地方。例:某所,而母立于兹。

(2) 用在动词或者“介词+动词”之前,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的事、物”、“……的地方”、“……的人”等。例: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所以”

(1) 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2) 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所谓”所说的。例:(1) 郦道元所谓环水也。(2)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所在”

(1) 到处。例:石之铿然有声音者,所在皆是也。

(2) 所在之处,处所。例: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八) 为

(1) 成为,变成。例: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 做。例:①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②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

(3) 作为,当作。例:①何以为计?②霓为衣兮风为马。

(4) 是。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5) 以为,认为。例:①孰为汝多知乎!②窃为大王不取也!

(6) 被。例: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7) 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例:①何辞为?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8) 给,替。例: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9) 对,向。例:①不足为外人道也。②为之奈何?

(10) 因为。例:①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②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

(九) 焉

(1) 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例: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焉:从这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②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焉:从这里面。)

(2) 哪里,怎么。例①且焉置土石?②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3) 做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4) 做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例: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5) 相当于“之”。例:犹且从师而问焉。(焉:他们,指五人。)

(6) 做语气助词,用于句中,表示停顿,无义。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十) 也

(1)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语气。例: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 用在句末,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 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例: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4) 用在句末,表示疑问语气。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5) 用在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例: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十一) 以

(1) 因为,由于。例:臣是以无请也。

(2) 而。例:①有好事者船以入。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3) 把,拿,用。例:①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②具以情告。

(4) 以为,认为。例:皆以美于徐公。

(5) 凭,靠。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6) 按照,依照。例:余船以次俱进。

(7) 根据。例:贵以近知远。

(8) 通“已”,已经。例:①固以怪之矣。②日以尽矣。

(9) 做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0) 在。例: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以为”

(1) 把……当作或作为。例: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2) 认为。例: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十二) 因

(1) 于是,就。例:①虎因喜,计之曰。②因取刃杀之。

(2) 依照,根据。例: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因:这里有顺着的意思。)②变法者因时而化。(因:这里有随着的意思。)

(3) 依靠,凭借。例:①高祖因之以成帝业。②我欲因之梦吴越。

(4) 趁着,趁此。例:①不如因而厚遇之。②不如因善遇之。

(5) 通过,经由。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 因为。例: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②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7) 缘由,机缘。例:于今无会因。

(8) 沿袭。例:因遗策。

(十三) 于

(1) 对,对于。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 在。例:①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②乃设九宾礼于庭。

(3) 与,跟,同。例:燕王欲结于君。

(4) 到。例: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5) 从,自。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一个“于”。)

(6) 在……方面。例: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悔。

(7) 比。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一个“于”。)

(8) 被。例:①君幸于赵王。②受制于人。③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9) 受。例: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前一个“于”。)

(10) 向。例:①不拘于时,学于余。(本义项指后一个“于”。)②事急矣,请求救于孙将军。

“于是”

(1) 在这时。例: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 与现代汉语“于是”相同。例: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

(3) 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4) 在这种情况下。例: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5) 对此。例:于是余有叹焉。

(十四) 与

1. 副词。表范围,都;整个。例:与前世而皆然兮(整个)。(《涉江》)

2. 连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和。例:吾与汝毕力平险。(和)(《愚公移山》)

3. 介词。跟,同,替。例:微斯人,吾谁与归。(跟)(《岳阳楼记》)

4. 助词。表疑问,感叹。吗,吧,啊。例:无乃尔是过与。(吧)

(十五) 则

(1) 却,可是。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2) 那么,就。例:①为之,则难者亦易矣。②及日中则如盘盂。

(3) 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例:《论语》六则。

(4) 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5) 就是。例: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 原来是。例:①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②临视,则虫集冠上。

(十六) 者

(1) 指人、物、事、地点等,相当于“……的”或“……的人(东西、事情、地方)”。例: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2) 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②言之,貌若甚戚者。

(3) 放在主语之后,表示提顿或判断。例: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 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例: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5) 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例:何者?上下之分也。

(6) 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7) 放在“有”字的宾语之后,表示提顿。例: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8) 放在数词之后(翻译时,要根据所列事物,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例:此数者用兵之患也。(此数者:这几点。)

(9) 放在后置的定语之后,相当于“的”。例: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定语是“可使报秦者”,中心词是“人”。)

(10) 放在时间词之后,表示停顿,起调整音节作用。例:①近者奉辞伐罪。

(十七) 之

(1) 他,她,它(们)。例: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之:它,指上文府吏的话。)

(2) 的。例: 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3) 往,到……去。例: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之”。)

(4) 这,此。例: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5) 做宾语前置的标志。例:①何功之有哉?②宋何罪之有?③句读之不知。

(6) 我。例:①君将哀而生之乎?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7) 调整音节,无实义。例: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本义项指后一个“之”。)

(8) 用在主谓结构中,表示了消句子独立性。例: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9) 做宾语后置的标志。例: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文言句式

一、 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1. 用“者”、“也”表判断。

(1) “……者,……也”式。(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表示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者”和“也”不必译出。)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

(2) “……者,……”式。(有的判断句,也可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停顿,但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 “……,……也”式。(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

(4) “……者也”式。(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停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式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 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如: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3. 无标志判断句,主谓直接表判断。(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①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②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

(二) 被动句:在古汉语中,主语是谓语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表示被动意义的句子)

文言中常常借助一些介词表示被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 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1)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2)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2. 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1)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过秦论》)

(2)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3. 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1)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蔺列传》)

(2)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蔺列传》)

附:“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但它不表被动,它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可译为“我”。如:①生孩六月,慈父见背。②望见谅。③请勿见笑。④诚请见教。(诚挚地请求教导我)

4. 用介词“被”表被动

(1)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记》)

(2)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

5. 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动词本身表被动)

(1)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2)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报任安书》)

(三) 倒装句: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

1. 宾语前置(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宾语前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疑问代词有“何、谁、孰、胡、曷、恶、安、焉、奚”等。如: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2)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3) 用“是”或“之”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4) 介宾结构,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鸿门宴》)

2. 定语后置(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这种格式中的“者”相当于结构助词“的”)

①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蔺列传》)

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战国策·荆何刺秦王》(2)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①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3)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的形式

同类推荐
  •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悲惨世界(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七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求知力学的故事(中华成语故事全集)

    成语是汉语词汇宝库里的璀璨明珠。它是长期以来人们在相沿习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形式简洁面意义精辟的固定短语。它结可严谨,表现性强,具有庄重典雅的书面语色彩,历来为人们喜闻乐用。不论讲话或作文,准确恰当地镶嵌或点缀一些成语。本书注重知识性、可读性和完整性,每个成语都辟有释义、出处、故事三大部分。编排顺序按笔画多少排列,既方便读者阅读,又方便读者查阅。本书既可作为中小学生学习成语的工具书,又适合不同层次读者作为故事阅读,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陶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陶器的发明,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人类第一次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了大自然中物质的化学性质,把柔软的粘土变成了坚硬的陶,从而使人类生活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热门推荐
  • 书博鸡者事

    书博鸡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arts of Controversy

    Hearts of Controvers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强者之美人天下

    强者之美人天下

    他是谁,他是林晚,他坐拥万千美女,手握世界财富。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为了守护自己心爱的人。他是强者,重新回归,只为征服。
  • 做个禅女人: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做个禅女人:女人善待心灵的100个阳光禅

    女人,很多时候都会感到累、感到无助、感到孤单、感到迷茫……”其实在没有月光也没有星光的时候,你也不要绝望和哭泣,禅的智慧会带你走出黑暗和迷雾,走向幸福和光明,让你学会自已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撑一柄避雨的伞,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 邪魅首席:抓捕逃嫁新娘

    邪魅首席:抓捕逃嫁新娘

    因为意外,沐冰雪与吴浩天不期而遇,可这是她的劫,还是她的幸?吴浩天,高高在上的总裁,却也是天使中的恶魔。他的出现,只为一句儿时的戏言。沐冰雪,清纯脱俗的女孩,却也是夜里蛊惑人心的小妖精。恶魔的微笑,妖精的魅惑,究竟谁才能在爱情中取胜?
  • 天地共闯

    天地共闯

    道尽万古人间义,天将多难造英雄。三百年前九幽大战,三界共抵九幽,经此一战天道缺损,九幽冥祖迫回幽界,至此人界九州动荡不安……他本是一个山村童子,却因身边发生的变故和一场扑朔迷离的身世而卷入纷争,面对亲情、友情、爱情、仇恨与正义之间,他又该如何抉择,如何谱写出一曲委婉悠长,动荡激昂的漫漫仙歌……
  • 寸血山河

    寸血山河

    (本文名字叫“一寸山河一寸血”可在上录时候说有人已经使用了这个名字,所以,本小说才叫寸血山河)谨以此文纪念那些冻土故乡,长眠在地底下,为国为家牺牲的前辈们。纪念那些滋养和哺育故乡春梦的英灵和魂魄。此文不是高香,不是纸钱,而我惟愿她是,那我就会在点燃中幻化出他们的音容笑貌,缤纷出他们的欢笑哭泣和忧伤。而我更愿它是三个酱色的白底大碗,装满我的真诚,恭敬和崇拜,让我,切切而伏!切切而伏!
  • 一宠惊世

    一宠惊世

    身为天下最神秘势力洛神谷继承人的苏沉,千不该万不该爱上他,直到自己国家灭亡,她才知,她与他,咫尺天涯。原本心灰意冷隐居西凉镇,却被人用一张皇榜引蛇出洞,不甘母亲被辱,一朝入宫,调查真相,却无奈与他相遇。背叛,欺骗,陷害,与真相的残忍,她该怎样面对。既然如此,慕云澜,带着你的三千佳丽接招吧……
  • 神魔龙猫
  • 闪婚老公契约妻

    闪婚老公契约妻

    从小被后妈嫌弃,奶奶不待见,被妹妹欺负,却连亲生父亲也要抛弃了她,选择妹妹。一场火海,面目全非,阔别十八年,从豪门之女变成腹黑复仇女,在她拉开复仇的序幕,却上演选错房,上错床的误会,计划已久的开端,倒变的滑稽可笑。知错能改,不愿逗留,可明明自己吃亏,对方倒是一副不肯放过她的架势……怪她错惹黑帮恶少!